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唐詩讀後感15篇

欄目: 唐詩三百首 / 發佈於: / 人氣:5.2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唐詩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唐詩讀後感15篇

唐詩讀後感1

在我國文學史上唐詩是一座令世人歎為觀止的奇偉高峯。大凡識得幾個字的中國人都會吟得出幾句唐詩來,唐詩就好象碗中的飯粒,你總可以撈上那麼幾粒來。長期以來國人也就是嚼着唐詩長大的。説起李白杜甫白居易,就好象在拉爺爺姥姥的家常,總有扯不完的話頭。唐詩雖然高雅,文質俱美,但能進入民間,是可以掛在老百姓口頭的藝術。唐詩的妙處就在這裏。

我們今天看唐詩只有驚歎。驚歎唐代怎麼盛產詩人,唐時的文藝園地怎麼盛開詩的奇葩,我們還驚歎唐代的詩人哪有那麼雄豪,哪有那麼纏綿,哪有那麼大江南北,那麼花前月下!可是,歷史的煙塵湮沒了一切。古人的情懷我們今人已無法把捉,我們只有透過歷史的煙塵,撩開歷史的帷帳,去遙想那秦時明月漢時關了,去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茫,去欣賞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美。一部《唐詩三百首》給我們大致描繪了唐詩脈絡起伏的.輪廓。初唐的詩人總是那麼青春年少的樣子,骨子裏就充滿激情充滿奇幻,其詩情激揚,有奔放傲視環宇睥睨羣雄的氣慨,有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氣度。盛唐的詩人卻又是那樣平和大度,其詩其情不免流露出功成名就的曠達,有直掛雲帆濟蒼海的豪氣。而晚唐的詩人難免沾染了沉沉暮氣,其筆力不再俊美飄逸陷入苦澀之境,大有憑軒啼泗流的落寞感慨。

海德格爾説,語言是存在之所,人要詩意的棲居,那麼王維的詩就可以作為人的心靈的寓所,安妥我們日益躁動的靈魂。

唐詩讀後感2

四季的風物就是四季的心情,讓人在這樣的季節輪迴裏,將志向高遠的氣度和人間的`情懷結合起來,細細領略那穿越千年而來的風花雪月,與那歷經千年而不朽的秀口錦心進行智的交流和心靈的碰撞。

或培風圖南志,凝澹田園心,或挫鋭解鋒,和光同塵,或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或邈以千秋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讓我們通過閲讀,將心繫民生、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以詩語為媒,連接過往與未來,得以代代傳承。

感謝蒙曼講詩,使我們從中汲取了大量的古代知識,去慢慢學會閲讀一首詩,去欣賞詩詞之美、文字之美、生活之美、與情懷之美;去揣摩一字抵千言的精妙,去推敲古詩用字的精準,去歎息一首詩所包含的色彩、韻律、節奏、音畫,紋理以及質感;去洞悉一首詩背後浩瀚的歷史背景,去學習詩詞的各種體裁與形式,去領略大背景下詩人的氣魄與胸襟。

一本好書得以愉悦,一本好書得以淘取新知,經得起歲月地檢閲,耐得住細細地咀嚼,值得反覆重讀。這就是本書帶給我的感受。

唐詩讀後感3

古詩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發出它萬丈光芒。是中國文明的見證。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發的精神力量。《唐詩三百首》中,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如海上的照明燈,照亮了我們,如風雪中的煤炭温暖着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哲理。古詩,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着我們,關心着我們,給予我們希望。每首詩,都出自不同詩人之手,這些人已文明於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和而知。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眾人所遺棄,不被眾人所知,它們有自己的光彩,也自己的燦爛。它們一直等待着,等待着我們的發現。

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詩,我們會發現,每一首詩都是一個伊索寓言,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古詩似乎有着讓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細細的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最大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為國小生,為了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為而奮鬥。不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己,而努力的學習。

唐詩讀後感4

每當我翻開《唐詩宋詞三百首》,就好像聽到江南淅瀝的雨聲,好像看到碧波上泊着的烏蓬船。青蓮居士當時“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豪氣,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帶給我同樣的震撼,一個是詩仙俠士,一個是愛國不惜生命的偉人,在歷史這條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河中,他們流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在杜甫“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纏綿俏麗中,我又感受到了大詩人把這美如畫的情景描寫的如此惟妙惟肖,留給我們的是清雅秀麗的餘韻。

