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歷史演義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熱】

欄目: 歷史演義 / 發佈於: / 人氣:2.12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熱】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1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給我們留下了眾多耳熟能詳的國學經典,可我卻是一個不愛看書的孩子。我的爸爸媽媽總是讓我看書,而我不喜歡看書。

一天晚上,我寫完作業,時間還早,就早早地躺在牀上了,慢慢地,無聊起來了,只好極不情願地隨手拿起一本《三國演義》來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書中不僅有血肉橫飛,猛將如雲的戰場,還有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戰場”;不僅有像呂布、趙雲這樣的猛將,還有有像諸葛亮、周瑜這樣的不用刀槍卻勝過刀槍的謀士。而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關雲長刮骨療毒”。講的是關羽右臂中毒箭,毒已深入骨髓,華佗為其刮骨療毒,圍觀者皆掩面失色,但關雲長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打針都覺得疼,更談不上刮骨了。我想只要我們像關雲長那樣勇敢面對一切困苦,沒有我們不能戰勝的。

漸漸地,我喜歡上了這本書,每天晚上做完作業就抱着它看。可這本書是文言文,當有疑問或困惑時,便會向媽媽求助,她總是會十分耐心地跟我解釋,與我討論,我也就養成了不懂就問的好習慣。在三國這個亂世中,其實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曹操告訴我們要胸懷大志,劉備告訴我們想成功就一定要有執着的信念,諸葛亮告訴我們只有時刻謹慎、細心才能成就大事。從《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做人的真理,足夠享用一生。

《三國演義》就像一杯茶,淡雅而幽香,只有我們去細細品味,才能體會之精髓;《三國演義》就像一盞燈,明亮而温暖,伴隨我長大的步伐;《三國演義》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位朋友,在我摔到的時候,把我扶起來,使我重拾信心。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2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一部小説,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有許多的英雄人物和歷史故事,非常精彩。我特別喜歡這本書,繪圖版的故事有的還看了好幾遍。

這本書講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爭奪天下的故事。魏國最強大,一心想吞併蜀國和吳國,統一中原,所以經常出兵攻打他們。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蜀國和吳國聯合起來對抗魏國。但是,因為蜀國、吳國之間不團結,魏國先滅了蜀國,晉國取代魏國之後,又滅掉了吳國,統一了天下。

這本書裏講了很多英雄人物,除了桃園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有一代奸雄曹操、少年英雄孫權,還有謀略過人的諸葛亮,也有氣量狹小的周瑜……我最喜歡的是蜀國大將趙雲,因為他有勇有謀,戰功卓著,而且一心忠於劉備。長板坡一戰,他和張飛一起殺退了上萬的曹軍,保護劉備退到江陵。後來,在南征北戰時,趙雲立下了許多戰功。可這位猛將卻在229年去世,成為蜀國的重大損失。

讀了《三國演義》,我覺得,團結最重要,如果蜀國和吳國一直聯合抗曹,也許中國的歷史又不一樣了。我還知道了,打仗能不能贏,不在兵將多少,關鍵在於使用謀略,赤壁之戰、草船借箭、空城計等,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時,我也能感受到戰亂時老百姓最苦,經常為了躲避戰火而逃離家鄉,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和平。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3

這本書是我以前看的,非常精彩,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雖然説是以前看的,但裏面的人物、內容在我腦海裏還記憶猶新。後面我就講裏面的內容和人物了。

先講人物。三國有三大角色,分別是劉備、曹操、孫權,劉備有五虎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個個身懷高強的武藝,關羽有着“美須公”的稱號。張飛性情魯莽,喜好喝酒。趙雲有勇有謀,曾救了阿斗,黃忠箭術精妙,曾殺了夏候惇。馬超有“先呂布,後馬超。”的美譽。

不用説,曹操的將領也非常棒,分別是張遼、夏侯惇、許褚、夏侯淵。張遼槍法精奇,深得曹操的器重。夏侯惇跟隨曹操多年,立了許多大功。許褚武藝超羣,有勇無謀。夏侯淵跟夏侯惇是兄弟,屢建奇功。小

