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論語

【優選】讀《論語》有感15篇

欄目: 論語 / 發佈於: / 人氣:2.48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論語》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優選】讀《論語》有感15篇

讀《論語》有感1

這個寒假我讀了《論語》,《論語》是我國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幾代弟了編成,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體現了孔子的倫理思想、道德觀及教育思想。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讓鄰三尺”,這篇文章講的是兩個鄰居從剛開始不肯退讓自家的院子到後來各退三尺地,從而兩家的房子都合適了並且成為了很好的鄰居和朋友。通過這篇文章,我懂得了我們要理解、多謙讓對方、多替別人着想,別人快樂的同時也帶給了自己的開心快樂!

《論語》這本書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好文章,雖然我不能理解其中更多的含義,但我想只要多讀幾遍,我會悟出更多更深的道理。

讀《論語》有感2

有人説,閲讀是汲取精神的食糧;有人説,閲讀是接受靈魂的洗禮。但我説,閲讀是開啟新階層的人生,每讀一本書,我都感到自己在蜕變,在成長。書,就像一個引路者,它引導着我脱去幼稚的外衣,變得更加沉穩,智慧,向着知識大道走去。而《論語》這本儒家名著,是眾多書籍中給我啟發最深的一本書,每次讀到這本書,我都能從中發現更多的知識,感悟更多的人生智慧。童年,在閲讀中慢慢成長……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這句話,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聽到的名言。那時,我才七歲,但也懂得了“自尊”,經常滿懷嫉妒愁悶,老是想着如何超過別人,抬高自己,這時,我看到了《論語》中的這句話。頓時,我如同捱了一記悶棍,我明白了整天想着如何抬高自己,想這想那,成天憂慮是小人之舉,不僅沒能如你所想,還白白浪費大好時光。而君子,心胸寬闊,宰相肚裏能撐船,與小人相比,顯得多麼有氣度!我立刻提醒自己平時要“制怒”,擁有寬廣的`心胸。從此以後,我一旦發現“嫉妒之魔”出現,我就會告訴自己,這是平庸的表現,只有市井小民才會這樣做,道德高尚的君子,心懷如天般寬闊,我要剋制住自己。從此以後,我生氣的次數大減,一直保持着廣闊的胸懷。《論語》,是你教會了我做人之道!

在我成長的每一步,背後都有着一個身影——《論語》。它將不慎落入沼澤的我拉出,將捲入漩渦的我拉出,它幾乎幫助我化解了一切困難。我一見到它,就像見到了一位老朋友,又像見到了父親。它就是一把利劍,幫我將攔路虎一一擊敗。記得三年級,在三月一日那個黑暗的日子裏,我的語文成績跌到了歷史最低點,我就像被人扇了一記耳光,一整天恍恍惚惚。那時的我,就像失足墜落懸崖那般絕望。在這時候,《論語》又給了我以無盡的動力:“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是啊,我怎麼能如此之快地失去了鬥志,變得絕望?難道失敗不是暫時的嗎?人的志氣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我絕不能輕易失去啊!於是,我立刻恢復了信心,對失敗的原因進行了剖析,果然,在第二次考試中,我的成績又恢復到優秀水平。《論語》啊,是你讓我不斷成長,不斷拋棄壞品質!

看似普通的一本《論語》,卻為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精神力量!有了閲讀,我相信,我將會迅速成長,有了閲讀,我相信,我的人生必將精彩!

讀《論語》有感3

孔子,我們中國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同時也是我最佩服的文學家,他的智力過人,《論語》,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論語》是孔子死後由他的弟子們寫的,裏面記錄着孔子平時教育弟子們時的言行,可以教你怎樣為人處事,怎樣做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段話説的.是: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説:"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於他人。"

還有一次,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孔子説:"有過錯,而不改,這才真叫過錯。

其中,有一個地方最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當仁不讓。子曰:"當仁,不讓於師。"意思是孔子説:"遇到合於仁德的事。就是對老師也不必謙讓。"如果這種事真的出現了,孔子連老師也不謙讓,而我,卻不一定,唉!

這本書很適合我們中國小生看,能教會我們怎麼為人處事,快去看看吧!

