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傳説

古代帝王們的經典風水故事

欄目: 傳説 / 發佈於: / 人氣:2.85W

風水是我國的文化精髓之一,很多朋友都會對於風水存在半信半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古代帝王風水的故事,下面跟着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古代帝王們的經典風水故事

  古代帝王風水故事一:宋太祖

北宋太祖趙匡胤未發跡前曾是一個整日裏混跡於市井裏巷的賭徒。因其為人豪放且又愛打抱不平因此惹出了不少禍端。

在一次上元節趙匡胤因為追打一個強搶民女的惡少誤砸了皇帝上元節賞燈的花台,皇上動了龍顏之怒,下令捉拿趙匡胤。趙匡胤知道自己這次闖了大禍於是星夜逃離了京城。出了京城日夜急弛不知不覺來到了江西境內。江西當時隸屬於吳越。吳越是五代錢鏐留建立的一個小朝庭。不歸後漢管轄。趙匡胤心情舒暢了許多。一日來到一座山前,抬頭遠眺,只見此山嵯峨崔嵬,草木芃盛,蒼松翠柏中是鳶飛鶴鳴。

趙匡胤是心下讚歎,心想自己遊歷的名山大川不在少數但如此清秀飄逸的景色還是頭一次見到。今日定當要遊歷一番。趙匡胤向路邊打柴的樵夫問了一下此山的名稱,樵夫告訴他,這山叫做葛仙山,是晉代葛洪煉丹修道的地方。葛洪曾在這裏廣施丹藥治病救人,後世百姓感激葛洪恩德,鑿巨石,伐抱木在山頂建了一座葛仙廟,所以就把這山叫做葛仙山。

聽了樵夫的講述,趙匡胤心忖原來是仙家之所,怪不得有此神韻。如今自己浪跡江湖前程未卜,且上山求上一簽問問前程。向樵夫問明瞭上山之路,趙匡胤策馬急馳不一會來到山下。把馬栓在山下老農家,順着山階緩步而上,一路上各種異草奇葩爭相竟放,清風徐來夾雜着絲絲縷縷的芳香薰得趙匡胤是心曠神怡。駐足仰望山顛煙雲繚繞處畫角飛檐更是若隱若現。

趙匡胤加快腳步邁了上去,幾柱香後趙匡胤來到寺廟門前。門前兩具石獅栩栩如生卧立兩側。兩邊廂罩壁上寫着八個大字:德配天地,道法自然。字寫得雄渾而又靈逸。不知是出自那位名家的手筆。

走進大殿正前方一個求籤台前一尊描金塑像正襟危坐兩邊的四大金剛橫眉怒目,呈現出道家的威嚴和神祕。

趙匡胤擠進幾個善男信女之間頂禮膜拜,心中暗念,弟子趙匡胤久耽風塵未立寸功到如今仍舊亡命江湖,,肯請仙公指點一條明路好讓弟子知道該何去何從。念畢灑下卜錢。伸手到籤櫃裏摸出一簽,一摸起趙匡胤覺得有點異樣心下也沒在意。來到解籤台前遞上籤説了聲"道長,解籤。籤台裏的青衣道士接過遞上來的籤一看,臉色陡地變了,輕聲問道:公子,這是你剛求的籤嗎?”趙匡胤悶聲説道:"是的道長,有什麼不妥嗎?"·沒什麼,公子請稍侯貧道去去便來。”説完青衣道士就匆匆進了旁邊的偏廳。

不一會青衣道士又匆匆而來。·公子,我們觀主請你裏面一敍。“趙匡胤越發納悶也不做聲跟着老道進了偏廳。偏廳裏別有洞天,一桌一椅都擺設的特別雅緻。牆上懸掛的山水書法透着一股濃重的書香氣。一個白髮鬚眉一身道衣的老道正微笑的看着他。趙匡胤上前行了個禮,那位白髮老道還了一禮輕聲説:"公子,這邊請。”趙匡胤在茶几邊坐了下來問道:"道長我是來解籤的,你有什麼賜教嗎?"白眉老道説:"公子,解籤不忙。先聽我和你説一段故事吧!”

