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愛教育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69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教育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教育讀後感

愛教育讀後感1

媽媽從新華書店帶回了一本《愛的教育》。整整的一天時間,如飢似渴地讀着,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又細細地品味着這本書,我慢慢地融入了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裏……

作者埃·德·阿米琪斯從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恩利科的角度,描寫他在學校裏發生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富有哲理,讓我沉思領悟,有的辛酸哀傷,讓我潸然淚下,有的輕鬆有趣,讓我捧腹大笑。這些關於愛,關於教育的故事,將永遠讓我銘記在心。

愛與親情

“您要永遠記住我,替我親親媽媽,親親爸爸……還要親親小妹妹路易吉娜……” 當菲魯其奧的脊背被刀子刺穿,將要死去的時候,他留給家人的最後一句話,不是“我很痛”,也不是“我想活着”,而是囑咐外婆,要傳達自己對家人的愛意。

掩上書本,我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的眼淚早就流了滿面。這是一個多麼堅強的同齡人。他為了救他的外婆,用自己弱小的身體擋住了兇手的砍殺。一開始,菲魯其奧是一個很不孝順的孩子,他曾經讓他的外婆傷透了心。但是,這一次,當危險真正來臨時,菲魯其奧卻用生命守護了那個一直愛着他的人。

是的,正是“愛”,觸發了一個會打架會賭博的“壞”孩子藏在內心的力量。菲魯其奧的本質是不壞的,他只是驕縱和頑劣。面對這麼一個野孩子,外婆痛哭流涕、苦口婆心地教導他,希望他能做個好孩子。爸爸溺愛他,又希望他某天能幡然悔悟,做一個意志堅強,慷慨大方的人。他的家人,始終沒有放棄他,這給菲魯其奧帶來了改正缺點的動力。

像我們這樣的孩子,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有時候會頑皮,會惡作劇;有時候也會因為我們的漫不經心、蠻不講理,傷了爸爸媽媽的心。但是,親人們和老師們,給予了我們最大的愛與寬容,就像海上的燈塔,永遠指引着我們朝着正確的方向遠航;也因為他們的愛,我們的內心愛的種子,也正慢慢地成長,總有一天,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愛與尊嚴

“我心甘情願幹這種事。但我絕不給德國人幹。為我們自己幹事,我樂於去幹。要知道我是倫巴第人。”這是一位年輕的小哨兵的話。當長官交給他一件既光榮又危險的任務時,他毫不猶豫地做出這樣的回答。

這個孩子生活在硝煙瀰漫的年代,看到的是閃閃的刀尖,聽到的是隆隆的炮聲,承受的是來自敵人的欺負。當他知道自己能為自己的祖國獻上一份力量時,他,把內心的驚恐、一切的危險都拋在腦後,他想的'只是——“我是倫巴第人”。

從小到大,我一直接受着愛國主義教育,聽過很多感人的故事,也知道了,愛國就是把個人的生命價值和祖國的榮辱聯繫在了一起。但是,我還是經常問自己,什麼是愛國,尊嚴又是什麼?這一次,我從我的同齡人——小哨兵身上找到了答案。“愛國”不僅僅只是喊幾句口號,唱幾句國歌,而是,我們的心靈深深地感受到“祖國即我,我即祖國”這種藴意,並被這種藴意所觸動時做出的行為。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我還是一名國小生,還沒有機會做偉大的事情。但是媽媽告訴我,一個十歲的孩子,愛國就是愛自己,愛家人,愛老師,愛同學,愛朋友;愛國就是認真學習,愛護環境,有尊嚴地生活着。

在《愛的教育》這本書中,不僅有菲魯其奧的臨終託付,小哨兵的慷慨激昂,還有很多很多。堅強的卡羅納,失去了母親,強忍着悲痛去上學,那一雙温暖的手給予了他多少安慰啊;經常嘲笑別人的弗朗蒂,卻讓自己母親蒙羞,他的行為遭到了校長和同學們的鄙視,他又是多麼後悔;經常幫助父母砍柴的克萊諦,得到了大家的讚揚,真令人羨慕;膽小怕死的波列科西,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家庭勞動、學業、書法、品德等方面的二等獎,難道不是我學習的榜樣嗎?

