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關於為善作文合集九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73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為善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為善作文合集九篇

為善作文 篇1

論語》有言:“德不孤,必有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會出現“羞於為善”的情況,認為從眾才不會有孤獨感。事實上,“羞於為善”帶來的才是孤獨感、壓迫感,而真正能脱離孤獨感的是“樂於為善”。

“羞於為善”是一種時代通病,許多人在心裏都曾經有過這種疑問:我做了善事之後會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這樣就會引起“羞於為善”。因此,克服心裏對壓迫感、孤獨感的恐懼,並且堅信:只要樂於為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相伴的。

其實,“羞於為善”現象的出現是對於他人與社會的“異樣關注”的恐懼造成的。人們總愛討論別人的行為,這樣對他人就會造成心理上的恐懼。

因此,人們對於為善不再熱情,繼而害怕。很多人在坐公交車的時候不敢讓座,害怕全車的人都看着他,害怕這種孤獨感、壓迫感;也有許多人在該見義勇為的時候退卻了;看到老人過馬路,或是看到有人摔倒了都不敢扶,甚至把“羞於為善”轉變為“恥於為善”。小悦悦事件就是這“羞於為善”下的犧牲品。

其實,做善事何須害羞,別人把眼光投向你,只因為他們佩服你,欣賞你,你也不必感到有壓迫,因為他們是善意地把你推向“一個地方”,一個可以使更多人知道你的'善行,以呼籲更多人加入到“樂於為善”的陣營當中。

新疆的阿里木,憑藉自己賣牛雜小吃的收入資助國小生讀書,他樂於為善,受到社會各界的稱讚;良心油條哥不賣有害食品,保護人們的健康安全,他也受到了各界的稱讚;杭州四年級國小生在馬路上撿到錢包交給警察叔叔,同樣也值得我們表揚。他們並不羞於為善,因為他們並不會因為善而感到另類而覺得有壓迫感、孤獨感,他們樂於為善,以為善為榮。

是啊!何必羞於為善,樂於為善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應樂於為善,並呼籲更多的人為善,弘揚中華民族“樂於助人”的美德。

為善作文 篇2

善,是自古以來人們對好人的稱呼,乃褒義詞。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善的真正含義?又有多少人知道惡的含義?

儒家眼裏,“罵人,打人為惡。尊重人、禮敬人是善。”

那麼試想,一名父親責罵自己的孩子是否就一定是惡?一陰險小人整天拍他人馬屁,整日假裝君子就是否是惡?!

而佛家思想中,對善與惡的看法確實——“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打人、罵人皆是善。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是惡。”

翻譯一下,大概意思就是“有益於他人的舉動,是善,而有益於自己的,則為惡。就算是打人,罵人,都是善。有益於自己的,就算表面上看來是尊敬他人,禮待他人,仍然是惡·。”

以上,我比較贊同佛家的思想。可是,仔細想想,佛家的思想也是有很多紕漏的.。有益於自己的,就一定是惡嗎?

禮儀,人類的一種文化,對他人行大禮,一般是雙方地位懸殊,或一方對另一方有恩等。

假設:行禮者為甲,受禮者為乙。那麼甲這個禮是不是對自己有益的呢?從另外一個角度想,的確如此。那是不是對乙也是有益的呢?同樣是的。那甲的此舉到底是善還是惡呢?

也許你會説這完全不是一回事。是的,從表面上看確實是兩件毫無牽連的事情。可是,善與惡不都是人類的定義嗎?那麼已經刻入我們骨子裏的善與惡為何不可相通呢?

