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有效教師》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85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效教師》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效教師》讀後感

《有效教師》讀後感1

最近讀了《有效教師》這本書,它字裏行間流露着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散發着教師智慧的光芒。讀後從中領會了許多知識並獲得了許多感悟。

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獻給所熱愛的事業。魏書生認為:“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不好教,常常是我們的方法太少。”眾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訴我們,不管處於什麼樣的處境,只要你有奮鬥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會自覺地去改變自己把外在的壓力轉化成巨大的動力,不斷地學習,集百家之長提升自己、充實自己。“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這句話,標示了有效教師的師德境界。愛因斯坦説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教育尤其需要熱情,需要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師。我們要在無私的愛中不斷認識自我。

有效教師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着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説:教師只有始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斯霞老師直到七八十歲高齡還在與不學生親切密接觸,譚迪敖老師整天與學生一起沉浸於小發明之中,多年如一日,樂此不疲。

《有效教師》給予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身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和諧的愉悦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從而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

《有效教師》讀後感2

近日,讀了中國小教師校本研修教材《有效教師》一書,真的讓我從中領會了許多知識,獲得了許多感悟.

《有效教師》這本書關注的是學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注重過程,書中字裏行間流露着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着教師的智慧的光芒.學習之後,受益匪淺,我決心沿著名師走過的足跡,尋找自己前進的方向,獲取自己進取的途徑與經驗.在這本書中對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怎樣成為一名有效的教師.

有效教師,首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豐厚的學科知識、突出的教育教學能力.

據我瞭解,人們評價教師首先是看他人品怎麼樣,然後才看他課堂上的表現,這就是要求教師成為道德上的楷模.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希望教師時時處處是學生的榜樣.其次能力強往往也成為衡量好老師的標準,以往這樣的標準對於大多數教師來説,是可望不可即的,學校不是光靠幾個道德模範教師,而是靠更多的教師提高服務質量、教學質量.而有效教師呢,“他的個人品性方面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雖然可能他並不帶病工作或無私奉獻;一個有效教師一定是有能力的',雖然可能他也不是什麼一流人才.”這樣的理論,讓有效教師首先成為了人,一個與學生平等對話的人,一個可以擁有正常生活的現代人.他在努力做人、努力工作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可以享受豐富多彩的現代生活,做一個完完整整的人,一個快樂時尚的人.作為一名普通教師,讀到這裏,霎時覺得心裏輕鬆多了,原來,只要努力,我也可以成為好老師的.

有效教師,其次要對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態度和積極探索的能力,成為研究者.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為優秀的教師就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探索最能適合自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也許這樣的教與學才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實用的.好的教師總是思考他們的所作所為,作一個反思的實踐者,具備反思自己實踐、自己質疑的能力.

有效教師,還要善於和學生、同事、領導、社區、家庭溝通與聯繫,做個成功的教育合作者,要有博大而熾熱的愛.名言説:“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是的,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或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它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學生獻上了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愛.這也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人生追求的原動力.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把我全部的愛與熱情獻給我的學生,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

有效教師還要是一個樂學善學的智者.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陶行知先生説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向書本、向實踐、向各種信息渠道學,引千道清泉、聚萬座富礦、集百家之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有效的教師必須具有可信任感.在學生看來,有效的教師是值得依賴.教師的可信與否決定於學生.教師的知識、經驗、教育水平或地位,所有這些都可能保證教師具有可信性,事實上,只有學生認為你可信,你才可信.

怎樣才能建立可信任感呢?以下三個因素不能不引起所有教師的重視:你的學歷證明,你傳遞給學生的信息,你的行為.你的學歷證明影響到年輕學生對你的印象,一般説來,學生都崇拜高學歷的教師,他們往往認為學歷和能力成正比,如果再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作後盾,並讓學生意識到你的學歷證明才會有用;你傳遞給學生的信息、內容同樣會影響你的可信度.當你能夠向學生證明你所講的與他們的興趣和需求相關,他們就認為你是可依賴的.不過,更重要的是你的行為當你開誠佈公、誠實、公正地對待學生,公開徵求並接受學生的評價或批評,描述你的期望和所學的內容關聯,表示對學生成功感興趣或關心,你就會得到信任.正像大家所説的,可信任感必須要掙得.