“宛轉峨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這幾句詩,不正是把那種感歎時光無情的悲涼之感表達的淋漓盡致嗎?這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把對時光的不捨與感歎融入了這一個個字中。

從留有濃濃墨香的唐詩宋詞中,我們還能讀到那濃濃的愛國情懷。它們也許是李後主“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歎息;也許是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激情;又或許是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報國無門的情感。詩人任思想在伏案揮毫中狂舞,任對祖國的滿腔熱血在紙上揮灑,留與後世的一代又一代愛國兒女久久瞻仰。

身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為祖國擁有如此豐富、瑰麗的文化感到驕傲,我們現代的少年更是要取詩之精華,學詞之涵韻,在《唐詩宋詞三百首》中這些令人浩氣長舒的詩句中,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唐詩讀後感5

這個假期我讀了《唐詩三百首》,讀完後,我覺得裏面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是偉大的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詩人,也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王’和詩魔之稱。

《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的`意思是:多麼茂盛的原山草啊,春天茂盛,秋天枯萎,歲歲循環不已,野火雖將那大片枯草燒的精光,一旦春分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甦,以迅速的長勢重新覆蓋大地。雖然古道成慌,但青草滋生是它恢復青春,行路人看見齊齊芳草而想起了離愁別苦,似乎着每一片草葉都包含別情。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果我家下有一株小草,一次,我在窗前畫畫,突然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我透過窗户,看到了一株抬頭挺胸的小草,它正在跟風雨戰鬥,風嗷嗷地説:“哈哈,小草你是抵擋不了的,我比你強多了,哈哈哈!”小草輕輕的發出聲音,堅強地説:“我不怕,我一定會戰勝你的。”“小草,你就別做白日夢了吧!”風洋洋得意地説,風呼呼吹着不一會兒小草斷掉了。這時,我還以為小草就這樣完了,第二天早上,我起了一個大早,吃完飯後,飛快的跑到樓下,我很驚訝,小草活了,這時我情不自禁的吟誦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所以,我們也要像小草一樣不向困難低頭。

唐詩讀後感6

它,能使人平心靜氣;它,能使人熱血沸騰;它,是一個時代的標誌。它就是——唐詩。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在唐朝,李白闖天下,學詩學道,任劍逍遙。每日,他高吟“君不見黃河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放詩句。入夜,他於花間獨酌,於月影下舞劍。太白秀口一吐是半個盛唐。”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這樣的唐詩盡顯豪邁。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在唐朝,王維獨處於空山深林之中,看到一抹夕陽的斜暉,透過密林,灑在林中青苔上。此景令他深有感觸,以簡淡的筆墨寫出“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在皓月當空之時,山上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流於石上,面對如此清幽明淨的美景,王維動情地寫出“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樣的唐詩如畫江山。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在唐朝,安史之亂的踐踏,杜甫道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感受到了他的.悲憤。河南河北的收復,杜甫高吟“青春作伴好還鄉”,我感受到了他的狂歡。在唐詩中,可以領略愛國人士——杜甫發出的肺腑之音,和唐朝有盛轉衰的悲壯。這樣的唐詩熱血奔騰。

無論是盛唐,還是衰唐,它都是詩化了的世界,充滿詩意,豪邁之情在太白口中一吐便成了千古之情,如畫江山在王維手中成了詩境,熱血灑落的戰爭在杜甫詩下盡顯其詩意。唐朝,一個詩的時代。

唐詩讀後感7

唐詩,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是中國詩歌的高峯,而《唐詩三百首》更是唐詩中的精華。從牙牙學語起,父母就教我們背誦唐詩。什麼:白日依山盡呀,牀前明月光呀等等,也就成了我們童年的歌謠。自學習認字後,各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也成了我們啟蒙讀本。

就詩人而言,我比較仰慕李白。李白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可真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詩仙”啊!我很喜歡他的《靜夜思》: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一首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的詩呀。

我還喜歡李白的《春思》、《早發白帝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這些語句優美的詩歌。

就詩歌形式而言,我比較喜歡的多是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之類的詩,因為它們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容易記住。但有時不足二十餘字的唐詩竟也包括多層的.意境,並且每個字各具文采。賈島的推敲的故事可謂唐詩中的有名典故,竟會到達得一字而詩意盎然,易一字而詩意全無的地步。這,真讓我佩服之極。

此刻,許多唐詩都已進入了我們的國小教材中,成了我們學習中國文化、瞭解中華禮貌的入門階梯。而我的書架上,也有幾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它們成了我常讀常新的讀物,讀後令人浮想聯翩。我愛《唐詩三百首》。

