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神話故事

地方民間故事

欄目: 神話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11W

地方民間故事 大舜耕田的故事

地方民間故事

從前山裏住着一户人家。母親為人糯弱,兒子大舜,脾性暴躁,年近四十,還未婚配。母子相依度日。

大舜耕田,母親送飯,都要遭到兒子的打罵,不是怪她送早了,就是怪她送遲了。每次送飯,他的母親都提心吊膽。一天,大舜在一塊大田裏犁田,突然犁犁出了一個耗子窩,窩裏有八九個嬌嫩的小耗子,閉着眼睛,在犁亂了的大草窩裏滾來滾去。大舜看着這羣嫩耗子,不但不傷害它們,反而起了憐惜之心,於是停着牛,擱住犁,坐在田坎上吸起煙來,看着那羣耗子。一會兒來了兩個大耗子,一隻把嫩耗子捲成一砣,另一隻咬住這隻大耗子的尾巴,艱難地把一砣耗子拖走了。大舜看得呆了,心想,耗子這樣渺小的動物,是這樣有感情,這樣心疼自己的兒女,母親把我拉扯大,花了多少心血啊!母親送飯或早或遲,都要遭到我打罵,我連耗子都不如啊!他越想越傷心,竟流出淚水來。他想,我現在知錯就改,也不枉披了張人皮。

不多時,母親送飯來了,他忙停住牛,面帶笑容老遠地去接,他倉促中,沒有放下打牛的條子:哪知母親被兒子打怕了,看見兒子拿着條子老遠向自己走來,嚇得回頭就跑,大舜怕母親跌倒,就大聲喊着,快步追去要扶住母親。母親看見兒子吼着追來,更是慌張,一失腳滾在巖下喪了命。大舜見慈母已死,悲痛已極,撲在母親身上,放聲大哭。

他安埋了母親,為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追悔,他請了個技藝精湛的雕匠,雕了母親的像。每天出工收工,都揹着“母親”;吃飯時,先舀一碗獻給“母親”,以示孝敬。

撻谷季節,大舜忙着收割,就把“母親”背起放在曬穀場上,手裏拿着扒扒,頭上戴着草帽,就象母親生前看谷吆鳥的樣子。一天,忽然天上起滿了烏雲,霎時雷打得遍震,緊接着就是傾盆大雨。大舜正在忙活路,見天色驟變,急忙跑到曬壩。先搶穀子,還是先背“母親”?他想,沒有母親就沒有我,哪有先搶穀子的道理!他背起“母親”就往家跑。當他把“母親,安放在家裏又來搶穀子時,一會兒天就晴了。太陽把剛才打濕的穀子重新曬乾了,原來是雷公菩薩來試大舜的心。雷公菩薩親見大舜先搶“母親”,感到他真有孝心,所以沒有打他。大舜死後,人們傳頌着大舜耕田的事蹟,都説大舜知錯能改,仍然算是個孝子。

地方民間故事 劉公島的傳説故事

相傳在數百年以前,有一條來自江南某地的商船運送一批貨物到北方去。船行途中,突然遇到了大風浪,狂風捲着巨浪,向商船打來。因為風浪來得太突然,船員們根本找不到可以躲避風浪的港口,只能聽天由命。狂風颳了好幾天仍不見停息,商船像一片被風吹落的樹葉一樣,孤零零地在大海上漂浮着。漸漸地,船上的淡水用光了,食物也吃沒了,人們餓得奄奄一息。船長看到這一切,心急如焚,卻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

劉公島博覽園。一天夜裏,船長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着覺,於是他穿上衣服,來到船艙外。此時海天之間一片漆黑,寒冷的海風從臉上刮過,像刀割一樣。突然,船長隱約看到遠處有火光。他立刻大聲地喊道:“大家快看啊!前面有火光!我們有救了!”這一線的生機立刻激起了人們強大的求生慾望。大家頓時精神抖擻,用一些簡單的工具當船槳,齊心協力朝着那有火光的地方劃去。漸漸地,那火光越來越近,一座島嶼顯現在人們眼前。