讀《論語》有感4

《論語》是記錄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思想的一本書,由他的弟子編撰而成。孔子雖然生活在諸侯分爭的春秋戰國,但是,他卻一直堅持授業解惑,做一個默默耕耘的守樹人。

被後人尊稱為“大成至聖先師”的孔子首創私人學堂,有弟子三千,其賢七十二。初讀古文的我,在新華書店看書時,無意中看到了《論語》。也許是我的文學素養不夠高,《論語》中有很多詞和我理解的不太一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偏偏是三個人呢?直到我看到了後面的註釋後才明白,這裏的三不是單純的三個,而是多個的意思。

這句話意思是説,多個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一個人是值得效仿的,要學習別人的優點,發現別人的缺點時,要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恍然大悟,拍案叫絕。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虛心向他人學習的態度。更可貴的是,他不僅教導我們以善者為師,還要以不善者為師。

花了很長一段時間,閲讀《論語》,不禁為孔子的智慧所感歎。他在《論語》一書中向我們講述了“仁”者的學習態度。孔子從不把自己當作高高在上的老師,他更像是以一個好朋友的身份,來教導自己的弟子,同時,也虛心向自己的弟子請教問題。他們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學習,正是向世人展示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最佳境界。以前,我是一個不愛舉手發言的學生,有什麼題目不懂,通常都只憋在心裏,害怕向老師請教。我的同桌就是我心目中的太陽,積極又陽光。無論什麼樣的問題都會請教老師,她的求知慾卻被其他的同學嘲笑。我卻覺得她是晶瑩剔透的璞玉,雖然不會發光發亮,但也很耀眼。因為,她有勇敢好問的求學精神。她就是我應該學習的老師,慢慢的,我也學會了大膽請教老師問題了。同時,反省自己有沒有嘲笑過他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日一問:今天,你也向別人學習了嗎?

讀《論語》有感5

當我在國小課堂中揹着《論語》“子曰”“子夏曰”“子路曰”“子貢曰”時一直有疑惑,這些弟子的言論有這麼重要嗎?難道師傅不應是獨大?孔子教授於弟子的道理,這些道理本身難道不是屬於師傅的嗎?這些弟子為何把自己的言論和師傅的放在一起?況且自己編纂自己的書不好嗎?伴隨這樣的問題一直到長大。在這很長一段時間,我落寞了很久,一直對孔子幼稚的行為和做法感到耿耿於懷,反側難眠。

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再讀《論語》,擁有了一次瞭解孔子的機會,一句句的認真地讀着,慢慢地沉浸於其中,突然發現《論語》作為中國第一部語錄體的書籍,記載着孔子與弟子的言論的文字之下,是孔子佝僂而又挺拔的背影與無邊的智慧光輝。

仕途不暢的聖人

他是孔子,一個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卻生逢禮崩樂壞之亂世的普通人。他有凌雲的壯志,卻生不逢時,可他並沒有像長沮、桀溺、荷蓧丈人一流的人物選擇避世,像他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積極入世,率領弟子周遊列國以宣傳自己克己復禮的仁政思想。他到過衞、陳、宋等國,期間多次遭到“道不同”的人數落和不解,他只好憮然,曰:“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他還曾斷糧七天,甚至險些被人害死,他明知仕途不暢仍知其不可而為之;他為加強國君力量,試圖季孫氏、叔孫氏和孟孫氏三家貴族,妄圖憑一己之力扭轉乾坤,但行動受限制,終招失敗……雖然不解、譏諷和困厄一直伴隨着他的人生,但正因如此,方有“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心懷天下的他不愧是我們心中的.聖人。

有教無類的教育家

他是孔子,是中華文明的奠基人,是中國教育事業的開拓者。他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明世宗封他為“至聖先師”;清聖祖康熙尊他為“萬世師表”,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堪當此譽者,他一人而已。在《論語》中,從“子曰:‘有教無類’”中我彷彿看到了生性粗鄙,志氣剛強直率的子路戴着公雞的羽毛,佩着公豬的牙齒等示強之物侮辱他時,他沒有生氣而是在一邊心平氣和地設禮樂引導子路,終使子路心服口服,從此踏上了向孔子求學之路,最終成為一大賢人。假如他因為子路的粗鄙而拒絕教導子路,那麼社會上就會多一個粗人,少一個賢人了。

