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14篇

欄目: 歷史演義 / 發佈於: / 人氣:1.82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14篇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1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我早就久仰大名。放假這幾天,我興致勃勃地看了這本小説。

《三國演義》描寫了許多人物,主要有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三位:諸葛亮、曹操和關羽。先説説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他料事如神,謀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曉天文;深諳政治,精通軍事,善於外交,具有驚天緯地之才;早在隱居隆中時,就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輔佐劉備三分天下,對蜀漢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卓越功勛。再説説曹操。曹操是一個政治家,又是一個軍事家,既兇殘奸詐,又有雄才偉略。小説通過曹操殺呂伯奢全家、逼迫漢獻帝、借擾亂軍心之罪名殺死楊修等情節表現了曹操複雜的性格。關羽是一位義薄雲天,英勇無畏的英雄。他忠於蜀漢、知恩圖報、英勇善戰、智勇雙全。

我最崇拜的還是鼎鼎大名的`諸葛亮。他足智多謀總能找到打敗敵人的方法,這些都歸功於他學識淵博、善於思考。他的空城計就曾經幫我智退小偷。一天,爸爸媽媽去上班了,只剩我一人在家裏看書。這時傳來幾下敲門聲,我連忙跑過去,用門上的貓眼觀察了一下,發現是一個長得賊頭賊腦的陌生人。心想:“難道是小偷?”這時,我想起了《三國演義》裏的“空城計”把他嚇跑。我就大聲叫道:“爸爸快起牀,有個不認識的人來敲門,是不是來找你的呀?”接着我模仿大人的腳步聲走向大門。這時門外的樓梯傳來一陣腳步聲,我在貓眼裏往外看,原來小偷已經溜走了。看來空城計還真是挺管用的!我還要向諸葛亮學習,做一個愛學習,勤思考的好孩子,和學習他為國家“鞠躬盡碎、死而後已”的精神。為建設強大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讀完了《三國演義》,我懂得了不光學習和生活需要知識和智慧,連軍事和政治都要知識和智慧,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2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為背景,其中,以蜀漢為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為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在漢,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 ,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 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為作者的寫作能力而叫覺,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為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為屬於章回小説,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説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閲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3

都説: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説,性格都尤為重要。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從《三國演義》裏,我們可以看到那一幕幕精彩好戲:劉關張結義、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三氣周瑜、火燒赤壁、空城計……這些好戲讓我留連忘返,直呼過癮!但是看到劉備的結拜兄弟關羽與張飛相繼死去,我不免有些傷感,也萌生了對人性的追問———性格決定命運。

《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我最敬佩的人物是關羽,他可謂是“忠勇雙全”。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能可貴的忠。關羽曾經雖然是忠義的化身,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這就是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

書中還描寫了陰險狡詐的曹操,禮賢下士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心胸狹窄的周瑜……總之,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點。

都説: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説,性格都尤為重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得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4

《三國演義》這個名詞大家都熟悉吧,它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書的大概內容是: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協昏庸無能。後被董卓奪權,曹操等地方諸侯組成聯盟,立袁紹為盟主,征討董卓。董卓後被呂布謀反刺死。再經過一番羣雄割據,劉備、孫權和曹操三國鼎立。劉備佔益州(今四川),曹操佔北方大部分地區,孫權佔江南地區。就這樣,又經過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權。建立晉朝,統一天下。其中有三個經典的故事是諸葛亮的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每次針對的.敵人都是曹操,雖然曹操擁有百萬雄師,但對於才華橫溢的諸葛亮來説,幾把火就可以將這些兵士燒的片甲不留。下面來走進這三把火了解了解它們吧!

