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7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36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發展心理學》讀後感7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700字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700字1

下班了,伴隨着同事們關門鎖門的聲音,靜下心來,結合自己近年來與心理學接觸的有限經歷,以及最近閲讀《發展心理學》第一章《畢生發展緒論》的有限心得,提煉出“從盲人摸象到睜眼觀象”這個自認為還算形象的題目。

因為從事婦女兒童工作的原因,斷斷續續接觸到一些與心理學有關的書、人、事、物,東一榔頭西一榔頭,腦海裏星星點點記錄下或模糊、或碎片的概念,就象盲人摸象般,覺得心理學是張德芬、是家排、是心理動力學、是海藍博士、是曼陀羅、是海靈格、是催眠……這個領域的知識始終是一團亂麻,和完全不懂的人還敢白話兩句,在專業人士面前只能噤若寒蟬。

今年2月下旬從朋友那裏得知景老師去年組織了一個《發展心理學》的主題閲讀羣,大家通過共同學習竟然意猶未盡,紛紛建議“重走長征路”,感到既好奇又興奮,立即購書入羣。按照要求僅讀了1個章節便有了豁然開朗的感受,心理學這頭“大象”一下子立體起來,原來不是“扇子”,不是“柱子”,更不是“一堵牆”。“畢生發展”是考察個體在生命歷程中行為的發展、變化和穩定模式的學科領域。這本被北大心理系選中作為教材的大部頭,以全面的視角,按照時間發展順序縱觀個體從產前階段到成年晚期和死亡的發展過程,其完備、條理的.編書特點極其符合自己的學習口味,雖然專業性很強,但讀起來充滿了樂趣感。

當然,由於零基礎,底子太薄,專業術語前面讀後面忘,邏輯分類前面記後面丟,年近半百怎麼也無法與青春年少的好時光攀比。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重複讀,擠時間將前30頁品讀了3遍,每一遍都有新發現、新理解和新風光。

儘管如此,依然感覺沒有讀透,好在這是緒論,很多內容在後面的章節都會展開來講,相信隨着課程的不斷深入,在景老師的引領以及各位學友的共同參悟下,《發展心理學》會滿足自己的諸多期待。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700字2

今天,我又坐在合德熟悉的教室裏,聽由楊老師講《發展心理學》。不一樣的是這次我聽課的角度有所不同,原來注重的是課程的內容,這次我不但温習了課程內容,也重點關注了楊老師講課的一些技巧,有以下幾點感想:

1、課程開始,老師用了謎語與論語經典句子來推出本門課程,人的一生,發展心理學。

2、課程中,老師用了很多提問的方式來引出重點內容。對於學員回答問題後,不論對錯,給予鼓勵,從而激發學員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3、下午的時間特別容易犯困,老師採用遊戲的方式與大家進行互動,讓大家振作下精神。這個關於“觸覺”的遊戲,我上次參與過,這次作為觀察者看大家做這個遊戲。事實上,個人感覺這次,部分同學不夠投入,結束的時候,在老師未做指示前,就各自回位了,效果並不是那麼理想。但是,楊老師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每個班級表現不同,感受不同,我接受大家的不同”。確實,作為老師,也許都會有期待,但是並不是每一次都會達到相同的`效果,所以即使同樣的遊戲,對象不同,結果會不一樣,接受不同,多麼重要。

4、以往聽課的時候,對於書本的知識理解就基本夠了。但是,對於授課的老師,相對的深度與廣度就不同。課程外要做的功課還有很多,許多延深知識點需要用案例來讓學員更容易理解。比如:生活中與孩子的交流、英國的紀錄片內容,心理學家做的實驗“打玩偶”模仿遊戲等等,個人感覺,自己在這方面很欠缺。

5、發展心理學理論內容比較枯燥,楊老師的講課語速、聲音用平鋪直述的方式進行授課,部分學員也許會注意力不夠集中。所以,個人感覺語速、聲調也是技巧。

6、這一章的內容還是比較多,從概述到人的一生各個階段。這次,楊老師講課的重點在前面一、二節花了比較多的時間,最後中年與老年期內容來不及涉及了,只能留待下次時間。所以,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把內容講述完成,時間控制也是需要我們關注的。

《發展心理學》讀後感700字3

我的感受

第7,8章主要介紹認知發展:信息加工的觀點;智力:心智表現的測量。

儘管嬰幼兒有很強的記憶能力,但大多數成人對他們三歲前發生生的事無法回憶起來。那是因為他們早期的記憶的存儲方式與成人不一樣,而且早期的記憶是以非語言符號的形式保存的。即使他是有記憶的,但卻無法用現在的思維方式提取出來。智力定義為一種或一系列能夠使人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的特質。遺傳和環境對智力表現都有重要作用。智力成就這一發展領域同時受到天性與教養兩種強大力量的指引。

聚合性思維要求個體找出問題的一個最佳答案,並且要精確,這正是智力測驗所測量的內容。相反,發散性思維要求個體發現問題的各種不同的答案和解決方法,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創造力是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與智商分數之間只存在中度相關,家庭環境對發現性思維的影響作用似乎比遺傳因素更強。那些創造力強的兒童的父母經常鼓勵他們的好奇心,並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去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深入探索。

我的思考

創造力在現在的社會比智力和知識更重要。想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要鼓勵孩子多提問和冒險,培養孩子的堅持性和內在興趣,儘量少要求孩子死記硬背或者避免正確答案唯一的`問題,強調對問題的討論過程,找出多種答案,有助於發展他們的發散性思維,但現在中國的功利性教育和應試教育卻扼殺了孩子們的創造力。

我們以前的學習氛圍沒這麼壓抑,都是在國中或高中時才開始發力,辛苦學習。而現在的國小生的作業已經要寫到晚上九點或十點了,每個作業父母都要簽字,弄的親子關係比較緊張。或許我們應該樹立一種觀念,小孩在學校學習狀況與將來的生活質量是中度相關的,不是完全成比例對應的,多給孩子一點寬鬆的環境,讓他們有一個可以回憶的美好的童年,或許對他將來的事業、生活有更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