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故事集

關於經典哲理故事分享

欄目: 故事集 / 發佈於: / 人氣:2.94W

人來到這世界後,命運註定了他必須要拼搏,奮鬥,堅持,勇敢地走下去,走出屬於自己的世界。關於一些經典的哲理故事需要明白。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於經典哲理故事分享,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經典哲理故事分享

關於經典哲理故事分享篇一

聰明人和笨人只有一點區別:聰明的人能自悟,覺得哪裏説得不對做得不對,可以及時調整;而笨人呢,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哪裏不對,周圍的人一般又不會提醒,也就會一直錯下去,有時,都活成一則笑話了,自己還渾然不覺。

一個正常的人,隨着年齡的增長,會慢慢地明白自己有不完美,會慢慢地知道自己有哪些缺點,也會慢慢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説到底,這其實是一個自悟的過程。年紀大而不自悟,往往就會讓人十分討厭,這種討厭,其實是對笨的討厭。

世間也有特別聰明的人,能機敏地察覺到別人喜歡什麼樣的言行,時時據此作出調整,並因此而洋洋得意:看我,做得多麼好!然而,這種沒有什麼誠意的聰明,並不會讓他人感覺有多麼舒服,反而會因此讓人心生戒備:這人那麼精,咱們可別上了當!

把握好分寸是關鍵,做人要有一點聰明勁兒,卻又忌於過度聰明。

一句話,每個人都需要有必要的智商用以自悟,卻並不需要過多的聰明用來炫技。一個人要經過多少修煉才能進退有度舉止得體啊!

可是人活一輩子,所修煉的不也正是這幾個字嗎?

關於經典哲理故事分享篇二

年輕的時候受苦是福氣,年老的時候受苦是悲劇。

年輕人身體好,不怎麼生病,也不怕累,恢復又快,感冒發燒,扛一下就過去了。如果等到六十歲了,還沒個吃飯睡覺的地兒,貧病交加,那才是真痛苦。年輕時看病排隊,這算什麼苦啊?一邊排隊一邊觀察社會,沒準兒還能寫個小説;等到七十歲了站那排隊拿藥,哆哆嗦嗦地被人吆喝來吆喝去,心裏就會覺得特別悽慘。

拿掙錢來説,不要看到社會上有些通過非正常手段牟利快的現象,就跟着模仿。選擇不合理的捷徑,還是選擇踏踏實實地做,這兩種人生軌跡的區別,就像小姐和良家婦女的福利曲線一樣。

小姐十六歲出道,十八歲達到收入峯值往後遇到掃黃了,收入就平着走;後來貧病交加,也沒法兒建立家庭,只能悽悽慘慘地過完後半輩子。而良家婦女,二十二歲本科畢業工作,月薪兩千塊錢。二十四五歲研究生畢業月薪可能到四五千塊錢。再找老公、還房貸、養孩子,這段時間有可能入不敷出。但扛到四十多歲,小孩上大學了,老公也熬出頭了,自己一個月也能穩定地賺不少錢,退休後還有各種福利。幸福指數在五十多歲達到峯值。

要是讓你選擇的話,你是願意年輕時吃苦、老的時候享福,還是像小姐一樣,年輕時輕輕鬆鬆過上奢侈生活,晚年卻過得亂七八糟?

不少人羨慕明星,覺得明星過得很光彩,其實明星可能不如我們普通人過得好。

如果一個明星十多歲出道,二十多歲開始火,能火十幾年就不錯了。這十幾年,假定他能掙幾千萬。算他後面還要生活四十年,換作一般人這幾千萬還可能夠花,但明星的生活習慣不一樣,要他們一下子放棄名牌包包、豪車華服,去過普通人粗茶淡飯的日子,那多半是不可能的。

很多過氣的香港明星甚至要淪落到討飯、靠朋友接濟的地步。他們早就把年輕時賺的錢揮霍光了,又不能接受現實,像普通人一樣去工作、生活。有些人不甘如此,於是復出,大部分是沒辦法再火起來的,就又從娛樂圈消失了。

實際上,很多明星是先極樂、後極苦,這是最難受的。而我們老百姓,一點一點熬,先受點苦,再慢慢享受,過得平淡點兒也沒什麼不好。

所以,人在年輕的時候還是應該主動去奮鬥,適當地受點折磨,經歷的痛苦越多,就會變得越成熟。有的人無罪被抓坐牢,知道了什麼叫是非;有的人離異無子女,知道了什麼是愛恨;有的人被誤診為癌症,明白了生死的含義;有的人被疑患有SARS,知道什麼是人心不古、世態炎涼。

年輕人二十歲覺得困惑、三十歲有點小迷茫都可以理解,人必須要有特別的經歷才能明白道理,再碰到大喜大悲的事情時,才不緊張,才可以從容淡定地化解它。現實生活中經歷再多的挫折也不要放棄,要把困難當營養。

關於經典哲理故事分享篇三

早年間,美國有家電視台,播出了個很轟動的節目。

主持人請一位極有聲望的心靈導師出場。

導師向觀眾展示一隻有許多小抽屜的木箱,把木箱留給主持人,然後轉過身背對觀眾。他要表演的是:透視你的心!