作者描寫的雖然是十九世紀的故事,但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彷彿就在我的眼前;一個一個感人的故事,彷彿就發生在我的身邊,他們是如此貼近我的心靈。愛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愛教育了我,如何面對困難,面對他人,面對生活,更教育了我,如何理解親情,理解尊嚴,理解愛國。

愛教育讀後感2

這學期學校開展學生讀書活動,我也乘着這股東風,讀起了孩子們最熱門的《愛的教育》雖説開始隨便翻閲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在生活中我扮演母親的角色,在學校裏我扮演老師的角色。想想平日為人為母為師的態度,不覺難堪起來,慚愧了。

於是我是一口氣讀完的,我的心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滌。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了不起。《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昇華了。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的教育”使我思考,在這個精彩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這似乎每個人都知道。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着,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生活中愛無處不在,每天在我們身邊,愛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像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孩子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獻血,捐獻骨髓,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愛教育讀後感3

《愛的教育》,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一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説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説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説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説,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説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衝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説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們仿效的模型——當然,實際上體現的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理想.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説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説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脱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愛教育讀後感4

讀《愛的教育》,彷彿自己也成了作者筆下的孩子,感受着對祖國,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甚至是對陌生人的深深地愛。當然也十分愉快的再次重温了幼年的童趣與純真。這是一個有愛的世界,讓人沉醉。每個人身體裏都住着一個高貴的靈魂,而一個高貴的靈魂是可以盪滌另一個靈魂的。本書則是那個可以盪滌你靈魂,給你無數啟迪的智慧的結晶。

讀本書的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描繪的這些人有乞丐,燒炭工,泥瓦匠,紳士,鐵匠,士兵,甚至是坐過牢的人。而涉及到的事件有嘲笑、虛榮心、嫉妒、打架、不尊重、厭學等許多不好的事情,甚至作者本人也會犯很多錯誤。但是讀完後你並沒有因為這些不好的事情而覺得心情不好,反而感受到很多温暖,滿心的喜愛與敬佩。這世界本身存在着不公平,但愛讓一切界限消失。還有一個感受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經歷極其有限,很多事情如果沒有經歷過,就很難感同身受。而此書作者對於發生一些事情後,主人公逼真的情感的描繪,會帶着我們感受未曾經歷過的特殊的情感體驗。因此,我們也在書中獲得了一種成長。

以下三點是我在看書中的一些想法,僅僅代表個人觀點。

首先,就是關於愛國主義教育。看了本書後,發現有好多篇文章都是在講愛國主義教育。並且愛國主義教育隨時隨地的出現,比如在路上看到軍隊走過,老師介紹一個來自外地的孩子,一個極其需要錢的孩子因為施捨者辱罵了他的國家而把錢扔回給施捨者,軍隊中為了戰爭勝利而奮不顧身的小孩,父親關於愛國主題的信。愛國之情被闡釋的淋漓盡致,而且很多都是孩子們身邊的故事,使其能夠感同身受,並且能從和自己差不多大的愛國者的身上學到如何熱愛自己的祖國。而回顧我們國家的`愛國主義教育,大多數都是為了共產主義理想而英勇獻身的革命英雄主義,這離孩子們的世界太過遙遠反而不容易引起共鳴,在新的時代,愛國應該有新的具體表現,愛國教育也應貼近孩子們的生活,賦予其新的內涵。

其次,關於教育問題,我們看到書中有多封孩子的父親或母親給孩子的書信,而書信的內容也是針對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的具體的改進措施,並且很多都是父母親通過自己的成長經驗來一步步的啟迪孩子應如何做,所以我們會看到信中有許許多多假設的話,讓人讀後感動不已,這也是書信的魅力所在。而隨着先進通訊工具的越來越多的使用,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交流卻反而越來越浮於表面。再加上中國本身不是一個善於直接表達愛的民族,所以父母與子女的代溝越來越大,而當面交流反而會引發新一輪的爭吵,所以書信反而是最能表達感情的一個溝通工具。今年大學聯考的作文也是讓寫一封信,所以書信這一傳統還是應好好延續下去。

最後,關於學習這件事。在勸導學生學習時,我們貌似給學生灌輸了太多什麼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過於功利的話語,導致功利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動機;或者是在物質條件已完全滿足的情況下,學生乾脆就找不到學習的任何意義,或者是生存的意義,我們在那裏乾巴巴的講着為父母學,為自己學的道理,反而忘記了人類為什麼需要學習這一宏觀要旨。在本書《學校》這一書信中,父親勸導兒子上學,除了論及全世界的孩子無論多麼艱苦的條件都在學習以外,還提到了人類學習這一運動,如果停止了,人類就將陷入野蠻。這個運動是世界的進步、希望和光榮。將學習這件事拔到這樣的高度,從這裏來看,學習就是責任、是義務、是該做的事了,學生也需要明白這個道理。

