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孟子

孟子讀後感8篇

欄目: 孟子 / 發佈於: / 人氣:1.61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孟子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孟子讀後感8篇

孟子讀後感1

孟子是亞聖,繼承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也是儒家傑出的代表人物,。

人的本性而言,宋代以後學者一直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傅佩榮先生經過研究認為,孔子、孟子都沒有認為"人性本善"。而實際人性並無善惡,只有"善的傾向",即孟子相信"人性向善",人性是種傾向,説明人生是開放的,永遠是一種對自我的要求,且此種要求由內而發,不是由外在給予的,因此,人生的價值就在於實現自我向善的本性。這就不難於理解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為何總是不辭辛苦,以天下為已任,周遊列國,不可為而為之,推行自己的"仁""仁政"思想,並以此為樂。他們的思想是站在了泰山之巔啊!傅佩榮先生總説,人活在世界上,就要經由不斷的努力奮鬥,使自己越來越好,人性向善,行善,人格越來越高,這才會享有真正的快樂,最大的快樂。

我們要學習孟子的"浩然之氣"。我們都知道孟子的幾句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人性向善",人的價值當然是由內而發,但個人價值的實現離不開環境,不可忽視環境的因素,人的價值必須落在人際關係的網絡中才能得以實現。孟子宣揚的"仁政"思想在他生活的年代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孟子從未言棄。他有那份自信,"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些話兩千年來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對於我們凡人來説,工作學習中也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即使是最微末的細節也要全力以赴,在工作中成長,等到時機成熟,自然水到渠成,"天降大任",有承擔大任的一天,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

孟子的豁達。孟子和孔子一樣周遊列國而不得志,沒有機會來實現自己的"仁政"思想,但卻非常自信灑脱。孟子説,"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所以孟子的快樂來自於自信。孟子又説,"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所以孟子的快樂也來自於"強恕""求仁"的向善之心,做一個真誠的人,生命的快樂根源在內不在外。因此,當我們反省內心,發現自己誠懇,可以對得起自己,那便是無比的快樂了。有機會我也看一下老祖宗的東西博大精深,要好好學呀~呵呵,這本書我還沒開始看了

現在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感興趣中。落落,這本書寫的很好,有時間看看吧。作者是傅佩榮不錯,頂一個

孟子讀後感2

《孟子與盡心篇》是全書的最後一篇,是整個《孟子》的結論,孟子經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來表達自己地觀點和看法。而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變成了今天我們常用地成語。

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急於求成。同樣一個人的成長也要有相應的規律,在何時做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講究,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事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

當人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急於求成而顯得過於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展的速度,反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

人必須注重對於心態及人格的培養,就像《有我無我》一章中提到的:一個人的學問修養做到了,雖然一輩子倒黴,人格始終不會褪色,不要因為自己沒有錢而將人格打了折扣,那就整個失敗了。即使是在某個時段出現窮困潦倒的情況,那也沒有必要去退縮,只要確保自己的努力方向沒有錯誤,堅定信心,那終究會有好的回報。

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重人格魅力的學習及提升,這種提升一方面要從書本中學習得來,在書中我們應該是帶着以“感恩的心”去閲讀,去更多的閲讀一些國學性質類的文章,用心體會書中的內容,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對於不足之處要不斷進行修改,從而在個人修養上得到提升。

除了個人的修養外,我覺得還應該注重在個人心態上的成熟,就像書中一直在講的一個道理,一件事情我們往往會急於求成,會出現浮躁。作為一名分公司總經理,有時也會出現因為衝刺當月任務而出現急於求成的情況,在心態上也會出現急躁。實際上這樣的心態不僅對任務的完成產生不良的影響,同時也對團隊的建設產生非常不利的因素。

通過對書中內容的學習,使我充分明確了心態的重要性,一個人心態的成熟決定着一個人生活的幸福指數以及事業發展的平台。如果能夠在心態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對於個人的許多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認為在任何事情出現時,我們都不能急躁,應該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冷靜的去思考,想到解決的辦法,一定能夠將問題處理好,更為重要的能夠在員工中樹立榜樣,對於團隊的心態以及凝聚力都會有一個很好的提升作用。

孟子讀後感3

原文:

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有人?

