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心理學讀後感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2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學讀後感15篇

心理學讀後感1

讀過這本書後使我對心理教學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與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只有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才能達到教學的完美結合。本書中的很多理念解決了我在心理教學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不僅揭示出教育過程中應當瞭解學生的特點,並且闡述了這些特點對教學過程會產生的影響。作為一名教師,瞭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學習,學會如何有效指導學生學習是最重要的事情。教與學應是不分離的,它就是一個共同體,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清教學的實質。學會全面地去分析問題,學會在整體中去把握;不再教學分離,既要認識到自我的侷限,又要善於去發掘自身的潛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表達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則永遠是教學最本質的核心。

書中從職業的角度來看,將教師的成長歸結為教學新手成為教學專家的過程:

1、新手水平。

新手水平的教師是師範生或剛進入教學領域的教師。在這個水平上,教師的任務是學習一些陳述性知識,如一般的教學原理、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等,並熟悉課堂教學的步驟和各類教學情景,獲得初步的教學經驗。

2、高級新手水平。

高級新手水平的教師是具有兩三年的教齡的教師。他們的言語知識與經驗相融合,教學事件與特定知識相結合。

3、勝任水平。

並不是每個教師都能夠達到勝任水平的。其教學有兩個特徵:能有意識地選擇要做的事;在教學活動中,能確定教學事件中的主次。此水平的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有較強的自信心,但是他們的教學技能仍然達不到迅速、流暢與變通的水平。

4、熟練水平。

熟練水平的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教學情境和學生的`反應有敏鋭的直覺力。他們從不同的教學事件中總結共性,形成事件間的模式識別能力。

5、專家水平。

在處理課堂教學事件時,專家水平的教師不是以分析和思考的方式有意識地選擇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教學活動,而是以直覺的方式立即作出反應,並輕鬆流暢地完成教學任務。我感覺自己目前還是處於高級新手水平,這條教師的修行之路還很漫長,需要自己不斷地去摸索,不斷地去改進。

閲讀這本書深有感觸,書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學機制、教學理念,與我們的教育教學息息相關。使我們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與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只有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才能達到教學的完美結合。

心理學讀後感2

今天開始學習心理學知識,讀到心理學發展簡史的時候頗有一些感觸。

如果説真正的心理學知識是一個完整的人,那麼我看到的就是肢體的碎片,扭曲變形的內臟,一地雞毛。當然,有些組織的部分還是比較完好的,但這些碎片呆在一起不停地互相吵鬧,沒個消停。往往都是後代否定前人,或是同代人之間的互相否定。

本該是研究人的心理的嚴肅的重要的知識,而現在呈現於我面前的卻是一團亂麻。

有些研究的思路其實是很好的。比如祖師爺馮特,運用讓被試者在實驗室中自我觀察的方法進行研究。我沒想到會在普通的知識中看到這樣的真知灼見,但遺憾的是馮特的這種方法被後世已經基本否決。

同時代的美國人華生,以人的身體對外在刺激的反應為研究對象,認為這些反應“不外是肌肉的收縮和腺體的分泌。”這也是真知灼見,是把人當做機器來研究。但我很不解的是,華生非常反對馮特的構造心理學。兩者矛盾嗎?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個問題而已。華生的這種狹隘讓我感受到他的無意識,當然,華生也是一個代表。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只要自己認定了一個道理,就盲目地去反對與之相反的理論,而不去考慮兩者的兼容互補性。似組詞

以上兩個人物屬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他們的理論我覺得還是有價值的。而到了20世紀50、60年代往後,心理學的.發展出現了巨大的倒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羅傑斯和馬斯洛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這個學説認為人有自我的純主觀意識,只要有適當的環境,人就會努力去實現自我、完善自我。該學説反對生物還原論和機械決定論。

一開始我想説這個學説是垃圾,後來想想這是太抬高它了,實際上這根本就是心靈的毒藥。羅傑斯和馬斯洛該好好看看前人的書,比如帕斯卡爾,馬可奧勒留之類。這樣的理論,根本無法用差勁來形容。當然另一方面,也許大眾需要的正是這個。

