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大學讀後感12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9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讀後感12篇

大學讀後感 篇1

李開復博士1961年12月3日生於中國台北,11歲時遊學美國。擁有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曾以最高榮譽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計算機學士學位。李開復於1998年7月加盟微軟公司,並於11月出任微軟中國研究院(現微軟亞洲研究院)李開復博士曾任微軟公司副總裁,負責公司的自然交互服務部,致力於開發使用户界面變得更加簡便自然的技術和服務。1998年,李開復加盟微軟公司,並隨後創立了微軟亞洲研究院。20xx年7月加盟Google,擔任中國區總裁一職。李開復給中國學生的一封信:從誠信談起

內容提要:我在蘋果公司工作時,曾有一位剛被我提拔的經理,由於受到下屬的批評,非常沮喪地要我再找一個人來接替他。我問他:“你認為你的長處是什麼?”他説,“我自信自己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訴他:“當初我提拔你做經理,就是因為你是一個公正無私的人。管理經驗和溝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後工作中學習的,但一顆正直的心是無價的。”我支持他繼續幹下去,並在管理和溝通技巧方面給予他很多指點和幫助。最終,他不負眾望,成為一個出色的管理人才。現在,他已經是一個頗為成功的公司的首席技術官。

李開復給中國學生的第二封信:從優秀到卓越

內容提要:這“給中國學生的.第二封信”是為那些希望不斷提高自己,不斷學習事業成功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領導藝術的人所寫的。第一部分重申了《給中國學生的一封信》中討論過的有關個人素質的話題;第二部分闡釋了領導能力中最重要的情商;第三部分給出了卓越的領導所必須具備的、有別於普通人的基本特質。

李開復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樂

內容提要:我這一封信是寫給那些渴望成功但又覺得成功遙不可及,渴望自信卻又總是自怨自艾,渴望快樂但又不知快樂為何物的學生看的。希望這封信能夠帶給讀者一個關於成功的嶄新定義,鼓勵讀者認識和肯定自己,做一個快樂的人。也希望這封信能夠幫助讀者理解成功、自信、快樂是一個良性循環:從成功裏可以得到自信和快樂,從自信裏可以得到快樂和成功,從快樂裏可以得到成功和自信。

李開復給中國學生的第四封信:大學四年應這樣過

內容提要:大學是人一生中最為關鍵的階段。從入學的第一天起,你就應當對大學四年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規劃。為了在學習中享受到最大的快樂,為了在畢業時找到自己最喜愛的工作,每一個剛進入大學校園的人都應當掌握七項學習:學習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興趣培養、積極主動、掌控時間、為人處事。

李開復給中國學生的第五封信:致學生的父母

內容提要:我的理念就是:如何培養一個理智講理、成功學習、自主獨立、自信積極、快樂感性的孩子;然後和他成為無所不談的朋友。中國的家長:最重要的不是你認可多少我這些理念,而是希望你知道你的孩子心中有話。如果這封信能夠促使一些家長問問你們的孩子心裏的話,彼此溝通理解,甚至成為“朋友”,那麼我寫這封信的目的就達到了。

李開復給中國學生的第六封信:選擇的智慧

內容提要:我能幫你做的不是選擇,因為你自身的問題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未來也只有自己最在意。我能做的只是傳授給你選擇的智慧,幫你聆聽自己心底裏最真實的聲音,幫助你做出智慧的選擇。

我提出選擇成功的智慧共有8種:用中庸拒絕極端;用理智分析情景;用務實發揮影響;用冷靜掌控抉擇;用自覺端正態度;用學習積累經驗;用勇氣放棄包袱;用真心追隨智慧。

李開復給中國學生的第七封信:21世紀最需要的7種人才

內容提要:在過去21世紀之前,在工業時代,更多的需要腦力的工作,21世紀我們更多需要的是腦力的創造,帶來公平的競爭、共享的信息,還有放權的關係,人們可以自由的選擇,世界可以不斷改變。我看到越新的公司,越是互聯網的公司,他們會越放權,給員工更多的選擇,以平等的方式運作一個公司,所以二十一世紀其實最需要的人跟過去時期需要的人有相當大的變化,過去我提到21世紀最需要的人才。

大學讀後感 篇2

相傳《大學》是孔子的學生曾子所作。《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大學》一書,文辭簡約,內涵深刻,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業等均有啟迪意義。

很早以前就接觸過這本書,最近也經常在早晨基礎教育的學校裏聽到朗朗的讀《大學》的孩子們的聲音,每次聽到我的思緒都不禁會出現短暫的停頓,仔細分辨讀的是哪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對於像《論語》、《大學》這種儒家經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有着不同的感悟,但是有一點是不會變的,優秀的、經典的道理是永恆的,是不會發生質的變化的,這是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態度,我覺得我的態度應該是比較端正的,但我也非常清楚我對諸如《大學》這樣的中國經典文學的理解是膚淺的,是需要不斷學習的,但總礙於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一直停滯不前。

也許是機緣巧合,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北京教科院組織的北京市農村成人教育骨幹教師培訓班,並以學員的身份參加了中華傳統文化講師團培訓,其培訓的內容就是《大學》。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認真的聆聽了包括學習大學的重要意義、大學之道、知止而後有定等內容,從學習者的角度聽取了馬教授對大學的講解。下面就説説我的學習感悟,也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

且不説國家政策要求我們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單從儒學在中華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發揮的影響與作用來看,就是值得我們繼承和學習的。再者,在物質生活高度發展的今天,金錢至上、信仰缺乏、宗教侵蝕等,影響着中國年輕的一代,甚至是更多的中華兒女。從這一點來看,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拾明明德與克己復禮,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麼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提升個人國學文化底藴,也應該做一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這一觀點在開班當天王東江處長那熱情洋溢的講話,那充滿期待的口吻,證實了我的觀點。所以,我非常感謝教科院安排的這次培訓。