孔子的教育思想如雨後甘露,總能讓人心曠神怡並有所收穫。他説,“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給教育帶來了啟迪:因材施教;他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由此我們學會了學與思相結合……他的教學思想像奔流不息的長河一樣源遠流長,流進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又像是一塊歷經歲月的洗禮仍然會發光的寶石,時間越是往前走,它越耀眼。他無愧於是中國教育乃至世界的教育的啟蒙老師,更是偉大的教育家。

待人處事的高手

在孔子的待人處事語錄裏,仁是核心。仁是“克己復禮”,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從不同的角度,“仁”有不同的含義,它的範疇很大,彰顯了孔子乃至中華民族極為純粹和崇高的道德精神。在現代快節奏社會中,人與人的交往越顯緊張和脆弱,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待人處事的時候,也許我們可以從《論語》中找到答案:設身處地體貼他人、遵循禮的規定、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學會待人處事才能走得更遠。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説,在待人處事方面孔子可謂是高手。

民國時期著名的學者柳詒徵説:“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傳;自孔子以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此評價,孔子受之無愧也。

從《論語》中,我讀到了一個鮮活的睿智的可愛的情感豐沛的孔子,他既是凡人也是聖人,更是一位讓我受益終生的老師。

讀《論語》有感6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在我看來這句話包含三個層面的關係。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是自我成長的關係;第二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是我們和他人的關係;第三句話“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我們和世界的關係。

“學習”其實是兩個動作,一個是“學”的過程,另一個是“練習”的過程,所以“學而時習之”其實包含兩個動作。就是我們學習了一門課,讀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聽別人講話學習到的知識,不僅僅要停留在“學"的過程,還要做適當的時候多多練習,這樣才能成長。

人的快樂更多的是來自於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事,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就會很容易遇到跟自己的理念相近,目標一致,或者擁有相同愛好的人。

我們有時候會因為別人不瞭解自己或者不認同自己而生氣,但是反過來想一想,為什麼不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保持不同呢,為什麼非要讓別人認同自己呢?我們要了解,別人和自己理念不一致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與其因為別人的不認同而生氣,不如保持一個好奇的心態去理解別人,也許會學習到很多。

讀《論語》有感7

在我最初接觸《論語》的時候,是處於一種孩提的矇昧狀態,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意識要去讀,要去記憶。

大概是在四五歲的時候,現在想起來,我父親從一開始就沒有要求我死記硬背,卻經常帶我去叔叔、阿姨家參加聚會,有很多人在一起的時候,爸爸就悄悄地跟我説,你看,這裏有這麼多人,孔子説過一句話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麼些人裏頭,肯定有能當你老師的人,你去看看,你覺得他們誰對人特別有禮貌,誰特別博學,誰做事做得特別麻利,你去看看誰能當你的老師?小孩子嘛,我就這樣跑來跑去看,有的時候看到有些行為是好的,也有的時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會跑回來問爸爸,説你看,有一個叔叔他隨地吐痰了,這個人肯定不是老師吧。然後我爸爸會告訴我説,這也是老師啊,因為孔子説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樣好,這是老師;但是見到不好的人,你要反省自己,你會不會跟他一樣不好,所以這也是一種老師。

我對《論語》的介入一直都是這樣隻言片語化進生活的。《論語》對我來講是篤定的、真實的、親切的、温暖的。

隨着年齡的增大,我讀的書多了,但唯一不變的是對《論語》學習的熱忱。長大的我,不僅停留在誦讀何從生活的角度理解問題,而是去背誦和從做人的角度理解。

我愛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當太陽炙烤着大地時,當熱浪襲來時,期末考試的最後衝刺也到了白熱化階段。作為一名中學生,温故早已成為主旋律。在這個階段,我明白了要温習學過的知識,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山之所以高,那是因為每天都在得到新的石頭;海之所以廣,那是因為每刻都在融合每一滴新的水珠,所以經常温習學過的知識,我們大腦中的知識也會如同山之高大,海之寬闊。

