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原則讀後感(精選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3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原則讀後感(精選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原則讀後感(精選5篇)

原則讀後感1

《原則》一書內容十分豐富,作者Dalio將自己超過四十年的人生經歷和創業經驗和盤托出,向讀者娓娓道來。我想,無論讀者是誰,無論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大概都會從此書中受益。也正是因為如此,每位讀者閲讀後的體會和收穫也將很不相同。我在這裏談談令我感受最深的幾點。

首先,要多做有意義的思考。本書一開始,就開明宗義地提出了三個問題:(1)你想要什麼?(2)現實是什麼?(3)你打算怎麼做?如果不打算稀裏糊塗地過一輩子,這幾個問題都是我們需要想清楚的。一開始的時候,或者在很長時間內,我們也許對這幾個問題都沒有清晰的答案;甚至,隨着我們的閲歷增長,人生目標也在不斷變化。但我們必須經常思考這幾個問題。

根據我的經驗,人生中的很多不快和痛苦,都是由於自己的期望和現實之間的不匹配造成的。期望和現實之間有差距,這很正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有兩個選擇。第一是選擇接受現實,因此拉低自己的期望。第二是不打算接受現實,那就需要制定出一個行動的計劃,讓現實逐漸向期望靠攏。我們可以短時間生活在期望和現實的巨大差距之中,但時間長了肯定行不通。

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期望和現實往往也都在不斷變化,因此這是個動態調整的過程。最理想的狀態是,我的期望總是設定得比現實高那麼一點,這樣我既有動力去努力工作,也不至於因目標定的太高而氣餒沮喪。

其次,是要極端誠實、正確面對自己的弱點。這裏説的誠實,不是説不能欺騙別人,因為那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之一,根本就不在討論範圍內。這裏的意思是説,要極端誠實地面對自己。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的性格如何,我們的強項和弱點是什麼,我們自己最清楚。如果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找別人幫助。我們可以嘗試,可以提高,可以失敗,但不能偽裝。如果不能對自己誠實,不能正視自己的弱點,那我們就很難進步,就無法擁有更加有意義和成功的人生和職業。

和多數人的觀點不同,Dalio告訴我們有弱點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在他看來,他沒有遇見過完美而成功的人士。即使他眼中的英雄,在一生的經歷當中也會不斷遇到各種挫敗,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的弱點所導致的。但這些英雄式的人物能夠正視自己,能夠克服弱點,並不會讓自我感覺阻礙自己的進步。這一點對我們來説尤其重要。我們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我們的弱點會被立刻且毫不留情地放映在業績上。在市場面前,我們的自我感覺或者面子毫無價值。比如,我們做錯了方向,難道市場會顧及我們的面子問題而改變其運行方向嗎?當然不會。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做的只有收起面子、認識錯誤、糾正錯誤,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

第三,和上面那點相關聯的是,我們如何面對失敗。我們不是不可以失敗,而是該如何去面對失敗,是被失敗打倒,還是把失敗當作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從中汲取經驗而完善自己?個人如此,機構也是如此。比如很多公司在挫折面前就一蹶不振,甚至退出歷史舞台。Dalio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幾十年前道瓊斯指數中的成分股,只有很少數目前還在指數當中,就是這個原因。尼采説過,“凡是殺不死我的都會讓我更強大”。沒錯,但前提是我們要從錯誤中學習。

在如何面對失敗的態度上,古往今來人們的分歧其實還是挺大的。我有種感覺就是我們的文化似乎對失敗非常不寬容。比如,在歷史上,如果是武將戰敗了,那麼等待他們的結果就比較悲慘,一般是要被軍法處置的,比如被斬首。如果是文臣失敗了,比如推行某種變法失敗,那麼等待他們的常常是身敗名裂,甚至在道德上被譴責。這些情況在我們的歷史上一再重演。但反觀西方,對失敗就寬容很多。比如在古羅馬,戰敗的將軍一般不會受到嚴厲的懲罰,除非有通敵賣國的嫌疑;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會被重新啟用,繼續在戰場上馳騁。古羅馬人認為,敗軍之將從失敗中學到勝利所不能帶來的寶貴經驗,而且軍人的榮譽感會驅使他們今後去追逐輝煌的勝利。

