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子部 > 道家老子

讀道德經有感8篇

欄目: 道家老子 / 發佈於: / 人氣:4.02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道德經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道德經有感8篇

讀道德經有感1

其實我還是第一次讀道德經呢,因着老師這此佈置的作業,沒辦法硬着頭皮去圖書館借了本道德經,從讀書館回來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經全文後,我突然間覺得這本書該是我應該早去讀的,看着封面上的幾個大字,豁然間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經應該説分成上下兩部,上部道,下部德。(長沙馬王堆出土過上德下道的版本,不過公認是上道下德)

按照這種劃分,我們來分開來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

它表現為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説,“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説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且不説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我們就不難知道。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面。

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某處的弦被觸動,。“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説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但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膨脹的經濟時代,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説,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我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無為思想,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為思想用在為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讀道德經有感2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珍寶,包含了豐厚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分跟着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分還不曉得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説是什麼意義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鉅作,固然還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經》倡導慾壑難填、無為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化史上的聰慧寶典中吸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華。當今社會科學興旺,社會經濟高速開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肉體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更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裏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才會時辰堅持狂妄自大、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

人們常説: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説“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要“不妄為”才幹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説“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義務,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經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説: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無動於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才能。實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呼應前文,昇華主題,把作者本人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打動和難過,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讀道德經有感3

一本《道德經》,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説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説着悦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説着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説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説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麼淵博,因為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麼聰明,因為他們知道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閲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個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修養自己,如此安好……

讀道德經有感4

道德經分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共計八十一章,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書,道家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這部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源、萬物的產生、發展、變化、毀滅的規律的理解,博大精深,微言大義,一語萬端,當為“萬經之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章主要闡述了世界萬物相輔相成,互相轉換的辯證關係。存在與消亡、困難與簡單、修長與粗短、高尚與低下、超前與落後都是通過相互對立、相互比較而得以體現。

世間的一切概念和價值都是人為設定的,價值的判斷都是比較產生的,所以對立的.關係是變動的。因此價值的判斷也是變化的。世間的一切都是兩兩對立產生的,如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述,一件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反之亦然。善和惡,美和醜,我們都要泰然處之,不能庸人自擾。

而後半段則根據“道法自然”的原則準確論述了老子“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表明了老子順應自然本性,反對好事無為的基本態度,讓萬物自然生長髮展,效法自然,順應大道。

讀道德經有感5

縱觀幾千年來各家對道德經的瞭解可謂是百花奇放,從修身到治國,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種種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過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現象學上,我對老子的道的解釋用一句話來概括:靜是相對的,動是絕對的。這即是道。

對道的瞭解首先不執着於道這個名字,老子起這個道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我能夠打個比如:就我們生活的地球來説,人從現象去看地球它是靜止,所以説是相對的,但是地球又是從白晝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變化,所以説地球又是運動着的,循環不息,而且也是絕對的。有了這個絕對的動之後,地球展示給我們面前的並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運動而是展示在我們面前是靜,而這種靜是人客觀所發覺不到的。我能夠用風來比喻,風吹到你的臉上你覺得一絲的涼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存在着,看似無其實有,由於你不曉得它什麼時分吹過來,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觀,而從人的角度上,要到達這種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這種修行是要讓人理解萬物變化開端,老子説過人的道就如嬰兒的一樣,人從生命降生開端,運動曾經存在了,而這種運動不斷到人死為止,而老子的道並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對一個絕對運動着的生命要做到像風一樣的靜靜的運動着,只要做到靜你才幹到達這個道,而我説的這個靜不是絕對的靜,而是運動着的靜,老子的水就是一個最好的比喻,水是運動着的,而這種運動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飾!

對如今所謂的唯心唯物強加給道是不適宜,由於道曾經包括了一切現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讀道德經有感6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的開篇語,早已是膾炙人口。可是對於這部奇書的哲學思想,大眾又有多少了解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真正道德高尚的賢士總是習慣於韜光養晦,因為他們心中時刻記掛着的,是天下蒼生。只有那些目光短淺之流,才會沾沾自喜,誇耀於世人。這些賢才,品格高潔,從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他們懂得“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總是想法設法地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技能來拯救世人。他們的胸懷,不知會令多少沽名釣譽之徒汗顏。

大器晚成。很多才華橫溢的人只有到中年甚至是晚年才會取得輝煌的`成就。這是因為培養一個濟世經國的大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韓信,狄青,藍玉等,這些人為朝廷立下不世之勛,終因鋒芒畢露,不懂功成身退而不得善終。姜尚,胸懷大志的飽學之士,垂暮之年才遇明主,輔佐武王,完成了推翻商紂殘暴統治的大業。不僅淋漓盡致地施展了自己的才華,而且子孫後代也盡享尊崇。這才是真正的“大器”啊!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不正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共同富裕”嗎?不正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佳印證嗎?

