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論語

《論語》讀後感(通用28篇)

欄目: 論語 / 發佈於: / 人氣:1.01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讀後感(通用28篇)

《論語》讀後感 篇1

古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能夠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人讀出了士不能夠不宏毅,任重而道遠的凌雲壯志,有人讀出了朝聞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讀論語,更多的則是像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羣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就應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一個平凡人,就應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

讀過《論語》的人都明白,孔子最看重的東西似乎是禮,如何宴請賓客,如何侍奉國君,所以禮節他都一板一眼、嚴謹無差,並認為禮樂是治國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説: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在他看來,沒有仁愛的根基,禮也是無用的。這點孔子曾反覆闡述。尤其是對父母之愛。他談論孝,人人都説孝就是奉養父母,而他卻説如果不能從心底裏敬愛父母,這又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事實上,也只有基於真誠的親子之愛,才有可能到達真正的孝道。對於任何人來講,愛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們能夠達致幸福快樂的階梯,不懂愛的人便不會懂得生活。

人活在世上快樂與否,很重要的因素,取決他能否在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孔子強調在人際交往中,要持續自己人格和心靈的獨立性。他用一句話為這個原則做了最好闡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訴人們,與朋友之間,不管相處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強求兩人觀點完全一樣。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就應能夠持續內心精神世界的獨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獲得真正的友情。當受到他人傷害的時候,他不贊同無原則的以德報怨,因為善待對自己壞的人,實際就是怠慢了真正對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認為就應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也是做人原則性的體現。

我感覺《論語》和其它經典的最大不同在於,它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就應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到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

《論語》讀後感 篇2

讀過一本好書就像交了個益友。—題記

《論語》是一部千古流傳的著作,是記錄孔子與他的弟子們言行生活的點點滴滴,裏面有深奧的理論。 宋代趙普用“半部《論語》治天下”名揚古今,千百年來,風雨洗滌,仍然經久不衰,依然璀璨若星。

從那以後,我便開始接觸《論語》,到今天雖然我連半部都還沒學到,卻已是受益淺匪。

現在,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説:“人類在世紀要獲得生存發展,就得回到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故鄉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讓人們世世代代銘記。動畫片《孔子》中播放了魯國的王室權力被季氏奪走,魯國國君被迫趕往齊國,孔子與國君告別時,國君都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啟用孔子呢。

論語教給了我學習的方法。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意思是:學習後要經常複習,難道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我每次學到新的知識,使我的學有了很大的長進,並經常回頭複習使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我感到十分高興。我學習完每課英語之後,都要經常讀讀每課的課文及單詞,時間長了,課文和單詞就自然而然地記住了,考試也就“下筆如有神”了,這樣就能考出好成績了,考出好成績我就開心啦!

論語教給了我孝敬父母的道理。子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父母,能竭其力”意思是:侍奉父母,能盡力而為。我做到了。平時,我有空都會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論語教給了我誠信做人的道理。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和朋友交往,説話要誠實講信用。我沒有做到。在學校裏,我答應給朋友什麼東西,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時間,最後乾脆説我沒説過算了,對於這個毛病,今後我一定改正。

通過學習《論語》,讓我知道了應該怎樣為人處事,讓我瞭解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還讓我瞭解了一位全球聞名的聖人—孔子。

更重要的是,讀《論語》能享受到快樂。國學大師于丹説出了我的心裏話,她説:《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就是教給我們在生活中獲得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

願《論語》能成為每個人的好朋友。

《論語》讀後感 篇3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從一年級開始,媽媽就讓我有空的時候多讀讀《論語》,慢慢地,我自己也愛上《論語》這本書,讀着這深奧而耐人尋味的字句,領悟着做人做事的許多道理。

《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字,我熟記於心,這八個字時刻警醒着我,做人做事要以它為前提,以它為準則。以前,讀低年級時,我還不能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含義。身為小組長的我,為了下課能多玩一會兒,而請別的同學幫我收作業,聽背誦,編些小理由讓自己得以偷懶。放學回家後,我還把這件事打趣着講給媽媽聽,媽媽聽後,眉頭一皺,讓我把《論語》找出來,再讀一讀。當我讀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時,媽媽讓我停下,細細地為我講解其中含義。我這才理解了媽媽的用心良苦,想想這八個字,再想起我為了玩而總麻煩同學,想着想着,我的臉滾燙滾燙的,為自己偷懶的行為而羞愧不已。是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怎麼能強加給別人呢?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每每讀到這句話,我總能想象孔子當時站在河邊,感歎時光如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那種惋惜與無奈。我們既然留不住時間,那就讓我們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最需要的事情上,做到惜時如金吧!讀《論語》,也讓我慢慢地改掉了做事拖拉的壞習慣。

如果我們對學習缺少興趣,把學習當作無聊、枯燥的事情,那是很難將學業學好的。不妨讀讀這一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得到啟示的。而當你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的時候,就會樂此不疲,漸入佳境。

《論語》是一杯甘醇的美酒,令人回味無窮。那淡雅的書香,耐人尋味的字句,在不經意間,洗滌了我的心靈。讀着《論語》,我受益匪淺,在它的陶冶下,我相信我的人生必將變得更美好。

《論語》讀後感 篇4

《論語》是一本樸素的書,它沒有浮華的辭藻,華麗的語句,它只是用樸素的語言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樸素的道理。--題記

我們都知道百善孝為先,一個人想要成為君子,就要先對自己的父母,兄弟恭敬。孔子認為,一個人除了生病一定會讓父母操心之外,其他都不能讓父母操心,這樣才是真正的孝。這使我感觸頗深,自己幾乎沒什麼事能讓父母不操心,我還是需要盡更大的努力才能做到孝啊。

一次, 孔子給他的學生們上課,他問曾子説:“曾參,你知道我一貫的作風是什麼嗎?

