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哲理散文

感悟自然散文3篇在線閲讀

欄目: 哲理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16W

感悟自然 散文1

感悟自然散文3篇在線閲讀

自然是哲學的。

初春,一切都籠罩在雨霧中,彷彿只有“蒼翠欲滴”才配得上眼前的這片景色。“綠意正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是地面上那片倔強的小草最好的寫意。這片剛冒新芽的小草兒,像一個個保衞邊疆的戰士,展現出一派“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即使是路人一再踩踏,它們也會堅強地挺起來。這堅強不屈的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正是自然哲學最好的命題。

自然是文學的。

仲夏,田野上展現出一片沁人心脾的綠,知了是大自然的詩人,不知疲倦地歌頌着大自然;樹林是大自然的作家,伸展着繁茂的枝葉描寫着大自然。不需要激昂的文字和宂長的章節。夏日裏的大自然總有着詩一般的韻律。

自然是美學的。

深秋,落葉覆蓋了城市角落裏那最後一片即將成為高樓的樹林。準備着過冬的昆蟲在離別之際,違者片綠韻演唱着最後一個曲子。這不是流動的音符,也算不上是優美的節拍。但這天籟之音,卻能給我們帶來最深的感動,最刻骨銘心的美麗。

自然是藝術的。

冬天,最美的雪花從天空悠悠散落,為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覆蓋了喧鬧,覆蓋了嘈雜。只有靜靜地欣賞它的藝術感。這種藝術感讓我們遠離城市束縛的氣息,讓心靈暢快而自由地遠行。

自然是自然的。

自然的春、夏、秋、冬都有着不同的美。但無論是哲學的美,文學的美,美學的美還是藝術的美,這美的精髓卻都只是自然。

現代生活的嘈雜,覆蓋了自然的天籟之音;虛擬世界那迷人的色彩,讓我們忘記了自然界最美麗的綠色。這些嘈雜的聲音和複雜的色彩,讓我們的心靈遠離大自然。為了心靈的釋放,何不去聆聽這屬於自然的聲音?何不去找回那一份感悟自然的心境?

自然,需要用心靈感悟。

自然,需要用生命聆聽。

感悟自然 散文2

我是一個熱愛自然的孩子。每當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就會湧出許多感覺。我用心去領會自然,即使是一塊石頭,一棵小草,我也會覺出它們的美麗所在。我愛陡峭的山峯、秀頎的樹木、漫山的野花、婉蜒的河流、活潑的小動物……我愛大自然裏一切美好的事物。

初春,走進大自然,滿眼盡是綠,遠處的樹木枝葉疊加,顯出濃濃的顏色,像是畫家飽蘸了顏料塗抹的一般。近處一棵棵柔嫩的柳樹伸展着剛長出鵝黃色葉子的枝條,那麼地讓人憐愛。這一切籠罩在雨霧中,顯得蒼翠欲滴。“綠意正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地面上鋪着一層綠茸茸的小草,像一塊綠色的大氈毯似的,棵棵小草挺着胸、昂着頭。假如你的腳把它踩倒了,它又會倔強地挺起來。雖然它只是一棵小草,但它顯示出生命的頑強和不屈服於強暴的精神。由此我想,人不也具有這種精神嗎?看它們昂着的頭,不正象徵着中華民族的掙掙傲骨嗎?

啊!我讀懂了自然。

草地上有着成羣的羊、牛、馬。雪白的綿羊,像是綠色大氈毯上繡着的一朵朵大花。幾匹不順從的小馬駒在互相追逐嬉鬧,那毫無掩飾的放縱不羈的動作使我的精神為之一振。真想像小馬一樣無拘無束地在草地上跳躍一番。與小馬相反,老黃牛總是那麼不愠不火,慢慢地啃着青草,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看着它,我不由得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牛是多麼的無私啊!我們不也應該做一頭人民的“孺子牛”嗎?

感悟自然 散文3

煙幕中,雲泄於層層屏障間,時隱時現,它好似仙女般輕點蓮步籠着白紗在崇山峻嶺之上飛舞,流連的身姿,婉轉而輕靈,嫣然回眸,陽光映襯下的淺笑穿越茂林修竹投映於地下,頓時土地上幻化出點點星斑熠熠閃爍,清流激湍拍打着巖石,好似曠古的音韻在一片靜謐中潺潺地流。風過,伴着清水的淺吟低唱,鳥兒翩然起舞,自由自在,無所憂慮。無意間飄零的碎花,散落在澄澈的溪流上,輕柔地蕩起陣陣漣漪,最終消散在山谷悠長的迴音中。

靜,縱使風中鳥兒掠過綠影仍有沙沙聲響,但卸去塵世的繁紛渾擾在自然的洗禮中依舊是一片安寧。靜謐,聽着風滄桑的輕歎,看着山披着風霜的容顏。而我,只能這樣站着,不能走近,也不能走遠。

腳伸進清澈的潭間,攪着水中透明的宮殿,魚兒穿梭在指間,簡單的生活,簡單的快樂。猛然間抽出思緒,只怕太過功利的思想污染了這一潭晶瑩。

大地易幻,幻化出純潔的自然,風淡雲輕用單純的方式宣泄着屬於自然的情感。沒有爭鬥,沒有污染,只是讓人卸去塵世的疲憊,在自然的懷抱中小憩,靜坐。

水的流動生生不息,山的起伏綿延不斷。看不見起點,亦無法凝望終點,只是欣賞着自然中最燦爛的一頁。起點太稚嫩,終點又過於滄桑與惆悵,所以只用最光輝的身影感悟萬物,普渡早已淪陷的人心。

感悟自然的博大襟懷,山水之妙可以再現於畫,再現於心。當萬物如泡影般靜止幻化,再次聆聽自然的天籟,放開一切,在自然變化的啟示中,感受生與死永恆的剎那。

置身自然之中,有太多人執着於傾聽,執着於觀賞,卻遺忘了萬念之源的心。心若於宜,縱使美景如畫,聲如天籟,也不過是躁聲一片,廢景篇目。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體會萬物的靈性,瞭解大自然造化之神奇!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