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金字塔原理讀後感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6W

金字塔原理讀後感1

初讀這本《金字塔原理》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想了想,才發現這本書裏提倡的觀點和《麥肯錫方法》裏傳播的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也難怪,兩本書都是出自麥肯錫的顧問之手,兩本書的精髓都是教授人思維的方法,教導人們將混亂的思路按照一種邏輯整理清楚。

金字塔原理讀後感10篇

邏輯,也即思考的軌跡,是諮詢行業從業人員不可缺少的一種生存技巧。

在成為一名顧問前,我曾頗花費了一番心力來研讀那本被奉為經典的《麥肯錫方法》,卻還是感到一頭霧水,對於邏輯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MECE這些生硬的名詞上,不得要領。

在成為一名顧問之初,經過一個個項目的磨練,我才逐漸體會出邏輯的重要性,慢慢嘗試着按書中的教導用邏輯的方法去整理思路,並開始嚐到了甜頭。

在成為一名顧問一年後,我驚喜的發現自己對於邏輯的`思考問題已經產生出本能的依賴,並樂於將這種思維的方式運用到除工作之外的生活中。作為一種技巧,需要人有意識的、刻意的去加以練習和運用才能發揮功效,思維的技巧亦是如此。

在成為一名顧問兩年後的今天,我後知後覺的讀了這本《金字塔原理》,這是一本比《麥肯錫方法》更加詳細而系統的教程,是一本極好的指導人如何思考並如何表述思考結果的訓練手冊。思維的技巧,在這本書裏被淋漓盡致的剖析和展現。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本書提供給讀者一個平台,使其有機會對自己固有的思維方式進行基本的瞭解和測評,為後面的思維練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今天,我在讀這本書時,不再如兩年前讀《麥肯錫方式》時那般一頭霧水,不得要領。儘管書裏的某些章節現在讀起來依然很吃力,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來理解和體會,但我相信書裏所藴含的精髓我已經能夠領悟,其他不易理解的東西只不過是技巧,是需要花費心力勤加練習方能掌握的方法和能力。

因此,讀《金字塔原理》時,無需琢磨每一章節,每一個技巧,不理解就先放下,掌握書中提倡的邏輯的思考問題的理念才是最關鍵的。這種理念將滲透到我們的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最初她也許僅僅是幫助我們思考的工具——位於頭腦之外的一種技巧,慢慢的她終將成為我們思考時的本能——位於頭腦之中的一種習慣。

從思維的技巧到思維的習慣,是一個由表象到內在,由華麗到樸素,由刻意到本能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積累和沉澱,需要磨礪和感悟,艱難漫長卻其樂無窮。

金字塔原理讀後感2

最早聞此書來源於麥肯錫,今日方一睹風采。

未讀之前,先在大腦裏面想像了書中的內容。金字塔,除了埃及,除了四面體的立體形象,最容易在腦子裏面出現的是一個“平面三角形”,是一個上小下大的形象,從下至上層次越高,空間越小,地位越高。畢竟物以稀為貴嘛。自己的思維屬於發散型,由上面的想像自然猜到其原理必將是縱向層級的概念,以及橫向並列或平行的概念(當然不排除內容的交叉),這一橫一縱上也必定有邏輯的解釋。

翻開書,大致瀏覽,果不其然!

以上頭腦裏面圖像的想像,以及思維的過程很大程度上受益於《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簡單的説就是思維發散的過程,也是思維對話的過程。我用思維發散這個詞,即是指其由一級分枝,二級分枝,……一直往後發散的.過程,而且由數字的低到高是一種層級的概念,和金字塔類似;我用思維對話的過程,是表明這樣的一個過程,即在自己思維發散的過程中,從一級到下一級是一個對話的過程,類似於Q&A。