曾子説,我知道。孔子於是高興的走了,其他人問他孔子的一貫作風是什麼,曾子説,是忠恕之道呀。忠與恕,便是孔子的作風。中心為忠,如心為恕;一個人只有把別人放在自己心裏的中心才能做到忠,一個人只有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才能做到恕。很多人一生都揹負着仇恨,是因為他一直無法寬恕別人的過錯。在古希臘,有這樣一個神話,大力神赫利克勒斯發現山路上有一隻袋子,於是想打破它來顯示自己的力氣大,但是它一直沒能成功,而那個袋子反而越來越大。這時,一為哲人告訴他説:“這是仇恨袋,你越擊打它它就會越大。而生活中的我們是不是也在不停的擊打着放在自己面前的那一個個仇恨袋呢,最後我們不但沒能擊敗它,卻使自己的心情更加糟糕,這就更加得不償失了。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當中也告訴我們許多治世的方法,孔子認為,執政者只有先做出榜樣,他所下發的政令官員才會執行,百姓才會順從。這也提醒我們,一個人如果自身不夠優秀,又怎麼能去領導別人呢。

論語能告訴我們的還有很多,我所感悟到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我就用孔子的學生子路的話來結束本文吧,孔子的學識好象高牆中的華麗宮殿一般,我們又如何與他相比呢。

《論語》讀後感 篇5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於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該説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言論,大多關於學習,最適合我們國小生閲讀。

《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温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着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也在強調温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了《論語》,僅閲兩句話,就收穫了這一,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後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典古文中較優秀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老師嗎?

《論語》讀後感 篇6

《八佾》是論語的第三篇。主要內容涉及“禮”的問題,主張維護禮在制度上,禮節上的種種規定,表達了孔子的倫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張。本篇重點討論如何維護“禮”的問題。對於典型的破壞週記的事件,孔子表現出極大的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對此事的基本態度。樂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一種方式。在古代,它也是禮的一部分。禮與樂都是外在的表現,而仁則是人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必須反映人們的仁德。這裏,孔子就把禮樂緊緊聯繫起來,認為沒有仁德的人,根本談不上什麼禮樂的問題。孔子在這裏還説到“君子無所爭”即便要爭,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即強調謙遜禮讓而鄙視無禮的不公正的競爭。但也要發揚積極進取勇於開拓的精神。

在思想教育方面,加強做人道理的教育,孔子“不學禮,無以立。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巧言亂德”等等。孔子把教育的作用概括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思是説,在通過格物、致知做到誠意、正心——(即樹立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從而達到修身的目的,形成完善的人格。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凝練教師人格力量,成才德為首,樹德先樹人。孔子提出的完人標準和發展模式,即使對今天的教育無疑有重大的積極意義。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人格的力量是無言的召喚。孔子的教育思想雖然經歷了無數朝代變遷,卻始終根植於中華民族土壤,生生不息,為我們提供了學習、思考和實踐的典範。他的教育思想與當前的素質教育有許多相通之處,很值得我們研究、學習和借鑑。例如,對教育對象,孔子倡導“有教無類”,強調的是人人都應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而“因材施教”的理論,體現了古代樸素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孔子主張仁、義、禮、智、信,作為一名教育家,他提出了“好學敏求”,不恥下問,學思結合,啟發誘導,舉一反三,因材施教“等先進的教學理念。

當然孔夫子還提到與人交往應當有氣度。當一個人能夠自立於天地之間,視野已達到一定境界時,什麼人不能容許我成為她的朋友?雖然時代早已不同,但是我們在交友上要”切切、偲偲“這一點上還是想同的。

《論語》讀後感 篇7

《論語》作為儒家經典,宣揚“仁”。在《論語》中,孝道有着不可動搖的低位。中國人自古認為百善孝為先,把孝道作為道德之根本。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年輕學德的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説,對現在的你來説,你一定認為孝只要做到能養父母孩子吃飯就行了,但狗了、馬了之類的動物都會餵飽幼崽兒,如果人不能做到持之一恆的照顧老人小孩,那人還跟動物有區別嗎?人與其他動物的區別之一就是可以探知他人的心理,對父母盡孝不只是物質上的供養,還有精神、心理的關愛。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意思是孩子孝敬父母,不能使父母為自己憂愁。只有自己有疾病時,父母才為自己擔憂,其餘一切都不能使父母擔心。“事父母能竭其力。”一個人通過努力可以做好很多事,讓父母欣慰。只有生老病死,這種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事,讓父母擔憂也是沒辦法。除了這些人力不可控的事,其餘的都做好,不讓父母擔心,這樣就是孝。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句話告訴我們:侍奉父母,他們若有過失,要婉言勸告。話説清楚了,卻沒有被接納,仍然尊敬他們,不要違逆對抗,繼續操勞而不怨恨。這句話明確了侍奉父母不能唯命是從,孔子反對愚孝的絕對無違,應該以道義為標準,客觀對待父母的對錯;如果父母做錯了,卻不聽從自己的勸告,也要履行孝道,絕不能對父母產生怨懟之意。

《論語》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是一座思想的寶庫。如何做人,是一個終生的課程。

《論語》讀後感 篇8

《論語》是我國儒家思想的前年經典絕學,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們的提問後所做的記錄;有一部分是回答諸侯國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問題;還有一部分沒有問題,只是記錄孔子的一些言論。因此,《論語》中記載的言論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對我們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中,孔子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對待已經學過的知識;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中,我們知道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空想而不讀書就必然會產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閲讀了《論語》,除了那些我們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們還會找到一些能夠反映時代背景的語句。

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嘗無誨焉。”它的意思是:學生主動帶一束肉乾來見我,我是不會不教他的。我認為,當今社會的師生關係融洽,學生尊敬老師,老師愛護學生,這些都不需要物質來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個年代,學生要送禮才可以得到老師的賜教,這足以反映出當時封建社會的腐朽。

再如:“朝,於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意思是説,孔子上朝的時候,與下大夫説話,侃侃而談,從容不迫;與上大夫説話,態度和悦;君子在場時,説話侷促不安。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級的人説話態度明顯不同,他的做法與當今以人為本、和諧社會是不相符的,充分説明孔子所處時代是一個等級分明的時代。

此外,從“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説朋友送的禮物如果只有車馬,沒有祭肉,孔子也不會行拜禮)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當時的人們很重視祭祀祖先,即使別人送再多的東西,如果沒有祭肉,主人也不會高興等。

當然,雖然在《論語》中,我們看到了一些帶有明顯時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會的腐敗氣息的言論,但從整體上看,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則、治家治國道理,使我們受益匪淺。因此,它仍是一本好書,孔子也毫無疑問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論語》讀後感 篇9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聽,書房裏傳來一陣悦耳的讀書聲,這是我在讀《論語》。《論語》是古代聖人孔子的學生根據孔子的言行編寫成的一本書。

