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傷感散文

2020有關鄉愁的散文閲讀

欄目: 傷感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87W

鄉愁是一盞燈,温暖着所有孤單的日子;它是一雙鞋,伴我走過漫漫長路;它是一罈深埋地下的老酒,雖年陳但你卻不失芬芳。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xx有關鄉愁的散文閲讀,供大家欣賞。

2020有關鄉愁的散文閲讀

20xx有關鄉愁的散文閲讀:炊煙,那一抹鄉愁

少小離開故鄉居於城市的繁華,那時覺得對於一個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來説是一種幸運。後來越來越覺得城市的繁華並沒有給我太多的快樂,近四十年的迷離於鋼筋、水泥森林中的生活,留給我的只是繁華背後的喧鬧。靜下來的時候,我會時常懷念兒時的故鄉,或許只有鄉愁才會讓我安靜於這座喧鬧之城。

鄉愁,是故鄉屋頂上天天升起的那縷縷飄着飯菜香的裊裊炊煙。鄉愁,是每天清晨雞塒裏雞鳴喚醒熟睡的村莊的那一聲聲亢亮。鄉愁,是村西邊那條緩緩流淌着的又似一條蜿蜒舞動的玉帶載着兒時的夢奔向遠方的小河。鄉愁,是春天吹出童真的一個個快樂的綠色音符的柳笛。鄉愁,是柵欄門外一陣馬蹄聲聲伴隨着車把式那一聲聲“駕、駕”的鄉音入耳,隨即一串串清脆的馬鈴兒叮噹響聲。鄉愁,是田間耕牛那一聲聲“哞、哞”地長叫過後,順着田間的風傳入耳邊的那首田園之歌。鄉愁,是夏夜坐在院子的土堆上,吹着風、聽着蟬嘶和各種蟲叫,彈星星、勾月亮的歡暢。鄉愁,是爬滿葫蘆、豆角、絲瓜、牽牛花等各種植物綠藤的籬笆牆上五顏六色的花爭先恐後綻放,宛如懸掛兒時許多幻想的那面花牆。鄉愁,是記憶深處一幅永恆且不會褪色的斑斕畫卷。那一抹抹鄉愁啊,是我離開故鄉後一直魂牽夢繞的思戀。

我思戀故鄉的炊煙,始終覺得它是故鄉村莊固有的一個特殊的符號,不僅是有形的,也是有聲音的,更是有味道的。有炊煙裊裊升起的地方,就會呼喚着在外的遊子對故鄉那份難捨的眷戀,炊煙牽引着他,不會讓他迷失回家的方向。有人説:“炊煙是房屋升起來的雲朵,是柴草灶火化成的幽魂,是村莊的聲息和呼吸。”其實炊煙該是村莊的一道風景,寂靜的老屋、灶台旁一隻倦倚的懶貓,灶膛前忙碌的女人點燃柴草,左手一邊往灶膛裏添柴草,右手“呱噠、呱噠”拉起風箱叫得歡。當各家各户的炊煙裊裊升騰起來時,村莊上空繚繞着一幅幅動態的畫,忽聚忽散、混雜着忽濃忽淡的各種柴草燃燒後特有的味道和飯菜香。炊煙裊裊彌散在村莊上空,把它的那一份靈動浸染給了村莊。忽然間覺得那一縷縷�留戀拇堆蹋?路鵓褪搶銜蕕納詈粑?蠓⒊齙囊豢誑詰?弧4遄蛭?辛舜堆痰牧槎?�浪漫相攜悠閒地升起、飄散而顯得更加有了生機和活力,而老屋略帶滄桑沉穩地佇立在村莊更讓村莊有了一份肅靜和安詳。一動一靜中勾勒出一幅和諧的田園風景畫,不是畫中人的你,都有想立刻走入畫中的慾望。

