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實用工具 > 諺語

諺語俗語的故事

欄目: 諺語 / 發佈於: / 人氣:1.58W

皇帝愛吃雞角蛋

諺語俗語的故事

從前,有位皇帝忽然心血來潮,要吃雞角(公雞)蛋。做壽之前三日,下道聖旨,命左班丞相去辦。丞相迴轉家中,坐卧不寧,世上哪來公雞生蛋。

事出無奈,只好坐而待斃,交待後事。全家人一籌莫展,只有抱頭痛哭。此時,丞相的孫子進屋,見此情形,便要問個水落石出。丞相不得不真情相告。孫子聽後,心生一計,對祖父説:“阿公,明天你將宰相官服借我一用,我去見駕。”丞相開始不肯,後來一想反正死到臨頭,就答應了孫子的要求。次日上朝,孫子穿着官服,跪在皇帝面前。

皇帝一看是小孩見駕,一查問得知是左班丞相的孫子前來交旨,便問:“你爺爺何以不來交旨?”孩子答:“祖父在家坐月底,怕超過期限,叫我替他交旨。”皇上一聽發怒:“胡説,你爺爺是男人,豈能生孩子坐月底?”孩子答:“萬歲息怒,雞角會生蛋,男人自然也會生孩子!”皇帝聽了,似有所悟,隨口説道:“小小的孩童,宰相的腹佬,看來你也會做宰相!”孩子當即叩謝:“謝皇上隆恩!”皇帝此時才發覺自己説漏了嘴,常言道君無戲言,只好讓其祖孫二人同朝為相。

從此,“皇帝愛吃雞角蛋”這話便成了俗語。

一個銅鈿逼煞英雄漢

楚霸王項羽被漢軍圍困,好容易殺出重圍。他清點了一下殘兵僅剩下二十八騎,項羽氣得鋼須倒豎,吼聲如雷:“我項羽起兵八年屢戰屢勝,今日豈能敗北!”他吼叫着又重新殺了回去。項羽虎勢雄威,一氣之下又殺了一名漢都督,一員漢將。項羽殺紅了眼還要往前衝,那邊韓信卻擊鼓收兵了。這一邊項羽的手下也圍了過來勸他暫歇。

項羽此時才感到人困馬乏,腹中飢餓,需要找個地方休息。可是,何處是他們的安身之所呢?看來只得重回江東,再振雄威。於是,他們一行來到烏江渡口,渡口有一間草棚,草棚內熱氣騰騰,進去一看,只見幾個紅燒豬頭擺在桌上,那豬頭一個個油光光,紅亮亮,又酥又香。項羽一行正飢腸漉漉,一見這麼好的豬頭,個個饞涎欲滴。恨不得馬上一人吞下一個,剛要動手,一位老漢上前攔住他們説:“你等都是馬上勇士,豈能不問價錢,伸手就取?”項羽就問價錢,老漢説:“價錢便宜得很哪,一個豬頭只收一個銅鈿。”出門打仗的人,身上怎麼會帶錢,項羽一行個個搜遍全身,誰也摸不出一個銅鈿(tian)。老漢見了又説:“將軍乃天下豪傑,不會不付錢,強取豬頭而食吧?”

老漢一句話,真正刺痛了項羽的心,想自己曾坐鎮天下,世上萬物,應有盡有,想不到如今一敗至此,今天因為掏不出一個錢,被這位渡口老漢奚落!他恨哪!他大吼一聲正要取劍,那老漢卻笑着大聲説:“你今天要是殺了我這個手無寸鐵的老漢,還能算得上天下的英雄嗎?”項羽聽了沒有再抽劍,而是大步走出草棚,面對烏江哈哈大笑。這笑聲悽慘悲涼,連烏江水都停留不前了。忽然,項羽手起劍落,英雄的鮮血灑向烏江!

項羽倒下了,隨行人一擁而上,剛想收屍,忽聽得草棚內老漢大聲喝道:“項羽已死,你等還不快降!”

原來這賣豬頭的老漢是韓信所扮,他剛才收兵不追窮寇,特趕到江邊來羞辱項羽,用一個銅鈿逼死了一位爭雄呈強的好漢。

“一個銅鈿逼死英雄漢”這句俗語,也就在大江南北流傳開了。

沒齒敢賭吃石遇

石遇形似大章魚,美味可口,但肉質堅韌,老年人無齒難咬。有位老頭,人稱“沒齒伯”,偏愛吃石遇。有一天,遇上兩個小無賴。硬要拉上沒齒伯一塊上飯店炒石遇吃。

其中一個提議,炒一盤石遇,三人同吃,三份攤錢,沒齒伯説自己沒牙齒,咬不動,不參與。另一個提議,各炒一盤,斤兩相同,誰吃最慢誰出錢。沒齒伯又表示不幹。可是,兩個無賴不肯罷休,非要打賭不可。沒齒伯只得答應下來。三盤炒石遇各有一斤,總共一塊銀元。他們請店老闆當評判員,一聲“開始!”筷子齊動,等吃到一半時,兩個後生仔一看,沒齒伯早已吃完了。

老闆在旁作證:全盤石遇都是老頭吃掉的,一點不假。兩個後生只好認輸出錢。

事後才知道沒齒伯是拉長了喉嚨,把整塊石遇硬吞下去。從此之後,“沒齒敢賭吃石遇”成為平潭俗語,民間常用此話比喻人們硬着頭皮做難事。

此地無銀三百兩

古時候,有個很窮的人,他的全部家當差不多都裝在他的腰包裏,而他的腰包裏從來就沒有過銀子。

有一回,他意外地得到三百兩銀子。這可讓他又喜又憂,放在自己家裏吧,這個窮家只有四壁,哪兒也不是存放的地方;要是放在人家那裏,人家一耍賴,誰會相信他這個窮漢子有三百兩銀子?要是整天帶在身上,別説不方便,萬一被人發現,輕則被偷被搶,重則性命難保。

“我的青天呀,我有錢了,怎麼還是不得安生呢!”這個人暗暗叫苦。

就這樣,他從白天考慮到晚上,又從晚上考慮到凌晨,這一夜,他在萬分緊張和焦慮中度過。門外大樹上傳來一聲“呀”的鳥叫,這個人的心差點被嚇得跳出來。他稍稍安定後,終於有了主意。他趁着夜色,扛着鐵鍬,拿着帶告示的木棍,腰間藏着三百兩銀子,來到大路口,一鍬一鍬地挖下去,挖了一個洞穴,然後將腰間藏着的三百兩銀子卸下來,輕輕地放進去,用土填埋壓實,最後把帶告示的木棍楔入埋銀子的地方,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Tags:俗語 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