船終於靠岸了,大家用盡最後一點兒力氣跳出了船,看見海岸邊上站着一位老人,這老人滿頭白髮,面色紅潤,手中高舉着一個火把。人們一見,立刻拜謝説:“老人家,多虧了你為我們引航,我們才能劃到這來,是您救了我們,謝謝您啊!”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是以北洋海軍和甲午戰爭為主題的紀念遺址性博物館老人微笑着説:“不用客氣,能救你們我也很高興!你們一定是又餓又累了吧?如果不嫌棄,就到我家歇息吧!”大家連忙再次道謝。

老人帶着船上的人,走了不多遠,就來到了一所房子前。屋子雖然不是很寬敞,卻十分古樸親切,一位熱情的老婦人招待大家落坐後就急忙去做飯了。老人向大家介紹説:“這是我的老伴,我們兩個人在這座孤島上生活很長時間了。”

老婦人從屋裏抓了一把米,淘洗好後,就放到了鍋裏。大家見了,都很納悶,心想:一船的人,這一把米怎麼能夠吃呢?不一會兒,飯好了,老婦人一掀鍋蓋,鍋裏竟然是滿滿的一鍋白米飯。十幾個人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大家一碗接一碗地吃,可是鍋裏的米飯卻始終不見少。大家不禁暗自稱奇。

吃完飯後,大家向老人道謝,説:“你們二位老人的救命之恩,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請問老丈您貴姓,這又是什麼地方?日後我們也好回來報答。”

夕陽下的劉公島老人捋着鬍鬚,笑着説:“報答就不必了,我們夫妻倆一生喜歡幫助別人,並不圖什麼回報。這個地方叫劉家島,我姓劉,叫我劉公就行。”説完,老人又取了一袋食物送給了船上的人,並送他們回船上休息。

第二天一早,船上的人到島上去取水,可是尋遍了全島,卻沒有找到昨晚的那所房子和救他們的兩位老人。島上青山聳立,樹木葱翠,一片鳥語花香,根本不像有人居住過的樣子。大家又回想起昨晚那奇怪的米飯,突然醒悟,原來救他們的是兩位神仙啊!

後來,這些人開船又經過這個島嶼,為了紀念兩位老人的救命之恩,大家集資在這座小島上修了一座廟,廟裏供奉着劉公、劉母的泥塑像,人們把它叫做劉公廟。每有船隻經過這個島嶼,船上的人們都會下船來,到劉公廟進行祭拜,以祈禱他們在海上平平安安。後來,劉公廟的名氣越來越大,人們就把這個島叫做劉公島了

地方民間故事 杜康造酒醉劉伶

在一個村裏,有這麼個酒店,門口掛着一個酒幌,上邊寫着:“喝上三碗醉三年,不醉三年不要錢。”這個賣酒的是誰呢,口氣這麼大?他的名字叫杜康。

説來也怪,有一個非常愛喝酒的人,他名字叫劉伶。這一天,他從酒店門前路過,一看那酒幌就來氣了,心想:什麼好酒,一醉醉三年,我進去看看。他剛剛進屋,杜康急忙迎上前來問道:“喝酒來啦?”劉伶氣乎乎地説:“廢話,不喝酒難道上你這來喝茶?”杜康笑呵呵地説:“火氣還不小,你喝多少?”劉伶冷着臉説:“先來三碗嚐嚐。”杜康一聽,説:“客官,喝三碗可要醉三年呢,還是少來點吧!”劉伶氣乎乎地説:“喝死我願意,喝酒我給錢,該你啥事?”杜康一聽,説:“好樣的,你喝三碗吧,你喝完三碗你就走,我三年以後再去你家要錢。”説完就端給了劉伶三碗酒。劉伶也沒管那套,端起來“咕嘟咕嘟”地一揚脖就喝進肚去了,喝完把碗一扔。杜康説:“快回家吧,等三年以後我去要酒錢。”劉伶看了看杜康,一轉身真就回家了。

回到家裏,劉伶一頭倒在了炕上。媳婦一見這樣,就問:“怎麼了,鬧病啦?”劉伶説:“沒有,我喝了杜康三碗酒,就覺着有點困。”説完話,他就躺在炕上睡過去了,一直睡了多少天也沒醒過來。