唐詩讀後感8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其中不乏“美言”可以讓我們回味、品讀、學習。

張若虛的“玉户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用擬人手法把月光寫得有情有意。思婦因月而思念,欲通過捲簾、拂水把這惱人的月光趕走,可月光似乎故意和思婦作對一樣,簾卷而月不卷,水拂走而月不走。月光似乎瞭解思婦的內心想來陪伴她,所以思婦趕不走它。這就是美言的妙處。

王維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運用動靜結合、以動襯靜的手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空靈、寂靜的山間夜色美景圖:皎潔的月光,汩汩流淌的清泉,浣女的喧鬧聲,滿池塘的蓮葉……山間夜色在王維的筆下描繪的令人神往,這就是美言的妙處。

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用排山倒海般的氣勢寫出了人生的可悲。時間就如東流的黃河水,一去不復返,生命也是這樣,青春逝去追悔莫及。作者用誇張的手法寫黃河之水滔滔從天上奔湧而來,而人生與黃河比起來就顯得渺小多了。人生短暫、生命易逝的悲哀被這句詩渲染的淋漓盡致,這就是美言的妙處。

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更是為我們道盡了生離死別之苦。人生最遠的距離莫過於陰陽相隔。十年,一個在人間,一個在陰間,不通音訊,十年的相思,十年的生活所經歷的苦,十年的孤獨寂寞,在這“茫茫”之中已包含無盡了,這就是美言的妙處。

唐詩讀後感9

在遙遠的古代,人們為了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思念,於是寫下一首首思鄉詩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思念。

讀到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等等,都包含着作者對家鄉的'眷念之情。那些遊子獨自在他鄉漂泊,每天都思念着家鄉和親人。夜晚,抬頭仰望那明月,就會思念起家鄉。在寂靜的船內,看着那遙遠的海岸,禁不住眼淚嘩嘩,想起了曾和父母之間發生的事。換做是我們,在這種時候,含着淚與父母和家鄉告別,心裏將會是多麼寂靜,會多麼難受,會多麼思念、想念家人……心裏那種説不出的感受。

就像《泊船瓜洲》,詩人王安石僅借明月來襯托出他對家鄉的眷念,家和目的地一江之隔,在這麼遙遠的路途中,他希望明月照着他回到家鄉;《秋思》,詩人張籍想寫信給家人,因為心事重重,表達的感情太多太多,不知寫什麼好;《長相思》,詩人納蘭性德,將人們在寒烈的冷風之下,思念起故鄉,睡不着覺。

從這些詩中,我讀到了一個道理:這些遠離故土的遊子,總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他們十分熱愛自己的家鄉,寸草不移!

唐詩讀後感10

我一直很喜歡《唐詩三百首》,我喜歡詩仙李白,記得李白小的時候有一次,學習不用功,缺乏毅力,有一天,他讀書讀到一半,就不耐煩,乾脆把書一扔,溜出門玩去,他連蹦帶跳地跑着,突然聽到“嚓,嚓,嚓”的聲音,看見一位老奶奶正用力地磨着一根鐵棒,李白很奇怪,問老奶奶為什麼在磨鐵棒,老奶奶告訴他自己在磨繡花針,只要不間斷地磨下去,再粗的鐵棒也能磨成繡花針的。李白聽後,心想:“對,只有要恆心,再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他轉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書本,專心致志地讀起來。經過長期刻苦的學習,他打下紮紮實實的`基礎。後來,李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被後人們譽為“詩仙”。

李白的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讚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如《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靜夜思》等。尤其是他和“詩聖”杜甫是好朋友,兩人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

我們現代的國小生,要學習李白等先輩們的不斷進取、鍥而不捨的精神,為以後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還要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為國為民的偉大胸懷,將來才可以為人民、為祖國獻出一份力量,做出應有的貢獻。

唐詩讀後感11

《國小生必背古詩詞75首》是一本書,一本文化深淵的好書,一本成長必備的書。瞧,這一首喜人的古詩,那一首感人的優美詩詞,又有文學修養必備的東西,真是一本好書!可惜,沒有插圖。

這裏面全是詩,也有註解、譯文、詩人介紹、賞析等其他東西。看: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句寫江南多美啊!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句道出了蜜蜂的辛勤,還暗喻了人們要學習蜜蜂這種難得“付出甚多而索取極少,不貪小便宜的精神”。

在這裏,我認識了許多詩人,並和他們交了朋友,有存詩最多的陸游、改革失敗的王安石、只活了26歲的林升、詩詞夫妻趙明誠和李清照……在這當中,只有王安石改過革,但失敗了,後憂憤而死,如不這樣,他也許還能活長點,他只活了65歲。

這裏面還有一些精彩的`故事,比如説:尋求生花妙筆、老僧借竹、俏話連篇、謎語詩……蘇軾妙語拒友尤為有趣,講起了故事拒友,不懂的人還真以為他答應了呢!還挺有道理的。不挑明説,暗喻作比喻,太有意思了!