有效的教師還要鼓勵與支持學生,使學生有歸屬感,滿足他們渴望得到喜愛、成功的需要.那些鼓勵學生的教師是真正尊重和相信學生能力的人.他們幫助學生獲得認同感,承認學生的努力和潛力,而不僅僅是糾正答案.因此,鼓勵與其他品質如熱心、熱情、期望成功是相聯的.通過鼓勵和支持,你可以幫助學生達到所期望的成功,即使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

當學生不情願或遇到困難時,鼓勵尤為重要.鼓勵可以激勵學生去做並不情願開始的工作,或當他們遭到挫折時,可以激勵他們繼續工作.有效的教師在積極激勵的同時,還要建立和維持專業品行.他們要有條理、以任務為中心,當需要幫助學生時,還要靈活,有智力能力.他們不僅要知曉所教課程的知識,還要懂得教育學.

最後讓我們永遠擁有一顆平和之心,在這平凡的崗位上,用別人無法具有的堅韌精神開拓這片美好的沃土.教師所從事的事業真的是好瑣碎,好平凡的事,然而這種瑣碎之中卻極富創造性.所謂水滴石穿,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就的.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有效教師我們要有平和、寧靜的柔韌,同時也要有堅實和勇氣,才能咬定青山不放鬆;才能在教育教學這條康莊大道上走得遠攀得高;才能面對現實,面對這三尺淨土之外的天空心平氣和,踏踏實實的做人和工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用良好的心態,幽雅的談吐,淵博的學識來教誨我們所熱愛的孩子們;做一泉源頭活水,永遠孜孜不倦,誨人不怠,用心來關愛我們的孩子,用心來成就這平凡卻偉大的事業.讓我們真正成為一名有效的教師.

《有效教師》讀後感3

在教育和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潮流,成為新時代矚目的新型教師,已成為我們大家所追求的共同目標,而如何提高教學實效,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時提高實效性的前提條件。《有效教師》這本書關注的是學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注重過程,我感受到書中字裏行間流露着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着教師的智慧的光芒。學習之後,受益匪淺,我決心沿著名師走過的足跡,尋找自己前進的方向,獲取自己進取的途徑與經驗。

在讀了《有效教師》後,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內心萌動出以下的些許體會,讓我獲得了許多感悟。在此,願與大家分享。在“有效教學”理論中,註明了有效教學的教師五種關鍵行動。

1.清晰授課,是指教師向全班呈現內容時的清晰程度如何。有效教師能使要點易於被學生理解,能清晰地解釋概念,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他的口齒清楚不含糊,沒有分散學生注意力的特殊習慣。而“欠有效”教師則語言含糊,有歧義或不明確,或者使用過於複雜的句子,或者給學生的指導常常讓學生不能理解,需要一再反覆説明。不是所有教師都能清晰而直接地與學生交流,他們常常跑題,他們的講話或者超出學生的理解水平,或者講話方式削弱了內容呈現的清晰度。如果能很清晰地教學,呈現材料就可以少花時間,而且學生第一次就可以正確地回答你的問題,你也就有更多的時間用於教學。

2.多樣化教學,是指多樣地或靈活地呈現課時內容。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提問題,教師可以提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問題,如果把它們同課時節奏與序列結合起來,就可以產生出富有意義的多樣化教學。因此,教師需要掌握提問藝術。多樣化教學的另一明顯有效的方法,是對學習材料、設備、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間等的運用,教室裏的物質的質地、多樣的視覺效果都能增加教學的多樣化,並與學生的注意力相關。學生注意力水平越高,教學有效性越高。看來,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是有效教師的重要特點。

3.任務導向,是指把多少課堂時間用於教學。教師用於教學的時間越多,學生學習機會就越多。在課前課後,教師都應自問:我講課、提問用了多少時間?鼓勵學生諮詢或獨立思考用了多少時間?我組織教學並使學生做好學習準備用了多少時間?我評估學生行為用了多少時間?如果教師把大部分時間用於教授切題的內容,而不是先把時間用在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過程和教材上,然後才讓學生獲得教學內容,相比之下,在他的課堂上學生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如果課堂上師生的互動集中與思維內容,使學生獲得學習機會,那麼這個課堂上的.學生成功率可能更高。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增加學生學習時間。學生實際投入學習的時間,與教授某個知識點的時間不同。教師的教根本上是用於學生的學,如果在上課的任何時候,居然有1/4的學生在走神,那麼有效性便打了折扣。

