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民間故事

悽美的民間傳説故事

欄目: 民間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17W

民間故事是敍述人類原始或是演化階段時的故事,它通常可以反映出人類最本質、最原始的思維方式或是精神內涵,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悽美的民間傳説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悽美的民間傳説故事

悽美的民間傳説故事篇一

海娃十四歲,是龍門村的兒童。一天傍晚,海娃腰裏插着羊鞭,拿着一杆紅纓槍,在山上的一棵小樹底下放哨。

這時候,從陽坡的小路上爬上來一個人,他老遠就叫:“海娃!海娃!”海娃聽出是爸爸的聲音,連忙迎上去。爸爸從懷裏掏出一封信,對海娃説:“馬上到三王莊去,送給指揮部的張連長。”海娃接過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雞毛,知道是一封頂緊急的雞毛信。海娃揣好信,趕着羊羣轉過山崖,忽然看見西山頂上的“消息樹”倒了。糟糕!山那邊準是發現鬼子了。海娃想,這條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頭一看,大山口外面來了一隊搶糧的鬼子。

鬼子越來越近。海娃着急了,把雞毛信往哪裏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就搶到前面抱着那隻帶頭的老綿羊,把它尾巴根的長毛擰成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海娃什麼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響響的,朝着鬼子趕過去。“站住!”鬼子吆喝起來,嘩啦一聲舉起槍,對着海娃的小腦袋。一個穿黑軍裝的歪嘴黑狗跑過來,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個長着小鬍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點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腦袋,張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鬍子。小鬍子説聲“搜”,那個歪嘴黑狗馬上動起手來,摸補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連兩隻破鞋也沒放過,結果什麼也沒搜着。小鬍子只想早點進山去搶糧,就衝着海娃喊:“滾開!滾開!”

海娃回頭就跑,他攏住羊羣,使勁甩着羊鞭,恨不得飛起來。沒想到那個歪嘴黑狗又追上來了,他用槍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羣趕回山裏去,還擠着眼睛、歪着嘴巴獰笑者説:“皇軍還沒吃飯呢!這麼些羊,夠我們吃幾頓啦!”海娃沒法,只好跟着走。太陽落山了,鬼子的隊伍來到一座小山莊跟前,就在打穀場上宰了幾隻羊燒羊肉吃。海娃顧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綿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雞毛信還照樣吊着!他心裏叫起來“你還在這裏啊!”

鬼子吃飽了,一個個摸着肚皮,進屋裏睡覺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趕進牲口圈裏,然後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進屋裏。鬼子和黑狗們抱着槍睡在乾草上,把海娃擠在儘裏頭。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還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雞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麼搞的,連一封雞毛信都不會送啊!……”忽然聽見外面的哨兵吼了一聲:“哪一個?”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氣了。不一會兒,遠處傳來一陣雞叫。

雞叫兩遍了。海娃哪兒還躺得住,他坐起來一看,門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來,踮着左腳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輕輕撥開,從小鬍子身邊跳過去,閃到了門邊,又輕輕地邁過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邊的路上。“哪一個?”街那頭的哨兵吼起來。“喂牲口的!”海娃裝着大人的聲音回答。那個哨兵就不理會他了。海娃走進牲口圈,一把抱住那隻老綿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雞毛信解下來,揣進口袋裏,撒開兩腿就跑,一口氣跑上了莊後的山樑。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邊,聽見前面有人吼叫。他抬頭一望,山樑那頭有個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來回搖晃。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學着鬼子的樣子也來回搖晃。沒想到,真混過去了。海娃轉過山嘴,一口氣跑到對面山頂。前面就是三王莊啦。海娃高興極了,他一屁股坐在山頭上,把手伸進口袋一摸,不覺渾身哆嗦起來。雞毛信呢?口袋裏沒有,趕緊脱下小褂子來找,也沒有;把身邊的石頭縫都找遍了,還是沒有。海娃馬上往回跑,在來的路上找。他一口氣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邊,就在剛才搖晃褂子的地方,雞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兒。海娃高興極了,把信裝進口袋,剛想回頭跑,忽然背後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來了。他抓住海娃,一連打了幾槍託,叫海娃回去給鬼子帶路。

小鬍子把洋刀一揮,鬼子和黑狗又出發了。海娃趕着羊羣夾在他們中間,過了大山,來到三王莊眼前。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樹”放倒了,不用説,張連長的隊伍已經知道鬼子來了。鬼子可什麼也不知道,他們在溝裏,又是抽煙,又是吃羊肉。休息夠了,一隊黑狗先走,想從中路走上峁去。山坡上忽然轟轟響了幾聲,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煙,黑狗踩上地雷了。小鬍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着小路對海娃説:“你在前面帶路,皇軍在後面。明白嗎?”

