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典詩詞 > 詩詞集

王勃的五絕詩詞《山中》閲讀

欄目: 詩詞集 / 發佈於: / 人氣:1.74W

山中

王勃的五絕詩詞《山中》閲讀

唐•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羈旅之思的小詩,前兩句以“悲”、“念”二字抒發詩人淹留他鄉的憂愁以及對家鄉的深深思念。後兩句寫景,以景作結,餘味悠長。

“況屬高風晚,山山紅葉飛”兩句是眼前的景色描寫。詩人正因為看到長江而起了故園之思,恰恰又遇上秋風勁吹、黃葉紛飛的時候,他的思鄉之情就顯得倍加濃烈。這兩句單純寫景,沒有一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字眼,但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那一陣陣的秋風,那一片片的黃葉都滲透了作者的悲涼之情。就整首詩來説,這兩句所寫之景是對前句所寫之情起襯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這裏,秋風蕭瑟、黃葉飄零的景象,既用來襯映作者的羈旅鄉愁,又可用來比喻作者淒涼的心境及飄零的況。

全詩採取景—情—景的結構,使情深藏在景物之中,顯得十分含蓄。最後以“山山黃葉飛”這樣一個純景色描寫的句子結尾,含有餘不盡之意,耐人尋味。

擴展閲讀:王勃的詩歌

王勃的詩歌直接繼承了貞觀時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風尚,又注入新的時代氣息,既壯闊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具體來講,送別詩或氣勢磅礴、雄渾壯闊,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寫離別之情,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相慰勉,意境開闊,一掃惜別傷離的低沉氣息;或優美靜謐、隱約迷濛,如《江亭夜月送別》其二“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描繪的是一幅美麗的江邊月夜圖,畫面優美迷濛,讓人心醉;或重在抒發自我身世的悲切之感,如《別薛華》,整首詩並不着意抒寫惜別之情,而是時時處處抒發對自己身世的悲切之感,哀傷之痛。“煙霧”意象在王勃送別詩中出現頻率極高,是王勃對前途命運迷惘和困惑的外在表現,如《秋日別王長史》中“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田野籠罩在濃濃的秋霧中,淒寒而朦朧,遠處的山峯在沉沉暮靄中聚斂而凝重,山光野色在寒霧暮煙中顯得隱約迷濛,似夢似幻。相思詩則抒發了千里之外羈客的情感:思念家鄉,懷念親友,傷春感懷,如《羈春》,則通過寫景抒發深沉的思鄉之情。園林山水詩既寫景生動、錘鍊精工,又詩境美好,充滿生機,如《郊興》。同時,在描寫手法、詩境開拓等方面,又進行了新的嘗試,並取得顯著的藝術效果。遠遊山水詩不僅充分展現了奇險壯麗的入蜀途中風光,而且因傾注了鬱積之氣而尤顯深沉悲涼,底藴深厚。

王勃賦是初唐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意義上標誌着初唐賦體的繁榮。王勃的駢文繼承了徐陵、庾信的駢文藝術風格(對仗精工、自然而妥帖;音韻諧美,無論押韻還是句內宮商均有意追求合律;用事貼切,做到典事內容與表達內容的諧調;熟用隔對,把四六句型作為主要句型運用,並巧用長短句的交錯變化,同時注以散行之氣,使文章於凝鍊中見流暢),但又注以清新之風、振以疏蕩之氣,於是使駢文變繁縟為清麗,變滯澀為流暢,創造出氣象高華、神韻靈動的時代風格,使駢文躍上了一個新台階。與初唐同時代的其他文人相比,王勃極善於在賦中抒發情感,表白心志,表現人品。

擴展閲讀:歷史評價

《舊唐書》:“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珠樹也。”

楊炯:“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時師百年之學,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

陸時雍:王勃高華。

胡應麟:王勃興象宛然,氣骨蒼然,實首啟盛、中妙境,五言絕亦抒寫悲涼,洗盡流調,究其才力,自是唐人開山祖。

鄭振鐸:“正如太陽神萬千縷的光芒還未走在東方之前,東方是先已佈滿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稱讚王勃作盛唐詩歌的黎明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