馬教授那種待人謙和的性格,給我以長者和儒學弘揚者的感覺,而講解的內容給我以行政領導或者退休老幹部感覺,換句話説,我是學到了從政層面的大學。

回憶整個學習內容,給我最深刻的是格物致知、明明德以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這些都是最樸素的道理,都是修身的範疇,但是在生活中做起來還是有些困難的。

格物是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不同的人對其有不同的理解。宋代朱熹解釋為,即物而窮其理。簡單理解為觀察分析萬事萬物並解其根本,轉化為人心靈之認識,而得其道,並以致其知。明代王陽明認為格為正,物為意念,格物就是要人糾正意念的不正,克服內心的非道德意識,從而恢復其本體的至善或良知。也有佛學大師認為格物致知是格除掉人心之物慾,方能顯其本有真知。這些解釋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或者生活環境中產生的,雖看着不盡相同,但歸結起來都是深層次的'挖據事物本質,而獲得某些知識或者達到某種境界。在我看來格物致知其實就是探究、認識事物的規律或本質,而獲得知識或真理,更深層的含義如果從致知格物的角度來理解,就是做事情我們要遵循事物的規律。如果每個人都懂得格物致知又怎麼會有拔苗助長的故事。在當今社會家長們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應該謹遵格物致知。

對明明德的理解,分歧不多,意思是人要弘揚光明的德性。用在當下就是弘揚正能量。作為農村教育工作者要以格物致知的態度去明明德。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千古錦句,在這裏不多説了。

四次培訓結束,留給我更多的是思考,學校裏雖然有繞樑的《大學》讀書聲,而沒有幾個孩子懂得它的含義,甚至沒有幾個老師説的上來,更不用説學而時習之了。生活中誇大其詞、拔苗助長、精神空虛的也大有人在,我希望有關專家和領導能掀起一陣重拾儒學經典之風,希望北京教科院的領導和老師出一套有關最普通的老百姓的諸如《身邊的經典》之類的教材或者微課,以為廣大公民提供優質的傳統文化學習資源。

大學讀後感 篇3

用了不長的時間,我便讀完了季羨林的《留德十年》,留德十年 蔣貞。它是季羨林在耄耋之年用來回憶往昔的著作,它簡單而直白,可它卻不是我的那杯茶,我無法對它產生心有慼慼焉的感覺。

但是,季老畢竟是大家,在這本普普通通的書中,還是有不少值得深思的地方的。比如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以及時代背景下的那羣人們。我認為,這本書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間段:到德國之前的時期,在哥延根的時期,回到大陸之前的時期。下面我想以時間為線索,談談我對這本書的理解。到德國之前的時期不得不説,我在讀這段經歷時是相當開心的。

因為我看到大師也有像普通人一樣為未來彷徨不知所措的時候。當時的季羨林,在工作中由於“很安靜”而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他想要離開,卻覺得人海茫茫,沒有一個歸宿。這樣孤單迷茫的心情相信大多數人都經歷過吧。

可是大師比我們究竟強在哪裏呢?往下讀你就會知道,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知道自己要幹什麼的。季羨林就是這樣,他知道自己的追求,所以儘管家庭困難,前路不明,他依然踏上了去德國的求學之路。在哥廷根的時期告別了最初的迷茫,季羨林毅然選擇了印度學作為自己的主系,可是他在選擇副系的態度上卻讓人驚訝。他寫道,“我在國內就立下大誓:決不寫有關中國的博士論文。”我不大瞭解季羨林,不知道他是在何種情況下説出了這樣的話。

我想,他大概是因為太厭惡那些投機取巧的留學生,所以急切的想要和他們劃清界限吧。在國外用老莊謀得博士的頭銜,回來卻講康德和黑格爾,這樣的中國留學生是季羨林明確鄙視的對象。可是,從我內心來説,一個人難道不能既傾心於老莊的睿智,又愛慕康德和黑格爾思辨嗎?這樣的想法未免有些偏頗,但是季羨林對老師的虛心,對治學的嚴謹,以及對艱苦生活的積極態度,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回到大陸之前的`時期當季羨林完成學業之後,他終於要回到祖國了,可是它卻對德國產生的深深的留戀和不捨。

這一點上我是非常理解他的,不是他愛國愛的不深,而是他生活了十年的哥廷根實在是給了他很多東西。那裏有欣賞鼓勵他的良師,有能陪他暢談的益友,有温暖慈祥的女房東,還有那個為了他終身未嫁的美麗女子。更重要的是哥廷根給了他一個能讓他安靜做人,安靜治學的環境,這對於一個學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啊。就像季羨林的老師吳宓説的,“世事紛紜果造因,錯疑微似便成真。”有時候,生命中的一個很小的細節,就有可能對一個人的一生產生莫大的影響,這是多麼神奇的一件事啊。就寫到這裏了,突然覺得沒啥話好説了。

其實我看書總是抓不住重點,比如看《留德十年》,我就沒看出(“先生當年拋家傍路赴德求學德經過.......友人情深。”------百度百科)之類的東西,反而記住了他在德國雖清貧但可以從心所欲的生活。這也算是種另外的收穫吧。另附回覆:以耄耋之年,回憶前塵過往。自然不是讓你以他的心態來品味人生。而是試圖讓你瞭解,人生一世,有些事情,是隨着年齡增長而逐漸看淡——比如名利。有些事情則是伴着歲月流逝,歷久彌香——譬如友情。不是要你完全讀懂沒有領略過的人生閲歷。而是希望你能看到,人生如戲,到未必是空話。跌宕起伏的景色,自己也曾領略,往往身如不繫之舟,如何能從容招架,才是你需要去慢慢修煉的學問。人生何其短暫,往往來不及回顧,悠然一世,便悄然而過,所以,能夠記得年輕時的事情,並將其一一謄抄紙上,供人分享實在是件幸運的事。然而以現在的閲歷,來回顧年輕的故事,始終帶有主觀的色彩。即便一再告誡自己,不能沾染遲暮的情緒,可是筆下的那份從容到底是掩蓋了事實的真相。然而,人生也未必要一一還原。有些事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如你所説,不是你的茶,自然喝不慣。年輕的那杯茶,年老的時候,其實一定不記得滋味。可是誰又能權衡,哪一杯更香?人未必要追求卓越,但一定不能甘於平庸。從清華到哥廷根,又從哥廷根返回故國。

生命的意義也許不再於突破,而在於重來。一段結束,另一段開始,花開花落,其實結果都不重要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瞭解自己追求的路,併為之付出,這樣的人生,真的很精彩!

