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史部 > 續資治通鑑

《續資治通鑑》宋紀十六 起重光單閼九月,盡昭陽大荒落九月,凡二年有奇

欄目: 續資治通鑑 / 發佈於: / 人氣:2.07W
《續資治通鑑》宋紀十六 起重光單閼九月,盡昭陽大荒落九月,凡二年有奇
◎宋紀十六 ∷起重光單閼九月,盡昭陽大荒落九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至仁應道神功聖德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淳化二年遼統和九年

  九月,己丑,户部侍郎、參知政事王沔,給事中、參知政事陳恕,並罷守本官。初,給事中樊知古,累任轉運,甚得時譽;及為户部,頻以職事不治,詔書切責,名益減。雅與恕親善,帝每言及計司事有乘違者,恕具以告之,欲令知古盡力。知古後因奏對,遂自解。帝問知古:“何從得此?”知古曰:“陳恕告臣。”帝怒恕泄禁中語,且疾知古輕脱,並知古皆罷之。沔以弟淮故,數為樞密副使寇準所詆,帝亦寤沔任數好詐,非廓廟器,遂與恕同日俱罷。沔奉詔,見帝,涕泣不願離左右,未幾,須鬢盡白。

  帝嘗謂近臣曰:“累有人言儲貳事,朕以諸子衝幼,未有成人之性,所命僚屬,悉擇良善之士,至於台隸輩,朕亦自揀選,不令奸險巧佞在其左右。讀書聽講,鹹有課程,待其長成,自有裁製。何言事者未諒此心邪?”至是左正言宋沆等五人伏閤上疏,請立許王元僖為太子,詞意狂率,帝怒甚,將加竄殛,而沆又宰相呂蒙正妻族,蒙正所擢用,己亥,制詞並責蒙正,罷為吏部尚書。

  初,温仲舒與蒙正同年登弟,情契篤密。仲舒前知汾州,坐私監軍家婢,除籍為民,窮棲京師者累年,蒙正在中書,極力援引,遂復籍。及驟被任遇,反攻蒙正,蒙正以之罷相,時論醜之。

  以左僕射李昉為中書侍郎,參知政事張齊賢為吏部侍郎,並平章事。

  以翰林學士賈黃中、李沆併為給事中、參知政事。沆初判吏部銓,因侍曲宴,帝目送之曰:“李沆風度端凝,真貴人也!”不數月,遂與黃中俱蒙大用。帝嘗召見黃中母王氏,命坐,謂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詩賜之,頒賜甚厚。

  庚子,以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王化基為御史中丞。化基嘗慕範滂攬轡澄清之志,獻《澄清略》,言五事:其一復尚書省,曰:“三司吏額乃近代權制,皆州郡官司吏局之名也。臣今請廢三司,止於尚書省試設六尚書,分掌其事。廢判官、推官,設郎官分掌二十四司及左右公事,使一人掌一司。廢孔目、句押前後行為都事、主事、令史。廢句院、開拆、磨勘、憑由、理欠等司歸比部及左、右司。”其二謹公舉,曰:“朝廷頻年下詔,以類求人,但聞例得舉官,未見擇其舉主。望自今別立名籍,先擇朝官有聲望者,各令保舉所知,賢則舉主同賞,否則舉主同坐。”其三懲貪吏,曰:“蠹盛則木空,吏貪則民弊。望令諸路轉運使、副兼採訪之名,令覺察部內州、府、軍、監長吏。”其四省宂官,曰:“臣昨任揚州職官時,見添置監臨事務朝官及使臣等,有踰本州數倍,恐天下諸州類此。或皆是廉白,止傷公府之費;苟其為貪婪,則取於民間者又加倍焉,得不蠹國耗民乎?望令逐部轉運使、副與知州同議裁減,及諸縣令、簿、尉等亦乞令相度廢省。”其五擇遠官,曰:“負罪之人,多非良善,授以遠地親民之官,用情自任,恃遠縱殘,小民罹殃,卒莫上訴。望自今,凡負罪之人,不許任四川、廣南為長吏。”書奏,帝嘉納其言,即有意於大用。

  辛丑,責宋沆為宜州團練副使。

  癸卯,王顯罷。甲辰,以樞密副使張遜知樞密院事,温仲舒、寇準同知院事。知院之名自此始。

  初,宋沆與左正言尹黃裳、馮拯、右正言王世則、洪湛共伏閤請立皇太子,沆既出黜,乙巳,命黃裳知邕州,拯知端州,世則知象州,湛知容州。拯,河陽人也。

  己酉,遼主駐廟城。南京地震。

  帝聞殿中丞郭延澤、右贊善大夫董元亨皆好學,博通典籍,詔宰相召問經史大義,條對稱旨。冬,十月,丁卯,並命為史館檢討。

  辛巳,翰林學士承旨蘇易簡續《翰林志》二卷以獻,帝嘉之,賜詩二章,御筆批雲:“詩意美卿居清華之地也。”易簡願以所賜詩刻石,帝復以真、草、行三體書共其詩,刻以遍賜近臣。又飛白書“玉堂之署”四大字,令中書召易簡付之,榜於廳額。帝曰:“此永為翰林中美事。”易簡曰:“自有翰林,未有如今日之榮也。”帝嘗夜幸玉堂,易簡已寢,遽起,無燭具衣冠,宮嬪自窗格引燭入照之,窗格上有火燃處,後不更易,以為玉堂盛事。

