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歷史演義

【推薦】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欄目: 歷史演義 / 發佈於: / 人氣:5.64K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

《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元末明初太原人羅貫中所著。全書一百二十回,為吾國首部長篇章回小説也。

書中故事,始自漢末黃巾起義,終於西晉初年。政治、軍事、社會矛盾滲透其中。叱吒風雲之亂世梟雄不斷掘起,初以曹操、孫權、劉表、袁紹最為得意。後劉備之才展露,日漸強大。

此書至問世來,版本甚多,玄德劉備、雲長關羽、翼德張飛桃園結義之故事,民間流傳甚廣。細讀之,曹操善招賢納士,故謀士成行,猛將如雲,三英大戰呂布;劉玄德大敗於新野,仍攜民而渡江;關羽過五將斬六將,使人欽佩不已;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讓人情動;周瑜英年早逝,崔人淚下。關羽敗走麥城,令人扼腕歎息。後爭鬥激化,各國後主亦因無能而日漸衰落,終致亡國。蜀後主劉禪被鍾、鄧合軍擒於成都;吳後主孫皓未戰而自降,魏後主曹奐被迫讓位於司馬炎,改國號為晉。自此,天下盡歸司馬一族。

“得人心者得天下”,斯言是矣。“殺一人而失天下人之心”,果不其然矣。人謙則進,傲則退,天下之事莫不如此。

吾讀罷掩卷,喟然長歎,正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2

終於把《三國演義》這本書讀完了。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因為作者在書中將一個個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刻畫的淋漓盡致,每一個人物都有獨特的性格,讓我很難忘,如曹操的奸詐,周瑜的小氣,張飛的勇猛,劉禪的無能等等。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作者用文學題材寫出了前後九十七年的中國歷史,寫出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 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 便是黃巾之亂, 董卓之亂, 羣雄割據(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是我國古代文學的四大名著之一。

我讀了《三國演義》後,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文中的關羽很了不起,我佩服的是他的堅強,在戰鬥中,他的左臂中了毒箭,需要動“手術”,這個“手術”會使“病人”很痛苦需要把骨肉劃開把骨頭上的毒刮掉,他一邊忍着疼痛,一邊和謀士下棋連麻藥都不需要。

要説誰的計謀多,最聰明,那無疑是諸葛亮了。他能文能武,足智多謀,知天文,曉地理。書中對諸葛亮的`事例也很多:孔明借東風、空城計、草船借箭等等,無一不讓人看出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不愧是一個英雄。

我還從中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我也相信我還會從中汲取更多的營養,使自己 變得成熟。在今後我一定要好好努力,理解其中的精髓,讀通、讀懂、理解其中的每一句話。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3

這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資料是:從黃巾起義開始,然後經過了桃園三結義,王司徒巧定連環計讓呂布來刺殺董卓,曹操大戰呂布,曹孟德煮酒論英雄,官渡之戰,袁本初敗兵折將,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孔明先生,赤壁之戰,然後最後劉備打下四川,就構成了魏、蜀、吳三個國家。人物有:孫權、曹操、劉備、諸葛亮、周瑜、趙雲、關羽、張飛等眾多的人物。在這上表現了擁劉反曹的正統思想和儒家的任正思想,同時也譴責了雄豪混戰及暴君的苛政,寄託了人民渴求的明君任正,社會安定的願望。

我喜歡《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和趙雲。我先説諸葛亮吧!他姓諸葛名亮,字孔明,孔明聰明過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界上的事都瞞但是他,然後像火燒新野、捉張任、大破魏兵、空城計、草船借箭,這都是誰精心策劃的?是孔明先生!據説孔明沒有打過敗仗,真是太聰明瞭!再説趙雲吧!他姓趙,名雲,字子龍,趙子龍勇冠三軍,超過關羽、張飛。他的銀槍上下翻飛,武力過人,像曹兵認識到趙子龍的厲害,有的都從立刻掉下來了!趙子龍外號小霸王。趙子龍單騎救主,這也太勇了!一個人去救劉備的夫人,超過想象!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4