海娃遠遠地走在鬼子的前邊。樹林裏岔着兩條路,一條小路,一條羊道。他把羊趕上了羊道。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錯了!”海娃放開嗓子説:“沒錯!我走過的。走吧!”羊道越來越陡,越來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遠遠落在後面。小鬍子吼起來了:“慢慢的!”海娃裝作沒聽見,一步緊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勁喊:“站住!再不站住就開槍啦!”海娃不聽他的,甩了一響鞭,拼命往前跑。鬼子真的開槍了。海娃同羊羣一起飛跑,可是他實在跑不動了。就撲倒在亂草裏,放開嗓子叫:“鬼子上來啦!打呀!趕快打呀!”

峁上突然響起一陣排子槍聲,跟着又是一陣。海娃聽到了,這是自己人的槍聲。他的兩條腿又來了勁,爬起來拼命向峁上撲去。忽然他張開雙臂,“哎喲”尖叫一聲,暈倒在亂草堆裏了。一個游擊隊戰士跑過來,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睜開眼睛,他看見蹲在他身邊的正是張連長,連忙説:“信……雞毛信……”他的傷口疼得厲害,説着又昏迷過去了、海娃又醒過來的時候,他已經躺在暖炕上,蓋着一牀軟綿綿的毯子。太陽從窗口射進來,照在炕上。張連長笑眯眯地問海娃:“好些嗎?還疼嗎?”海娃顧不得疼,他問張連長:“這是哪裏呀?”張連長哈哈大笑起來,他摸着海娃的腦袋,説:“你忘了嗎?昨天你不是送來一封雞毛信嗎?那是你爸爸讓你送來的情報。咱們的隊伍根據情報,砸了鬼子的炮樓。多虧你這個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這才記起送雞毛信這回事來。他臉紅了,連忙問:“繳了槍沒有?”張連長説:“繳了一大捆,都是嶄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槍!”海娃高興地説:“那就給我一支吧!”

悽美的民間傳説故事篇二

武則天登皇位,自稱聖神皇帝。一年冬天,她突然興致大發,帶着妃嬪、宮女到上苑飲酒賞雪。此時大雪剛停,只見那假山、涼亭、小橋、長廊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潔白的素裝;各種花草樹木雖説枝葉凋零,但經雪一打扮,猶如銀枝玉花,顯得格外的美麗;偶而飛來兩隻小鳥,把枝條輕輕一撣,撒下團團白絮,好似一隻只飛舞的蝴蝶。武則天看得入了迷,沒想到雪的景色竟是如此壯麗。突然,她發現在那白皚皚的雪堆裏,有點點燃燒跳躍的火苗。仔細一看,原來是朵朵盛開的紅梅。武則天真是高興極了!禁不住吟詩一首,抒發她的喜悦情懷。隨同賞花的紀嬪們一看太后如此歡喜,都爭相給她敬酒,這時,有個妃嬪説:“武后,梅花再好,畢竟是一花獨放。如果你能下道聖旨,讓這滿園百花齊開,豈不更稱心願嗎?

另一妃嬪搖搖頭説:“如今嚴冬寒月,梅花開放正適時令。若讓百花齊放,需等來年春天。”

武則天聽罷哈哈一陣大笑,説:“春時花開,不足為奇。百花鬥雪競放,方合我的心意。”

妃嬪們看她已有幾分醉意,勸説道:“武后,時辰不早,快快回宮歇息了吧。若還想觀賞,待明日一早再來。”

武則天由宮女攙着回到宮裏。但她酒興未消,仍想着讓百花鬥雪競放的事。於是,令宮女拿來文房四寶,當即手握霜毫,蘸飽濃墨,在白絹上寫了一首五言詩: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放,莫待曉風吹。

寫罷,她叫宮女拿到上苑焚燒,以報花神知曉。

宮女把武則天的詔令拿到上苑焚燒以後,嚇壞了百花仙子。大家趕快聚集一起,共同商量對策。

桃花仙子膽最小,瑟瑟縮縮地説:“武則天心毒手狠,什麼樣的事都幹得出來,咱們不敢違抗呀!”