思維導圖就像一顆樹一樣,向四周的發散,更顯其生命性與活力,一個簡單的改變就很大程度的解放了思維。

當然,思維導圖遠非如此,空間的佈局,顏色的運用,圖像的運用,邏輯的使用,完美了結合了左腦與右腦,兩個皮層的協同讓你的思考,你的思維更富創造性。(説一萬句話,不如自己去實踐,呵呵~)幾年時間,思維導圖給自己帶來了太多的益處,心存感激。

金字塔與思維導圖相比,思維導圖算是進化的更為完全。根據金字塔原理產生的年代,估計tonybuzan當初説不定也受益於此,雖然其本人沒有提到。

《六頂思考帽》,把這三本書放一起説,我去提這一點,即色彩的應用,以及區分自己不同色彩的思考帽。顏色是對右腦極好的刺激,顏色本身不同的頻率帶給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因此,一方面想到了顏色是有意義的,也是信息的載體,因此在思維導圖裏面顏色的採用應該是與分枝內容具有同質性,這樣除在紙上構建外,在大腦裏面構建的導圖所帶的信息點會更多,回憶效率會高,而且切實提高思維的水平;另一方面,區分思維中的如事實陳述,如感情,如建設性,如否定等等,是很必要的,這樣問題更能得到有效解決,也提高了思考的全面性,避免片面性。

以思維導圖為核心,輔以金字塔原理,運用六頂思考帽的顏色與思維區分,全面思考,系統總結,發散思維,以及創新思維……

金字塔原理讀後感3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教你怎樣處理寫作中邏輯不清晰問題的書,能夠教會人們如何在有限時間裏,有效與人溝通,如何簡明扼要地進行寫作。採用金字塔方法,能避免邏輯混亂或不清晰。通過對《金字塔原理》的閲讀後,讓我學到了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怎樣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讓對方更容易的理解自己。其實説與寫很容易,但想把一件事情或是一個思想説好與寫好並不容易。

在我閲讀《金字塔原理》的過程中,他對我的感覺不同於其他書籍,更像是在閲讀一本工具書。每當看到有重點時,我都會把它記錄下來。以方便我在工作上的運用。《金字塔原理》告訴我們,在寫作時,要先有結論,然後再把結論的理由一層一層的展開,人們要想知道結論的理由就要往下看。曾經我的語言思路便總是喜歡把要説的主旨放在最後,而在之前用了很多鋪墊,弄到最後反而讓對方感到不厭煩。而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也或多或少的使用着金字塔原理,只不過我們使用的比較零散,沒有系統的引用。讀了這本書後,感覺以前很多是是而非的問題都找到了答案,使人茅舍頓開。

其實金字塔原理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並且對鍛鍊人的思維能力很有幫助,如果我們能把這種邏輯思維方式經常的加以練習,那麼在寫作與語言能力上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就寫作而言,我們每個人都有過不同的經歷,學生時代的作文,工作中的各種總結,參加不同會議的發言,甚至與同事好友的聊天等都有組織語言的過程,如何使你的發言精彩,使與會者記住你的講話內容,完全在於個人的口才與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否清晰,也就是《金字塔原理》所告訴我們的“自上而下”結構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讀此書並不是讀完就完了的,掩卷深思,如何在實踐中熟練運用才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目的。

另外,《金字塔原理》還強調,寫出條理清楚的文章的關鍵,實際上就是開始寫作之前先將你的思想放入金字塔結構,並根據以上規則進行檢驗。如果不能符合以上規則,就説明你的思維尚存在問題,或者你的思想還沒有得到充分完善,或者你組織思想的方式不能立刻使讀者理解你表達的信息。

由此可見,思想在寫作中是多麼重要。真正動筆寫,其實就是把你的邏輯思維,或者通俗的講,就是把你的思考理解過程寫下來。寫的時候已經成竹在胸了。寫之前的材料組織與與構思才是寫作的重頭戲。所以在寫作之前,請先動腦好好思考。