當代還有一個著名的流派叫生理心理學,那一大串定義我看都看不懂,裏面把眾多的名詞和領域集中在一起,非常混亂。誠實守信

由此可見心理學發展的倒退,而人類的文化大概也是這樣倒退的。從創始的清晰,到後代的不斷反對,不斷提出新觀點,然後不斷把各種不相干的東西混雜在一起。亂作一團。

這就是“人”,反對、重建,反對、重建,但全是碎片,全是混亂。以目前的這種情況,所謂“心理學”還會發展嗎?人類的知識還會發展嗎?等待它們的,只有毀滅。它們不僅無生命,而且畸形,早晚會嚥下最後一口氣,或毀於一旦。涅槃,即是如此,只有把舊有的全部毀掉,新的才能有土壤和空間生長出來。

心理學讀後感3

一個人在人際交往中是否能擁有好人緣,在其一生中能否取得巨大成就,跟這個人的情商、氣場和影響力有着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美國哈弗大學教授、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格爾曼曾説:“社一個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商作用只佔20%,而情商作用卻佔80%。”大量事實證明,情商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關鍵,高情商者可以充分發揮潛能、有效調節情緒,可以與周圍的人和環境保持良好的親進度,因此會獲得更多的機遇,從而提前實現自己的夢想。情商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至關重要的。

氣場是現代心理學和交際心理學中的一個研究對象,是一種能量場,存在於一切物質的周圍。人類的氣場就是一個人自身發的能量所形成的能量圈,是一種環繞在身體周圍的能量場,它以人的身體為中心,向四周發散能量。一個人的氣場並不來自他的出身、學歷或命運的恩賜,而是來自於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包括信念、堅持與奮鬥。擁有不服輸的'信念時,你會發現身上有一股用不完的力量;為夢想不斷堅持時,你會發現自己身上有一種解決所有問題的能力;為了獲取成功不懈奮鬥時,你會發現自己身上有一種超越自我的力量......這樣的氣場才是真正強大的氣場,也是每個人都能夠擁有並且值得擁有的氣場。所有成功人士的輝煌也正是根植於這樣的氣場之中。如果你一直保持積極樂觀,並對自己的既定目標有着強烈的渴望,你氣場的能量就會以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幫你在第一時間實現你的目標。很多時候,你所要做的不僅僅是瞭解氣場,而且還要運用氣場。氣場是全世界眾多高端人物走向成功的法寶。相信很多人都喜歡以迷人的優雅氣質的著稱的女影星奧黛麗赫本。赫本的優雅,純淨而清麗,彷彿天上仙女般。“在無數人中,在眾星閃耀的紅毯上,只要有她的地方,我的眼光就只會追逐這一個人,她就是奧黛麗赫本。”這是好萊塢一位資深導演對赫本的評價,這一評價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鳴。這就是氣場的力量。

影響力是一種讓人樂於接受的控制力,它與權力不同,影響力不是強制性的,他發揮作用是一個微妙的過程,以一種潛意識的方式來改變他人的行為、信念和態度。例如,如果你是一個推銷員,想賣出更多的產品,你要能夠影響的顧客;如果你是個經理,你的成功取決於你對下屬的影響力;如果你是教練,你只有靠影響力才能建立一支常勝隊伍;如果你想建立美滿家庭,你必須必要能夠正面地影響你的孩子。左右你影響力的7個心理定律:蝴蝶效應,互惠效應,社會認同原理,破窗效應,木桶定律,墨菲定律,瞬間效應。

無論是情商、氣場,還是影響力,都與心理學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作為當代教師,我們應該多學習實用心理學技巧,修煉情商、提升氣場、擴大影響力,擁有幸福的成功人生。

心理學讀後感4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心理學的書,書名是《心理學與生活》,作者是美國的理查德·格里格。

由於當時對心理學方面的東西也比較感興趣,朋友推薦了這本書,我便選擇性的看了看。原本我以為這只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學方面的書,但是看過後,在網上百度了下,原來心理學教材中的經典。

是我孤陋寡聞,實屬慚愧。這本書不僅在美國,在全世界許多國家的心理學界都有着極高的知名度,還是心理學基礎教材中第一品牌書、被美國ETS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裏的“普通心理學”(GeneralPsychology)課程選用的經典教材。

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裏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至此,這本書我已經完整的讀過一遍,其實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為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

此書中雖然只是從生活入手,深入淺出的與心理學知識聯繫起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學的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但又從沒注意過的生活瑣事,但這些可能就是我們生活的傳播過程中所發生的微小的.細節。這本書它讓我學會試着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受眾的心理現象以及由此決定的行為方式。

《心理學與生活》內容上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後歸納為以下幾大點:首先,就如我介紹中提到的,它運用了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學的一些原理,並且大大提升了對學習心理學的興趣;其次,這本書的作者並不會簡單的羅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終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你進行啟發,或者用提問的方法,或者舉例,或者運用一些圖案,他能充分的從初學者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一個心理學專家的角度出發去編排這本書,這點讓我很敬佩;還有,這本書每章後都有一個總結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點列出來,在這點上,我國出的很多教材也有類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習題在後面,並沒有做一些總結性的歸納。

最後,我也推薦大家有時間就去看看這本書,如果是心理學的初學者,就更應該去看看這本書!