5.確保學生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學生理解任務,只是偶爾因粗心而犯錯,那麼學生成功率高,學生不完全理解任務,會犯一些實質性的錯誤,那麼成功率中等;而如果學生根本不理解任務,更談不上完成任務了,那麼這是一堂低效無效的課。教師的任務導向(教學時間)和學生的投入率與學生成功率密切相關。高成功率的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對學科內容和學習的積極態度,是有效教師最大的追求。組織和安排能產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學,是有效教師的標誌性特徵。

首先,什麼是有效教師?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有效教師?有效教師的發展離不開“實踐、反思、研究”三位一體。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給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

許多實踐也表明,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不斷進行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有一位學者這樣説過:“一個寫十年教案的教師不一定是位合格的教師;而一位連續寫五年教學反思的教師,一定是位優秀的教師。”教師的反思主要集中在課後,首先要及時,課後的一兩個小時之內是有效反思的最佳時機,最遲不能超過當天;其次要形成文字材料,寫在教案後,寫在日記本或專用筆記本上,也可隨時發表在個人博客中,與大家共享;同時,教師要善於對自己的反思進行總結,形成文章,在媒體上發表,這樣能促進教師進行高層次的反思。

其次,有效地教師還應該具有博大而熾熱的愛;是樂學善學的智者;更擁有永不未泯的童心。

一、博大而熾熱的愛:

名言説:“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是的,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或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它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學生獻上了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愛。這也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人生追求的原動力。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把我全部的愛與熱情獻給我的學生,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樂學善學的智者

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陶行知先生説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向書本、向實踐、向各種信息渠道學,引千道清泉、聚萬座富礦、集百家之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書中的每一位教師都具有一顆未泯的童心,斯霞老師直到七八十高齡還在與國小生親密接觸,他們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試問他們又怎麼不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又怎麼會不親其師信其道呢?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總之,我們要勤學好問,善思博愛。從而做到集眾人之長,補一己之短,不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讓學生在愛的長河中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殿堂裏盡情遨遊。做一名“有效的”教師,實施有效的教學,是所有教師應有的追求。

《有效教師》讀後感4

在教育和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潮流,成為新時代矚目的新型教師,已成為我們大家所追求的共同目標,而如何提高教學實效,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時提高實效性的前提條件.《有效教師》這本書關注的是學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注重過程,我感受到書中字裏行間流露着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着教師的智慧的光芒.學習之後,受益匪淺,我決心沿著名師走過的足跡,尋找自己前進的方向,獲取自己進取的途徑與經驗.

在讀了《有效教師》後,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內心萌動出以下的些許體會,讓我獲得了許多感悟.在此,願與大家分享.在“有效教學”理論中,註明了有效教學的教師五種關鍵行動.

1.清晰授課,是指教師向全班呈現內容時的清晰程度如何.有效教師能使要點易於被學生理解,能清晰地解釋概念,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他的口齒清楚不含糊,沒有分散學生注意力的特殊習慣.而“欠有效”教師則語言含糊,有歧義或不明確,或者使用過於複雜的句子,或者給學生的指導常常讓學生不能理解,需要一再反覆説明.不是所有教師都能清晰而直接地與學生交流,他們常常跑題,他們的講話或者超出學生的理解水平,或者講話方式削弱了內容呈現的清晰度.如果能很清晰地教學,呈現材料就可以少花時間,而且學生第一次就可以正確地回答你的問題,你也就有更多的時間用於教學.

2.多樣化教學,是指多樣地或靈活地呈現課時內容.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提問題,教師可以提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問題,如果把它們同課時節奏與序列結合起來,就可以產生出富有意義的多樣化教學.因此,教師需要掌握提問藝術.多樣化教學的另一明顯有效的方法,是對學習材料、設備、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間等的運用,教室裏的物質的質地、多樣的視覺效果都能增加教學的多樣化,並與學生的注意力相關.學生注意力水平越高,教學有效性越高.看來,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是有效教師的重要特點.

