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神話故事

神話傳説故事短的

欄目: 神話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31W

中國神話和西方神話故事都是人類在發展的歷史中對自然變化、生命起源等進行的推斷和大膽的想象,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神話傳説故事短的。

神話傳説故事短的

神話傳説故事短的1:鹽水女神與廩君

英勇善戰的廩君(lǐn jūn)統一了五個部落併成為他們的首領。(注:相傳,遠古的時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務相被推為五姓部落的酋領,稱為“廩君”。)

從此,這個統一的大部族繁榮昌盛起來了。但隨之一些困難也來了:原有的山洞不夠住了,山上的野獸和植物也不夠吃了。於是,廩君決定帶領全部族,到更廣闊、更富饒的地方去生活。

他們坐上木船,順着夷水,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這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個叫鹽陽的地方。廩君命令人們停船上岸,埋鍋做飯,一部分人則忙着搭起帳篷,他們準備在這裏休息幾天,再收集些食物。

鹽陽邊有一條鹽水河,鹽水河中有一位聰明而又美麗的女神。她看到年輕英俊的廩君來到這裏,便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想方設法要留住他。鹽水女神對廩君説:“鹽陽不僅地方廣大,而且還盛產魚和鹽,我希望你永遠留在這裏,和我一起生活。”

廩君知道女神的用意,他自己心中也非常喜歡這位綽約多姿的女神。但是,他又覺得這鹽陽地方不是十分理想的地方,所以沒有答應她的請求。

痴心的鹽水女神看到廩君沒有留下的意思,便想用愛情把心上人留在這裏。每天夜裏,她都悄悄地跑來,為廩君消愁解悶,伴他共度良宵,早晨天剛亮,她就離開廩君,變成小蟲,在空中飛舞,時刻不離廩君的左右。

那些山精水怪們,看到鹽水女神如此痴情,也都跑來幫她的忙,都變成小飛蟲,在空中飛舞。以致天上的這種小蟲子越來越多,把太陽光也給遮住了。這時,廩君正要帶領部族的人們啟程,卻被這漫天的飛蟲給擋住了去路,他們只覺得天昏地暗,竟辨不出東南西北,就這樣一直又在鹽陽呆了七天七夜。

廩君知道這是鹽水女神為留住他故意佈下的飛蟲陣,便一再勸她不要糾纏了。可是,鹽水女神卻既痴情又任性,根本不理廩君的勸告。

於是,廩君從自己頭上割下一縷長髮,派人給鹽水女神送去,並對她説:“這縷青色的髮絲是廩君送給你的定情物,表示與你共生共死,請你一定把它帶在身上,千萬別丟了。”鹽水女神收下長髮,以為廩君回心轉意了,便喜滋滋地把它帶在了身上。

早晨,當鹽水女神又變成小蟲在空中飛舞時,那縷長髮也在空中隨風飄蕩着。此時,廩君看得格外真切。他二話沒説,張弓搭箭,“嗖”地一聲向那縷長髮射去。只聽得微微地一聲呻吟,空中彷彿有一道亮光一閃,馬上映照出了帶着箭傷的鹽水女神美麗的身影。此時的鹽水女神雙目緊閉,臉色蒼白,懷着滿腔的哀怨和悽苦,從空中緩緩地飄落下來,落在鹽水的波浪上,隨波濤東去,漸漸地沉入了水中…

這時,天空中頓時晴朗了,人們歡呼起來。

可是,廩君卻慢慢垂下了那射弓箭的手臂,怔怔地望着鹽水,流下了悲傷而複雜的眼淚。

神話傳説故事短的2:酒聖杜康

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説中的“釀酒始祖”,《説文解字》載杜康始作秫酒。據民間傳説和歷史資料記載,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國君,夏后氏相的兒子。

