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神話故事

民間故事短篇

欄目: 神話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89W

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傳播的,以奇異的語言和象徵的形式講述人與人之間的某種關係。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民間故事短篇,希望大家喜歡!

民間故事短篇

民間故事短篇一

公元720xx年,唐玄宗李隆基當了皇帝,唐玄宗是個明君,經常和大臣們一起微服私訪,體察民間疾苦。

這天,唐玄宗在宮裏覺得悶得慌,便換上便服帶着兩名近侍悄悄出了宮。

三人在大街上轉了半天,眼看已到中午,正準備打道回宮,這時,卻見前邊走來一人,來到唐玄宗面前,躬下身道:“這位公子爺看樣子也是讀書人,要不要買一幅字畫回去。”唐玄宗打量此人,大約三十歲,一副儒生打扮,他估計這樣的人,也拿不出好的字畫來,於是,搖搖頭就要走開。那人見唐玄宗不理會他,不禁歎了一聲:“看來這裏雖是皇城腳下,但都是隻知道喝酒吃肉之徒,可惜我一身書藝,無人能識,估計公子也是將門之子,只會舞拳弄棒吧!”

兩名近侍一聽這人竟然對皇上如此説話,便開口罵道:“大膽狂徒竟敢如此説話,你知道我們主人是誰嗎?”説着就要教訓此人。唐玄宗一擺手,近侍才沒敢再動。

賣字人大笑道:“我説得一點不錯,公子家裏果然是舞刀弄槍的,對不起,我賣字還是去找讀書人吧!”

唐玄宗樂了,禁不住對此人也來了興趣,倒要看看他賣的字寫得如何。於是,哈哈一笑,説:“我好歹也讀過幾天書,把字拿來讓我看看。”

那人一聽笑道:“公子就是爽快。”説罷把左手拿着的紙卷一抖,將那幅字展開了。唐玄宗一看,差點兒沒把牙笑掉,只見上面寫着幾個大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唐玄宗見過的書畫精品不計其數,自己也寫得一手好字,但從沒見過寫得這麼爛的。要是在宮裏有人拿這樣的字給他看,唐玄宗非把他打得滿地找牙不可。雖説這是在宮外,但這樣的字能夠賣出去,那豈不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唐玄宗剛要發怒,但一想,不如逗一逗他,於是説:“這字寫得還真不錯,只不知賣多少錢一幅?”那人笑道:“還是公子識貨,這樣吧,別人買要收五十兩,難得公子有眼光,只收你三十兩銀子吧!”這人話一出口,唐玄宗吃了一驚,就算是當世名家書畫也沒賣到這個價,唐玄宗有心再逗他一下,便説:“可我不喜歡這幾個字,請你再寫一幅給我看看。”那人一聽忙拿出紙墨硯筆,在一旁的小石桌上準備完畢,問道:“公子要寫什麼?”唐玄宗笑道:“你就寫‘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吧!”那人想了想,這才揮筆而就,可拿來一看,唐玄宗又樂了,這字寫得更加難看,而且,還寫了幾個別字,那人竟然寫成:“志於到,據於得,依於仁,遊於藝”,十二個字中有兩個是錯的。唐玄宗無心再玩下去,只好説:“我看你寫的字還沒有我家五歲的孩子寫得好,這字我不買了。”

那人見生意做不成,歎息一聲道:“看來京城裏識貨的人確實不多,在我們小城裏,那些富家都爭着來買我的字畫,説是世上的珍品呢。要不是因為在京城被盜,我哪能淪落到賣字的地步呢?”唐玄宗一聽,心裏猛然一驚,突然説:“好,三十兩就三十兩,現在就跟我到家裏去取錢。”那人一聽大喜,立即跟着他們走了。

不一會兒來到了皇宮大門,門人見了唐玄宗,立即都跪了下去。賣字人一看,嚇得也忙跪下説:“小人這字畫送給皇上好了,不敢要錢了。”唐玄宗笑道:“君無戲言,我既然説跟你買,就不會白要你的。”那人只好跟着皇上進了宮。

來到大殿上,唐玄宗往龍椅上一坐,這才問道:“説吧,你是在哪裏做官的,報上名來。”那人跪下來説:“皇上真是英明,竟然一眼就看出小人是當官的,小人叫朱大志,是常樂縣的縣令,因到京城公幹,沒想到被人盜了,沒有盤纏回去,這才想賣幾幅字弄些路費回去。”

唐玄宗大笑:“就你這樣的字,錯字連篇,也竟敢賣五十兩銀子,我看你一定是個貪官。胸無點墨,不知你這縣令是怎麼當的!”

