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孟子

《孟子》讀後感(15篇)

欄目: 孟子 / 發佈於: / 人氣:2.79K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孟子》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孟子》讀後感(15篇)

《孟子》讀後感1

孟子經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來表達自己地觀點和看法。而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變成了今天我們常用地成語,如“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再作馮婦”等等,可見孟子思想對我們地影響對我們來説不可不謂深厚。

孟子所説的“揠苗助長”演變到今天一般都説成是“拔苗助長”,但説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斷地培養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願地去幫助它生長。不然就會像宋人那樣“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説,還枯死了禾苗,得不償失。要想幼苗茁壯成長,只有勤於耕耘。不願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就像人的成長與發展一樣,同樣要遵循規律,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點點變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養分,成長得更好,由一顆幼小的樹苗長成一株參天大樹。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是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謂:“其進鋭者其退速”,即是繼承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當我們太想辦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急於求成而顯得過於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孟子的觀點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樣,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越大,那它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樣,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所以凡是我們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當事情成功時,我們才不致於過於高興,被成功的喜悦麻痺了清醒的頭腦;在事情失敗時,才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致於過於失望和難過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

孟子還曾説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命時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孟子選擇捨生取義,雖然平凡如我們的芸芸眾生不用面對生命與道義這麼高尚嚴肅的話題,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還是會面臨兩難的選擇,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抉擇呢?比如説工作和休息的衝突,個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時候,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但我覺得能夠把工作和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熱愛生活,也喜歡工作,把生活當作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機體,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這樣,即是是工作佔用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會產生工作佔用了休息時間的想法,也就不會覺得在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是一種負擔。孟子的智慧讀後感孟子名言名句大全

《孟子》讀後感2

小的時候,外公經常和我面對面的坐在一起,外公給我讀着經典,如:《桃花源記》、《岳陽樓記》等;我長大點了以後,爸爸、媽媽便開始讓我讀着帶有拼音的詩詞,並背;上了國小,老師讓我們讀《孟子》。經典詩文,處處都在我們的身邊,老師會讓我們學習、掌握、運用經典詩文。在學習中,經典和我們形影不離,就像我們的影子一樣。是它讓我們掌握更多知識,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在我讀過的書中,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孟子》。

《孟子》一書記錄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孟子名軻,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後世將他和孔子併成為“孔孟”,有“亞聖”之稱。

在《孟子》一書中我個人最喜愛《成才先吃苦》,是説上天要把重大的責任加給這個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肌體飢餓,使他身體睏乏,使他做事時行為受到干擾,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動,使他性格堅韌,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讀了這一則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經過許多的磨難,要想鶴立雞羣,變成天才,就要從多方面去鍛鍊自己,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這是我想到了愛迪生説過的一句話:“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難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不能成功嗎?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數學題。做前面幾道題的時候都是“一路順風”的。可是誰知,半路卻殺出一個“程咬金”,搞得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前有敵軍,後有追兵”,進退兩難啊!做了十幾分鍾後,我便開始頭腦混亂了,真想把這一篇撕碎!可又轉念一想,哪一個成功之人的背後不是勤奮啊?他(她)們也同樣承受過,而且做得很好。同樣是人,難道他(她)們行的,我就不能嗎?又想起《成才先吃苦》。不行,我行,同樣我要和他(她)們做的一樣好!想好後我又重新從書桌上拿起筆,繼續在草稿本上演算着……哈哈,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算出來了,我高興得雙手狂舞+高聲尖叫!媽媽聞訊而來,看到我的樣子大吃了一驚。我發覺後,馬上收斂了許多,紅着臉,低下頭去繼續做……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呢?當然啦經典是對我們有好處喲!所以我們還是要讀經典的!