這周我讀完了《三國演義》,裏面有很多英雄人物,如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給我感觸最深的還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他足智多謀,曾草船借箭、巧借東風、七擒孟獲、擺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大軍。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我認為他的故事中最為精彩的還是草船借箭。

周瑜讓諸葛亮十日造出十萬支箭,正當我為其捏一把汗時,諸葛亮卻説三天即可完成。讀到此回我大為驚訝,三天怎麼可能造出十萬支箭呢?其實他三日之前就料到三日之後有霧,他讓人做好草船,趁霧去曹營附近,士兵雷鼓喧天。曹軍在霧中看不清形勢,只好放箭。諸葛亮的草船滿載十萬支箭而歸。讀完這一回,我對他愈加佩服。

如果我也長着諸葛亮這般的腦袋該多好,那樣我是不是就可以預測到期末考試的試題了呢?每年的年級第一定是非我莫屬。哎呀,我還是不要異想天開了。諸葛亮也是凡人,他不過是熟讀百書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在學習上比一般人都用功,才擁有了如此的'智慧。我也要努力學習,即便無法預測期末試題,平時多積累多用功,依然爭取年級第一。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現在回想起來腦海中還能浮現出一張張鮮活的面容。我想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吧!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5

今天,我讀完了《三國演義》這個小説。

作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裏的情節很吸引人,有很多現在很著名的故事,比如説“三氣周瑜”“火燒赤壁”等等。也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聰明絕頂的諸葛亮、粗中有細的張飛……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因為諸葛亮很聰明。大家都知道“空城計”吧,諸葛亮利用司馬懿心裏知道諸葛亮很聰明,不能大意這一特點,用一座空城嚇退了十萬大兵。我覺得諸葛亮很會隨機應變,因為當時城裏什麼大將也沒有,諸葛亮卻能打敗十萬大兵。

三國演義裏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氣周瑜》。這個故事講了諸葛亮三次把周瑜氣着,最後竟然把周瑜給氣死了。我很佩服諸葛亮,因為他不管什麼時候都能想出對策來。有一次,我去打真人cs,打的時候碰見一個敵人,我竟然沒想到從後面突襲,直接從前面衝過去了,結果被人家一槍打死了。

我印象很深的`還有《三顧茅廬》。這個故事説了劉備張飛關羽三人去拜見諸葛亮,去了兩次都沒見到諸葛亮,第三次去才見到了。我從這個故事裏知道了他們很執着,沒有放棄。我們也應該不放棄自己的目標。

《三國演義》這個小説很好看,希望大家都看看。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

今天我看了《三國演義》,人物有蜀王劉備、多疑的曹操、五虎大將趙雲、張飛、關羽、黃忠、馬超、天下無雙的`諸葛亮······

故事講的是三國:蜀(劉備)、吳(孫權)、魏(曹操)之間發生的戰爭。

開始農民黃巾起義爆發,黃巾軍頭領張角四處招兵買馬、大鬧朝廷。張飛、關羽、劉備桃園三結義,張飛拿着丈八蛇矛、關羽拿了青龍偃月刀、劉備打了雙股劍,一起參軍討伐黃巾軍。劉、關、張三人斬了張角,立了很多功勞,劉備才做了個平原縣蔚,很失望。後來,他們三英戰呂布,呂布逃跑了,王允用美人計殺了董卓和呂布。劉備建立了蜀國,孫權建立吳國,曹操控制着魏國,三國鼎立。大概過了幾十年,孫權想要回荊州,和蜀國發生了戰爭,曹操也來“湊熱鬧”,五虎大將全部犧牲,只剩下孔明一人,後來也因年老多病,操勞過度而亡。後主劉禪昏庸無能,向魏軍投降,就這樣蜀國被滅掉。再後來“三國”歸西晉。正應了孔明説的:“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我很佩服作者羅貫中,他能用這麼美妙、生動的語言來寫這本書,被列入四大名著,真是當之無愧!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7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先是羣雄逐鹿,後為三國鼎立,讀了這本書,我也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鬥爭為主要內容,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一統天下的故事。