第一個上來的是位家庭主婦,心靈學導師並不回頭,説:請主持人拉開木箱上標號為6的小抽屜,取出裏邊的信封,交給這位觀眾。

主婦打開信封,看了一眼,頓時淚如雨下,説:導師,你看到了我的心裏,看到了我這些年的辛酸心路。你一定是上帝派來的,我的心事從未對任何人説過,可是你卻早已寫好,放在抽屜裏等待我。

下一位上場的,是位工程師。

心靈導師説:請打開標號為12的小抽屜……

工程師取出裏邊的信,看了一眼,頓時驚呼起來:這簡直太神了,我心中最隱祕的事情,從未告訴任何人,可是你知道。

第三位上台的,是個國小教師。這一次,打開的是標號為7的小抽屜。

教師也驚呼起來:不可思議,你預知了我從未對人説起過的心事。

台下觀眾驚疑不定,紛紛舉手要求上台。但無論誰上來,必有一隻抽屜裏裝有一封寫給TA的信。看到這封信的人,或是失聲尖叫,或是失態號啕。

主持人請所有拿到信封的觀眾上台,按次序站好。

先請第一位觀眾取出她的信封,念給大家聽。

家庭主婦邊抹眼淚邊念:

——你不是沒有考慮過擺脱眼下的一切,但你狠不下心來。善良已經成為你的軟肋,讓你屢遭欺騙。你知道這對你來説太不公道,只是為了你的至親所愛,你選擇了隱忍。但你的心越來越失望。他們已經習慣於把你的大度與包容,視為軟弱可欺。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帶來的任何傷害,都是你無法接受的。委屈與無奈,你已經默默承受至今。

家庭主婦唸完,主持人請工程師念出他的信。

他一開口,台下的觀眾頓時騷亂起來。工程師唸的竟然和家庭主婦的每個字兒都一樣。原來,在心靈導師的箱子裏,每隻抽屜裏的信,都是一樣的。

這時候,主持人才説出真相。

這位所謂的心靈導師,其實是一位心理學家,他在研究人類社會共同的情緒與情感。

——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善良的,並因為太善良而屢屢吃虧受騙。

——多數人都認為,自己遭受到了不公正甚至極不公正的對待。

——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更多。

——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為了家庭友人,付出了極大代價。

這個節目確實也揭破了現代社會的共同情緒:委屈!每個人,都活得倍感委屈。但是不是説你不委屈。只不過,你所表達出來的委屈情緒,與你真實的際遇根本不成比例。

簡單説:你的委屈,就是個……自我的心理幻象。

人和人區別不大,智商相差無幾。但每個人的思維模式,卻完全不同。至少有兩種思維,讓人分別成為進取者與委屈者或抱怨者。

進取者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認為要達成個人的奮鬥目標,就必須從現實生活中,一步一步地走過去。

委屈者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他們拒不認同現實工作或生活。他們把生活中的一切常態,視為對自己的迫害,看什麼都不順眼。

面對工作問題時,進取者會很亢奮,因為這是他顯露本事的時候,他就是靠這個和社會交換獲得生存資源。而對於委屈者來説,這一切都意味着對他的傷害,是別人故意難為他,陷害他。雙方對問題的定義不同,看待工作生活的態度不同。你接受現實,就會心態平和。你不接受,自然就倍感委屈。由此,我們就獲得了幾個或有益於我們的觀點:

第一,接受現實的不完美。正是因為不完美,你的存在才有價值。

第二,接受人性的不完美。人性有光明也有黑暗,你做了善良的事,才勉強算是個做善事的人,而只有時刻保持對暗黑的警覺,才會避免淪為壞人。

第三,這世上,委屈的人比比皆是,千萬別成為佔便宜少了嫌吃虧的類型。

我們面對的是同一個現實,有人看到的是機會,有人看到的卻是障礙,這種思維的差別,將彼此人生拉開了鴻溝。

Tags: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