3.任務導向,是指把多少課堂時間用於教學.教師用於教學的時間越多,學生學習機會就越多.在課前課後,教師都應自問:我講課、提問用了多少時間?鼓勵學生諮詢或獨立思考用了多少時間?我組織教學並使學生做好學習準備用了多少時間?我評估學生行為用了多少時間?如果教師把大部分時間用於教授切題的內容,而不是先把時間用在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過程和教材上,然後才讓學生獲得教學內容,相比之下,在他的課堂上學生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如果課堂上師生的互動集中與思維內容,使學生獲得學習機會,那麼這個課堂上的學生成功率可能更高.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增加學生學習時間.學生實際投入學習的時間,與教授某個知識點的時間不同.教師的教根本上是用於學生的學,如果在上課的任何時候,居然有1/4的學生在走神,那麼有效性便打了折扣.

5.確保學生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學生理解任務,只是偶爾因粗心而犯錯,那麼學生成功率高,學生不完全理解任務,會犯一些實質性的錯誤,那麼成功率中等;而如果學生根本不理解任務,更談不上完成任務了,那麼這是一堂低效無效的課.教師的任務導向(教學時間)和學生的投入率與學生成功率密切相關.高成功率的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對學科內容和學習的積極態度,是有效教師最大的追求.組織和安排能產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學,是有效教師的標誌性特徵.

首先,什麼是有效教師?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有效教師?有效教師的發展離不開“實踐、反思、研究”三位一體.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給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

許多實踐也表明,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不斷進行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有一位學者這樣説過:“一個寫十年教案的教師不一定是位合格的教師;而一位連續寫五年教學反思的教師,一定是位優秀的教師.”教師的反思主要集中在課後,首先要及時,課後的一兩個小時之內是有效反思的最佳時機,最遲不能超過當天;其次要形成文字材料,寫在教案後,寫在日記本或專用筆記本上,也可隨時發表在個人博客中,與大家共享;同時,教師要善於對自己的反思進行總結,形成文章,在媒體上發表,這樣能促進教師進行高層次的反思.

其次,有效地教師還應該具有博大而熾熱的愛;是樂學善學的智者;更擁有永不未泯的童心.

一、博大而熾熱的愛:

名言説:“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是的,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或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它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學生獻上了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愛.這也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人生追求的原動力.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把我全部的.愛與熱情獻給我的學生,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樂學善學的智者

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陶行知先生説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向書本、向實踐、向各種信息渠道學,引千道清泉、聚萬座富礦、集百家之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書中的每一位教師都具有一顆未泯的童心,斯霞老師直到七八十高齡還在與國小生親密接觸,他們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試問他們又怎麼不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又怎麼會不親其師信其道呢?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總之,我們要勤學好問,善思博愛.從而做到集眾人之長,補一己之短,不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讓學生在愛的長河中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殿堂裏盡情遨遊.做一名“有效的”教師,實施有效的教學,是所有教師應有的追求.《有效教師》讀後感讀《有效教師》有感《有效教師》讀後感2篇

《有效教師》讀後感5

20xx年寒假,我在家裏認真讀了《有效教師》這本書,《有效教師》關注的是學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注重過程,我感受到書中字裏行間流露着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着教師的智慧的光芒。讀後有諸多情感想,想把它寫下來與大家共勉,這本書主要是寫教師的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着教師的智慧的光芒。細細品味它,我更加明確了自己前進的方向,收穫良多。

在這本書中,寫了諸多名師成長的經歷,這些經歷告訴我們:教師的成長,首先取決於對教育事業的態度。有什麼樣的精神態度有什麼樣的生活,生活來源於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態度的創造與給予。教書時間長了,有的教師教學碩果累累,但有的教師卻停滯不前,似乎對工作失去了熱情。是什麼造成了這巨大的差別?就在於他們持的態度不同。平庸者經常埋怨出身低微,埋怨領導偏見,而很少靜下心來想想自己。魏書生説過:"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不好教,常常是我們方法太少。"眾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訴我們,不管處於什麼樣的環境,只要你有奮鬥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會自覺地去改變自己把外在的壓力轉化成巨大的動力。不斷地學習,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長提升自己、充實自己。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愛因斯坦説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成功源於熱愛,讓愛伴我們走向教育的高點。《有效教師》這本書從有效教師的內涵與發展目標、發展環境、有效教師的核心素質、發展策略和發展性評價等方面為學習者提供基本理念和實踐報告指導。

