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韋啟文簡介

欄目: 中國文學名人 / 發佈於: / 人氣:1.2W

發現一座聽風亭

韋啟文簡介

作者:韋啟文

 去年霜降時節在湖北五峯土家族自治縣柴埠溪舉辦了一個紅葉筆會,那真是一次奇妙的旅行。我們下車的地方已經在山上,看去羣峯聳立,實際上不用爬很高的山路,就可以登峯造極。一位朋友説,柴埠溪與張家界一樣美。這話是對柴埠溪的讚美,但有道是,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當然也不會有兩處相同的風景哩!

沿路走着,笑語灑落崖邊石級,不知不覺就登上了峯頂。峯頂有巨型象棋一副,雙方爭戰正酣,我搬動車馬炮,有土家族佳麗圍觀,又為一景。從對棋台望去,遠近羣峯歷歷在目,在滿目的蒼翠中,一叢叢毛黃櫨有的已經殷紅,有的正顯出金黃的色調。站在峯頂舉目四望,處處皆為佳景。

從對棋台下來,又登上了琴台峯。頂峯絕對沒有高險的感覺,倒很像在一艘船上行走,甲板四周有船舷,兩頭尖尖的,像在大海上逐浪航行。同行的韓先生和幾位土家妹子站在船頭,舉臂呼喊。

從琴台下來往回走,走過情人谷約百十米,懸崖邊有一段岔路,寬約兩米,伸出約有十多米之遙,有一座小小四角亭。有些人累了,正好歇息片刻。四根杉樹為四根柱,亭內約兩米見方,亭頂內層由木板釘成,外表覆蓋杉樹皮。亭內觀景,南可觀天梯峯插入雲霄;北可見姐妹峯和對棋峯突兀羣峯之上;朝西看,遠處是如黛的一抹山嵐,山底有清水流淌的河流。陪同我們的韓先生説,如果四五月份來,漫山開放杜鵑花,有粉紅、大紅、白色、紫色,山下還有金燦燦的油菜花,那時的柴埠溪,是一個五彩濱紛的溪谷,花團錦簇的峯巒,百花盛開的世界。我想,這些土家妹子就是萬花叢中最亮麗的精靈。

坐在小亭裏,韓先生説,這山裏不僅有風景,而且有古蹟。溪谷裏有一座建於明代的廊橋,那是人們集會、趕場、避風雨的地方,更是土家族青年男女唱歌交友的場所,比美國人羅伯特·金凱的廊橋早了幾百年呢!其實世界各地都有廊橋,我國廣西、貴州等地,漢唐時代已有廊橋了。美國那個牛仔攝影家和一個鄉下嫂子的風流事,是1965年才發生的,怎麼就經典起來了?説來這就是文化的奇功了。沒有那部電影,誰知道美國那座並不起眼的橋?説不定早被推土機推平了。但就是這部電影,不僅賺了數以億計的美元,而且還叫全世界誤認為廊橋的經典就在美國。

剛走進小亭時,人人熱汗微沁,坐下一會兒,便感覺到了陣陣涼意,神清氣爽。此時,有風吹過,只聽亭外傳來一陣颯颯的聲響。那是秋風掠過山崖的輕輕的足音。當地青年女作者小徐説,此處聽風最好。風吹本無聲,此時亭外的風,不是悄無聲息,也不是狂風怒號,是一溜小跑,追逐嬉戲於山中樹叢之間,撫摸親吻着那些已經發紅和正在走向輝煌的枝條和樹冠,竊竊私語,絮絮叨叨,低吟淺唱,那颯颯的聲響是大自然的語言,也是大自然與人類絕妙的友好對話。

從亭上往下看,三面削巖如壁,如從別處望此亭,小亭正好建在一座山峯之巔。此亭北去姐妹峯約有一里之距,南離天梯峯似有二里之遙,西望則更為遼遠了。四面飄來一絲風,這裏都可以聽得真真切切,都逃不脱小亭的檢閲和吐納,絕不像都市裏的水泥森林,把天空擠壓成一條條小小的狹縫,風一吹來,便發出呼嘯之聲,不是砸破玻璃窗就是把門甩得砰砰響。此亭聽風,能使人神情更為清爽,心志更為寧靜,意氣更為曠遠。

我觀此亭,簡樸無華,與羣峯融為一體。是謂峯不在奇,有景則名;亭不在大,通靈則宜。如此佳處,今日始發現其聽風之妙,乃真人奇遇。我説,此亭至今無名,一定是等待我們到來,冠以“聽風亭”如何?眾人歡呼:甚好!

大家甚樂,於是晚飯後鋪紙研墨,催我題之。我不會飲酒,那天卻像喝了幾杯醇酒一般,興致盎然,不揣冒昧,提筆一揮,“聽風亭”3字已佔去半張宣紙。(作者為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09-06)

Tags:韋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