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歷史演義

【推薦】《三國演義》讀後感12篇

欄目: 歷史演義 / 發佈於: / 人氣:7.68K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三國演義》讀後感12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眾所周知,中國有四大名著,分別是,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然而我今天要説的就是四大名著的之一,三國演義。

黃巾軍起義,桃園結義,刺殺董卓,美人計,空城計,三氣周瑜,火燒赤壁,直到三國歸晉。有許多許多故事。可是還是諸葛亮的。草船借箭令我大開眼界。

在戰國時期,周瑜非常妒忌諸葛亮的才幹,想設計陷害他。一天,周瑜以軍事為由,把諸葛亮請來,並設計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好十萬之箭,而諸葛亮説:“只要三天。”並且立下了軍令狀。之後,諸葛亮向魯肅借了二十條船,為借箭做準備前兩天,諸葛亮沒什麼動靜,一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時候,諸葛亮把魯肅叫來,請他去取箭。此時大霧漫天,江上什麼都看不清。諸葛亮就下令擂鼓,曹操聽見後下令射箭。這面受到差不多了以後,再換下一面。等兩面都受完以後,諸葛亮下令讓士兵們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

回來魯肅把經過説了一遍,周瑜長歎一口氣説:“諸葛亮神機妙算,我可真比上他。”

雖然諸葛亮心地善良,沒有太在意周瑜,可是周瑜心思狹小,應該提升自己,而不是想方設法的`去害別人他們都應該被歷史記載,我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智慧,學習他們的寂寞,學習他們的勇敢執念。三國這是一個特殊的時代,而他們是這個時代的領軍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也是戰爭類的書籍,我十分喜歡書裏面的那些名人例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張飛,一身是膽的趙子龍,還有曹操,劉備,孫權,周瑜等…。其中我最敬佩諸葛亮這也是讓我震撼的地方。他特別聰明料事如神神機妙算,跟他打過仗的人沒有一個沒讚賞他的。也正因為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聰明才智,為劉備打了不少勝仗。有一段我印象特別深,就是諸葛亮七擒孟獲這一片段。七次呀!用不同的方法擒到孟獲,換做任何人都會心服口服的。我也很敬佩關羽他英勇無畏。其實我也是由兩段情景而敬佩他的.,一就是那次關羽被毒箭所射中,名醫華佗為他療傷,而關羽一邊和馬良下棋一邊伸出右臂讓華佗醫治。在場的人都大驚失色,割開皮肉,刮掉毒,血流了一地,但關羽卻還談笑風生,若無其事。二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我讀完後驚訝不已,五城阻擋,六將殺害,但關羽卻沒有一絲害怕,並勇往直前,見到了劉備。

讀完這本《三國演義》,我發現了一個道理:智力高的人其實比武力高的人更厲害,因為一個武力超羣的人比如呂布、張飛,只能打幾個小勝仗,而像諸葛亮這樣智力超羣的人,通過自己的頭腦,就可以改變整個戰局。所以我要向諸葛亮學習,讓知識成為我的力量,成為一個既冷靜又聰明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3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看到這句話,我不禁想起了一本書。書名叫做《三國演義》。

這本書是我使勁求媽媽才買的。書中主要講寫了劉備、關羽、張飛如何一齊報答國家,為國家創造價值。其中我最喜歡劉備,劉備他胸懷大志,一心渴望建功立業,報效國家,雖然仕途坎坷而難以得志。所幸有關羽張飛兩位結義兄弟肝膽相照,左右輔佐,加之天性仁義、知人善任,禮賢下士,最終一步一步邁向成功。劉備胸懷大志,諸葛亮足智多謀,張飛力大無比,關羽心地善良,趙雲武藝高強,曹操生性多疑……作者羅貫中刻畫了許許多多個性鮮明的人物讓原本枯燥的三國,添加了許多色彩。