趙匡胤看着他肅穆的神情不由得斂住了心神望着他。白眉老道望着趙匡胤的臉説:· "公子你知道你剛才抽的是什麼籤嗎?"趙匡胤道:"趙某不知,請道長賜教。"老道説:"公子格相奇貴,所以才能抽中此籤。此簽名叫宋,乃是當年祖師爺葛仙親手製下的一枝籤,此籤雖只有尺寸,然重於金鐵,只有有緣分的人才能抽中'。

此籤自從葛仙製出後到如今數百年只有一人求得。他就是南北朝時期建立劉宋王朝的宋武帝劉裕。劉裕當年抽中這支籤時,曾為山下百姓做了件造福的事,只是他當時功虧一簣,以至於未竟全功。

"聽到這裏趙匡胤拱手施禮道:"請問道長,要所做何事才能造福一方百姓呀?"白眉老道歎了口氣道:"這葛仙山近幾百年來一直遺傳有一種怪病,發病之人壯若瘋顛,且力大無比,會拿起鐵具石塊自毀肢體而死。若其家人將其縛住,病人則會大吼大叫最後咬舌而死。其壯慘不忍睹每年因這種病而死的人有數百人之多呀!" 説罷老道又歎了口氣.趙匡胤聽得大驚問道;"道長這種病難道就沒有什麼辦法救治了嗎?老道説道:"公子,這就是我請你到這裏來説話的原因,這種病其實就是一種火疢,只不過這種火疢不同於一般的火疢,必須要用天下至陰至寒之物方能剋制.據葛洪抱朴子載,世有冥龜,藏於深穴,其體巨寒非有純陽之氣者不能近.這種病要用與冥龜相關連的物體加以宄泉之水煎熬方能治癒。

趙匡胤急切的問道:"那什麼地方才能找到和冥龜相關連的物體呢?"老道微一頷首:"不瞞公子,此山後山有一斷崖,斷崖三十米處有一洞穴直通地底,地底有一石板板上嵌着一隻碩大的龜殼,龜殼上生有一株茶樹,只有採下茶樹上的茶葉再割下一小塊龜殼便可.'

趙匡胤問道:"那這許多年,你們就不曾派人進去找尋過嗎?"老道又歎了口氣道:"若是常人便能採得此物,還會讓這火病肆孽百姓這麼多年嗎?"能抵禦冥龜之寒的只有身懷純陽之氣的人."那怎樣的人才知道他身上攜有純陽之氣呢?趙匡胤問道。

"能用手指拈起宋籤的人身上便帶有純陽之氣!説畢老道便望着趙匡胤.聽到這趙匡胤騰的站了起來."道長不必再説了,救百姓於水火本是男兒本色,你現在就帶我去那個洞口,待趙某採得藥來再和道長一敍!一聽此話道長喜極顏開"公子果然宅心仁厚,真是天下蒼生之幸.在公子面前貧道也無須贅言.轉過頭吩咐那個青衣道士"快去準備下洞採藥所須物品。

"青衣道士轉身匆匆而去.老道開口道:"公子切記,如果在洞中不能抵禦寒氣的話切莫勉強,能支撐多久就支撐多久,不要枉自送了性命讓貧道心中不安.趙匡胤道:"道長放心我自會斟酌,請道長帶路吧!"那好公子請跟我來.説完引領着趙匡胤穿過幾道庭院來到一座庫房門前。

那個青衣道士搬出一箱物品,老道説:"趙公子這是下洞必備的物品,你看看還缺些什麼.趙匡胤看了看箱子裏的物品,一捆繩索,一柄短刀,幾個火摺子還有幾個驅趕毒蟲的藥囊."什麼也不缺,道長我們走吧。"

老道引領着趙匡胤緩緩來到後山一坐斷崖處用手一指:"公子請看那裏!"趙匡胤順着老道手指的地方定睛一看,在斷崖三十米處有一盤根錯結的古鬆,在古鬆旁有一洞口在霧氣的氲氤中若隱若現。