孫權的將領也很不錯,有周瑜、魯肅、周泰、甘寧。周瑜足智多謀,有“周郎”的稱號。魯肅有卓越的領導才能。周泰武藝高超。甘寧勇猛異常。

內容有:赤壁之戰,曹操敗走華容道,黃巾之戰等等。我就講曹操敗走華容道吧。曹操被逼到小路,小路由關羽守着,曹操讓關羽放了他,關羽説不可,讀後感《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曹操説:“當年我也救過你一命,還請你吃飯呢。”關羽説:“斬顏良、文丑已經報答過你了。”曹操又説:“過關斬將你今天不用還了,但是你得讓路。關羽只好乖乖地讓路。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希望你們也去看。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4

《三國演義》這是一部家喻户曉的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一段從東漢末代到西晉初期的歷史風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張角的黃巾軍在河北起義到西晉的司馬炎統一三國,從中經歷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改朝換代,經歷了將近一百年的風吹雨打。國家危難之時,無數英雄豪傑挺身而出,不畏艱險保家衞國。

在《三國演義》中,人物的個性是因人而異的,作者羅貫中妙筆生花,濃墨重彩地把每個人物的個性描繪得淋漓盡致。堅韌不拔、心胸廣闊的劉玄德;義薄雲天、忠肝義膽的猛將關雲長;粗中有細、英勇善戰的張翼德;“上識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孔明;狡詐多疑、被稱為一代梟雄的曹孟德……這些人物交錯在一起,演繹着一個個膾炙人口、扣人心絃的故事,引發了一場又一場的生死鬥爭,情節跌宕起伏,令人驚心動魄。

空城計,諸葛亮鋌而走險,用兩千五百名將士來抵禦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他坐在城樓上,身旁站着兩名童子,神情自若地彈起琴來,打開城門,讓二十名將士偽裝成老百姓,在城門下掃地,結果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被諸葛亮的空城計所嚇退。這就是所謂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看到這裏我不禁地為諸葛亮捏了把冷汗,讓我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走麥城關羽遇難,就像天空中一顆巨星墜落,得到消息後劉備張飛悲痛欲絕,廢寢忘食,下令攻打東吳,從而我體會到了劉、關、張兄弟三人的情誼,回想當年,桃園英雄三結義:“不求同年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日死。”兄弟情深,讓劉備熱了頭腦,讓他的性命,國家斷送在冷靜與衝動之間。

《三國演義》好比是中國文壇上的一朵奇葩,它包含着永不泯滅的人性,它傳承了中華五千年的精神,塑造了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永遠長流。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5

在今年的寒假裏,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我特別敬佩武力高強的趙雲,奸詐無比的曹操,鎮定自若的孫權······但是,讓我學習的人是諸葛亮,因為他是一個既聰明又有智慧的人,讓我記憶深刻的計謀是“空城計”。

那一天馬謖丟了街亭,諸葛亮十分氣惱,軍中又傳來司馬懿帶十萬雄兵殺向西城,諸葛亮大驚,但馬上又鎮定了下來,他坐在城樓上,悠閒地彈琴。十萬大軍一到,便看見諸葛亮坐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怕中了埋伏,不敢前進,猶豫了一會兒,便撤退了。

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令我佩服,我現在真想透視一下他的腦袋,看看裏面到底是什麼構造的。

下面我們來説説關羽,關羽有一次為了保護劉備的家眷,假降曹操了,曹操想讓關羽為自己做事,於是便用金子和權力來誘惑,但是,關羽並不接招,關羽的這種行為經常會被看成是寧死不屈的光榮精神,但在我眼裏,這種行為是不給面子,會遭到報應的,然而,關羽又不給孫權了一次面子,所以被孫權殺害了,活該!