兒時的故鄉地肥水美,到處充滿祥和,就連各家各户每日三餐升起的那縷縷炊煙,從屋頂上的煙囱裏冒出、升起、飄忽出的就是一縷縷詩意、一縷縷悠閒。灶膛裏燃燒的柴草充滿野性的激情,煮沸了八沿鍋裏的玉米渣子粥,金黃的玉米渣子熟了、開了花。炊煙如白霧順着煙囱裊裊升起,筆直的腰身被風一吹,瞬間變得婀娜起來。兒時的我時常好奇地望着裊裊的炊煙升起,它就像母親故事裏的白衣仙子曼妙地舞動,舞着慢慢就成了誰眼裏的一個幻影。我更常常羨慕它能自由奔放、無拘無束地飄遠,曾經幻想着自己駕着那裊裊青煙飛向遠方。“吃飯啦。”女人大嗓門一聲吆喝,全家人圍在炕桌上就着一碟醃鹹菜,稀溜溜、熱乎乎地一碗下肚。一時間一碗玉米渣子粥喝鼓了娃娃的小肚皮,“媽,你做的粥真香啊。”娃娃拍着鼓鼓的小肚子笑呵呵。喝樂了男人的嘴巴,“媳婦,你做的玉米渣子粥咋這麼甜呢。”男人抿嘴憨笑。女人扭頭望着自己的男人一聲嗔笑,“那是你嘴上抹了蜜吧。”此時那裊裊的炊煙啊,才沒功夫多看幾眼人間的這幕温情戲呢,早就偷溜地去纏着昨鄰右舍家的炊煙,然後甜蜜地牽着手消失在村莊上空談情説愛去了。

我思戀故鄉的炊煙,尤其是思戀故鄉夕陽西下升起的那裊裊炊煙。當西天的晚霞撒下夢幻般的絢麗色彩,晚霞中飄蕩的炊煙不但有了色彩,更有詩意且靈動起來了。炊煙戲晚霞,風追逐炊煙。晚霞映照下的炊煙如夢如幻,或直溜溜悠閒地向天升騰,或扭動着腰肢似勾魂的女子左右搖擺着漸漸散去。男人扛着鋤頭從田間回來,晚霞在背後追逐着他的腳步,炊煙在前面向他招手。此時的男人又像是剛從一幅晚霞為背景的田園畫裏走出來的俠士,男人身披着的晚霞宛若是女人一雙柔柔的手在輕輕地撫摸他,老遠望着自家的炊煙裊裊升起就會忘記一身的疲憊。家狗老遠衝着男人一聲“汪汪”叫,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男人手裏拎着的野味,搖着尾巴跟男人走進柵欄門。

如果説清晨的那一縷縷裊裊的炊煙是一天中最早的温情升騰,那麼晚霞中飄蕩的炊煙就是一天中最美的風景升起。晚霞中的炊煙多了一些踏實和温婉,“炊煙裊裊牧人歸”,女人做一兩道拿手菜的家常菜,以此來慰藉勞作一天的男人。灶膛裏的柴草雖然有野性在燃燒,升起的裊裊炊煙卻是一幅柔美的姿態久久不肯散去。不知是因為炊煙眷戀晚霞,還是因為晚霞的深情繾綣讓此刻的炊煙盡顯柔美呢。男人呷了一口老白乾,就着不肯散去的炊煙的味道,飲盡了一天的疲憊。原來故鄉的炊煙果真是有味道的,可以作為下酒菜呢。

月亮悄悄爬上樹梢,炊煙也躲進月色下的樹林裏去了,説不定它還會繚繞在樹梢,偷聽人約黃昏後的一對戀人説的悄悄話呢。

再回故鄉,難覓“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那幅古樸温馨的畫面,忽然間我彷彿像一個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家的孩子,心生落寞。圍着既熟悉又陌生的村莊轉了一圈,不見炊煙升起。吃着嬸孃用燃氣灶做的一桌家常菜,全然沒有當年柴草作燃料時做的那些飯菜香,便感覺索然無味,可惜了嬸孃的一番張羅忙活。吃罷飯和嬸孃聊起炊煙,嬸孃説:“現在村裏人都在使用燃氣灶和電磁爐之類的灶具,像過去可以做燃料的玉米秸杆、秫秸杆、稻草等燃料啊,有的乾脆就爛在地裏,或是偷偷燒在地裏乾脆不往家裏運了。”聽着嬸孃的話,我不知道是該高興於故鄉的發展變化,還是該悲傷於那些漸行漸遠的鄉村古樸。農村城市化進程越來越顯著的同時,原始的鄉土文化卻正在逐步離我們遠去。