轉眼過了三年。這一天,杜康揹着錢搭子找上門來説:“這是劉伶家嗎?”劉伶媳婦見外邊有人説話,説道:“是呀,快到屋裏坐。”杜康進屋一看劉伶還睡着呢,便來到炕邊推了推劉伶,説:“兄弟起來吧,三年都過去了,我要錢來了。”劉伶躺在炕上濛濛朧朧地説:“什麼?三年,真到三年了嗎?”他媳婦説:“那還有假,三年都多啦。”劉伶這才爬起來翻身説道:“好酒,果然是好酒。”杜康接過話來説:“既然是好酒,那就給錢吧。”劉伶聽見説話人是杜康,急忙拉住他的手説:“哎呀,我的好兄弟,你的酒太好了,我還得喝。”杜康説:“算了吧,三年前喝的酒你還沒給錢呢。”劉伶這才想起,急忙拿出錢來,如數還清了酒帳。

杜康收完了錢以後,説:“這回行了,你説吧,這次你要喝多少都行。”劉伶説:“好,來吧!”

他這回可就喝開了,你看他左一碗,右一碗,一口氣一連喝了一百零八碗。他媳婦一看,哎呀,這不是完了嗎?她知道這酒真就一碗醉一年那,這一百零八碗就得醉一百零八年呢,可抓瞎了,這可怎麼辦那?這時候杜康説話了:“嫂子,我看你也和他一樣,多喝點和他一塊睡吧,要不然將來姑娘兒子們都死在你前邊,那可就沒人管你啦。”劉伶媳婦一聽也對,喝就喝吧,她也喝了幾十碗,不一會,兩口子就全都睡着了。

杜康一見兩口子都睡過去了,便找來了他們的姑娘兒子商量説:“你們二老這一睡就得一百零八年,將來你們都要死在他們前邊,不如趁着現在,你們就把他們老兩口子埋了,也省得以後麻煩。至於一百多年後,我想會有人來救他們的。”孩子們一聽這也是個理,就和杜康一起,把父母雙雙埋進地裏,還立下了一個墓碑。上面寫着:劉伶之墓。

轉眼一百多年過去了。這一天,杜康蹓蹓躂躂地來到了劉伶的墳上,拿鍬把土挖開,打開棺材,推了推劉伶説:“兄弟,快起來吧,又該還賬了。”睡在棺材裏的劉伶,這一下睡了一百多年,酒勁也真過了,聽見有人喊,急忙翻身起來一看是杜康,就説:“兄弟,這回可不給你錢了,這一百零八年就這麼快?”杜康説:“果真是一百零八年了。”劉伶説:“算了吧,你唬人。”説着話一看,哎我怎麼還在棺材裏呢?再一看老婆也在棺材裏。這時候,他老婆也醒過來了。兩口子爬出來以後,杜康説:“你們回去打聽打聽,要是夠了一百零八年,你們就拿錢給我;要是不夠,你們就不用給錢。去吧。”劉伶一想也對,就和媳婦回家了。

來到家裏一看,早已面目皆非,院裏出來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劉伶見出來人了,走上前去深施一禮説:“老先生,這可是劉伶的家嗎?”老人説:“是啊,是劉伶的家,他是我的祖太爺,早已經死了一百多年了,我這還是小時候聽我爺爺説的呢。”劉伶一聽完了,心想這可去找誰要錢呢,怎麼和孩子們張嘴呢?最後就跟媳婦合計説:“算了吧,咱們的重孫子都比咱們老了,這個家咱怎麼呆?酒錢咱又還不上,乾脆咱們倆還回去就真死了吧。”媳婦一看也沒有法,只好走這一條道了,又來到了墳上。。夫妻二人也沒啥可戀心的事,雙雙撞在石碑上。本來應該什麼也不知道了,可劉伶卻見着有人在他後背拍了一掌。回頭一看是杜康,劉伶説:“我們兩口子還不起你的酒錢,雙雙都撞死了,怎麼你還不算完?”這時杜康哈哈地笑着説:“你兩口子回頭看看就明白了。”劉伶回頭一看,哎喲,原來他和他媳婦二人的屍體都躺在了墓碑下。

杜康引着劉伶和他媳婦飄飄遙遙地腳踏祥雲走了。從這以後,杜康就成了酒神,被造酒人供奉為師祖。而劉伶呢,也變成了品酒大師,所以民間才流傳着這麼一句佳話,就是“杜康造酒劉伶醉”。

Tags: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