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子部 > 雜家

《呂氏春秋》讀書心得(5篇)

欄目: 雜家 / 發佈於: / 人氣:2.84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呂氏春秋》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呂氏春秋》讀書心得(5篇)

《呂氏春秋》讀書心得1

近幾日,讀《呂氏春秋》略有偶得。

《呂氏春秋》,成書於戰國末年,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鉅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又稱《呂覽》。關於此書還有一段佳話:為使此書精益求精呂不韋請人把全書謄抄整齊,懸掛在咸陽的城門,聲稱如果有誰能改動一字,即賞給千金。消息傳開後,人們蜂擁前去,包括諸侯各國的遊士賓客在內,卻沒有一個人能對書上文字加以改動,可見此書確實是字字珠璣啊!

《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是全書的重要部分,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5篇,共60篇。《春紀》主要討論養生之道,《夏紀》論述教學道理及音樂理論,《秋紀》主要討論軍事問題,《冬紀》主要討論人的品質問題。中間包括了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寓言如引嬰投江,告訴人們:一是本領的獲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遺傳。二是處理事情要從實際出發,對象不同,處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刻舟求劍》告訴人們情況發生了變化,解決問題的途徑應靈活有變;類似的還有《循表夜涉》告訴人們處理問題要從實際出發,情況發生了變化,人們的觀念也應該隨着變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要靈活多變。最著名的就要數《去私》了,它告訴我們只有去心中之私才能正確地舉薦人才;從被舉薦的對象實際考慮,做到人盡其才,這樣才能做到大公無私

看完全書,覺得《呂氏春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先秦諸子的思想進行了總結性的批判。《不二》篇中説:”老聃貴柔,墨翟貴仁,墨翟貴廉,冠伊貴清,列子貴虛,陳駢貴齊,楊生貴己,孫臏貴勢,王繆貴先,兒良貴後。“它認為,這不同的思想應當統一起來思想統一後,才能”齊萬不同,愚智工拙,皆盡力竭能,如出一穴。“統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批判吸收的過程。所以,《呂氏春秋》對各家思想都進行了改造、發展與摒棄。提出了中央集權歷史是不斷髮展的等進步觀點。難怪司馬遷稱它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呢!直至今天看來它在理論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有着唯物主義因素,富有教育意義,很值得我們去閲讀一番。

《呂氏春秋》讀書心得2

中華民族有着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而自漢武帝以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一個有着合理內核,同時也有不少腐朽因素的一家學説定於一尊,自此而後,中國的思想被強制歸於儒學,儒家學説中優秀因素得以發揚光大,但儒學中的腐朽方面也大行其道。

《呂氏春秋》出現於先秦諸子晚期,針對當時的諸子百家予兼收幷蓄,保留了各家思想的合理內核,可以説是先秦諸子的集大成者。比如關於君臣關係、親子關係方面,儒家主張忠與孝,幾乎是無條件的服從,少有下對上的矯正和叛離,其實,想一想,這合理嗎?現實嗎?科學嗎?儒家根本不講科學不科學,完全是舊對新、老對少、君對臣、親對子的一邊倒,體現其腐朽、頑固的一面。咱們再看看《呂氏春秋》是怎麼説的吧。“君雖尊,以白為黑,臣不能聽;父雖親,以黑為白,子不能從。”(《有始覽/第一》)在總體上堅持臣對君的服從,子對父的服從的情況下,又提出了要有個是非曲直,要有原則。什麼原則呢?“夫覆巢毀卵,則鳳凰不至;刳獸食胎,則麒麟不來;幹澤涸漁,則龜龍不往。”也就是説,你即使是君主也好,父母也好,都不能走極端,你把鳥巢毀壞,把鳥蛋都拿走,那鳳凰不會再來,你把動物全部殺死而且把幼崽也一同殺死,那麼麒麟就不可能來了,你竭澤而漁,水乾了,湖枯了,那麼神龜神龍就再也不存在了。你走極端,把老百姓的血汗都榨乾了,那麼老百姓就再也不是支持你、擁戴你了,甚至會走向反面。所以,要堅持,“君雖尊,以白為黑,臣不能聽;父雖親,以黑為白,子不能從。”

這是對於儒家思想的`一個很好的矯正。引申一下,對於政府的政策或法令,也是一樣,臣民(國民)也應採取同樣的態度,政府雖強,以白為黑,民可以不服;官員雖尊,以黑為白,民有權不服從。這就把羣眾抵抗暴政提供了合法性的論證。當然,這也是始皇帝不喜歡呂不韋的原因啊。其實呂不韋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是個大學問家,《呂氏春秋》也是一部了不起的書。

