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歷史演義

[集合]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4篇

欄目: 歷史演義 / 發佈於: / 人氣:6.52K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集合]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4篇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三國,一個戰火連天,硝煙四起的亂世,一個英雄齊聚,人才輩出的時代,一個驚心動魄,歎為觀止的故事。在這部豪情萬丈的小説中,能學的東西有很多,很多。

全篇小説有名有姓的人物有1191個,而我真正喜歡的,也就那麼幾個人。

首先是人稱“奸雄”的曹操。縱觀全局,最強大的莫過於佔據北方的曹魏政權了。而這一點又與曹操的品質密不可分。敢獻刀行刺,召諸侯伐董。攻袁氏,挾天子以令諸侯,戰赤壁等都體現了他的.膽識。他求賢若渴,知人善任,有伯樂的氣概。一路上,他曾三下求賢令,招降了大量人才。文有郭嘉、苟或、許攸、賈詡、苟攸、程昱、楊修等。武有典韋、許諸、樂進、徐晃、夏侯淳、夏侯淵、曹仁、龐德、李典、張郃、張遼等。這些人才可謂是曹魏的奠基者,更體現出了領導能力和任人能力。他的文學修養也很高,《觀滄海》、《龜雖壽》等都已成為了名篇。他還提倡節儉,自己的陪葬品就幾件衣服和陶器,甚至看見兒媳崔氏穿錦緞遊園,便賜死了她。雖然他也有缺點,如多疑、好色、自大、妄尊等,別不得不否認,他是位英雄。

其次就是被譽為智慧的化身的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都是他智慧的寫照。隆中對策,火燒博望坡,舌戰羣儒,借箭借東風借荊州,六出祁山北伐,都是他為蜀漢做出的汗馬功勞。先帝託孤卻沒有像司馬懿一樣趁機上位,足見他的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當年徐庶對劉備説:“卧龍鳳雛得一人則安天下”足見他的能力之強。天下竟有如此之奇才,着實令人佩服。

還有一位是曹操手下的家將大將夏侯淳。早年便隨曹操起兵,作為曹操堅實的後盾鎮守後方。戰呂布時雖兵敗當了人質,但隨後變展現出拔失啖睛並大喊:“父母精血不可棄也”的勇氣。他善待百姓,曾率軍民阻斷河水灌田。他也十分好學,在打仗之餘四處求教,甚至親自迎師。他和曹操一樣,清撿節約。所得的賞賜通通賞給了自己的將士,以至於他死後家裏竟無家財。真不知是曹操影響了他,還是他影響了曹操。另一位是早期劉備的軍師徐庶。自古以來都會出現“忠孝不能兩全”的現象,徐庶卻成功地處理好了這點。當得知曹軍俘獲他的母親並要他投奔曹營時,他立下了不為曹操獻一謀的誓言,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後才離開了劉備。此後他踐行了自己的諾言,身在曹營心在漢,做到了忠孝兩全。

郭嘉也是位忠臣,也是曹操智囊團的核心謀士由苟或引薦,郭嘉得以見到曹操,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君臣之。此後郭嘉屢薦奇策,如放劉備滅呂布,歹袁紹,並提出了十勝十敗之論,獲得了官渡之勝。可惜在遠征烏桓時英年早逝,為曹操的霸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有這樣的忠臣,何求?

書的開頭便總結了歷史的規律:“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正是在這一分一閤中,各路英雄豪傑齊聚一堂,在三國這個舞台上,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絕倫又耐人尋味的大戲。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四大名著中我深愛《三國演義》這本書,裏面有許多故事都廣為人們津津樂道,書中塑造的英雄人物及事蹟深深地吸引着我。如奸詐但不失才智的曹操、義薄雲天的關羽、所向披靡的常山趙子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諸葛亮等,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義絕”關羽。

三國時代蜀漢的大將關羽,字雲長,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他為人善良、勇敢,講義氣。但他也有致命缺點:驕傲自大,渾身都透着傲氣。失去荊州,敗走麥城,最終命喪黃泉,便是他無比傲慢的最好見證。他對諸葛亮“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戰略部署陽奉陰違,拒不執行,他分明就是沒有把諸葛亮放在眼裏,這是導致荊州失陷的最主要原因。期間,孫權派諸葛瑾去提親,沒想到關羽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孫權再怎麼説也是一方霸主,人家好心好意來提親,關羽卻説他是一隻狗,真是“士可殺不可辱”,此時的.孫權還會同你“和”嗎?當時,關羽正值大勝龐德、于禁,陸遜依呂蒙之計,給關羽送上一封恭維信時,關羽沾沾自喜,“無復有憂江東之意”,把荊州大半兵力調到抗曹前線樊城,弄得荊州兵力空虛,豈有不敗之理?關羽腹背受敵,帶着殘兵去麥城,卻被名不經傳的馬忠殺害,真是驕兵必敗啊!