心理學讀後感5

在讀之前覺得很奇怪,一本學術書的書名怎麼起的像一本生活指導性的讀物;在讀完之後倒不會覺得奇怪,反而覺得這名起的很貼近現實生活,實在的很,使我們對生活有很好的啟發意義,再加上翻譯通俗易懂,毫無生搬硬套之感,可以説它是一本好書。它將心理學的理論性減到最小,而將生活的實際應用放到最大!

這本書的結構是這樣的,縱向來看:前幾章是按照人的社會化過程(童年、成年、老年)過程來探討人的心理過程,而後幾章依次對自我概念、健康、自我控制、決策、情感、動機、交往、工作、娛樂、性、婚姻、心理療法、痛苦、死亡等多方面進行探討人在此間的心理,提出和評價現有的相關研究理論來更好的認識自己和他人;橫向來説:在書中每一章都是以一個現實感非常強的故事來作為開頭,並把它應用到各個小節之中,非常自然,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稱道的地方,可以體會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而且呢,作者在一些章節裏還專門設計一些練習題、自測題供讀者思考,來反思自己、認識自己,在章節結尾處的參考信息“和互聯網”模塊下列出很多網址,通過這些網址能更好地擴展閲讀。在本書18頁寫到:“好的心理學書籍能夠提供給讀者關於個人發展於成長的切實有效的原則,以及與自我導向和社會責任有關的指引。在本書中,我們努力向讀者展示當代心理學的原則和發展能夠如何幫助人們更好地瞭解自己和他人,從而更有效地面對環境,發揮出更多的潛能。”我認為此書已經做到這了點。

這本書寫給那些有興趣在生活中應用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更好地生活的讀者。為了這個目的,作者在書中收入了心理學的幾個主要觀點,包括心理動力學、認知與行為主義心理學以及人文主義心理學等.為使本書更豐富、全面,我又借鑑了臨牀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以及認知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等重要領域的研究成果。在本書中,作者給讀者呈現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觀點,並設計了一些題目來激發讀者的批判性思考。

命運並非天註定,心理可以改變生活,我們要相信可以改變自己,我們要相信可以讓生活變得不同。雖然很多事情在我們出生時就已經註定,但我們仍然相信有一些是可以被改變的……而這正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

心理學讀後感6

未成年時期還是人類的成年時期,在社會因素和個體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犯罪心理則成為一種人類固有的且潛在的隨着社會環境的影響而可以轉化為犯罪行為的心理。

1、犯罪心理的潛在性

犯罪心理的潛在形態是指當個體只具有某些不良心理因素,尚未形成特定的犯罪心理結構時,各因素之間處於混沌狀態,缺乏明晰的指向性與穩定性。個體犯意的產生,標誌着犯罪心理結構開始形成,各種不良心理因素由混沌向有序轉化,但並未完全擺脱無序狀態。此時處於實施犯罪行為前的準備狀態。犯罪心理在犯罪主體沒有與社會環境的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鬥爭、相互影響而達到一定程度時,是具有很強的潛在性的,它是犯罪人大腦的活動,在沒有用語言和行動表現出來的時候,即沒有發生犯罪行為之前,就像空氣一樣看不見也摸不着的。而且犯罪心理的潛在性與一般的心理活動的潛在性不同,一般的心理活動是一種很自然的`心理活動,但是對於犯罪心理而言,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之前往往會刻意地去隱藏精心謀劃的犯罪計劃,使犯罪心理更加不易被他人察覺。

2、犯罪心理轉化為犯罪的預防

犯罪心理轉化為犯罪的預防是指通過採取適當預防措施,給其心理施加某種影響,以防止個體形成犯罪行為。犯罪心理轉化為犯罪的預防行為應以個體為預防對象,以微觀的、針對性的手段對個體犯罪心理採取具有預防和矯正作用的措施。