總之,《金字塔原理》確實是一部好書,是一本讓每個讀者受益終生的書,讀後真的讓人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也讓我從中悟出了很多的道理,不僅用文章凝練人生,也在文字中昇華自己。同時也感謝《中國會計視野》介紹推薦了這本書,相信會計同行們讀了這本書後,對工作中各種分析、總結、財務報告説明等的撰寫會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對工作水平與業務能力的提高亦會有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

金字塔原理讀後感4

我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很快看完了這本書,基本上使用的是馬未都介紹的速讀的方式。我忘記馬未都是在哪個電視節目上談過他讀書的方式——快速閲讀,只記得他説的具體方法,就是在閲讀書中每一段話的時候,只看開頭的一句與結尾的一句。這是因為往往每一段開頭的一句和結尾的一句話是對這段話內容的概括,這一點在西方作者的作品中表現得更為突出(中學生做英文閲讀理解題目的時候,遇到找段落大意的題目,一般也是使用這種方式)。

用這種方法閲讀《金字塔原理》這本書,發現使用的方法恰恰類似於書中提到的金字塔原理的特徵。這種閲讀是偷懶的,並非是使用了“金字塔原理”去閲讀,而是利用了作者“金字塔原理”的寫作方式。

書中一共提到了四件事:寫作的邏輯、思考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與演示的邏輯。利用歸納的方法,我們很容易看出來這本書是介紹邏輯學在一些實際問題上的應用。邏輯學屬於哲學範疇,哲學是有關智慧的學問,而邏輯學則是對思維方式的研究和訓練,是到達“智慧”的途徑。

所以説,學好邏輯是使用金字塔原理的基礎。無論是中國MBA、GCT考試,還是外國的GRE、GMAT,邏輯題都佔據了相當的比重,看來對於這些高級的知識分子,邏輯思維的正確與熟練是必備的素質與能力。

對於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不混亂的人,我們言語中一般會説這個人“腦子清楚”。但是腦子清楚並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更需要“表達清楚”,這就是邏輯思維的應用,也就是這本《金字塔原理》所講述的內容。

無論是寫作的邏輯、思考的邏輯,或者解決問題的邏輯與與演示的邏輯(也可以看作是語言表達的邏輯),都是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用到的。這本書並沒有給我們講述十分具體的操作,而是在進行這些活動時大腦思維的方法。這些方法中,又要歸納總結的,有要演繹推理的',都是千百年來智者思維的主要方式,也是對我們一生都會大有益處的思維方式。因此這本書在長達幾十年的上市時間中一直沒有被市場所淘汰,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國家,一直保持暢銷。

通過本文開頭所提到的快速閲讀方法,我們確實可以瞭解到了一本書所講述的大概內容。也就是説,我們看到了作者在寫作時,她的思維金字塔的上面幾層。但是,這是一本有關思維方法的好書,僅僅的泛讀是不能滿足我們學習金字塔原理的需要。我們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精讀,這樣也就會接觸到了金字塔原理的基層。

可見,我們也可以用金字塔原理的相關內容,來闡述對這本書的閲讀,而並不僅僅是寫作、思考、解決問題與演示這些活動的範疇。可見這本《金字塔原理》對我們所要求的,也不僅僅是讀完了一本書而已,而是能將這種思維方式掌握,並運用到更多的思維領域與活動之中

金字塔原理讀後感5

在寫作過程中,你的思維清楚嗎?我們往往會因為文章或表述上的條理不清而被扣上“思維混亂”的帽子。如何避免思維混亂,保持一個理性的正確思考?讀完《金字塔原理》一書,茅塞頓開。

《金字塔原理》介紹了一種處理寫作中文筆不清問題的新方法。思考和寫作其實是一碼事,寫作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一旦掌握這個原理,你的寫作能力肯定能夠得到驚人的改善。