但是關羽的武功可是很厲害的,他温酒斬華雄的事蹟酷斃了。關羽提刀上馬,出營戰華雄,一會兒就把華雄斬下馬來,他提着華雄的腦袋,回到軍營,一下就把華雄的腦袋扔到地上,舉起酒杯一飲而盡。軍中上下無不驚歎。

我敬佩他的勇氣,那可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不因為別人的經歷而害怕的勇氣。

在三國的.風雲裏,每一場戰爭都是一局棋,走錯一步,這局棋就很難再扭轉局勢。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6

星期天,我閲讀《三國演義》這本古代名著。當我合上書輕輕放到書桌上,書中描繪的三國鼎立的一幕幕浮此刻我的眼前。在三國時期的各路英雄中,我最喜歡的是趙雲。

趙雲人稱“常山趙子龍”,對蜀國忠心耿耿。他從20歲起就追隨劉備南征北戰、奮勇殺敵。他身經百戰、所向披靡,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也不動搖那份忠心,直到白髮蒼蒼仍為蜀國四處征戰。他一生中立下無數戰功,為蜀國的江山社稷耗盡心血,堪稱忠義的楷模。

趙雲勇冠三軍,是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將”之一。長阪坡單騎救主,他在十萬大軍中殺個七進七出,許多曹軍名將與他交手,卻奈何不他。在許多危機關頭,趙雲挺身而出,憑着一身好武藝和過人的膽識,反敗為勝,擊潰敵軍。趙雲勇猛無敵,我打心底裏佩服他。

趙雲不僅僅有勇更有謀。他多次陪伴劉備和諸葛亮外出,無論遇到多麼危急的狀況,他總是機智應對、化險為夷,每次都圓滿地完成任務。當馬謖大意失街亭時,趙雲奉諸葛亮之命斷後,他沉着地帶領後衞,成功地擊退二十萬追兵,還繳獲大批物資,令諸葛亮和眾將喜出望外。趙雲以智謀取勝的戰績數不勝數。

趙雲赤膽忠心、智勇雙全,令敵將聞風喪膽,他的英雄事蹟千百年來讓人們津津樂道,他是我心中的真英雄!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7

諸葛亮這名字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之所以流傳廣泛,就我總結,有以下幾點:

其一,諸葛亮忠心之度,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有過之而無不及也。諸葛亮本生在隆中,後經徐庶介紹,效忠於劉備,從“火燒新野”到“六出祁山”,無不是諸葛亮出謀劃策。如果説,在蜀漢的鼎盛時期,諸葛亮是為了榮華富貴的話,那在“大意失荊州”和“火燒連營”“白帝城劉備駕崩”後足以見其忠心了。那時,諸葛亮完全可以奪阿斗之皇位,自封為王,但是因為劉備的囑託,他卻要支持輔助阿斗,“六出祁山”,成就霸業。為了漢室的大業,為了天下的老百姓,諸葛亮付出了太大,太多的精力,53歲就死於軍中,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再者,諸葛亮乃是千年一遇的奇才,什麼事都能有所預見,未出毛廬能預見三分天下之格局……他雖無張飛之猛,關羽之勇,可憑他那治國的才能和用兵如神的計謀比起來卻毫不遜色。比如七擒七縱孟獲,諸葛亮不是一昧的屠殺生靈,而是運用智慧,攻心為上。此類事情,如空城計,用鎮靜自如、彈琴飲酒的姿態,“趕”走了百萬雄師。氣死周俞嚇走活仲達……令我不得不佩服他。

其三,可惜的是,因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而諸葛亮失的偏偏是最重要的軍事基地──街亭。這是用人不當,忘記了先帝的再三叮囑:“馬稷言過其實,不可重用”。這就證明,人難免有錯誤。

在那時,諸葛亮能具有這樣的才智,忠心,真是不可多得的奇才。可惜,未能成大業啊!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8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裏面有許許多多性格鮮明的角色,例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以德服人的劉備,赤膽忠心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我最喜愛的角色是關羽,因為他為人正直,不貪財不好色,還對劉備忠心耿耿,義薄雲天,並且武藝高強。