離開故鄉,再望一眼我魂牽夢繞的故鄉,盼望着回眸間會有一縷裊裊的炊煙升起。我知道,我是在尋找老屋房頂上那裊裊的炊煙的記憶。老屋早已不再,我思戀的故鄉的炊煙啊,你是否還記得當年的我,望着你每次升起時的那個幻想,駕着你飛向遠方。如今,我厭倦了城市生活,回到我曾經摯愛的故鄉的熱土上尋找曾經,卻發現一切都在改變。炊煙,註定是纏繞於夢的一抹鄉愁,一絲莫名的傷感襲上心頭……炊煙,那一抹鄉愁

纏繞於夢的一抹鄉愁,一絲莫名的傷感襲上心頭……

20xx有關鄉愁的散文閲讀:鄉愁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文化

鄉愁是一碗水,鄉愁是一杯酒,鄉愁是一泡茶,

鄉愁是一朵雲,鄉愁是一腔愛,鄉愁是一生情!

中央電視台落實同志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指出的,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指示,投入40個攝製組,選取全國100個傳統村落走訪實拍的。一集聚焦一個村落,講述了生活在傳統村落裏的家族和家庭的故事。看後,無不感慨萬千。

中國有近60萬個村莊,約有5000個古村落,被界定的傳統村落就有1561個。只因我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鄉村的版圖日漸凋敝,大批農村青壯年勞力流入城鎮,融入了新的生活之中。然而,每逢春節,那種揮之不去的離愁別緒挾裹着億萬打工的農友,又融入了春運的滾滾洪流之中。這就是鄉愁的情愫牽動着我們,就是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井、故鄉的老屋在牽動着我們,就是故鄉家家户户的楹聯和口口相傳的故事,以及春節這隆重的古老的民風習俗在牽動着我們。那村口的參天大樹,村邊的潺潺流水,村中的清民古道壇舊世間,以及隱藏在這些風物背後的鄉土故事——家鄉的記憶,鄉土的情懷。都是一個個鮮活的人,這裏有從未遠離故土的耄耋老人,有離鄉不忘鄉的鄉村遊子,從而講述出一個個讓人傷感唏噓的鄉愁故事,挖掘出了土地背後的鄉村傳統文化的價值。

鄉愁是一種情感,每個人的鄉愁都有自己不一樣的憂傷和甜蜜,即便是城市中長大的人,在離開他所熟悉的宅院、衚衕之後,也會充滿無盡的鄉愁。

鄉愁也是一種文化,是我們與過去生活的情感對話,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堅守。

在鄉愁的思念裏,每個人都沿着自己家鄉所保留的傳統習俗和民約,遵循着世代流傳的行為道德規範,自覺地以“忠孝勤儉廉,仁義理智信”約束着自己。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已經傳承到當前的幾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正在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那些美德正在逐漸淡化。所以,我們有責任讓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人們回望鄉愁,記住鄉愁,堅守鄉愁中的深厚文化。

鄉村的自發攥志修譜,就是站在當下的高度,尋根村落的傳統歷史,梳理村落的發展脈絡,以喚起人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許多鄉村在深入挖掘隱藏於古村中那悠久的文化傳統,當然是希望越來越多的鄉村都來融入繼承中華文化傳統、頌揚傳統文化的活動之中,讓正能量更多地潤澤温暖人們的心靈,讓更多的人“記住鄉愁”!