  左諫議大夫韓丕,衝澹自處,不奔競於名宦,帝嘉重之。己丑,命丕守本官、知制誥,為翰林學士。

  是月,趙保忠降於契丹,契丹封為西平王,複姓名曰李繼捧。

  十一月,丙申朔,詔:“自今內殿起居日,復令常參官兩人次對,閤門受其章。”

  庚戌,左諫議大夫史館修撰楊徽之次對,上言:“方今文士雖多,通經者甚少,願精選《五經》博士,增其員,各專業以教胄子。此風化之本。”帝顧謂宰相曰:“徽之操履無玷,真儒雅士。出理州郡,非其所長,置之館殿,正得其宜矣。”

  刑部郎中、知制誥範杲數致書宰相,求入翰林為學士,又嚐出制誥一編示李昉曰:“先公謂杲才任學士,故以此付杲,不敢失墜。”昉每開釋之。於是獻《玉堂記》,請備其職。帝惡其躁競,終不使居內署,改右諫議大夫,出知濠州,以考功員外郎、知制誥畢士安為翰林學士。初,執政欲用右諫議大夫張洎,因對,言洎文學久次,不在士安下,帝曰:“極知洎文學資任不減士安,第德行不及耳。”執政乃退。

  帝以入閤舊圖承五代草創,禮容不備,於是命史館修撰楊徽之等討論故事,別為新圖。十二月,丙寅朔,遂行其禮於文德殿。右諫議大夫張洎,既與徽之等同撰定新儀,又獨上疏曰:“竊以今之乾元殿,即唐之含元殿也,在周為外朝,在唐為大朝,冬至、元日,立全仗,朝萬國,在此殿也。今之文德殿,即唐之宣政殿也,在周為中朝,在漢為前朝,在唐為正衙,凡朔望起居及冊拜妃、後、皇子、王、公、大臣,對四夷君長,試製策舉人,在此殿也。今之崇德殿,即唐之紫宸殿也,在周為內朝,在漢為宣室,在唐為上閤,即隻日常朝之殿也。昔東晉之太極殿有東西閤,唐置紫宸上閤,法此制也。且人君恭己南面,嚮明而治,紫微黃屋,至尊至重,故巡幸則有大駕法從之盛,御殿則有鈎陳羽衞之嚴,故雖隻日常朝,亦須立仗。前代謂之入閤儀者,蓋隻日御紫宸上閤之時,先於宣政殿前立黃麾金吾仗,俟勘契畢,喚仗,即自東、西閤門入,故謂之入閤。今朝廷且以文德正衙權宜為上閤,甚非憲度。況國家丕承正統,凡百憲章,悉從損益,惟視朝之禮,尚屬因循。竊見長春觀正與文德殿南北相對,伏請改創此殿以為上閤,作只是立仗視朝之所;其崇德殿、崇政殿,即唐之延英殿是也,為雙日常時聽斷之所;庶乎臨御之式,允協前經。今輿論及以入閤儀注為朝廷非常之禮,甚無謂也。臣又按舊史,中書、門下、御史台謂之三司署,為侍從供奉之官。今起居日,侍從官先入殿庭,東西立定,俟正班人,一時起居,其侍從宮東西列拜,甚失北面朝謁之儀。請準舊儀,侍從官先入起居畢,分行侍立於丹墀之下,謂之娥眉班。然後宰相率正班入起居,雅合於禮。臣又聞古之王者,躬勤庶務,其臨朝之疏數,視政事之繁簡。唐初五日一朝,景雲初始修貞觀故事。自天寶兵興以後,四方多故,肅宗而下,鹹隻日臨朝,雙日不坐。其隻日或遇大寒盛暑,陰霪泥濘,亦放百官起居。雙日宰相當奏事,即是特開延英召對。或蠻夷入貢,勛臣歸朝,亦特開紫宸引見。陛下自臨大寶,十有五年,未嘗一日不雞鳴而起,聽天下之政,臨朝太數,視政過繁。望依唐時舊規,隻日視朝,雙日不坐。其隻日遇大寒盛暑,陰霪泥濘,亦放百官起居。其雙日於崇德、崇政兩殿召對宰臣及常參官以下,及非時蠻夷人貢、勛臣歸朝,亦特開上閤引見,並請準前代故事處分。”奏入,不報。

  癸未,保康軍節度使劉繼元卒,追封彭城郡王。

  辛卯,翰林學士承旨蘇易簡會韓丕、畢士安、李至等觀御飛白書“玉堂之署”四字並三體詩書石。帝聞之,賜上尊酒,大官設盛饌,至等各賦詩以紀其事。宰相李昉、張齊賢、參知政事賈黃中、李沆亦賦詩頌美,易簡悉以奏御。