朱大志也不害怕,便説:“天下那麼多縣令,微臣雖不敢説是最好的,自認也不是最差的。如果皇上證明天下的縣令都比微臣有學識,別説免官,就算是死,微臣也無半點怨言。”唐玄宗沒料到朱大志這麼嘴硬,就下令將他押入天牢。

朱大志在牢裏待了兩個月。這天,牢門打開,將他帶進宮裏,來到宣政殿前,朱嚇了一跳,只見這裏已經坐了兩百多人。

原來唐玄宗看到朱大志這樣無學識的人竟然也當上縣令,不禁為當今官員的無能而感到擔憂,於是下令將吏部近年選錄的縣令全部召到京城進行考試,以此檢測一下這些官員的水平,同時也讓朱大志這樣的人被罷免得心服口服。

唐玄宗親自擔任主考,考試的題目為治國之策。一個多時辰過去了,唐玄宗拿起朱大志的考卷一看,只見上面的字工工整整,文章談古論今,説得頭頭是道,和當時賣字時的表現簡直是天壤之別。

再看其他考卷,這二百多名考生中竟有四十多名連文章都不會寫。唐玄宗不禁勃然大怒,走到眾人面前,叫衞士們將這四十多名縣令全部趕出大殿,並叫吏部撤銷了這些人的任命。

唐玄宗看到朱大志面帶微笑站在殿中時,突然明白了,這是一出苦肉計,他將朱大志叫到面前,笑着道:“你施的好計策呀!”朱大志這才告訴唐玄宗,他認識好多縣令,知道一些人的確胸無點墨,而且在地方上還為非作歹,他多次想上書皇上,可憑他這麼一個七品小官,送上的奏摺也很難到達皇上手中。那天他在京城辦事,偶然間發現皇上微服出巡,他上任之前曾和其他官員被皇上接見過,皇上雖記不起我朱大志,但我卻記得皇上的長相,我自然不肯失去這個天賜良機,突然心生一計,這才裝作賣字人,假裝連字都寫錯,又暗示自己是當官的,我知道皇上要是看到這樣一個不學無術的官吏,一定會有所動的……唐玄宗頷首笑道:“你讓朕看到,天下竟然還有這麼多不稱職的縣令,你當時就不怕惹上殺身之禍?”朱大志説:“微臣知道,皇上做事會讓人心服口服的,現在微臣只求皇上赦免欺君之罪。”

唐玄宗大樂,説:“朕就罰你升官兩級吧!”

民間故事短篇二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裏牲口的數目、屯裏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裏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着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説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説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羣;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説有兩隻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着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

黃帝知道後,大加讚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樣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讚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裏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裏,黃帝很惱火。他眼裏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着。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説:“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户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麼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説。

老人説:“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裏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着又説:“你造的‘重’字,是説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着倉頡的手,誠摯地説:“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覆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説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民間故事短篇三

清康熙年間的一天,北京城裏來了一個人,從他着一身青衫看,便知是位書生。身邊沒有僕從,卻自己挑着一擔行李,累得滿頭是汗,原來是位窮秀才。他住不起大旅店,只能找一爿小小的客棧安頓下來。

翌日早上他到外面買來幾十把有畫的絹扇,把房門關好,靜靜地磨墨揮毫,

在扇子寫起字來。別看他窮得叮噹響,卻寫得一手好字,篆、楷、隸、草,無不精通。他在每把絹扇的背面都寫上一首唐詩,然後用紙鄭重地包起來。

這位窮書生姓高名士奇,浙江錢塘江人,中了秀才後,一直沒考中舉人。可他不甘埋沒,像一般讀書人那樣去當教幾個頑童的“猢猻王”,而心高志大,要向外尋找出路,既名叫士奇,就要出奇制勝!他想北京乃帝王之都,天子腳下,只有在那裏才有風雲際遇的機會。

他初來乍到北京,既無親戚又無朋友,那些王公大臣深居府院,出門前呼後擁,一個窮書生哪巴結得上?感歎空有滿腹文才一筆好字,卻無人賞識,這樣下去鼠年馬月才能出人頭地?他一急生出智來,從腰裏拿出僅有的幾兩銀子,買來幾十把上等的絹扇,幾乎一夜未眠,寫完後只打了個磕睡,便起牀梳洗,出門送扇。怎麼是送不是賣?這自有他的道理——將扇子當作敲門磚。