因杜康善釀酒,後世將杜康尊為酒神,制酒業則奉杜康為祖師爺。孔穎達疏引漢應劭《世本》:“杜康造酒,”後世因以“杜康”借指酒。

傳説在黃帝的時候,有一個叫杜康的人,專門負責管理糧食。當時,隨着農耕的發展,糧食每年都獲得大豐收。可是,糧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儲藏在山洞裏,山洞陰暗潮濕,時間一久,糧食全部腐爛了。杜康見狀,開始苦思冥想儲糧的方法。

這一天,杜康來到樹林裏散步,發現了幾棵枯死的大樹,只剩下粗大空蕩的樹幹。杜康靈機一動,把糧食全部倒進了乾燥的樹幹裏。過了一段時間,杜康來到樹林裏查看糧食,他驚奇地發現:儲糧的枯樹前,橫七豎八地躺着一些野豬、山羊和兔子,一動不動,好像死了一樣。他連忙走近看個究竟:原來盛糧的樹幹裂開了幾條縫,由裏向外不斷滲水。看來,這些動物是舔吃了這水才躺倒的。可這究竟是什麼水呢,杜康湊過去一聞,只覺一股清香撲面而來,他不禁嚐了幾口這濃香水,頓覺神清氣爽。

後來,杜康把濃香水帶回家,請大家品嚐,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説好味道。就這樣,酒在民間逐漸普及開來,杜康也被人們尊稱為“酒神”。

民間有如下傳説:杜康某夜夢見一白鬍老者,告訴杜康將賜其一眼泉水,杜康需在九日內到對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間最美的飲料。杜康次日起牀,發現門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門入山尋找三滴血。第三日,杜康遇見一文人,吟詩作對拉近關係後,請其隔指滴下一滴血。第六日,遇到一武士,杜康説明來以後,武士二話不説,果斷出刀慷慨割指滴下一滴血。第九日,杜康見樹下睡一呆傻之人,滿嘴嘔吐,髒不可耐,無奈期限已到,杜康遂花一兩銀子,買下其一滴血。迴轉後,杜康將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滾,熱氣增騰,香氣撲鼻,品之如仙如痴。因為用了九天時間又用了三滴血,杜康就將這種飲料命名為“酒”。

因為有了秀才、武士、傻子的三滴血在起作用,所以人們在喝酒時一般也按這三個程序進行:第一階段,舉杯互道賀詞,互相規勸,好似秀才吟詩作對般文氣十足;第二階段,酒過三巡,情到勝處,話不多説,一飲而盡,好似武士般慷慨豪爽;第三階段,酒醉人瘋,或伏地而吐,或抱盆狂嘔,或隨處而卧,似呆傻之人不省人事、不知羞恥。

古書云:“天下好酒數杜康,酒量最大的數劉伶。飲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劉伶三年整。”説的就是“杜康造酒醉劉伶”的故事。

劉伶是晉代“竹林七賢”之一,出名的好喝酒,能喝酒。酒量之大,舉世無雙。他對當朝統治不滿,到處遊歷,走到哪兒喝到哪兒。一次,劉伶來到洛陽龍門南府店鎮杜康酒坊門前,抬頭看到門上有一副對聯,

橫批是:“不醉三年不要錢”。

劉伶一看這副對子就生氣了,心裏説:你未曾開酒館先訪訪,誰不知劉伶酒量大,從南喝到北,從東喝到西,東南西北都喝遍,也沒把我醉半天。你竟敢誇下這麼大口氣,不醉三年不要錢。劉伶帶着氣進了酒館,杜康拿出酒來讓他喝。喝了一杯還要喝,杜康就拿來第二杯,劉伶喝了之後還要喝。杜康説,別喝了,再喝就醉了,他不聽,又要了第三杯。三杯酒下肚,劉伶説:“頭杯酒甜如蜜,二杯酒比蜜甜,三杯酒喝下去,只覺得天也轉、地也轉、頭暈目眩。”他喝醉了。這時杜康過來對劉伶説:“怎麼樣?先生喝夠了嗎?”劉伶醉醺醺地説:“夠了,夠了,真是瓊漿玉液。”説着便向兜裏掏酒錢,一摸,錢袋是空的,便支支吾吾地説:“掌櫃的,我忘記帶錢了,先記個賬吧,改天送還你。”