我對關羽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温酒斬華雄”。當時華雄連斬袁紹的兩名大將。袁紹得知後十分驚慌,不知該如何是好。就在這時,關羽走出來,説:“我是弓馬手——關羽,可以取華雄的首級。”袁紹就説:“我們這裏有200名大將,如果讓你去的話,華雄會笑掉大牙的。”曹操勸道:“他會説大話,就一定武藝高強。”袁紹勉強同意了。然後,曹操就讓關羽喝酒壯膽,可關羽要斬了華雄再喝。過了一會,關羽提着華雄的首級來見袁紹,喝了曹操給予的那杯酒,並且酒還是温的。

在《三國演義》的第一回中,關羽被迫投降於曹操。曹操三天小宴,五天大宴款待關羽,送他金銀財寶,可他卻不領情,還想念劉備。之後,關羽得知劉備還活着,就過五關斬六將,找到了劉備。

關羽的武藝高強,還對主公忠心耿耿,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身上這股敢做敢拼的勁兒,正是我所缺少的。記得有一次,我和其他同學玩遊戲,到最後,只剩下我和另一名同學PK,可因為我的軟弱膽怯,結果輸了。

讀《三國演義》,真讓我受益匪淺啊!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9

在4月份開展的學校讀書節活動中,老師要求我們班同學最好去看看四大名著的原著,我先看了《三國演義》的原著,接下來就讓我來講一講吧!

《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三國時期蜀、魏、吳三國的故事,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羅貫中。我認為最精彩的是第三十八回——《三顧草廬》。這篇文章寫了劉備去拜訪諸葛亮,但連去兩次都沒遇到。劉備想再去一次。劉關張三人便騎馬前往隆中,離草廬還有半里之外時,劉備便下馬開始步行了,到諸葛亮家中時,童子告訴他諸葛亮還在睡覺,劉備便讓童子不必告訴他,還讓關、張兩人在門外等候,自己進去久立在階下,半晌,諸葛亮仍然未醒,張飛大怒,還揚言要把草廬燒了,又一個時辰,諸葛亮才醒,又半晌,才梳粧完出來迎接。

其中,我最欣賞劉備,我被劉備他那不厭其煩的毅力所打動,説明劉備有博大的胸懷,是一個尊重他人,並且非常有耐心的人。他善於團結他人,充分發揮大家的長處,努力提高自己,會關照集體的人。相比之下,張飛就缺少了耐心,還有點兒行為粗魯了。再聯繫自己想一想,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應該虛心向劉備學習。學習他有志氣、有追求、有思想、堅持不懈的精神,有這樣的精神做事才能成功。我們更應該追逐諸葛亮的步伐,發奮讀書。

不管我們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不管前面的道路多麼崎嶇,不管我們多麼困難,只要我們有毅力、有目標,只要真心誠意地去對待每一件事,成功就不會離我們很遠!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10

聽説過空城計、苦肉計、美人計、金蟬脱殼計、偷樑換柱計……嗎?它們都是出自三國演義的。

諸葛亮草船借箭,趙雲七擒孟獲,劉備三顧茅廬,關羽過關斬將……這些都是三國中的主人公,他們創造出了各種奇蹟。真是神奇技藝啊!個個文武全才,足智多謀。

趙雲七擒孟獲,這個故事突出了趙雲的精明勇敢,他一心保衞國家,不讓任何人去破壞自己的祖國,幾次捉拿孟獲,將他逮了回去,但是劉備又一次次地放過了他,讓他走,可他偏偏不領情。表明了趙雲是一個熱愛祖國、英勇善戰的人。

劉備三顧茅廬,這個故事突出了劉備一心一意。他一心衞國,想保衞國家,但是每個成功家的背後都會有一個足智多謀的人,所以劉備想讓諸葛亮幫助他,但是諸葛亮一直讓門童對劉備説“我家主人不在,請您改日再來”但是劉備一直不肯罷休,一再找諸葛亮,表明了劉備是一個保衞國家、專心致志的人。

關羽過關斬將,。這個故事突出了關羽的死心不改,忠心為國。他和劉備、張飛三人組成了“桃園三結義”一統天下,關羽過關斬將,令人佩服不已,他為了回到劉備身邊,過五關斬六將,表明了他是一個友誼深情的人。

