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關於《愛的教育》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6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愛的教育》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愛的教育》讀後感

關於《愛的教育》讀後感1

打開《愛的教育》,翻到熟悉的那一章,我再次細細閲讀起來……

暑假裏,我有幸拜讀了意大利名著—《愛的教育》,結識了許許多多的新朋友:有樂於助人的卡羅納;有重情重義的安利柯;還有膽小的卡菲恩……但最令我難忘的是一個小女孩的那對父母。

小女孩是個先天性的聾啞人,平時只能靠手語與人交流。但她的父母卻甘願為她去學習手語。為了不讓小女孩感到與眾不同,他們甚至為了她放棄了第2次的生育機會。小女孩喜歡讀書熱愛學習,他們就去買各種書籍來一個字一個字的解釋給小女孩聽還為她申請去讀聾啞學校……他們做了種種付出,卻只是希望女孩能開心快樂,能為她的未來打下一份基礎啊!

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哪一對父母不是用這種“愛的`教育”來滋潤自己的孩子的呢,為了孩子能開心快樂,為了未來,自己的子女能有一番事業,在社會上有一片立足之地,要他們掏心掏肺也心甘情願啊!

小時候,我的媽媽對我也是如此:我愛上了聽故事,需要媽媽每天晚上講着故事哄着我睡,媽媽便在枕邊為我輕輕誦讀,似乎這便是最好的催眠曲;大了之後我愛上了讀書,記得我的第一本文字圖書便是外國名著—《安徒生童話》。我愛指着書上的故事,要媽媽讀給我聽,媽媽也總會放下手中的活來,一臉愉悦地為我講解書上的內容。這時,我會靠在媽媽的肚子上,聽着故事,不知不覺地睡着,似乎這就是最大的快樂,而媽媽卻也總是放縱我悄悄地忽略媽媽臉上一閃而過的那一絲疲憊…….

時光飛逝,如今我已是一名優秀的國小生,明白了媽媽那一份濃濃的母愛,也瞭解了小時候,母親的那份真摯的“愛的教育”。相信無論是再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這份“愛的教育”都會令我記憶猶新、受用無比的!

關於《愛的教育》讀後感2

我的書架上靜靜的佇立着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當我心煩意亂時我總會捧起它認真的閲讀,它就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經典作品——《愛的教育》。

小説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國小四年級的學生,他記載下的點點滴滴的日記,成為展現成長故事的連環畫卷。每一篇都閃耀着愛的火花。這火花絢麗多姿,五彩繽紛:有老師對學生無私的關懷教育;有熱血少年對祖國的赤膽忠誠;有朋友間的真誠友誼;有陌生人之間的温暖幫助;有人與人之間的尊重理解……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向我們展示了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雖然故事中的人距離我們上百年,卻彷彿就活在我們的身邊,使我們感動至深。

比如書中有個故事叫《倫巴第的小哨兵》,講的是一位軍人使一位少年上樹去看看有沒有敵人的.蹤影。於是,少年爬上了樹,這時三顆子彈劃破了天空的寧靜,少年中彈了,少年像斷了線的風箏從樹了掉了下來。軍人趕緊跑過去,用手帕捂住他的傷口,少年的頭猛的下沉停止了呼吸。軍人如遭電擊似的愣在那裏。過了幾分鐘,軍人埋葬了少年。我想少年是為國家而死,為了人民而死的。司馬遷説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少年的死就重於泰山。我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為祖國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

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我同樣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愛,無處不在。”《愛的教育》一書,使我學會了去愛別人,也明白了每個人都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愛……

關於《愛的教育》讀後感3

愛是什麼?愛,宛如一盞孔明燈,明亮的燈火温暖着人間,給予了我們信心與希望。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更是對“愛”的偉大深有感觸。走進《愛的教育》,我彷彿到了愛的天堂,是愛,撥動了心靈的旋律,是愛,讓我們有勇氣面對挫折,坎坷。是愛,給我們的生命增添了活力與關懷!愛有很多種,有同學之間的友愛。有長輩對晚輩的父愛,母愛等,每種不同的愛都令人無比的温暖,“愛”是世間多麼重要,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愛的教育》中,老師對學生的愛深深打動着我,老師的愛是無私的,她們為我們辛勤的奉獻着。人們都説:“同學們是小苗,老師是培育小苗的辛勤園丁,老師猶如一支蠟燭,用最温暖,最明亮的燈光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她們不圖回報,默默的燃燒着自己!”長輩對晚輩的愛是那樣的令人感動,他們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在嶄新的教室裏一起學習,一起玩耍,為了自己的孩子,拼命工作,幹各種各樣的粗活,為了賺錢來養活自己的孩子,有的把自己累病了,年青的臉變得滄桑了,有的皺紋增多了,手也變粗糙了。但在孩子們的眼裏,無私奉獻的爸爸媽媽是世界上最美的人!所以我們一定要孝順自己的父母,為他們端上一杯熱茶,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父母都會感到非常的`欣慰!