當然在《論語》中最被推崇的算得上是仁愛與孝道了。還記得國小時的我曾問老師什麼是仁,老師的回答就兩個字:愛人。真正的仁愛之心無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還記得中央衞視曾播過這樣一段公益廣告:一個小孩的母親給婆婆洗腳,她的小兒子看見後也也端來一碰水為母親洗腳。這反映了孝與仁愛都是代代相傳的。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農村阿姨,從嫁到這個村子,就義務撫養村裏所有的`孤寡老人。就這樣,她日復一日地在這些老人家中奔走。她自己的四個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從小就覺得村裏的孤寡老人就是自己的爺爺奶奶,媽媽忙不過來的時候,他們就會去幫忙給老人們洗腳、剪指甲。這樣一直持續了三四十年。有人評價她:如果富人做這樣的事叫做慈善,那窮人做這樣的事,她就是聖賢。看到她的故事時,我明白了什麼是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當然我們從小就知道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最有用的。古人尚知要不斷請教他人,要有虛心的態度。然而現在有些同學會想:我是好學生,我才不去問他們,多丟人呀!真的丟人嗎?不丟人!不問怎知如何學!人與人沒有高低之分,沒有貴賤之差,我們都是平等的。我們應該學會謙虛。

中國古代名著經典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顆燦爛的瑰寶,其中《紅樓夢》寫出了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的封建家族;《三國演義》道出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局勢。然而只有《論語》奏響了人生真諦與感悟的優美樂章。而《論語》卻奏響了人生真諦與感悟的優美樂章,她對我的一生造成了深厚的影響,相信她永遠會是我人生的指向標。

讀《論語》有感8

在20xx年寒假中,我讀了《論語》這本書。其中有幾篇我深有感觸:

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孔子説:“學習知識的同時又時常去複習,不是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是讓人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而我不去怨恨,不也是一個君子嗎?”。“學習”對每個人來説都是最重要的;“學習”不只限於書本,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做事,孔子也是這樣認為的,因此,孔子非常重視學習中的“實踐”,就是把所學的東西反覆實踐才能真正掌握,並體會到其中的喜悦。因為好學者的心胸是敞開的,願意與志同道合的人切磋,既然遠方有人來講道論學,近處的人也向自己請教,這不正是學有所成的快樂嗎?再者,當他人不瞭解自己時,也不去怨恨他人,這是君子的'涵養。

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孔子説:“年輕人在家就要孝敬父母,在外就要尊敬師長,做事情要謹慎,説話要誠實,要愛護眾人,與有仁德的人親近。如果之後還有精力,就去學文化知識”。古代對少年兒童的基本要求正是孔子所説的這段話。在我國古代,書本知識似乎不是教育少年兒童的基本內容,而主要是把少年兒童培養成孝敬父母、謙遜待人、講究信用、團結他人而又嚮往高尚品德的人。今天與孔子所處的時代不同了,書本知識的學習成為少年兒童學習的主要內容,一個人如果不把精力放在學習知識上,就很難勝任以後的工作。學習做人的品質與學習書本的過程是同時進行的。因此,今天的教育要求更加全面,學生要在德、智、體、美、勞這幾個方面發展。古今社會的發展給了教育更高的要求。

讀了《論語》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知識,懂得了孝敬父母、為人處事,這本書真的很好,建議大家來讀《論語》吧!

讀《論語》有感9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闢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兩句話。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時常温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是為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這告訴了我們: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告訴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並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想想自己,有了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對比先哲的.謙遜,我羞愧萬分!