有幾個小花仙子也怯生生地附和着説:“是呀!咱們還是早作準備,提前開放了吧!”

牡丹仙子不同意她們的意見,有幾分氣憤地説:“武則天也太霸道了。你管人間的事,如今竟又管起我們來了。這百花開放,各有節令,開天闢地,四季循從。豈容你逆天亂地?姐妹們,咱們不能從!”

眾花仙聽牡丹仙子這麼一説,都覺得句句在理。可一想武則天的殘暴,又都猶豫起來了。

桃花仙子哀求牡丹仙子説:好姐姐,你聽我的話,咱們還是順從了吧。武則天殺人如踩死個螞蟻,何況咱們這些嬌弱的花體呢?

不少仙子接着説:“姐姐,開也是這一次。不然會大禍臨頭的。”

牡丹仙子倔強地説:“違心的事一次也不能幹。只要咱們骨硬志堅,看她能耐我何?”

這時已鼓打四更,天色快亮。眾花仙看牡丹仙子的決心已下,只好匆匆散去,各自開花去了。

百鳥啾啾,晨曦初露。武則天一覺醒來,醉意已經全消。她穿衣起牀,坐在鏡前讓丫環給她梳粧打扮。正在這時,宮女推門而入,欣喜地稟報:“萬歲,上苑的百花全開放了!”

武則天一聽大喜,想想咋晚寫出的詩,只不過是“酒後戲言”,沒想到百花真的奉旨開放了。她急忙走出皇宮,來到上苑。舉目一望,滿園的桃花、李花、玉蘭、海棠、芙蓉、丁香等全部怒放了,一叢叢,一簇族,絢麗多彩,爭芳鬥豔。燦爛的朝霞映着花朵,皎潔的白雪襯着綠葉,隨風搖曳,時俯時仰,婀娜多姿,嫵媚動人。這時,滿朝文武百官都紛紛跑來,觀看稀罕。武則天面對眾卿,得意忘形,邁着大步朝一片光枝禿杈的牡丹走去。她一看花叢中唯有牡丹未放,一股怒火油然而升。心想,這還了得!君言不從,我還如何臨朝執政?況且對着這些文武百官,豈不有失臉面?她越想越惱火,破口大罵:“大膽牡丹!竟敢如此放肆,抗旨不開。放火焚燒,一株不留!”説罷,憤然而去。

武士們領旨後,馬上點柴引火,扔入牡丹叢中。霎時,濃煙滾滾,烈焰熊熊,只燒得牡丹噼噼啪啪亂響。牡丹仙子看着一片牡丹將毀於一旦,禁不住滴滴淚垂,悲憤萬分。

正當午時,大火燃盡,牡丹花圃化成一片焦灰。內侍稟報武則天:啟稟萬歲,牡丹已焚燒成灰。

武則天怒氣未消,惡恨恨地説:“連根剷除,貶出長安,扔到洛陽邙山,叫它斷種絕代!”

武則天為什麼要把牡丹貶到洛陽邙山呢?原來她常來洛陽,到過邙山。她知道溝壑交錯,偏僻淒涼,好叫她在媾孤苦受罪,以解她心頭之恨。

武士們又馬上揮起鐵钁,把牡丹連根掘出,連夜裝車送住洛陽,扔到了邙山嶺上。

誰知,牡丹一入新土,就又紮下了根。來年春天,滿山翠綠。邙山的人很早就喜歡牡丹,家家移種,户户育植。後來城裏人聽説了,也紛紛跑來移栽。牡丹仙子看洛陽人這樣喜愛牡丹,非常高興。一到穀雨,株株怒放,千姿百態。觀賞牡丹的人,扶老攜幼,朝暮不斷,人海花海,盛況非凡。

牡丹在洛陽繁植盛開了。因為這種牡丹在武則天的烈火中骨焦心剛,矢志不移,人們贊它為“焦骨牡丹”。後來經過洛陽人的精心培育,花兒更紅更豔了,所以後人起名叫“洛陽紅”。

悽美的民間傳説故事篇三

相傳東晉時,曾任府台的祝員外有八子一女。小女九妹,名叫祝英台。祝英台想去杭州城求學,又恐父親阻攔,她便打扮成一位占卦先生,祝員外竟一點也看不出破綻,便同意女兒去杭州城讀書。誰知這件事卻引起了祝英台嫂子的妒嫉。

祝英台的嫂子也是出身名門閨秀,論品貌、才學,與祝英台不相上下。現在聽説英台要去讀書,很不服氣,妒嫉之心便油然而生。她笑吟吟地上前對祝員外説:“公公,姑娘此去一舉雙得,實在可喜可賀。”祝員外聽了,不解地問:“何謂一舉雙得?”