第一把火。火燒博望坡三國前期,曹操為了統一全國,而攻打劉備,此時劉備投靠劉表,駐在新野。曹操派大將夏侯敦進攻新野。這時劉備已經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在新野設下埋伏,令趙雲去誘敵深入,然後火攻。夏侯敦一時輕敵,大敗而歸。

第二把火,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不甘心,捲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兩名大將率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覺得新野不能久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的東西。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裏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裏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再次大敗而歸。日記日記

最後一把火,火燒赤壁,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同學們,三國給了我許多啟發,也讓我開始對歷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人要足智多謀,不能野蠻行事,做事還要三思而後行!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5

三國時代戰亂不斷。又奸詐褻權的奸雄、有以仁德治民的明君、有少年大志十五而立的君主。這樣精彩的時期我們不能穿越時空到達。但我們卻能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體會其中的韻味。

這部小説,是我國最早的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説。生動的寫出了漢末到晉初這一歷史時期曹魏、蜀漢、孫吳三個封建統治集團間政治、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複雜鬥爭。揭露了社會的黑暗與腐朽,譴責了統治階級的殘暴與奸詐,反映了人民在動亂的苦難和明君仁政的願望。

小説中的曹操是一個奸詐的人,但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從只有一點點家族子弟,發展成稱霸一方的梟雄,不得不佩服他的`膽識和智謀。但曹操頁不能説是一個十足的壞人。因為三國中並沒有絕對的明君。蜀國大將關羽不是曾在曹操帳下嗎?當關羽要回蜀國時曹操也並沒有強行挽留他。他曾説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一般的人一定會説:寧肯天下人都對不起我,不可以我對不起天下人。但這些人做的往往都是和曹操一樣的勾當,只有曹操敢坦率的説了這話。曹操誰然奸詐,但奸詐裏面也有坦誠,他至少敢把奸詐的話公開説出來,他是真小人不是偽君子。

還有一個角色我非常喜歡。這個角色就是孫權,孫權的父親才討伐董卓後被荊州劉表的伏兵射殺。他的哥哥也在他15歲時遭到了暗殺。孫權年僅15歲便臨危受命穩固江東。孫權是一個愛喝酒的人,酒喝多了會耽誤大事。但孫權有個特點,能虛心聽取別人的勸説。這樣的一位君主卻沒有得到最終的勝利這是讓人痛心的。但也説明了三國時代的人才之多。曹操曾説: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豚犬耳!這並不是沒有道理孫權幼兒時便有過人的膽識和智謀。

這本書寫出的事情嗎,人物都耐人尋味,讀懂其精髓的人,必將懂得許多人生中的道理。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讀懂了三國便懂得了一份才略。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6

這個暑假裏,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它是明朝作家羅貫中寫的一部經典名著。這本書主要描寫了東漢末年到初晉期間,魏蜀吳三國爭天下的一系列故事。在這段期間真是英才輩出,有英雄奸詐的曹操,武藝高強、膽識過人的趙雲,有戰無不勝又剛愎自用的關羽,也有武藝高強但又草率魯莽的張飛,合上書之後,這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卻都在我的眼前晃動。其中,我最佩服的是趙雲這個人物,他既有絕世的武功,又有着一副俠肝義膽,他千里單騎救主為幾百年後的世人所津津樂道。和趙雲相比,我簡直就是一個膽小鬼,在家裏我一個人都不敢進入一個沒開燈的`房間。有一天晚上,媽媽讓我單獨到離家不遠的超市裏去買東西,我斗膽一個人走在漆黑的路上,戰戰兢兢,兩腿發抖,就在我要返回到時候,我突然想到我的偶像——趙雲,於是我鼓起勇氣,勇敢向前,完成了媽媽交給的任務。再説説關羽這個人,在明知有兇險時卻隻身一人前往東吳喝酒,他們雖説想殺關羽卻又害怕他的武藝,只好眼睜睜地看着他揚長而去,關羽真是一個有武藝有膽量的蓋世英雄;再看刮骨療毒,關羽面對華佗的刮骨,流了許多的血,他卻當沒事一樣,照樣下他的棋喝他的酒,關羽真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再我們的生活中還有比刮骨療傷還難以忍受的痛苦嗎?