好的文章應該是讓人讀起來有温度的,有讓人自然的想要去向榜樣靠近的力量。而本書就有這樣的魅力。因為學生閲讀時間少,所以老師有責任給學生適量推薦一些這樣的文章。

賀倩倩,濟源高級中學歷史教師,初為班主任,想帶學生髮現並感受人文之美,致力於讓學生讀過一個充實而無悔的青春。

愛教育讀後感5

《愛的教育》是一部充滿智慧的教育類書籍,裏面看似平淡無奇的教育故事卻藴含着很大的道理,讓人歎服。它內藏着知錯就改,內藏着頑皮無知,內藏着明智的愛,內藏着大方寬容……

一開始接觸它,我想看看教育家的教育方法是怎樣的,但我被教育家的智慧深深地震撼了,他們含着智慧的話語在我耳邊縈繞,久久不能散去。他們通過教育別人,在別人身上發生的事來教育我們,這些偉大的教育家是非常可敬的。

後來我發現了我愛上了這本書,並陶醉其中。裏面的父母、老師、祖父母都會以道理啟發、教育孩子,不怒,不急且不責,這正是我崇尚的教育方法——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

正所謂“每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個高尚的人打交道”,這點我是舉非常贊同的。

讀《愛的教育》就等於與一個資深的教育家打交道——“他”的每一句話,雖富含有哲理性,但卻是人人易懂的俗語,奇妙又有條理,話語如葉脈一樣清晰,而裏面卻暗有深意,令人難以琢磨。

推薦大家也適當看一看,瞭解一下這本書的智慧所在,它就像一座無人問津的寶藏。只要你去挖掘,寶藏不費吹灰之力就呈現在你面前,請相信我。王樂嫻

《愛的教育》採用了日記的形式,講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流露出對祖國、父母、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裏面一共有100篇故事。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抄寫員》,講述了一個貧窮的家庭,孩子又多,父親白天工作,晚上還要抄文件。小敍利奧眼看着爸爸早生白髮,就想幫爸爸抄寫文件,多賺點錢。可又因為爸爸不同意,所以他只好每天半夜起來偷偷的幫爸爸抄。就這樣,家裏的情況改善了許多,而小敍利奧卻因為長時間缺乏睡眠而導致上課無法認真聽講,回家也無精打采的。爸爸看了,非常生氣,還屢屢責罵他。小敍利奧雖然很委屈,但還是幫爸爸把工作做下去。直到有一天,爸爸發現了這個祕密,才知道自己錯怪兒子了,愧疚萬分。這個故事告訴我我們要孝順父母,主動分擔家務活,讓爸爸媽媽多一點休息的時間。

還有一個故事深深觸及了我的心。安利柯的同學——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他的心情十分低落,老師和同學們都十分關心他,同情他,都用自己的行動去安慰他,希望他不要太傷心。小作者的.母親不讓他撲進自己的懷抱,就是怕卡羅納看見了別人都能投進媽媽温暖的懷抱,就想起自己的媽媽經去世而感到傷心難過。媽媽想得多周到呀!

愛的力量是強大的,也是弱小的,需要我們去做,去發現。書裏的每一個文字都觸動着我的心,讓我體會出語言的魅力。邢聖焯

最近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最喜歡其中安利柯的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安利柯升上四年級後,他被重新分到波尼老師的班裏。剛來到這個班的時候,他很不適應,波尼老師的臉上沒有一絲微笑,他非常懷念以前的老師和同學們,總覺得學校不如原來有趣和美好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發現老師其實是個非常關心同學的老師,有的同學發燒,老師會摸摸他的頭,有的同學犯錯誤了,老師會鼓勵他改正錯誤,做個好孩子。就這樣,安利柯的心漸漸地温暖了,他越來越喜歡這裏的一切,特別是波尼老師。

這讓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們的彭老師,彭老師就是這樣一位關心同學,善良的好老師。她很有責任心,我們班新分配了衞生區,老師為了讓我們學會如何做值日,每天早晨比我們來的還早,和我們一起一點一點地做值日,老師要求我們做到的事情,她總是先做到。班裏有同學家裏有困難了,老師也總是想辦法去幫助他。老師對待班裏的同學也總是一視同仁,這讓我們感到心裏很温暖。生活在這個集體中,我感到很幸福。