“公公,憑姑娘這般聰明伶俐,讀上三年書,便是一個‘女狀元’,這是一得。”

“那二得呢?”祝員外捋着鬍子得意地問。嫂子望一望站在一旁的祝英台,用手掩着嘴低聲一笑道:“公公,恕媳婦直心直肚腸,説出來公公和姑娘不要見怪。姑娘三年杭州城歸來,祝家門庭還可以抱上一個白白胖胖的外孫皇帝呢!這不是二得嘛!”

英台聽了不覺滿臉緋紅,又羞又氣,嫂子從中作梗使刁,實在欺人太甚。可是祝英台要去杭州城求學的志向很堅定。她見嫂嫂這樣戲弄她,忽然抬頭一看,只見擱几上放着一隻高腳花瓶,就二話不説,轉身來到了花園,採了一朵活鮮鮮的牡丹,插到了那隻花瓶內,並對祝員外説:“父親,女兒出外讀書,一定潔身自愛,今天以這朵牡丹花向父親賭咒,如果我在杭州城沒有守住身子,這花便死在瓶內;如果我在杭州城潔白無瑕,這花一定鮮豔不敗。”

祝員外聽了,不由滿意得直點頭,説:“我女兒豈是等閒之輩?作父親的準你去杭州城求學就是了,希望你早去早歸,處處保重。”

第二天,英台和侍女銀心女扮男裝,高高興興赴杭州城讀書去了。

祝英台走後,她嫂子經常去察看那朵牡丹。説也奇怪,三月半載都過去了,牡丹花還是鮮豔如常。後來,她心生一計,偷偷把瓶內的水換上了滾燙的開水,以為第二天牡丹花會必死無疑。哪知過了幾天,那枝牡丹不但沒有枯死,還發出陣陣幽香。嫂子驚得目瞪口呆,覺得此事非比尋常,便再也不敢打這牡丹的壞主意了。直到以後,整整三年過去了,到後來英台讀書回到家裏,那朵牡丹花還活鮮鮮的同原來的一樣。

話説,英台和丫環銀心從上虞出發,穿過杏花村,過了桃花店,在一座橋的橋頭遇見了一位從會稽山去杭州城求學的梁山伯。兩人一見如故,志同道合,於是結成了金蘭朋友,並以兄弟相稱。這天晚上,他們在旅店住宿,既是兄弟,於是就同牀而眠。山伯因旅途困頓,脱衣倒頭便睡。他一覺醒來,但見英台還坐在一旁看書。山伯催道:“賢弟,保重身體要緊,還不快點安寢!”英台説:“你睡吧,我不打算睡了。”

“為什麼呢?”山伯好生奇怪地問。

“樑兄你有所不知,我晚上睡覺脾氣很怪,一旦入睡,不準任何人碰,如果被人碰一下,就會頭痛欲裂,所以我還是不要睡的好。”

山伯説:“賢弟,人怎能不睡覺呢,既然不能碰你,我加倍小心就是了。”

“樑兄既然這樣説,我遵命就是了,只是我們中間必須放上一杯水,用以作為界線,你看怎麼樣呢?”梁山伯連聲説好,並且親自打來一杯水放在牀鋪中間,英台這才和衣躺下。

“賢弟,你睡覺為何不脱衣衫?”山伯看到英台和衣而睡,就又不解地問。

“樑兄你有所不知,我自幼多病,特別怕冷,母親專門給我做了件襯衫,上面有三百顆鈕釦,如果顆顆解開,恐怕天明也來不及的,所以我每晚都是和衣而睡的。”祝英台一本正經地回覆梁山伯。梁山伯都信以為真。