在《三國演義》中,除了許多個性鮮明的英雄人物之外,許許多多的戰爭故事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草船借箭、單刀赴會、赤壁之戰、桃園三結義、煮酒論英雄等等都是人盡皆知的百戰經典。在《草船借箭》中,諸葛亮運用他的超人智慧,利用了天時地利,在一個晚上“借”得了十萬枝箭。在歷史故事中如此,而我在學習中又何嘗不如此呢?在學習上我們也要講究方法與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的學習成績。

總之,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後,讓我學會了堅強、忍受、磨練和思考,我相信會讓我終身受益。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7

“在河北琢縣一個村莊,有一個人姓劉,名備,子玄德,祖先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劉備生活貧寒,父親早已去世,他和母親相依為命,靠編織、出賣草蓆、草鞋度日。”

這一段文字完整的描繪出了劉備的貧窮,哪有人會想到這個如同乞丐一樣的年輕人竟然能當上一位君王!這靠的是不懈努力,當然他也得到了眾人的幫助。

其中最有智慧的`人就要屬諸葛亮了。他幫過劉備許多忙,是幫助劉備建立王朝貢獻最大的人。

曹操也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物。他的陰險、奸詐、好弄權術給我印象很深。但是曹操也有很大的優點:有着過人的膽識和才幹、求才若渴。“吾素愛關公人才武藝勇冠三軍,吾欲得之以為己用。”為留住關羽,曹操對關羽: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一直是後人説不盡的話題。

再談談三國演義裏面的赤壁之戰,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故事。

曹操想要統一南北。那時,長江中下游一直有兩個大的勢力:一個是依附荊州的劉備,有諸葛亮輔佐他;一個是割據江東的孫權,統治比較穩。曹操南下,諸葛亮建議劉備聯吳抗曹。諸葛亮説服了孫權,共同抗曹。雙方組成了5萬人的孫劉聯軍,在長江沿岸赤壁一帶和曹軍對峙。最後諸葛亮借東風、黃蓋苦肉計,孫劉聯軍用火攻打敗了曹軍。

這場戰爭讓我難忘的地方是諸葛亮的智慧。諸葛亮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説服江東羣雌;又採取火攻,借東風,在這場戰爭中起着關鍵作用。

三國演義我看了好幾遍,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收穫。諸葛亮的智慧、關羽的忠義、張飛的勇猛等等都歷歷在目。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8

《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是一個胖子,他很衝動,而且很喜歡喝酒。其實在《三國志》當中,他卻是個美少年。他會寫字能畫畫,而且字還寫得非常好,家境殷實,文物雙全,可以説是很厲害的,他可是在小説《三國演義》中背了黑鍋。

《三國演義》中,張飛最大的性格表現就是衝動。劉備囑咐他過好多次,他總是愛喝酒,一喝酒就打罵下屬。幫關二哥報仇的時候,官員們受不了他的打罵,偷偷投降敵人。範疆和張達最後還把他刺死在了軍營裏面。確實是這樣的,張飛他很多缺點,但是我覺得他並不算壞,只是他有一點不太好,那就是他太喜歡喝酒了,他的關二哥都死了,還喝酒,喝酒了又罵人,結果一衝動,把範疆和張達差點打死了,最後也造成自己的死亡。《三國演義》中他的性格可能跟他的出生有關係,因為他是一個屠夫的兒子,如果是從屠宰場生出來的話,那很有可能他會特別特別的愛殺人,因為他們家是殺豬的,豬肉就是靠這樣子賺錢的,所以他們家很有錢,但是他肯定很暴躁,而且比較魯莽,因為從小可能都沒有讀很多書,所以沒有什麼想法,比較簡單直接。

另外張飛太自信了,要去打孫權的時候,他就特別自信,我一定可以打贏,沒有打贏,還把自己命給丟了。他的武力可以跟關羽有一拼,他也很厲害,三英戰呂布,就是他們三個好兄弟一起去打敗呂布,呂布可是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人物,他的武力很高,但是他們三個加起來還沒有他呂布厲害,因為呂布的武力真的很厲害,關二哥的兩倍都不夠,所以張飛的`武力也特別厲害。