有人説,悲情角色關羽,如果不是那麼驕傲,聽馬良的,守住荊州,就不會遭此大難。我很認同這種觀點,但反過來想想,一個武藝高強的人,一個時常被恭維包圍的人,想保在這種焦慮不安的情緒中開始蒙題。考試結果可想而知,因為我的驕傲自大,這次考試我一落千丈,考出了我人生的歷史最低分:89。5分。此時我根本不敢抬頭面對這一切,我怕看到同學們嘲笑的眼神,我怕看到老師失望的眼神,我又擔心回家看到媽媽責備的目光。我盯着這醒目的89。5分,又羞愧又自責。恍惚間想起温德爾。菲利普斯説過: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心裏又燃起了希望,一次失敗不代表永遠失敗,我會吸取這次失敗的教訓,化自責為力量,一掃陰霾的情緒。我抬起頭,不再懼怕周圍的目光。考場如戰場,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考試都容不得半點驕傲之心啊!

很快又迎來了考試,因為前次的失敗,我不再驕傲自大,認認真真地複習。拿到試卷,仔細審題,我堅定地對自己説:“I Can do it well!”我深吸一口氣,提筆在試卷上唰唰地寫着,此時我發現這些題目都變得非常和藹可親,我一臉輕鬆地走出了考場,此時我內心是滿足的,但絕無驕傲。與關羽相比,我是幸運的。因為,我的人生不會再和驕傲結緣了。

關羽用他一生的經歷,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深刻的教訓:不管你有多強大,也不能驕傲自大,一時的成功不能説明什麼,要多聽取他人的意見,凡事謙虛謹慎,持之以恆,才能取得成功。在人生的“戰場”上,我們都是“兵”,切不可有傲氣,“驕兵”必敗啊!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説,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對詞中的英雄一詞發生了疑問,書中講到的人物各個驍勇善戰,然而,羣雄逐鹿於亂世之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書中寫到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之周瑜,忠厚魯肅,勇者關羽、張飛、許楮、典韋,無不個極其態。

有人説,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難見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這一點。然而,我認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劉禪無能,孔明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

還有人説,關羽是真正的英雄。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華容道義釋曹操,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也確實可稱英雄。

但,我仰慕曹操。曹操是一位真正的大英雄。儘管書中説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何無能之輩還當皇帝?能者居上!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自己做任何事都變得名正言順;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使雙方力量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是文學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膾炙人口。。

曹操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雖劉備是他的甕中之鼈,但是他沒有殺劉備。曹操的大度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了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曹操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是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才有了晉國一統天下。

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曹操,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這足可見曹操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

人無完人,曹操太多疑,以至於剛愎自用。但功大於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是一位大英雄。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4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説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説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好書《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篇5

你讀過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嗎?它使人受益匪淺,正如此,我愛上了歷史。

早在東漢末年,因為漢靈帝的昏庸無能,許多想稱霸天下的大人物開始出現了,這場長達近百年的大戰拉開了帷幕。

作者羅貫中筆下的張飛是魯莽的,但張飛在我的心中他是一個很不錯的人。張飛為什麼會這麼魯莽呢?僅是因為他曾是一個屠夫?還是因為他沒有讀過書,沒有像諸葛亮那樣的書香氣?不,都不是。我認為他是為了劉備好,劉備長得那樣和善,這樣去和敵國談判,那敵國還不得得寸進尺嗎!一個人講究的是氣場!但有了張飛可不同了,張飛往後一站,敵國就會知道劉備有後盾,雖然劉備他自己沒有什麼本事,但是他有兄弟呀!光是張飛的外貌就讓你敬畏三分,這樣的談判,你説還會欺人太甚嗎? 在這本書中,我最崇拜的人物就是諸葛亮。我想他的足智多謀足以讓每一箇中國人欽佩。讀完《三國演義》整本書後,我至今還弄不懂諸葛亮為什麼會知道還沒有發生的大事?他又不是神仙。這也許就是諸葛亮的神奇之處吧!他對每一個人的習慣、弱點、性格捉摸得一清二楚。哪一次劉備惹下的婁子不是諸葛亮來收拾?真應該給他頒一個大獎! 他不僅聰明過人,還有像海一樣的胸懷。對於張飛的刁難,他並沒有像小人一樣去計較、記恨,而是知輕重的把刁難放下,以大局為重,為劉備辛苦地打江山。