"看見了,道長在此稍侯趙某就是拼了性命也要把藥採回來." 説完趙匡胤把繩索往旁邊一棵大數上一系打了個死結.然後把另一頭綰在腰上綽繩而下.不一會便到了洞口.洞口大約兩人高趙匡胤解下繩索邁進洞去。

進洞後掏出懷裏的火摺子照亮了陰暗的四周.舉着火摺子趙匡胤緩緩前行,洞裏蛇蠍一類的毒蟲紛紛往兩邊避了開去,趙匡胤知道是懷裏的藥囊起了作用.隨着越走越底的路程,趙匡胤感到一陣一陣的寒氣襲來.趙匡胤加快腳步向寒氣襲來的地方奔去。

也不知走了多久,趙匡胤突然感覺腳下一滑整個人沉了下去.待他停下來時感覺自己落在一個土包上,土包上有一股侵入五臟六腑的刺骨寒氣向他襲來.他打了個寒顫從懷裏從新搜出一根火摺子點燃,火光乍現一棵暗綠中透着些紅的茶數赫然就在眼前.再看腳下的土包斑斑裂痕正是那冥龜的背殼。

趙匡胤大喜過望原來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正是在冥龜的背殼上.趕緊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步袋來到茶樹前,將那剛吐芽的新茶一葉一葉的摘了下來,摘着摘着他發現自己的手腳漸漸不聽使喚,那刺骨的寒氣正一絲一縷的從他全身的每一個毛孔裏滲入,他感覺自己全身的血脈已經被龜殼散發的寒氣凝固住了.趙匡胤咬緊牙關把茶樹上的嫩葉一片一片摘了下來,懵然中茶樹終於被摘乾淨了.可他發現自己的腳每走一步都很艱難,趙匡胤心下思量趁着還有一點體力趕緊出去吧,不然自己非死在這裏不可。

趙匡胤邁着踉蹌的步子正準備出去,突然腳下不知被什麼絆了一下,藉着火光看去一柄短刀正插在龜殼的裂縫上,看着這柄短刀趙匡胤心下無比慚愧,這把短刀定是當年宋武帝劉裕在割龜殼時留下的.而自己採完茶葉後想都沒想還要割一塊龜殼,自己如此貪生怕死真是枉為男兒大丈夫.想到這裏趙匡胤心忖今天如果不割下一塊龜殼就算死在這裏也絕不出去。

他把茶葉綁在腰間蹲下身從雲鞋裏拔出刀子順着龜殼的裂縫插了進去.甫一插入一股凜冽的寒氣瞬間便從短刀上蔓延上來,他的手已沒有了一點知覺,趙匡胤知道如果現在出去還能保住一條性命,等到寒毒封住了全身的脈絡自己就算想走也走不了了. 可轉念一想自己如若就這樣出去,又有和麪目見此地受苦難折磨的百姓.他把心一橫用另外一隻尚有知覺的手握住那柄短刀又割了起來.可剛一用力龜殼裏滲透出的寒氣又把他另外一隻手也麻痺了.恍惚間他感到手上的寒毒已侵入了他的五臟六腑,趙匡胤再也無力支撐砰然倒地。

就在他快要失去知覺的時候他忽然感到丹田一熱,一股暖流瞬間便延伸到了他的四肢百骸身上寒氣驟減.他騰的站了起來感覺身上又有了力道,他心想這大概便是他體內的純陽之氣在極寒之下開始的反彈吧.且不管什麼原因先割下龜殼再説.他抓住短刀連撬帶割不一會便割下一塊.他把割下的龜殼藏進懷裏,順着來路攀援而上,在興奮中不知不覺來到了洞口,他抓住懸在洞口的繩索縛在腰間搖了幾下。

老道和青衣道士在崖首正翹首以盼,一見趙匡胤出得洞來二人大喜,趕緊把趙匡胤拉了上來.上得崖頂趙匡胤解下腰間的茶葉從懷裏掏出龜殼遞給老道説:"道長,趙某不辱使命茶葉和龜殼在此請趕快煎藥救人.老道接過茶葉和龜殼説:"趙公子你權且去廂房休息休息,先恢復些元氣再説.我這就去煉丹房熬藥救人.説完令那個青衣道士扶着趙匡胤先往廂房.