從書中,我讀了許多個關於愛的小故事,在生活中我又從老師身上學會了什麼是愛,我覺得愛就是理解,愛就是付出,愛就是寬容,愛就是鼓勵,愛就是等待,我要做一個有愛的孩子,因為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愛教育讀後感6

閒暇時間,逛書店無意間翻到了這本《愛的教育》,之前就接觸過這本書,只是沒有時間坐下來細細品味,決定買下這本。在這美麗的世間“愛”究竟是什麼?在這本書裏愛又是怎樣去體現的呢?它又帶給了我們什麼教育的結晶呢?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書名時,這些問題便如潮水般向我湧來。帶着這些未知的疑問我走進了《愛的教育》去探求我想要的答案《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這本小説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能夠説,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堅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書中描述了一羣充滿活力,進取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我的祖國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那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教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從而使他們心存着一份愛。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必須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也享受着許多別人的疼愛、關心與幫忙。我很期望我們享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也會付出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忙的人。愛,不分大小多少,小到一句問候,一個擁抱,大到愛心捐獻,期望工程,社會保障……這其中都包含了愛。但人們常常忽視了愛的存在,就如父母的愛,人們似乎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並不需太多的付出與回報,甚至還無形中拒絕着父母的愛。

整部小説,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賣菜婦女、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教師、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運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感情的漣漪。如安利柯的好朋友卡羅內,他不僅僅品學兼優,並且樂於助人。當一個同學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站在大街上哭時,他就把自我的錢給了他。還有那個年僅11歲的愛國少年,為了祖國的尊嚴而拒絕施捨(儘管他十分急需那些錢);還有為救最低班的國小生而被車壓碎了腳骨頭的洛貝諦……這些平凡而樸素的小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為他人奉獻愛。正因為他們的愛,“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完美。

愛,像空氣,每一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陪在身邊,晚上還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恩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恩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此刻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當讀到恩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我國家的光明,同樣能夠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中國的大文豪孔子曾説過:“仁者愛人。”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具有一顆完美的愛心。朋友們,讓我們學學卡羅內、洛貝諦他們吧,多獻出一點愛,用愛的鑰匙,去打開人們的心扉,那麼陽光將照耀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可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當遠離我們,讓我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愛教育讀後感7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個小孩的日記方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愛”,一個多麼閃亮,多麼令人鍾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要完全的擁有它,就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創出人世間最美好的愛。這本書裏也正是想表達這一點。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故事。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己,有的人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愛教育讀後感8

愛的教育這本書寫了一個國小四年級的孩子一學年的故事,用日記的形式將一件件發生在自己身邊平凡和感動的事情娓娓道來,文章通過記述發生在作者身邊的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善良與純潔。每當我讀完一則日記,激盪於胸懷的感情波瀾久久難以平息。不如就説作者用“愛”的鑰匙,打開了我的心扉。文中的卡羅納寬容大度,小泥瓦匠頑皮可愛,德羅西聰明好學......都是作者身邊的點點滴滴,但是通過他的細心觀察和用心描述,使每一個人物都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的面前。

高爾基曾經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點也不錯,只有多讀書多寫作才能像作者一樣寫出讓讀者喜歡的文章。親愛的.老師,我終於知道您為什麼讓我們寫作文,記日記了,因為所有的好文章都是通過作者的努力寫出來的。

寫作一直是語文中重要的一項,是對學生綜合能力,語言應用的考察,也在考試分數中佔有較大比例,但是如何才能寫好作文,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對同學們來講卻一直是個難題。

專家指出老師們應該教學思路靈活,關注學生個體發展,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注重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語文的認識:

分數固然非常重要,但同時應當也是能力的提高,靠一次、兩次的押題或許一時能取得一個好成績,但學習成績的決定因素:學習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及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一個老師輔導一個學生,老師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或補差,或提優,進行個性化教學,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為此,老師教你用獨特的方法學好初高中語文。