《孟子》讀後感3

孟子所説的“揠苗助長”演變到今天一般都説成是“拔苗助長”,但説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無若宋人然。

一定要不斷地培養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願地去幫助它生長。

不然就會像宋人那樣“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説,還枯死了禾苗,得不償失。

要想幼苗茁壯成長,只有勤於耕耘。

不願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

就像人的成長與發展一樣,同樣要遵循規律,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點點變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養分,成長得更好,由一顆幼小的樹苗長成一株參天大樹。

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是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謂:“其進鋭者其退速”,即是繼承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

當我們太想辦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急於求成而顯得過於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孟子的觀點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樣,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越大,那它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

同樣,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

所以凡是我們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當事情成功時,我們才不致於過於高興,

被成功的喜悦麻痺了清醒的頭腦;在事情失敗時,才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致於過於失望和難過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

孟子還曾説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命時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孟子選擇捨生取義,雖然平凡如我們的芸芸眾生不用面對生命與道義這麼高尚嚴肅的話題,

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還是會面臨兩難的選擇,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抉擇呢?比如説工作和休息的衝突,個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時候,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

但我覺得能夠把工作和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熱愛生活,也喜歡工作,把生活當作工作的一部分,

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機體,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這樣,即是是工作佔用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會產生工作佔用了休息時間的想法,也就不會覺得在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是一種負擔。

《孟子》讀後感4

在思考如何構思這篇文章之前,猛然間有件小事撞入腦海,便想着就以這樣的一個故事作為文章的引,也是不錯的。如古人所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話,自然而然地還在你寫上一句的時候,它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跑出來,並且自覺排好了隊,你不想記錄下來,怕是都不由着你了。

一天,與一位初入社會的年輕女孩談讀書,她問我該讀些什麼書,能夠明確自己人生的方向而不至於迷惑。我想這是許多嘗試着與自己對話的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既生存於這個變幻多化的世界,又不想被這個世界同化得過於徹底,總想着最後留一張書桌給自己。在她問出這個問題後,我幾乎是不假思索便告訴她,去讀讀南懷瑾老師著的各類書吧,可能起初讀起來不能讓你透徹理解他的話,甚至很多時候你跟不上他的思路,但只要你能多讀幾遍,哪怕一本書中只能理解那麼幾頁,也是收穫頗豐的事。她又問,我總覺得那些古書早就用不上了,為什麼還要讀。於是我對她説,讀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解決你在現有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困惑,你覺得現在的這些作家所著的書讓你讀了之後透徹了覺悟了,還是讓你更加困惑了。她説是後者。我告訴她這就對了,現在的很多作家們,連自己的思想問題尚且解決不了,怎麼能夠幫你解決你的問題呢?一個思想比較混亂的人,他寫的書怎麼可能條理清晰,怎麼能讓人內心堅定呢?

説到條理清晰,讓人內心堅定的好書,便不得不提南老師著的這本《孟子與盡心篇》。最近跟着南老師的思路,讀到了《孟子教修身》。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一切都是註定好的,自然順受而死的生命,就是正命。所以説,知天命的人,不會站在危牆下面。盡力行道的正常死亡,都是正命,非正常的死亡,受刑或自殺身亡等,都屬於非正命。孟子之所以成為亞聖,從盡心篇可見一斑。他這句話的意思並非讓人消極地去適應天命,而是要在自己的思想、觀念、言語、行為時時處處都處在道中,才是真的正命,一旦這些都做到了,“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好也罷,壞也罷,長壽也罷,短命也罷,就這樣靜身寧神以候,也就沒有什麼可遺憾和不滿的了。

那麼孟子修身篇,於我而言的啟示是什麼呢?作為一個偶然幸得思想,有意識地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自我,到底該以怎樣的方式去修身?想來,一定要讓自己的思想、觀念、言語、行為時時處處都處在道中,去惡從善;無論身處山巔抑或低谷,始終銘記《大學》中“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而如果要總而言之,那就不得不又歸於孟子的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孟子》讀後感5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侷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

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説。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脱不了。

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説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毛澤東的話“幹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為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台,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孟子》讀後感6

傳統文化知識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珍貴寶藏。它集中了古代聖人的智慧。在歷史遺留下來的經典著作中,藴含着許多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可是,在這科技發達的信息時代,傳統文化知識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因此,弘揚傳統文化,對我們青少年來説是責無旁貸的。

歷史流傳下來的經典著作有許多。這些著作中所藴含的理念是我們所追尋的。它們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教會我們許許多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和做人的最基本準則。《孟子》一書就是傳統文化知識的精髓。我讀了它,從中學會許多為人處世之道。我要學為自己所用,並把它發揚光大。

