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過香積寺》王維唐詩鑑賞

欄目: 唐詩三百首 / 發佈於: / 人氣:2.27W

過香積寺

《過香積寺》王維唐詩鑑賞

王維

不知香積寺,

數裏入雲峯。

古木無人徑,

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禪製毒龍。

王維詩鑑賞

香積寺:唐佛寺名,在今陝西長安縣南神禾原上。

香積:佛教傳説眾香國的佛名。

王維的詩,不只是“詩中有畫”,而且往往“詩中有道”。特別是在他晚年,沉緬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詩中的“道”,即禪理、禪趣尤濃。這首詩描寫深山古寺環境景色:古木、雲峯,渺無人跡的山徑,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聲,照在深蒼松林上的淒冷日色,還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麼蕭瑟暗淡、幽冷闃寂,給人以遠離世間塵囂之感。這既是詩人赴寺途中實見實聞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極出世的禪寂心境的寫照。

詩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領讀者進入他所企求的無煩擾的寂靜禪境。歷代的一些詩評家,從唐代的司空圖到清代的王士禛,稱王維為“詩佛”,竭力推崇王維的這一類詩,認為“字字入禪”,最有神韻。清人吳汝倫就稱讚這首詩“幽微夐邈,最是王、孟得意神境”(《唐宋詩舉要》引)。

這首詩構思精妙,寫景技巧高超。從構思説,前四句寫赴寺道中山景。首聯寫他在雲霧瀰漫的高山中行走了數裏,還不知道香積寺在哪裏。落筆就以“不知”二字,表現出一種迷惘的`心境。次聯寫只見古木夾道,寂無人跡,忽聞鐘聲自林靄傳來,卻仍不知寺在何處。這兩筆生動地表現出山的深幽。“何處”既與“無人”對偶,又遙應開篇的“不知”,將一種幽遠深奧、縹渺莫測、令人迷惘訝異的意境氛圍渲染得越來越濃。因此清人趙殿成説:“此篇起句超忽,謂初不知有山寺也;迨深入雲峯,於古木森叢人跡罕到之區,忽聞鐘聲,而始知之。四句一氣盤旋,滅盡針線之跡;非自盛唐,未易多靚。”(《王右丞集箋註》五六句,再進一步借泉聲的幽咽和日色的淒冷,渲染山寺遠離世間煙火、俗人難以接近的氛圍。結尾兩句才寫到寺,但仍然不寫寺中景物,而寫寺外清漂的空曠幽寂,潭岸的曲折深僻,僧人的安禪入定。安禪:佛家語,指佛徒安靜地打坐,身心安然入於靜思凝慮萬念俱寂之境,製毒龍,佛家故事,説西方的一個水潭中,曾有一條毒龍害人,被佛教高僧以無邊佛法制服,這裏比喻佛法可以剋制人心中的一切世俗雜念和妄想。由此可見,全詩寫寺,不從正面直接描繪,而只是由低處到高處、由遠處到近處地從各個側面烘托山寺的深幽。近人俞陛雲説:“ 常建過破山寺,詠寺中靜處;此詠寺外幽景,皆不從本寺落筆。”(《詩境淺説》)正是藉助於這種巧妙的構思,詩人由淺及深地創造了超脱塵俗和忘我入禪兩個境界,使外在景物與內藴的禪境相互映照。

這首詩最精彩的一聯是:“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上句寫所聞,下句寫所見。山中危石聳立,流泉受到阻擋,只能緩慢地、時斷時續地流淌。它們在嶙峋的危石間艱難地穿行水流聲音變得細小了,低沉了,暗啞了,彷彿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極準確、生動、傳神。深山青松樹密蔭濃,日光照射在松林間,因為受到陰暗的環境影響,而現出寒冷的色調。詩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絕妙。這十個字,把泉聲、危石、日色、青松四個意象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淒冷與泉聲的幽咽相互襯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趙殿成評論説:“下一‘咽’字,則幽靜之狀恍然;著一‘冷’字,則深僻之景若見。

昔人所謂詩眼是也。”(《詩境淺説》)

“日色冷青松”一句,還巧妙地運用了“通感”的手法。“日色”是視覺意象,詩人卻用觸覺感受的“冷”來形容它,使視覺向觸覺轉移,從而相互交通,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現出幽僻的感受。在唐代詩人中,王維是比較早地並且成功地將通感運用於詩歌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