《論語》,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應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得勇於改過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做人,就應該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態度來做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教會了我太多太多,使我受益匪淺。

讀《論語》有感10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你聽!這是我們家庭成員——爸爸、媽媽和我早晨起牀的必修課。

説起我的家庭成員,我得向大家介紹介紹了。我媽媽是國小教師,爸爸是體育教師,我呢,就不用自我介紹了。媽媽崇尚儒家學説,算得上是孔老夫子的“粉絲”了。平時,説話總時不時蹦出幾句“之乎者也”來;而爸爸呢,就只有“婦唱夫隨”了,也跟着“吾呀爾呀的”;我當然也在他們的薰陶下,對這些難學的古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就這樣,我們家庭的`《論語》之旅就出發了。先從稱呼開始吧!古時候不是都把有學問的人尊為“子”嗎,於是,我尊爸爸為“老子”;爸爸尊稱媽媽為“妻子”;我就被爸爸媽媽尊為“孩子”。哈哈!我們三個都帶“子”,也算是“文化人”了吧。

早晨起牀,在“老子”的催促下開始晨練,節奏由“一二三四”變成了《論語》名句“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知之為知之”……中午飯桌上,老媽端上香噴噴的菜:“此乃紅燒雞也,趁熱快吃矣!”於是,我們便在這“熱騰騰”的“古文餐”中完成了午飯。晚上,我們全家人就沉浸在《論語》中,“老子”問,“孩子”答,可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妻子”讀,“孩子”誦,可謂“温故而知新”。

“老子”、“妻子”有時也為了孔子的學説爭得面紅耳赤;“孩子”有時也為了這難記的古文而垂頭喪氣;而“老子”“妻子”“孩子”更多的是為我們的學習成果而欣喜若狂。

哎呀!真沒想到,難學的《論語》竟給我們家帶來了這麼多的歡聲笑語,我真得感謝你呀——經典《論語》。

讀《論語》有感11

七月,盛夏。日子波瀾不驚,此時,窗外雨水滴答,清脆悦耳。雨點濺落在窗台上,風吹着雨絲穿過窗户,一陣涼意。這樣慵懶的時刻,捧一本書,在文字裏度過。此季的主旋律,源於一本《論語》。

書桌上,靜靜地躺着《論語》,思緒又飄到了剛剛接觸《論語》的時候。記憶裏,簡陋的國中課本,我還是一隻小小的毛毛蟲,不知道鮮花的芬芳,懵懵懂懂的跟着老師讀、念、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當時的感覺很困惑,天天做作業,不是複習就是預習,哪來的愉悦?

現在想想,那時雖讀《論語》,始終一知半解,參不太透。偶爾提及,只是人云亦云的胡謅幾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耳熟能詳的句子。後來,偶遇舊書攤,附庸風雅地淘來一本線裝的《論語》繁體本,一行行繁體豎字,硬着頭皮讀了一遍。説實話,那一遍沒讀懂什麼,只讀了一些表面的文字而已,得出結論:《論語》難讀!在沒有小説看的日子,偶爾也會翻翻那早已發黃的紙頁,只是依然無法讀懂其意!

再讀《論語》,正是于丹熱播的時候,那個時候不叫讀了,是看。于丹教授聲情並茂的解讀,我又一次翻開那本《論語》,泛黃的書頁由於歲月的風蝕,留下了時間的滄桑,失去了特有的.那種書香,有些黴味,但這並不影響我徜徉在經典裏。那些日子,孔夫子親切得猶如鄰家老伯,“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論語》也不再深不可測、高不可及,那些似曾相識的警句、良言迎面撲來……而我如遇故知,信矣!

輕輕地合上書卷,穿越2500年風雲的華光,驚覺這一團燃燒了數千年卻依然熊熊的火焰,跨越漫漫時空,仍然照亮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我等,我能做的,只是,跨越千年的距離,瞭解你,仰望你。不為別的,只為貼近你的温暖。

讀《論語》有感12

這個暑假看完了《論語》這本書,俗話説半部《論語》治天下,我之前全不知是什麼意思。在略讀了論語後我似乎也有獲益匪淺的感覺。

《論語》是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與他的學生日常言語所撰寫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在思想上主張“仁”,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因為有孔子才會有今天的《論語》。《論語》集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於一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所在。宋人趙普也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一書對我們的用處之大了。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説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為,我們都堅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裏,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説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呼?”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這是教給我們學習方法啊,很多學生學習很努力,但成績不理想,主要是學習方法不對,學習是要“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的啊!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教會我如何孝敬父母。而能使我一生受用還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我的“聖經”,我更會牢記在心。