學生作文時最頭疼的問題是無話可説。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專家告訴大家不妨用劉勰的話説“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間”啟發他們:要想寫好作文,必須談如何生活,體察入微。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葉聖陶先生曾説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必須尋到源頭才有清的水喝”,可見觀察是中學生認識生活的重要途徑。因此,專家指出老師們應該幫助學生明確觀察的重要性,結合課本中的名篇交給他們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例如學了《我的老師》後,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自己所尊敬的老師,讓他們明白老師的高風亮節,除了表現在批改作業到深夜,或帶病上課,累倒在講台上等外,還有許多值得挖掘的素材。以前,同樣的材料上代人用來讚頌老師,下一代“濤聲依舊”。似乎老師永遠是身穿中山裝,口袋裏插一支鋼筆,不苟言笑;老的,少的,農村的,城市的,一個樣。通過觀察,讓其明白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科目的老師穿着打扮、興趣愛好、精神面貌、教學方式等都有差異。當今教師不但追求內在美,還注重外在美;他們不僅僅追求腳踏實地,還注重巧幹。課上,他們“激揚文字”“指點江山”,評估論今,妙語連珠;課外,他們馳騁球場,潑灑丹青,舞文弄墨,雅趣如流。羅丹曾説,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實踐證明,豐富的寫作素材,都是靠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來的。

要關注生活,博採眾長。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可見廣泛閲讀的重要性。老師應當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例如,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每天寫日記,可寫身邊的人或事,也可摘錄一些名言警句、優美的段落,或介紹一部生動的有趣的影視劇作;規定每月讀一本優秀期刊;每個假期讀兩本名著,如學了《美猴王》《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後,建議學生讀吳承恩的《西遊記》和施耐庵的《水滸傳》,讓他們領略作者刻畫人物的手法,反映社會生活的方法。

我們只有“行萬里路”——廣泛深入生活,只有“讀完卷書”——博採眾長,才能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

愛教育讀後感9

這是一本捧在手裏沉甸甸的書:米黃色的封面、精美的插圖,上面有恢弘大氣的四個字:愛的教育。當我從包裹裏拿出它時,心裏在想: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愛是人類亙古不變的永恆話題,已經有很多文章來詠歎過她的魅力。這位意大利的作者亞米契斯對此會有不一樣的見解嗎?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亞米契斯以他兒子的日記為基礎改編而成的,作者保留了日記中所藴涵的孩子語言和思想,講述了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發生在校內外的各種各樣的事件以及小主人公安利柯的所想、所感。這部作品涉及到如何為人處事,如何成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一個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不僅是對家庭,還包括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

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少年筆耕》這個故事,因為在國中時曾經學過這篇課文,而且印象非常深刻。12歲的少年敍利亞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貧寒的家庭中,他的父親為了養活一大羣孩子,不得不做好幾份兼職,每天要抄寫到深夜。敍利亞幾次想幫助父親承擔工作,可父親卻不願意影響孩子的學習。於是,敍利亞想出一個辦法——瞞着家人,偷偷幫助父親抄寫。過了一段時間後,父親的抄寫量確實增加了,家庭收入也多了,但嚴重影響了他自己的學習。在敍利亞病倒後,原本和藹可親的父親突然變得十分暴躁。因為父親將他學習下降的原因歸結為他變“壞”了。敍利亞的心裏雖然很委屈,但只要能幫到父親,深深的親情使他無法停止腳步。不久,這件事情終於被父親知道,父親在深深的感動中消除了對兒子的'誤解,一場善意的充滿親情的“小騙局”更加拉近了父子感悟的距離。

在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還是個孩子,當時對敍利亞的無私奉獻精神充滿了感動,而對他的父親卻很反感,覺得他一點都不瞭解自己的孩子,還那樣無故冤枉兒子。如今當我第二次讀時,已經是為人妻為人母,終於能夠體會到那種心情。作為父親,他可以為了家庭任勞任怨,孩子的不斷進步就是對他最大的安慰。當他覺得孩子已經遠離自己的期望時,那種失落、悲哀的心情遠勝於身體的勞累。而當他發現一切都只是誤會,兒子依然是那樣地懂事時,他的自責和欣慰之情我也是能夠深深理解的。

如果説《少年筆耕》講述的是父子之愛,那麼《保護弱者的卡隆》表現出的就是夥伴們之間真摯團結的友誼之愛。耐利是個駝背,常受人欺負,卡隆挺身而出保護耐利,老師表揚了他,耐利的母親知道後稱讚他並祝福他。我很喜歡其中的一段:“從此以後,耐利和卡隆就成了一對好朋友。耐利很愛卡隆,一進教室就要看卡隆來了沒有,放學時都要與卡隆説聲再會。卡隆也是一樣,耐利的鋼筆和橡皮掉到地上,卡隆總是會彎腰替他拾起來。因為耐利俯身撿東西十分吃力,卡隆每天還替他把東西裝進書包裏或幫他穿好外套。每當老師稱讚卡隆時,耐利就覺得好像是稱讚自己一樣,打心眼裏高興。”當我把這一段讀給皓皓聽時,他很自豪地告訴我:“我和朋友們之間也是這樣的,每天都要見面,一天不見心裏就會很難受。我有好吃的東西、好玩的玩具、好看的書都會想到要和他們分享,他們對我也是這樣。”是啊,童年時代的友誼是非常珍貴的,特別是對那些有缺陷的孩子,我們更要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