三國演義告訴了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膽大心細,“沒有失敗,哪來的成功”,所以在三國中出現的個個人物都身懷絕技,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精神。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11

讀了三國演義,我知道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裏面的主要人物“諸葛亮永遠保持着為國謀策的大事,從他那裏我學到了用於承擔的精神,用於奉獻。下面我就講講我的感想。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為劉備在降中為劉備下了建國策略,併為決定親自出山相助,為劉備爭奪霸權出謀劃策。奇人必有奇才,孔明出山以後,第一次博望珀用兵,在新野這個小地方,靠幾千人馬,居然殺退了夏侯淳,十萬大軍贏得關羽,張飛的拜訪,使劉備爭奪霸權的鬥爭,從此打開了新局面。

孔明足智多謀具有遠見卓識。他主張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劉備信義卓著可占人和。為此,他決定先去荊州為家。後奪四川建立基業,這樣就可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再圖中原。為了聯合孫吳共同抵抗曹操,他縱談天下形勢,火燒新野,舌戰羣儒。他明知道,周瑜年少氣盛,嫉妒才能,卻能處處顧全大局,果然沉着,巧妙地利用魯肅作掩護,草船借箭,既使周瑜的陷害不能如願以償,又不讓孫劉聯盟受到損害,終於在赤壁之戰後,乘勢佔領了荊州九郡,他三氣周瑜致使周瑜臨死只有怨恨:“既生瑜,何生亮”赤壁一戰。使劉備三分天下其一。

孔明賞罰分明,嚴於律己,他知道司馬懿的大軍必取街亭,決定派馬媦把守,並一再囑咐“街亭雖少,干係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軍休矣!汝雖深通謀略,此地奈無城郭,又無險阻,守之極難。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12

寒假裏,我和爸爸一起讀書——名著《三國演義》。當我讀到“草船借箭”這一回時,不覺心生疑惑:“咦,諸葛亮這樣真的可以借到箭嗎?”

我和爸爸討論起來。首先古代航行,用的多是木船,一旦遇到火攻,便火光沖天,化為灰燼。而諸葛亮用的是更易起火的草船。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就因被火攻遭受了慘重的損失。以曹操之智,難道想不到用火箭一舉擊退敵軍嗎?

其次,十萬支箭一齊射出,那是多麼大的量呀!怎麼可能每支箭都插入草船,卻沒射穿船隻呢?如果諸葛亮真的採用這種借箭的方法,那草船早就被射成了馬蜂窩,可能在河中央就已經解體沉船了。

最後,這十萬支的數量又是怎麼得出來的呢?難不成這些士兵冒着“槍林彈雨”,九死一生地擠到船邊,一支一支清理出來?或者他們早與曹兵勾結,讓曹兵射出十萬支箭,一支不多,一支不少?

爸爸笑笑,告訴我《三國演義》裏很多都是作者的文學創作,並非真實的歷史情況。爸爸還鼓勵我,讀書時有自己的思考,是把書讀懂、讀通的第一步。

爸爸看着我,感慨道:“你不像我們小時候,只會讀死書。時代可真是變了呀!”爸爸説的時代改變,現在的我一知半解。但我知道,他永遠是我的英雄老爸。讀書的快樂,思考的快樂,就在和爸爸的相談中,充盈在我的心間!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13

最近,我們學校轟轟烈烈地開展了“21天小書蟲”的閲讀活動。我也看了不少書,不僅讓我開闊了視野,還積累了豐富的課外知識,令我受益匪淺。其中我最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