放開一切,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善與惡難道不是時刻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嗎?到底何為善?何為惡呢?這兩個字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我沉迷於這個問題已經三年了。可是即便有大量的資料輔助,我仍然不明白何為善,何為惡。反而引出更多疑問。我甚至感覺這個問題可以消耗掉我一大半的光陰。或許,後人可以參悟這個道理吧。可是,我等不急了,這個問題日日夜夜的纏繞在我身邊,弄得我食不下咽,寢不安席。可我又覺得我離答案只隔着一張紙的距離。

為善作文 篇3

俗話説:“為善最樂”,如果日行一善,你就會越來越快樂,所以我們要多多做好事。

在學校,我被分派到外掃區。在外掃區掃地時,我總是很認真、很辛勤的打掃,因為把學校掃得乾乾淨淨的,不也是做好事嗎?讓每一個同學有一個一塵不染、鳥語花香的校園,不也是功德一件嗎?不過有幾個搗蛋鬼總是不認真掃地,組長都已經發火了,他們才心不甘,情不願的開始打掃。還好還是有幾個同學,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連一個小角落都不放過,一定要把每一公尺、每一公分都掃得一乾二淨才肯善罷罷休。

我發現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老是考得很低分,於是我想教教他。有一天,機會來了!老師問我們全班有沒有人要當他的小老師,我毫不猶豫,自告奮勇的舉起手來。全班都看着我,我快速的“掃描”了一下,全班好像只有我舉手,沒錯!竟然只有我,我恨不得想把手放下,可是,當我想把手放下時,感覺好像手卡住了一樣,放不下來。老師卻突然説:“很好!自告奮勇,精神可嘉。那就由樑頊宸來當他的小老師。”他看着我,我突然好後悔舉起手的那一剎那,不過當我開始教他時,我發現我一教他就懂了。

有一天,聽到他的'成績從六十分跳到九十分!我突然覺得好驕傲,原來,這就是“助人為快樂之本”;原來,做好事是一件這麼令人開心的事。這樣的快樂真是無價之寶,我終於體悟了“為善最樂”的道理,所以,現在的我,可是處處尋找做好事的機會喔!

為善作文 篇4

人説:“施比受更有福”。為善就像種花似的,當你幫它澆水時,它就會發芽,最後得到滿園的花香;也像煮菜一樣,只要用心的煮它,幫它調味時,味道就會變得不一樣,最後得到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好菜。

為什麼“為善最樂”呢?因為做善事分兩種,一種是想利用做善事沽名釣譽,使別人以為自己是個大善人,而這種人就常因為煩惱這個問題,每天愁眉苦臉的;另一種人做善事則是發自內心的,他們做善事不求回報,所以這種善事不僅讓施恩者快樂也讓受惠者感受到温暖。

記得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

那時,我的頭很不舒服,臉色也蒼白。這時,正在上課老師看到了我,以為我生病了,她馬上請同學下去拿條圍巾來給我,並説:“子綾,這條圍巾送給你!”之後我們全班才知道,原來老師買了一袋圍巾,要送給生病感冒的人,真是為善不欲人知呀!那時,我的內心感動不已,心想老師為我們設想那麼多,我一定要趕緊康復起來。果然,隔天我的病就不藥而癒了呢!

雖然我不能像老師一樣,有能力買東西送給需要的人,但我可以從日常生活的小地方做起,例如:幫老人家提東西、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等。我相信每個人只要用心,就可以體會到“為善最樂”的真義。

為善作文 篇5

善良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應該把它傳承下去。

現在的許多人都夢想着當官發財,卻沒有發現他們的良心飛是否會不安。有些人虐待動物,甚至非法獵殺;有些人,見死不救,卻視之不理;有些人,為了錢財,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不過,這些人雖然丟了良心,但還有一些人,他們是善良的。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在電視上,看到了這麼一則消息。一位母親居然從很高的樓上用她的雙手接住了一個與自己非親非故的孩子。我非常吃驚,腦子裏浮現出那個畫面。她是怎樣想的呢?連續幾天都在居然可以讓她這樣做。連續幾天,都在報道這件事情,在採訪過程中,醫生説她的.手是粉碎性骨折,而且還有生命危險,而那個孩子也在搶救。當記者採訪他的時候,她卻説:“我是一位母親,救她,是出自一種本能!”這句話。讓所有人都驚呆了。她不為別的,只為一種“本能”?我想不是這樣,還有她的善良,是她的良心告訴她,要這樣做。