我很感謝作家羅貫中,因為是他寫的《三國演義》教會了我很多人生道理:交朋友應該向劉備學習,有顆“三顧茅廬”的真誠之心;對任何事情的態度應該向曹操學習,三思而後行;做人應該向魯肅學習,待人誠實。

以上便我對《三國演義》的見解和看法,有時間我們互相交流一下心得和體會。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自從我對歷史有所瞭解後,我的朋友不知什麼時候就來到了我的身旁,你想知道嗎?它就是《三國演義》。

我讀完《三國演義》之後,我最喜歡趙雲的形象,一個智勇雙全,品格高尚的將領。

趙雲武功高強,可他並不是武夫,他還很聰明。趙雲在長板坡救阿斗中表現出了他有勇有智。曹軍追殺劉備的妻兒至長板坡,圍住劉備的兒子阿斗和靡夫人,趙雲一個人去曹軍救阿斗,他直衝曹軍陣地,七進七出,順利救出阿斗。還有在劉備招親時,諸葛亮單派趙雲去護駕,最後在趙雲的保護下安全脱身。趙雲的智勇讓人佩服。

趙雲這個人忠直、深明大義,謙虛的品質值得人學習。在劉備要出兵伐吳,替關羽、張飛報仇,趙雲苦苦勸阻,讓劉備顧全大局,不要輕敵。

還有,趙雲勸阻劉備不應該將成都的田地分給諸將官員,而應分給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這樣可以得民心。俗話説:得民心者的.天下。

趙雲是我心中的英雄。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善,他的身上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三國演義》中還湧現出了許多非凡之人,如:關羽、張飛、曹衝我以後還要多讀幾遍《三國演義》,這本書真是有意思。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6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三國演義描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

我最敬仰的要數諸葛亮了,諸葛亮熟知天文天文,能文能武,足智多謀。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以木偶退司馬懿,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他的聰明就是讓我學習的.典範! 再説關羽,―個紅臉,大鬍子飄在胸前的大將軍,也是五虎大將之首。他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放了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我以為關羽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真是―種難得可貴的忠。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_雄,而且我對他的覺得也不好,固然説他是―個人才,十分聰明,而且擅長打仗,但他有謀權篡位之心。固然當時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鼈,不過他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而且沒有殺劉備。這使我感覺到了曹操並不是很壞,畢竟他還很大度。但是周瑜眼光短淺,氣量狹小。這也與曹操構成了鮮明的比照。他眼中只要諸葛亮,與諸葛亮誓不兩立。他想只需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安定了。

我特別愛看三國演義這本書,看完之後還想看,真是讓人耐人尋味。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7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先説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再説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説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鼈。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8

一天,媽媽給我買了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我十分喜歡看。

劉備(公元161-223年),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劉備雖然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是他父親早死,家境貧寒,與母親賣草鞋、織草蓆度日。但他胸懷大志、以良好的品質、謙遜的作風招攬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如關羽、張飛、糜竺、簡雍、孫乾等),雖然他一生遭遇多次挫折,最後卻堅韌不拔的毅力,終成大事,建立蜀漢,從一個賣草鞋的變成昭烈皇帝,其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縣(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三國中曹魏奠基,先為東漢大將軍、丞相,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其為魏武帝。一生以漢朝丞相的名義征討四方,為統一中原做出重大貢獻,同時在北方廣泛屯田,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曹操文學作品的特色、創新、開創對中國文學史的發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魯迅先生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漢末書法評論家評出章草大家五人,即崔瑗、崔實、張芝、張昶、曹操。可謂多才多藝的.一代霸主。

東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252),字仲謀,祖籍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孫權繼位為江東皇帝,他仁賢用能、挽救了江東危局,保住江山。孫權與劉備聯盟,大敗曹操於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偷襲劉備的荊州成功,使吳國的領土面積大大增加。孫權稱吳王,建興七年(229年)稱帝,正式建立吳國。