  先是,左司諫、直史館謝泌,奉詔發解國子學舉人,黜落既多,羣聚喧詬,懷甓以伺其出。泌知之,潛由它徑入史館,數宿不敢歸,請對自陳,帝問:“何官騶道嚴肅,都人畏避?”有以台雜對者。癸亥,命泌為虞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國子學發解舉人,別敕差官主之,蓋自泌始也。

  是月,遼始聞李繼遷內附,使其招討使韓德威往諭之。

  女真首領野裏雉等上言,契丹怒其朝貢中國,去海岸四百里下三柵,柵置兵三千,絕其貢路。於是汎海入朝,求發兵與三十首領共平三柵。若得師期,即先赴本國,願聚兵以俟。帝但降詔撫諭,不為出師。其後遂歸於遼。

  是歲,遼放進士石用中一人。

  淳化三年遼統和十年

  春,正月,丙申朔,朝元殿受朝,羣臣上壽,用雅樂,宮縣、登歌。

  丁酉,遼禁喪葬禮殺馬及藏甲胄、金銀器玩。

  諸道貢舉人萬七千三百,皆集闕下。辛丑,命翰林學士承旨蘇易簡等同知貢舉,既受詔,徑赴貢院,以避請求。後遂為常制。

  乙巳,命常參官各舉京官一人充升朝官。丙午,令宰相以下至御史中丞,各舉朝官一人為轉運使。又詔:“所舉京官,除三司、三館職事官,已升擢者不在薦論;其有懷才外任,未為朝廷所知者,方得奏舉。”

  二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杭州掌庾吏葉彥安等百二十三人,欠錢俶俶日官倉米八十四萬餘石,鹽五萬餘石;甲申,詔併除之。

  鹽鐵使魏羽等,言諸州茶鹽主吏,多負官課,請行決罰。帝曰:“當按問其實。若水旱災沴,致官課虧失者,非可加刑也。帝王者,為天下主財耳。卿等司計,當以公正為心,無事割削,致害民而傷和氣。”

  遼招討使韓德威,奏李繼遷稱故不出,至靈州俘掠以還。

  壬午,遼免雲州租。

  三月,乙未朔,以趙普為太師,封魏國公。

  戊戌,覆試合格進士,帝納將作監丞莆田陳靖疏,始令糊名考校,得汝陽孫何以下凡三百二人,並賜及第,五十一人同出身。就宴,賜御製詩三首,箴一首,及新刻《禮記·儒行篇》。先是胡旦、蘇易簡、王世則、樑顥、陳堯叟,皆以所試先成擢上第,由是士爭尚敏速,或一刻數詩,或一日十賦。是科,內出《騠言日出賦》題,試者駭異,不能措詞,相率扣殿檻上請。而會稽錢易,年十七,日未中,所試三題皆就,言者指其輕俊,黜之。

  戊午,以高麗賓貢進士四十人併為祕書郎,遣還。

  詔有司詳定稱法,別為新式,頒行之。先是守藏吏受天下歲輸金幣,而太府寺權衡舊式,輕重失律,吏因為奸,上計者坐逋負破產甚眾。又,守藏吏更代,校計爭訟,動涉數歲。及是監內藏庫宦者劉承珪等,推究本末,改造法制,中外鹹以為便。

  鹽鐵判官、左司諫安陽韓國華等言:“備位諫官,兼職計司,獨不得從宴遊,願兼領館職。”乙巳,命國華等直昭文館。三司屬官兼直館自國華等始。

  辛酉,令有司以二月開冰,獻羔祭韭。先是近代相承用四月,蓋誤《豳詩》四之日為今四月也,祕書監李至請改之。

  夏,四月,丁丑,詔:“江南,兩浙、荊湖吏民之配嶺南者,還本郡禁錮。”

  癸未,帝作《刑政》、《稼穡》詩賜近臣。

  庚寅,遼主命羣臣較射。

  五月,癸巳,遼以朔州流民失所,給夏三年。

  己酉,帝以時雨久愆,遣常參官十七人分詣諸路按決刑獄。是夕,雨。庚戌,宰臣相率稱賀。帝曰:“朕所憂者,在獄吏舞文巧詆,計臣聚斂掊克,牧守不能宣佈詔條,卿士莫肯修舉職業耳。”李昉、張齊賢等上表待罪,帝曰:“朕中心苟有所懷即言之,既言即無事矣。然中書庶務,卿等尤宜盡心。”

  甲寅,始命增修祕閣。

  六月,甲申,有蝗自東北來,蔽天,經西南而去。帝謂宰相曰:“此蟲必害田稼,朕憂心如搗。亟遣人馳詣所集處視之!”對曰:“此蟲因旱乃生,頻雨則不能飛。聖心憂念黎庶,固當感通天地。”是夕,大雨,蝗盡殪。