還有一位小夥子,也是這樣。他已經上高二了。一天,他和他的朋友,出去玩,結果,一輛失控的大貨車向他們衝了過來。忽然,小夥子的那個朋友,感覺被人推了一下,滾到了路邊。而那個小夥子,卻未能倖免於難,他的左腿最為嚴重,要面臨截肢。而他卻笑着説:“只要我的同伴沒事就好了。”

是什麼?能讓他們這麼做,是善良的心,是他們的善良鼓起的勇氣。

讓我們為這善良鼓掌!

為善作文 篇6

一次,我和一個同學出去逛街,看見路邊有一隻流浪狗。

它身上的毛很長,裏面夾雜着灰塵和泥沙,遠遠地看,灰溜溜的流浪狗面色很差,眼睛裏透露着疲倦與心酸,滿臉都是污垢,它的一隻後腿斷了,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身上散發着酸臭味兒,想必一定是經常翻垃圾桶尋找食物。

旁邊的人經過,一個個都捂着鼻子快步離開,沒人願意給流浪狗一些食物。

正在此時,一個柱着枴杖的老太太路過,看見了流浪狗。她緩慢地蹲下身,摸了摸流浪狗的毛髮:“真可憐吶!好好的一條狗,怎麼就成這副模樣了呢!那些人太沒有同情心了!”老太太用沙啞的嗓音對流浪狗説道。

老太太從口袋裏,拿出一袋濕巾取出一張,緩緩地幫流浪狗擦拭着身體,“這樣估計能讓你好受些,也能讓你聞起來至少不那麼臭,小寶貝!”老太太温和地説。我在旁邊,不禁想:這個老太太真善良吶,想必,她也是一位愛狗人士吧!

做完這些,老太太又從口袋裏掏出了一些麪包,幫流浪狗打開包裝。遞到它嘴邊,流浪狗向老太太投去感動的眼神,大口地吞嚥起來。我想:這或許是一位來幫助流浪狗的.老太太,她曾經也養過狗吧,她是不是想收養這條狗?如果真有這個心思,那也是這條狗的福份了。

老太太慈祥的笑容洋溢在臉上,她輕聲説:“慢點,你一定餓壞了吧,瞧瞧你,都餓得皮包骨頭了!”

我被老太太的行為打動了,是啊,我們為何沒有老太太的善心呢?

為善作文 篇7

“人皆有惻隱之心”,這位戰國時期的賢者曾在遊説之時憑“井中有子,圍人之心”證實了人性本善的説法。確實,人如若能夠堅持上善若水,天下則大同。

人是有思想有謀略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體現了最樸素最客觀的善。善又彷彿沒有成因沒有目的.,與生俱來的。不論在什麼環境中總有善人善舉,不論黎庶達官皆可為善,正如宋仁宗那般,因所供奉的蛤蜊價格高昂害苦百姓,氣而不食,正如宣子見靈炙衣衫襤褸,狼狽不堪而碗飯伺之。“善”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親和力的哲學倫理。

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儒家思想中,“善”更是被看做個人與國家的重要標誌,是謂“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善的意義是如此之大。

那“善”又該如何表現,怎樣才可以做到善?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是一個人的根本,人若不孝則不應與之交為好友,然則孝者以其忠誠仁愛之心恰恰會有所成就,就像“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中的李密,終於使晉帝倍感啜泣,特許盡孝,李密的後半生終於輝煌燦爛。

然而單單做到孝,誠然不可謂善,還需做到“愛人”,以仲尼之説就得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比方説修船工在被僱傭給船刷漆時,如果發現船底有個洞,修船工定會想到翻船的可怕,於是毫不顧忌地將洞修補。這就是“忠恕之道”就是“愛人”,愛人者方可謂之仁人,仁人皆是善。