《三國演義》裏還有許多故事。如張飛大鬧長板橋,諸葛亮七擒七放孟獲,諸葛亮火燒新野。曹操敗華容道,關羽温酒斬華雄,裏面的故事數不勝數。

《三國演義》還告訴我做人不能不講義氣。不能太狡猾。做人要厚道。不然容易失去朋友。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9

讀了一個學期,終於把《三國演義》這本名著讀完了。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因為作者在書中將一個個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刻畫的淋漓盡致,每一個人物都有獨特的性格,讓我很難忘,如曹操的.奸詐,周瑜的小氣,張飛的勇猛,劉禪的無能等等。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人物無疑是曹操了。曹操生性多疑、陰險奸詐。當許攸問曹操糧草有還剩多少時,曹操以為許攸是袁紹派來的奸細,撒謊三騙許攸,結果都被許攸一一揭穿,許攸歎曰:“曹阿瞞不愧乃奸雄也!”不光如此,曹操還生性殘忍,為報父仇,屠殺百姓數萬,血洗汜水,殘骸如山,儘管後人的評價都是褒少貶多,不過曹操確實一個貨真價實把我帶進了那次驚心動魄的戰役。

周瑜十分聰明,是東吳的軍師。可週瑜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十分小氣,容不得任何人比自己強。結果被諸葛亮活活氣死了,臨死前還在説:“既生瑜,何生亮……”。

要説誰的計謀多,最聰明,那無疑是諸葛亮了。他能文能武,足智多謀,知天文,曉地理。書中對諸葛亮的事例也很多:孔明借東風、巧擺八卦圖、空城計、七擒孟獲、木牛流馬、草船借箭等等,無一不讓人看出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不愧是一個英雄。

合上書,我彷彿還沉浸在一個迷人的故事和鮮明個性的人物之中,羣雄紛爭,逐鹿中原,《三國演義》彷彿帶我回到了那個充滿豪邁和激情的動亂時代。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寇第斯曾説:“書籍乃世人累積智慧之不滅明燈,”讀三國,就時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芒帶來的温暖,它字裏行間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讀三國,讓人深化體會到它透露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匡扶社稷,兼濟天下”的思想。這種思想與我內心深埋的理想交織、碰撞,產生共鳴,激盪出串串亮麗的火花,鼓勵我為實現生命的價值而拼搏、前進……

《三國演義》,一部豐富而深化的鉅作,僅憑我的三言兩語又怎能細説?如今,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塵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鼓角錚鳴”的淡淡哀傷。但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淡忘。有人説:“每一本書,都象一盞奇特的燈,不過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而《三國演義》更是一盞燈,一盞亮堂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戲曲家羅貫中撰寫的長篇歷史小説,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司馬炎建立晉朝的許多蕩氣迴腸的故事,表現了羣雄逐鹿、三足鼎立的壯觀景象。

這本書中的許多人物都令我難以忘懷: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大義凜然的關羽,陰險狡詐的曹操,忠厚守信的魯肅,才智過人的姜維,文武雙全的鄧艾,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作者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個呼之欲出的英雄形象。書中的'故事更是精彩絕倫:三英戰呂布、草船借箭、赤壁之戰、七擒孟獲、長阪坡救主。那一幕幕感天動地的往昔故事,一曲曲哀而不傷的英雄讚歌,讓讀者們浮想聯翩。

讀了三國演義,我明白了為人處世的道理。做一個人,不能像呂布那樣目光短淺,反覆無常,也不能像曹操那樣”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也不能像周瑜那樣妒賢嫉能,不顧大局。應該要像諸葛亮那樣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像趙雲那樣赤膽忠心,不畏艱險。我也從這本書中瞭解了中國歷史上一個不尋常的年代。在這個年代裏,英雄豪傑,各領風騷,諸侯割據,城頭變幻大王旗。文韜武略,鬥智鬥勇,演繹出一段多姿多彩的歷史。我曾經嚮往能生在那個時代,但轉念一想,那時候的老百姓該多麼苦啊。曹操的詩裏有”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這樣慘痛的描述令人望而生畏,還是生在和平年代比較好。 《三國演義》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在悠久的中國歷史中,燦如星河的古詩詞文化裏有不少文人雅士,他們書寫了一首首,一部部不朽的經典名作。其中,我最為喜歡的就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很生動地反映了東漢末年間中國古代這段歷史的政治生活和軍事生活。在這本厚厚的書裏,記載着許多的人物,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武藝高超的呂布、忠心耿耿的關羽、威猛忠心的趙子龍、謙卑有禮的劉備……每位人物作者都描寫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了他們的性格特點,讓人讀罷不能忘懷,使我真實地感受到了那段被封塵已久的歷史故事。