  京畿大穰。辛卯,分遣使臣於京城四門置場,增價以糴,令有司虛近倉貯之,命曰常平,俟歲飢即減價糶與貧民,遂為永制。

  秋,七月,壬辰朔,置三司都句院,命右諫議大夫張佖判之。

  乙巳,太師趙普卒。己酉,帝聞訃悲悼,謂近臣曰:“普事先帝與朕,最為故舊。向與朕嘗不足,眾人所知;朕君臨以來,每待以殊禮,普亦傾竭自效,真社稷之臣也。”因出涕,左右皆感動。廢朝五日,遣使護喪事。葬日,設鹵簿鼓吹如式,贈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諡忠獻。帝撰神道碑,親八分書以賜焉。初,普從太祖於側微,既貴後,屢以微時所不足者言之,太祖曰:“若塵埃中可識天子宰相,則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敢言。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户啟篋,取《論語》讀之竟日。及臨政,處決如流。普事兩朝,出入三十餘年,剛毅果斷,能以天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未有其比。然性深沉有岸谷,而多忌克,廷美、德昭之死,與有力焉,君子惜之。

  八月,壬戌朔,祕閣成。祕書監李至上言:“願比玉堂之署,賜以新額。”戊辰,御飛白書“祕閣”二字賜之。仍詔宰相、樞密使與近臣就觀,置宴閣下,直館各官皆預,又賜詩以美其事。

  壬申,詔徵終南山隱士种放;辭以疾,不至。放七歲能屬文,與其母偕隱谷中,以講習為業,學者多從之,得束脩以養母。母亦樂道,薄滋味,善辟穀。性嗜酒,嘗種秫自釀,因號云溪醉侯。會陝西轉運使宋維幹言放才行,詔使徵之,其母恚曰:“嘗勸汝毋聚徒講學,今果為人知,不得安處。我將棄汝,深入窮山矣。”放乃稱疾不起。其母盡取筆研焚之,與放轉居窮僻,人跡罕至。帝嘉其高節,詔京兆府歲時存問,以錢三萬賜之。

  戊子,詔:“杭州民欠錢俶日息錢六萬八千餘貫,並釋之。”

  九月,壬辰,詔以冬至有事於南鄰。

  鹽鐵副使謝泌嘗升殿奏事,帝謂之曰:“大凡居職不可不勤。朕每見殿庭兵卒能剩掃一席地,剩汲一瓶水,必記其姓名也。”

  丙辰,羣臣奉表加上尊號曰法天崇道明聖仁孝文武,帝曰:“但時和年豐,百姓阜康,朕之號亦何尚焉!”凡五上表,終不許。

  己未,幸祕閣觀書,賜從臣及直館閣宴飲。既罷,又召馬步軍都虞候傅潛、殿前都指揮使戴興等宴飲,縱觀羣書,帝意欲使武將知文儒之盛也。

  冬,十月,辛酉朔,折御卿進白花鷹,放之,詔勿復獻。

  癸亥,祕書監李至,言願以帝草書《千字文》勒石。帝謂近臣曰“《千字文》蓋樑得鍾繇破碑千餘字,周興嗣次韻而成,理亡可取。《孝經》乃百行之本,朕當自為書之,令勒於碑陰。”因賜至詔諭旨。

  帝慮中外官吏清濁混淆,莫能甄別,壬午,命王沔、謝泌、王仲華同知京朝官考課,張弘、高象先、範正辭同知幕職、州縣官考課,號曰磨勘院。又命魏廷式與趙鎔、李著同較三班院殿直以上功過。

  十一月,己亥,開封尹許王元僖,早朝方坐殿廬中,覺有疾,徑歸府,車駕遽臨視,疾已亟,帝呼之,猶能應,少選薨,年二十七。帝哭之慟,追贈太子,諡曰恭孝。

  詔以將有事於南郊,前十日而許王薨,按禮,於天地、社稷之祀並不廢,緣請謁太廟,恐非便,集公卿議之。吏部尚書宋琪等上奏,請以來年正月上辛合祭天地,從之。

  初,王沔罷政歸私第,會中書小吏舊罪發,事連中書,因有奏毀沔者。帝語之曰:“呂蒙正有大臣體,王沔甚明敏。”毀者慚而退。及沔同知京朝官考課,所奏條目細碎,物論甚譁,而沔自謂直清無私,固結人主,求再入。庚子,沔視事省中,暴得風眩疾,舁歸第,卒,優詔贈工部尚書。

  恭孝太子元僖,性仁孝,姿貌雄毅,沉靜寡言,尹京五年,政事無失。帝尤所鍾愛,及薨,追念不已,或悲泣達旦,作《思亡子詩》以示近臣。未幾,有言元僖為嬖妻張氏所惑,專恣捶僕妾,有至死者,而元僖不知;為張氏於都城西佛寺招魂葬其父母,僣差踰制。又言元僖因誤食它物得病,及其宮中私事。帝怒,命縊殺張氏,捕元僖左右親吏繫獄,命王繼恩驗問,悉決杖停免。掘燒張氏父母冢墓,親屬皆竄遠惡。丙辰,詔罷冊禮,但以一品鹵簿葬焉。