這本書用清晰地脈絡,告訴人們寫作的過程是如何完成的,它總結概況了寫作的要領,讓人們相對輕鬆的`掌握寫作的基本技能。它把寫作的整個過程概況為四部分:思考的邏輯、寫作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和演示的邏輯。利用歸納的方法,我們很容易看出來這本書是介紹邏輯學在一些實際問題上的應用。

書中通過生動的舉例,詳實的介紹了整個寫作過程是怎樣產生的,寫作的目的是什麼,為達到寫作的目的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書中告訴我們,在寫作時,要先有結論,然後再把結論的理由一層一層的展開,人們要想知道結論的理由就要往下看。書中引用了米勒的“神奇的數字七”中所闡述的:“人腦的短期記憶無法一次容納約7個以上的記憶項目,大腦容易記住的是3個項目,當然最容易記住的是一個項目,這就意味着當大腦出現需處理項目增加到4—5個時,就會開始將其歸納到不同的邏輯範疇中,以便於記憶”。這個理論在現實中是非常實用的,告訴我們在發言或寫文章時,儘量將要點歸納成三條是最讓人容易記住的。

其次,書中“自上而下”的文章結構,告訴我們如何通過對事項的表述,使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書面文章要有“金字塔結構”,最頂部就是文章想表達的思想,最底層的就是由句子組成的段落,每個段落只包含一個思想,幾個段落形成一個章節,若干個章節就形成一篇文章。

金字塔原理讀後感6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教你怎樣處理寫作中邏輯不清晰問題的書,能夠教會人們如何在有限時間裏,有效與人溝通,如何簡明扼要地進行寫作;採用金字塔方法,能避免邏輯混亂或不清晰;通過對《金字塔原理》的閲讀後,讓我學到了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怎樣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讓對方更容易的理解自己。其實説和寫很容易,但想把一件事情或是一個思想説好和寫好並不容易。

在我閲讀《金字塔原理》的過程中,他對我的感覺不同於其他書籍,更像是在閲讀一本工具書;每當看到有重點時,我都會把它記錄下來。以方便我在工作上的運用。《金字塔原理》告訴我們,在寫作時,要先有結論,然後再把結論的理由一層一層的展開,人們要想知道結論的理由就要往下看。曾經我的語言思路便總是喜歡把要説的主旨放在最後,而在之前用了很多鋪墊,弄到最後反而讓對方感到不厭煩。而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也或多或少的使用着金字塔原理,只不過我們使用的比較零散,沒有系統的引用。讀了這本書後,感覺以前很多是是而非的問題都找到了答案,使人茅舍頓開。

其實金字塔原理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並且對鍛鍊人的思維能力很有幫助,如果我們能把這種邏輯思維方式經常的加以練習,那麼在寫作和語言能力上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就寫作而言,我們每個人都有過不同的經歷,學生時代的作文,工作中的各種總結,參加不同會議的發言,甚至與同事好友的聊天等都有組織語言的過程,如何使你的發言精彩,使與會者記住你的講話內容,完全在於個人的口才和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否清晰,也就是《金字塔原理》所告訴我們的“自上而下”結構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讀此書並不是讀完就完了的,掩卷深思,如何在實踐中熟練運用才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目的。

另外,《金字塔原理》還強調,寫出條理清楚的文章的關鍵,實際上就是開始寫作之前先將你的思想放入金字塔結構,並根據以上規則進行檢驗。如果不能符合以上規則,就説明你的思維尚存在問題,或者你的`思想還沒有得到充分完善,或者你組織思想的方式不能立刻使讀者理解你表達的信息。

由此可見,思想在寫作中是多麼重要。真正動筆寫,其實就是把你的邏輯思維,或者通俗的講,就是把你的思考理解過程寫下來。寫的時候已經成竹在胸了。寫之前的材料組織和構思才是寫作的重頭戲;所以在寫作之前,請先動腦好好思考。

