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勵志 > 勵志人物

名人受挫後成功的事例經典

欄目: 勵志人物 / 發佈於: / 人氣:2.28W

在挫折面前,許多人選擇逃避,這意味成功也將離你而去。我們能做的就是去面對它,去戰勝它,讓自己更加強大,去迎接更美好的成功!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名人受挫後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受挫後成功的事例經典

名人受挫後成功的事例篇1:貝多芬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晚上,在音樂名城維也納,一個歷史性的偉大時刻,銘刻在音樂藝術的輝煌史冊上。在這座講究禮儀的藝術之城,就是皇族駕臨,人們也不過行三次鼓掌禮,而在這個晚上,如果不是警察的出面干涉,也許這個掌聲會有十次、二十次…

這是一個何等恢宏壯偉的場面!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難忘的時刻!在這裏,一部不朽的音樂傑作第一次出現在歐洲樂壇上。

羅曼·羅蘭用激動的筆觸寫道:“黃昏將臨,雷雨也隨着醖釀。然後是沉重的雲,飽蓄着閃電,給黑夜染成烏黑,挾帶着大風雨,那是《第九交響曲》的開始。突然,當風狂雨驟之際,黑暗裂了縫,夜在天空給趕走,由於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還給了我們”。

是的,當人們從這震撼寰宇的音響中甦醒過來,當人們從這歡樂之聲的轟鳴中站立起來,片刻沉默之後的暴發,竟壯觀得使皇族駕臨的威重禮儀暗然失色。人們狂熱地歡呼鼓掌,涕淚交流地湧上舞台,向這位為人類鑄造出如此驚人的藝術傑作的大師奔去…

但是,有誰想像得到,這位偉大作品的作者,這位在音樂世界中創造了一座又一座英雄羣峯的作曲家貝多芬,此刻卻背向狂熱的觀眾毫無所聞。當女低音歌唱家翁格爾拉着他的手轉過身時,他不是聽到,而是“看到”了聽眾強烈爆發的熱情。

雙耳失聰的作曲家激動得當場暈倒了…從這個驚心動魄的首演之夜開始,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向着無限的空間與時間擴展着、延續着,以至於許多音樂藝術家竟然也急不擇詞地對這部鉅作加以熱情的讚美。

舒曼説:“我從來沒有象對這首交響曲那樣入了迷。”

名人受挫後成功的事例篇2:富蘭克林·D·羅斯福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evelt)(1933—1945),一直被視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孚眾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曆史上惟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20xx年。

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下歷史記錄。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生於紐約。父親詹姆斯·羅斯福是一個百萬富翁。母親薩拉·德拉諾比父親小26歲。羅斯福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

1920xx年任紐約州參議員。1920xx年任海軍部副部長。1920xx年因患脊髓灰質炎致殘。1920xx年任紐約州長。1932年競選總統獲勝。執政後,以“新政”對付經濟危機,頗有成效,故獲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選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美國採取不介入政策,但對希特勒採取強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國。1941年底,美國參戰。羅斯福代表美國兩次參加同盟國“三巨頭”會議。羅斯福政府提出了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的原則並得到了實施。

羅斯福提出了建立聯合國的構想,也得到了實施。63歲時由於腦溢血去世。1945年4月12日,一位現代歷史上的巨人與世長辭,他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雅爾塔會議結束後兩個月,身心疲憊的羅斯福在佐治亞温泉休養時,悄然逝去。

1882年1月30日,富蘭克林·羅斯福出生在紐約哈得孫河畔一個顯貴的家庭裏。命運賜給他的是英俊的容貌、善良的性格和聰明的天賦。他14歲進入着名的格羅頓公學學習,四年後來到哈佛大學,並於1920xx年加入共和黨人俱樂部,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也正是這一年,他的堂叔西奧多·羅斯福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羅斯福決心仿效堂叔進入政界,並在1920xx年找到了一鳴驚人的機會。他打算競選紐約市參議員,但卻是以民主黨候選人的身份出現。

當他把這個決定告訴身為共和黨人的總統叔叔時,對方怒而罵道:“你這個卑鄙的兔崽子!你這個叛徒……”但是富蘭克林·羅斯福沒有改變前進方向。他乘着一輛紅色的汽車,每天進行十多次演説,最終當選紐約市參議員。

1920xx年,威爾遜總統任命他為海軍助理部長,他在任七年,表現傑出。1920xx年,羅斯福被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雖然此次競選失敗了,但他的作為政治新星的光芒卻未曾削減。智慧、幹練、胸懷寬廣、深孚眾望,似乎什麼都不能阻擋這個39歲的男人邁上政治峯巔的腳步。但是,無情的災難就在這時降臨。

1920xx年夏天,羅斯福帶全家在坎波貝洛島休假,在撲滅了一場林火後,他跳進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質炎症。高燒、疼痛、麻木以及終生殘疾的前景,並沒有使羅斯福放棄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堅持不懈地鍛鍊,企圖恢復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療病的佐治亞温泉被眾人稱之為“笑聲震天的地方”。

1920xx年,他又拄着雙枴重返政壇,並在1920xx年成為紐約州州長。政敵們常用他的殘疾來攻擊他,這是羅斯福終生都不得不與之搏鬥的事情,但是他總能以出色的政績、卓越的口才與充沛的精力將其變成優勢。

首次參加競選他就通過發言人告訴人們:“一個州長不一定是一個雜技演員。我們選他並不是因為他能做前滾翻或後滾翻。他乾的是腦力勞動,是想方設法為人民造福。”依靠這樣的堅忍和樂觀,羅斯福終於在1933年以絕對優勢擊敗胡佛,成為美國第32屆總統。

名人受挫後成功的事例篇3:身殘志堅的張海迪

1955年9月生於濟南,漢族,哲學碩士,中共黨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創作室一級作家,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進過學校,童年起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國小、中學和大學的專業課程。1983年海迪開始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她以頑強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難,她的作品在社會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強的反響,作品已在日本,韓國出版。

1991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症手術後,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發奮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裏的殘疾人問題》。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説的:“像所有矢志奮鬥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尋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着一條道路。

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為下鄉的村裏建了一所國小,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的孩子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餘元。

張海迪曾三次應邀出訪過日本,韓國,舉辦演講音樂會,她的自強不息的奮鬥歷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年,她曾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1997年她被日本NHK電視台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1983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同志學習的決定》,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為張海迪題詞,海迪在本職崗位和社會工作中自強不息,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務社會,奉獻人民,在廣大人民羣眾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典型。她是中國一代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傑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