我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用到《論語》,可以是生活上、改正缺點上,珍惜時間上、學習上以及孝敬父母等等,都可以用到《論語》。《論語》的用處可真不小啊!這麼一讀,我就知道為什麼趙普説;“半部《論語》治天下了”,因為《論語》的用處真廣,什麼地方都能用得到。只要讀了一小部分的論語,並且理解了,用上了,就會使人一生都受用不盡。

有時經常聽到有些人怨天怨地,怨自己沒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怨自己運氣不好,做什麼事都不順。其實這些人生活還是不錯的,只不過看到生活過得比自己好的就心裏不平衡,自己沒本事就怨天怨地怨父母。但真正生活艱苦的人們很少有怨言,而是默默地工作着,生活着,他們用他們的勤勞,他們的質樸,過着普普通通而又充實幸福的生活,他們很滿足自己的生活,他們不去和別人比較什麼,他們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足了,當一個人不去妄想而踏踏實實地生活工作着,他們就很快樂了,也就是知足者常樂。現實就是這樣,出生有貴賤,能力有大小,但生活的快樂不快樂,知不知足就要看每個人自己了,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但不是妄想,要自己去努力去付出。妄想是無止境的,生活在妄想裏的人他們對生活是永遠不滿足的,所以他們活得很累,他們要攀比,他們虛榮心強,見不得別人比他們好,他們永不知足,所以註定他們永遠不會快樂。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生就在於學習,不分貴賤貧富,讓我們學會在簡簡單單的生活中感悟人生、體味快樂吧!

讀《論語》有感13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孔子説,君子不器。於是“不器”二字便猶如珠穆朗瑪峯頂的星星,從古至今的人們思考着它,仰望着它,為它作注,設法踐行,那些在我們耳中那些頂頂大名的賢者們無一不以自己的方式解讀着它,而更加無一例外的是,每一個身體裏流淌着黃河的血脈的中華兒女都堅定地向着它,像每天從不會遲到的越過地平線的第一縷陽光一樣堅定地向着它,向着東方。

第一《易經》有言:“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未成形的抽象的叫做“道”,已成形的具體的叫做“器”。是以“不器”的意思就是君子不拘泥於教條,不僅僅有一技之所用,他要去領略萬物之道,追求道器不離之境。萬物之道是個極廣泛而抽象的概念,而孔子説要去其中有所參透的人是君子,從這裏來看,儒家中所強調的社會責任感便滲透了出來,君子是讀書人,有仁有德的人,這樣的人長於世便要去領略萬物,要去感懷天地,所以這樣看來君子是自由的不拘泥於形式的,但也是束縛的有着清晰地道路的與方向的。這似乎便與我們今日所談的新青年,新思想有着不謀而合的地方,以自由的靈魂駛向堅定地遠方。

第二,古代的“器”,專門指具有某種功能事物。於是從這個維度來看,“君子不器”便有了另一層意思,君子不像器具那樣,有着侷限的用途。君子該是廣博的,君子的`才華該是海納百川的,這好比是我們如今所説的短暫的生命與綿延的厚度,君子當以其生命之有限丈量真理之無限。

第三,而“器”又有刀劍武器之意,所以這樣看來,又有了第三層意思,君子當智慧清明,心中堅定有規,不成為小人的工具,不為任何人所利用。而若以此為意,其另一重要思想“中庸”也似乎也在此得以體現。

第四,“器”也有氣量之意,若以此延伸,便有君子心懷天下,氣量沒有固定的度,包容四海之意。古時君子多為有知識的階級或更有統治階級,他們是人民的牧羊人,當以容恕之道福澤天下,庇護萬民。而今之君子更當以仁之心,恕之方,向着道。

綜上所述四點,謂之“君子不器”。

讀《論語》有感14

我認為讀論語就是陶冶自己的情操,讓自己瞭解很多的東西。

讀了論語之後,我認為自己應該做到論語裏所説的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我覺得在讀論語的過程的中,我應該做到孔子所説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對我的影響很大,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有很大的缺點,有一些不經意間的缺點不易發現,所以我認為自己應該努力學習,認真的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