其中,人物有樂不思蜀的庸君劉嬋、心胸狹窄的周瑜、忠厚老實的魯肅、橫刀立馬的張飛、重情重義的關羽、求賢若渴的劉備、勇武幹練的趙雲……這些人物,最令我印象深刻有以下幾位。

首先是關羽,他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英雄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是何等的英雄氣概啊。也在華容道放走曹操,證明他對點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的詮釋。他身在曹營心在漢,演繹了一段忠君報國的精彩片段。

第二個印象深刻的是曹操,在羅貫中的書中被稱為梟雄。他稱與劉備都是蓋世英雄,讓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也沒有殺掉劉備,説明他還是很大度的。他為人生性多疑,讓他在成功的.同時,也喪失了很多的機會。

第三個印象深刻的是周瑜。他才華橫溢,很年輕就嶄露頭角。因為才華和功名,讓他名利雙收,還抱得美人歸。可是心胸狹窄的他讓所有的努力都斷送掉了,更是留下“即生周瑜,何生亮”的感慨後,便撒手人寰了。浪費了上天給他的天分了。

《三國演義》的人物個個寫的精彩,讓我從中學習到很多道理,可以讓我們明辨是非,也大大豐富了我們對於親情和友情的理解。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8

四大名著,各有千秋。但我最喜歡看的是《三國演義》。

故事主要講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書中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桃園結義、三顧茅廬、空城計等早已是家喻户曉;那些閃爍着藝術光輝的典型人物,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重情重義的關羽和狡詐多疑的曹操等也是人盡皆知。

在這其中,我最喜歡關羽這個人物,他重情重義,忠肝義膽,英勇無比,在華佗給關羽刮骨療傷時,關羽還依舊和手下將領喝酒吃肉,談笑自如,由此可見,關羽的氣度是多麼豪邁!可無奈“驕兵必敗”,在關羽攻打樊城時,陸遜只不過用了一個計謀、一封信,就把一代名將騙得暈頭轉向,最後步步緊逼、咄咄逼人,關羽的性命竟落在孫權的手上!我為關羽而感到惋惜,惋惜他一生鋭不可當,卻敗在自己的虛榮心下。同時,我也從關羽的失敗上悟出了一個道理:謙受益,滿招損。我要把這句話運用到平時的'學習、生活中。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既有精緻細膩的細節描寫,也有簡練概括的輪廓勾勒。故事情節曲折跌宕,引人入勝,以至於我是常常看的廢寢忘食。這樣一本《三國演義》,會是我終身受益。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9

在寒假裏,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這本書主要講了:東漢末年到西普初年之間,魏、蜀、吳三國之間的交戰。最後,西普王朝統一了全國。這本書裏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桃園英雄三結義》、《劉玄德三顧茅廬》、《華佗刮骨療箭毒》等。還有那些閃爍着藝術光輝的典型人物,如足智多端的諸葛亮、忠肝義膽的關羽、狡詐多疑的曹操等。

這裏,最讓我佩服的.故事是《華佗刮骨療箭毒》中的關羽。關羽在與曹操大戰時,被射中毒箭,傷口又紅又腫,幾日都不見好轉,將領們便請神醫華佗來醫治。華佗説:“要醫治將軍的病,就要先找個安靜的地方,埋上一根柱子,柱子上釘上一個鐵環。將軍把手臂穿進鐵環裏,用繩子緊緊縛住,然後用被子矇住頭,我要用尖刀割開你手臂上的皮肉……關羽聽了,輕鬆的笑笑説:“不就是割開皮肉嘛,那有什麼好怕的,我看就不用什麼木樁、鐵環了吧?”説完,下令上些酒菜,就請華佗開始醫治。於是,華佗用刀割開皮肉,直到露出骨頭。骨頭已經發青了,華佗就用刀片刮骨,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站在一旁的戰士們見了,個個嚇得變了臉色,關羽卻照樣一邊喝酒吃肉,一邊和部將下棋談笑自如。當我讀到這,深深的被關羽的勇敢與堅強的毅力所震驚,值得我們去敬佩!