當我上國小一年級的時候,學校就專門設立了一項特別課程——經典導讀課。拿到經典導讀書後,我就翻閲起來,不經意中我看到了《論語》,那時我只知道有本書叫《論語》,並不知其中的內容。但我們導讀書上的《論語》沒有解釋,我只能似懂非懂地讀,還想學校為什麼要讓我們讀那麼枯燥的文章呢?可是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突然看到茶几上有一本《論語》,便悄悄把它翻開,咦,書里居然有原文、有註釋、有譯文,還有聖人的智慧,我能看懂了。從此以後,我開始喜歡讀《論語》了。

《論語》這本書裏講了許多道理,比如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説複習學過的知識的同時,有新發現,新收穫,就可以當老師了。爸爸媽媽和老師們經常對我們説“温故而知新”,讓我們學習新知識的時候還要經常複習已經學過的知識,他們大概也是從《論語》中受到的啟發吧!再比如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説學習但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只思考但不學習,就會缺乏信心。有時候我遇上了難題,就有了畏難情緒,不想自己思考,老想尋求幫助,還很急躁。每當這時媽媽就會提醒我説“你忘了孔子的話了嗎?”一經提醒我會慢慢平靜下來,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居然經常會把難題給解開了,每當我解決難題之後都會從心裏佩服孔子,怪不得人們會尊稱他為“聖人”,他説得可真對呀!孔子還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告訴我們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同學之間往往會因為誤解而發生矛盾,我也不例外。但自從我讀了這一句以後,與同學之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的時候,我會常常想提醒自己,可能是我誤會別人了,還是不要這麼小氣吧。就這樣,慢慢氣就消了,又和同學一起快樂地玩耍了。

《論語》真是一本好書,每句簡短的話裏卻藴藏着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道理,體現了聖人偉大的智慧!我越來越喜歡讀《論語》了,我還要繼續讀下去!

《論語》讀後感 篇10

儘管之前對《論語》的學習從國小持續到高中,加上自己的積累不過只有20多則,但是我卻從中受益良多。高中語文課老師説,人不僅需要清洗自己的身體,也需要淨化和洗滌自己的心靈。閲讀經典文化便是淨化心靈的一種方式,而《論語》作為儒家經典,更能讓我們體會人性中的至善之美,並在一次次的誦讀和思考中感受至聖先師的精神品格,提升自己的修養和內涵。

《論語》讓我重新認識了孔子,他不再是書上冰冷的畫像,我從字裏行間感受到到了孔老夫子温潤君子的風範和心繫天下的偉大胸襟。尤其是孔老夫子圍困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但卻仍舊日日彈琴,盡顯君子風範,期間太公任來看望他,勸他放棄名節,與鄉野村夫一起,既可以飽腹,又不用四處奔波,而孔子回敬他:這樣又與野獸有什麼區別。無論環境多麼艱苦都無法磨滅孔子復禮於天下的壯志,這是何等高尚的君子情懷啊!

儘管已經有了這麼多收穫,但我從《論語》中學到的最大智慧,還是對覺性的認識。正如《中庸》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人的覺性是先天的,這點要與人心區分開,人心是後天的養成,是變化的。人的覺性像一面鏡子,能照出人心的善惡喜怒,並指導我們做正確的事,所以説,人心有善惡,但人性是純善的。每個人都有平等的人性,因而每個人生來就是善良的,這就是孔子的“性善論”。覺性人人都有,但大部分人的覺性為心所矇蔽,因此就要通過學習來發掘自己的覺性,因而要學禮,通過禮來喚醒心中的善,正所謂“克己復禮是為仁”。這是《論語》的核心,也是孔子儒學的核心。

讀《論語》,不只是讀到了知識,而是學道、做人、實踐。修身,齊家,才得以治國平天下,修身是排在第一位的。雖然課程時間受限,但我收穫了學之道、孝之道、為政之道、禮樂之道……關於《論語》具體的內容剖析,在這裏我不再贅述。因為上善若水,行勝於言,我將在以後的日子裏,用實際行動表現我的學習成果。在這條路上,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友,我又是何其幸運,有此經歷助我一程。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無論這條路如何荊棘叢生,踏之則幸,風雨兼程。

《論語》讀後感 篇11

《論語》這本書雖然只是一些隻言片語和對話,但卻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會生活等多方面。

《論語》中有一些經典名言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鮮矣仁。"、"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而》一篇中孔子談到孝悌忠信等行為規範和做人的原則。比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孔子看來,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個人如果對父母不尊敬侍奉,對兄長不聽命維護,社會就亂套了。孝,悌,忠,信,是孔子經常涉及到的命題,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用今天的道德標準衡量,這些雖然並不是全都適合,但基本是合理的。畢竟跟封建社會不一樣了,現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規範,例如我們反對古人的"愚忠"、"愚孝"。

幾千年過去了,可是孔子在做人與學習的關係問題上,所強調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現在依然受到肯定。

《為政》一篇也談到了人生的修養。孔子把孝的問題,禮節的問題,忠信的問題,義勇的問題看得很重。認為一個人不具備這些品格,就談不上有道德,也就無法立足於社會,更無法治理國家。另外,孔子對許多日常言行舉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止,是知也。"孔子向我們強調了做人要實事求是,別不懂裝懂。

2、"先引其炎而後從之。"則教到了我們要有重視實際的求實精神。

3、"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輕言重行的傾向。

我們可以從這些言論中學到孔子的思想,而對於我們當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論語》讀後感 篇12

作為儒家的代表作,論語,在中國文化中佔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它的理念是中國人處事的指導是中國人做人的標準,它是滋養中國文化的精神土壤,古時候便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説法,論語提倡積極入世,以克己復禮的思想給眾人約束自己智慧於他人的治理理念,讓人們能夠更好的創造一個有人心的社會,在於天下他彙集了天下,人在於個人,他指導人們實現自己價值,這份傳承至今的思想影響了一個又一箇中國人,甚至給海外也帶來了思想的碰撞。