總之,《金字塔原理》確實是一部好書,是一本讓每個讀者受益終生的書,讀後真的讓人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也讓我從中悟出了很多的道理,不僅用文章凝練人生,也在文字中昇華自己。同時也感謝《中國會計視野》介紹推薦了這本書,相信會計同行們讀了這本書後,對工作中各種分析、總結、財務報告説明等的撰寫會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對工作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提高亦會有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

金字塔原理讀後感7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教你怎樣處理寫作中邏輯不清晰問題的書,能夠教會人們如何在有限時間裏,有效與人溝通,如何簡明扼要地進行寫作。採用金字塔方法,能避免邏輯混亂或不清晰。通過對《金字塔原理》的閲讀後,讓我學到了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怎樣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讓對方更容易的理解自己。其實説和寫很容易,但想把一件事情或是一個思想説好和寫好並不容易。

《金字塔原理》中所引用的米勒的“神奇的數字七”中所闡述的:“人腦的短期記憶無法一次容納約7個以上的記憶項目,大腦容易記住的是3個項目,當然最容易記住的是一個項目,這就意味着當大腦出現需處理項目增加到4—5個時,就會開始將其歸納到不同的邏輯範疇中,以便於記憶”。這個理論在現實中是非常實用的,自從我懂得了這一理論後,每當在寫作時都儘量將要點歸納到不超過5點,效果還是不錯的。

其實金字塔原理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並且對鍛鍊人的思維能力很有幫助,如果我們能把這種邏輯思維方式經常的加以練習,那麼在寫作和語言能力上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對於學習工作中的我們已經養成了事實勝於雄辯的習慣。而作者無論在表達的邏輯、思考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中,都極盡用簡單的例子將深刻的道理表達出來,讓我們一目瞭然。比如在如何構建金字塔時,作者講述瞭如何使用自下而上的`思考為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構造創造條件。

構造金字塔時,我們首先提出主題思想,這便是金字塔的塔頂;然後針對這個思想,設想從哪些方面來確立塔頂的支撐點,然後開始背景-衝突-疑問-回答的序言寫作,最後才是塔基的材料。當我們自上而下的構造之後,就是自下而上思考建塔的過程。比如列出塔基上表達思想的所有要點,然後找出各個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最後得出金字塔塔頂的結論。從表達的邏輯,到思考的邏輯,再到解決問題的邏輯,最後到演示的邏輯,這便是思考邏輯的金字塔理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機結合得到了一個完美的作品。

《金字塔原理》中“自上而下”的文章結構,告訴我們的是,如何通過對事項的表述,使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書面文章要有“金字塔結構”,最頂部就是文章想表達的思想,最底層的就是由句子組成的段落,每個段落只包含一個思想,幾個段落形成一個章節,若干個章節就形成一篇文章。文章中的思想表達,應符合以下規則:1、文章結構中任一層次上的思想都必須是下一層次思想的概括;2、每一組中的思想都必須屬於同一範疇;3、每一組中的思想都必須按邏輯順序組織。

組織思想的四種邏輯順序:1、演繹順序;2、時間順序;3、結構順序;4重要性順序。文中提到的原則中的TOPS原則:T(targeted)有的放矢;O(over-arching)貫穿整體;P(powerful)擲地有聲;S(supportable)言之有據,這些在今後的寫作上還有思考上都有幫助。

總之,《金字塔原理》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式,幫助我們怎樣理清自己的思路,怎麼讓別人清楚知道我們所表達的東西。

金字塔原理讀後感8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教你怎樣處理寫作中邏輯不清晰問題的書,能夠教會人們如何在有限時間裏,有效與人溝通,如何簡明扼要地進行寫作。採用金字塔方法,能避免邏輯混亂或不清晰。通過對《金字塔原理》的閲讀後,讓我學到了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怎樣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讓對方更容易的理解自己。其實説和寫非常容易,但想把一件事情或是一個思想説好和寫好並不容易。