從此,祝英台和梁山伯雖然同牀共眠,但忠厚老實的梁山伯一點也看不出英台是女兒身。

祝英台和梁山伯雙雙趕到杭州城拜見先生。那天,先生正端坐在學堂上,只見兩人一前一後進門,前面的山伯是左腳進的門。後邊的英台是右腳進的門,先生看了,心中暗自對英台產生了懷疑。

後來,先生對英台細細觀察,又發現了不少破綻之處。特別是課間休息時,其他學生都一窩峯去廁所解手,惟有英台絕不肯與眾人一齊同去,有好幾次,祝英台去解手時,其他學生也跟着去,祝英台雖然憋得滿臉通紅,卻推説不去了。

先生猜中了其中原委,一天,在課堂上宣佈説:“從今天開始,立一個規矩:學生如要去廁解手,都要輪流進去;一人在內,掛牌示意;誰壞了規矩,重責不饒。”眾學生雖然莫明其妙,但只得遵守這個規矩。

花開花落,光陰似箭。山伯、英台在杭州城求學,轉眼三個年頭過去了,英台已經十分思念父母了,再説總是女扮男裝也有許多不便,在徵得先生同意之後,祝英台決定回一次家。

英台與山伯三年同窗共牀,一旦離別,心中有説不出的離愁別緒,便取出花箋,寫了一首詩贈給山伯,詩曰:

憶昔初上杭州城,

與兄陌路兩相逢。

來時龍山梅方白,

去日娥江花正紅。

三載兄長隨左右,

誰知一旦分西東。

與君暫且相分袂,

未審何時會玉容?

山伯接過,逐句細品,想起同窗友情,早已潸然淚下,他也取花箋一張,題詩一首:

當日辭親謁道宗,

草橋路遇與君逢。

來時鶯囀楊枝綠,

三載共窗同日夜,

一朝芸館別西東。

離情綿綿車難載,

怕看柳枝戀春風。

山伯題詩畢,與英台説:“為兄送你一程。”於是兩人出了學堂,往錢塘大道而來。一路上雖然風和日麗,鳥語花香,但兩人無心無緒,依依難捨。不久來到了草橋關,英台不免又觸景生情,無限感傷,她拉住山伯説:“有道是‘送君千里終有別’,樑兄請留步,這裏我吟詩一首送給你。”説着,吟詩道:

偶逢草橋結義來,

百花三度放春苔。

惟有玉梅心耐冷,

不將春意私自開。

山伯聽了,但覺詩意十分含蓄,又不解其意,也和了一首詩:

三年共學兩情投,

玩月吟風思最幽。

今日別離腸欲斷,

會期準約在來秋。

英台聽得淚流滿面,説道:“樑兄,我家有個小妹子,年方十六,今天我親口許配與你,約你在來年三七二八月,請你前來我家説親,希望樑兄千萬不要錯過了這段姻緣。”英台説完,便和梁山伯揮淚作別。

英台回家後不久,祝員外就作主把她許配給了餘姚的一位豪富馬文才。

再説梁山伯回學堂後,有一天將英台的詩拿來,請求先生指教。先生一看祝英台的詩暗露着摯愛的真情,就覺察出英台肯定是女兒身,就把實情告訴了梁山伯。經先生的指點,梁山伯這才恍然大悟。當學業完成後,梁山伯喜氣沖沖地趕往上虞祝家莊時,英台已經是馬家的人了。山伯悔恨交加,回家後茶不思來飯不香,身體漸漸垮了。後來雖然被人薦舉,去擔任鄞縣的縣令。但由於他對英台的相思太刻骨了,這樣不到一年,便得病身亡了。

一次,英台乘船外出,來至鄞縣地界,突然平靜的河水波浪滔天,航船顛簸得非常厲害,都快要沉下去的樣子。英台只好帶着銀心上了岸,只見江邊立着一塊墓碑,上面寫道:“會稽梁山伯之墓”。英台一看,淚如泉湧,她雙膝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直哭得天旋地轉,飛沙走石,瞬時間大雨傾盆而下,雷電交加。驟然一聲巨響,天崩地裂,只見山伯的墳墓裂開了。英台見如此,大喊一聲:“樑兄,英台來了!”説完,一跳就躍進了那裂口當中。