論語讓我直面自己,摒棄壞習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時會會遇到一知半解或者一點也不懂的狀況。可是為了讓自己顯得聰明的,或至少不太愚笨,就假裝自己已經很懂了,可事實上這才是真正的愚笨,想知道自己哪裏不懂並不恥下問,或恭敬地向老師詢問才是智慧的體現呀,所以在我們提升自己的過程中,要遵循孔夫子的話才能有所提高,做到能夠舉一而反三。

論語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學習這件事,論語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於學習,喜歡學習更能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得到益處,把學習當做愛好去做,學習的效率更能提高,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多學學着,專心多問多思考,才能讓自己更好的學習,更能沉浸在其中。

當然論語最重要的還是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這其中有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淡薄思想有攻自後而博澤於人的寬容態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虛精神,也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進取態度,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昂揚志氣,在今天的中國這些品質都被我們的追求,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擁有這樣的品質,營造出一個大同的社會,論語無疑是一個權威的指導。

後世的許許多多的思想都源自於論語文人墨客們需要他給予治國的指導,武將們也需要他洗滌內心的力氣,而我們更需要將他細細研讀,從少年到中年到老年,它會給予我們最積極的建議,讓我們在社會中有所一代論語之光將第三10而至,萬事生生不息,論語是我國文化歷史遺產的一個瑰寶,也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應該值得品鑑的一本書。論語影響了我,我從以前的,不懂裝懂,到不懂就問,我認為我已經明白了這道理,自身的聰明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實質上的。

《論語》讀後感 篇13

我讀完《論語譯註》,也算是對《論語譯註》有了些瞭解,還有了些興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學問又有思想,一部《論語註釋》流傳至今好幾千年,被人們捧若聖經,怪不得譽為“半部論語治天下”。

都説孔子弟子三千,賢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歡的莫過於德行優異的顏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樣。我喜歡的既不是以德行見長的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語見長宰我、自貢,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學家——老挨批評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華了。別看他的筆墨不多,但他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一位了。孔子對他的評價是:

“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就是説公西華很善言辭,如果他生活在現代,就應是一個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當上外交部長了。據説他當年白淨的臉上長着有型好看的絡腮鬍子,比此刻的電影明星還帥啊。像他這樣儀表堂堂能説會道的男人,即使沒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當時,怎樣着也算得上是個性得體的了吧。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庚。’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從這段故事裏可看出,當年公西華在那個大家庭中扮演着什麼樣的主角了吧。受歡迎,那是不用説的。不然分米的人怎樣主動要求給他家那麼多米富貴,那更是顯而易見的。既然他已經到了“乘肥馬,衣輕裘”的程度,在那時還有幾個比他更富的此刻又有多少人開着寶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書上,似乎沒有記載公西華家世的。也就是説,他絕對不是“富二代”。公西華的富貴,就應與他的潛力與才幹是分不開的吧。再看他對他自己的看法:

“非日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再看孔子對他志向的評價:

“宗廟回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呵,連孔子也不得不服了吧,如果公西華只能做小司儀,誰又能做大司儀呢公西華的志向就算沒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那樣慷慨清廉,也沒有“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那樣自信、勇猛,但作為戰國時期最好的外交官,他那英俊的外表和伶牙俐齒下包含的心,何不是温暖善良的呢即使他沒有象顏淵那樣受人敬仰,也沒有像曾子那樣留下千古名句,他在這個羣體中,絕對是最風光,最瀟灑的,這樣有什麼不好呢

“自貢問曰:‘鄉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下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這是我在這本《論語譯註》中最喜歡的一段話。像顏淵那樣,唯唯諾諾,誰都喜歡的弟子雖然缺乏爭議,但是過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華,淋漓盡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華,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何必那樣束縛自己呢

《論語》讀後感 篇14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儒家思想長期佔據主流位置,是中華文化最明顯的特徵!儒家文化就濃縮在《論語》中,其中以仁這一博愛思想著稱。説起論語,就想到了于丹曾寫過一本《論語心得》,裏面詳細介紹了論語中的思想,以及這些思想在現實中的意義。下面就介紹一下我心目中對論語的理解。從國中開始就接觸論語,那時就對裏面的一些“名句”熟記於心,比如督促人學習的“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教授人“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的謙虛態度,以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風度。儒家思想深深紮根在中華文化中,表現在中國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論語對於中國人來説,也絕不僅是一本書,更多的是我們規範行為,完善品格的法典。2012年,中央電視台推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獲得巨大成功,人們在感歎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時也能體會到裏面包含的儒家思想。在解釋“鮮”這一詞時,説“鮮”既出自五味,又凌駕於五味之上。菜品的成功就是使各種食材相互融合,取長補短,既保留各自的特色,又獲取了其他食材的優點,從而獲得最佳的舌尖體驗。在描寫製作一種魚時,要用魚生長的湖水煮,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魚的原味和鮮味,這就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想要獲取自然的饋贈,就必須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當代社會環境污染嚴重,更體現出儒家思想的先瞻性和正確性,這也是儒家思想在當代社會亦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有力表現。

《論語》既是後人根據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對話所編,就代表了其藴含的思想是多人的成果,而孔子對其弟子教誨的話語確是毋庸置疑的。孔子的“因材施教”亦是對後人啟發深遠,即使現在,因材施教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只有採用不同的手段,不同性格、資歷的學生才能發揮所長,也才能各生千秋。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這是論語中中庸思想的體現,中庸即不偏不倚,淡然置之的態度。“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在當時周王朝禮崩樂壞的環境下,孔子提出中庸之道,目的就是穩定社會秩序,使原本滿目瘡痍的周氏王朝重新找到一絲活力。環顧當下,中庸也是大行其道,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日益頻繁,如何正確處理這種關係尤為顯得重要。所謂“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待人接物能夠做到不偏不倚,正直公正,你的人際還會有猜疑和不滿嗎?中庸的另一個含義是中正、平和,即指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面對事情時能夠面不改色,波瀾不驚。人生需要淡定,人生需要中庸。孝道。“有父母,不遠遊”。這是孔子孔子對他弟子的忠告,雖然不知道當時對其弟子的影響如何,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必須瞭解,也必須遵從的指導語。橫觀當下,多少年輕人只顧在外打拼,只為在社會贏得立錐之地,卻忽略了家裏孤獨的老人。老人在急切的盼望孩子們回家團聚,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仍在上演!父母對於我們期待的並不多,哪怕多花點時間陪陪他們,就足以賺錢他們臉上的微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一則以憂。”父母的生活本可以很美好,只是沒有我們的陪伴,也就變得不美好了。君子與小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以義字當頭,小人以利字當頭。“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與小人的差別在於為人處事的態度自己面對利與義的抉擇。子曰:“:“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做到正直,而非諂媚,阿諛奉承,即有視錢財為糞土的明智,又有捨生取義的決心,這就是君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君子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成為君子!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説話一定兑現,做事一定果決。這是不懂變通的小人呀!不過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古人常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信則是這一切藍圖的前提,沒有信譽,人則寸步難移。取信於人,才能換去別人的尊重,才能獲得支持,做好事情。