這本書非常好,我向你們推薦它。我還給它作了一首詩:

《此書》

教吾悟道理,

淵倫難見以。

如言此物透,

深研其中理。

唐詩讀後感12

從小在老師的引導下,我愛上在浩瀚的書海中暢遊。讀散文,看小説,賞宋詞。然而,我最愛不釋手的還是那本《唐詩三百首》。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才真正領略到她的魅力。

我常常感受每首詩真摯的情感。每當看到媽媽為我操勞時,我就會想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國小畢業了,同學們要分別了,我會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期待與他們重逢。

閲讀《唐詩三百首》,我發現領略詩人的詩句也是一種享受。我學會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一拿起它,我也可以化身王維,享受一會兒“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我更深知人生的成功之路也是難於上青天。每當下雨時,我便感受到杜甫對春雨的喜愛,“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每當聽到美妙的'樂曲,我會感慨“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輝煌的帝國漸行漸遠,在它背後卻留下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巨匠大師使唐詩迸發出最壯美的光彩,而盛唐氣象,也漸漸成為隱在人們心底的夢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這個世界在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依然會有像你我一樣為他沉醉,被他啟發。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讀唐詩吧!

唐詩讀後感13

在中國文學史中,有這麼一些文字發出它那萬丈的光芒,它就是古詩,是中國文明的見證。它,每一首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着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着我們,温暖着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他並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着我們,關心着我們,給予我們希望。每一首詩,都出自不同詩人之手,這些詩人已文明於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得而知。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眾人所遺棄,不被眾人所知。它們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燦爛。它們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們的發現。

每一首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會發現,每一首都是一個伊索寓言,告訴別人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古詩,能讓罪犯走向光明之路;能讓事業的流浪者重新成為有名的人士。古詩似乎有着讓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細細地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為一個現代人,為了不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為之而努力,為之而奮鬥。不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己。

唐詩讀後感14

唐詩每一個人都很熟悉,大部分的啟蒙時期應該都背過“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對於唐詩的瞭解也僅侷限於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思想感情。在本書中,六神磊磊用輕鬆詼諧的文筆向我們講述了整個唐詩的發展史,從啟蒙到全盛到逐漸沒落,唐詩不是空中樓閣,他的`發展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瞭解當時的背景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唐詩。裏面提到的兩個點令我印象深刻:一是我們今天能讀到這些唐詩多麼不容易,很多詩人在世時並沒有什麼大的名望,很多詩散落在各種,就算有當時的出版業也不發達,很多詩都失傳了,幸而有很多有識之士為了保護這珍貴的文化資料,不斷蒐集、整編,這才保證了我們的文化不斷層,中華5000年的文化才能不斷傳承,我們才知道我們的根在哪裏;二是如果沒有李白,我們的生活會怎麼樣?這也是第一次思考我們的文化,如果沒有李白的詩句,揚眉吐氣、仙風道骨、一瀉千里這些成語我們都不會有了,很多典故也都不復存在,而這也正是我們的文化內涵所在,是漢文化的獨特魅力,正是共同的文化和精神象徵才讓我們血脈相連。希望隨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的文化也能不斷傳承,歷久彌新。

唐詩讀後感15

一個週末,我和媽媽去書店買寒假閲讀書目。到了書架前,我看到了《跟着節氣讀唐詩》,就買下了它。

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好多關於24節氣的詩歌 ,如立春這個節氣的.《立春》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吹。罽袍公子樽前覺,錦帳佳人夢裏知。雪圃乍開紅菜甲,彩幡新翦綠楊絲。殷勤為作宜春曲,題向花箋帖繡楣。雨水這個節氣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驚蟄的《聞雷》瘴地風霜早,温天氣候催。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空餘客方寸,依舊似寒灰。春分的《詠柳》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清明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穀雨的《芍藥》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麥秋能幾日,穀雨只微寒。妒態風頻起,嬌粧露欲殘。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以下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本書讓我學到好多知識,很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