《孟子》教會了我們孝順。《孟子》一書中言“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他主張的本質上是對父母孝順,對兄長友愛。這種道德理論正是我們所崇尚的。可是現在的社會,新聞媒體曝光的因為父母年老而嫌棄自己父母是拖累而將他們趕出家門的例子比比皆是。曾有報道稱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因為不務正業而單身着,他的八十多歲老母親為其擔憂而不與小兒子進城享福。因為該男子喜歡嗜酒,有一回醉酒回來後,毆打自己的老母親,並將其把她趕進廚房做飯。但老人因年老體衰,並且身上全是傷,摔倒在廚房裏。那時正值冬天,老人被活活凍死在廚房裏。該事件被報道出來後,引起社會的關注,許多人為此感到心寒。在這個科技發達的信息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着一顆向善的心。一個人,他如果想存在於這個社會,在這個社會立足,不被社會所淘汰就必須保持着一顆向善的心。我們也要保持有一顆孝順的心。“百善孝為先”,這是最基本的做人準則。

《孟子》提醒我們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寡人之於國也》中説:“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污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其中就藴含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時刻提醒着我們:人與自然相互依賴,相互依存。反觀現在的社會,在利益的重薰下,人類大量的砍伐樹木,致使土地沙漠化。工業污水的排放和人類不知節制的捕魚,造成了生物魚類的滅絕,使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樣我們又怎樣進行可持續呢?難道這不令我們反思嗎?有句俗語“金山銀山,不比綠水青山”這就體現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如果環境破壞了,就算我們有再多的財富也找不回以前的青山綠水。

閲讀經典書籍,傳承孟子的思想理念是我們青少年的責任。但是在這信息化時代,又有多少人可以去閲讀那經典文化?許多年輕人只是沉迷於網絡遊戲,網絡小説。多少人時刻放不下手機,只是為了刷微博,刷刷微信朋友圈。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放下手中的手機,離開眼前的電腦。捧起曾經遠離我們的那一本本經典書籍。重新走進中華傳統文化的殿堂吧!

閲讀經典書籍,傳承經典文明,弘揚傳統文化。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質,可使我們變成一個品學兼優的人,社會也會因此更美好,更和諧。弘揚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應做的事。

《孟子》讀後感7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瞭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聖人,十幾歲的時候,它還去過魯國,相知孔聖人的門第來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去世了,於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孔子的學生是最重視的學生,不過,一場疾病導致了他不敢見人,也能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的長出了一個錛俿角癇,於是他隱居與樹林裏,誰也沒見過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聽了孟子的講述,決定收他為徒,三年後,司徒牛讓孟子離開了那裏,勸他去更加開闊的地方展示才華。

孟子淚令老師後,回家興學育才,憑藉着他的本領,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師。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帶着幾個門徒去了齊國。起先,他受到齊威王的歡迎,齊威王知道他是一個人才,但孟子齊國不被重用,因為他堅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齊威王確性霸道,他想要把整個天下櫃為己有,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錛偽琻銡玗一口才,他説話滔滔不絕,有因為他學識淵博,知道的東西很多,隨後就能説出大道理來,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説服齊威王行仁政,他給齊威王講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腦海裏基礎的知識,要是我是齊威王,都會聽得暈頭轉向呢!

78歲時,孟子決定辭了官衖,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覺得在怎麼,也得綠葉歸根,於是,在眾人的挽留下,孟子熱淚盈眶地回了家,在齊國35年。

85歲,古稀之年,孟子帶着鄒國百姓的歎息聲,徒弟的哭聲,去世了。

出殯這天,雪更大,風更狂,連天地山川都為一顆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感到孟子的家鄉,披麻戴孝,在風雪的呼嘯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實,就算是聖人,我也覺得他會有錯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為,孟子總是説,孔子説的都是對的,然而,孟子的動勛遠大於他犯下的錯誤,他謙虛,他好學,他還真有一副好口才——

孟子,真是一位偉大的“老師”。

《孟子》讀後感8

《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她在儒家典籍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孟子》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孟子言論的總彙,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元典。20xx年來它不僅一直影響着人們的思想,而且早融入了人們日常生活之中。