心懷天下的賢者劉備,他為了能解救生活在水生火熱中的老百姓而三顧茅廬,以為一段佳話,這是多了不起呀!雖然前兩次的拜訪都沒有見到諸葛亮,他仍舊堅持去了第三次,室外大雪紛飛,天寒地凍,這一些都沒有使他退卻,他還是耐心謙遜地站在門口等待,毫無怨言,最終得到了諸葛亮的鼎力協助,成為三國中的一方霸主。而文中裏另一個主人公我就更加欣賞和喜愛了——諸葛亮,字卧龍,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知人善用,忠君愛國,是一位十足的智者。書中他似乎無所不能,令人欽佩。空城計騙過狡詐多疑的司馬懿,設計騙取曹操敗走華容道,草船借箭、火燒連營、七擒七縱孟獲大塊人心,一計連一計,一環套一環,讓人不得不連連稱讚,拍手叫絕!可當我看到諸葛亮病死的那一段時,眼淚又不自覺地就流下來,為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作為所感動,為他的忠君忠主所敬佩,他這樣的一個人才並沒有功高奪主,自立為王,而是選擇盡忠於新主,哪怕這個新主庸庸無碌……這讓我想起諸葛亮嘔心瀝血所寫的《出師表》:“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多麼得可歌可泣,多麼得感人肺腑!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劉備的仁、關羽的忠、張飛的義和諸葛亮的智。那些層出不窮的智慧謀略、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英雄主義的人格精神,都展現了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博大精深的文化。親愛的同學們,聽了我的介紹,你願意和我一起來讀讀這本書嗎?我相信你也一定會喜歡上它的!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讀完《三國演義》我覺得諸葛亮非常聰明,趙子龍很勇敢,一個智,一個勇,這是奇才呀!我們要儘量去學他們,雖然我們比不上他們,但是要努力呀!

這個暑假,我讀了《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這本書由羅貫中以陳壽的《三國志》,范曄的《後漢書》及元代的《三國志》為依據,經過熔裁在元末明初創作的。它描述了近90多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形象地再現了這一風雲變幻而又動亂不安地歷史時代,生動地揭示了統治集團內部鈎心鬥角、爾虞我詐、互相勾結而又相互爭奪的關係,向讀者展現了一副精彩壯闊的歷史畫卷。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説關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他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他有獨特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盡忠於劉備,盡忠於蜀漢,最後中獻身於統一的大業中."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隨着蜀漢的衰亡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

再説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説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鼈。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比照。

還有趙子龍長阪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等等在《三國演義》裏還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團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勢不兩立,明天卻又杯酒言歡。而且這種鬥爭滲透到生活的許多方面,連、朋友、婚姻等,都毫無例外地被捲入了鬥爭的漩渦,甚至成為鬥爭的工具。他們為了滿足自己權利,財產的慾望,為了使自己在劇烈的爭奪戰中不被消滅,總是玩弄各種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活劇。

這樣的心機,在如今又和償沒有。商家絞盡心機,賺消費者的錢;騙子費盡心思,騙取他人財物。人們可以看見:貪慾和權勢欲如何主宰了社會中兄弟、夫婦、朋友等關係。人們甚至為了錢財,千方百計的想方法偷取,殺害。所以奸詐狡猾的有心機的人,必將成為權勢的佼佼者。但是,心機是需要無心機來襯托的。如果每個人都那麼奸詐狡猾,世界怎會太平呢?