他專找高門大廈,恭恭敬敬地送門房一把扇子,説些好話。那些門房收慣了“門包”,一把扇子哪在他們眼裏?但高士奇不要他們找主子,不給他們添麻煩,他們也就樂得收下,見他的字寫得好,恭維他幾句。他一連送出好幾把絹扇,毫無收穫,不覺來到一家府第門前,見建築華麗,氣象恢宏,便問旁人,知是吏部尚書明珠的府第,心裏不由一動,便邁步上前。

“嘟——什人竟敢亂闖?”隨着一聲斷喝,一個胖胖的黑大漢擋住他去路,

當胸一把抓小雞般將他拎起。他忙滿臉堆笑:“總管,總管,我是來送把扇子給您的。”黑大漢一聽鬆手大笑:“你這書呆子,我和你非親非故,平白送我一把扇子幹嗎?老實説——到底有什麼事求我?”他仍笑着説:“晚生確實不為什麼,只是初到京城舉目無親,慕相府之名,結識總管送把扇子,以後不論何時,總管能有機會照顧我一點就成。晚生就此告辭!”説着將一把扇子與他,拱手離去。

“你回來!”門房突然喊道。他一驚,回過身去。“你這人到底叫什麼名字?你不留名,叫我到哪找去?”“晚生姓高名士奇,浙江錢塘秀才。”門房指着扇子問:“這上面的字是你寫的?”“正是。寫得不好,請總管指教。”“好!好——”門房翹起大拇指,“不是我誇你,相府那些文人沒一個比你寫得好的。”“總管過獎了。”“我再問你,你真是秀才?”“晚生哪敢在總管面前撒謊?”門房正色説:“我告訴你,我有一個兒子,今年七歲了,每日在家貪玩淘氣,我想請你教教他讀書識字,將來也好弄個秀才、舉人、進士噹噹。不知你願不願意?”

高士奇一聽喜出望外,他真求之不得呢!忙連聲答應。於是門房派車將高士奇的行李接來。高士奇每天為門房教子,這個窮秀才的腳總算踏進了相府大門。

這明珠是滿州正黃旗人,姓那拉氏,三十歲就當上了內務府總管,二品大臣,是朝廷重要官員,掌管人事大權,深得康熙帝的信任。高士奇想接觸他,無奈相國出門前呼後擁,警衞森嚴,他一個小人物豈能接近?也是他合當發跡!一天明珠相國有急事要修書數封,府內雖有幾個文人卻偏偏有事出去了,相國焦急萬分。

門房見主子這樣着急,便説:“奴才請了一位教師在教我兒子,這教師學問很好,一手字寫得更好,奴才叫他來怎樣?”明珠一時無奈,便道:“你馬上請他來。”

高士奇聽説相國呼喚哪敢怠慢,急忙來到。相國見他長得風流俊秀,儀表不俗,略問幾句就命他代寫書信。高士奇問明意圖,提筆拂紙,文不加點,一揮而就。明相國接過一看,不但書法秀麗,文筆也清新可愛,書信內容完全符合自己意圖!十分高興,誇獎説:“信寫得好,字更好。我身邊雖有幾個文士,卻都不如你,你就在我身邊代我掌書記之事怎麼樣?”高士奇一聽連忙跪下,連磕幾個 響頭:“多蒙大人栽培,晚生誓當圖報。”

從此他就替明珠代掌書記,很得明珠歡心。後來明珠推薦他到詹事府當了個錄事,是掌皇帝文學侍從,抄抄寫寫的九品官,乃九品十八官中最末一級。但不管怎麼説,高士奇總算一腳踏上官場的台階了。

他就靠自己一筆漂亮的字,很快升為內閣中書,別人是七品,他卻食六品俸。到康熙二十三年皇帝下江南時,他已升到四品官,翰林院侍講學士了。他性情乖巧,才思敏捷,喜愛在皇帝面前討好賣乖,極得康熙的歡心,所以康熙一直將他帶在身邊。

一天康熙出京行獵,見一隻鹿正在奔跑,便催馬追趕。哪知馬在奔馳中,突然前蹄跪倒,險些將康熙從馬背上摔下來。幸虧康熙抓緊馬鬃,雙腿夾緊,才沒落馬。雖衞士給他換了匹好馬,但他心裏仍然懊惱、沮喪,板着臉半晌沒有笑容。

正在這沉重氣氛時,高士奇來了!只見他衣袍上都是泥污,臉上也是東一塊泥西一塊泥,活像戲台上的小丑。見他這麼狼狽,康熙奇怪地問:“你怎麼弄的?”