《呂氏春秋》讀書心得3

《呂氏春秋》這篇鴻篇鉅著收錄了各家思想精髓,並且對經濟、文化、政治、軍事、道德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論述。可以説,這是一部先秦時期的百科全書,它還對農業、養生、音樂、教育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民本思想的《呂氏春秋》中較為突出的思想,呂不韋不僅涉及孔孟之道,還重點體現“民以食為天”的農業立國的根本思想,正是這種取長補短的思考方式,將思想全面而深入的結合在一起。這個治國之策無疑是具有先進性的。呂不韋的治國方式上繼承了老子的“無為而治”,“夫君也者?處虛素服而無智故能使眾智也。智反無能故能使眾能也。能執無為故能使眾為也。無智無能無為,此君之所執也”也正是他認為的“無為而無不為”的政治思想。對老子思想繼承的同時,又對思想進行了創新發展。對於諸家思想,呂不韋也不是全盤都接受的,對於法家思想,呂不韋是認同其法治的觀點,對法制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但是對於墨家思想,除了那些辯證的唯物主義觀點,對很多理論都是批判的,如對於《墨子》中的鬼神之説的唯心論予以駁斥。

總的來説,《呂氏春秋》取長補短,取精華,去糟粕,辯證的看待諸子百家的思想。這也是體現《呂氏春秋》的作者兼容幷蓄的能力,所以這部著作的超凡的口碑是實至名歸的。我們不管是做學問,還是做事,都應該像作者一樣,經過自己的思考,有選擇的借鑑前人的經驗,成就自己。

《呂氏春秋》讀書心得4

《呂氏春秋》是一部經典,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説,是特別牛的一部經典。據説當年“合十萬餘言,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名為《呂氏春秋》,暴之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有能增損一字者與千金。”這是何等的自信,是何等的氣派,當然,沒有人出來真的去增損一字,非不能也,而不敢也,根本的原因是這部書的真正老大也就是幕後推手太牛了,他就是呂不韋。

這部書,“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以忠義為品式,以公方為檢格”,彙集諸子所論又超越其上。通俗講,《呂氏春秋》就像是一鍋燴菜,但燴的很有味道,很值得品嚐。

讀《呂氏春秋》,有一個重要的內容是不應被忽視的,那就是談“養生”。這些內容主要集中在《孟春紀》《仲春紀》《季春紀》,因為春多與生有關。“物也者,所以養性也,非所以性養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這段話簡直就是對我們説的。世間萬物,本來就是用來維持我們生命的東西,而不是要用我們的生命去滋養萬物,也就是説,物是為人服務的,而不是相反,人不應為物所累,更不應被物奴役。但是遺憾的是,現代社會有太多的人把這個至關重要的關係顛倒了,很多人因為物慾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真的是不知何為輕何為重。一個充滿物慾的社會,必然滋生墮落和腐敗,必然產生會亂和醜惡。

《呂氏春秋》讀書心得5

這一學期讀了不少書,感覺每一本書都藴藏無窮的奧妙。然而我最想談的是我花了近一個月讀完的《呂氏春秋》在我看來,它實在不失為一本好書。我更加認為它不僅是一本歷史書,不僅具有研究價值,它更是一本諫書。上諫君王,下諫臣子百姓,甚至於我認為這本書的作用於今世之人亦有可諫之處。

書裏面講了很多道理,大致可分為:珍惜生命,君子品行,為王之道以及如何作戰,這四個方面。當然這只是我自身總結概括的,可能不是那麼準確。不過這四個方面卻又可以伸出許多細節旁枝來。每一個方面都包含了諸子百家,各個學派對於其是如何看法,舉例為證一一敍述。我讀時覺得它是一部真正能使人心情平靜的書。

我想就珍惜生命和為王之道來説吧!珍惜生命,與現在所認為的不同。那時是説如何保養身體。保養身體不在於用美味佳餚,錦羅綢緞來使味蕾豐富;使外表華麗;使內心滿足。而是要順應自己的身體,給它所需要的。並非順應自己的慾望來使身體勞累。這和現在的人不同,現在的人所謂享福,無非是什麼也不幹,吃好喝好。非把自己得出富貴病不可。可是古人呢?書中説。君子並非佳餚,綢緞,而是知道這些不利於保養身體。自然也就稱不上愛惜生命了。因此許多人寧願食五穀。穿麻衣。

因而樸實無華的生活,才算是對生命的珍視。為王之道又在於要順應百姓,順應四季,禮賢下士等。“順應四季”在我看來多具老子思想。呂不韋也看得很透徹嘛!很多帝王就是不順應四時變化,仗權勢而改天換地。“夏天要讓它下雪,冬天要而它豔陽高照”等類似做法,才會導致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的事發生。其餘兩項自不必多説。

在讀《呂氏春秋》時,我發現國中學過的幾篇文言文中,在《呂氏春秋》中也有涉及,不過也會有些東西是不受用的。並非全是精華,總之是一本不錯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