但時代在發展,如今社會已被市場經濟薰陶引發“利益核心主意”人們也可為善,可惜無利則無善,可惜施善被反誣,這一切都給社會思想道德建設以巨大壓力。

為此,我們應該捫心自問,真正忠孝待長輩友善待人了嗎?拋開名利與金錢後還能義無反顧地行善了嗎?很多很多問題都刺激着我們的神經,“善不行,則德不立焉”。

但願受眾能像林則徐那樣“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以社會思想道德建設為重,樂施好善,為善為德。

為善作文 篇8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善良,是一種看不見摸不着卻能與人温暖的美。提起為善,我的腦海便浮現出那一個異常清晰的畫面。

一個寒假的一天,凜冽的寒風颳在臉上比刀割還疼。我們正在醫院走廊陪着生病的妹妹聊天。正當我們歡聲笑語時,前面有一個奇怪的少年拖着腳步慢慢走着,似乎要走向我們,又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一會兒,這個少年好像是鼓足了勇氣般堅定地站在了我們面前。他熟練地用手比劃着。“您好!”我靦腆地對他説。但是,他沒有説話,神情也沒有多大變化。“咦?啊!他難道是聾啞人?”我恍然大悟。我卻依然看不大懂他的手語。

許久,他似乎想到了什麼,乾瘦的.雙手從包裏抽出一張皺巴巴的紙,遞給我們。“我是一位聾啞人………謝謝你們!”我低聲念着紙上的內容。讀完之後,我潸然淚下:原來,他是一位痛失親人的流浪兒!我抬起頭,但他始終低着頭。一瞬間,我看清了他清瘦的面孔,以及眼睛裏盈滿了的渴望和孤寂。陣陣冷風吹颳着他單薄的衣衫,我彷彿看見了他在寒風中不住地咳嗽,孤單地蹣跚前行。我迅速從自己的包裏取出五元錢,緊緊地塞進了他的手裏。

攥着錢,他緩緩地抬起頭來,看了看我們。一剎那,我看到了他眼裏閃着幾朵晶瑩的淚花,他的眼神多了一份温暖。那份温暖,因我而起,頓時,我打了一個激靈,渾身温暖無比。接着,他伸出雙手,在他胸前向我們做了一個大大的愛心。我們都笑了。

這件事,我將永遠銘記心中。因為,它提醒着我時刻不忘為善的力量,鼓勵着我將愛的奉獻進行到底。

為善作文 篇9

我喜歡做好事,因為“為善最樂”、“助人為快樂之本”,這些話成為我奉行的座右銘。就算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做好事,如果積少成多,也會成為一個大名人的,所以我喜歡做好事。

就像我上次遇到一隻被人面蜘蛛困住的螽斯,我是拚了老命才把它弄出來,它卻連看都不看我一眼就跳走了。雖然對我來説只是一件小事,但對它來説,卻是一件在生與死之間的大事呢!

其實,我還有幫媽媽洗過油膩膩的餐盒。一年級的時候,我根本不想擦什麼餐盒,我就直接丟進餐袋裏。回到家,當媽媽一打開,媽媽就變成一隻生氣的母老虎,而我就變成一隻過街老鼠,還真是“夜路走多了,總有一天碰到鬼。”所以媽媽就要我、教我怎麼洗碗。首先,要把色拉拖到在碗裏,再努力的刷,再仔細的衝一衝。洗碗前,我以為那只是一件不費吹灰之力、易如反掌的小事,但是,當我一洗起來,真的'不容易耶!洗完以後,摸起來還是油油的,還會起泡泡,所以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練習,我終於學會洗碗了!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犯下這個錯誤了。這讓我知道,要把事情做好不容易,要做好事卻是唾手可得,就像我救了昆蟲一命的善事。

當有人需要幫忙時,就要立刻採取行動來幫助他,可是也不要沽名釣譽,捐了一點錢,就要別人誇獎自己捐了很多錢。做好事是要持續不斷的,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為善不欲人知的大好人,也會永遠擁有“為善最樂”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