只允許勝利而不能容忍失敗還將引發更多的問題,比如不敢嘗試,比如當事人想盡辦法掩蓋失敗。這方面,已經有很多智者做過很多的論述。對於我們來説,這問題非常關鍵。在金融市場上,失敗是常態,有個説法是:長期來看,如果你“只有”50%的成功率,那就已經很好了;能有60%的成功率,你就是傳奇;如果你的成功率能達到70%,你就是上帝。

原則讀後感2

我想要什麼?事實是什麼?如何實現?

首先感謝推薦我讀這本書的Tony老大,雖然只讀了7天,卻讓我受益良多。此書開頭就引起了我深度的思考。1,我想要什麼?其實做萌煮之前,我就做了手工輔食,初心就是為了讓我的寶寶吃的安全健康,這正是這份初心,讓我和萌煮的理念不謀而合。如果説我現在短期想要什麼,就是讓我的寶寶吃的健康安全,與此同時又能讓我有點額外的收入,這就是額外的饋贈。2,事實是什麼?從做萌煮到現在,已經4個月了,我的寶寶不僅吃的有保障,我也有幸認識了一羣有能力,有內涵,又温暖的姐妹。我們每天一起共事,一起樂此不疲的為孩子付出。互相幫助,一起進步,每天都充實富有意義3,面對事實如何實現我的願望?我想讓美好的東西傳遞下去,我就需要不斷的去努力,但是不是盲目的努力,要有目標有計劃的努力。4個月,我開始感覺到自己到了瓶頸期,浮躁,沒有頭緒,有一腔熱血,卻感覺自己無處拋灑,感恩此刻可以有幸看到這本書,讓自己沉澱下來,希望看完之後,我會得到這個答案!

真誠,要謙遜,要心胸開闊

記得剛開始看這本書,我就把一段文字複製給我的姐妹看,這段話就是擁有共同價值觀的人才能相處的融洽!但是,相處的過程,切記要真誠,要謙遜,要心胸開闊。這個也是我做人的原則。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我是一個普通的人,所以面對誰都要謙遜,保持尊敬,因為,我不見得比其他人優秀,就算比我差的人身上,也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然而我又是一個不普通的人,我生活樂觀積極,敢於嘗試敢於挑戰,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併為之努力奮鬥。想來,這就是我為人處事的原則吧。環顧於我相處的十分要好的朋友,他們的身上也的確有很多和我一樣的特質。

我喜歡這個真實坦蕩認真用心做事的團隊

説了些額外的事情,繼續説回我和萌煮之間的羈絆。我的朋友有問過我説,做這個副業之後你每天忙忙碌碌的,收入一定很好吧?當我告訴她,我每個月的收益她有點不相信。是的,萌煮也許現階段給予我的價值回報或許不如我的預期,甚至説賺錢的副業有更多的選擇,但是我還是樂此不疲的輸出,並不是説我人格多麼高尚,真正的原因是萌煮帶給我的感受,我喜歡這個真實坦蕩認真用心做事的團隊,也深深的認同這個團隊的價值文化,這些都讓我和萌煮精神上有了共鳴。當你為你發自內心喜歡做的事去努力的時候,沒有把賺錢作為你唯一的目標的時候,這個過程確實是輕鬆的是愉快的。但是當你全心全意去投入,努力工作之後,我想回報給你的,肯定不止是金錢,肯定還有一羣天南海北和你有共同價值觀的朋友,你自身能力的提高,甚至説你思考問題高度的提高,這些可能真的是金錢換不來的。以上是我這一週的讀後感。期待下週這本書會帶給我更多的驚喜和收穫。