《現代漢語詞典》對"效"的解釋是"效果,功效",其詞條包括效果、效能、效率和效益。綜合起來就是各種力量、做法或因素產生的結果和作用。有效就是高效能。"效能"主要指辦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結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據。高效能就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綜合體現。可以説: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進效能、追求效益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日夜探尋、反覆實踐的課題。

大教育家孔子説"吾日三省吾身",作為教師也要善於反思。教師反思能力培養的基礎是讓教師體會到反思意識的重要價值和反思能力對專業成長的作用,教師反思能力培養的重點是讓教師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教師的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依據,通過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的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的思索與修正,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即教師以自己的教育實踐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行為及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其本質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

具體而言,教師要善與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進行反思,也要善於通過閲讀思考反思比較自己的實踐效果,從其中發現差距。 《有效教師》不像平日裏的理論書籍那樣枯燥無味,整本書中都自自然然的書寫着教師對教育的熱愛,字字散發出來的是執着的人才有的努力與付出;句句相連的是傾心於教育的人才有的思考與奉獻;篇篇傾談的是充滿熱忱的人才有的智慧與希望。 正如文中的提問"什麼是有效教師?我怎樣成為一名有效教師?這需要多長時間?"這麼簡單的幾句深深地吸引了我,這不正是我內心的疑問嗎?多少個日日夜夜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欣賞了兩邊的風景,卻看不到前方的路標,低頭前行的那份茫然讓我的內心格外苦悶。順着淡淡的墨香我整本通讀下去,一切都讓我豁然開朗。

有效教師的素質——關鍵詞:研究、實踐、反思。

當我看到《有效教師》一書中山村優秀教師盧冬梅在進行關於"太陽、月亮星空"方面教學設計之前對學生的訪談時,我被深深的觸動了。她的訪談提綱中有12個問題,每個問題中又包含1-4個不等的小問題。我工作快14了,可是這樣的教學訪談我一次也沒有做過。心裏不是不存在對學生認知上的茫然,只是被我的經驗之感,懶惰之心取代了。盧老師在訪談之後又寫了一份分析報告,並對自己的課時重新進行了調整。這些工作是繁瑣的,但卻是有效的備課!而這樣的備課,我一次也沒有。對比之下,我的教育生活是蒼白的。

有效的教師更應該是是一位會思考、有思想的人。我們每天帶着一顆會思考的大腦從事每天平凡的工作,卻在忙於應付補課、出卷子、批改而使自己思想視野愈來愈狹窄、思維觸覺越來越麻木的"教書匠", 我不要做這樣的教書機器。

一、有效教師的特徵或品質有兩個方面:

1、教師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或品質:外表、魅力、整潔、善良、親切、智力、機智、開放、熱情、幽默等;

2、與教學工作相關的特徵或品質:體諒學生、對學生有高要求、教學能力強、學科知識豐富、教學的適應性高。

二、有效教師的教學行為研究:

成功的教學依賴於教師的有效的教學行為。

有四個變量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預定變量、環境變量、結果變量、過程變量。 預定變量和環境變量是指對課堂教學有影響的場景特徵,主要有教師特徵、學生特徵、班級特徵、學校特徵; 過程變量除了指課堂中發生的對課堂教學有影響的師生行為的特徵外還指學習任務或活動的特徵; 結果變量是指教學所達到的效果。

有9類教學行為產生了顯著的一致性的教學效果:

1、清晰明瞭;

2、充滿變化性和靈活性;

3、以教學和學習任務為中心;

4、熱愛學科、充滿熱情和教學激勵學生;

5、批評(負相關);

6、不誠實(負相關;)

7、給予學生學習機會;

8、運用有條理爭論;

9、多種水平的提問或討論。

與改進學生學習成績高度相關的教學行為包括:

1、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

2、主動教學;

3、讓學生高度專注學習;

4、高效利用教學時間;

5、多變而靈活地將學生分組;

6、通過專注於課程學習促使學生快速進步;

7、學生為理解和掌握而學習;

8、瞭解學生的水平,進行適合的教學,提出適合的目標;

9、清楚界定教學目標;

10、創建組織有序、注重學習、愉悦的學習環境。

《有效教師》中明確告訴我們要走一條"教研結合,從教學熟練型走向專家型"之路,我決心成為一名這樣的教師,以不愧對自己的青春年華。 查有樑結了一段關於"研"的妙語,我時時用他來鞭策自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研然後知美。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知美,然後能自創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用心走出一條自反、自強、自創的路!

