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故事-倒行逆施

欄目: 成語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93W

倒行逆施原意是所作所為違反常規,違背事理。現在一般用來表示堅持錯誤方向,幹違背歷史潮流的錯事、壞事。那麼你們知道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倒行逆施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四字成語故事-倒行逆施

倒行逆施

春秋末期,楚國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都被楚平王無辜殺害。伍子胥歷盡艱險,才逃到吳國,幫助闔閭刺殺了吳王僚,奪取了王位。接着,他又幫助吳王整軍經武,使吳國的國勢日益強盛。在此基礎上,他協助吳王征伐楚國,不久攻下楚都,楚昭王逃往隨國(今湖南隨縣南)。

伍子胥幫助吳王攻楚的目的,是為了替自己的父兄報仇。現在楚國郢都已被攻下,可以付諸行動了。他首先向吳王建議,拆毀楚國的宗廟。大將孫武反對這樣做,但吳王貪圖楚國的地盤,一心想把楚國滅了,因此接受了伍子胥的建議。

接着,伍子胥請求吳王讓他去挖楚平王的墳,以解他心頭之恨,吳王説:“你幫了我不少的忙,這種小事你就自己瞧着辦吧。”

但是,伍子胥並沒能立刻找到楚平王的陵墓。後來在一個石工的指引下才獲悉了陵墓的確切位置。可是挖開墓、打開棺材一看,裏面只有楚平王的衣冠。伍子胥大失所望。那石工又指點説,這上面的是假的,下面的才是真的。伍子胥命人繼續往下挖,果然有楚平王的屍體。伍子胥一見楚平王的屍體,就滿腔怒火,抄起鞭子,一氣打了三百下,最後把頭顱砍下來,才解了心頭之恨。

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肯知道這件事後,派人送了一封信給伍子胥,指責他這樣做太殘忍了,伍子胥叫來人回話給申包肯説:“忠和孝不能兩全,我好比一個走遠路的人,天快黑了,可是路途還很遙遠,我已弄得沒有辦法了,所以才故意幹出這種倒行逆施的舉動。”

這個“倒行逆施”的伍子胥,最後的命運也很悲慘。他因反對吳王夫差寬容越王勾踐,並且要求夫差停止攻伐齊國,遭到吳王夫差冷遇,漸漸被疏遠,最後被逼自殺。

——《史記·伍子胥列傳》

南橘北枳

晏嬰,字平仲,也稱晏子,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是春秋時期着名的政治家,曾經輔助齊靈公、莊公、景公。景公時為相,輔政長達四十餘年,既是三朝元老,也是齊國一代名相。據説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但足智多謀,為官清廉,敢於犯顏直諫,匡正國君之謬;生性敏捷,能言善辯,奉命出使他國,臨危不俱,從不讓國家受辱。

晏嬰第一次出使楚國,楚王聽説晏嬰善於言辭,便對身旁的謀士説:“晏嬰在齊國是有名的能言善辯之人。現在要來楚國,我想當眾羞辱他一番,讓齊國人知道我們的厲害,挫一下齊國的鋭氣。你們看有什麼好辦法?”大臣們左思右想,終子想出了一個羞辱晏嬰的辦法。

晏嬰來了,楚王設宴款待。酒濃之時,差役押着一個被縛之人來見楚王,楚王裝模作樣地問:“這人犯了什麼罪?”差役連忙問答説:“這個人來自齊國,到我們楚國偷東西被我們抓到了。”楚王回過頭去看着晏嬰,故意裝作很驚訝地説:“啊,難道齊國人都喜歡偷東西嗎?”

晏嬰早就看出楚王是在演戲,於是站起來,不慌不忙地對楚王説:“我聽説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時就結出甘甜的橘子,如果將其移栽到淮河以北,結的果實就變成又酸又苦的枳了。同種植物所結果實的味道卻大不相同,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因為水土不同的緣故啊!大王殿上的這個人在齊國時不偷盜,到了楚國後卻學會了偷盜,莫非是楚國的水土會使人變成盜賊麼?”一席話噎得楚王是張口結舌,面紅耳赤,最終只好賠笑收場。

時隔不久,晏嬰再次奉命出使楚國。楚王還記得上次宴會上晏嬰讓自己難堪的事,就想伺機報復。他知道晏嬰身材矮小,於是就派人在城門的旁邊開了一個狗洞大小的門,等晏嬰來的時候就不開城門而讓晏嬰走那個小門,想要以此來羞辱他。晏嬰來到城門前看到這種情景,知道是楚王故意羞辱自己,就對前來迎接的楚國大臣説:“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走狗洞,我現在出使的是楚國,為什麼也要走狗洞呢?”楚王羞怒極了。無奈之下打開大門,以禮接待了晏嬰。

晏嬰臨危不懼,憑藉自己的機智和三寸不爛之舌把想要侮辱自己的楚王反駁得啞口無言,維護了齊國的尊嚴和榮譽。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狡兔三窟

春秋時期,在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人,他非常喜歡與文學家還有俠客風範的人交朋友,為了能與他們常討論國家大事,總喜歡邀請這些人到家中長住。在這些人當中,有位叫馮諼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卻什麼事都不做,孟嘗君雖然覺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還是熱情招待馮諼。

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這地方討債,但是他不但沒跟當地百姓要債,反而還把債倦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德,而心裏充滿感激。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熱烈的歡迎,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的才能。

一直到這時候,不多話的馮諼才對孟嘗君説:“通常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才能在緊急的時候逃過獵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卻只有一個藏身之處,所以你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地睡覺,我願意再為你安排另外兩個可以安心的藏身之處。”

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説,如果梁惠王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麼樑國一定能夠變得更強盛。於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樑國,準備讓他擔任治理國家的重要官職。可是,樑國的使者一連來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樑國派人請孟嘗君去治理樑國的消息傳到齊王那裏,齊王一急,就趕緊派人請孟嘗君回齊國當相國。

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提出希望能夠擁有齊國祖傳祭器的要求,並且將它們放在薛地,同時興建一座祠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祠廟建好後,馮諼對孟嘗君説:“現在屬於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從此以後你就可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大覺了。”

此即成語“狡兔三窟”的來歷。閲讀時,可與“高枕無憂”的成語故事進行對照。由於焦點不同,所以即使是同一情節,在文字表述上也不盡相同。

——《戰國策·齊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