劉伶説罷,出了酒坊往回走。一路上東搖西晃,趔趔趄趄走到家,一進門就跌倒在地上,他媳婦趕忙把他扶到牀上。劉伶自覺不行了,趕快給媳婦交代説:“我要死了,把我埋到酒池內,上邊蓋上酒糟,把酒盅酒壺給我放在棺材裏。”説完;劉伶真的死了。他一輩子愛喝酒,媳婦就照他的囑咐把他埋了。

不知不覺,過了三年。這一天,杜康來到村上找劉伶討酒錢,劉伶媳婦一聽是這事兒,心中好惱,説:“他三年前不知喝了誰家的酒,回來就死了。原來是喝了你家的酒呀!你還來要酒錢哩,我還得找你要人哩!’杜康説:“他不是死啦,是醉啦!快領我到埋他的地方看看去。”就這樣,他們來到埋葬劉伶的地方,打開棺材一看,劉伶穿戴整齊,面色紅潤,跟生前一個模樣。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叫道:“劉伶醒來!劉伶醒來!”只見劉伶果然打了個哈欠,伸伸胳膊,睜開眼來,嘴裏連聲説道:“杜康好酒!杜康好酒!”從那以後,“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話就傳開了。

神話傳説故事短的3:八百蛟龍護南嶽

位於湖南省衡陽市的南嶽大廟,又被稱為“南國故宮”,是專門為了祭祀南嶽聖帝而修建的,是我國南方規模最為宏大、佈局最為完整的宮殿式建築羣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大廟中有八百條形態各異的蛟龍被刻於屋頂、石柱和欄杆上。為什麼會雕刻這麼多的蛟龍呢?這還得從一個傳説講起。

據説,遠古時候,南方有個部落,他們的首領叫祝融。祝融非常聰明,他發現如果將兩塊石頭猛烈撞擊摩擦就會出現火花,這樣就能取火了。他把這個發現告訴了黃帝。黃帝為了獎賞他,封給他一個官職——正火官,並派他去鎮守南方。

祝融來到南方,住在衡山。他把取火的方法教給了當地的百姓。百姓們很快就學會了,他們用火烤東西吃,還用火照明,遇到野獸襲擊人類的時候,就用火把把它們趕走。火給大家帶來了便利,百姓們因此過上了好日子。大家很感激祝融,對他非常尊敬。

一天,祝融把南方各個氏族的首領都召集在一塊兒,把火種分給他們,讓他們各自保存好火種。可是祝融並不知道保存火種的方法,只是叫大家把火種埋在地下,不讓它熄滅。誰知過了一段時間,火種燃燒起來了,而且越燒越旺,弄得整個南嶽的地底下都是烈火。地底下的烈火把地面烤得滾燙,花草樹木全枯死了,江河裏的水也被煮開了……到處都是一片焦黃,莊稼也沒辦法種,大家沒有吃的,又熱又餓,一個個精神萎靡,站都站不穩。

有一位龍子,住在離衡山不遠的湘江,此時龍宮就像一個蒸籠,熱得他實在受不了了,只好向住在南海的父親求救。湘江龍子寫了一封信,派親信火速送到南海。南海龍王接到兒子的信,得知了兒子現在的情況,萬分焦急。可這南嶽距離南海有幾千裏水路,俗話説遠水解不了近渴,這該如何是好呀?旁邊的龜丞相站出來説:“陛下,不如這樣,我們先將海水呵成氣,變成雲,吹到南嶽去,到時候雲變成雨,下他個三天三夜,先救急再説。”龍王覺得他説得有道理,趕緊派人去呵海水,就這樣,南海的水整整被呵下去了三尺三寸。

可是,龍王降下的水,只能暫時緩解地面上的熱,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地底下的火依舊在燃燒。過不多久,南海龍王來南嶽巡視,看見南嶽方圓百里都是積水,老百姓的房子都被泡在水裏,人們跑到山頂上避難。水在地上流,地下卻仍然有火,烤得大地還是像個蒸籠一樣。南海龍王看到自己澆下的雨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心裏別提有多難過了。他想來想去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這時湘江龍子説:“父王,俗話説,有事問三老,説不定老百姓會有辦法呢?我們不妨去問問他們吧。”