《論語》是幾千年來人們為人處事的宗旨,儒學則一直佔據着傳統思想的主流位置,古人學習論語以決戰科舉,求取功名,如今,雖然時代變了,但《論語》的對人們在現實中的指導意義仍然重大,孔子仍在幾千年之前指導着人們的行為規範,影響着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今人們也仍在不斷的解讀論語,發現新的東西,以求從這位老者身上獲取更多知識。

《論語》讀後感 篇15

《論語》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行。此書也藴含了許多關於學習的態度與方法。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孔子對學習的看法,他認為只要自己感興趣,把所學得當作一種愛好,一種快樂,就一定能學好它。當然,在今天,我們依然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我們發自內心地喜歡,就能夠集中全身的精力,激發潛能,從而促使自己走向成功。

有了學習的興趣還不能夠走向成功,還需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與態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孔子對待學習的態度,他認為對待知識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可事實上,我們很難知道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或者説人們很多時候不願承認自己不知道,認為這樣很丟臉,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心理。我們應該保持謙卑的學習態度,切不可不懂裝懂。在有了良好學習態度的基礎上,我們再來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認為學習和思考應該結合起來,不能只顧一邊。現在社會,中國學習就是屬於理論方面十分優秀,但是動手實踐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就比較弱了。在這點上,我們應逐步提高學習中探究的能力。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但光有這點還不夠,有些人學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這樣的學習也是不好的。所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是孔子提出的另一種學習方法。温故以前學過的知識可以讓我們對此掌握得更加牢固,並且還可能發現一些新的知識。

有了這些,還需要一個“領導者”——夢想。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見周公。”這是孔子在步入遲暮之年還未實現夢想時發出的感歎,但他並沒就此放棄,而是心懷夢想,對生活充滿希望。夢想就像太陽,沒有夢想的人,生活中就如同失去了陽光,整日在黑暗中度過,怎麼會對生活充滿希望呢?

夢想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動力,但也有人心懷夢想,卻止步不前。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許許多多的人同這位遊子一樣,雖然心懷夢想,但是覺得夢想太遙遠而放棄,但你有為此努力過嗎?還有一種人,他們為夢想努力過、奮鬥過,但在面對眾多困難時,他們被壓倒了,而他們對自己説:“我努力過了。”但你們為什麼不問問自己:“我拼盡全力了嗎?”如果你做到了這些,那麼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這本著作中所藴含的博大而深厚的思想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名言,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論語》讀後感 篇16

今天,我在論語書上讀到了一句話,它叫“子曰:默而知之,學而不厭,悔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那句話其實是孔子幫助我們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祕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的效果不一樣的,自身的品德固然是一個方面,更加重要,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樣,當你產生興趣後自然學的好。

孔子這句話,表面上容易,做起來就很艱難,後世為人師表者,可以將這幾句話作為格言,在碰到厭倦的時候,提起孔子這句話,臉便紅了一下,馬上自己改正過來。孔子接着這三句話便説:“何有於我哉”,説白了,就是説我沒有什麼學問只不過是到處留意了一些,默默的學習中,我把它記了下來;求學問不厭倦;教人也不厭倦;但是除了這三點以外,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沒有。

這三點都是真學問,我們大家要想做到,是很難的,但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論語》讀後感 篇17

寒假中,我在爸爸的要求下,背完了《論語》,使我對孔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體會。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論語》是語錄體著作,涵蓋了哲學、政治、倫理、文學、道德等諸多方面,內容十分廣泛,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纂而成。

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瞭解到孔子對各個方面的深入理解。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實行“有教無類”,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他教育學生從不分貧富貴賤,只要拿十條幹肉作學費,他沒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貴族的權利,他開創了私人教育的先河。從這一點來看,他不愧為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對學習和思考的論述非常精闢,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不思考,就會糊塗。只思考不學習,便會疑惑不解。説明“學”與“思”結合才是學習的正確途徑。

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決心在以後的生活中努力的去踐行它。

《論語》讀後感 篇18

《論語》是中華文明階梯的重要典籍,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生。于丹曾説過孔子只有温度,沒有色彩。論語記錄的孔子的點點滴滴,它為人們構架了一道完美的道德殿堂,我們需要這樣一位灰色孔子。

當品讀“學而第一”時,我似乎能感受到先賢的治學之道。時光飛逝兩千年,我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學子,接受現代化的教育,細想之下,古今之間的治學之道有同有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自己不是生下來就瞭解很多事,只不過是對古代文化、對古人所經歷的事非常感興趣,而且能夠孜孜不倦,一直認真學習。在當代,我們更應努力學習,像孔子一般,好的學習是指導行為改變的學習。“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一個人如果只學習而不思考,那也只能是一具軀殼;一個人如果只思考而不學習,那就像一台急速運轉的工具,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最終只會讓自己精神崩潰。所以應該一邊學習,以便提出疑問,並用自己的所學去解決,把有限的知識放大到極限的學習方式。“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如今國中生活讓我有些喘不過起來,甚至有些迷茫,不知該如何下手,當捧着《論語》事,心中泛起陣陣波瀾,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活力,使我在學習的道路中奮起直追,有了好的學習方法如獲至寶。“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我認為這對於考試是至關重要的,俗話説“臨陣磨槍,不快有剛。”但如果對知識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那麼也終歸徒然。莊子的《逍遙遊》中説道“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局勢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斯已矣。”顧名思義,當滿世界的人都在誇你時,你不會因為這種鼓舞而多往前走一步;而當全社會都在指責、非難你、説你做錯的時候,你的內心並不泄氣,依舊會堅持你認定的想法。所謂成長是內心在歷練中的逐漸強大。所謂人生的歸位是把外在的東西變成內心的能量,讀論語讓我們成長,品孔子讓我們感悟人生。