  禮儀使蘇易簡上言曰:“伏以聖朝親祀圜丘,以宣祖侑神作主,此則符聖人大孝之道,成嚴父配天之儀。恭惟太祖皇帝,光啟丕圖,躬臨大寶,以聖授聖,傳於無窮。謹按唐永徽中,以高祖、太宗同配上帝,望將來親祀效丘,奉宣祖、太祖同配。其常祀孟春祈谷,孟冬神州,季秋大享,以宣祖崇配;冬至圜丘,夏至皇地祇,孟夏雩祀,以太祖崇配。”詔從之。

  十二月,遼遣東京留守蕭恆德伐高麗,高麗王王治初不設備,既乃以侍中軍使、內史侍郎徐熙為中軍使,門下侍郎崔亮為下軍使,軍於北界。旋聞遼師攻蓬山郡,獲先鋒軍使尹庶顏等,高麗兵不得進。

  淳化四年遼統和十一年

  春,正月,庚寅朔,親饗太廟。

  辛卯,合祭天地於圜丘,以宣祖、太祖升配。大赦天下。

  度支副使謝泌條上郊祀賞給軍士之數,帝曰:“朕愛惜金帛,正備賞賜耳。”泌因曰:“唐德宗牛泚之亂,後唐莊宗馬射之禍,皆賞軍不豐所致。今陛下躬御菲薄,賞賜優厚,真歷代王者之所難也!”

  遼蕭恆德移檄高麗,責令降款。國王王治數遣使不得要領,除熙請往,奉書如遼營,使譯者問相見禮。恆德曰:“我大朝貴人,宜拜於庭。”熙持不可,恆德乃許升堂行禮。恆德曰:“新羅及高句麗之地,我所有也,而汝國侵蝕之,又與我連壤而越海事宋,是以來討。今能割地以獻而修朝聘,可以無事。”熙曰:“我國即高句麗之舊,故號高麗,都平壤。若論地界,上國之東京皆在我境,何得謂之侵蝕乎?且鴨綠江內外亦我境內,今女真據其間,道路梗澀,甚於涉海,朝聘之不通,女真之故也。若今逐女真,還我故地,築城堡,通道路,則敢不修貢?”恆德以其語聞,遼主許罷兵。王治大喜,即遣其侍中樸良柔為禮幣使,奉表請罪,遼主命取女真鴨綠江東數百里地賜之。

  二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戊戌,詔賜京城高年帛,百歲者一人,加賜塗金帶。

  癸亥,廢沿江榷貨八務,聽商人買販。

  乙丑,加高麗國王王治檢校太師,以高麗遣使入貢也。又封靜海軍節度使黎桓為交趾郡王。

  帝以江、淮、浙、陝比歲旱災,民多轉徙,頗恣攘奪,抵冒禁法,己卯,遣工部郎中韓授、考功員外郎潘慎修等八人分路巡撫,俾招集流亡,導揚壅遏,按決庶獄,率從輕典。有可以惠民者,悉許便宜從事;官吏罷軟苛刻者上之;詔令有所未便,亦許條奏。

  丙戌,以磨勘京朝官院為審官院,幕職州縣官院為考課院。時金部員外郎謝泌,言磨勘之名,非典訓也,故易之。

  蜀土富饒,孟氏割據,府庫益充溢。及王師平蜀,孟氏所儲,悉歸內府。後言事者競起功利,成都除常賦外,更置博買務。諸郡課民織作,禁商旅不得私市布帛,日進上供又倍其常數,司計之吏,析及秋毫。蜀地狹民調,耕稼不足以給,由是小民貧困,兼併者復糴賤販貴以奪其利。青城縣民王小波,聚徒眾,起而為亂,謂眾曰:“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貧民多來附者,遂攻掠邛、蜀諸縣。是月,寇彭山,縣令齊元振率兵拒之,為小波所殺。初,祕書丞張樞使蜀,奏官吏不法者百餘人,多坐黜免,獨稱元振清白強幹,朝廷賜璽書獎諭。元振實貪暴,既受詔,益恣橫,受賕得金帛,多寄民家。小波知民怨怒,因襲殺之,散其金帛,剖元振腹,實以錢刀,蓋惡其誅求之無厭也。賊黨由是愈熾。

  朝廷自克平諸國,財力雄富。然聚兵京師,外州無留財,天下支用悉出三司,故費用浸多。帝孜孜庶務,動以愛民惜費為本。戊子,有司言油衣帟幕破損者數萬段,欲譭棄之,帝令煮浣,染以雜色,製為旗幟數千。

  左司諫張觀,因對,言揚州民多闕食,請革殘税,帝曰:“近已免貧下民秋税,何為復有理納?”觀曰:“細民奸猾,多以佃户託名貧下,僥倖蠲減,惟實貧下者尚有殘欠。”上再三歎息曰:“兩税蠲減,朕無所惜,若實惠及貧民,雖每年放卻,亦不恨也。今城郭兼併之家,朘削貧民,豪猾之徒,隱漏租賦,此甚弊事,安得良吏規制稱朕之意乎!”