犯罪心理轉化為犯罪的預防的一般原則有早期預防原則、防微杜漸原則、綜合效應原則。早期預防具體説來就是指在個體未成年階段和社會化過程中,開展全面的社會教育,重點是社會行為規範的教育、健康心理結構的教育、自立能力的和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這些對於一個人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和自立能力的養成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犯罪心理向犯罪行為轉化的預防最基礎的工程。防微杜漸原則也就是為了預防犯罪的形成,從微小的過失開始就要做工作,不能因為是微小的過失就放任。綜合效應原則要求的是將犯罪心理向犯罪行為轉化的預防的各個方面的工作結合起來,使之生成合力,產生綜合效應,這樣才能確切預防犯罪的形成。

犯罪心理轉化為犯罪的預防的途徑和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加強對犯罪高發人羣的管理,引導和教育,主要是對青少年和有過違法犯罪經歷的人加強工作,防止其形成和再次形成犯罪心理;

二、加強對易受害人羣的教育引導,提高他們的防範意識和能力;

三、改善社會風氣,消除犯罪誘因乃防止犯罪心理轉化為犯罪的根本所在。

心理學讀後感7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裏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為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書中還包含了由600餘條詞彙及解釋構成的“專業術語表”、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人名和主題索引”,對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極具參考價值。

我很喜歡書中特別設置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知道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把心理學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看看這些題目吧:“幸福感的遺傳性”“青少年在想什麼?”“感覺和知覺組織的分離”“清醒夢境的試驗事實”“你無法忽視數字的”意義“”“在”瘋狂“的地方做個正常的人”——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也很好,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域。在那裏他們將開疆闢壤,施展抱負,為人類瞭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裏,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對於初學者和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任何人來説都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本書從生活入手,深入淺出的與心理學知識聯繫起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學的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但又從沒注意過的生活瑣事,能幫助你逐漸產生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學心理學的都該讀一讀這本書。它教會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類的心理現象以及由此決定的行為方式,我覺得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學讀後感8

在百度你找了一些心理學入門的書籍,看來看去還是決定去看老師推薦的《心理學的故事》,我看過之後覺得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很明確,而且簡單易懂!《心理學的故事》,由美國作家墨頓·亨特著,由李斯翻譯。

這本雖然寫的很易懂,但是不認真仔細的閲讀也是不能品位出這本書所傳達的知識,所以我只是認識閲讀了個大概,只能説以後在仔細閲讀了!

這本書其實可以當做一本很好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因為情節比一般心理學方面的書籍生動、有趣,所以不會顯得枯燥無味,我在看書的過程也不會因為太難看懂或者無趣而中斷我的看書熱情。

看第一章,希波克拉底認為人的情緒和情感來源與大腦,人的喜悦、悲傷、憂鬱以及眼淚都來自與大腦!

我剛來讀大學的時候就學了《蘇格拉底的答辯詞》,雖然這篇文章和心理學的聯繫不是很深,但是從這篇文章之後,我知道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這兩個著名的唯心論哲學家,並不認為心理學和哲學有多大關係,看過《心理學的故事》之後,才瞭解,心理學最早起源於哲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形成一門獨立的研究學科。原來眾多的文化之間是有這很深的聯繫。

柏拉圖認為,肉體是腐朽的和墮落的,靈魂是不可玷污的,純潔的;慾望和飢餓是麻煩和罪惡的源泉,而哲學的苦行生活是通往善的道路。肉體把各種愛和恐懼和新奇的喜好盡數塞給我們……我們成了伺服(肉體的)奴隸。如果我們有了對任何事物的真正的知識,我們就必須拋棄肉體——靈魂自己會照看自身的一切。然後,我們會得到希望的智慧,變得純潔,與純潔的.人對話……而且,除了靈與肉的分離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純潔可言呢?”

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我是參考了網上很多人見解,但是還不是很理解,我想只有仔仔細細看完書才能理解,不過這句話,我以後可以慢慢體會!

在第一章前科學心理學裏,講了很多的學者們,有是心理學家的,也有無心插柳的學者們,大多的都是很著名的,他們的思想,他們參與涉及心理學的故事,但是因為很詳細,所以我們很簡單的就可以瞭解到各個學者們的思想和理論。

我是一個唯物主義者,認為心理學就像書上説的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以心理現象為研究對象。心理學研究心理現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用以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心理學也是人類自我思維、行為方式認知和剖析,研究人類怎樣感知外界信息和怎樣進行信息內化處理的心理和行為的規律的科學。

書中有段對梅斯梅爾氏療法的描述,使我對催眠法很是神奇,書中寫到1882年,法國科學院接受了催眠法,認為它是一種與磁力無關的神經生理學現象。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心理學讀後感9

