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漢語 > 短語詞句

“人不可貌相”説的是誰?

欄目: 短語詞句 / 發佈於: / 人氣:2W
“人不可貌相”説的是誰?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中國人掛在嘴邊的一句古語,那麼,這句話裏那個“不可貌相”的人是誰呢?
  這個人複姓澹台,名滅明,不過他可不是武俠迷們熟悉的《萍蹤俠影錄》中的那個武將,他這個真實的澹台比那個虛構的澹台足足要早1900多年呢。
  澹台滅明是春秋末期的魯國武城(今山東費縣,一説在今山東武城)人,比大聖人孔子晚生三十九年。他天生異相,面貌醜陋,據説長得“額低口窄,鼻樑低矮,不具大器形貌”,所以,當他去拜孔子為師時,孔子雖然為了信守自己“有教無類”的理念沒有拒絕他,卻總對他愛答不理,讓人家坐冷板凳。澹台滅明對孔夫子以貌取人的態度頗為失望,毅然決然離開孔子,開始了漫長刻苦的自學歷程。
  以貌取人的孔子沒把“恐龍男”澹台滅明當回事兒,他非常喜愛的弟子子游(即言偃)卻對澹台滅明頗為欣賞。子游從武城宰任上回到曲阜看望孔子時,孔子問他:“你在那裏得到什麼人才了嗎?”子游藉機讚美了澹台滅明的高尚品格:“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用現代話説,就是“做事從不投機取巧走捷徑,沒有公事從來不到我屋裏來。”但固執的孔子依然不為所動。
  澹台滅明自學成才後,獨闢蹊徑,南下吳楚遊歷講學。
  澹台滅明雖相貌醜陋,卻胸懷寬廣,他並沒有因為在孔門受到冷遇而對孔子懷恨在心,而是仍以孔子為師,積極傳播儒家學説。他不但像孔子那樣釋《春秋》,習“六藝”,教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而且在教學中提倡孔子提出的“誨人不倦”、“有教無類”的態度,“學而不厭”、“不恥下問”的風氣,“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的方法等等。
  知識淵博、道德高尚的澹台滅明在江南地區受到了人們的愛戴,當地跟從他學習的有三百多人。他在幾十年內為江南地區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他的名氣也傳遍了當時的各個諸侯國。孔子聽到這些消息,幡然悔悟,不勝感慨: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澹台滅明字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憑長相判斷人,看錯了子羽;憑語言判斷人,看錯了宰予)。
  澹台滅明後來在他聚徒講學的南昌百花洲畔去世,當地人民千百年來一直在紀念緬懷這位積極傳播儒家文化的先賢——南昌城內有進賢門,東南有進賢縣,進賢縣有棲賢山,都是因澹台滅明而得名的。
  澹台滅明曾因相貌醜陋而被孔子所輕,但他最終憑藉自己取得的突出成績獲得了老師的認可,而且在孔門七十二賢中名列前茅。其實,孔子真的很不應該以貌取人,因為據説他自己就生得頭頂凹陷,七竅豁露,頗不雅觀。
Tags:人不可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