  初,何承矩至雄州,即建屯田之議。會臨津令黃懋亦上書言:“閩地惟種水田,緣山導泉,倍費功力。今河北州軍陂塘甚多,引水溉田,省功易就,三五年內,公私必獲大利。”因詔承矩往河北諸州按視,復奏,如懋言。三月,壬子,以承矩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懋為大理寺丞、充判官、發雄、莫、霸諸州、平戎、破虜、順安諸軍戍卒萬八千人給其役,興堰六百里,置斗門,引澱水灌溉。河北霜早,初年,稻不成,懋乃取江東早稻種七月熟者課令種之,是年八月,稻熟。始,承矩建水田之議,沮者頗眾,武臣亦恥於營葺佃作。既而種稻不熟,羣議益甚,幾罷其事。及是承矩載稻穗數車,遣吏送闕下,議者乃息。自是葦蒲、蠃蛤之饒,民賴其利。

  詔權停貢舉。

  成德節度使田重進,改授永興軍節度使。帝謂陝西轉運使鄭文寶曰:“重進先朝宿將,宣力於國,卿宜善待之。”文寶再拜奉詔。始,帝在藩邸,愛重進忠勇,嘗令給酒炙,重進不肯受,使者曰:“晉王賜汝,汝安得拒?”重進曰:“我止知有陛下,不知有晉王。”卒不受。帝嘉其質直,故始終委遇焉。

  詔:“大理所詳決案牘,即以送審刑院,勿復經刑部詳覆。”

  夏,四月,己卯,命諸司奉行公事,不得輒稱聖旨。

  五月,壬寅,帝謂帝相李昉等曰:“朕觀在位之人,未進用時,皆以管、樂自許;既得位,乃競為循默,曾不為朕言事。朕日夕焦勞,略無寧暇。臣主之道,當如是邪?”昉等惶懼拜伏。帝曰:“事有未至,與卿等言之,亦上下無隱耳。”

  丙午,張洎赴翰林,帝謂近臣曰:“學士之職,清切貴重,非它官可比,朕常恨不得為之。”

  丁未,廢京朝官差遣院,令審官院總之,翰林學士錢若水、樞密直學士劉昌言同知審官院,考覆功過以定升降。又以判流內銓、翰林學士承旨蘇易簡、虞部員外郎王旦等同兼知考課院。凡常調選人,流內銓主之;奏舉及歷任有殿累者,考課院主之。旦,祐子也。

  戊申,詔罷鹽鐵、度支、户部等使,三司但置使一員、判官六員、推官三員,從殿中丞馬應昌議也。以鹽鐵使魏羽判三司。

  初,京西轉運副使盧之翰建議,以潩水泛溢,侵許州民田,請自長葛縣開河導潩水分流二十里,合於惠民河。至是役成,之翰以勞加户部員外郎,為陝西轉運使。

  六月,戊午朔,詔中丞已下皆親臨鞫獄。

  丙寅,吏部侍郎、平章事張齊賢罷為尚書左丞。先是殿中丞朱貽業,參政李沆之姻也,與諸司副使王延德同監京庾。延德託貽業白沆,求補外官,沆以語齊賢,齊賢以聞。帝以延德嘗事晉邸,怒其不自陳而幹祈執政,召見,詰責,延德、貽業皆不以實對。齊賢不欲援沆為證,乃自引咎,遂至罷相,物論美之。

  壬申,知樞密院事張遜貶右領軍衞將軍,同知院事寇準罷守本官。遜素與準不協,數爭事帝前,帝將罷之。一日,準與温仲舒同出禁中,道逢狂人迎馬首呼萬歲,右羽林大將軍王賓與遜相厚,又知遜與準有隙,因奏其事。準自辨雲:“實與仲舒同行,而遜令賓獨奏臣。”遜執賓奏斥準,辭意甚厲,因互發其私,帝怒,故貶遜而罷準。

  以涪州觀察使柴禹錫為宣徽北院使、知樞密院事,樞密直學士劉昌言同知院事,呂端參知政事。昌言驟膺大用,不為時望所歸,或短之於帝前,且言其辭語難曉,帝曰:“惟朕能曉之。”

  戊寅,命左諫議大夫魏庠、司封郎中知制誥柴成務同知給事中事,凡制敕有未便,宜準故事封駁以聞;從左諫議大夫魏羽請也。

  先是,帝急召廣南轉運使開封向敏中歸闕,權工部郎中,一日,御筆飛白書敏中及虞部郎中鄄城張詠姓名付宰相,曰:“此二人,名臣也,朕將用之。”左右因稱其才。秋,七月,癸酉,以向敏中、張詠同知銀台、通進司,視章奏案牘以稽出入。己酉,並命為樞密直學士。

  庚戌,雍丘縣尉武程上疏,願減後宮嬪嬙,帝謂宰相曰:“程疏遠小臣,不知宮闈中事。內庭給使不過三百人,皆有掌執,不可去者,卿等固合知之。朕必不學秦皇、漢武作離宮別館,取良家子以充其中,貽萬代譏議。”李昉曰:“陛下躬履純儉,中外所知。臣等家人皆預中參,備見宮闈簡約之事。程微賤,輒陳狂瞽,宜加黜削,以懲妄言。”帝曰:“朕曷嘗以言罪人!但念程不知耳。”

  遼境自夏末大雨,至是桑乾、羊河溢,居庸關西害禾稼殆盡,奉聖、南京居民廬舍多墊溺。

  是月,置諸路茶鹽制置使。

  八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帝草書宋玉《大言賦》賜翰林學士承旨蘇易簡,易簡因擬作《大言賦》以獻,帝覽賦嘉賞,手詔褒之。它日。易簡直禁中,以水試欹器,屬小黃門宣事密奏,而不識其名。及晚朝,帝曰:“卿所玩得非欹器邪?”易簡曰:“然,乃江南徐邈所作。”即取至便坐,帝親較試,再三嗟賞。易簡進曰:“臣聞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器滿則覆,物盛則衰。願陛下持盈守成,慎終如始,以固萬世基業,則天下幸甚!”