放假期間有幸閲讀《國小教學心理學》一書。讀着讀着,真的被教育大家的理念所吸引了,後來的每次閲讀都感覺到自己在汲取很豐富的營養。

這本書,我認為應該帶着自己的心去讀,帶着自己的實踐去讀,帶着自己的思考去讀。看完這本書,我良久無言。內心的感受已非“受益匪淺”所能概括得了的,選印象深刻的兩點內容及一些思考,算是給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一、優化教室環境,支持學生學習,這是建立素質化課堂教學結構的前提。

當我們提到建立素質化課堂教學結構時,很少人會把它與設置教室環境相聯繫。本書中明確論述了設置教室環境的重要性。在一所加入開放計劃的國小裏,有個六年級的孩子這樣評論自己的教室:教室很好,看上去很漂亮,每一面牆都掛滿了圖畫和模型。它漂亮又温暖,地上還有柔軟的地毯,就是有人跌倒也不會受傷。我最喜歡那些擺在教室一面的設施,可以方便我們自主學習。可見,孩子們也會對每天學習的場所有自己的印象和感受。教室佈置要服務於學生、教育、社會化和個體心理髮展的多方面要求,因此可以把它設為一個課題。調動學生全體參與,向學生徵詢意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我們應該審視教室環境,而不是想當然地接受。參與教室環境的思考與設計能喚起並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批判意識和自我理解能力。

二、師生平等,突出學生主體,這是建立素質化課堂教學結構的基礎。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素質化的課堂教學結構中,師生應該是平等的。教師對學生既是長者,又是朋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要給學生有陳述意見,質疑問難的`時間和權力,同時,學生也要尊敬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在接受教師啟發,引導的同時要敢於發表不同的意見,課堂的主體是學生,然而,主體是不能恩賜的,主體必須要有會學的本領。這就需要老師有意識地潛移默化地將這些本領傳授給學生。本書中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現交流”理論,強調在課堂教學中實施“自控程序,發現交流”的教學方法,如在語文課中我們可以按“感知——理解——評價”將其分為“導入初讀、精讀、深讀、總結”幾個環節,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強化這些程序,使之為學生所掌握,並能運用這些程序自己進行學習,進行發現交流,教師精講、重點點撥,釋疑,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回顧這本書的章章節節,感受頗多,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差距很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掌握教學心理學知識是必須的。本書中提及的一些理念,已經做了的,我們要繼續堅持,還沒做到的,我們要爭取做到。所有讀過這本書的同行,讓我們攜起手來,立即出發構建真正的課堂,建立素質化課堂教學結構,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

心理學讀後感10

讀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感想深刻。我認識到了教育不僅僅是教學,教學過程中的心理輸導也是至關重要的。

教師學習教育心理學,是為了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根據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選擇適當的教法,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或許你認為不經意的一句話,但在學生的眼裏分量是多麼重,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有句話是這麼説的:“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老師的讚揚和鼓勵,就是對他們的賞識,就是對他們的認可,就能給他們信心和勇氣,讓他們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一兩個月,僅僅一兩個月,奇蹟就會這樣出現了,經過老師的鼓勵和表揚,那位受鼓勵和表揚的'同學將帶着這個信念,去不斷的努力,總有一天他會真正成功的。我也會永遠帶着這個信念:“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去關愛我的學生,最後我要説的是:賞識你的學生,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欣賞孩子的長處,肯定他們的每一個細微進步,讓他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悦,找到學習的快樂和自信,並真誠地幫助他們,那麼,奇蹟就會發生,壞學生、後進生都會變成好學生!

教師為什麼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呢?

第一,是因為教師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

第二,是因為教師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這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心理學問題比比皆是。但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2、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按照共產主義的面貌來塑造一代新人。

3、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也就是説,教師瞭解了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才能助長學生的優點,矯正學生的缺點。教育的作用就在於發掘學生的優點,克服學生的缺點。

4、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為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通過讀《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我將會心理學裏面的知識,正確運用有效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等正面引導的外因作動機的誘導,促使學生的認知興趣得到發展,形成穩定的、積極進取的人格特徵。讓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從而健全他們的人格和品德。

心理學讀後感11

我想我恐怕患了拖沓症,買了很多的書,下載了很多的資料,可是時間和精力都沒有完全用在書上,我想也算是一種心理疾病吧,只是有這種毛病的人多些罷了,所以在20xx即將來臨的時刻,好好的整理了自己的思路,一年來哪些習慣是值得堅持發揚的,哪些習慣是必須摒棄改變的。我想在一年間把買的書收集的資料好好的消化掉是最應該做的事情,20xx年我讀了很多書進步很大,後來就差勁很多,這個讀書還是要堅持好的。