裂口閉合之後,雨過天晴,一道彩虹下,有一對碩大無比的彩蝶在山伯墓前翩翩起舞。銀心仔細一看,那蝴蝶的花紋分明就是英台的羅裙,於是就拜倒在地上。周圍百姓也驚訝萬分。當時上虞名人謝安正在朝廷擔任宰相要職,於是就把家鄉的這件事啟奏給了皇上,皇上也深感欽佩,於是當下提筆敕寫:“義婦冢”,表彰祝英台的貞節。

民間故事是敍述人類原始或是演化階段時的故事,它通常可以反映出人類最本質、最原始的思維方式或是精神內涵,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悽美的民間傳説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悽美的民間傳説故事篇一

海娃十四歲,是龍門村的兒童。一天傍晚,海娃腰裏插着羊鞭,拿着一杆紅纓槍,在山上的一棵小樹底下放哨。

這時候,從陽坡的小路上爬上來一個人,他老遠就叫:“海娃!海娃!”海娃聽出是爸爸的聲音,連忙迎上去。爸爸從懷裏掏出一封信,對海娃説:“馬上到三王莊去,送給指揮部的張連長。”海娃接過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雞毛,知道是一封頂緊急的雞毛信。海娃揣好信,趕着羊羣轉過山崖,忽然看見西山頂上的“消息樹”倒了。糟糕!山那邊準是發現鬼子了。海娃想,這條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頭一看,大山口外面來了一隊搶糧的鬼子。

鬼子越來越近。海娃着急了,把雞毛信往哪裏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就搶到前面抱着那隻帶頭的老綿羊,把它尾巴根的長毛擰成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海娃什麼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響響的,朝着鬼子趕過去。“站住!”鬼子吆喝起來,嘩啦一聲舉起槍,對着海娃的小腦袋。一個穿黑軍裝的歪嘴黑狗跑過來,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個長着小鬍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點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腦袋,張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鬍子。小鬍子説聲“搜”,那個歪嘴黑狗馬上動起手來,摸補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連兩隻破鞋也沒放過,結果什麼也沒搜着。小鬍子只想早點進山去搶糧,就衝着海娃喊:“滾開!滾開!”

海娃回頭就跑,他攏住羊羣,使勁甩着羊鞭,恨不得飛起來。沒想到那個歪嘴黑狗又追上來了,他用槍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羣趕回山裏去,還擠着眼睛、歪着嘴巴獰笑者説:“皇軍還沒吃飯呢!這麼些羊,夠我們吃幾頓啦!”海娃沒法,只好跟着走。太陽落山了,鬼子的隊伍來到一座小山莊跟前,就在打穀場上宰了幾隻羊燒羊肉吃。海娃顧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綿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雞毛信還照樣吊着!他心裏叫起來“你還在這裏啊!”

鬼子吃飽了,一個個摸着肚皮,進屋裏睡覺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趕進牲口圈裏,然後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進屋裏。鬼子和黑狗們抱着槍睡在乾草上,把海娃擠在儘裏頭。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還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雞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麼搞的,連一封雞毛信都不會送啊!……”忽然聽見外面的哨兵吼了一聲:“哪一個?”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氣了。不一會兒,遠處傳來一陣雞叫。

雞叫兩遍了。海娃哪兒還躺得住,他坐起來一看,門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來,踮着左腳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輕輕撥開,從小鬍子身邊跳過去,閃到了門邊,又輕輕地邁過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邊的路上。“哪一個?”街那頭的哨兵吼起來。“喂牲口的!”海娃裝着大人的聲音回答。那個哨兵就不理會他了。海娃走進牲口圈,一把抱住那隻老綿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雞毛信解下來,揣進口袋裏,撒開兩腿就跑,一口氣跑上了莊後的山樑。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邊,聽見前面有人吼叫。他抬頭一望,山樑那頭有個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來回搖晃。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學着鬼子的樣子也來回搖晃。沒想到,真混過去了。海娃轉過山嘴,一口氣跑到對面山頂。前面就是三王莊啦。海娃高興極了,他一屁股坐在山頭上,把手伸進口袋一摸,不覺渾身哆嗦起來。雞毛信呢?口袋裏沒有,趕緊脱下小褂子來找,也沒有;把身邊的石頭縫都找遍了,還是沒有。海娃馬上往回跑,在來的路上找。他一口氣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邊,就在剛才搖晃褂子的地方,雞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兒。海娃高興極了,把信裝進口袋,剛想回頭跑,忽然背後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來了。他抓住海娃,一連打了幾槍託,叫海娃回去給鬼子帶路。

小鬍子把洋刀一揮,鬼子和黑狗又出發了。海娃趕着羊羣夾在他們中間,過了大山,來到三王莊眼前。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樹”放倒了,不用説,張連長的隊伍已經知道鬼子來了。鬼子可什麼也不知道,他們在溝裏,又是抽煙,又是吃羊肉。休息夠了,一隊黑狗先走,想從中路走上峁去。山坡上忽然轟轟響了幾聲,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煙,黑狗踩上地雷了。小鬍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着小路對海娃説:“你在前面帶路,皇軍在後面。明白嗎?”