除了親情和友情,從本書中我們還能體會到對國家的愛、對社會的愛、對大自然的愛和對小動物的愛等等,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孤立的,自己伸出一雙手,便會收穫無數來自於他人的熱情和關愛。孩子的眼睛是最透明的,孩子的心靈是最純淨的,從他們那夫誠無私、毫不自私的行為中,我們大人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建議大家都去讀一讀這本《愛的教育》!

愛教育讀後感10

幾年前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閲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我一直想拜讀這本讓先生如此感動的書,這個寒假終於如願以償了。

,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

愛教育讀後感11

前段時間,我和兒子一起讀了《愛的教育》一書。此書中無處不在的人與人之間的真誠關愛,深深地打動了我。這些愛不做作,不浮誇,不媚俗,像雲一樣輕悠,像小溪一樣歡唱,像風一樣自由,像陽光一樣燦爛,像歌曲一樣打動人心,像詩一樣耐人尋味。我幾乎想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字眼用在這裏,表達我看完此書後內心的澎湃。

我一直認為這是一本兒童讀物,讀後才知道在西方這是一本嚴肅的成人讀物,他影響過無數卓越人物的成長。本書以日記體的形式記述了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在學校、在家裏,以及其他地方所經歷的事,讓讀者感受到師生、親人、朋友,乃至全世界的人之間的愛和尊重。

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我認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比分數重要,比分數急迫的就是愛的教育。一個充滿愛的校園,一間行走着愛的教室,一個沉浸在愛中的家庭,不管它在哪個角落,不管它是貧窮還是富裕,那一定是人間天堂,是一個連神仙都向往的地方。《愛的教育》這本書就是鋪就我們走向這個地方的路,也是照亮這條路上的燈。現在就讓我洗淨雙手,擦亮雙眼,端坐桌前,敞開心扉,用筆和大家訴説這本書的美好。

本書中的主人公安利柯就讀於巴列迪學校,當安利柯班轉來一個新同學,老師從介紹新同學的家鄉風光、風土人情、卓越人物等方面讓大家認識這個孩子,並讓大家擁抱新同學以示歡迎,號召大家讓這位同學看到:“一個意大利孩子,不管他走到哪所學校,都能找到親如兄弟的朋友。”一個看似平常的舉動,讓我感受到老師對新同學真誠的關心和愛戴,他是真的把班級當成了家庭,他就是這個家的父親,他在用他博大的胸懷關注着每個人的成長。

已是四年級學生的安利柯,他的二年級的老師依然會風塵僕僕地去家裏看望他,詢問他的學習情況、身體情況,臨走還對他千叮嚀萬囑咐,以後生活中要注意些什麼。這位老師甚至放學後在校門口等着他,檢查他的作業本……我被這位老師深深地感動着:她教的升了班的學生怎麼那麼像她出嫁的女兒,雖然已離開家,可媽媽還忍不住關心她,照顧她。就是這樣一位老師,得了嚴重的病也不忍心離開教室,離開孩子們,直到最後生命垂危時還到教過的孩子家裏一一道別。這位老師拿生命來愛着學生,我不懂她的動力來自哪裏,只覺得震驚。在她去世後,全校大部分師生和不少學生家長自發地為她送行。我心裏有一種酸酸的痛,我多麼希望時間能倒流,讓這位可憐又可敬的老師長命百歲,讓她多影響一些人,多感動一些人。

安利柯的父母也是了不起的人,他們和孩子一起去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安利柯的媽媽帶着孩子去資助報紙上寫的貧窮的女人;帶着孩子去看望和他們沒有關係的受傷的老人。她要去殘疾兒童學校為門房的孩子辦理入學的事情,卻不讓想跟着去的安利柯同行。原因是她認為把一個健康的孩子帶到殘疾人面前是一件殘忍的.事情,會讓他們時時刻刻感到自己的不幸。面對兒子的失去母親的同學卡羅納,她推開想和她擁抱的安利柯。原因是怕站在一旁的卡羅納觸景生情,傷心難過……安利柯的父親鼓勵孩子經常邀請同學們節假日到家裏玩兒,讓兒子和大家建立起同學之間的友誼。父親還鼓勵兒子和冒着生命危險救人的消防隊隊長羅賓諾握手,並要兒子牢牢記住那天的事情。這都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懷,真是心裏裝着他人的一種大愛。我們都知道,身教勝於言教,這樣的父母親怎麼可能帶不出出類拔萃的兒子?