《三國演義》主要寫了從黃巾起義,到西晉統一,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鋭複雜的統治軍事鬥爭,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役,如袁、曹官渡之戰,魏蜀吳赤壁之戰,每次戰役都各有特色。《三國演義》裏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關羽了。關羽率軍向樊城進攻,被曹軍毒箭射中右臂。後來發現毒性已經入骨,手臂不能正常活動了。眾人四處求醫,忽然有一天,一個人要求面見關羽,來給他醫治。這人正是神醫華佗!華佗説:“用繩子捆住右臂。我用刀子割開皮肉,颳去骨頭上的箭毒,再敷上藥縫合就沒事了。”關羽飲了幾杯酒,便坐下與馬良下棋。華佗取出尖刀,叫人在下面接污血,割開皮肉,用刀刮骨。直到把毒全部清除。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由來。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內心被關羽的鎮定和非凡的氣概深深地震撼了。大家假設一下,如果自己是關羽,也會在刮骨療毒時飲酒吃肉、談笑下棋嗎?我想,所有的回答幾乎都應該是“不可能”。

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媽媽帶我去醫院檢查。當我得知要做胃鏡時,膽小害怕的我立刻放聲大哭,死活不願意,媽媽連拖帶拉才強行讓我做完了檢查。

通過讀《三國演義》,讓我學會了很多:劉備教我們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冷靜對待;關羽教我們忠誠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曹操教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多疑。我們只要取長補短,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14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們國小生必讀的一本好書。這部歷史小説是元末明初羅貫中編寫的,以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為引線,寫天下大亂,魏、蜀、吳三國的興起到衰亡的歷史過程,最後三國歸晉,真實再現了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

書中講了許多人物,如尊重人才的劉備,才華橫溢的諸葛亮,講義氣的關羽,總沉不住氣的張飛,奸詐的曹操,不服氣的周瑜等等。其中,三個國家之間也發生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失街亭等,還有許多故事如:空城計,收姜維等被改編成了戲劇。還有一些三國人物被改成了歇後語,可見這本書對我們國家有多麼大的影響啊!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足智多謀,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軍事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憑着出色的才華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正因為看中了諸葛亮這些才華,所以劉備才三顧茅廬去請他。我最喜歡的故事是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在一次打仗中,他中了曹軍的毒箭,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名醫華佗來為他看病,怕關羽受不了疼痛,提出要把他綁在樹上刮骨療毒,可關羽非要和部下馬良邊下棋邊療傷,華佗治好關羽的病後,非常佩服他的英勇。我也非常佩服關羽的忠義和勇氣。

《三國演義》給我們講述了中國的那一段歷史。其中的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故事描寫如身臨其境。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的道理,做人要忠義誠實不奸詐,做事穩妥多思考。

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15

今日評曹操,是因為他既有魄力又有膽識,但曹操多疑,有一部分就是寫他多疑,結果大敗而歸:諸葛亮神機妙算,算到曹操多疑,於是背水下寨。探馬回報,曹操笑曰:“怎有此事?”,親自披甲上馬,出寨來看。見劉備果然背水下寨,大大疑惑。幾天後,曹操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前來攻寨。劉備令懦弱的劉封出戰,最後打敗,棄甲而逃。曹操士兵迤邐追趕。曹操卻教士兵回營,士兵莫名其妙,紛紛問曹操。操曰:“劉備背水下寨,本來就很奇怪,更有劉封出戰、棄甲而逃皆很奇怪,吾怕有埋伏,因此收兵回營。”此時,劉備令士兵迎頭痛擊,曹操士兵抵擋不住,大敗而逃。這可算曹操多疑的一個鐵證。

曹操還有被評為奸雄,還有一個原因:曹操親友許攸問曰:“軍中糧尚可支幾時耳?”曹操曰:“可支一年耳。”攸笑曰:“恐未此多。”操曰:“可支五月耳。”攸挽袖而出,曰:“吾忠心來投,公卻將事隱瞞耳!”操挽留曰:“……可支三月耳。”攸笑曰:“日聞曹公是個奸雄,今日一件,果名不虛傳。”操亦笑曰:“豈不聞‘兵不厭詐’?”附在攸耳邊,曰:“糧食止有此月耳。”攸大聲曰:“休瞞吾:糧已盡唉!”這也可算曹操奸雄的一個原因。

曹操奸詐、多疑,卻很有魄力,膽識。真是奸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