《道德經》,這部先賢留給後世的哲學經典,永遠值得我們品讀。

讀道德經有感7

一個全新的問題來了:道,荒廢了好久好久,悠悠地像是一陣來自遠古的風,而且還沒完沒了地未央中;然後想要遵道貴德,卻又不能不“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那麼該怎麼實踐道才妥?

老子沒有直接回答這個隱藏於第二十章的問題,而是講述了一下自己的行為習慣,並毫不留情地、狠狠滴調侃了一番自己。

為了便於理解消化,我把老子的這些自我剖析之詞重新分段一下,我們先看原文,這樣多少能有點感覺。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lěi)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老子一口氣拍了四組不同角度的自我寫真,下面我們欣賞並分析一下這些寫真的字面意思,以及字裏行間沒有直接明説的弦外之音。

第一組:“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lěi)兮若無所歸。

眾人:熙熙攘攘地、熱熱鬧鬧、擁擠不堪地都奔向那條名利之路,那種態勢就像是去參加一場盛大典禮或宴席似的,那種景象就像春天來了之後,熬了整整一個冬天的人們紛紛出門,登山或登上高台去迎春、賞春一樣的。

我(老子):淡泊這些俗套的東西,不動聲色地保持着寧靜,像尚未開口説話的嬰兒那樣,只留給名利世界唯一清澈的表情,不言不語的,甚至連嬉笑都不會,唯有清澈。因為不去趟名利之路的.那趟子渾水,所以看似沒有路,而不知所往,不知所向。

第二組:“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眾人:大家好像都是信心滿滿的,各種慾望似乎已經把大腦和心中所有的空間都裝滿了,好像有很多的收穫,絲羅綢緞、金銀珠寶、寶馬坐騎、四駕馬車馬車什麼都搞得風生水起,好像都非常豐富,豐富至似乎還有多餘的了。

我(老子):我好像把這些東西都搞丟了,都搞沒了,我混混沌沌的、昏昏然然的搞得像個弱智一樣的!哎!我大概就是個愚蠢的傢伙吧!

第三組:“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俗人:滿世界的人都在夏光璀璨地炫耀着自己,他們或炫耀學識、或炫耀財富、或炫耀服裝、容顏、甚至連腳趾甲也在炫耀之列。

滿世界的人(俗人——理解為世人——滿世界的人)好像都非常精明,都很會算計,什麼事情他們總能看得一清二楚的。

我(老子):我不行,我昏昏沉沉的,好像什麼也沒得炫耀;在精明算計方面,我更不行,好像個悶葫蘆一樣的,怎麼也不開竅,沒有巧智,沒有不善機巧行事。

第四組:“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眾人:眾人都以有財富、有地位為榮,以這些證明着他們有本事。

我(老子):而我不行啊。前面都説了我像個沒有長成孩子的嬰兒,嬰兒以什麼為貴呢?當然是以能吃到母親甘甜的乳汁為貴了。

其實談到這裏,我們應該有點兒感覺的。

《道德經》第六章,首次論述了道與母性之間的關係和聯繫(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經》第十章,再一次論述了道與母性之間的關係(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道德經》第十章,談到過嬰兒與道(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自謙自嘲的老子終於暗示了天下人:不要搞錯,這些就是明道的表現。

當然,除了這四組鮮明的對比之外,老子還給自己來了自畫像:“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恍恍惚惚地浩瀚得像大海,無邊無際;渺渺茫茫地飄忽如風一樣,沒有蹤影,沒有盡頭,沒有停留。

這不正是未央的節奏嘛。

這不也正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節奏嘛。

讀道德經有感8

《道》第七章原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印象中老子的《道》是不是很久沒談如何遵道實踐?的確如此,但是也無需着急,這一章中,老子將給予我們驚喜,再度給出了聖人行為準則。天長地久,在老子看來不是傳説,不是理想,更不是奢望,而是道的一種表現。

什麼是天長地久?天地為何能夠長長久久?