《少有人走的路》是08年買的書,也是看了很多遍都沒有看完的書,主觀原因是做事情缺乏堅持,虎頭蛇尾,淺嘗輒止。客觀原因是因為心理學的著作讀到後面,難免枯燥,學術詞過多,抑制閲讀樂趣,然而就如同偏食不利於身體成長,偏學也不利於一個人整個知識體系的建立,所以第一本必須拿下的.書就是《少有人走的路》。

之前我讀了《金字塔原理》學習了金字塔寫作邏輯,也希望用這種思維邏輯去寫寫讀後感,看看效果如何。

“問題與痛苦”這個話題作為該書之作多少讓人有些詫異,畢竟在這個世界中,大部分宣揚的都是美好的積極的向上的,給讀者帶來美好的憧憬,催人上進,諸如什麼偉大的復興之類的,而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卻是不多的,然而細細讀來卻是茅塞頓開,有種醍醐灌頂的大悟。

當今國人處於一種迷茫的狀態中,人人都渴望成功,卻又找不到成功的真諦,相反一些所謂中國特色式的成功經驗卻被人們傳頌,卻不知這些所謂的經驗與普世價值相距深遠,格格不入。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就在於給我們指出一條成功的正確的方向--自律。

人生中兩點之間直線未必最短,同樣人生中不可能靠投機取得一切,面對人生的問題和痛苦,唯一可以依賴的方法就是自律,自己去管理自己,自己帶領自己走向未來。

做管理的三年中,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就是想成長的不用你去管理,不想成長的你管理也用處不大,一切都看自己,看自律。自我成長也看自律,別人終究是外人,如果內心深處不去改變,則一切外力都是徒勞的,甚至還會產生逆反心理,壞了大事。

曾經的我非常的痛恨源源不斷的問題,就比如工作,一個問題去掉後一個又接踵而至,讓人心煩不已,所以我經常自嘲,男人也總有那麼幾天不舒服,心情煩躁,食慾下降。自律可以讓我們對問題有新的認識,看問題的眼界與眾不同,我們可以發發牢騷,但是我們知道那只是讓我們發泄的一種小手段,不會因為問題和痛苦讓我們沉淪,不會破罐子破摔,去樂觀面對問題和痛苦,擁有一顆強大的心。

現在看來既然人生苦難重重,所以心態也就順了很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一切都會不錯!

心理學讀後感12

剛剛閲讀完了《心理學與生活》中的相關內容:關於世界的感覺知識。

作者指出,早期的關於感覺的心理學研究是考察外界環境中的事件和經歷這些事件的人之間的關係。心理學的中心任務是研究物理刺激和刺激所產生的心理行為和體驗的關係。心理物理學是心理科學中最古老的領域。心理測量曲線通常是S型曲線,表示從無覺察到部分覺察到完全覺察的過渡。

因為刺激不能在任何強度下都能被清楚地覺察到,所以絕對閥限的操作定義是,有一半次數能夠覺察到感覺信號的刺激水平。不同感覺通道的閥限可以通過變化刺激強度的相同程序來測量。

環境中通常是充滿了感覺刺激的無限變化的,適應機制使你更加快速地對新信息源挑戰產生注意和做出反應。信號檢測論是針對反應偏差問題的一種系統研究方法。信號檢測論並不嚴格地關注感覺過程,而是強調刺激事件出現與否的決策判斷過程。SDT提供了同時評價感覺過程和決策過程的方法。這種測量程序是偵察測試思想的延伸。

通過對感覺過程和反應偏差的區分,實驗者可以確定和區分感覺刺激的'作用和個體做出最後反應的標準水平。SDT提供的決策模型也可以應用到其他研究領域。日常的決策涉及每一次擊中和正確否定的不同獎勵,以及對每一個漏報和虛報的懲罰。

感覺生理學研究物理事件到中樞事件的轉換機制。我們把從一種物理能量形式到另一種形式的轉化稱為換能。因為所有的感覺信息都要轉換成一定形式的神經衝動。大腦的不同皮層區域負責不同的感覺,因此大腦能夠區分不同的感覺。信號傳入感覺系統的程度越深,信息就被整合為更加複雜的編碼,並上傳到大腦特定的感覺區和聯合皮質。