在《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我們吮吸着愛的乳汁,享受着藴含道理的故事,感受着愛的芬芳!愛,猶如一股永恆的暖流,流入我的心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別人給予自己的愛,同時也要給予別人愛,讓我們播灑下愛的種子,讓人間沐浴在愛的陽光裏,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關於《愛的教育》讀後感4

愛,是冬日裏的陽光,温暖;愛是沙漠裏的綠洲,清新;愛是春日裏的雨露,甘甜……在我的生活中,也如同《愛的教育》裏一樣充滿了愛。

晨光初露,充滿愛的生活也漸漸拉開了序幕。廚房裏響起了叮叮噹噹的交響曲,而演奏者正是幾十年如一日為孩子準備早餐的親愛的母親。依舊是熟悉的打蛋聲,依舊是沸騰的牛奶歡快的滾聲,我不禁想起了勿蘭諦的母親,想起了她當眾跪下求校長那一幕辛酸的畫面,那一聲聲令人肝腸寸斷的`哀求聲縈繞在我的耳旁。我一定要聽老師的話,不讓媽媽失望。雞蛋,好香好香,牛奶,好熱好熱,我想這種熱的感覺便是温暖,便是愛吧。

豔陽高照,教室裏傳來“沙沙”的寫字聲,我們正在進行數學小測。我太驕傲了,做完了之後,一題也沒有檢查。考試結束之後,我向數學科代表小哲對了一下答案,發現自己做錯了。正好,數學老師叫我與小哲去改小測試卷。我們帶了傢伙——紅筆和鉛筆,便朝辦公室內走去。我翻開了自己的試卷,把正確答案改了下去。小哲在旁邊神情專注地改考卷,一切都像沒發生過。下午,數學老師把我叫進了辦公室,批評我偷改試卷,我暗想:是誰告的密,小哲,一定是他。我再也不理他了。我倚在座位上,想起《愛的教育》……想起了剛才我與小哲發生的事情,心裏充滿了愧疚。下課時,我向小哲道了歉,我們又和好如初了。頓時,我們又好像淋浴在冬日裏的陽光中,温暖極了,舒服極了。

滿天的星星向我眨着眼睛,我做完了作業,迫不及待地打開了日記本,寫道:

“今天,我領悟到了:温暖,其實就是平淡日子中的一次關懷、寬恕、包容……”

關於《愛的教育》讀後感5

一位婦女微笑着抱住一個金髮的小少年,他正在吻他的母親,他們沉浸在幸福的氣氛中——這就是《愛的教育》的封面。

文中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意大利少年。作者以日記的形式把四年級的安利柯一學年每一天發生愛的故事全部都記錄了下來。這本書裏講到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情,同學之間的友情,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師生情,讓人備受感動。

這本書中還有幾篇使我受益匪淺的文章,“高尚的行為”中講到的是,安利柯上課時,看見四個同學正在戲弄紅頭髮的克洛西,他是一隻胳膊殘廢的小孩,他的母親賣菜為生。

那幾個戲弄他的同學越發起勁了,弗蘭諦這個無賴還跳到凳上,扮着克洛西母親挑菜擔的樣子來。這時克洛西氣極了,把桌子上的墨水瓶向弗蘭諦扔過去,但是並沒有打中他,而是恰好打在正走進課室的老師身上。

這時,卡倫突然站起來,承認是自己乾的,但老師説不是他。過了一會兒,克洛西站了起來,哭着把事情的經過告訴老師。然後,老師走到卡倫面前,讚揚他的心靈是高尚的。

看到這裏,我也不由得為卡倫那高尚的心靈而讚歎不已。他也告訴我們如何做人、處事、如何成為一個在道德、品質上都優秀的`人;告訴我只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才會感到快樂和無比的幸福。

讀了《愛的教育》,我似乎懂得更多:熱愛學習、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體貼父母等都是“愛”。

這個生生不息的神聖字眼,雖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驚心動魄,卻總讓人怦然心動,甚至淚流滿面,它提醒我們學會要用一種温暖的眼光去看世界。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認識到了人間處處有愛,愛是人間至美之情。

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關於《愛的教育》讀後感6

這個寒假,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愛的教育》是著名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説,每個故事都像小星星一樣照耀着我的心靈,在字裏行間,融入了人世間各種各樣的愛,同時,我也被一個個可愛又機靈的同學的.行為所打動,讓我懂得一些道理。

我最感動的是《少年愛國者》,一個被賣到戲班子的少年受盡苛虐後找機會逃了出來,他在意大利領事的幫助下,乘上了返鄉的船,並坐在了船上的二等艙中。船上的人們瞭解了他的身世後十分同情他,有三個外國人和一些闊太太給了少年一些錢。正當他為這些錢而感到高興時,他聽到那三個外國人正在講他的祖國意大利的壞話。於是少年憤怒的將錢扔向了他們,並對他們喊道:“我不要講意大利壞話的人的東西!”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禁被小男孩的愛國之情感動了,他為了國家,把金幣扔給了他們,這種愛國之情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我印象最深的是《勇敢的洛貝諦》,一個二年級的國小生洛貝蒂,早上上學時,看見一個低年級的國小生離開母親後,在街上奔跑時摔倒。這時,一輛馬車衝他駛過來,洛貝蒂勇敢地跳過去,把那個小孩拖到一邊。小孩得救了,洛貝蒂卻被馬車把腳骨壓碎了。他自己才二年級,還是個孩子,卻毫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多麼勇敢的洛貝蒂!想想自己,不要説是救人,就是平時摔破點皮也會哭,和洛貝蒂比起來,真是太難為情了。

這使我想起了校園裏的一件事。星期五第二節上課時,一個大學生急着站排,把一個一年級的國小生撞倒在地,大學生卻跑了,國小生已經起不來了,這時一個四年級的學生跑來,問了他的班級,就背起他進了教學樓。難道我們不像那個四年級學生學習嗎?他的品質多麼好呀!

所以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做一個愛祖國愛人民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