大學讀後感 篇4

關於明史的書所讀過的數來有《萬曆十五年》,《天崩地解1644大變局》,《明朝那些事兒》,《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不同的書讀來完全以不同感覺,《萬曆十五年》讀完後感歎張居正之理想不復,李贄狂人之悲,萬曆身為少年天子宏圖未展之悲,或許也是少年,對萬曆之滿腔抱負因封建社會時勢而無法施展尤感悲哀,又予之同情。

《正説明朝十六帝》有一章題名為永遠長不大的萬曆,是否符實姑且不説,但萬曆雖是皇帝,雖是封建帝王,但他同時又是一少年,意氣風發,滿腔抱負,希圖大展宏圖,小時被張先生與大伴及母親管束,等脱離這些束縛後,沒想到又受滿朝文武的羈絆,綜訴是封建制度造成了萬曆的悲劇。

《正説明朝十六帝》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了一位位帝王,從草莽中走出的真龍天子,到悲劇文弱的建文君,馬上天子朱棣,促織天子朱瞻基,土木之變朱祁鎮,萬曆皇帝朱翊鈞,短命皇帝朱常洛,亡國之帝朱由檢是我們所熟知的,可是歷史又有多少謎團是我們所未知的,一位位皇帝的一生,細細品味,悟多少人世滄桑。

每個皇帝的一生都有值得研究之處,不應簡略帶過,學歷史所得到的啟迪或許不僅在歷史上,(希望我選擇歷史這個專業不是完全錯,還是會有些用的吧)。附:明代帝王世系(1368--1644) 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三十一年(1398) 惠帝朱允建文元年(1399)--四年(1402) 成祖朱棣永樂元年(1403)--二十二年(1424) 仁宗朱高熾洪熙元年(1425) 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1426)--十年(1435) 英宗朱祁鎮正統元年(1436)--十四年(1449) 代宗朱祁鈺景泰元年(1450)--七年(1456) 英宗朱祁鎮天順元年(1457)--八年(1464) 憲宗朱見深成化元年(1465)--二十三年(1487) 孝宗朱祐樘弘治元年(1488)--十八年(1505) 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1506)--十六年(1521) 世宗朱厚嘉靖元年(1522)--四十五年(1566) 穆宗朱載隆慶元年(1567)--六年(1572) 神宗朱翊鈞萬曆元年(1573)--四十八年(1620) 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1620) 熹宗朱由校天啟元年(1621)--七年(1627)思宗朱由檢崇禎元年(1628)--十七年(1644)本書主要目錄草莽中走出的真龍天子,登上權力頂峯的`農民領袖。

歷史上少有的強勢皇帝,歷史上最有權勢的皇帝,慶功樓前不離主,濫殺功臣和剛猛治國,動輒殺戮的嚴峻政治,擁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明史第一謎案建文帝失蹤,建文帝去向探祕馬上天子朱棣,乃兒不花之戰大捷,靖難之役的勝利,文治武功 雄才大略,智謀過人 計定江山,性格暴戾“文皇帝”, 人心難服最痛心,聰穎勤奮的宣宗朱瞻基,文韜武略的浪漫天子,守成令主盛世與隱憂,漢王朱高煦的叛亂,明代第一個廢后的皇帝,促織天子的身世,被也先俘獲最痛心,跌宕起伏的悲劇命運,錯殺功臣于謙,天意與人事的成全,豹房與宣府的鬧劇,淫、亂與無嗣的悲劇,皇權與軍功的正劇,無兒無女 落水而亡,被皇權扭曲的怪物,迷信道教 荒廢國事,有寵臣 無權臣的尷尬,不安的邊疆和海域,明代統治最久的皇帝,永遠長不大的萬曆,罔上負恩與忘恩負義,平定楊應龍叛變,一個不平庸的皇帝,光宗:明中最不幸的皇帝,宮廷震盪 梃擊一案,紅丸案與朱常洛,野心女與糟糠帝,文盲皇帝與文盲太監,東林黨的絕命書,明天下的“魏皇帝” ,熹宗開創的黑暗時代,性格最為複雜的思宗,平定閹黨逆案,袁崇煥之死,眾叛親離 孤家寡人,末代帝王的悲慘結局個性鮮明的人物:朱元璋,朱標,朱允文,朱棣,朱翊鈞,朱常洛,以及諸位活躍在政壇的人物,開國時各位功臣,如徐達,藍玉,之後于謙,張居正……數風流人物由上面這些標題思索而來,好像看到了世間興衰,人情冷暖-----以史為鑑

大學讀後感 篇5

《邊城》描寫了一座美麗的湘西小城,在小城裏人們安居樂業,互幫互助,過着桃花源般的生活,“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塔,塔下住了一户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有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老人管理着這條小溪的渡船活了70年,從20歲起便守在這小溪邊,50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