在我閲讀《金字塔原理》的過程中,他對我的感覺不同於其他書籍,更像是在閲讀一本工具書。每當看到有重點時,我都會把它記錄下來。以方便我在工作上的運用。《金字塔原理》告訴我們,在寫作時,要先有結論,然後再把結論的理由一層一層的展開,人們要想知道結論的理由就要往下看。曾經我的語言思路便總是喜歡把要説的主旨放在最後,而在之前用了非常多鋪墊,弄到最後反而讓對方感到不厭煩。而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也或多或少的使用着金字塔原理,只不過我們使用的比較零散,沒有系統的引用。讀了這本書後,感覺以前非常多是是而非的問題都找到了答案,使人茅舍頓開。

其實金字塔原理在我們生活中的非常多地方都是存在的。並且對鍛鍊人的思維能力非常有幫助,如果我們能把這種邏輯思維方式經常的加以練習,那麼在寫作和語言能力上會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就寫作而言,我們每個人都有過不同的經歷,學生時代的作文,工作中的各種總結,參加不同會議的發言,甚至與同事好友的聊天等都有組織語言的過程,如何使你的發言精彩,使與會者記住你的講話內容,完全在於個人的口才和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否清晰,也就是《金字塔原理》所告訴我們的“自上而下”結構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讀此書並不是讀完就完了的,掩卷深思,如何在實踐中熟練運用才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目的。

另外,《金字塔原理》還強調,寫出條理清楚的文章的關鍵,實際上就是開始寫作之前先將你的思想放入金字塔結構,並根據以上規則進行檢驗。如果不能符合以上規則,就説明你的思維尚存在問題,或者你的思想還沒有得到充分完善,或者你組織思想的方式不能立刻使讀者理解你表達的信息。

由此可見,思想在寫作中是多麼重要。真正動筆寫,其實就是把你的邏輯思維,或者通俗的講,就是把你的`思考理解過程寫下來。寫的時候已經成竹在胸了。寫之前的材料組織和構思才是寫作的重頭戲。所以在寫作之前,請先動腦好好思考。

總之,《金字塔原理》確實是一部好書,是一本讓每個讀者受益終生的書,讀後真的讓人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也讓我從中悟出了非常多的道理,不僅用文章凝練人生,也在文字中昇華自己。同時也感謝《中國會計視野》介紹推薦了這本書,相信會計同行們讀了這本書後,對工作中各種分析、總結、財務報告説明等的撰寫會有非常好的幫助作用,對工作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提高亦會有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

金字塔原理讀後感9

我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很快看完了這本書,基本上使用的是馬未都介紹的速讀的方式。我忘記馬未都是在哪個電視節目上談過他讀書的方式——快速閲讀,只記得他説的具體方法,就是在閲讀書中每一段話的時候,只看開頭的一句和結尾的一句。這是因為往往每一段開頭的一句和結尾的一句話是對這段話內容的概括,這一點在西方作者的作品中表現得更為突出(中學生做英文閲讀理解題目的時候,遇到找段落大意的`題目,一般也是使用這種方式)。

用這種方法閲讀《金字塔原理》這本書,發現使用的方法恰恰類似於書中提到的金字塔原理的特徵;這種閲讀是偷懶的,並非是使用了“金字塔原理”去閲讀,而是利用了作者“金字塔原理”的寫作方式。

書中一共提到了四件事:寫作的邏輯、思考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和演示的邏輯。利用歸納的方法,我們很容易看出來這本書是介紹邏輯學在一些實際問題上的應用。邏輯學屬於哲學範疇,哲學是有關智慧的學問,而邏輯學則是對思維方式的研究和訓練,是到達“智慧”的途徑。

所以説,學好邏輯是使用金字塔原理的基礎。無論是中國MBA、GCT考試,還是外國的GRE、GMAT,邏輯題都佔據了相當的比重,看來對於這些高級的知識分子,邏輯思維的正確與熟練是必備的素質與能力。

對於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不混亂的人,我們言語中一般會説這個人“腦子清楚”;但是腦子清楚並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更需要“表達清楚”,這就是邏輯思維的應用,也就是這本《金字塔原理》所講述的內容。