釋義:

一個人的生命本來有道,但沒有反省自修,反而迷心逐物,向外馳求,一輩子隨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就變成平常人,也就是凡夫、眾生了。

如果作人做事,不知隨時隨地反省檢查自己過錯的話,德行是不會有所進步的,如果能時時自我反省,發現自己的過錯,那麼這一天活着的生命就是有恥,就是有慚愧心。假使犯了過錯,不但不自我反省,反而自我辯護認為沒有錯,甚至推過於別人,也就根本無慚無愧了。

有慚有愧之心,是平常進德修業最大的關鍵。佛家學説也是如此,認為慚與愧,是人生修養非常重要的善行。有些人,非常聰明伶俐,做錯了事,自己運用機心,很巧妙地為自己辯護,肯定自己沒有錯,這一類人,就是用心極不誠實,非常狡猾的人。慚愧兩個字,對這種人根本用不上。當你不如人的時候,假如自己還沒有慚愧心,那你怎麼能夠做到和人家一樣呢?人都有好勝上進的心理,看見別人比自己好,卻困於自己的壞習慣,只是自卑,不肯自求進步。其實,不必怕不如人,只要發一個慚愧、有恥之心,自己努力,別人也許十日能做到的事,自己百日、千日總可以達到與別人同樣的程度吧,甚至超越。可是一般人,往往不會自我承認無恥,反而容易犯自卑感的毛病,其實能夠有自卑感,已經是有知恥的動機,但是必須要拿出勇氣,不要被自己的自卑感淹沒,更要奮發向上進德修業,作人做事要這樣,修養心性更要如此。

讀後感:

比起古人,現代社會的科技不斷髮展,給人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無限的方便,我的體會是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要説現代人的幸福指數應該很高了吧。但在中國的事實是,沒錢的人不高興,有錢的人也不高興,沒權的人不高興,有權的人還是不高興,為麼?因為人人缺乏安全感,就拿人人賴以生存的空氣和食品來説吧,人們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吸入多少有毒氣體?也不知道吃的是什麼化學元素合成的東西?為了辨別這些,人們得自我掌握PM2.5指標、防腐劑、添加劑……

先賢所講的無恥之心在哪裏?慚愧之心在哪裏?在食品安全問題上,道德和良心已經完全沒有了底線。

好在我們還有油條哥、託舉哥以及無數的'志願者和好心人,在這些道德模範的引領下,每個人都應心存善念,心存慚愧之心,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時一定要想想這樣做能否對得起父母、對得起祖宗、對得起自己的天良?能否不讓別人批評我、指責我?用內外的力量約束自己。

相信人只要有慚愧、羞恥心,就自然會守禮,自然能夠盡義務,企業效益自然會提升,社會環境也自然會和諧。所以從當下做起,從自我做起吧。

孟子讀後感4

傳統文化知識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珍貴寶藏。它集中了古代聖人的智慧。在歷史遺留下來的經典著作中,藴含着許多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可是,在這科技發達的信息時代,傳統文化知識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因此,弘揚傳統文化,對我們青少年來説是責無旁貸的。

歷史流傳下來的經典著作有許多。這些著作中所藴含的理念是我們所追尋的。它們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教會我們許許多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和做人的最基本準則。《孟子》一書就是傳統文化知識的精髓。我讀了它,從中學會許多為人處世之道。我要學為自己所用,並把它發揚光大。

《孟子》教會了我們孝順。《孟子》一書中言“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他主張的本質上是對父母孝順,對兄長友愛。這種道德理論正是我們所崇尚的。可是現在的社會,新聞媒體曝光的因為父母年老而嫌棄自己父母是拖累而將他們趕出家門的例子比比皆是。曾有報道稱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因為不務正業而單身着,他的八十多歲老母親為其擔憂而不與小兒子進城享福。因為該男子喜歡嗜酒,有一回醉酒回來後,毆打自己的老母親,並將其把她趕進廚房做飯。但老人因年老體衰,並且身上全是傷,摔倒在廚房裏。那時正值冬天,老人被活活凍死在廚房裏。該事件被報道出來後,引起社會的關注,許多人為此感到心寒。在這個科技發達的信息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着一顆向善的心。一個人,他如果想存在於這個社會,在這個社會立足,不被社會所淘汰就必須保持着一顆向善的心。我們也要保持有一顆孝順的心。“百善孝為先”,這是最基本的做人準則。

《孟子》提醒我們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寡人之於國也》中説:“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污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其中就藴含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時刻提醒着我們:人與自然相互依賴,相互依存。反觀現在的社會,在利益的重薰下,人類大量的砍伐樹木,致使土地沙漠化。工業污水的排放和人類不知節制的捕魚,造成了生物魚類的滅絕,使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樣我們又怎樣進行可持續呢?難道這不令我們反思嗎?有句俗語“金山銀山,不比綠水青山”這就體現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如果環境破壞了,就算我們有再多的財富也找不回以前的青山綠水。

閲讀經典書籍,傳承孟子的思想理念是我們青少年的責任。但是在這信息化時代,又有多少人可以去閲讀那經典文化?許多年輕人只是沉迷於網絡遊戲,網絡小説。多少人時刻放不下手機,只是為了刷微博,刷刷微信朋友圈。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放下手中的手機,離開眼前的電腦。捧起曾經遠離我們的那一本本經典書籍。重新走進中華傳統文化的殿堂吧!