趙匡胤在廂房裏迷迷糊糊睡了過去,再醒轉來時只見牙牀邊燃着兩爐通紅的炭火,一羣長者正圍在他牀前.趙匡胤翻身想要起來行禮.老道按着他説:"公子躺着説話,你身上寒氣未盡不可在過勞神.説完老道向趙匡胤一一介紹了身邊的幾位長者説:"他們是山下各個村落的族老,他們已經在這裏等了你三天了.趙匡胤説:"道長,難道我已經睡了三天了嗎? 老道説:"是的公子已整整睡了三天了,公子體內寒氣甚勁,我們為公子灌了許多驅寒的藥湯可收效甚微,到是公子自己體內的純陽之氣把寒毒驅了出來. 説完老道從懷裏掏出一本書説:"我和各位族老一致商定,公子乃當今俊傑,我們決定把這本祖師爺流傳下來的兵鑑送與公子。

趙匡胤聞聽連忙搖首道:"千萬使不得,祖師爺流傳下來的寶物怎麼能送給我呢?老道説:"公子萬勿推辭,方今天下戰亂頻繁,這本"葛洪兵鑑"也只有公子這樣的英雄豪傑方能居之,方能救天下百姓於水火. 趙匡胤還想推辭無奈老道和眾位族老執意相送,盛情之下趙匡胤不好再推怕拂了眾位長者的一片心意。

眾人告辭後,趙匡胤拿起那本"葛洪兵鑑"細細看了起來,頓覺此書變幻無窮包羅萬象.對殺伐戰功為將之道治國之策頗為詳盡.一連幾天趙匡胤足不出户挑燈夜讀,漸漸領悟了一些治國安邦之道.還有一些未能體會的他也牢記在心.

十來天后趙匡胤自覺元神恢復靈清氣爽,於是打點行裝向老道告辭.老道説:"公子要走我也就不挽留了,但我想問問公子要往何處去. 趙匡胤道:"不瞞道長,我還真的不知往何處去,且走一步算一步吧! 老道手捻長髯道:"公子,貧道夜觀天象,澶洲上空有紫氣盤旋.公子若是無處可去,且往澶洲投軍去吧! 趙匡胤恭身一禮:"就聽道長的,反正我也無處可去,且往澶洲走一遭吧. 老道呵呵笑着從懷裏掏出一張精緻的紙箋:"公子,這是祖師爺留下的宋籤的讖語,你自己收着。

趙匡胤接過一看上面寫着四句讖語:方今國祚雨中搖,罔極前程馬上撈.此去常憐民疾苦,他年龍興在陳橋.趙匡胤不解的問道:"道長,趙某才識淺拙不解其中深奧,可否示之一二. 老道呵呵笑道:"天機不可泄露,公子日後自會明白. 聞聽此言趙匡胤拱手抱拳深施一禮:"那好,道長你我就此別過,他日若有機緣,你我再當聚首.説畢轉身大踏步下得山去。

趙匡胤此一去在往澶洲投軍的路上結識了後周世宗柴榮,二人結伴投到了時任澶洲防禦使的郭威帳下.後來郭威舉兵滅了後漢登了帝位.郭威死後柴榮接了帝位,趙匡胤憑着一本"葛洪兵鑑"輔佐柴榮東征西討,南平北伐.深受手下將領和百姓的愛戴.柴榮死後年僅六歲的幼兒登基,由於君幼臣佞趙匡胤手下一干將領心中憤憤不平.在一次出兵行至陳橋時,眾將領將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跪請趙匡胤接受帝位。

在眾將的懇請下趙匡胤黃袍加身登上了帝位,建立了歷史上有名的北宋王朝.從而也結束了五代十國混亂割據的局面.這也正應了當年葛仙留下的讖語: 方今國祚雨中搖,罔極前程馬上撈.此去常憐民疾苦,他年龍興在陳橋。