《有效教師》讀後感6

本星期看了一本書,書名是《有效提高教學的基本功》,內容是對中國小教師備課技能指導。其中幾個片段所表達的意思很是深刻,對我們備課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一、 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我們需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江水。所以作為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因為,學生作為一個集體出現,他們的想法可能是各種各樣的,我們教師要應付許多學生的不同想法,尤其是是現在的教學要求學生靈活的掌握知識,所以學生的思想會更為激進,這時,教師要想滿足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學生的思想進行激烈的碰撞,必須要有終身學習的慾望,保持自己的思想的年輕。蘇霍姆林斯基在一篇文章中曾經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説一個教師講的課非常突出,課下的教師問他:備這節課你用了多少的時間。他的回答是:用一輩子在備這節課。

二、 備課要備學生,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的思想狀態,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在課堂上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也是感情的.交流,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關注學生的人格養成,做經師易,做人師難。

三、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生為本,以發展為本,是目前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生為本的思想建立,意味着教室不是教師一個人教室,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備課中要想着如何能讓學生的思想動起來,緊張起來。所以備課的主要要求是設計問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體驗成功。

《有效教師》讀後感7

讀了《有效教師》這本書,字裏行間流露着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以未完生的摯愛,散發着教師智慧的光芒。我被書中的名師們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動着,心靈得到了淨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得到了更新。從中領會了許多知識,讓我獲得了許多感悟。

一、博大而熾熱的愛,在愛中不斷認識自我

名言説:“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是的,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認為: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不好教,常常是我們的方法太少。眾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訴我們,不管處於什麼樣的處境,只要你有奮鬥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會自覺地去改變自己把外在的壓力轉化成巨大的動力,不斷地學習,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長提升自己、充實自己。“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標示了有效教師高尚的師德境界。愛因斯坦説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教育尤其需要熱情,需要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博大而熾熱的愛,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師。古今中外的名師們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範的教育過程中站立起來的,都是在無私奉獻、無私的愛中不斷認識自我。

二、在不泯的童心面前,時刻警醒自我

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着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説:教師只有始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斯霞老師直到七八十歲高齡還在與不學生親切密接觸,譚迪敖老師整天與學生一起沉浸於小發明之中,多年如一日,樂此不疲。試問他們又怎麼不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又怎麼會不親其師信其道呢?

“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有效教師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在學習與反思中,不斷髮展自我

陶行知先生早就説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只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可見要成為有效教師對於學習的至關重要要有深刻認識,要把學習作為自身發展、勝任教學的需要。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深入的思考,那麼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永遠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他給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不斷的反思。反思不僅僅是頭腦內部的想一想,他是一個不斷實踐、學習、研究的過程,是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的深層次的對話,要想成為一名有效教師,紮實苦幹的精神和態度是基礎,而學會不斷地自我反思則是發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四、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新課程標準非常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為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與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團結的力量大,集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

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一位特級教師總結自己的待人之道是:“念人之功,容人之過,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多麼豁達的胸懷,剖析許多名師的成長經歷,是我們前進的燈塔,沿着名師的足跡,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當前,面臨有很多學生厭學現象,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不作為重中之重的問題來思考。通過學習《有效教師》,深有感觸,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學生是由於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與家長、同學、教師發生矛盾,尤其是當和教師發生矛盾時,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專注與學習。

2、對學生的期不要太高

有的學生是因為教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也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樣也就不能去聽教師所教的課程了。

3、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有的學生是因為我們教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沒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和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同時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4、教師要講究課堂管理的技巧

有的學生是因為教師缺乏課堂管理的技巧,沒有建立新的課堂學生行為規範,如有的教師發現學生上課不專心,明知學生因為不專心答不上來,就故意提高嗓門,將其一軍:“某某同學,請你重複一遍剛才教師講的話。”或者乾脆對這些學生不管不顧,只提問那些好學生。這時候教師成了是“主角”,好學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數學生只是不起眼的“羣眾演員”,很多時候是“觀眾”或“聽眾”。對自己不喜歡的教師學生又怎麼能喜歡聽他講的課呢?所以他的成績也不會好。