渡船的老人有一個外孫女,叫翠翠,文中的翠翠清純善良,天真温柔,翠翠是沈從文嚮往的優美人性與人生的化身與極致,祖孫倆相依為命,長期生活在山水間、渡船上,青山綠水與古樸的環境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她美麗、熱情、純真,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又從小常看着老人向那些困憊的旅人贈飲一杯涼茶,甚至不收過渡者的賞錢,過着勤儉、寧靜的生活。隨着歲月的更替,翠翠的情感發生了變化,作者細膩地展示了這個少女情竇初開時充滿愛的心靈,她喜歡看迎送新娘的喜轎,愛在頭髮上插朵野花,樂於聽人唱歌,因為在一次龍舟競渡時邂逅船總的兒子儺送,從此暗暗傾心。至此,作者向讀者展現了翠翠的青春的覺醒和萌動,朦朧的憧憬和少女羞澀的美妙心態,表現人類感情中極為美好的一面。而在儺送遠走,渡船老人又溘然長逝後,翠翠懷着對老祖父的傷悼之情和對戀人的思念,守着渡口,雖有失落,但依然抱着期待,儘管儺送“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採”,翠翠仍一如既往,因循着傳統的方式,平和地生活着、等待着。作者通過這一形象,特別是通過這一人物在愛情生活中的態度,描繪出人世間一種純潔美好的感情、謳歌了象徵着愛與美的人性與人生,“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説明”。

翠翠的祖父善良、勤勞、樸實、憨厚、忠於職守、克盡本分。他生活雖然清貧,但卻從不貪心;樂善好施,卻從不索取。終生為別人服務,卻不圖別人的一絲報答。對於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女,他痛愛有加,把自己的整個身心都給了她們。十七年前,當他的獨生女揹着自己與駐防的一名綠營兵戀愛,有了小孩子後,他“卻不加上一個有分量的字眼兒,只作為並不聽到過這事情一樣,仍然把日子很平靜地過下去”。後來,士兵死於暴病,女兒為之殉情,他又毫不猶豫地負起了撫養外孫女的責任。隨着歲月的流逝,轉眼間,外孫女已出落成了一個如她母親一樣美麗的少女。從此,在老船伕的心裏又多了一層心事:為翠翠找一個如意郎君。為此他不辭辛苦,竭盡全力周旋於翠翠、天保、儺送、船總順順和楊馬兵之間。無意中為孫女的婚事設置了一些障礙,導致了一系列的誤會,最終釀成了儺送與翠翠的愛情悲劇。他帶着萬般的無奈和無限的愧疚悄悄地離開了人世。老船伕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彷彿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化身;他對女兒、外孫女無私的愛彷彿就是我們炎黃子孫祖祖輩輩、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緣紐帶。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純樸的人性之美。

文中還不可缺少的便是船總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兩個人都同時愛上了翠翠,他們並沒有反目成仇,也沒有像流行小説寫的那樣,其中一個慷慨出讓,讓他們懂得,姑娘不是財產,感情沒有價格。於是他們公平的,正大光明的,做了競爭,哥哥走了車路佔了先,就一定讓弟弟走馬路先開口,結果一唱定乾坤,這裏沒有裁判,沒有評委,沒有公證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濃於水的手足親情。

邊城是一個美麗而又悲涼的故事,美在小城的景以及那種和諧的關係,每個人都善良的像天使一樣,社會裏只有光明,未經半點污染,天是藍的,水是清的,山是綠的,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景色以現在的環境簡直是天壤之別,於是人們便更加嚮往那樣的社會。悲在翠翠的一生,以及天保儺送之間的糾纏,天寶為了愛情和親情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儺送卻因為內疚而選擇離開,老船伕因為翠翠的婚事焦慮過頭,而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悄然離世,翠翠也孤苦伶仃的守着渡船,期盼着儺送有一天會回來,小説結局很悲傷,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大學讀後感 篇6

通讀全書,《鄉土中國》讓我明白了不少道理。見識頗長。説實話,以前並不怎麼關注這方面的書籍,這次讀後感受到許多。其實在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即使是現在,農業仍是農村生活的物質基礎。農業與商業、工業的一點很重要的區別是農業發展所直接依賴的土地是不能流動的,農業收成也需要時間的等待,需要的是安穩。試想,如果遷移,勢必得重新尋找適於耕作的地皮、開墾荒地,結果是勞力傷財;而農作物收成需要時間等待這一特性也決定了人不適合經常遷移。限於農業的這種需要安穩的特性,在鄉土社會裏,祖祖輩輩只能也像植物一樣,也把自己的根紮在自己耕作的土地裏,“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千百年來就在一塊狹小的地盤上繁衍生息,非到萬不得已,絕不流動。而我們也將發現,鄉土社會的這種求安穩、不流動的特點,將引發許多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產物。 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聚居的社會,熟人之間的交往是講人情、講互相信任的,如果涉及到金錢等精細的利益計算,對熟人之間來講便是“見外”了,於感情有損。在這樣的社會中,商業是很難發展起來的,商人追求利潤,他必須精於計算,排除感情的干擾,而以一種理性的思維來經營自己的產業。人情世故一旦涉入商業之中,勢必成為商業經營的`一塊很大的絆腳石。所以縱觀古代的商人的發跡史,很少能找出一個是在本地發跡的,大多是少年出外,歷經艱辛而發財。所以中國雖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歷史悠久,發展顯眼的幾乎都是農業文明,商業很難發展成為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這不能否認與鄉土社會的特點有關。而鄉土社會的這種穩定、不流動的特點,一定程度上又是基於傳統農業的特點而產生的。

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聚集的社會,絕大部分情況是,他們之間具有血緣關係,也就是説,他們有着共同的祖先,在幾個世代以前遷居到某個地方,繁衍生息。在許多地方往往可看到聚姓而居的情況,一個家族自己形成一個村落,從而有了李家莊、潘家園之類的地名。在這麼一個有限的區域內共同生活、朝夕相見,他們有事情可以面對面地交流,即使是先人的遺訓等也可通過一代代人口頭傳下來,文字在這種社會裏是無需的,這也無怪乎傳統社會裏文盲的數目之眾了