每一個人物都有不一樣的特點,這就是為什麼《三國演義》之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我還比較喜歡孔明。書中寫到,劉備準備死了,劉備在對孔明説:"如果你覺得劉禪無能,你便可代替而之。"雖然孔明明白,劉禪不成大器,但孔明忠心耿耿的輔助他。從來就沒有覺得劉禪無能要代替而之的意思。我們要學習劉備關羽張飛精忠報國為了自我的祖國創造價值。學習諸葛亮三思而後行。不要學習董卓貪生怕死,不要學習孟獲為失敗找理由。

這本書作者告訴我們:勤政愛民,知人善任,廣納良言,多謀善斷的.國家領導者,才有期望到達天下歸心的局面。文采和武功在國家的長治久安中發揮着同樣重要的作用。這就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4

在今年的寒假裏,我閲讀了許多的書籍,其中就有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典人物。例如: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關羽。

關羽從桃園三結義後就一直跟隨劉備,忠心不二,深受劉備信任。後來戰敗被生擒,不得不投降曹操。而曹操十分賞識關羽,不僅好生相待,還封關羽為偏將軍。後來袁紹派大將顏良與淳于瓊、郭圖等攻白馬,曹操率軍救援,並讓張遼和關羽做為前鋒。關羽勇猛殺敵,還斬殺了顏良。戰後,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賜予“赤兔馬”,但還是想要離去。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關羽卻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由於沒有得到曹操的手諭,所以一路之上遭到了攔阻,但關羽憑藉一己之力,過五關,斬六將。我認為他的忠心十分感動我,我們也應該學習他的精神。

通過這本書,我還學到了許多。我們應該像書中的英雄人物一樣堅忍不拔,不怕困難,勇敢無畏,不自私自利、寬容大度······去學習他們的精神。這樣我們讀書才有價值,、有意義,如果只是隨便看看,打發時間,那就無用了。而且書中情節刻畫與描寫十分生動,讓我們彷彿身臨其境,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

希望大家都可以閲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5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這次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三國演義》中有許多經典的故事,但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個是《桃園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是東漢末年,朝廷腐敗,災荒連年之時,鉅鹿百姓組成了一支黃巾軍,發起了歷史上有名的.“黃巾軍大起義”。朝廷張貼榜文,招募抵抗黃巾軍的士兵。在這國家危難之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挺身而出,為國家效力。他們三人志向相同、性格相投,決定在張飛家院子後面的桃園結拜為兄弟。之後,他們初戰告捷,雖然劉備當了個小小的縣尉,關羽、張飛並沒有得到什麼官職,但是三人非常友愛。因劉備看不慣督郵作惡多端,便將他斥責一番,隨後三人一起投奔了幽州牧劉虞,這就是桃園三結義。

這個故事十分觸動我,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兄弟情義感人至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人的一生中,可以缺少錢財;可以缺少美景,但必不可少的就是朋友和兄弟。沒有朋友和兄弟就沒有樂趣和勇氣,但願我也能有劉備、關羽、張飛一樣的朋友和兄弟。

《三國演義》讀後感6

最近,我迷上了《三國演義》,這是發生在東漢未年的一個歷史故事。

三國演義主要講東漢未年,皇帝昏庸無能,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由張角率領的黃巾軍起義造反,由此拉開了諸候爭霸的序幕。同時,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一起打天下,建立了蜀國。這時,天下三分,分成了魏國、蜀國和吳國。最後,全部被司馬家族所佔領。

當我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感想萬千,裏面個性鮮明的`歷史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關羽忠義無雙,張飛粗中有細,劉備宅心仁厚,趙雲忠心報國,黃忠寶刀不老,曹操奸詐狡猾,董卓罪大惡極,袁紹目中無人,諸葛亮神機妙算,呂布英勇無敵等等。我最喜歡的就要數關羽和趙雲了。

因為關羽氣宇軒昂,還是斬顏良、誅文丑的名將,他還過五關,斬六將,連英勇無比、殺了俞涉和潘鳳這兩員大將的華雄都被關羽斬了,所以我喜歡關羽。再説説趙雲,他可是在徐州大破曹操軍的猛將,還在長阪坡殺了好幾個曹軍頭領,在趙雲很老了以後,竟然能斬了使用開山大斧的韓德和他四個精通武藝的兒子,而且可以以一擋千,是個難得的人才。