5、教師要講究對學生評價的方法

評價很重要,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學生的自評、互評都要準確。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要把握好,不要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變成自我誇耀、自我貶低,或互相進行攻擊、互相挑刺,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有效教師》讀後感8

還記得兩三年前的教師招聘備考,反反覆覆背誦教育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在其中,“有效教學”一次作為一個名詞解釋考型備選題,它的解釋被我牢記於心,但對於剛走出學校大門、教學零經驗的我來説,這也只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罷了。

轉眼,進入教師隊伍即將兩週年,對於“有效教學”一次,我還是知之甚少,還停留在初步摸索階段。學校一直強調新教師的理論學習,教研室也很重視新教師的培養,就這樣,我有幸接觸到更多與“有效”相關的詞彙,有效課堂、有效反饋等等。而在一次的偶然機會中,我看到了《有效教師》一書,用“有效”作為教師的定語還是第一次看到,好奇心和心中的疑問讓我細細研讀起這本書,到底這本書想向我們闡述些什麼呢?

這本書從有效教師的內涵到有效教師的發展環境,從有效教師的.核心素質到有效教師的發展策略,最後到有效教師的發展性評價。每個單元都從問到述,由述到論,從教師的實際出發,讓一線教師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讓青年教師不再踟躕迷茫。

怎樣成為一名有效的教師呢?讀完書之後,我是這樣理解的。有效教師必須要有熱情,不光是對待自己的職業,更是對學生。熱情的教學可以促使學生持之以恆的學習,也能讓教師得到更多學生的認可。有效教師還必須具有可信任感。教師的知識、經驗、教學水平都有助於保證教師可信性,但事實上,只有學生認為你可信,你才可信。增進與學生間的信任,能讓教育教學事半功倍。

《有效教師》這本書不像平日裏的理論書籍那樣枯燥無味,它打破了以往書籍的刻板、追求權威、高高在上的姿態,讓你在閲讀是能夠有所思、有所悟。

我決心沿著名師走過的足跡,尋找自己前進的方向,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做一名“有效”的教師。

《有效教師》讀後感9

今天閲讀了《有效教師》第一、二單元內容,它主要寫了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着教師的智慧的光芒。讀着讀着,我似乎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燒的“師範歲月”,——“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為教育事業奮鬥終生”,教師的這些響亮美譽和口號依稀在耳邊迴盪。此時,回想想這曾經的豪言壯語,看到這曾經的語言文字,我心潮澎湃,特別是我讀到魏書生説的一句話,使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憾,他説:“我的工作是在學生的心裏開闢一片綠地,插撒上真善美的種子。我想,這世界上,如果由於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顆真誠、善良、美好的心靈,那我便獲得了人生的幸福,有了一份生存的價值。”多麼樸實,多麼温馨的話語,多麼令人嚮往的境界。對呀!教師是平凡的,但何嘗不是“高尚的平凡”呢!

季羨林先生在《遙遠的懷念》一文中憶及自己的老師時説:“……我卻越來越多地回憶起過去的老師來,感激之情,在內心深處油然而生。我今天的這一點點知識,有哪一樣,不歸功於我的老師呢?……”你看,一位好老師對一個人的成長是何等的重要!一位好老師對一個人心靈的影響是多麼深遠!就我們而言,求學的生涯中也肯定遇到過許多好老師。也許他們教多少知識,我們己不記得了,但他們的音容笑貌、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的方式一定依舊銘刻心中。這就是有效教師的人格特徵,有效教師形成的基礎就是其人格特徵。

蘇霍姆林斯基説:“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教育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與學生心智和情感交流的過程,人格賦予教師的言、行、情、態等活動和形象的一種品位,教師正是以這種品位來薰陶學生的,同時也實踐着對事業的追求。《有效教師》一書在“有效教師形成的基礎”中這樣寫道——胸懷理想,矢志從教;熱愛事業,追求卓越;以德立教,奉獻中積累;樂學善學,學而不厭;悦納自我,自強不息;童稚之心與長者風範;平和之心與堅韌精神;坦誠開敞,善於交往。這段話,在教我們如何當一個好教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有效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書本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