讀完《三國演義》,我明白了一段歷史之所以千古流傳,是因為它藴含着不朽的精神傳奇!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0

《三國演義》這本書,大家應該都知道的,説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朝廷腐敗無能。就在這時,出了幾位好漢英雄,故事也開始展開......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最敬佩的人物就是劉備的二弟關羽,他不僅武功高強,而且為人正直、仗義,還熟讀兵書。面對曹操的官位與金錢的引誘,他絲毫不被吸引,過五關,斬六將,有多少武將都死在了他的刀下啊!我最討厭的人是呂布,雖然他武藝高強,三國中他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的,但是為人不講信用,先拜丁原為義父,然後殺掉,又拜奸臣董卓為義父,又被他殺掉,被張飛稱為三姓家奴。叫義父兩聲只是為了換匹赤兔馬和一把方天畫戟,還有很大的色心。反以我不喜歡他。故事的結局是劉備去世了,兒子劉禪繼位,可不久就被滅了,司馬昭逼魏帝下位,東吳不久後也被司馬昭攻破。最後司馬昭成立大晉,統一了紛爭幾十年三國。

讀了《三國演義》我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如劉備的道德,諸葛亮的智慧,曹操的深謀,張飛的勇敢,關羽的為人等。讀了一遍又一遍,這是一本書,也是一段歷史,更是一部文學精華。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1

《三國演義》這本書寫的是一個農民起義動搖東漢王朝的統治,讓中國成為一個羣雄稱霸的時代故事。作者羅貫中把每一場戰鬥都寫得淋漓盡致,並且創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禮賢下士的劉備,擁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張飛和魏武帝曹操等人。之所以,《三國演義》在古代能成為文化的一顆明珠的原因。

在這本書中,有許多家喻户曉的故事,如:官渡之戰、火燒赤壁、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煮酒論英雄、空城計退敵……這些故事讀起來驚心動魄,震撼人心,深受大家喜愛。

在這些三國人物中,我最喜歡關羽了,因為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脣若塗脂,善使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長得十分帥氣,又有英雄氣概,而且在他的戎馬一生中立下了許許多多戰功,如:温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戰功。

恰恰相反,我最不喜歡的人物是周瑜。因為他妒忌諸葛亮的才能,就想害死他。像他這樣的心胸狹隘、妒賢嫉能的人,誰都不會喜歡他。

總之,請大家多讀《三國演義》,讓這顆代表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明珠更明亮吧!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2

最近我又讀了一遍《三國演義》,發現我以前只看見了諸葛亮心胸開闊,雄才大略,動忽略了另一個真正的高手。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故事——《陸遜火燒連營》。東吳攻打荊州時,關羽戰死了。劉備對這位生死兄弟的死悲憤不已,要招集所有軍隊攻打東吳,為兄弟報仇雪恨。諸葛亮看劉備太大意了,再三勸阻,劉備卻被報仇衝昏了頭腦,沒有聽。幾天後,劉備率領幾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南下,勢如破竹,無人能敵。孫權眼看老家都要被端了,急得不得了。這時一位年青的文官站了出來,説劉備的'賬蓬是用繩子連着的,用火攻必可大破敵軍。結果不用説,蜀軍被燒得屁滾尿流,完敗。