鄉愁是一種現代性話語,它是一種我們每個人在今天都普遍體驗,但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在全球化時代,人類大的歷史節奏是在由傳統的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躍升。現代性的邏輯風靡世界,讓我們的生活日益標準化、理性化,文化的個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類作為一種文化的存在,總會不堪忍受無根的生活,總要試圖以各種方式抗拒着流動性、多變性、快速化以及對物理距離的終結,去憧憬多元的、個性化的生活。這樣,鄉愁便與人類的現代化結伴而行息息相關,確切地説——鄉愁就是人們對現代化生活的一種反撥。

在中華文明史上,思鄉念祖之情古已有之。翻開中華文化史我們會看到,鄉愁是古人抒發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鄉愁作為一種文化記憶,它所表達的或者是憂國憂民的情感,或者是對於漂泊動盪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崔顥hào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軾的“此心安處是吾鄉”……,全都十分生動地表達出了古人悠悠不盡的思鄉感受。

尤其是鄉愁對於步入現代化、工業化文明的人來説,則具有特別的意義,擁有最真切的感受——這是一種對已經逝去的文化歲月、生活方式的追憶、留戀和緬懷。人是一種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時空中展開,特定的文化形態一旦形成,便漸漸積澱成為一種文化記憶,這種文化記憶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的心理和行為,編織起人的文化成長之路,甚至伴隨人的一生揮之不去。人類生活步入現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記憶卻不能連根拔起。人的心靈不能簡單地被物慾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於物質的世界而無法自拔。而鄉愁就是我們串聯起生命之流、體悟生活真實的最恰當方式。如果説傳統意義的鄉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鄉村場景、人物和故事的話,現代意義上的文化鄉愁的所指則是一種具有人文意味、歷史情懷的文化象徵。

鄉愁產生於距離,既是一種空間距離也是一種心理距離。人們常説“距離產生美”,鄉愁就是處在現代生活中的人們對於曾經生活過的農業鄉村生活的一種顧盼。鄉愁所傳達的還是一種文化認同、文化歸屬。是一種民族文化的“集體的夢”,它具有一種凝聚人心的作用。當下的中國,鄉愁被重新喚起,並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鳴。這折射了我們時代具有普遍性的社會問題——處於急劇社會轉型的中國,該如何守護我們的文化傳統並找到歸屬感?該如何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該如何撫平人們浮躁的心緒進而拉近現代都市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告別鄉村生活,人們紛紛湧入城市,雖然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拉近了,但是心理距離卻變遠了,然而生存環境的改變並沒有割斷我們的文化記憶,鄉愁常常能夠帶給人們最温暖的擁抱與安慰。鄉愁不單單是對一個地方的懷舊,真正縈繞心頭的還是這個地方所承載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鄉愁是現代人對傳統的眷顧,是對本民族精神的依戀。記起“我從哪裏來”。“文化身份”的確認是人的一個社會行為的基本要求,通過鄉愁,我們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對鄉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鄉土的文化體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湧動,並漸漸涵養出我們走向未來的勇氣與信心。

由此可見,鄉愁是一種深切的情感,是一種瑰麗的文化,也是一種前進的動力!

20xx有關鄉愁的散文閲讀:濃濃鄉情·淡淡鄉愁

遠離故鄉,惜別故土,屈指一算,已將三十餘載,而家鄉的一草一木,田間小路,天藍雲淡,淳樸民風,夜晚滿天的繁星,麥場裏層層疊疊的麥草垛,深秋收穫後路邊留下的包穀杆,田埂上的野花,田間地頭悠閒吃草的牛羊,路邊參天的白楊樹和夏季崖邊的槐花,果園的果子,卻是我永遠不能割捨的美好回憶。

我的老家位於關中西府,屬於寶雞轄區的扶風縣召公鎮,南北東西交通便利,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哪裏有生我養我的的故土,有西北漢子的淳樸、厚道、善良和濃濃鄉音和記憶中的童年往事,有周原遺址的宏偉遺蹟和商周文化的遺俗民風,有大唐盛世法門寺晨鐘暮鼓的迴音繚繞。