龍王想了想,也只有這個辦法了。於是他化身人形,變成一個老者,龍子則變成隨從跟在他身後,一起朝村子裏走去。

龍王父子從前山走到後山,從東山走到西山,碰見老人就問。有一天,他們來到一個山坳上,看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正鑿着一塊石頭。這塊石頭很奇怪,只見上面左一個洞,右一個洞,像個大蜂窩一樣。龍王很奇怪,上前問道:“老人家,您這是在幹什麼呀?”老石匠抬起頭,看着眼前這個穿着光鮮的老人,歎了口氣,説:“唉,你是外地人吧,最近我們這裏遭了災,又是火災又是水災的,原來是地火烤着,後來龍王為救火,降下了三天暴雨,可火沒熄滅,反而引來了水災。你看看,這遍地都冒着熱氣啊。”龍王看了看周圍的土地,無奈地説道:“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老石匠緩緩地回答道:“辦法嘛,也不是沒有。”龍王聽到這話,眼睛都亮了,趕忙問:“老人家,您是不是有什麼辦法?”老石匠看了他一眼,搖搖頭説:“説了也沒用,除非龍王親自來。”

龍王一着急,頓時從人形化為龍形,説:“老人家,我就是龍王啊,您趕快告訴我吧,我好救大夥兒啊。”

老石匠沒想到眼前的人就是龍王,趕忙跪拜,説:“龍王顯靈,我們有救了。”説完拿着剛才鑿的那塊石頭對龍王説:“你看,這是衡山的模型。衡山總共有三十六個洞,後洞通着前洞,前面的洞又連着湘江。只要派出幾條蛟龍,駐守在這些洞裏,把海里的水引到山上來,這樣,地火就能被制服了。”龍王一聽,果然有道理,立刻照着老石匠的話去做。老石匠看龍王這麼熱心,對人類如此慷慨,就把那個辛苦鑿好的衡山模型送給了他。

南海龍王一回到龍宮,就趕緊將五湖四海的八百條蛟龍全部召集在了一起,大家一起商量治理南嶽的辦法。龍王將老石匠的話説給大家聽,並問道:“救百姓於水火,此等善舉有誰願意去嗎?”蛟龍們都躍躍欲試。於是,龍王挑選了一些法術高強的蛟龍,把他們派往南嶽,並命令其他蛟龍,今後只要南嶽需要水,不管是誰,都要給予幫助。這樣,南嶽一下子來了好多蛟龍。青龍住在青龍橋下,黃龍住在黃沙潭,黑龍住在蓮花峯下的黑沙潭,白龍住在集賢峯下的白龍潭……其餘的蛟龍,有的住在水簾洞,有的住在絡絲潭,有的住在九龍泉……總之,凡是需要的地方就有蛟龍把守。

夏天來了,南嶽酷熱難耐,蛟龍們就甩動尾巴,招來烏雲、閃電,緊接着,大雨傾盆而下,這樣,每個潭裏、洞裏,都灌滿了清涼的雨水,熱氣消散,南嶽也跟着涼爽起來。到了冬天,遇上下雪,地上到處都結着冰,人們冷得直哆嗦。這時候,蛟龍就趴在地上一動不動,讓地火發出熱氣,烤得每個潭裏、洞裏都熱乎乎的。因此,這麼多年來,南嶽總是冬暖夏涼,大家都喜歡到這裏來住。

為了感謝龍王和蛟龍們的大恩大德,人們特意修了一座南嶽大廟,並在廟裏的正殿前面,用漢白玉石雕了一條大龍。大龍雕得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樣。另外,在牆上、柱子上、神台上,人們都雕了很多龍,不多不少,剛好八百條,以此來紀念八百蛟龍護南嶽的功績。

Tags:神話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