在這種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基於一種什麼樣的原則呢?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作者在書中所提出的一個概念——“差序格局”。這個概念是作者的一大創舉,被認為是對中國傳統人倫關係的一種精妙的概括,在學界上很有影響力。在提出這個概念以前,作者在書中舉了很形象的例子將中西方的社會類型作了比較。他將西洋社會的類型稱為團體格局,若干人組成一個個團體,就像一捆捆紮起來的木柴;將中國鄉土社會的類型稱為差序格局,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按親疏遠近向外擴開一圈圈的社會圈子,就像石頭投入水中蕩起的一圈圈波紋。這種差序格局中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那樣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愈推愈薄。作者把社會關係的這種一輪輪波紋之間的差序稱為人倫。中國人講究人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講的是一種差等關係,這種種差等關係各自有它們應該遵守的規則。在這種差序格局裏,個人與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倫”為基礎的。當個人以自己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會圈子時,這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們往往根據其實際需要而相應擴大或縮小其圈子的範圍。正因如此,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時候父母子女是一個家,大的時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個家族。但是無論這圈子如何伸展收縮都只侷限於父系一方的範圍內,這是中國傳統父系社會的特點。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提到,古代的官員退休返家後有義務負起整個家族的生計,為此李贄才決定出家擺脱俗事困擾,這以現代的眼光看來似乎有點不可理喻,但確是鄉土社會的真實寫照——家與家族有時候是很難區分清楚的,這是由於差序格局的人倫關係的可伸縮性所致。等等。。。

《鄉土中國》很適合我們這些大學生多去讀讀,不讀你無法體會其中藴含的深刻哲理。它會讓你對我們的鄉土社會有更深刻的認識跟了解。同時,我覺得我們應該在業餘時間多讀一些有意義的書,會對我們幫助更多!

大學讀後感 篇7

我對簡單、乾淨的故事有種天生的愛好,比如對幾米手繪畫的喜愛。在詩歌閲讀上,我喜歡簡短,也許是懶惰的緣故,也許也不盡是。簡單、留白會少去很多壓迫感,會給人靜謐如幽谷的感覺。《小王子》的故事簡單,文字素淡。我很輕鬆地就讀了兩遍,沒有絲毫的倦意。童話也許就是對平淡生活的一種恩賜,他讓你輕鬆地閲讀,同時在輕鬆間也給予你一些東西,比如生活的純真與美好,比如簡單與清澈。

故事中的小王子熱愛生活,每天周而復始的清理火山,拔猴麪包樹的幼苗。我想這猴麪包樹的幼苗,正如生活中的煩惱一樣,如是任由其發展,那便會像洪水般蔓延,一發不可收拾。當然,小王子也有煩惱,他的煩惱不能像猴麪包樹那樣拔掉,一個人憂傷時就會愛上日落,當他看了四十四次日落的那天,是否心中溢滿了煩惱與孤寂。有幸的是一朵玫瑰進入了他的生活,玫瑰有着沉靜的柔情,她在謊言被揭穿後會反覆咳嗽,她是一朵美麗而且非常驕傲的花。她戀着憂傷的小王子,小王子也真誠地愛着玫瑰。然而一件小事最終卻使他們分開,敏感的小王子因為玫瑰的一次惱怒而對愛生起懷疑,隨着遷徙的候鳥,他離開了自己的星星,拋下了玫瑰,開始了自己孤單的旅行。

小王子在旅行中接觸着新的人和物,比如追逐權威但不失明智的國王,比如為了躲避醉酒恥辱而喝酒的酒鬼,比如佔有星星並自認為嚴肅的商人,比如拒絕旅行的'地理學家和忙碌的點燈人。但是小王子厭惡着他們的生活,他一路上只是感覺到大人的怪異和不可理喻,這一切的一切,或許只因為他是個孩子,他心中裝的不是什麼“擁有”類的字眼,那是如水般純潔的童真啊,人們説嚮往童真,可為了擁有,哪怕只是為了一粒沙,也會放棄童真。

小孩與狗童真分隔線

而直到他來到地球,碰到了小狐狸,並且在小狐狸的要求下馴養了她。她認為,如果小王子馴養了她,她的生活一定會是歡快的。她會辨認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腳步聲。其他的腳步聲會使她躲到地下去,而小王子的腳步聲就會象音樂一樣讓她從洞裏走出來。她知道小王子終究是要離開的,但是她是知足的,她為擁有麥子的顏色而歡欣,因為看到麥子,她會想到小王子金黃的頭髮,因為她孤獨的心有了張望的方向,便是這一抹透着淡淡憂傷的金黃色。小王子在與小狐狸一起的日子,懂得了玫瑰的獨一無二,他開始認為玫瑰馴服了他,他必須對玫瑰承擔起責任。小王子在狐狸那裏學會了愛,明白了他所要追求的東西,他要離開小狐狸去承擔他的責任,然而小王子卻不知道他馴養了小狐狸,同樣他對小狐狸也有必須擔負的責任。但是小狐狸還是送走了小王子,並且告訴他,實質性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到。正如小王子仰望夜空時的心情一樣,當他知道玫瑰對她而言還是獨一無二的,他如泉水般清澈的笑聲又迴響起,他便暫時沒有了煩惱。

小王子的心如水般細膩,如此優柔寡斷,卻又讓人如此喜愛,當他決定用蛇的毒液結束生命,擺脱沉重的軀殼去尋找玫瑰,倒在柔軟的沙地上,他金黃色的頭髮和沙地融為一體,化成這黑夜最憂傷又夢幻的輕紗時,他是否像縹緲的煙霧回到B-612行星,我們無從得知,正如作者安託萬一生都在追尋夢想一般,沒有盡頭。

小王子的愛情,純淨淡雅,誠懇認真。如果死能夠使他回到自己的星星上,如果死能夠讓他和所愛的人相會,他會義無返顧地選擇死去,因為他深沉地愛着她,因為他的心被玫瑰所馴服。他也是這麼做的,他輕輕地倒下,正如他無人知曉地來到地球。