原則讀後感3

《原則》這本書,是橋水基金的創始人總結自己的一生所得的感悟和原則,從創業的歷程講起,進而談到了工作和生活。

在談到自己的成就和取得成功的原則時,不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更是啟發我們每個人從內心深處的需求出發,去思考對自己而言什麼是成功。不管是享受生活還是改變世界,沒有任何的對錯和好壞,全憑自己的權衡,當獨立判斷自己最珍視的是什麼之後,找到其實現的'途徑,努力為之拼搏,享受這個過程,最後找到真正的自我。

這一觀點始終貫穿着整本書,沒有任何成功僅僅是通過讀了一本書或者完完全全按照書中的原則去做就能達到,這也是我和作者一致認同的一點。書中所提及的作者的經歷,大多是創建橋水和他在成長中的錯誤教訓,也許他職業的特殊很難有代表性和普遍指向,而且作者大量的舉例和故事,很容易分散我的注意力,導致我忽略掉原則本身和追尋事件前因後果的聯繫,所以從一開始的閲讀,我就提醒自己定要透過事例看到其描述的原則的邏輯與價值,權衡他們,並判斷他們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適用於我和我的生活環境,以及能否幫助我實現目標。

在我看來,成功的反義詞不是失敗,而是平庸。我很認同作者的一點是,他也在提及自己的成長軌跡中寫到:“與失敗比起來,我對乏味和平庸的恐懼要嚴重得多,對我而言,很好的事要比糟糕的事好,而糟糕的事要比平庸的事好,因為糟糕的事至少給生活增加了滋味”。

在我大學畢業,結束了十六年的學校教育之後,我真的有去想過這些年的教育教給了我什麼,我像是一個沒有跑偏軌道的動車,順利地抵達了學校的終點站,社會的首發站,但是我卻沒能在這旅途中找到自己所熱愛和擅長的,願意去傾注熱情和努力的東西。與其説自己過得平庸,不如説自己已經想不出如何讓生活變得有趣了,更不用提該怎麼用自己的方式去定義成功。

所以我要求自己,不斷地去接觸不同的人,去理解他們,融入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傾聽,觀察,因為“保持足夠的好奇心,始終願意去理解那些看問題與你不一樣的人是怎麼形成他們看問題的方式的,你將會發現這很有趣,而且益處無窮,而你獲得的更豐富的視角將幫助你決定你應當怎麼做”,同時,試着去嘗試新的事務,會更加了解自己。

自從工作以後,我越來越覺得人是沒有極限的,要學習的東西沒有極限,可以忍耐的東西沒有極限,包括一個人的彈性也是沒有極限的。當下覺得不能跨過的坎,不能説服自己的心結,以己見就認為不好的事,到最後還是挺過來了,回過頭才發現自己當初是考慮得是多麼不周全,也忽略了任何事情的發展能受控的部分真的太小太小了。

“人越是想要追求卓越,就必須挑戰自己的極限,而挑戰自己的極限可能使你一蹶不振,這將造成很大的痛苦,你會覺得自己已經失敗了,但這不一定是失敗,除非你自己放棄。但之後你的痛苦將會逐漸消散,你在未來將會迎來很多其他的機會,儘管當時的你也許看不清這些機會。”

作者的這些話字字擊打着我的心,也剛好印證了我最近遇到的一些不順心的事,一個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成功或者機遇也是如此的不可控,那些不能自療的壓力和難題,不如勸服自己往遠了看。我所能做的是總結這些失敗提供的教訓,學會謙虛和極度開明的心態,然後繼續挑戰自己的極限。

看這本書,很慢。因為我總是停下來,不由得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如此相似的經歷或者錯誤,也許每個人的一生會遇到不盡相同的事,但是其中的因果和聯繫讓我和作者屢屢產生共鳴。

成功者和平庸者,不會因為成功了就過得更加開心,也不會因為平庸着就放棄了生活。説到底,快樂是自己感受的,成功也是自己定義的,最重要的,“成功的滿足感並不來自實現目標,而是來自努力奮鬥”。

原則讀後感4

每年都有暢銷書,20xx年的暢銷書之一據説是《原則》,有諾泰的夥伴向我推薦這本“網紅書”,遂託同事一起買來閲讀。書很快到貨,厚厚的一本,黑黑的硬皮封面,簡單的裝幀設計,一下子讓我想起了《聖經》的裝幀......