  古代帝王風水故事二:明太祖

朱元璋的祖父生於宋末元初,為江蘇句容縣通德鄉朱家村人。後天下大亂,遂攜家渡淮,到泗州定居。每遇紅白大事,當地百姓常推他做司儀。有一天,他在屋後楊家墩下的一個土坑裏正躺着歇息,忽然來了一老一少兩個道士,那老的指着熙祖所卧之地説:“若葬此地,必出天子。”小道士問道:“何以見得?”老道説: “不信可以插個幹樹枝試試,肯定生葉。”

接着,急呼熙祖起來。熙祖聽到他們的對話後佯裝睡熟。於是,兩個道人插完樹枝便揚長而去。十日後,熙祖趕早去驗,果然枯枝發芽生葉。於是巧施調包計,拔去生枝,另換枯枝。過了一會兒,兩個道土趕來。那老道見枯枝未發,而熙祖在旁,因此心生疑竇,指着熙祖説:“肯定被此人換去。”轉身又對熙祖道:“若想發福,死後葬此,家門當出天子。”

説完悻悻而去。元泰定四年(公元1320xx年),熙祖去世,遂葬該地,不等封土,即自成墳。這一年末,朱家又遷到鍾離之東的盱眙縣木場裏。一天,朱元璋的母親遇一異人,修須奇貌,頭戴黃冠,身着朱衣,給了她一丸白藥。這藥神光閃閃,一吞下,即身懷六甲。第二年,即元天曆元年(公元1320xx年)九月生下一子,這就是朱元璋。此時離其祖父葬期只有一年。因為朱貴認墳有勞,朱元璋除了恩賜給他田宅鈔錠金帶衣服等物外,還特別授予他一個祖陵奉祀四品官,並許其子孫世襲管理署事。

帝王的風水故事拓展

20xx年之前的風水寶地現在仍然是旺地。據説秦始皇當政的時候,有術士告訴他説現在的南京那地方有王者氣,於是秦始皇就很擔心,是不是這意味着那地方將會出生一個未來的皇帝,會不會有一個競爭者將出現和自己搶奪天下。他就命令術士想辦法消滅那王氣。

術士用了兩個辦法,一是挖斷紫金山。在風水的説法上,紫金山龍盤虎踞,是王氣的一個來源,而術士對付這情況的方法就是斬斷龍脈,殺死猛虎,所以一定要挖斷紫金山。同時,他們還在紫金山上埋了許多的金玉寶物,據説這些東西可以“鎮壓”住那龍虎,南京古稱“金陵”就是從這事情而來的名字。第二個方法是挖了一條秦淮河,據説這條河的作用是可以“瀉”掉這裏的王氣。

據説這兩個方法效果不錯,以後的南京,雖然先後有很多人在那裏建都,但是這些人從孫權到蔣介石最後都沒有能統一中國。唯一的例外是朱元璋,不過他死後不久,由他指定的繼承人建文帝就被推翻了,戰勝了建文帝的永樂帝則遷都到了北京。

另一則。有野史記載,當年秦始皇統一嶺南之後,方術之士告訴他,在當時的廣州——“任囂城”的北面,白雲、越秀兩山之間,有“黃雲紫氣之異”,乃龍脈所在,他日必有異人出世。這個消息令秦始皇坐立不安,他派人南下,在白雲山腳鑿了一個幾十丈的大口子,把廣州的龍脈給鑿斷了。《番禺縣誌》説:“其鑿處形凹似馬鞍”,後人從此把這裏叫做“馬鞍山”。如今,已經很少有人知道白雲山景泰坑以南,橫枝崗以北,那片逶迤起伏、看似平淡無奇的山岡,就是兩千多年前讓秦始皇如芒在背的馬鞍山了。

廣州的龍脈為白雲山的三條分脈貫通而下。越秀山山脈被稱為政脈,省政府、市政府、市委市人大都在這裏;瘦狗山山脈是商脈,中信廣場、外經貿大廈、天河購物廣場等商貿區位於這裏;五山、茶山是文脈,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均位於這裏。這三脈之氣,彙集在東湖公園以北,這裏正好是廣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隨着廣州的發展和擴大,廣州市修建了許多連接各處的橋樑,這些橋樑,正是傳遞生氣的通道,把廣州南北兩岸的脈氣貫通了起來。

Tags:帝王 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