海娃遠遠地走在鬼子的前邊。樹林裏岔着兩條路,一條小路,一條羊道。他把羊趕上了羊道。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錯了!”海娃放開嗓子説:“沒錯!我走過的。走吧!”羊道越來越陡,越來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遠遠落在後面。小鬍子吼起來了:“慢慢的!”海娃裝作沒聽見,一步緊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勁喊:“站住!再不站住就開槍啦!”海娃不聽他的,甩了一響鞭,拼命往前跑。鬼子真的開槍了。海娃同羊羣一起飛跑,可是他實在跑不動了。就撲倒在亂草裏,放開嗓子叫:“鬼子上來啦!打呀!趕快打呀!”

峁上突然響起一陣排子槍聲,跟着又是一陣。海娃聽到了,這是自己人的槍聲。他的兩條腿又來了勁,爬起來拼命向峁上撲去。忽然他張開雙臂,“哎喲”尖叫一聲,暈倒在亂草堆裏了。一個游擊隊戰士跑過來,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睜開眼睛,他看見蹲在他身邊的正是張連長,連忙説:“信……雞毛信……”他的傷口疼得厲害,説着又昏迷過去了、海娃又醒過來的時候,他已經躺在暖炕上,蓋着一牀軟綿綿的毯子。太陽從窗口射進來,照在炕上。張連長笑眯眯地問海娃:“好些嗎?還疼嗎?”海娃顧不得疼,他問張連長:“這是哪裏呀?”張連長哈哈大笑起來,他摸着海娃的腦袋,説:“你忘了嗎?昨天你不是送來一封雞毛信嗎?那是你爸爸讓你送來的情報。咱們的隊伍根據情報,砸了鬼子的炮樓。多虧你這個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這才記起送雞毛信這回事來。他臉紅了,連忙問:“繳了槍沒有?”張連長説:“繳了一大捆,都是嶄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槍!”海娃高興地説:“那就給我一支吧!”

悽美的民間傳説故事篇二

武則天登皇位,自稱聖神皇帝。一年冬天,她突然興致大發,帶着妃嬪、宮女到上苑飲酒賞雪。此時大雪剛停,只見那假山、涼亭、小橋、長廊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潔白的素裝;各種花草樹木雖説枝葉凋零,但經雪一打扮,猶如銀枝玉花,顯得格外的美麗;偶而飛來兩隻小鳥,把枝條輕輕一撣,撒下團團白絮,好似一隻只飛舞的蝴蝶。武則天看得入了迷,沒想到雪的景色竟是如此壯麗。突然,她發現在那白皚皚的雪堆裏,有點點燃燒跳躍的火苗。仔細一看,原來是朵朵盛開的紅梅。武則天真是高興極了!禁不住吟詩一首,抒發她的喜悦情懷。隨同賞花的紀嬪們一看太后如此歡喜,都爭相給她敬酒,這時,有個妃嬪説:“武后,梅花再好,畢竟是一花獨放。如果你能下道聖旨,讓這滿園百花齊開,豈不更稱心願嗎?

另一妃嬪搖搖頭説:“如今嚴冬寒月,梅花開放正適時令。若讓百花齊放,需等來年春天。”

武則天聽罷哈哈一陣大笑,説:“春時花開,不足為奇。百花鬥雪競放,方合我的心意。”

妃嬪們看她已有幾分醉意,勸説道:“武后,時辰不早,快快回宮歇息了吧。若還想觀賞,待明日一早再來。”

武則天由宮女攙着回到宮裏。但她酒興未消,仍想着讓百花鬥雪競放的事。於是,令宮女拿來文房四寶,當即手握霜毫,蘸飽濃墨,在白絹上寫了一首五言詩: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放,莫待曉風吹。

寫罷,她叫宮女拿到上苑焚燒,以報花神知曉。

宮女把武則天的詔令拿到上苑焚燒以後,嚇壞了百花仙子。大家趕快聚集一起,共同商量對策。

桃花仙子膽最小,瑟瑟縮縮地説:“武則天心毒手狠,什麼樣的事都幹得出來,咱們不敢違抗呀!”