梭羅説,人在過着靜靜的絕望的生活,他是遠離人羣的,陽光下去找尋一切頹廢的根源,一無所獲,這是一個落滿灰塵的天堂。有幸的是我們的心中還有一個關於小王子的故事,憂傷但美好,小王子的憂傷是因單純的愛戀;美好,是因為愛戀給人的感動和希望。

小王子就生活在人們身邊,他用會笑的眼睛告訴人們,像清泉般純潔吧,不顧一切,大膽的熱愛生活吧。留戀你心中所想,保持你心中童真,在靜靜的生活時,心裏有着希望和温存,有着感動和關於馴養的責任。

大學讀後感 篇8

《飄》是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發表的唯一一部小説。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小説。它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啦主人公斯卡麗與幾個男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同時,也揭露啦人性的醜惡,讚揚啦人性的善良。

閲讀完整本書,我覺得每一章,每一段,都讓人感受頗深,可最讓我感動的,莫過於《飄》的結尾啦。

“斯卡麗,我從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碎片,把它們湊合在一起,然後對自己説這個修補好啦的東西跟新的完全一樣。一樣東西破碎啦就是破碎啦,我寧願記住它最好時的模樣,而不想起它修補好。然後終生看着那些碎啦的地方。”瑞德歎啦口氣,“親愛的,我一切都不管啦。”

她默默地望着他上樓,感到嗓子裏痛得厲害,彷彿要窒息啦。隨着樓上穿堂裏他的腳步漸漸消失,她覺得這世界上對她關係重大的最後一個人也不復存在啦。她對她所愛過的兩個男人哪一個都不啦解,因此到頭來兩個都失掉啦。現在她才恍惚認識到,假如她當初啦解艾希禮,她是決不會愛他的,而如果她啦解瑞德,她就無論如何不會失掉他啦。

此刻她心裏是一片恍恍惚惚的麻木,她依據經驗懂得,這種麻木會很快變為劇痛,“我不能讓他走!一定會有辦法的!”她説很響,“我要回塔拉去,明天就走。”她站啦一會兒,回憶着一些細小的東西,如通向塔拉的那條翠鬆夾道的林蔭道,那一排與白牆相映襯的茉莉花叢。

“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時我就經受得住一切啦。明天,我會想一個辦法把他弄回來。畢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

看到這裏,整本書就完結啦,為什麼看這個結尾,我的心會有那麼些許難過呢?如果斯卡麗珍惜瑞德的愛情,不去痴心妄想追那個並不愛自己的艾希禮,那麼,一切不就都皆大歡喜啦嗎?

許多時候,我們都和文中的斯卡麗一樣,不懂得珍惜,可最後想到去珍惜的時候,便什麼也沒啦。

文中我最喜歡的角色莫過於斯卡麗啦。我喜歡她的勇敢堅強,也喜歡她的有個性,在文章結尾時,她決定要找回瑞德,安慰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時,無疑更加深啦我對她的好感。

但我有時也認為,斯卡麗就像一個孩子,對自己想要的東西非常執着,但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懂珍惜。我們要懂得放手,放下那些自己無法得到的東西。

斯卡麗盡啦如此多的努力,但到頭來卻什麼都沒啦,艾希禮走啦,瑞德走啦,邦尼和媚蘭也都死啦。自己的親人也因病無一倖免。所以我們要明辨是非,不要因為一個錯誤的決定,而葬送啦自己的一切。

每當在遭受挫折,痛苦不堪的時候,我都會像斯卡麗那樣對自己説:“歇一歇,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也不知這句話陪我走過啦多少風風雨雨。

我也挺喜歡看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雖然它和《飄》都是愛情小説,但帶給我的感受卻是不一樣的。《戰爭與和平》的結局是美好的,娜塔莎和皮埃爾最終在一起啦呀!可《飄》的結局卻是令人心痛的.,我想,這也是兩本書吸引世人眼光的一部分吧!

不知多少次,我疑惑《飄》這本書的名字,為什麼只用“飄”這一個字來概括?我猜想啦很多個答案,或許是想表達女主人公斯卡麗的愛是那麼的不穩定,總是在飄一樣。也或者是表達啦斯卡麗愛的男人是那樣的虛無縹緲。

《飄》的魅力體現在男女情感錯位之上。在這裏,一切都是混亂的,混亂的情感、混亂的背景、混亂的時代、混亂的婚姻……然而斯卡麗在這所有混亂之中堅強、不畏艱險地追求着艾希禮,可最後卻發現自己愛的是瑞德,我們應該學習斯卡麗無畏的精神,去追隨自己想要的。我不由得想起斯卡麗的一句話:“亂,是佳人。”

我認為,《飄》是歷史上最棒的小説。剛讀這本書時,我似乎還有些讀不懂,後來又看啦幾遍,終於從書中讀懂啦許多道理,學到啦許多知識。

斯卡麗沒有留住瑞德,但她留住啦希望。明天,她就會用剩下的這希望去尋找瑞德。只要有明天,就還會有希望,新的一天的曙光,將會再次來臨。

大學讀後感 篇9

《三字經》這代歷史書,相信大家都看過吧,《三字經》可是一本悠久的古代書啊!它的每一個字,都藴藏着一個深刻的道理,三字經弟子規大學讀後感。讀完三字經後,還要透徹理解它們的意思,這樣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哦!

三字經的每一個,每一行字,都在講述着一個個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那樣,意思就是不能浪費光陰,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萬”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來。

三字經歷史悠久,是由一件件民間傳説融入到一個個字中的。別看這小小的一個字,它裏面可有一個個故事呢!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那樣,講述的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呢!