雖遠離家鄉幾十年,卻仍然是鄉音未改,習俗依舊,因為那是一方水土養育了我,哪裏有祖輩的足跡,有我血脈相承的父老鄉親、親戚朋友、兒時一起玩大的發小,還有村裏父母親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而今卻殘垣斷壁,雜草叢生的院落和莊基地,這份濃濃鄉情,淳樸的鄉音永遠不會讓我改變。

離別家鄉,是因為父親在外工作,我們還年少,家中無勞力,無奈之下,父親按政策解決了户口,我們有了城市户口。臨走時,與村裏街坊鄰居告別,鄉親們依依不捨,雙眼飽含熱淚,握着母親的手,千叮囑萬囑咐送我們到村口,看到鄉親們漸漸遠去的身影,當時40多歲母親哭得最傷心動情,畢竟這是母親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故土,這裏有着母親逝去的青春時光和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也有她戀戀不捨的老人和兄弟姐妹,母親好長一段時間都不能適應過來,真是故土難捨呀!

記憶中的老家,過去由於娛樂活動少了又少,人們整天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重複着繁瑣而又辛勞的農活,整天忙碌在地裏,到年底卻只是分得僅有的一點口糧,生活可以説是艱辛而平淡,卻總是快樂着一如既往。

對我來説,兒時最美好的記憶,就是盼着禮拜六早點放學,相好的幾個玩伴一起去村頭的麥場麥垛裏打鬧,等着去看露天電影或者跟着母親去村西頭,村西頭有一個不知那個年代的石磨,母親每次都提前把自產的辣椒用火焙乾,把辣椒放在石碾子上邊,蒙布的毛驢有節奏的轉圈,經過一段時間的碾扎,辣椒的香味四處飄香,玩伴們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烤鍋盔,撒上鹽,抹上碾好的辣子醬,那味道天然醇香,對過去的我們來説,雖然吃的滿身冒汗,四肢亂晃,可那就是我們解饞的最好的美味佳餚。

夏忙秋收,是老家最忙的季節,也是鄉親們最高興和盼望的日子,忙活了大半年,該是收穫,顆粒歸倉的美好季節,農家小院,處處一片豐收喜悦的景象,院中房檐下,樹叉上滿是堆滿的包穀和紅火的柿子,屋裏糧倉裏滿滿的麥子,這也是鄉親們辛苦一年的收成和結果,雖然累了,心裏卻全是喜悦和激動。

眼看天氣轉冷,冬季的腳步慢慢臨近,過去似乎下雪的機會很多,一望平川,漫山遍野,白茫茫,雪皚皚,特別寒冷。鄉村之間的路似乎也少的可憐,有路,也是羊腸土路。雪地中,人們僅憑藉印象踏着別人走過的腳印,趕往各自記憶中的家。這一季節,對鄉親們來説,是相對最悠閒、舒適的日子,家家户户房頂冒起白煙,升起了火,燒起了熱乎乎的炕,農田地裏的活,天寒地凍,該好好休息,歇歇腳了。

記得小時候,這個季節,奶奶都要去姑姑家住上十天半個月的,奶奶是小腳,我就成了奶奶的枴杖,過去交通不便,十幾裏的地方。我和奶奶走走停停,幾個小時的路程才能到姑姑所在的羊吉嶺鄉。在姑姑家,記憶最深的就是,村裏的豆腐坊,姑姑每天早早起來舀一碗黃豆去換豆腐,領着我,去豆腐坊,剛出鍋的滷水點豆腐,師傅用勺挖一碗剛出鍋未成形的豆腐,就是豆花,回家放上調好的蒜汁,油潑辣子,當時,脣齒間淡淡的苦味,濃濃的老豆腐的餘香,感覺那味道真是純正呀!