不過,《三國演義》給我的收穫還是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不拘小節,胸懷大志,深謀遠慮。

《三國演義》讀後感7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諸葛亮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他懂天文、識地理,所以我很喜歡這個人物。

《三國演義》的大概內容是: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協昏庸無能。後被董卓奪權,曹操等地方諸侯組成聯盟,立袁紹為盟主,征討董卓。董卓後被呂布謀反刺死。再經過一番羣雄割據,劉備、孫權和曹操三國鼎立。劉備佔益州,曹操佔北方大部分地區,孫權佔江南地區。就這樣,又經過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權。建立晉朝,統一天下。

我讀了書中的許多故事,有諸葛亮用計草船借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諸葛亮大火燒赤壁、諸葛亮三氣公瑾、諸葛亮兩上出師表······才華橫溢的諸葛亮幾把火就可以將這些兵士燒的.片甲不留,下面來走進這三把火了解了解它們吧!

第一把火——火燒博望坡。曹操派大將夏侯敦進攻新野,諸葛亮在新野設下埋伏,令趙雲去誘敵深入,然後火攻。夏侯敦一時輕敵,大敗而歸。

第二把火——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不甘心,捲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兩名大將率大軍進攻新野,曹兵再次大敗而歸。

最後一把火——火燒赤壁。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

《三國演義》給了我許多啟發,也讓我開始對歷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我們要向諸葛亮學習,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有膽有識、才智超羣、足智多謀。

《三國演義》讀後感8

天哪!我終於有了一本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嘻嘻!這是我的老爸買給我的'哦!我迫不及待的想要開始欣賞,可是已經是晚上了,好歹也要先把晚飯給吃了再看吧。

吃完了飯, 我立刻將書一把捧了過來,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看着看着,我慢慢的明白了大義:漢靈帝腐敗無能,不問政事,老百姓過不上温飽的生活,於是爆發了黃巾起義,劉備,關羽和張飛結拜為異姓兄弟,一同去參軍,之後王允使用計謀,殺死了董卓,劉備又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奪了荊州,劉備又和孫權共同抗擊曹操,黃蓋使苦肉計,假降了曹操,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後來諸葛亮卻又氣死了周瑜,張飛又先後打敗了嚴顏,馬超,又勸降了他們。後,關羽又單刀赴會,張飛治取瓦口隘,可是回來關羽又大意一不小心失去了荊州,忍痛讓華佗為他刮骨療毒,可不久,關羽又被孫權殺死了。

這些人中,我最敬重關羽,因為他武功高強,為人厚重。

“高xx!九點鐘啦!睡覺!”

“哎呀!我看的太人神,忘了時間了!再見,我睡覺了!”

《三國演義》讀後感9

俗話説:“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雖勇冠天下,可他有勇無謀,還盡幹一些賣主求榮的事。想那時,國賊董卓只用了一匹赤兔馬,就收得呂布前來歸降,而呂布竟殺死了自己的義父丁原。這正如張飛所罵:“三姓家奴”!

想當初,呂布其實是可以和劉備一起成就一番事業的。可是他驕傲自大,根本聽不進軍師陳宮的良言勸告,反而一再相信那些小人的讒言,最終被曹操活捉,身首異處。

再看諸葛亮,他才華橫溢、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有勇有謀的他最終幫助劉備成就帝業,他自己也當上了一國的丞相。

《三國演義》中,周瑜不停地為難諸葛亮,有一次讓他在十天內造十萬支羽箭,而諸葛亮憑着智慧,在三天內就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面對司馬懿大軍兵臨城下,諸葛亮還上演了一出“空城記”,成功擊退強敵,憑的同樣是膽略和智慧,這正是呂布所欠缺的`。