有幾個小花仙子也怯生生地附和着説:“是呀!咱們還是早作準備,提前開放了吧!”

牡丹仙子不同意她們的意見,有幾分氣憤地説:“武則天也太霸道了。你管人間的事,如今竟又管起我們來了。這百花開放,各有節令,開天闢地,四季循從。豈容你逆天亂地?姐妹們,咱們不能從!”

眾花仙聽牡丹仙子這麼一説,都覺得句句在理。可一想武則天的殘暴,又都猶豫起來了。

桃花仙子哀求牡丹仙子説:好姐姐,你聽我的話,咱們還是順從了吧。武則天殺人如踩死個螞蟻,何況咱們這些嬌弱的花體呢?

不少仙子接着説:“姐姐,開也是這一次。不然會大禍臨頭的。”

牡丹仙子倔強地説:“違心的事一次也不能幹。只要咱們骨硬志堅,看她能耐我何?”

這時已鼓打四更,天色快亮。眾花仙看牡丹仙子的決心已下,只好匆匆散去,各自開花去了。

百鳥啾啾,晨曦初露。武則天一覺醒來,醉意已經全消。她穿衣起牀,坐在鏡前讓丫環給她梳粧打扮。正在這時,宮女推門而入,欣喜地稟報:“萬歲,上苑的百花全開放了!”

武則天一聽大喜,想想咋晚寫出的詩,只不過是“酒後戲言”,沒想到百花真的奉旨開放了。她急忙走出皇宮,來到上苑。舉目一望,滿園的桃花、李花、玉蘭、海棠、芙蓉、丁香等全部怒放了,一叢叢,一簇族,絢麗多彩,爭芳鬥豔。燦爛的朝霞映着花朵,皎潔的白雪襯着綠葉,隨風搖曳,時俯時仰,婀娜多姿,嫵媚動人。這時,滿朝文武百官都紛紛跑來,觀看稀罕。武則天面對眾卿,得意忘形,邁着大步朝一片光枝禿杈的牡丹走去。她一看花叢中唯有牡丹未放,一股怒火油然而升。心想,這還了得!君言不從,我還如何臨朝執政?況且對着這些文武百官,豈不有失臉面?她越想越惱火,破口大罵:“大膽牡丹!竟敢如此放肆,抗旨不開。放火焚燒,一株不留!”説罷,憤然而去。

武士們領旨後,馬上點柴引火,扔入牡丹叢中。霎時,濃煙滾滾,烈焰熊熊,只燒得牡丹噼噼啪啪亂響。牡丹仙子看着一片牡丹將毀於一旦,禁不住滴滴淚垂,悲憤萬分。

正當午時,大火燃盡,牡丹花圃化成一片焦灰。內侍稟報武則天:啟稟萬歲,牡丹已焚燒成灰。

武則天怒氣未消,惡恨恨地説:“連根剷除,貶出長安,扔到洛陽邙山,叫它斷種絕代!”

武則天為什麼要把牡丹貶到洛陽邙山呢?原來她常來洛陽,到過邙山。她知道溝壑交錯,偏僻淒涼,好叫她在媾孤苦受罪,以解她心頭之恨。

武士們又馬上揮起鐵钁,把牡丹連根掘出,連夜裝車送住洛陽,扔到了邙山嶺上。

誰知,牡丹一入新土,就又紮下了根。來年春天,滿山翠綠。邙山的人很早就喜歡牡丹,家家移種,户户育植。後來城裏人聽説了,也紛紛跑來移栽。牡丹仙子看洛陽人這樣喜愛牡丹,非常高興。一到穀雨,株株怒放,千姿百態。觀賞牡丹的人,扶老攜幼,朝暮不斷,人海花海,盛況非凡。

牡丹在洛陽繁植盛開了。因為這種牡丹在武則天的烈火中骨焦心剛,矢志不移,人們贊它為“焦骨牡丹”。後來經過洛陽人的精心培育,花兒更紅更豔了,所以後人起名叫“洛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