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故事-不求甚解成語故事

欄目: 成語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3W

不求甚解原意是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只求領會文章的大意。現在多指學習不認真,不會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瞭解情況。那麼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不求甚解成語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四字成語故事-不求甚解成語故事

不求甚解成語故事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説:自己喜愛讀書,不死啃書本字句鑽牛角尖,而是着重領悟文中原意。每逢讀到會心處,有了一點新的體會,便高興得連吃飯也忘記了。“不求甚解”原意是指讀書只求領會文章要旨,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現在人們常用它來比喻學習不認真、不求深入理解,或對工作馬虎、對情況瞭解不深入。後人對“不求甚解”的理解偏離了陶淵明的本意,陶淵明的“不求甚解”是一種謙虛的態度:不是每一本書都能讀得會意的;也是一種讀書的方法:不死啃書本字句鑽牛角尖,而是着重領悟文中原意。

不名一錢成語故事

漢文帝當政的時候,有個名叫鄧通的善於划船,被選到宮裏當御船的水手。一天夜裏,文帝做了一個夢,夢中他想昇天,卻怎麼也上不去。就在這時候,有個頭戴黃帽的人在背後推他,終於使他上了天。他回過頭來看推他的人,發現那人的衣帶在背後打了個結。第二天,文帝來到建在宮西蒼池中的漸台,見到有個御船水手頭戴黃帽,衣帶在背後打了個結,正是他夢中遇見的人。召來一詢問,那人名叫鄧通。文帝想,他既然能把自己推上天,必定是個奇才,便非常寵愛他。鄧通也老實謹慎,不隨便和外人交往。文帝多次賞賜他的錢財,總數上億之多,還授予他上大夫的官職。其實,鄧通並沒有什麼才能。他自己處事謹慎,也不能推薦賢士,只是諂媚文帝而已。有一次,文帝命一個善於算命的人去給鄧通相面,那人相面反對文帝説:“鄧通這個人將來要貧餓而死。”漢文帝憂慮地説:“能讓鄧通富起來的只有我,我怎麼會叫他受窮呢?”於是,文帝下令把蜀郡嚴道的一座銅山賜給鄧通,允許他自己鑄錢。從此鄧通發了大財,他鑄造的銅錢布滿天下,人人都知道有“鄧氏錢”。

有一天,文帝背上生了個瘡,膿血流個不停。鄧通覺得孝順皇帝的機會到了,便天天進宮去,用嘴巴替文帝吮吸膿血。不過,文帝心中還是不高興。一天他問鄧通:“天下誰最愛我?”鄧通恭順地回答:“應該説沒有誰比太子更愛陛下的了。”一次太子劉啟來看望文帝病情,文帝要他吮膿血。太子見瘡口膿血模糊,腥臭難聞,禁不住一陣噁心,但又不敢違抗,只得硬着頭皮吮吸,可是臉色很難看。後來他聽説,鄧通常為文帝吮吸膿血,感到慚愧,也因此而忌恨鄧通。文帝死後,劉啟即位,史稱漢景帝。景帝免去鄧通的官職,讓他回家閒居。不久,有人告發鄧通偷盜境外的鑄錢。景帝派人調查,結果確有此事,便把鄧通家的錢財全部沒收,鄧通頓時變成了窮光蛋,還欠下好幾億錢的債。還是景帝的姐姐長公主記住文帝不讓他餓死的遺言,賜給他一些錢財。但是,官吏馬上把這些錢財用來抵債,連一根簪子都不讓他留下。長公主知道後,就讓手下人借給他些衣食和錢。這樣,鄧通不能佔有一個錢,只能寄食在別人家裏直到死去。

不可救藥成語故事

西周王朝到了後期,奴隸主貴族日益腐朽,不斷蒐括錢財,發動戰爭,壓迫百姓和奴隸。周厲王即位後,對百姓和奴隸的剝削壓迫更重。他貪財好利,獨佔山林川澤,不許百姓打獵、砍柴、捕魚,還派人監視他們的言行;誰議論他,他就把誰殺死。人民忍無可忍,到處都有人起來反抗,周王朝的統治越來越不穩固。

眼看周王朝政權搖搖欲墜,關心國家的大臣都很痛心。忠心耿耿的老臣凡伯,極力勸諫周厲王改變暴虐的政治,力修德政,挽救國家。可是周厲王不聽,一些權臣也嘲笑凡伯,説他昏庸無能,不識時務。凡伯非常氣憤,揮筆寫了一首長詩,表達自己焦急的心情。這首詩很長,其中有一節是這樣的:“上天正在逞威肆虐,不要這樣盲目快樂。我這老夫一片誠意,小子們卻是驕傲自得。我進諫的並非老昏之言。你們反倒拿來取笑戲謔。你們的氣焰熾盛如火,真是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

這首詩的內容,是勸説周厲王和那些權臣千萬別把憂患當作兒戲,應趁它還沒有到來的時候盡力防止它。若是憂患越積越多,就像病重一樣無法治癒了。果然不出凡伯所料,公元前842年發生暴動,平民和奴隸們拿起武器,衝進王宮,周厲王倉皇逃走。西周從此哀落下去,出現了分崩離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