書中介紹了大亨瑞.達利歐的成長曆程及他在生活以及工作的歷程中所摸索、信奉的原則,如“痛苦+反思=進步”“極度開放”“極度透明”“民主意見徵集”“建立分析模型”“英雄的成長路徑”“極富智慧極度務實”等很多,不一一列舉,雖然,作者不一定看到這篇讀後感,但是我仍要在此對作者的真誠、熱情、無私、辛苦付出和高質量的內容表示感謝!

掩卷而思,這些原則是作者總結和遵循並導致其成功的寶貴原則!但是,這些原則能在每個人身上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這就如面對乾涸的大地,上帝賜給了甘霖,但是大地上的每株草木生靈吸收的是不一樣的,無緣吸收的也大批存在......

這是為什麼?“痛苦+反思=進步”。痛苦是個人慾望和環境造就的。反思呢?什麼造就的?為什麼有人反思進步了,大部分人在不停抱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循環往復,沉迷苦旅?找不到最根本的原因,那這台進步的機器還是無法啟動......

慾望是人都有的,環境是人人都面對的,這兩者以及這兩者的產物“痛苦”都是人人享有,人人生而平等的。那不一樣的就是“反思”了,那,能啟動“反思”的核心驅動力是什麼呢?我認為,是堅韌而又渺小到微不足道的“上進心”。

“上進心”很渺小,渺小到我們壓根看不見摸不着。“上進心”必須夠堅韌,堅韌到百折不撓。

這是我們人與人之間唯一的希望和區別!這是我們最可貴的品質!是我們活出精彩人生的底層心法。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環境如何艱苦,任務如何艱鉅,擁有“上進心”“心懷希望,堅毅前行”是我們心中永遠的不滅的前行燈塔!

原則讀後感5

瑞·達利歐,作為一位金融界具有影響力的對衝基金創始人,三十年來,領導着橋水基金公司,叱吒風雲。與他惺惺相惜的摯友喬布斯一樣,他曾有一段時間痴迷冥想,都擁有超強的創造力,可以在一次次的重大錯誤中,不斷修正學習,讓自己進化。而《原則》,正是他對過往經歷的生活和投資的普遍性指導。整個下午,我都試圖在和瑞·達利歐“隔空”對話。

人類如此渺小,無論如何努力和勤奮,對世界有多麼準確的研究,他説,你都不能夠真正預測下一步真正會發生什麼,這被稱之為“不確定性”。沒有防守的進攻,在全球外匯市場和債券研究中就會變成賭博,“不確定”性已經讓他的好幾位最富有的朋友徹底破產。達利歐本人也曾經兩次破產,到最後公司只剩下他一個人,但得益於原則,總能像不死鳥一樣經歷“鳳”凰涅槃重生。在他看來,如何建立防守機制,形成一個應變的操作系統,這也被稱之為“原則”。

在達利歐看來,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生物叢林中存活,必須不斷進化。資源從來都是有限的,20%的人掌控着80%的資源並非偶然。無論哪一個領域,總是有一小撮人,特別優秀,他們就是制定並主宰各種規則的英雄。例如達芬奇、牛頓、富蘭克林、愛因斯坦、丘吉爾、喬布斯、比爾蓋茨……等等。於當下的中國商界,此現象更甚,風投市場紅杉資本基本能夠在每一個大的趨勢賽道精準布點;阿里巴巴和騰訊作為中國最好的互聯網巨頭,在各個細分領域取得霸主地位,強壓着中小創公司變成阿里系、騰訊系;華為專注電信領域的研發,挖了足夠深的護城河,難逢敵手,這些都不是偶然。