古時,人們可以黃燈白卷,從小就苦讀聖賢書,筆耕不輟。他們學習的第一課是—怎樣做人。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儒家的仁和禮,道家的清和靜,墨家的節儉和和平;黃香温席的孝,孔融讓梨的悌,尾生抱柱的信,都是古人學習的必修課。只有通過了這關,才有繼續學習的基礎。有子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無學,吾必謂之學矣。”可見,學做人對古人治學有極大重要性。然後,讀諸子,通經略,破萬卷書,行萬里路,下筆如有神,出口成文章。古時有“士大夫三日不讀書,便覺説話無味”之説。文學修養是古人學習進修之法。作文寫賦,是全社會普遍之事,一致有“橋頭窗口門扉處處處貼對聯”之景。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

論語讓我在書之海洋中自由遨遊,使我有了無比快樂、充實的感受,在論語的光芒下,我學到了許多關於學習的方法、道德的修養、交友的樂趣,我不斷地成長。在論語的伴隨下,我會踏上自己那成功的舞台,與論語共吟,其樂無限也!

《論語》讀後感 篇19

暑假期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閲讀了《論語》,它像一個無聲的智者,教會了我許多道理,讓我深受啟發。它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儒家風範,還明白了做人要守禮儀,守誠信,要自強不息,樂於向別人學習等等。

其中,我最喜歡《知之為知之》,它是這麼説的: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識是:孔子説:“子路啊,我告訴你,明白嗎?明白的就是明白的,不明白的就是不明白的,這就關於明白的真諦。”這就是孔子教給我們的,一種實事求是對待問題的科學態度。敢於對自己不懂的問題説“不明白”,不僅僅是一種氣量,一種品格,也是一種境界。知其不是,才能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也説過:“我只明白自己一無所知。”從那裏也能夠看出最有智慧的人往往是最謙遜的,這也正是他們偉大的地方。

在《論語》裏,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過則勿憚改》,裏面是這麼説的: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我理解為:孔子説:“君子如果舉止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和威望,並且學問也不會牢固。行事當以忠厚誠信為本。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錯不要害怕改正。”我心想:如果一個人要交朋友,那麼他必須會交一個比他好的朋友,但優秀的人就會因為他不夠好而不和他交朋友。想來想去我得出一個結論:這麼做會導致人們不再有朋友!這麼大的發現,怎樣能不告知媽媽呢?二話不説,我立即飛奔到媽媽面前,把我的發現告訴了她。聽我説完我的發現後,媽媽笑着告訴我:“傻兒子,孔子其實是告訴我們要學習別人的長處,要和自己自同道合的人交朋友。”我這才恍然大悟。

《論語》中,還有許許多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讓我受益匪淺,它讓中華民族深邃的思想和智慧滲入我的血脈,伴隨我茁壯成長。

《論語》讀後感 篇20

當我抱着一本厚厚的《論語》走在路上的時候,看見我的人都會驚訝的説:“你看得懂嗎?”而我會自豪的説:“看得懂!”其實這本書很趣味。

論語這本書講的是在我國東周時期,由王全空東遷後日益衰敗,逐漸失去了以往的威風,各個諸侯為了爭奪土地,展開了長期的鬥爭。

在這期間,魯國的孔子應對“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十分心痛。為了建立一種新的秩序和規則,孔子為了恢復周公建立的禮樂制度,提山“克已復禮”的主張,用“仁”對“禮”進行改造,提出並完善了“仁學”的理論。

孔子認為,“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遵重丄和關愛,就是重視老百姓,關心老百姓的病苦,就是“德治”。為此定現“仁”,孔了十分重視“禮”,主張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論行為都貼合的要求。

這本中還讓我們明白了一些關幹孔子和他學生的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貢向孔子請教:“教師,什麼是“仁”?”

孔子回答:“剋制自己,恢復周禮,就是“仁”;以周禮為標準,時時處處嚴格安排,使自己的言行貼合周禮,就是“仁”了!”

另我失望的是孔子為了讓自己的主張成為現時,於是四處遊訪,用了十五年的時間可最終各個諸侯國由忙於爭霸,所以沒有理會孔子的主觀,孔子十分失望只能回到魯國……

我看完這本書之後十分氣憤,因為孔子這麼努力的做到“仁”可最終他得到的卻是拒絕,要不是個各諸侯國不聽孔子的提議,所以才傷亡慘重。

《論語》這本書不但趣味,還能讓你受益韭淺,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

《論語》讀後感 篇21

我讀了論語這本書中説的: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尼,小車無月,其何以行之哉?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做一個守信用的人,要説話算數。

就比如我家吧。有一次,我考試考了一百分,爸爸非常高興,我説:爸爸,我考了一百分你不帶我去哪玩一天,爸爸毫不憂鬱的答應了,打算下星期天帶我去雲台山玩,我高興的不得了。因為我從來沒有去過雲台山,時間過的如流水一般,轉眼間到了星期天。我迫不急待的去問爸爸什麼時候去,爸爸説:“今天太忙了,沒有時間,改日吧!我的心霎時間由高興到難過”。我説:“爸爸你不想去,就別説,説出去話就如潑出去的水,要説到做到。”

媽媽下班了,我把事情的經過説了一遍,媽媽爸爸説了一頓,媽媽説爸爸做的不對,答應小孩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演而不信。

雖然這次我沒去雲台山,但是讓我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在這裏,我想對我們班的同學説,做為一名好學生,更要誠實守信,善於勤學。

《論語》讀後感 篇22

“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從上國小一年級開始,教師讓我們每星期做讀書筆記積累好詞好句。教師告訴我們讀書必須要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樣才能把書讀好,做一個充滿智慧的人。