《孟子》一書對於儒家的重要意義,在於它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重要思想。《孟子》的思想主體是倫理政治學説,其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認為,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就是人類的文化規範——仁、義、禮、制的萌芽和根本。雖然從理論上來説人性是本善的,但從實際來看,人們處事並不能完全符合仁義標準。所以孟子強調品德修養,以此恢復喪失了的本性之善。由於強調自我品德的修養,孟子表出強烈的自尊,自強精神和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獨立。將人性的理論推廣到政治領域,就是“仁政”的學説,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孟子的“仁政”學説,包含了對人民的重視,即民本思想,這個思想是孟子學説中最光輝的組成部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此書的作者孟子,是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少年家貧,有寡母撫養成人。在孟母“擇鄰處”、“斷機杼”的教育下,他拜子思為師,潛心攻讀孔子的儒家學説,終成儒家思想的一代尊師。在書中他強調個人要自強奮鬥,認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他強調,只要不斷磨礪自己,終能戰勝困難,獲得成功。

關於我對《孟子》讀後感,我定義,孟子是個不吃虧的人。

《孟子》裏有很多精彩的辯論,文章裏體現出,他的每次辯論都是應變自如,有犀利雄辯的語言,站無不勝。

他的不吃虧表現在,孟子在論辯中主張什麼,反對什麼,立場、觀點鮮明,而且感情色彩強烈。他反對不義之戰,歌頌正義之戰;反對暴政,讚揚仁政;反對楊墨,推崇孔子;反對窮奢極欲的權貴,同情水深火熱中的百姓。

他的不吃虧得益於,孟子在論辯中長於説理,顯示出他雄辯的才華。他往往能針對對方的言論,不急不迫、一步緊似一步地論説開來,最後用精闢的語言概括出自己的思想,一針見血地指出對方的謬誤,確有説理痛切、發人深省、令人信服的效果。

《孟子》讀後感9

《孟子》一書中《梁惠王(下)》篇裏有孟子與梁惠王等君王非常精彩的對話,通篇論述孟子的“仁義”、“王道”思想,運用大量的典故比喻來勸誡梁惠王、樑襄王、齊宣王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用道德的力量使天下統一,倡導“仁者無敵”。孟子由“五十步笑百步”,“挾太山以超北海,非不為也,是不能也;為長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為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等一系列的類比,使君王由衷地感歎:“夫子之言,於我心有慼慼焉”。進而認可孟子“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以這樣的做法去滿足所想達到的目的,好比爬到樹上去捉魚,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方法與目標大相徑庭,相差甚遠,越是努力,離目標越是背道而馳。孟子通過一系列的論述與類比,説明一個道理,君王也想治理好國家,也有美好的願景與目標設計,但方法手段都太過功利,沒有抓住“仁”的根本。以“威“而非以“德”,以“利”而非以“義”為目的,造成了自己的努力與目標訴求反而相反的尷尬局面,且孟子又進一步指出:“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力而為之,後必有災。”告誡君王爬到樹上去捉魚,雖不得魚,卻無禍害,但君王以這樣的做法來滿足自己的慾望,處心積慮,勞民傷財,不但達不到目標,反而會引禍上身,提醒統治者要以正確的手段來達到正確的目的。

另外,孟子一向認為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但在此他又特別提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也即沒有恆產而有恆心的,只有士大夫才能做到,這類人是社會的精英,他們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如果君王改革政治,施行仁政,就會使士大夫都來歸附,進而百姓們都來歸附。那樣王國就會興旺發達,民眾就會安居樂業,君王也才能真正贏得尊重。

我們現在發展經濟也好,改善民生也罷,政策與措施都要接地氣,可操作。特別是基層幹部身處一線,更要實事求是,不可為單純的完成任務而不講工作方法。“不忘初心”不僅僅是指我們的來時去路,同樣也指我們踐行初心的方式方法。總之,不能脱離羣眾,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其行為也只能是緣木求魚,距初心越來越遠。

《孟子》讀後感10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瞭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跟孔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在孔子去世後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聖人,十幾歲的時候,他還去到魯國,想找孔聖人的門第來教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逝世了,於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孔子的學生)最重視的學生,不過,一場疾病導致了他不敢見人,因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地長出了一個"小山丘",於是他隱居與樹林裏,誰也沒見過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聽了孟子的講述,決定收他為徒,三年後,司徒牛讓孟子離開了那裏,勸他去更加開闊的地方展示才華。