冬季來臨,就盼鎮上趕集、過會,到了這個時期,附近周邊做生意的都提前支起帳篷,佔好攤位,搭起鍋灶,最讓我難以忘記的就是家鄉集市上的羊肉泡饃。過去雖然家裏不富裕,可母親,每逢趕集過會,都要早早起來,烙好鍋盔饃,去集市上端一盆熱乎乎的羊肉湯,給我們姊妹們改善生活,還得悄悄吃,生怕街坊鄰居説三道四,畢竟過去生活條件還是不好,還好父親在外工作,家裏還算可以接濟上,那個時候,我感覺姊妹們是最幸福的,母親是最温馨的,現在不時還想起媽媽的味道。

母親幹活是一把好手,雖是農閒寒冬,母親卻一點也閒不住,每年冬季,母親總要點上煤油燈,不是紡線,就是織布、納鞋底,夜深人靜,老屋裏總能聽到紡車咯吱咯吱和母親腳踩織布機和梭子穿梭的咯噔咯噔的聲音,白布織好,每到趕集時間,幾個姨都來了,誰也閒不住,都搭把手,在院子裏搭鍋染布。

一年四季,姊妹們的內衣,布鞋、鞋底和炕上的牀單都是母親一手操勞縫好做成的,母親也不吝嗇,臨走,還給她的姊妹們每人都給一些,想起來,多讓人心酸呀,可惜,母親卻已經永遠離我們而去,只能把這美好的回憶永遠埋藏在深深的記憶中,寄託對母親不能忘記的切切哀思。

到了臘月,過了臘八,鄉村四野,農家小院,處處有了新年的味道。鄉村四野,鄰家小院,條件較好的開始掛粉條、掛麪、殺豬、炸油鍋,卯足了勁,來犒勞辛苦一年的家人和自己,準備着招待親戚朋友的年貨。

終於熬到年三十晚上,年味更足了,貼窗花,貼對聯,貼門神,放鞭炮,給灶王爺添供品,到了該團員的時刻,不管一年來兄弟關係好壞,到該吃年夜飯的點上,弟兄們都要各自在自己家做好一盤菜,領着媳婦、子女,哪怕是簡單的豬肉凍粉條,一瓶高脖西鳳酒,都要去老人那裏拜年、團聚、守歲。老人發完壓歲錢,兄弟們都盤腿坐上熱炕,圍着小炕桌,説説家裏的家務事,期盼來年風調雨順,好年景,好收成,兒孫滿堂,其樂融融,一起守歲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大年七年級,村裏村外祥和喜慶,街坊鄰居相互祝福,拜年問好,預示着新的一年已經來臨,人們開始要走親串友去拜年,路上多了走親訪友的人流,婦女們頭上的各色頭巾和手中的各種燈籠格外顯眼,在白雪之中顯得格外喜慶。

走完親戚,又該忙活鬧十五了,家家户門掛上了大紅燈籠,院子照壁也不例外,點上裏邊裝滿菜油,放上燈芯,用胡蘿蔔刻成的各種蠟燭,擺上各種屬相造型的饅頭,四處通亮,紅火喜慶。十五這天,鎮上組織,鄉親自發,耍社火,踩高蹺,搭台唱大戲,以各種方式洗涮一年的辛勞,辛苦勞作的一年總算結束,臨近開春,田間地頭,鄉間小路上又多了許多忙忙碌碌,日復一日與莊家為伴的鄉親們,辛勤耕作,盼望期待的新一年又開始了。

記憶中的東西總是讓人難以忘懷,就像舊掛曆偶爾還想去翻翻,去尋找一下逝去歲月的記憶和對經過往事的回憶。而家鄉的記憶更是一壺陳年的老酒,醇香可口,總是有品不完的味道。家鄉記憶也是一幅永遠不能描述完的心靈畫卷,因為那裏有我血脈相承的根,有生我養我的源,更有濃濃的鄉情和記憶中的淡淡鄉愁。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