張飛雖然是一個又好酒又好色,還喜歡打罵人的人,但是他很講義氣,為了關二哥付出的情誼,我還是特別感動的。當然真實的張飛也不是這個樣子的,真實的張飛挺厲害的,他不單會寫字。而且,他也打贏過很多仗,他是真正的文武雙全。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9

以前只看了《西遊記》和《水滸傳》兩本名著。我一直認為《三國演義》比較適合男生看,所以就沒有怎麼看。自從周老師規定我們看後,我就愛上了《三國演義》!儘管我記不住所有人的名字,但是我還是看得津津有味。

《三國演義》裏,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儘管諸葛亮的智慧和周瑜不分上下,周瑜曾説:“既生瑜,何生亮?”但是諸葛亮的氣量比周瑜大,這就是諸葛亮勝過周瑜之處。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諸葛亮七擒孟獲。蜀國的南邊有個荒蠻之地,南蠻王就是孟獲,孟獲手下的人都比蜀國的.人強壯,光靠硬仗,蜀國是肯定打不贏的,所以得用智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諸葛亮用計在峽谷擒住孟獲的那次。南蠻的三大元帥被諸葛亮打敗後,諸葛亮佈下伏兵,就派了兩員大將引誘孟獲上鈎。兩人假裝戰鬥失敗,引孟獲入峽谷。諸葛亮再派了四名大將,兩名在後面追趕,兩名在前面夾攻。孟獲實在抵擋不住,被魏延活捉了。可是孟獲還是不肯服氣,諸葛亮大方地將孟獲又放了回去。

諸葛亮六次擒住孟獲,孟獲都不服氣,所以每次諸葛亮又都將孟獲放走了。直到第七次,孟獲才輸得心服口服,我覺得孟獲是個頑固不化的人。剛開始我不是很理解諸葛亮為什麼要這樣做,都抓住孟獲了為什麼還要將孟獲放回去呢?都已經抓住了,放回去有用嗎?孟獲已經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了,不服也得服啊!諸葛亮這樣做不是多此一舉嗎?如果是我,第一次抓住孟獲了,我就不會將他放回去了,不管他輸得是不是心服口服,反正他已經敗給我了,還放走他幹嘛呢?抓來抓去,總是要被我抓到的,還不如一次抓住不放了呢!到後來,我才真正理解諸葛亮的做法,諸葛亮是為了讓孟獲輸得心服口服,因為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讓人心服;以力服人將必有後患。

還有許多關於諸葛亮的發明和故事,如諸葛亮發明的孔明燈,他造的牛流木馬,火燒赤壁和草船借箭等……

諸葛亮真是難得一見的奇才,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10

這本書從古至今,非常的有名,我也一直非常的喜歡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蜀、魏、吳三個國家的大亂鬥,這三個國家有三個統領者分別是孫權、劉備、曹操。

桃園結義三兄弟有張飛,劉備、關羽,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他們三個人武藝高強,劉備派良師打造了三個武器,一個是雙股劍,一個是青龍偃月刀,還有一個是丈八蛇矛,關羽身長九尺,張飛八尺。我百看不厭的一個情節就是三英戰呂布,看他們三英是多麼的`勇敢,讓我沒齒難忘。