孟子淚別老師後,回家興學育才,憑藉着他的本領,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師。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帶着幾個門徒去了齊國。起先,他受到了齊威王的歡迎,齊威王知道他是一個人才,但孟子齊國不被重用,因為他堅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齊威王卻行霸道,他想要把整個天下拒為己有,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武器"——口才,他説話滔滔不絕,又因為他學士淵博,知道的東西很多,隨口就能説出大道理來,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説服齊威王行仁政,他給齊威王講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腦海裏積蓄的知識,要是我是齊威王,都會聽得暈頭轉向呢!

78歲時,孟子決定辭了官銜,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他覺得再怎麼,也得綠葉歸根,於是,在眾人的挽留下,孟子熱淚盈眶地回了家,在齊國,他整整呆了35年。

85歲,古稀之年,孟子帶着鄒國百姓的歎息聲,徒弟的哭聲,去世了。

出殯這天,雪更大,風更狂,連天地山川都為一顆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趕到孟子的家鄉,披麻戴孝,在風雪的呼嘯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實,就算是聖人,我也覺得他會有錯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為,孟子總是説,孔子説的都是對的,然而,孟子的功勛遠大與他犯下的錯誤,他謙虛,他好學,他還有一副好口才。

看了我這篇讀後感,你應該對孟子不只是孟母三遷的印象了吧!

《孟子》讀後感11

原文:

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有人?

釋義:

一個人的生命本來有道,但沒有反省自修,反而迷心逐物,向外馳求,一輩子隨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就變成平常人,也就是凡夫、眾生了。

如果作人做事,不知隨時隨地反省檢查自己過錯的話,德行是不會有所進步的,如果能時時自我反省,發現自己的過錯,那麼這一天活着的生命就是有恥,就是有慚愧心。假使犯了過錯,不但不自我反省,反而自我辯護認為沒有錯,甚至推過於別人,也就根本無慚無愧了。

有慚有愧之心,是平常進德修業最大的關鍵。佛家學説也是如此,認為慚與愧,是人生修養非常重要的善行。有些人,非常聰明伶俐,做錯了事,自己運用機心,很巧妙地為自己辯護,肯定自己沒有錯,這一類人,就是用心極不誠實,非常狡猾的人。慚愧兩個字,對這種人根本用不上。當你不如人的時候,假如自己還沒有慚愧心,那你怎麼能夠做到和人家一樣呢?人都有好勝上進的心理,看見別人比自己好,卻困於自己的壞習慣,只是自卑,不肯自求進步。其實,不必怕不如人,只要發一個慚愧、有恥之心,自己努力,別人也許十日能做到的事,自己百日、千日總可以達到與別人同樣的程度吧,甚至超越。可是一般人,往往不會自我承認無恥,反而容易犯自卑感的毛病,其實能夠有自卑感,已經是有知恥的動機,但是必須要拿出勇氣,不要被自己的自卑感淹沒,更要奮發向上進德修業,作人做事要這樣,修養心性更要如此。

讀後感:

比起古人,現代社會的科技不斷髮展,給人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無限的方便,我的體會是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要説現代人的幸福指數應該很高了吧。但在中國的事實是,沒錢的人不高興,有錢的人也不高興,沒權的人不高興,有權的人還是不高興,為麼?因為人人缺乏安全感,就拿人人賴以生存的空氣和食品來説吧,人們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吸入多少有毒氣體?也不知道吃的是什麼化學元素合成的東西?為了辨別這些,人們得自我掌握PM2.5指標、防腐劑、添加劑……

先賢所講的無恥之心在哪裏?慚愧之心在哪裏?在食品安全問題上,道德和良心已經完全沒有了底線。

好在我們還有油條哥、託舉哥以及無數的志願者和好心人,在這些道德模範的引領下,每個人都應心存善念,心存慚愧之心,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時一定要想想這樣做能否對得起父母、對得起祖宗、對得起自己的天良?能否不讓別人批評我、指責我?用內外的力量約束自己。