心理物理學領域的研究者主要研究環境中的物理事件和觀察者對這些事件的心理體驗之間的關係。韋伯定律為我們揭示了物理刺激變化和觀察者知覺之間的關係。感覺生理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瞭解物理事件轉換成能夠被大腦接受的事件的途徑。感覺生理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瞭解物理事件轉換成能夠被大腦接受的事件的途徑。研究者提出從感受器到大腦皮層區域信息的典型傳遞過程。

本小節間接的告訴了我們感覺過程的重要性,感覺一直是心理學研究中重要的主題,所有的感覺信息也都會轉化成大腦不同皮層區域的感覺。心理物理學的研究者同樣對觀察者能夠覺察到差異時刺激強度的增加和減少程度關係感興趣。

心理學讀後感13

人生面對的很多難題,其實都是由心而起。當世界都在倡導學習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等學科時,有些人忘記了,這些技能的發力原點是心理學。讀懂了人心,就能打動人心;具備了掌控人心的能力,任何事情自然就無往不利。

對於一個優秀的銷售員來説,其最強之處並非在於認識多少客户,也並非在於擁有多少年的從業經驗,而是在於具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解讀、操控他人心理的能力。銷售看似是一種有關營銷學、廣告學和經濟學的商業行為,其實融合了心理學、語言學等複雜的知識體系。一個合格的銷售員,不會懼怕與客户開展心理博弈,因為這是從陌生人到建立交易關係的必然過程。

銷售既是一門對人類語言、心理以及行為的分析科學,只有用動人的語言才能打開客户的心扉,只有用得體的交往才能鞏固和客户的關係,只有用精準的需求分析才能讓客户認同你的專業素質......銷售就是用最恰當的方式打消客户的所有疑慮並最終説服對方的綜合技能。

銷售打的.是一場心理戰,察言、觀色、攻心是銷售員的制勝法寶。與人的語言相比,無意識的肢體語言更能真實地反映人的內心世界。銷售不是打嘴仗,與客户打交道,瞭解客户的心才能更好地搞定他們。通過小動作識破他們的內心機密,往往會讓你的“進攻”更順暢。

搞銷售的人,必須有“説”的本領,但是“能説”不等於“會説”,如何把話説到客户的心坎兒裏是一門藝術。得要領者字字珠璣,簡潔有力,深得人心。在銷售中,掌握溝通的各種技巧,往往能使你的業績節節高升。

商場如戰場,勇者生存,指着勝利。想要在銷售這場殘酷的戰爭中取勝,就必須要懂得商戰謀略,“心理戰術”便是隱藏在背後的較量手段。將心理博弈法運用得當,必須能在銷售行業中運籌帷幄,遊刃有餘。

有價值的客户不是硬抓來的,而是被吸引來的。銷售人員最終要靠春風化雨的影響力贏得客户認同,而不是對客户指手畫腳。拉近彼此距離,營造吸引客户的強大氣場,讓客户主動接近你,會讓你在銷售的任何方面都立於不敗之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銷售中,免不了遇到各種各樣的客户,想要拿下單子,只有先了解客户,找到客户的心理需求。客户一伸手,你就知道他要拿什麼,還有談不下的訂單嗎?

先做朋友,後做生意。千萬不能眼中只有金錢而忽略了交情。客户不是“賺錢的工具”,發自內心地喜歡客户、重視客户,讓客户看到你的真誠,讓心靠的更近,是發展客户關係的重要一步。

討價還價是銷售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一門技術活。討價還價不是退讓,一個優秀的銷售員,總能在談判過程中靈活運用談判技巧,在雙贏的前提下,讓對方心服口服。

心理學讀後感14

我一直都覺得,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我對心理學的認識得益於我在心理中心的工作。直到今日,我對這門學科的感覺任然是諱莫高深。也是因為寒假的閒暇時光,我聽了學堂在線慕課《積極心理學》。淺談我在學習過程中的幾個引起我共鳴的地方。

任何的學科都可以追本溯源,而人內心世界的變化可以從人的進化中發現。人從爬行到直立行走的進化,所導致的結果是人的視野的擴大。因而我們現在覺得當抬起頭、直起身子走路時要比彎着腰,低着頭走路要舒服。其中的科學依據就是人類的軀幹的骨骼整體呈現“S”型走向。這是人類進化的結果,人類的軀幹由“L”型向“S”的`進化。而人類身體最長的一條神經稱之為“迷走神經”。當我們挺胸抬頭的時候,“迷走神經”在舒張,因而我們會感覺愉悦、舒服。這對我個人來説的指導意義就是站有站像,坐有坐像。我發現現在很多青少年都是彎着腰走路。在中國古代的禮儀文化中,對人的要求也是昂首挺胸。我想是不是魯迅先生所説的中國人的奴性還沒有徹底清除。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的影響任然沒有消除。而作為新世紀新一代的我們,應該挺起腰板。我們祖國的強大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因而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去展示大國氣象。