在以前,有一個女神。一天,她的兒子被冥王抓走了,冥王對她説,只要她的兒子不吃地獄裏的東西,他就還給她,可是,他的兒子只是吃了一個果子。從此,冥王只能讓他一年回去倆次,回去的時候,萬物復甦,而沒回去的時候,將寒冷無比。所以,導致出了春,夏,秋,冬,這四季。

瞧,這個故事是多麼有趣啊!《三字經》還有許多故事呢!如蓋房子,孟子媽媽三次搬家……這些故事都是多麼有趣啊!而且,故事的`精華都包含在這幾個小小的字裏。這幾個小小的字,卻藴含着這麼一個深刻的道理,真是好啊!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説一説我讀後的感受吧!首先是〈入則孝〉,這裏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讀後感《三字經弟子規大學讀後感》。他們所説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裏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裏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謹〉,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説: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釦,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説閒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寫到:“《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大學》這部書,是古代大學教書育人的綱要和準繩。為什麼呢?帶着這個疑問,我閲讀了《四書章句集註》《四書》中的《大學》。

《大學》被朱熹分為了經篇和傳篇。經一章向人們展示的是儒家的“三綱八目”的要義,邏輯分明,層層推進。“三綱”指的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成一、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十篇的傳的文則是引經據典地闡釋“三綱八目”,其內容言簡義豐。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的宗旨在於顯明本有的清明德行,在於把這種修養取得的成就恩澤人間百姓,從而使人人都達到至善的境界。解釋“在明明德”的傳一章引用了《康誥》《大甲》《堯典》主要是“為了説明弘揚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品質從三皇五帝時期就開始了,並不是我們標新立異的產物。”我認為它包涵了“性本善”的意味。《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中的“天之明命”就是指上天平等賦予每個人的德性。它強調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於後天的環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導致了人們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異。因此“皆自明也”,即要我們自己加強自身的修養。

大學讀後感 篇10

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英國經濟學家,近代人口問題研究的的先驅。他的著作《人口原理》是人口學的開山之作,其書的發表引起了許多國家對人口問題的重視。閲讀完馬爾薩斯的《人口原理》,從它的產生背景來看,他的人口論,是為包括土地貴族和資產階級在內的英國統治階級辯護的,是為了壓迫廣大的基層勞動人民而生的,但不得不得承認,他的理論中也有可被借鑑的東西。在《人口原理》這本書中主要由以下理論:

首先,是“兩個公理”,他的人口理論將人類所固有的食慾和性慾這兩種生理現象作為“兩個公理”,並據此分析人口現象。第一,食物為人類生存所必需。人類要生存,首先得解決衣食住行等生活資料的需求,物質資料的存在是人類社會的前提和基礎。第二,兩性間的情慾是必然的,且幾乎會保持現狀。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因為人首先是生物的人。我國長期以來忽視人的自然屬性,強調人的社會屬性,把人當成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大、全式的英雄,就使人失去其存在的生物基礎。性慾是一種動物性的本能,是一種先天的,孔子説的“食,色,性也”,性就像我們餓了要吃飯一樣平常,相比而言,弗洛伊德把性作為一種人類最原始、最根本的驅動力的觀點是比較偏激的,但不是沒有道理。它們是所謂人類“本性的固定法則”。食物是人類生存所必須的,但是大自然提供給人類的食物是十分有限的;人總是在繁殖的,而人類繁殖的能力是無限的。以有限的食物對無限的.人口,因此,食物必然會短缺,勢必會導致飢餓、貧困。而馬爾薩斯這一論斷的提出是建立在“兩個級數”的基礎上。

其次,“兩個級數”即人口若是不受到有效的抑制,便會以幾何比數增加,而生活資料卻是以算數比數增加的。人口的增長與生活資料的增長是不平衡的,生活資料的增長難以趕上人口的增長,人均的生活資料便會下降,再者人口的增長會帶給勞動力市場很大的壓力,工人工資水平會下降且失業率會上升,因此,人們的生活水平會下降,漸漸陷入貧困狀態。但是,他所認為的兩者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將一些相關的因素納入考慮範圍,事實上,人口在長期的發展中總是受到某種阻礙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前,大量的戰爭、疾病、瘟疫、災荒、貧困等極大地抑制了人口的增長。到了現代,生育控制更是直接從出生的角度對人口增長施加了影響。

再次,“兩種抑制”即對人口增長的抑制有兩種方法:第一,積極抑制,罪惡和苦難縮短人的壽命,過度勞動、極度貧困、惡劣環境、城市擁擠、疾病和戰爭、饑荒和瘟疫等都會降低人口增長;第二,道德抑制,提倡晚婚、晚育、不結婚及嚴守性道德等辦法來降低出生率。如果人口增長過快,抑制人口增長的因素會起作用,工資會下降,食品價格會上升,人們會開拓新土地,改良舊耕地。當人口與食物的矛盾得以緩和時,新一輪人口增加又會重新開始,循環邏輯使人口圍繞生活資料上下波動。

當前,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分佈不均衡,仍然是困擾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而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他提倡晚婚,男女在有負擔能力的時候再結婚。晚婚可以提高父母的撫養能力,有利於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同時,人口生育時間的延後,相應地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因此我國把晚婚晚育作為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原則。馬爾薩斯還看到貧困家庭生育率高,富裕家庭則相反。他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受教育程度不同。因此,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無疑是極有價值的思想。簡言之,我們應當歷史而客觀地看待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通過批判《人口原理》中消極、錯誤的思想,吸取其合理內核,為中國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提供理論指導,充分認識到控制人口增長的必要性和長期性,這對於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實現人口與經濟增長,資源環境、社會穩定的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大學讀後感 篇11

托馬斯·莫爾爵士(SirThomasMore,由於被天主教會封為聖人,又稱“聖托馬斯·莫爾”SaintThomasMore,1478年2月7日-1535年7月6日)是英格蘭政治家、作家與空想社會主義者。1516年用拉丁文寫成《烏托邦》一書,此書對以後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有很大影響。1478年生於倫敦的一個法學家庭,畢業於牛津大學,曾當過律師、國會議員、財政副大臣、國會下院議長、大法官。1535年反對亨利八世兼任教會首腦而被處死。