五虎上將裏面有,趙雲,關羽,馬超,黃忠,張飛。諸葛亮和趙雲在三國演義裏面也是主角了,諸葛亮給了趙雲三個錦囊,並吩咐他第三個錦囊不到危急時刻不要使用,其實趙雲也是聰明機智,武藝高強的,這一本小説有一個原則,就是向來人們所謂的三絕,即曹操的堅決,即曹操的堅決;關羽的義絕,孔明的智絕。三國演義是四大古學之一,深受眾人的喜愛,三國演義這本書一直在説鬥志和鬥勇,這三個國家裏面與數不清的恩怨。諸葛亮以來從不着急,曹操來攻打他的時候,他用空城計把曹操給騙走了,剛剛看見那一張的時候,真是把我給笑死了,想不到曹操那麼奸詐的人也會受騙,以前我還覺得周宇很聰明,那麼多人被諸葛亮耍,看來是諸葛亮太聰明瞭。趙雲是受了諸葛亮了教導才會變得有條有理,我最不喜歡的是張飛的粗魯,他那麼急,別人一惹他,張飛這個人非常容易被騙,關羽的威風凌凌讓我特別的喜歡,身高九尺,手拿青龍偃月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打仗要有勇有謀,光靠勇是遠遠不夠的!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11

媽媽不止一遍地告訴我,“我國四大名著,作為一名中國人是一定要讀的!”可每次看着書櫃裏那厚厚的書和密密的字,實在提不起興趣去讀。寒假裏媽媽陪我到書店買回一本少年兒童版的《三國演義》,還定了用一週時間讀完另加一篇讀後感的任務。

看完第一回《劉關張桃園結義》後,就已被書中精彩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不再需要媽媽的監督了,只用了三天時間一本書已經翻過了最後一頁。書看完了,但書中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卻久久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寧死也不忍心拋棄百姓的劉備,足智多謀、鞠躬盡粹的諸葛亮,英勇善戰的關羽,英勇剛正的張飛,樂不思蜀的劉蟬……

最讓我佩服和喜歡的還是諸葛亮了。在《空城計》這一章節中,當曹兵15萬大軍兵臨城下,而城裏只有兩千多名士兵,如何抵擋的過?情況萬名緊急,但聰明機智的諸葛亮情急之下計謀就來了:他大開城門,讓僅有的'士兵都裝扮成老百姓的樣子,在城門口悠閒地掃地,而他本人則登上城牆,平靜地彈起琴來。曹軍被城裏人們的若無其事和諸葛亮的輕鬆悠閒給鎮住了,他們不敢輕舉妄動,還以為城中會有很多大軍,生怕士兵會打出來,便迅速地帶領軍*向北撤退了……諸葛亮擦去額頭的冷汗,終於鬆了一口氣。一個空城計嚇退敵軍15萬大軍!諸葛亮心裏十萬火急,還要裝作輕鬆悠閒地彈琴,不被敵軍看出破綻,這需要何等的膽識和冷靜啊!

在草船借箭這一回中,上通天文,下識地理的他在大霧中指揮船隻駛往曹軍水營,沒花東吳一分錢,就神奇地拿到了十幾萬支箭。他識破周瑜的想要暗害他的陰謀詭計,巧妙地與之周旋,最後安全脱身……最令人佩服的是,滿腹才華、聰明過人的他對劉備卻是忠心耿耿,最後也因勞累過度而逝世在出征途中……

書中的一個個英雄故事更是不用説的精彩了,我只後悔書看得太遲了。看來,媽媽説要讀一讀中國四大名著的話真是有道理呀,以後我一定要爭取把它們都讀完,怎麼樣?我這篇可以算作《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嗎?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12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説,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五虎猛將、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他血戰長阪坡,力敵萬人,左挑右刺、回馬槍,從響午殺到黃昏,終於救出小主人“阿斗”忠勇雙全的他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一身的帥氣、一身的武藝和智慧,使人心中久久不能平蕩——趙雲。他奮戰一生,老年時蜀國敗兵,但只有他一人未損一兵一卒。他死後,諸葛亮哭説:“我主又失去一條左膀右臂呀…”……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13

泉水,是指含水層或含水通道與地面相交處產生地下水湧出地表的現象。泉水,是休閒娛樂的好東西,泉水,是沙漠遊民的救命水,但是,泉水,也是有 “不正常”的哦!