我曾瞭解過心理中心的理念,大多數都有“助人自助”、“助人為樂”。根據積極心理學的觀點,我們在助人的時候,人類大腦會分泌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可以激發我們身體的愉悦感,並且有助於我們思維的開發。我以前曾對“助人自助,助人為樂”的理念產生過懷疑。因為我們為何要去幫助別人。更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熟語。我也曾用“只為初心,問心無愧”來鼓勵自己去踐行這個理念。可是“好心沒好報”的事時常也發生在我的身上。因而我也曾想封閉自己,可是任就做不到。大多數的女孩都希望自己的男朋友只對她一個人好,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這種問題上,誰都不可能博愛天下。其實助人也是有針對性的,正如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一樣,都有其成立的條件。在別人主動求助時,我們應該去主動別人。當別人需要時,我一定真心實意幫助他。

人類進化導致了女性骨盆的縮小,其導致的結果就是人類嬰兒的早產。大部分動物嬰兒出生的時候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比如説奔跑。而人類的嬰兒在出生的時候除了吃奶、排便等一些基本能力外,不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因而女性在選擇自己另一伴的時候,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這個安全感,不僅僅是隻身強力壯,而是精神、物質的安全感。

心理學是個極其微妙又特別有用的學科,我將繼續學習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經驗。

心理學讀後感15

夢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坐靠邊的座椅?見到有困難的人,為什麼旁觀者越多時,越是不願出手相救?在競選領導人的時候,候選人為自己拉票為什麼能有效果……

讀完這本書,讓我弄懂了很多之前看似不可思議的現象背後所隱藏的規律。夢是什麼?夢,能讓我們發現真實的自我。當心理可能存在某種不安和恐懼時,我們常會做墜落的夢;當人生得意、事業成功、愛情順利時,常會做飛翔的夢;當發生不安或陷入紛爭時,大多會做被追趕的夢。而有時,當我們處於睡眠狀態時,並沒有尿急,卻在夢中拼命尋找廁所。做這種夢的,很多都是有話不敢説,把它埋藏在心裏。想説卻説不出口的緊張感,在夢中就轉化成了尋找廁所的行為。夢很多時候都能給作夢者以某方面的信息,以前不懂這些規律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夢很不可思議,有時做了噩夢,還整天擔心會發生什麼事呢,而如果過幾天發生了一件不幸的小事後,便總是把它聯繫到這個噩夢上。之後再做噩夢就又會開始擔心了。而明白了夢的規律之後,做噩夢也不是什麼可怕的事了。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坐靠邊的座椅?因為大家都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間,靠邊坐能少接觸一個人,也就更能夠保護自己的私人空間。當初去學校的一課複習時,看到課室裏有很多空位,但是都不會有人去坐,為什麼呢?那是因為那些先到的同學,都是隔着一個空位坐的,這樣就能讓他人無法進入自己的私人空間範圍,而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所以大家也不願意去坐那些空着的座位,因為坐進去後,左右兩邊都是人,讓他人進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間,而自己也進入了他人的私人空間,惹人討厭。

見到有困難的人,為什麼旁觀者越多時,越是不願出手相救?因為大家都有依賴性,都以為別人會出手相救,大家都在圍觀,我們心裏都在想:“即使我們不去幫助他,也應該有人會出手相助。”可是大家都這麼想,就不會有人出手相救了。如果你在居民區遭人打劫或毆打,如果喊“救命”沒用,不如喊“救火”。

因為救命的時候,也許大家都在依賴別人去救,而救火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大家不努力出來救會造成大家的損失的。

在競選領導人的時候,候選人為自己拉票為什麼能有效果?因為很多人都更願意站在勝利者的一方。也就是説,他們選擇的,並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而是更有勝算的。誰有勝算,我就投誰。班裏在進行優秀團員投票,想必也有一些人是因為這個原因吧!呵呵!

多讀一點心理學,對自己瞭解自己,瞭解這個社會是很有幫助的,有時間還會再找些有用的心理學書來看,讓自己變得更聰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