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成語故事

周公吐哺的故事

欄目: 成語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05W

導讀:周公吐哺,成語,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典出《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周公禮賢下士,求才心切,進食時多次吐出食物停下來不吃,急於迎客。後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禮賢下士之典實。

周公吐哺的故事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因為他的采邑在周(今陝西岐山北),因此被稱為周公。他的父親周文王在世時,他就以孝行著稱,在兄弟中顯得十分突出,卓越超羣。文王死後,武王姬發即位,他又盡心竭力輔佐武王,完成了滅商興周的大業。

周武王把魯地封給周公,但他沒有去魯地就封,留在朝中繼續輔佐武王。武王死後,武王的兒子成王繼位。當時,成王的年齡很小,無法執掌國政,加上天下剛剛平定,周公怕有人發動叛亂,對周朝產生威脅,就和召公一起總攝國政,管理朝廷中的一切事務。

周公為了代成王管理好國家,勵精圖治,兢兢業業,國家也一天天強盛起來。然而,勞苦功高的周公卻受到其他兄弟的猜忌。受封於殷地的管叔和蔡叔散佈流言,説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周公對召公和太公望姜子牙説:“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成王管理國政,是因為成王年紀還小。我決無異心。不然,我如何向先王交代。再過幾年,成王成年,我便會還政於成王。”

於是,周公不顧流言蜚語,繼續攝政,而讓自己的兒子伯禽代自己去魯國就封。伯禽臨行前,周公告誡他説:“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受命輔政,可以説是天下舉足輕重的人物了,可是,我卻常常在洗頭時,三次握起頭髮;吃飯時,一頓飯有時要三次吐出吃在口中的飯食,匆忙起身,去接待來訪的人,生怕錯過了天下的賢士。因為人才是治國的根本。你到了魯國以後,一切都要謹慎,不要因為自己擁有封國,就傲慢而不尊重人才。”

伯禽連連答應,動身而去。

不久,管叔、蔡叔勾結武庚,發動叛亂。周公興兵伐罪,平定了叛亂。七年後,周公實踐自己的諾言,還政於成王。

後來,“周公吐哺”這一典故,用來形容執政大臣求賢若渴,招請人才。

Tags:周公吐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