老子以犀利的視角,為我們開闢了一個全新的理念,只要我們理解了這一深度隱藏於天長地久之下的道,那麼我們很容易在方方面面實現天長地久。《道》的第七章有着超現實的意義。關於老子所論的天長與地久,我們稍後再談,先看看日常生活中一些我們非常熟悉的事例。

山上有一株漂亮的桂花樹,農曆八月開花的時候一片金色(金桂),香氣四溢,非常迷人,妖嬈、芬芳、燦爛……因為非常美麗,非常誘人,於是我們想要自私地佔有,夜不成寐,聞雞起舞地起了個早牀,扛一把鋤頭迎着朝陽把這株寶貝給挖回家,種在家門口。為了能使其成活,人們往往不遺餘力地給它澆水、施肥,結果在反覆折騰之下,這一株金桂終於凋零了,死了。最初想要佔有的動機是:經常可以欣賞到燦爛的金桂綻放的美景,似乎這樣就可以讓芬芳與美麗長久一點,似乎這樣,這種美麗就只是屬於我們自己,結果不僅沒能長久反而給徹底弄沒了。我們可能會反駁,移動一下種活的概率也非常高。

對,挪動一下的確不一定會令其死掉,但是一定會因為其太漂亮,而在某一個清晨我們開門一看,那株金桂居然不翼而飛了,只在門口留下一個大坑……如果那株燦爛的金桂一直生長於山上,會不會存活得久一點?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非常經典的廣告語。

當初我們在訂婚或者是在某個重大紀念日,買下一顆幾克拉的巨大鑽石的時候,我們的`確是這麼規劃的,讓其恆久存在,永遠在家族裏面向下流傳。

問題是:如果都可以這樣,那麼每個家族都有着其流傳下來的鑽石(或者是類似於鑽石這樣的傳家貴重寶貝),可事實是這樣嗎?至少我們家是沒有鑽石流傳下來的。

如果當初購買的是數克拉的巨大鑽石,那麼這顆鑽石的命運通常會是這樣子的:在某個投資機會面前,或者在某個缺錢的時候,幾克拉的鑽石會被瘦身為一克拉,被兑換成人民幣,然後換購一個小一點的,再然後,那一顆小一點的鑽石終究不受待見,或被搞沒了,或被繼續兑現了。

我們試着假設一下,某個博物館裏面有一顆5克拉的靜美鑽石藏品,那麼這顆鑽石會不會恆久一點呢?

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好吧,讓我們暫時放下金桂與巨大的鑽石,回到《道》第七章的天長地久上面來,因為老子幫我們解析了上述兩個案例背後深藏的道。天很長,地很久,天地可以長長久久地存在,這就是天長地久。天地無私地生養滋潤了萬物,這一點我們都認可。

天地滋養孕育出萬物之後,擁有過什麼?太陽是屬於天的?月亮是屬於天的?星星是屬於天的?地下深埋的煤礦、油田、金礦是屬於地的?天地是按照自己想要的規律的在運行着的,還是按照利於滋養萬物生命的規律,遵循着道而運行的?

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天地之間的一切資源都是被天地之間的一切生命在支配享用着的,其中人類是最大的受益者,當然也是最貪婪的一族。

在我們的印象中,太陽、月亮、星星從不曾請假缺勤過,每天每天都會按照利於世間萬物的形式轉一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這就是天長地久!這就是如何天長地久!怎麼樣實現天長地久!

人們常常把這四個字用於愛情,但往往卻都難以實現,現代人很能總結,把愛情的終極結果總結為兩種:相濡以沫,厭倦終老;相忘於江湖,懷念到哭泣。

不是情感專家,不懂情感心理學,但是從《道》的角度來看:不能天長地久的愛情,只有一個唯一的原因,為自己想的太多,為兩個人、想的太少,缺乏天地精神。

其實第七章就談了唯一的這點:天地精神!因為有天地精神,所以才有了天長地久。這就是《道》第七章的核心理論,這就是《道》第七章給予我們的道。

那麼,如何讓將這種道付諸於實踐呢?老子再度搬出了久未的聖人行為準則。

聖人行為準則之七(延續第三章的編號):在一些功勞、利益、名聲方面保持謙讓姿態,不要打破頭地去爭搶,往往最終都能有一個不錯的收穫而領先(後其身,而身先)。如,牛仔褲與金礦的商業故事。

聖人行為準則之八:在一些關鍵時刻,屏棄私心雜念而將自身置之度外,往往能全身而退(外其身,而身存)。如,戰場上面的魔鬼定律,不怕死勇敢衝鋒的通常都沒死,怕死的往往都很快犧牲。

懷揣天地精神,保持無私的清澈,最終所獲得的一切其實都還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絕對不會自動跑到他人賬户、他人名下、他人頭上去了。這就是老子在第七章末了的點題俏皮反問句“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談到這裏,我們不得不扯一下題外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橫行於世間,被絕大多數人所誤解。

關於這句古語,有兩個角度的理解和解釋。比較現代的解釋是將“人不為己”的“為”解釋為修為,修行、修煉。比較尊重於原意的正解是將“人不為己”的“己”理解為整個人類自己,而非個人自己的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