  通進、銀台司,舊隸樞密院,凡內外奏覆文字,必關二司,然後進御。外則內官及樞密院吏掌之,內則尚書內省籍其數以下有司,或行或否,得緣而為奸,禁中莫知,外司無糾舉之職。樞密直學士向敏中初自嶺南召還,即具言其事,請別置局,命官專校其簿籍,以防壅遏;帝嘉納之。癸酉,詔以宣徽北院廳事為通進、銀台司,命敏中及張詠同知二司公事,凡內外章奏案牘,謹視其出入而句稽焉,月一奏課。事無大小,不敢有所留滯矣。發敕司舊隸中書,尋令銀台司兼領之。

  初,黃州團練副使王禹偁量移解州,因左司諫呂文仲巡撫陝西,疏言父老,求徙東土,帝即詔禹偁還朝。己卯,授左正言,謂宰相曰:“禹偁文章,獨步當世;然賦性剛直,不能容物,卿等宜召而戒之!”尋命直昭文館。

  九月,乙巳,以給事中封駁隸通進、銀台司,一應詔敕,並令向敏中、張詠詳酌是否,然後行下。時泰寧節度使張永德為並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永德笞之至死,詔按其罪。詠封還詔書,且言:“永德方任邊寄,若以一小校故摧辱主帥,臣恐下有輕上之心。”不從,未幾,果有營兵脅訟軍候者,詠復引前事為言,帝改容勞之。

  是秋,久雨不止,朱雀、崇明門外積水尤甚,往來浮罌筏以濟,壁壘廬舍多壞,近甸秋稼多敗,流移甚眾。陳、穎、宋、亳間盜賊羣起,商旅不行。帝以陰陽愆伏,罪由公府,切責宰相李昉等曰:“卿等盈車受俸,豈知野有餓殍乎?”昉等慚懼拜伏。◎宋紀十六 ∷起重光單閼九月,盡昭陽大荒落九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至仁應道神功聖德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淳化二年遼統和九年

  九月,己丑,户部侍郎、參知政事王沔,給事中、參知政事陳恕,並罷守本官。初,給事中樊知古,累任轉運,甚得時譽;及為户部,頻以職事不治,詔書切責,名益減。雅與恕親善,帝每言及計司事有乘違者,恕具以告之,欲令知古盡力。知古後因奏對,遂自解。帝問知古:“何從得此?”知古曰:“陳恕告臣。”帝怒恕泄禁中語,且疾知古輕脱,並知古皆罷之。沔以弟淮故,數為樞密副使寇準所詆,帝亦寤沔任數好詐,非廓廟器,遂與恕同日俱罷。沔奉詔,見帝,涕泣不願離左右,未幾,須鬢盡白。

  帝嘗謂近臣曰:“累有人言儲貳事,朕以諸子衝幼,未有成人之性,所命僚屬,悉擇良善之士,至於台隸輩,朕亦自揀選,不令奸險巧佞在其左右。讀書聽講,鹹有課程,待其長成,自有裁製。何言事者未諒此心邪?”至是左正言宋沆等五人伏閤上疏,請立許王元僖為太子,詞意狂率,帝怒甚,將加竄殛,而沆又宰相呂蒙正妻族,蒙正所擢用,己亥,制詞並責蒙正,罷為吏部尚書。

  初,温仲舒與蒙正同年登弟,情契篤密。仲舒前知汾州,坐私監軍家婢,除籍為民,窮棲京師者累年,蒙正在中書,極力援引,遂復籍。及驟被任遇,反攻蒙正,蒙正以之罷相,時論醜之。

  以左僕射李昉為中書侍郎,參知政事張齊賢為吏部侍郎,並平章事。

  以翰林學士賈黃中、李沆併為給事中、參知政事。沆初判吏部銓,因侍曲宴,帝目送之曰:“李沆風度端凝,真貴人也!”不數月,遂與黃中俱蒙大用。帝嘗召見黃中母王氏,命坐,謂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詩賜之,頒賜甚厚。