沉默不是金的“喊水泉”

在我國湖南省慈利縣伏龍山腰的一座石灰巖洞中,有一眼山泉,它並不是一眼普普通通的山泉,而是一眼“不會流水”的山泉!額,其實要想讓它噴出水來,也不難,這就需要一個嗓門大的人來喊了。沒錯,這就是那眼“喊水泉”。如果我到那邊去旅遊,一定會扯開嗓子大喊一番。

在雨季,四周水流如注,而它卻滴水不出。可是一有雷聲,它便“嘩嘩”的往外淌水,雷聲一停,它也停止流水。夏季,其他地方乾旱異常,可這裏涼爽宜人,只要對着泉邊喊叫,它就會有清澈甘甜的泉水流出。據地質學家所説,這種不聞聲不出水的“喊水泉”屬於“聲震泉”的一種,這與聲波震動和複雜的地質結構有關。

有名的毒泉——啞泉

泉水的味道清涼可口,只要是能喝的.泉水,我都要嘗一口,不過,當我得知了“啞泉”的存在時,我再也不敢亂喝水了。

啞泉出自《三國演義》。據説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時,曾經遇到過4個毒泉,其中一個為啞泉。大隊人馬都喝了啞泉的水,回到大營都説不出話來。最後經過一個智者指點,喝了安樂泉水後,隨即突出惡涎,便可以説話。

讀了書中的兩篇文章,我對啞泉有了興趣,於是從網上搜索,知道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大戰孟獲之處在西洱海以南的盤蛇谷,當在今怒江惠仁橋以東的打板箐、盤蛇谷之間,盤蛇谷旁就有“武侯徵南之啞泉”,旁立有碑,題曰“啞泉”。

所謂啞泉,實際上是含銅鹽的泉水,有就是硫酸銅(膽礬)的水溶液,膽水解毒的最簡便方法就是摻進大量石灰水。救了諸葛亮人馬的安樂泉水是一種鹼性水,從而使銅鹽成為不溶性沉澱物。原來古代的人們,也非常懂科學道理,值得我們現在的人學習。

泉水,是聖潔的,但這之中,也會有一些“不法分子”。朋友們,泉水固然奇異,但千萬不能亂喝哦!

三國演義名著讀後感 篇14

花了一年半時間,我終於讀完了這部長篇古典小説——《三國演義》。合上書本,我的心裏突然有些傷感:難道真像詩中所説得那樣“鼎足三分已成夢”了嗎?三國鼎立就不能多持續一段時間嗎?

三國之中,我偏愛蜀國。是因為誰呢?劉備?諸葛亮?關羽?還是別的什麼人?我想,可能就是因為諸葛亮吧。諸葛孔明的足智多謀,深謀遠慮,都讓我為之歎服,人們都説,出招用計都像下棋一樣,下一步要想幾步,要用計策。孔明就是這樣的人,每一步棋都走得很好,就連出山也不例外。這應該就是我最喜歡諸葛孔明、最喜歡蜀國的原因。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兩次不在,第三次還讓劉關張三兄弟在外面等了很長時間。他是在考驗劉備的誠心。再一個,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會得到珍惜,孔明當然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才故意不讓劉備那麼輕易地見到他,讓他明白請出他的不易。如果劉備以後想不聽從或是不想用他的時候,就會想到三顧茅廬時的情景。這不是用計是什麼?諸葛亮的這個計策用得是很成功的'。

在以後的戰爭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使用計策的例子比比皆是。孔明又用了很多計謀來幫助劉備打仗,著名的有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空城計等等——他一個個巧妙的計策讓敵軍望風而逃。不僅諸葛亮,魏蜀吳三方哪家不使用計策?孫權、曹操,還有他們的謀士大臣,許多都是使用計策的高手。三國沒有計策,一仗也打不贏,不僅打不贏,好像仗都沒法打。誰的計策高明,誰就能夠取勝,誰就能夠最終打敗其他對手統一國家。

現在,你該理解我把這篇文章起名《計行天下》的原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