總之,《三國演義》除了給人以閲讀的愉悦與啟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正因為如此,《三國演義》在雄渾悲壯的風格中瀰漫與滲透着的是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這個學期我讀了本書,名曰《三國演義》,明末羅貫中所作,俗話説不是英雄不讀三國,今兒好像領會了英雄氣概,受益匪淺。

這本書寫了東漢末年董卓篡位,其死後天下三分,蜀、吳、魏三國鼎立,各國之間陰謀陽謀,你爭我奪,相互猜算、不信任。三國老大努力為自己事業奮鬥並招攬人才的故事。最終卻是司馬家族奪了天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真是氣概磅礴!東漢末年的動亂,造就很多英雄,足智多謀的諸葛老夫,老奸巨猾的曹操,武藝超羣的呂布等等。書中有情有義,時而壯志凌雲,時而潸然淚下。講義氣是我學會的第一個道理。

書中的`關羽,他因重義氣,被給予了神仙的靈魂。過五關斬六將,不過須臾之間,水淹七軍,滅顏良文丑也不過一時。有勇有智,動作完善又快速,快的難以想象,是傲慢的,不容置疑。但我亦不喜他,只因他自負嗎?對的。這是他缺點,應當接受事實,但他不服,也造就一番笑話。

是呂蒙殺了他,因他從吳下阿蒙中奮起,但卻被關羽附而死,太不公正,這關羽報復心定是強很多的。就這樣會使關羽的神聖形象變差。我認為義氣並不帶表只對自己兄弟好,他是寬廣的,對別人都一樣。這就是聖的方面,但關羽使我感覺不到。黃忠,年老志不老,照舊志勇雙全,諸葛亮的佩服。但關羽就認為他一無是處,傲慢之至。

古代的義氣莫過於戰場兄弟,你我相依為命,或有救命之恩。有武義,想幹嘛就幹嘛,沒人治得了你,這義氣多的是虛假,幫你打個架就是義氣,喝幾盅酒就是義氣,你要是遇上武義解決不了的事,這義也就煙消雲散了。這在用刀説話的年月是行的。今日兄弟遵守法律,打打殺殺要坐牢,於是義氣的形式也轉變,罵罵不順眼的人,借點大洋成了義氣潮流。

我真不懂義氣,但亦能推斷真假情意。我侷限理解為能與你談心、寬容厚愛為義。望大家能理性的明白義氣,不要為別人所用,拿義氣是打殺的理由。

江湖義氣,你我略知一二即可。但社會義氣你我必需心知肚明。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莎士比亞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的確,看書能帶給我們許多好處。它能讓我們開拓視野,讓我們豐富感情,讓我們增長知識等等。在我看過的書中,《三國演義》印象最深,它裏面的《火燒連營》更是讓我深有感觸,得到人生的啟示。

《火燒連營》主要講了在三國時期,蜀國的皇帝劉備因為東吳殺死了自己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心生悲憤,於是就一賭氣率領七十五萬大軍進攻東吳。但由於紮營不當和氣候問題,被東吳的軍師陸遜用火攻,導致蜀國的軍隊火燒連營,幾乎全軍覆沒。

讀了《火燒連營》,我深有感觸,不禁為劉備感到惋惜。七十五萬大軍,為了一口沒爭到的氣而命喪黃泉,多悲慘啊!本來,蜀國糧食充足、兵多將廣、實力強大,文有卧龍鳳雛,武有五虎猛將,完全有能力統一天下。但由於劉皇叔的衝動,讓怒氣衝昏了頭,不聽手下的勸告,氣沖沖地去攻打東吳,結果把更多兄弟的性命都賠了上去。征戰沙場多年的'劉皇叔居然被一介書生打敗,而且輸得那麼慘,這對劉皇叔來説是多大的恥辱啊!自從那一仗後,蜀國便因小失大,不但沒能報到仇,而且開始走向下坡路,成了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國,多可惜啊!劉皇叔的衝動導致了他的蜀國敗北!

讀了《火燒連營》,我又不禁想到了自己,自己不也有過因小失大的事情嗎?

記得小時候,我有一個好朋友。有一天,下課後,我和他各自拿出了自己製作的小木船來玩。在玩的時候,他不小心撞了我一下,我手中的小木船立刻飛了出去,裂開兩半。我頓時火冒三丈,不聽他的解釋,一把奪過他的小木船摔在地上,變成兩半。他看後,憤怒地對我説:“我以後沒你這個朋友!”説完便跑出了教室。我也怒氣衝衝地走了。打那以後,我們便沒有再説過話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十分後悔,後悔自己當初衝動用事,因小失大;後悔自己因為一個小木船而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後悔自己因為一次吵鬧而失去了一段珍貴的友誼。

讀了《火燒連營》,我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要因小失大,衝動用事,要能屈能伸,否則,你將失去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