文中類似這樣的情節很多,處處是愛,處處是理解,是尊重。夏丐尊先生看完此書,曾感慨地説:“讀了這本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地流淚。”我讀完此書更是如此,我既是老師,也是母親,更應該在孩子們中播撒愛的種子,讓它生根、發芽,讓愛在校園、在家裏、在社會上飛翔。我深深地感到:這是我的責任!

愛教育讀後感12

幾年前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閲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我一直想拜讀這本讓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動的書《愛的教育》,這個寒假終於如願以償了.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愛教育讀後感13

《愛的教育》介紹了1881至1882年意大利國小生的生活與學習。寫了發生在主人公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和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解啟發性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致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

《愛的教育》整本書裏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老師……以及他們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故事,把我們帶入了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

《愛的教育》這本書裏充滿了濃濃的人情與愛,在現代高度發展的社會裏,這些樸素的、源自自然、發乎內心的“大愛”與“小愛”,尤顯得彌足珍貴!世界在進步、科技愈發達,但人類的愛永遠是可以戰勝一切的、無堅不摧的力量。

小“愛”影響家庭,大“愛”將影響人類繁衍與民族文化的傳承。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及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的現狀下,《愛的教育》可以使孩子們明白愛其實很簡單,愛是付出、愛是欣賞。從小對小家、對大家都充滿關愛,愛的相互付出將得到高度的幸福感,讓社會安定、國家祥和、人民安居樂業。中華民族與經濟社會在這種無形大愛的文化氛圍推動下,一定將呈螺旋式昇華及發展。

四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400字左右6

愛的教育是一本好書,它可以使我們懂得尊老愛幼的法則,可以讓我們學會文明禮節,可以讓我們和同學友好相處。

愛的教育,主要寫的是國小生安利柯與一些夥伴、一些老師、一些家人和祖國產生的愛的故事。國小生安利柯並用日記的形式,將這些故事記錄下來。使無數的孩子在這些故事的感染下健康成長。

愛的教育裏有許多感人的文章,比如:《為父着想》,許利亞是國小四年級的學生,是安利柯的同班同學。許利亞家生活比較艱苦,全家上上下下、老老小小全靠許利亞的'父親一人上班賺錢。父親的工作非常辛苦,白天要在鐵路上工作,夜晚還要在家用正楷字抄名冊,500條才能賺3元錢。有一次許利亞看到了,就想了一個主意:我一定要幫父親。於是他趁父親睡了的時候,偷偷起牀幫父親抄名冊,一直抄到深夜3點才遲遲入睡。第二天父親起來數名冊的時候,看到昨夜抄的名冊有多了許多,可高興了!但他卻不知道是誰幫他抄的。許利亞也沒有告訴父親。許利亞白天上課,晚上幫父親抄名冊,這樣的日子持續了1個月。最後還是被父親發現了,但父親並沒有責罵他,而是流下了幸福的眼淚……《醫院的天使》、《病中的老師》和《遇險的船》都是感人的文章。

愛的教育裏,也有許多讓人感到可愛的文章,例如:《幼兒園》。幼兒園裏的小朋友們吃飯的時候特別可愛。有人拿了兩個勺子吃;有人直接用手抓着吃;還有人將豆子一粒一粒的裝進口袋裏,更可愛的人用小圍裙包住豆子再捏成糨糊。特別的孩子一邊吃飯一邊出神的看着蒼蠅飛。孩子們吃完了飯,便在院中玩。有的玩遊戲,有的唱歌跳舞,還有的聽老師講故事……《可憐的盲童》、《學校的女老師們》和《俠義的行為》都是寫的比較可愛的。

愛的教育裏有許多許多好詞好句好段:沉甸甸、川流不息、嘰嘰咕咕、洋溢、亂哄哄、哇哇大哭、寒喧。我巴不得早點兒用上這些嶄新的本子,更巴不得早點兒看到那些久別的同學,於是,我的腳步不禁快了起來。