閲讀經典書籍,傳承經典文明,弘揚傳統文化。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質,可使我們變成一個品學兼優的人,社會也會因此更美好,更和諧。弘揚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應做的事。

孟子讀後感5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在讀本書的時候,將上篇十六字心傳反覆看了很多邊。因為之前我有斷斷續續在看《孟子與公孫丑》、《原本大學微言》等書,好像每本書都會提到“內聖外王”、“內養外用”這一中心思想,反覆看這十六個字,使我更加印證了在讀《原本大學微言》時,一個簡單的字有很多層的涵義,一個字、一個音就代表了一個觀念,甚至幾種觀念,包括一個字在古文中怎樣寫?為什麼要這樣寫,都是大有學問的,這是我之前未學到的,所以開篇就讓我很受益。

《尚書》裏説“人心惟危”,就是説人的心思變化多端,往往惡念多於善念,非常可怕。那麼如何把惡念變成善念,把邪念轉成正念,把壞的念頭轉成好的念頭呢?簡單理解通過自我反省、專一、做起來,實行中庸之道從而慢慢

“內養外用”,也就是充實自己內在的學問,修養,朝聖賢的道路上走,從事濟世救人的大業。我們談不上走聖賢道路,更談不上濟世救人,但能透過讀書、學習,身為職員、家長把自己的思想行為,做到恰如其分,由內在的學問、思想的修養,而發揮到外在利己利他的事情上來,將“萬事追求適度”來做為我們對理想生活的準則。

身心修養是做一個人的根本。我們每個人有生以來要扮演很多的角色,職員、家長、父母的孩子、社會的一員,不論處在什麼地位都要盡力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就得修養自己,當然這也是很難的。因為人的思想情緒是非常微妙的,也是非常危險的,凡是人都有慾望,比如好奇心、好勝心等,歸納起來都是慾望,有時不當的慾望能毀滅所有的一切,我們自己的思想領導自己正就正,領導自己壞就壞,所以我們做人處世要持平,導正自己的思想。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説:儘自己的善心,就是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養護自己的本性,以此來對待天命。不論壽命是長是短都不改變態度,只是修身養性等待天命,這就是正確對待命運的方法。

前段時間朋友來電説日子過得很累,不幸福。我們就幸福這兩個字展開了討論,究竟怎樣才能幸福呢?可能每個人的感悟不同,定義自然就不同,通過討論我們一致認為有一個好的心態,就會擁有幸福。人生在世,坎坷磨難在所難免,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如果自己不能調整好心態,生活就容易打死結,必然給我們帶來額外的痛苦,因此要靜下心來,把自己心的根源找出來,調整這個“根源”,然後就可以“知其性”。

時間匆匆逝去,我們都會慢慢變老,從起點到終點,自然而又必然,這是每個人的路,不能逃開也不能躲開。一生,仔細想想就該盡力、盡心活好!扮演好我們每個人生階段需要扮演的角色。

孟子讀後感6

在思考如何構思這篇文章之前,猛然間有件小事撞入腦海,便想着就以這樣的一個故事作為文章的引,也是不錯的。如古人所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話,自然而然地還在你寫上一句的時候,它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跑出來,並且自覺排好了隊,你不想記錄下來,怕是都不由着你了。

一天,與一位初入社會的年輕女孩談讀書,她問我該讀些什麼書,能夠明確自己人生的方向而不至於迷惑。我想這是許多嘗試着與自己對話的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既生存於這個變幻多化的世界,又不想被這個世界同化得過於徹底,總想着最後留一張書桌給自己。在她問出這個問題後,我幾乎是不假思索便告訴她,去讀讀南懷瑾老師著的各類書吧,可能起初讀起來不能讓你透徹理解他的話,甚至很多時候你跟不上他的思路,但只要你能多讀幾遍,哪怕一本書中只能理解那麼幾頁,也是收穫頗豐的事。她又問,我總覺得那些古書早就用不上了,為什麼還要讀。於是我對她説,讀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解決你在現有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困惑,你覺得現在的這些作家所著的書讓你讀了之後透徹了覺悟了,還是讓你更加困惑了。她説是後者。我告訴她這就對了,現在的很多作家們,連自己的思想問題尚且解決不了,怎麼能夠幫你解決你的問題呢?一個思想比較混亂的人,他寫的書怎麼可能條理清晰,怎麼能讓人內心堅定呢?