我讀過一本書《論語》這是儒家經典。書中既有對社會、人生完美藍圖描繪,又有人性與政治、道德文化裏面故事十分精彩讓我異常喜歡。

記得有一篇是這樣:東漢時期天文學家張衡,他的祖先是名門,到了父親那代家敗了。張衡從小就生活得十分清苦,雖然家境貧寒,但張衡從不自暴自棄,放縱自己,反而更加努力他天生聰明,十分好學。經過各種辦法找書來讀,他對知識十分渴望。他喜歡晚上一個人對着天空數星星,滿天星星吸引他漸漸地他對天文學產生濃厚興趣。他喜歡聽祖母講嬋娥奔月的故事,他邊聽邊思考,為什麼晚上會有月亮,白天月亮到那裏去。祖父留下好多書,他用幾年時間就全部讀完。張衡和書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我讀了這篇故事深有感觸,我想一想平常就有些慚愧。以前爸爸媽媽讓我多寫一些字,我就不高興,一會兒跑來跑去,一會兒看電視。不聽爸爸媽媽的話心裏總有委屈,就明白讓我寫字。有一次,我把作業本上的字寫得東倒西歪。媽媽看見了讓我擦掉重寫,我不但沒有寫好,反而把作業本弄破了,媽媽狠狠地打了我,讓我道歉,我也要把自己想法説出來,才認錯。可我想如果不是爸爸媽媽嚴厲也寫不好今日的字,我決定以後必須要聽爸媽的話做一個學會感恩的好孩子。

書,使我開動腦筋,使我歡樂,使我分真假,理解善惡,書增長我知識開闊了我眼界,學會了感恩伴我成長。

《論語》讀後感 篇23

真理是最樸素的,就好像春天永遠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當我捧起《論語》時,就好像坐在杏壇之下、白果樹旁,聽聖人諄諄的教導,如沐春風,心靈在激盪中得到慰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讓我學會了謙遜,明白了“見賢思齊”的內涵,懂得了人無完人、人人皆有閃光點的道理。在我自大、驕傲時能低下高傲的頭、彎下不可一世的胸膛。虛心向他人學習,讓我變得充實;發現他人的缺點,讓我學會了自省。

雖不為師,但教師的教學方法卻與我息息相關。聖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的啟發誘導教學法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學會了學習。在我學習中陷入了困境,欲求而不得之時,我明白了應當如何應對,在什麼情景下是向教師請教的最好時機,充分發掘了我的潛能,又讓我享受到了欲求而得之的歡樂。

聖人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讓我在學習中幾多埋怨的心結打開了。長期以來,我因為對數學缺乏學習的興趣而沒有學習的動力。在其他學科的成績在班內名列前茅時,唯有數學成績像耀眼流星後微弱的尾巴。為此,我痛苦過,也努力過,但付出之後的結果總不令人滿意,數學成了讓我恐懼的學科。在這種境況下,我步入了八年級,這時候我突然發現教師問我的問題我總能回答出來了,上課時也不再心境忐忑了。漸漸地,我有了主動學習數學的衝動,課堂上準確的回答,教師的表揚讓我的信心也足了(實不知我回答的問題都比別人的簡單)。成績竟然真的突飛猛進的上升。之後,當我問起教師他是怎樣讓我這塊頑石開竅時,他只笑着説了一句話:當時你的底子有點差。我明白了······此時,我彷彿從教師的笑容中看到了聖人的影子。

“賢哉,回也。”我在學習與生活中的點滴提高,總能從教師或者家長那兒得到獎勵,有時雖只是一個讚許的眼神,也會令我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悦,從而增強了我學習的動力。“非我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當我犯錯時,教師和家長又儼然像孔聖人一樣對我嚴加管教,受到應有的懲罰。句句嚴厲的話語會令我如醍醐灌頂,激活我內心深處的良知,在反省中再走人生路。

《論語》,沒有讓我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打開《論語》,我就如穿越了時空的隧道,正坐在杏壇邊、白果樹下,傾聽聖人的諄諄教導,那一句句話語如心靈的及湯滋潤着我的心田,淨化着我的靈魂。

《論語》,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本書,多謝你與我同行。

《論語》讀後感 篇24

當我翻開那本厚重而又不厚實的泛着濃厚的油墨氣息的千古佳文時,我再一次的,被震撼了!

《論語》是記錄孔子以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散文。其內容,涉及政治、教育、禮樂、處世等等,是儒家文化基礎所在。它不僅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在東亞乃至歐洲也有重大影響,是中外人士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讀之作。

打開《論語》,我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空隧道,孔子留下了許多使我們對生活,對學習永久反思,並值得我們借鑑的文字。他的言行深及學習,孝道,德行,為政。使我驚歎不已!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孔子的快樂人生觀!

其實,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論語》中説到,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憂傷地説:別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沒有。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夏就説:“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人首先要能夠正確地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裏接受下來。每個人相對與他人都有不如他人的地方,或者某天不如意的事情“砰”地降臨在你的身上。如去年的地震中的青海玉樹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甘肅舟曲人。他們(她們)有的瞬間失去了父母、兒女、兄妹等親人;有的瞬間失去了熟悉的家園,這時要他們(她們)用怎麼的心態來面對?!天災,人們無法預見、有時又無法避免。在天災已經發生時,只有去接受它。不要過分地糾纏在裏面,整日呼天搶地,這隻會加重你的苦痛,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

然而,我們的第二個人生態度就是儘自己的可能、用自己的能力做事去彌補遇到的遺憾。災害已發生、悲劇已上演、迅速地正確面對這些困苦,思考如何去減少損失、重新站起來。此時,支持我們站起來的是內心的淡定與坦然。《論語。憲問》中談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如果你心懷很敞亮,內心很仁厚,你就有一種坦然的勇敢,去直面你的悲痛與遺憾。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悲痛是難免的,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儘快過去,這樣我們才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我們才會活的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如何做人,是一個終生的課題。《論語》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是一座思想的寶庫。認真地研讀,細心地體會,努力地實踐。我們的境界必將得以提升,我們的人生一定會產生積極的變化。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今後,我還要更加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的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嚐這暖暖的心靈美味。

《論語》讀後感 篇25

孔夫子的《論語》語言深奧,作為一名中學生,我除了知道《論語》是孔夫子和他的學生們的語錄,其它的也只是略懂一二。即使人們常説:“半部《論語》,行天下。”但是以前我對它一點也不感興趣。直到,今年暑假我讀了這本富含哲理的儒家著作。

論語中,我認為最富含哲理的一條,莫過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是處世方法。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別人的身上。不是嗎?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怎麼可以強施到別人身上呢??舉個例子吧:開學時,xx要發新課本給同學,如果她/他發現有一本課本缺了個角或有破損,就馬上發給了別人,這就是錯誤的做法。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間該多麼的美好,多麼的和諧啊