愛的教育我愛你!我感謝你!謝謝你給我帶來了這麼的多愛的知識。

愛教育讀後感14

教學之餘,我認真地閲讀了意大利著名教育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這本聞名世界的教育界的鉅作。“這是一本經歷了一個多世紀檢驗的好書,這代教育名家推薦的好書”我覺得翻譯者在書的開頭説這句話,一點都不過分,我讀過這本書,第一感覺,非常的親切,因為書本里面的內容非常貼近我們的學校生活,講述了國小生和教師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

很早我就認識《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曾把它推薦給全班學生看,這次看,已經是第二次,感覺更加深刻,就是在愛的教育的基礎上,要學會感恩。這段時間,流行起一陣感恩之風。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在我國雖然沒有獨創的專門來表達感恩之情的節日,但感恩教育卻是淵遠流長。古人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自古就有“施恩不圖報”的美德,但也有“知恩不報非君子”的古訓。有“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的名句,更有“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的處世信條。“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講的是對老師的感恩。“士為知己者死”,講的是知遇之恩。“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講的是朋友間的誠信之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詩句告訴我們的哲理,就是感恩;銜環結草,以恩報德,這些成語典故告訴我們的同樣是感恩。飲水思源,凡是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都應該銘記在心,時刻不忘。而這些古訓常常被人們淡忘。失卻感恩之心,小則讓父母失望、寒心,大則讓世人所不齒。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生命將得到滋潤。

感恩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也是人之常情。對於今天的廣大青少年來説,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的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感到世界原來是那麼美好。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會也將會更加和諧。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有人説善良的本質就是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人説一個人如果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對別人的幫助,哪怕是一點、一滴,我們都應當懷感恩之心。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應當成為每個人的美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尊敬師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勤奮學習,真愛自己。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能學會包容,贏得真愛,贏得友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我們就會明白事理更快地長大,我們就能夠擁有一個美好未來。一個人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師長的教誨,感恩社會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愛之美好,感恩花鳥魚蟲,感恩苦難逆境,就連自己的敵人,也不忘感恩。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勁了你的雙腿;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豐富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該獨立。希望在這個世界裏面,大家都心存感恩之心,下面,我引用別人的一段話來結束我這時的心情:“感恩,是結草銜環,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寶貴機遇。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紀壯舉。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視的一次愛的教育。感恩,不是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鬧的片刻答謝,而是發自內心的無言的永恆回報。感恩,讓生活充滿陽光,讓世界充滿温馨。”

學會感恩,應該是學會做人的一條最基本的標準。你我學會感恩,從今天開始。

愛教育讀後感15

《愛的教育》是流傳世界各國的一本兒童名著,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於1886年,書的原名是《Houre》,翻譯是“心”。它的英譯本是《Heart》,譯意也是“心”。兒童文學翻譯家葉君健在《愛的教育》代序中説:“心”這個字又可以作“感情”解釋,在中外文都是如此。夏尊先生説原來就想譯成《感情教育》。序言中他還説,在1920年,他得到這本書的日譯本後,一邊讀一邊流淚。他許願要譯成中文,不光是給孩子們讀,讓父母和教師都跟他一樣,流一些感動的眼淚、慚愧的眼淚。夏先生終於在1923年將書譯成中文,並首先在當時一本有影響的成人綜合月刊《東方雜誌》上連載。後由開明書店作為《世界少年文學叢刊》出版單行本。五四期間,《愛的教育》就被匡互生、朱光潛、豐子愷、陳望道、黎錦熙、茅盾、夏衍等知名學者作為當時“立達學園”學生們的重點讀物,幾乎人手一冊。當時不少學校教師,也把這本書定為中國小生的必讀課外書。

那是20xx年,為了教育孩子們唸書,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愛的教育》。沒想到,讀着讀着,我也被書中的故事所感動了。這才明白,這本17萬多字的書,不僅是給孩子讀的,也是寫給父母的啊!《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

《愛的教育》書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賣炭人、父親的老師、我的老師、鐵匠的兒子、盲童等等,依然浮現在我眼前。《愛的教育》是以最樸實的語言,講述着100個與孩子有關的故事:《掃煙囱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等,歌頌了兒童應該具備的純真感情。同時書中也表露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塑造着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從《愛的教育》中,我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