説到條理清晰,讓人內心堅定的好書,便不得不提南老師著的這本《孟子與盡心篇》。最近跟着南老師的思路,讀到了《孟子教修身》。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一切都是註定好的,自然順受而死的生命,就是正命。所以説,知天命的人,不會站在危牆下面。盡力行道的正常死亡,都是正命,非正常的死亡,受刑或自殺身亡等,都屬於非正命。孟子之所以成為亞聖,從盡心篇可見一斑。他這句話的意思並非讓人消極地去適應天命,而是要在自己的思想、觀念、言語、行為時時處處都處在道中,才是真的正命,一旦這些都做到了,“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好也罷,壞也罷,長壽也罷,短命也罷,就這樣靜身寧神以候,也就沒有什麼可遺憾和不滿的了。

那麼孟子修身篇,於我而言的啟示是什麼呢?作為一個偶然幸得思想,有意識地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自我,到底該以怎樣的方式去修身?想來,一定要讓自己的思想、觀念、言語、行為時時處處都處在道中,去惡從善;無論身處山巔抑或低谷,始終銘記《大學》中“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而如果要總而言之,那就不得不又歸於孟子的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孟子讀後感7

孟子經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來表達自己地觀點和看法。而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變成了今天我們常用地成語,如“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再作馮婦”等等,可見孟子思想對我們地影響對我們來説不可不謂深厚。

孟子所説的“揠苗助長”演變到今天一般都説成是“拔苗助長”,但説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斷地培養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願地去幫助它生長。不然就會像宋人那樣“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説,還枯死了禾苗,得不償失。要想幼苗茁壯成長,只有勤於耕耘。不願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就像人的成長與發展一樣,同樣要遵循規律,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點點變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養分,成長得更好,由一顆幼小的樹苗長成一株參天大樹。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是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謂:“其進鋭者其退速”,即是繼承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當我們太想辦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急於求成而顯得過於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孟子的觀點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樣,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越大,那它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樣,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所以凡是我們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當事情成功時,我們才不致於過於高興,被成功的喜悦麻痺了清醒的頭腦;在事情失敗時,才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致於過於失望和難過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

孟子還曾説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命時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孟子選擇捨生取義,雖然平凡如我們的芸芸眾生不用面對生命與道義這麼高尚嚴肅的話題,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還是會面臨兩難的選擇,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抉擇呢?比如説工作和休息的衝突,個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時候,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但我覺得能夠把工作和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熱愛生活,也喜歡工作,把生活當作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機體,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這樣,即是是工作佔用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會產生工作佔用了休息時間的想法,也就不會覺得在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是一種負擔。

孟子讀後感8

孟子所説的“揠苗助長”演變到今天一般都説成是“拔苗助長”,但説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無若宋人然。

一定要不斷地培養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願地去幫助它生長。

不然就會像宋人那樣“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説,還枯死了禾苗,得不償失。

要想幼苗茁壯成長,只有勤於耕耘。

不願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

就像人的成長與發展一樣,同樣要遵循規律,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點點變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養分,成長得更好,由一顆幼小的樹苗長成一株參天大樹。

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是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謂:“其進鋭者其退速”,即是繼承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

當我們太想辦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急於求成而顯得過於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孟子的觀點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樣,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越大,那它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

同樣,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

所以凡是我們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當事情成功時,我們才不致於過於高興,

被成功的喜悦麻痺了清醒的頭腦;在事情失敗時,才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致於過於失望和難過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

孟子還曾説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命時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孟子選擇捨生取義,雖然平凡如我們的芸芸眾生不用面對生命與道義這麼高尚嚴肅的話題,

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還是會面臨兩難的選擇,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抉擇呢?比如説工作和休息的衝突,個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時候,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

但我覺得能夠把工作和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熱愛生活,也喜歡工作,把生活當作工作的一部分,

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機體,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這樣,即是是工作佔用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會產生工作佔用了休息時間的想法,也就不會覺得在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是一種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