細細品讀之下,你會發現,作為一個對衝基金的創始人,在他相當長的財富自由之後,金錢已經不是他的唯一訴求,他在追求一個快樂的人生和和諧的人際關係。他試圖做一些有挑戰的事情。他對神經科學、腦科學、心理學,具有超高的額外興趣,並嘗試和各個領域的專家交流,以獲得充分開放的心態,而後者,正是他最引以為豪的事業成功的法寶。

世界的能量相互守恆,沒有人能夠持續“佔有”任何一筆財富,包括,瑞·達利歐。作為一個動物性存在,人,需要有一定的金錢來購買生活資料,並以此維繫自己的生命。因此,沒有錢,萬萬不能,但錢一旦越過標準,就會越來越變得不重要。我一直認為,金錢,於五行之中,不僅屬金,也屬水,一時擁有,然後可能轉瞬即逝。

昨天,5月10日,李嘉誠先生正式退休了,眾所周知,香港長和系創造了資產神話,讓他一度成為了華人首富。可以想見,幾十年來,他個人擁有財富的數量,是何等的巨大。也許很多人羨慕他擁有的鉅額資產,可事實上,他亦不過是一個凡人,世界是如此的奇妙和偉大,這一丁點的財富,在世界發展的長河中,根本無足掛齒。與其豔羨他創造的財富,不如尊敬他的為人處世價值觀。一位90歲的老先生,幾乎沒有休息過,一輩子忙碌於自己的事業中,最終捐贈了大量財富用於教育和醫療,這真的很讓人尊敬。我想,李嘉誠先生一定是看透了金錢的本質,財富才能源源不斷地聚集在他身上,正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也。所以,人心真的特別奇妙,往往一個思維轉化就能改變一切,一旦對某事某物看破,就沒有什麼可以執着的了。

達利歐認為,除了財富之外,健康、積極的人生觀極其重要。我們要先學會和自己相處。讓自己不管有沒有財富,而變得快樂起來。許多人有這種危險,擁有了財富,卻並不快樂。許多人為了汽車、房子、遊艇、江邊豪宅等等,辛辛苦苦奮鬥一輩子,一旦擁有,卻不一定快樂,實乃可悲。

站在平視而不是仰視的角度來揣摩達利歐,我會想,作為一名優秀的對衝基金創始人,他滿足了嗎?到了人生的晚年,他還想幹什麼?他實現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了嗎?沒錯,他管理着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1500億美金資管規模),他的團隊擁有最優秀的人才,他設計了流水線式對衝基金的管理流程。可以説,這麼多年以來,他被各種各樣的鮮花和掌聲簇擁着。但他筋疲力盡,而且不能夠專心,自言雖然每週工作80小時,一邊管理着資產,一邊管理公司,仍舊不能在最佳狀態,時間遠遠不夠。顯然,他被束縛住了。人終究要考慮清楚,你到底是將工作視為什麼,是駕馭它還是成為它的奴隸?是享受它,還是被它牢牢地束縛?也許,從人生終極意義的理解上,達利歐並沒有達到最佳,缺乏一些中國佛道的超脱。

面對社會發展的無序,人生際遇的偶然,事物變遷的無常,我們當如何自處自洽?達利歐的態度很簡單,謹守住自己的原則,依循着原則工作,依循着原則生活,那末,結果自然不會太壞。我想,這些原則不僅對達利歐有用,對我們每個人自身的成長也有莫大裨益。試問,誰能獨享有這些具有普世價值的原則,抑或藏之於名山?

合上全書,畫完感觸文字的最後一根橫線,一次關於自我、人生的透徹反思就暫且告一段落。想想,人若常以《原則》為矢的,置“身”於其中,然後自省自勵,等再次抬頭看這周遭,必將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