對於論語,我知道自己讀的還不夠透徹,我認為論語的`內涵不知在於教人怎麼變得更好,而是讓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論語説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説生活處處有可以學習的地方,在這個新時代,很多人都喪失了自己的品德,但是我一直堅信,總有一天我們的社會風氣變得更好,論語中孔子一直想要達到的,這正是我們要做到的,論語真的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在論語中,孔子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式,這也是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方針,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有不同的思想,所以以同一個要求去教導不同的學生,是做不到的,這一點我認為我們的班主任做的很好,他真的做到了‘因材施教’這個方式,他從來不要求自己的學生做到一樣的效果,總有些人是做不到的,總有一些人可以做的更好,所以論語教會我們如何做到更好,當然論語也教會我們如何處事做人,沒有必要去計較一些不值得的事,總有些人是你高攀不起的,也總有些人會出現在你的黑名單裏的,所以啊,不必要去計較一件事,總會過去的。

論語裏真的藴含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也包含了許多為人處世的方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向前看,要做到不怒,我們可以努力做到自己最好的樣子,所以我們可以認真的研讀論語,在這個新時代的潮流裏,所以我們更要做到自己更好的一面。

論語,也許沒有教會我們什麼,但是至少告訴我們如何為人,如何做到更好,所以啊,論語就是我們學習的東西。

還有人質問,學這麼多《論語》,大學聯考又不考,有什麼用啊?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大丈夫不是為了炫耀而學習,而是為了明白事理,濟世救民。顧炎武先生的回答多麼經典。

即便不是為了高大上的理由而學習,那也該為自己修身養性而盡力。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告訴我們複習求思是重要的。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這告訴我們學習要追求正義,不鑽牛角尖,當然,求異創新另當別論。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告訴我們在學習中要不斷思考,在思考中要不斷學習,如此,學習效率才能提高,人才不會成為書呆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告訴我們對待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切不可不懂裝懂。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告訴我們特別是那些喜歡看成功雞湯文的人,要看清楚別人成功背後的努力。

如此《論語》,如此孔子,如此智慧,如何過時?如何腐朽?如何無用?

文史悠悠,先賢已矣;閲讀經典,幸得聖緣。作為新青年,我們首先應深入學習經典,而不是輕狂自居,鄙薄先賢。學下去,繼承下去,為往聖繼絕學,這是我們的責任。

所以啊,我們應該學習論語裏很多東西,所以真的,論語真的值得我們認真的研讀論語,終於論語讀完了,我的思想也經過了洗滌,成功的認識到我自己的不足,學習了別人的優點,真的感謝論語,是它讓我學到了很多,希望以後也可以讀到這麼好的書。

讀《論語》有感15

《論語》是一本家喻户曉的名著,這個暑假,我又重新温習了一遍。

《論語》中分每一句話都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給予了我們人生髮的啟示,有的讓我們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

要會善於學習,就要不恥下問,《論語》中有一句話:“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這是曾子曾經説過的話,含義是:一個人他自己是有能力的,還向沒什麼能力的人請教,一個人很有學問,還向學問少的人請教。我想:一個人內心有智慧,敏感多思,願意好好地去領悟知識,願意“不恥下問”,以獲得更多的知識,這不過是一種難得的態度嗎?就像生活中,小孩子的眼光定是與大人不同的,稍向天真爛漫的小孩子學習,也説不定能給人啟發。曾經有人問一位學者,你是在哪兒學到最有價值的東西的?結果大家以為最有價值的答案是:幼兒園,這就是孔子和他學生眼中的'“學習知道”吧!

孝敬之道也在《論語》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亦。”意思是:一個人孝敬父母,卻喜歡觸犯上級,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的確,孝敬父母和尊重上級不是一個含義嗎?———細心為別人呢着想,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父母的訓斥而感到委屈,但仔細想想,其實父母是為我們好。其實,孝敬不一定是讓父母豐衣足食,為他們多着想一點,就算是最好的孝敬了。讀完這句話,我回想平時為父母做過的事,更深一層地理解了孝敬的含義。

《論語》,這本擁有無窮奧妙的書,帶給了我們無限啟發,告訴了我修身養性的道理,作為一個國小生,我們應該遵循孔子的道德思想,爭取在學習生活中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