相信人只要有慚愧、羞恥心,就自然會守禮,自然能夠盡義務,企業效益自然會提升,社會環境也自然會和諧。所以從當下做起,從自我做起吧。

《孟子》讀後感12

孟子的政治主張久久難以實現,他很着急。恰在此時,他的學生公孫丑變便把他與實現霸業的管仲、晏子相比,這更使孟子心中難受,但作為王者師的他有怒而不敢發泄出來,如過他發泄出來,便有時他王者師的身份,於是他借增西發泄了心中的怒氣,真是一舉兩得。一發泄了心中的怒氣,二為自己的仁政、王道找到了藉口,何樂而不為。他看不起管仲、墨子的霸業,但他説:“以齊王,由反手也。”難道他不知到齊國能有今天,正是管仲、墨子的功勞,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公孫丑又問孟子:“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乎?”於是孟子大談闊論,從勇氣談到豪然正氣,其實它真正想談的就是他所謂的浩然正氣。公孫丑問道:“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正氣。”“敢問何謂浩然正氣也?”曰:“難言也……”孟子所謂的浩然正氣,與他的性本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真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娞矣。”孟子教化人們培養仁義之心和浩然正氣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做起。正是由於這種思想的影響,有人走在路上連一隻螞蟻也不敢踩死,正是因為對這種思想的培養,大多數中國人骨子裏就生長着仁義,這恰恰讓一部分小人乘虛而入。當今的世道就有這樣的小人在大小的舞台上指手畫腳,狐假虎威。我恨小人,因此我恨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論。如果大家都有一點老黑格爾的性惡論的思想,就不至於產生這樣的小人了。

當然孟子有許多好的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公孫丑説:“然則夫子既聖矣乎?”曰:“惡!是何言也?昔者子貢向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聖,孔子不居——是何言也?’。孟子非常謙虛,從不把自己看作聖人,孔子尚不敢自沉聖人,何況我孟子呢?這正是孟子偉大人格魅力之所在。我們缺少的正是孟子的這種人格魅力,在學習生活當中,有一點成績就誇誇其談,自高自大。我要説:孟子尚不敢如此,何況我們這些平庸之輩呢!

《孟子》讀後感13

俗話説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聲暑天寒。”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鼓勵孩子會使他們更加健康發展,而批評打擊的一句話,會讓幼兒變得畏縮猶疑。 作為教師,首先要看到孩子的進步,讓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斷增長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們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會發現孩子是在不斷成長進步的,從而對他們加以表揚。“你剛剛學畫時,連筆都拿不住的,現在已經會畫手絹了。”“你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勵後,學習熱情和思考探索的積極性會很高。有意識的表揚,對與幼兒良好學習行為的養成無疑有着積極意義。

在活動課上,還有在幼兒園裏的一些簡單勞動、遊戲或其他活動,教師要鼓勵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觀察、多思考,如外出參觀、遊玩,目的是讓幼兒與外界多接觸,從而放鬆身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知識,這樣教師就要對認真、能積極思考的幼兒多表揚,這既激發了這樣的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對其他幼兒也起了一個正向引導的作用。在勞動中,有的幼兒不怕髒、不怕累,而有的幼兒則拈輕怕重,有躲避勞動的傾向。

教師就要講明勞動的意義,大力表揚前者,對後者既不批評又不縱容,而是諸如此説:“xx平常非常熱愛勞動,今天的勞動熱情還沒全發揮出來,希望xx成為小朋友中最能幹一位。”這麼一説,大家肯定都幹得熱火朝天,結果是既美化了環境,又培養了幼兒從小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對孩子的鼓勵,不一定必須用語言表現出來。老師滿意信任的目光,親切喜悦的笑臉,都會給孩子帶來力量。他們從老師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對了,“啊,我進步了老師多高興呀。”於是孩子在盤算着,怎樣讓老師更高興,不用你嘮嘮叨叨的數落孩子,他們自己會給自己提出進一步的要求,這樣孩子會在鼓勵聲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讓我們用真誠的鼓勵來幫助孩子,我們也希望他們成功、進步,但是我們也應該允許他們失敗。同時,不要忘記留給他們時間和空間,這樣孩子才會在我們的掌聲中走向成功。