無論是寫作的邏輯、思考的邏輯,或者解決問題的邏輯和演示的邏輯(也可以看作是語言表達的邏輯),都是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用到的。這本書並沒有給我們講述十分具體的操作,而是在進行這些活動時大腦思維的方法;這些方法中,又要歸納總結的,有要演繹推理的,都是千百年來智者思維的主要方式,也是對我們一生都會大有益處的思維方式。因此這本書在長達幾十年的上市時間中一直沒有被市場所淘汰,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國家,一直保持暢銷。

通過本文開頭所提到的快速閲讀方法,我們確實可以瞭解到了一本書所講述的大概內容。也就是説,我們看到了作者在寫作時,她的思維金字塔的上面幾層。但是,這是一本有關思維方法的好書,僅僅的泛讀是不能滿足我們學習金字塔原理的需要。我們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精讀,這樣也就會接觸到了金字塔原理的基層。

可見,我們也可以用金字塔原理的相關內容,來闡述對這本書的閲讀,而並不僅僅是寫作、思考、解決問題和演示這些活動的範疇。可見這本《金字塔原理》對我們所要求的,也不僅僅是讀完了一本書而已,而是能將這種思維方式掌握,並運用到更多的思維領域和活動之中。

金字塔原理讀後感10

這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説還是沒説,而是我説了什麼你卻沒明白是怎麼回事。

《金字塔原理》認為如果有人希望通過閲讀你的文章瞭解你對某一問題的看法,那麼他面臨的?是一項複雜的任務。因為即使你的文章篇幅很短,譬如只有兩頁紙,文章中也會包括大約100個句子。讀者必須閲讀每一句話、理解每一句話,並且將每一句話互相關聯,融會貫通。如果你的文章結構呈金字塔形,文章的思路自金字塔頂部開始逐漸向下展開,那麼讀者肯定會發現你的文章比較容易讀懂。這一結論反映了作者芭芭拉?明託對思維工作方式的一些基本發現:

大腦自動將信息歸到金字塔結構的不同分組中,以便於理解。

任何預先歸到金字塔結構中的思想組都更加易於理解。

這説明任何書面文書都應有意地將其思想組織成金字塔結構。

先提出總結性思想,然後再提出被總結的具體思想

控制你表達思想的順序是做到清晰寫作的唯一最重要的行為,而最清楚的順序就是先提出總結性思想,然後再提出被總結的具體思想。

讀者(或聽眾)的大腦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他們會假定一同出現的思想在邏輯上存在某種關聯。如果你不預先告訴他們這種邏輯關係,而只是逐句地表達你的思想,讀者量體裁衣自動從中尋找某種共同點,將你表達的思想進行歸類組合,以便了解各個組合的意義。

但是,由於人們的知識背景和理解力千差萬別,他們很少能夠對你表達的思想作出與你完全一樣的'解讀。事實上,如果你不預先告訴讀者某一組思想之間的邏輯關係。他們很有可能會認為某一組中的思想之間根本沒有任何聯繫。退一步説,即使人們能夠作出與你完全相同的解讀,你也使他們的閲讀增加了難度,因為他們必須自己找出這種未被説明的邏輯關係。

讀者在攝入信息的時候,總是在尋找一種能夠將所攝入信息聯繫起來的結構。為了保證讀者找到的結構就是你希望他採納的結構,你必須提前把這種結構告訴他們——這樣他們就知道要尋找哪個共同點。否則,讀者很可能會發現某種非你所望的邏輯關係,甚至還可能根本發現?了任何邏輯關係,這樣既是在浪費你的時間,也是在浪費讀者的時間。

概括地説,讀者必然會將所讀到的思想進行歸類概括,以便記住這些思想。如果作者傳達給讀者的思想事先已經經過歸類和概括,並且按自上而下的順序表述出來,讀者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