  庚子,以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王化基為御史中丞。化基嘗慕範滂攬轡澄清之志,獻《澄清略》,言五事:其一復尚書省,曰:“三司吏額乃近代權制,皆州郡官司吏局之名也。臣今請廢三司,止於尚書省試設六尚書,分掌其事。廢判官、推官,設郎官分掌二十四司及左右公事,使一人掌一司。廢孔目、句押前後行為都事、主事、令史。廢句院、開拆、磨勘、憑由、理欠等司歸比部及左、右司。”其二謹公舉,曰:“朝廷頻年下詔,以類求人,但聞例得舉官,未見擇其舉主。望自今別立名籍,先擇朝官有聲望者,各令保舉所知,賢則舉主同賞,否則舉主同坐。”其三懲貪吏,曰:“蠹盛則木空,吏貪則民弊。望令諸路轉運使、副兼採訪之名,令覺察部內州、府、軍、監長吏。”其四省宂官,曰:“臣昨任揚州職官時,見添置監臨事務朝官及使臣等,有踰本州數倍,恐天下諸州類此。或皆是廉白,止傷公府之費;苟其為貪婪,則取於民間者又加倍焉,得不蠹國耗民乎?望令逐部轉運使、副與知州同議裁減,及諸縣令、簿、尉等亦乞令相度廢省。”其五擇遠官,曰:“負罪之人,多非良善,授以遠地親民之官,用情自任,恃遠縱殘,小民罹殃,卒莫上訴。望自今,凡負罪之人,不許任四川、廣南為長吏。”書奏,帝嘉納其言,即有意於大用。

  辛丑,責宋沆為宜州團練副使。

  癸卯,王顯罷。甲辰,以樞密副使張遜知樞密院事,温仲舒、寇準同知院事。知院之名自此始。

  初,宋沆與左正言尹黃裳、馮拯、右正言王世則、洪湛共伏閤請立皇太子,沆既出黜,乙巳,命黃裳知邕州,拯知端州,世則知象州,湛知容州。拯,河陽人也。

  己酉,遼主駐廟城。南京地震。

  帝聞殿中丞郭延澤、右贊善大夫董元亨皆好學,博通典籍,詔宰相召問經史大義,條對稱旨。冬,十月,丁卯,並命為史館檢討。

  辛巳,翰林學士承旨蘇易簡續《翰林志》二卷以獻,帝嘉之,賜詩二章,御筆批雲:“詩意美卿居清華之地也。”易簡願以所賜詩刻石,帝復以真、草、行三體書共其詩,刻以遍賜近臣。又飛白書“玉堂之署”四大字,令中書召易簡付之,榜於廳額。帝曰:“此永為翰林中美事。”易簡曰:“自有翰林,未有如今日之榮也。”帝嘗夜幸玉堂,易簡已寢,遽起,無燭具衣冠,宮嬪自窗格引燭入照之,窗格上有火燃處,後不更易,以為玉堂盛事。
熱門文章
《續資治通鑑》宋紀五 強圉單閼正月,盡屠維大荒落六月,凡二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六十一 起昭陽單閼正月,盡十二月,凡一年 《資治通鑑》唐紀四 起屠維單閼十一月,盡重光大荒落二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八十二 起重光協洽正月,盡昭陽作噩七月,凡二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六十六 起玄黓執徐正月,盡昭陽大荒落三月,凡一年有奇 《資治通鑑》唐紀三十八 起重光赤奮若,盡昭陽單閼六月,凡二年有奇 《資治通鑑》唐紀十三 趣昭陽單閼四月,盡旃蒙大荒落五月,凡二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六十五 起屠維赤奮苦十月,盡重光單閼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六十 起重光赤奮若九月,盡玄黓攝提格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二十九 起上章閹茂五月,盡重光大淵獻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資治通鑑》唐紀十二 起重光赤奮若,盡昭陽單閼三月,凡二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八十七 起重光大荒落正月,盡玄黓敦牂閏六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九 起柔兆困敦十二月,盡屠維單閼二月,凡二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十二 起屠維單閼九月,盡上章執徐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十五 起屠維赤奮若四月,盡重光單閼八月,凡二年有奇
推薦內容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七十 起上章困敦正月,盡昭陽單閼八月,凡三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二 起重光赤奮若正月,盡昭陽單閼十二月,凡三年 九月九重陽節主持詞 《續資治通鑑》宋紀三十九 起昭陽作噩正月,盡閼逢閹茂十二月,凡二年 九月九重陽節的重陽糕及九月初九重陽的文化 《續資治通鑑》宋紀四十三 起重光大荒落正月,盡十二月,凡一年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十三 起昭陽赤備若十月,盡閼逢攝提格六月,凡九月 九月初九重陽作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六十 起昭陽作噩九月,盡強圉赤奮若六月,凡三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五十三 起玄黓執徐九月,盡昭陽大荒落七月,凡十一月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三十八 起昭陽協洽正月,盡閼逢涒灘九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五十九 起上章困敦六月,盡重光赤奮若八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二十五 起閼逢執徐十一月,盡旃蒙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元紀二十八 起重光單閼正月,盡玄黓執徐六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四十二 起上章攝提格八月,盡重光單閼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九月九重陽節簡單祝福語 《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九 起重光作噩正月,盡昭陽大淵獻十二月,凡三年 《續資治通鑑》元紀三十六 起閼逢執徐四月,盡旃蒙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七 起重光協洽十月,盡閼逢閹茂八月,凡二年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