抽點時間,讀讀書,是一種幸福,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或走在哲理的小徑上,或踏上經典名著之旅,或走進文字雋永的名家散文……讀書,是每一次積累的感動,讀書,是每一回潤物細無聲的洗禮,最是書香能致遠。黃永玉教授在《憑自己的高興讀書》一文中有這樣幾句頗耐人尋味的話:“一位長者曾對我説過的話,幾十年後依然記憶猶新。這位長者告誡我説:‘一定要讀書,不讀書而觀察生活等於零,因為你沒有文化,沒有消化生活的胃。’”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許多名師的成長之路證明了這一點,團結的力量大,集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新形勢下,教師間的合作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在我們的“快樂老家”,每位老師開敞胸襟,樂於溝通,資源共享,工作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長者的悉心指點和着力培養,離不開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坦誠相對,相到溝通,相互扶持。所以我們要以平和的心態,踏踏實實地做人和工作,才有真真實實的收穫。

查有樑先生對教育教研總結了這樣一段妙語:“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研然後知美。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知美,然後能自創也。”我們要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者,學習、學習,再學習,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長,提升自己,充實自己,因為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經驗+反思=成長”是學者波斯納提出的一個教師成長公式,葉瀾説:“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老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是的,一名有效教師,紮實苦幹的精神和態度是基礎,而學會不斷地自我反思則是必由之路。教師不只是一個“課程”的旁觀者、執行者、行動者,教師本人必須是課程的參與者、開發者、研究者。

“人只有在創造和奮鬥中生活才算活得瀟灑;度過有意義,有貢獻的人生,算有了人生真正的自由。”著名特級教師張化萬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在國小語文教學的田地上耕耘了36個春秋。仔細翻閲這厚實的人生,就會發現一個耕耘者一滴滴辛勞的汗水和一串串遞補的腳印。

我們的大多數教師成不了大家,成不了像張萬化這樣的'大師,但我想,我們勤勤懇懇地工作,紮紮實實地學習。我們的教育教學應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風格,以自己的思想給學生或多或少的影響,那便是我們最大幸福了。

當然,老師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人格的薰陶,用思想陶冶學子的心靈,“千學萬學學説真話,千教萬教教做真人。”在我們這所有着百年文化底藴的實小,在我們這所有着優良傳統的實小,一代代的前輩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一位位同行正在為我們做出典型。莊子説:“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作為教育沃土上的一名園丁,我們更要厚積“水”和“風”,做一名有思想的教者,以負教育教學的“大舟和大翼”。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中國教師缺什麼》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沙,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用了未來。承認學生間的差異,承認學生的未完成狀態。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悦,寬容地對待人生,你會活得更加快樂、豁達。正如魏書生説的:“埋怨環境不好,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不好教,是我們方法太少。”如果能用寬容的心對待一切,那麼,你就是生活的智者。“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李鎮西老師在《做最好的老師》一書的序言中寫了這樣一首詩——

你也許不是最聰明,但你可以最勤奮;

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

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

因此,

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

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

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的醫生;

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任的教師。

老師們,讓我們從閲讀開始,做有效教師!

從行動開始,做學者、教者、智者,做最負責任的老師!

《有效教師》讀後感10

有效就是高效能。高效能就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綜合體現。可以説: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進效能、追求效益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日夜探尋、反覆實踐的課題。

在這本書中,寫了諸多名師成長的經歷,這些經歷告訴我們:教師的成長,首先取決於對教育事業的態度。教書時間長了,有的教師教學碩果累累,但有的教師卻停滯不前,似乎對工作失去了熱情。是什麼造成了這巨大的差別?就在於他們持的態度不同。魏書生説過:“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不好教,常常是我們方法太少。”眾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訴我們,不管處於什麼樣的`環境,只要你有奮鬥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會自覺地去改變自己把外在的壓力轉化成巨大的動力,不斷地學習,集百家之長提升自己、充實自己。愛因斯坦説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成功源於熱愛。大教育家孔子説“吾日三省吾身”,作為教師也要善於反思。通過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的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的思索與修正,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即教師以自己的教育實踐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行為及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

做有效教師還要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説很重要。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我們這些為師者要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