高士奇“唉呀呀”起來:“陛下,別提了,臣剛才馬跑快了點,坐不穩,竟從馬背上掉下來,跌到一個泥水坑裏,看——成了一隻泥猴!”他沮喪地説。

康熙聽了不禁放聲大笑,指着他説:“你們南方人就是懦弱,騎不來馬。朕剛才馬失前蹄,也沒能將朕摔下來,朕照樣穩穩當當騎在馬背上。”眾人聽了齊呼“萬歲!”康熙得意非凡,把剛才的不快拋在了九霄雲外。

其實高士奇根本沒從馬背上掉下來,他聽説皇上驚馬後不高興,便跑到污水邊,將自己塗了一身泥,假裝落馬,給皇帝挽回面子,討得皇帝的歡心。

康熙南巡,高士奇捧着文房四寶跟在後面,受命承旨,他用自己的機智多次幫皇帝解脱困境。

康熙巡幸至杭州靈隱寺,寺僧跪求皇上御書賜匾,高士奇忙呈上筆墨紙硯。康熙興致極高,提筆就寫!哪知寫得匆忙,一個“爨”字,雨頭就佔了紙的一半!

下面大半段字就擠不下了。高士奇見康熙提着筆一副尷尬的神色,忙在自己掌上寫了“?林”兩個字,裝着上去磨墨,將掌心伸到皇帝面前。康熙見了心領神會,便在雨頭下加個“雲”,寫成了“?林”兩個字。所以靈隱寺又號?林。

一次康熙駕臨鎮江金山寺,寺僧也跪求賜匾,康熙想了半天想不出適當的文詞來,不覺呆呆地怔在那裏。高士奇忙在小紙上寫了“江天一色”四個字呈上,康熙一看十分高興,立刻蘸墨揮毫,寫得字字精神!

蘇州獅子林是高士奇設計建造的,蹊徑不同一般,康熙遊玩後不禁讚道:“嗯,真有趣!”到了方丈,和尚又請求賜匾,康熙又難住了!這樣精巧典雅的地方,一般的詞難以匹配,寫得不好就顯得俗氣。見皇上躊躇,高士奇點破道:“萬歲剛才誇“真有趣”,去掉一個“有”字,就成“真趣”,用這兩個字配獅子林再恰當不過了。康熙大喜,便忙忙地寫了。

一次康熙和明珠高士奇同站在偏殿之上,康熙笑問:“今兒我們三個像啥?”明珠沒假思索,衝口而出:“像三官菩薩。”高士奇連忙跪下説:“高明配天!”明珠聽了嚇出一身冷汗,想這高士奇不得了,悔當初將他介紹入宮。

高士奇自從當上皇帝陪侍文臣以後,錢一天天多起來,影響也一天大似一天。為了進一步討好皇帝,他便有意巴結近侍太監,刺探皇帝起居,每次進宮入值,身上總帶着金豆,有太監向他報一件宮廷祕事,就酬勞一顆金豆。所以皇帝的一舉一動,他都瞭如指掌,康熙看什麼書,他也看什麼書,故康熙問什麼他都能對答如流,句句中康熙的意。康熙經常在大臣們面前誇獎:“朝廷文武百官中博古通今的,怕沒有一個比得上高士奇的。”

於是高士奇成了朝臣中消息最靈通的權威人士,他每天從宮中回到府裏,門前總是車水馬龍,九卿大臣的轎子塞滿了整個衚衕,都來向他打探宮中的消息。漸漸高士奇變得驕傲,目中無人,竟連把他推薦給皇上的明珠也不及他官場消息靈通,倒過來向他請教。

每天他照例先把明珠請進府,兩人談了半天才送出,接着是幾位尚書和侍郎,最後叫家奴出門喊道:“今天天晚了,請各位明日再來吧!”其餘的官吏只得一轟而散,掃興而歸。久而久之,忌恨他的人日益增多,到皇帝那裏戳他壁腳,檢舉他招權納賄。甚至有人誣他是唐王身邊的高力士,早晚要壞了朝政!

康熙聽多了這些話不免也起了疑,便找高士奇問話,高士奇跪下稟道:“督撫諸臣因皇上對臣恩遇,因而多有饋贈。其實臣雖侍陛下左右,又何能參預聖上一字?對他們來説是花了冤枉錢,臣則是寸絲粒粟都由皇上恩遇中得來。”

康熙聽了不由失笑,沒再追問下去,確實高士奇從不顧問朝政,只是遊戲文字幫皇帝解難而已。可後來在皇帝面前説他壞話的人越來越多,康熙知道他得罪的人不少,再説身邊這種文人多一個少一個也無所謂,便打發他回杭州老家去了。

高士奇陪了康熙這麼些年,受到康熙的恩寵,發了不少財,又過足了官癮,便帶着家眷歡歡喜喜離了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