陸遜確實很聰明,但他比不過那個真正的高手——司馬懿。

司馬懿,大家應該知道他是個奸詐狡猾的老狐狸,用卑鄙的手段得了天下。仔細注意一下,他其實既沒有趙子龍那樣一身是膽,也沒有關羽那樣有勇有謀,更沒有諸葛亮那樣雄才大略。那他是如何成功的?只要仔細地看一下書就能找到答案:能把握時機,謹慎。讓這個平凡的人成就了不平凡的一生的答案,就是這幾個字。

正是會把握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招王濬,練水軍,在短短一個多月內一舉攻下東吳。謹慎這一點,會被聰明人利用。例如諸葛亮的空城計。但更多時候會帶來好處。如果沒有這兩點,司馬懿根本不可能一統中國。

把握時機,謹慎。《三國演義》就如一根火柴,為我點亮了兩盞道理之燈。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3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出的,是一本古代的歷史的一本書。書內有許許多多人物和國家,他們為了佔領地盤,開始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有三個國家分別是蜀、魏、吳。每個國家都有領袖。領袖旁邊,便是軍師。蜀國的'軍師是最聰明的———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善知人,幫助劉備打了許多勝戰。

我最深刻的部分是:三顧茅廬,故事是這樣的: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去拜見諸葛亮三次,但諸葛亮三次都不在。後來,劉備又去拜見他,張飛説:”如果,他不來,我就綁他來。”劉備説:”你們不懂得尊敬人才,你們這次就別去了。”關羽、張飛答應不再無禮。然後三人就去拜訪了。離諸葛亮家還有三公里,劉備就下馬步行了。到了諸葛亮家後一位童子出來,他説,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説,不要叫醒先生。劉備隨後進了草堂。等了幾個時辰後,諸葛亮把他請進屋裏。

後來,諸葛亮下了山,劉備把他當成自己的老師,和他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討論天下大事。劉備對着張飛、關羽説:”我得到了諸葛先生,就如同魚兒得到了水一樣。”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4

8月31日夜讀《三國演義》第一回,東漢靈帝時期,天下漸亂,時有張角黃巾軍起義。

劉、關、張三人憂心天下,胸懷大志,於桃園結義,受商人資助,集結涿縣民眾投奔幽州太守劉焉,征討黃巾軍立首功。戰友盧植卻遭人陷害,由董卓代其職,敗,獲劉、關、張三人所救。三人無官職,遭到董卓輕視。張飛氣憤,便要提刀殺董卓。名句“人情勢利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盡誅世上負心人!”

——事件:盧植遭人陷害,張飛欲救,被劉備勸下(“朝廷自有公論,汝豈可造次”),深刻體現劉備與張飛的性格,張飛魯莽衝動,劉備顧全大局卻又較懦弱,是以後故事發展的一個包袱,不知判斷是否正確。

另外,曹操出場,介紹生平,引名句“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青年曹孟德有權謀、多機變,任縣令時頗有治理之手段。(佩服

讀第一回感觸不深,所以記錄比較少,這一回應是比較重要的,時代背景、重要人物出場,劉備、張飛、曹操的.基本性格在短短一回中顯露無疑。或許以後回過頭來看看,會有更多話想説。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一本講述三國時代各路英豪捨生忘死,為國家與敵方殊死拼搏的書。

不論是寬厚仁義的劉備,還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又或是狡猾奸詐的`曹操,無一不被此書描繪得栩栩如生,好似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呈現在讀者的面前。

説到曹操,人們對他的評價都是奸詐,陰險,在書中這幾個詞更是體現地淋漓盡致,一心橫掃天下。但人不能只看一面,曹操精兵法,善詩歌,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更是看人很準。他手下的武將個個都是如猛虎般的猛將,對曹操也是死心塌地,跟着他出生入死,為曹操打的勝仗也是數不勝數。他的文臣也是很優秀的,都是頂尖的軍師,文臣。

再説關羽,他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去了。這是一種很可貴的忠!

《三國演義》真乃一本大氣磅礴的好書!我以後要不斷翻看,發現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