論語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則,莫過於“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一則説孔子想住九夷那蠻荒之地去,大家覺得奇怪,就去問他怎麼去住那麼落後的鬼地方呢?他卻答“君子住在那,又怎麼會閉塞落後呢?”此話又説到了兩個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環境的好壞,畢竟自身內心的清淨重要於外界環境的清淨。二是人改變環境,還是環境改變人,有一則小故事説把胡蘿蔔放到開水裏,胡蘿蔔變軟了,把雞蛋放水裏,蛋清蛋黃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開水裏,水就成咖啡了,這足以説明三種對於外界環境的態度,是“窮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環境慢慢改變還是與環境對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變環境,孔子正是説,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變環境,那裏就不會閉塞落後了。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應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應該要假若發現了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必須得勇於改過,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做人,就應該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態度來做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是我們必讀之經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論語》讀後感 篇26

中國是一座文明古城,它享有着“擁有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美德”的美譽。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文化廣為流傳,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這也就有了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民學習漢語,願意來到中國這片土地發展他們的事業,甚至是走完他們的一生。如今,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中國,發生了很多改變。從任人宰割到重新站起,從沒有選擇權到集體起義,從一個落伍的社會走向時代的盡頭。中國,正在以一個全新的姿態、一顆熾熱的心,走向世界的巔峯。

要説中國從未改變的是什麼?那一定就是圍繞我們几几代代人民的歷史文化。在中國的上下五千年裏,祖父輩們總會告訴你那麼幾句千古流傳的佳話,在以後的時代裏,你也一定會把這些話告訴晚輩們——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些讓你耳熟能詳,甚至説了上句便能對出下句的句子,正式出自於中國歷史上的一部鉅作—— 《論語》。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孔子弟子們言行的一本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首創語錄體。《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這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説起《論語》,就不得不提起孔子。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當時社會最博學的人之一,被後人稱為“孔聖人”。文中孔子的言語循循善誘、簡單應答、點到為止、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道來。《論語》一書正是孔子的弟子記錄他和他的學生言行的一本書。孔子的名言有許多有影響了人們的一生。當今社會,有許多人都會把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不想去做的事情讓別人幫自己完成,而這一現象在《論語》中也有相應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告訴我們,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強加在他人的身上。還有些學生,學過的東西就丟在一邊,但是,也許當你再次捧起這本書時,又能有新的體會,正如“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這本書除了有很多的好詞佳句,也刻畫了書中孔子以及孔子弟子的鮮明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温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脱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有人説,《論語》這本書就是教會別人做人的道理,也有人説,《論語》是讓那些迷茫的人重現找回方向和自信。我認為,《論語》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最好的體現,同時,它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最好體現。

《論語》經歷了兩千個春秋,可能時代已經變了,但是論語仍然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我們要把《論語》的知識傳給下一代,把經典傳給下一代,把文化傳給下一代,把中國美好燦爛的明天,繼續的延續下去。

《論語》讀後感 篇27

想找出一本影響了中國的書並不難,從《詩經》到《易經》從《左傳》到《史記》都影響了中國,但要找到一本能夠長遠地影響中國發展進程並且對中國人的精神品性影響深遠的書,恐怕也僅有儒家的經典之作——《論語》。

每個星期的星期五午時,最終兩節課是信息和《論語》閲讀課,我覺得算是最放鬆的課了吧。信息課上完後,《論語》閲讀課並不會讓我感到有壓力,教師帶着我們讀論語,釋論語,析論語,並且結合日常生活。論語中大多都十分貼近生活,做人也好做事也罷,都適用至今。

李榮浩的一首歌《年少有為》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懂得什麼是珍貴。”是啊!假如我年少有為…相信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人,關於這句話都有自己深刻的感受吧。在這碩大的宇宙,我什麼也算不上,我很平凡,很脆弱也很頑強。《論語》中有一則是孔子對自己人生的規劃,“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隨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的規劃,可我們一介凡人有幾個能做到這樣的。但我們在風華正茂的年代應當根據自身情景確立自己的夢想,平凡中亦可活出偉大。

未來好像十分遙遠,但作為一名高中生,眼下我們每一天不得不應對繁重的學習任務,正如孔子的那些弟子一樣,他們每一天也像我們一樣。只是他們是拜孔子為師,主動向學;而我們此刻大多是被動學習,疲於奔命。孔子有很多弟子都十分的勤奮,而顏回是最勤奮的那個,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思是,孔子説:“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每次讀到那裏,我都會覺得汗顏,那麼惡劣的環境,能樂觀相學。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有顏回一半刻苦勤奮好學,我相信給我們肯定不會差,我想告訴那些和我一樣正在努力的同學們,眾生皆苦,你也不能輸啊。

《論語》在中國甚至世界都是一本極具影響力的書,教會我們很人生的道理,多期望每個人在閒暇之餘都能閲讀閲讀《論語》,學習學習前人的經驗,這樣或許就會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論語》讀後感 篇28

上了近一個學期的“中國傳統文化賞析”課,我覺得自身素質有所提高,並且真正發自內心的領會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對任何一部古代佳作都很感興趣,但在老師佈置的作業中我體會最多的還是《論語》。

最早接觸到《論語》,是國小五年級語文課本里的《兩小兒辨日》,接下來是七年級課本中的“論語十則”,那時,根本不懂其中含義,卻能夠將其熟背,小時候媽媽對我的學習要求特別嚴,電視是絕對不允許看的,直到科教頻道播出的由於丹老師主講的《論語心得》,那段日子,在我完成了自身的作業後,唯一的放鬆,便是看《論語心得》,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才真正對《論語》有了初步的領悟。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段段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編纂,後來記成了《論語》。

有人説《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

我們都説孔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聖人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裏面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

在孔夫子這個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內心傳導出來的飽和力量。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強大。這是一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莊嚴。因為其中有一種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信念的人。

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字就是“仁”。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麼叫智?孔子説:“知人”。瞭解別人,就是智。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麼簡單。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這裏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説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説:“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着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着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着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着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閲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己。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師教育孩子要耐心”,我們經常這樣説。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

“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藴含的是教師的愛心。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着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着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着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着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閲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