更重要的是,在劉備白帝城黯然去世後,諸葛亮並沒有像魏國的司馬氏那樣越位登頂,而是遵循先帝託孤遺囑,一心一意輔佐阿斗,先後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儘管最後未能如願,但他的一腔赤膽忠心,與日月同輝,永遠為世人所景仰。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人不能像呂布那樣自以為是、目空一切,意志軟弱、見異思遷。要多學學諸葛亮,胸懷遠大理想,凡事都能動腦子,有勇有謀,做好每件事,走好人生每一步。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最近,我們辦開展了“圖書漂流”的活動,我也看了不少,他們不僅讓我開拓了視野,積累了豐富的課外知識,更令我受益匪淺。《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唐代著名小説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塑造了近200多個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其中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忠肝義膽的關羽﹑寬厚仁德的劉備這些人的性格特點極為突出。《三國演義》可以説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和歷史小説,它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故事,構思宏偉,手法多樣。讀來使人驚心動魄﹑蕩氣迴腸﹑感人肺腑,帶來豐富的歷史文化體驗。

《三國演義》中一些人物被稱為“絕”,他們分別是:“奸絕”——曹操,“智絕”——諸葛亮,“武絕”——關羽。

“奸絕”——曹操。他有一句話十分的耐人尋味:“令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由於這句話,曹操惹來了殺身之禍,若不是他的運氣好,早就命喪黃泉了。

“智絕”——諸葛亮。他才智過人,從草船借箭和借東風這兩件事足以看出。

“武絕”——關羽。他是《三國演義》中武功非常好的人的人。從杯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他過五關,斬六將。

《三國演義》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它令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説到四大名著,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每本書都影射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環境,而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

羅貫中所在的時代是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鋭,農民起義非常嚴重,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羣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們流離失所,作為底層知識分子的羅貫中,在《三國志》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傳説和話本、戲劇故事,寫出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顯《三國志通俗演義》講的是東漢末年到西晉初期這100年裏魏、蜀、吳三國時期的'矛盾與鬥爭。在書400多位人物,中我最喜歡關羽,他因斬華雄、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後來,一把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更是威風八面。但最終,他卻因為驕傲而敗在了麥城,最後被孫權所殺,死時58歲。

關羽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我從關羽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即使再強大,再優秀也不能驕傲。我曾經深有體會,有一次我和我的弟弟比跑步,我比弟弟大,自然跑得過他,可我卻因為驕傲,之後就不繼續鍛鍊了。結果,只過了一個學期,我就被弟弟反超了。

永遠都不要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是否為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呢?你有哪些收穫呢?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假期裏我讀完了原版《三國演義》,這部羅貫中筆下的三國取材於東漢末年和魏、蜀、吳三國的歷史,從黃巾起義一直講到三國歸晉,歷史再現,精彩紛呈。

翻開書本,首先展現給我的是一幅三國時期的手繪地圖,全是繁體字的地圖上清楚地標誌着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的地區,把我帶到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

故事講了黃巾起義後宦官執政,何進等人為滅宦官將董卓引入京城,造成了董卓亂政,董卓用一匹赤兔寶馬換來了當世勇將——呂布,勢力也越來越大,董卓的暴政引來了官僚豪強的不滿。曹操刺董卓失敗後,以袁紹為盟主的十八路諸侯會盟。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也來會盟,意誅董卓,因而有了關羽温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的傳説。然而十八路諸侯人心不齊,他們以討董卓為名義,先後割據一方,並不能共赴大業。王允設連環計殺死董卓。後來曹操漸漸獨霸中原,孫權獨霸江東。劉備三顧茅廬得到了足智多謀的孔明後“如魚得水”,後來又得到了龐統,佔據益州之後,形成了曹操、劉備、孫權三足鼎立之勢。但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劉備自作主張的彝陵之戰大敗,使蜀國元氣大傷,諸葛亮六出祁山也未能完成大業。後來昏庸無能的劉禪導致蜀國漸漸變弱,司馬家族篡魏後創立了晉王朝滅蜀國、吳國,最終統一了全國。

書中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性格鮮明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畫,深深地吸引了我,《三國演義》讀完後再讀會有不同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