《孟子》讀後感14

孟子是亞聖,繼承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也是儒家傑出的代表人物,。

人的本性而言,宋代以後學者一直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傅佩榮先生經過研究認為,孔子、孟子都沒有認為"人性本善"。而實際人性並無善惡,只有"善的傾向",即孟子相信"人性向善",人性是種傾向,説明人生是開放的,永遠是一種對自我的要求,且此種要求由內而發,不是由外在給予的,因此,人生的價值就在於實現自我向善的本性。這就不難於理解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為何總是不辭辛苦,以天下為已任,周遊列國,不可為而為之,推行自己的"仁""仁政"思想,並以此為樂。他們的思想是站在了泰山之巔啊!傅佩榮先生總説,人活在世界上,就要經由不斷的努力奮鬥,使自己越來越好,人性向善,行善,人格越來越高,這才會享有真正的快樂,最大的快樂。

我們要學習孟子的"浩然之氣"。我們都知道孟子的幾句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人性向善",人的價值當然是由內而發,但個人價值的實現離不開環境,不可忽視環境的因素,人的價值必須落在人際關係的網絡中才能得以實現。孟子宣揚的"仁政"思想在他生活的年代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孟子從未言棄。他有那份自信,"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些話兩千年來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對於我們凡人來説,工作學習中也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即使是最微末的細節也要全力以赴,在工作中成長,等到時機成熟,自然水到渠成,"天降大任",有承擔大任的一天,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

孟子的豁達。孟子和孔子一樣周遊列國而不得志,沒有機會來實現自己的"仁政"思想,但卻非常自信灑脱。孟子説,"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所以孟子的快樂來自於自信。孟子又説,"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所以孟子的快樂也來自於"強恕""求仁"的向善之心,做一個真誠的人,生命的快樂根源在內不在外。因此,當我們反省內心,發現自己誠懇,可以對得起自己,那便是無比的快樂了。有機會我也看一下老祖宗的東西博大精深,要好好學呀~呵呵,這本書我還沒開始看了

現在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感興趣中。落落,這本書寫的很好,有時間看看吧。作者是傅佩榮不錯,頂一個

《孟子》讀後感15

《孟子》是儒家的一部經典鉅著,系統的為我們闡述了治國之道和孟子思想。與孔子相比,《孟子》對中華儒家思想也有着極其深厚的影響,它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傳承與完善,是剖析“仁愛”精髓的亞聖之作。每次讀《孟子》,都會有洗滌心靈的感覺。

與孔子時代的儒家思想相比,孟子不僅僅是傳承,而且還對儒家思想進行了完善和解釋。“仁”本來是一個空洞的概念,沒有理論基礎來解釋,孟子修繕了理論基礎,彌補了不足。對於“仁”的理論基礎,孟子認為這一切都來源於人的本能。他認為這是人與身俱來的人性,這是與禽獸最大的區別。善一直存在於人的心中,只不過有些人是為了一己私慾而做的壞事,這是私慾對於善念善念的控制。孟子對於“人本善”的提出無疑是對“仁愛”的最好解釋,這也是對後人道德修養方面最大的啟發。道德修養的提高也是《孟子》中很重要的內容,孟子認為個人的反思和思考相對於教育來説,更顯得重要。教育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個人對於自己德行的思考才是昇華。一個人要有好的修養,首先要接受教育,要刻苦學習,反覆思考和反思,這樣才會有進步。對於反思,也就是孔子《論語》所説的“一日三省吾身”。孟子的這些思想對於宋明理學家們都有着極大的影響。

“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這是孟子在政治主張上一個縮影。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孔子的基礎上提出了君王個人德行的重要性,這是才是仁政的基礎。君王對待子民就應該像父母對待子女一樣,子女對於父母也要順從。當然,在那個時代,這些先進的理念有着歷史的侷限性,孟子沒有考慮到封建階級制度的根深蒂固,這些都是不能實現的”空談”。但是這些政治主張的提出也從側面體現了孟子對於民間疾苦的同情。

“周公沒,聖人之道不行;夢珂死,聖人之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真儒。”讀《孟子》,就是學做人、為政。這是兩千年多來《孟子》一直深受我們喜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