莫爾的《烏托邦》是在1516年寫成的,而在那個時代看來確實是一個奇葩。

莫爾生活的年代有着很強的背景。從經濟上看,資本主義出於萌芽上升狀態的資本原始積累的階段,新興的資產階級強烈要求積累更多的財富,但是卻對下層階級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從政治上看,那個時期出於地理大發現時期和殖民掠奪時期,歐洲人走向世界,大開眼界,各種新興的思想在歐洲不斷湧現。從思想上看,那個時期正是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人文主義訴求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各種人文主義思想者競相爭豔。而在宗教上,處於宗教改革時期。總的看來,那個時期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思想還是宗教等各個方面都呈現出新興的跡象,社會處於急劇變革的.時期,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出現了各種伴隨資本主義的弊病,引起了人文主義者們的高度關注,莫爾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在14、15世紀,在農奴制解體過程中,英國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通過暴力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強佔農民份地及公有地,剝奪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權和畜牧權,把強佔的土地圈佔起來,變成私有的大牧場、大農場。這就是英國曆史上的“圈地運動”。圈地運動給當時的英國農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佃農被迫脱離了土地,那些擁有土地的人們也被當時的大地主通過各種強迫手段廉價出賣自己的土地,最終,大批農民流離失所,在用完自己的資金之後由於無法找到工作,被迫淪為盜賊和流民等,而當時的英國法律卻嚴厲禁止盜賊和流民等,如若發現,則會被處死,在這樣的情況下,莫爾出於對當時社會嚴重的不公平的同情,寫出了《烏托邦》這一劃時代的著作。

《烏托邦》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莫爾針對當時英國存在的嚴重不合理的制度,並對其進行了強烈的諷刺。裏面談到英國的圈地運動對農民生活造成的眼中影響,使農民淪為盜賊和流民,而英國當時無人性的法律也使莫爾產生了強烈的反感,莫爾對圈地運動的嚴重後果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並針對英國當時的法律進行了強烈的諷刺。而莫爾並不止於此,他通過這種現象,看到了存在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私有制的存在,並且在第一部分的最後幾頁論述了私有制的嚴重弊端,這成了本書的中心,並在此基礎之上展開了對第二部分的詳細論述。第二部分是作者虛構的一個理想社會,在這個社會裏,私有制是不存在的,人人平等,共同勞動,人們之間相處和諧,社會出於良性運行的狀態,並且作者特別論述了財產共有、生產勞動、務農為本、城市規劃、衞生健康、學術研究、宗教活動、民主政治等社會中的方方面面,構建了一個理想社會。這是本書的主體部分,而作者的構思並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很多方面是來源於對現實的不滿,而作者憑藉深厚的學術修養,對古希臘古羅馬學術的瞭解以及當時地理大發現對作者的影響,形成了他的“烏托邦”社會理想,雖然作者在論述他的“烏托邦”時並沒有説明烏托邦存在的條件以及如何從起點建立一個這樣的社會,但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能夠產生出這樣的思想實屬開天闢地之作,並且被尊奉為空想社會主義的鼻祖,我覺得這是應該的。關於他的這一思想的更進一步的理解,還需要回到柏拉圖的《理想國》等著作以及對他後來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如歐文、聖西門、傅立葉等人的著作的閲讀以及關於馬克思在這些思想家們的基礎之上建立的所謂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解,這一點待後面的進一步閲讀,在後面系統閲讀馬克思的時候再回過頭來詳細綜合論述,這裏就止於此。

大學讀後感 篇12

年過"知天命"之年,又拿起《大學》咀嚼了幾遍,更有些感悟。

《大學》為我們指明瞭人生進修的階梯: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綱目",然後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方面闡述了實現"三綱目"的途徑。內涵深刻,振聾發聵,對我們如何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立功立業等問題都具有深刻而實際的指導意義。

不管世事如何變遷,做人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做一個不平庸之人,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就是做人要彰顯內心的光輝品德,要把普天之下的人民放在心上,胸懷天下,志存高遠,要永葆一顆至真至善的善良之心。在追求經濟利益高於一切的今天,在倡導"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今天,我們捫心自問,為人之本的"德"究竟還存有幾何?人性光輝中最美麗、最温暖的"至善"還存有幾縷?

成就一番事業,這是每一個人的夢想和追求。然而,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急功近利的浮躁和難以言狀的焦慮,成為了我們這個轉型社會的'突出表現,終日思索成功要訣而不得其門,於是乎,抱怨這抱怨那的,絲毫不審視自己。其實,《大學》早就給我們指明瞭道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事有始終"。也就是説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定位,明確一個躍之能及的志向目標,保持一顆平常心,做事思慮周詳,堅持做人做事善始善終的要求。而不是好高騖遠,心浮氣躁,半途而廢。需要"適可而止"和"知足"的心態去調整、需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持之以恆地付出應有的努力。倘若我們具備了這樣一種為人做事的品格和精神,試問成功離我們還會遠嗎?

除了事業,人生的另一頭就是婚姻家庭。隨着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存壓力之劇增,事業和婚姻家庭之間出現了越來越多不和諧的音符。多少人為事業和家庭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而顧此失彼,多少人為了自己所謂的"事業"而擯棄糟糠之妻,一些人則為了家庭而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中國有句俗話: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於事業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説是個人事業的基礎,這也是《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所表達的哲理。因此,不論你從事何等崇高的事業,也不論你工作再忙再累,請記住"必先齊家"。

無論是立德,成事,抑或齊家,都離不開修身。不重視自身修養,就不會有遠大的志向;沒有遠大的志向,就不能勤奮治學;不勤奮治學,就沒有出色的才幹,也就無從談起成就功名。而最好的進業修身之道就是多讀書,更要多讀"聖人"的書,可以啟迪心志,開闊視野,可以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成就高尚的人格,可以洗滌心靈,淨化靈魂,讓人更好地感受生命之美,自然而然也就成就了個人的事業。

回想少年時代,在充斥着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諄諄教導中,耳薰目染,立誓為祖國、為人民做個有用的人,周恩來總理便是崇拜的對象。第一次在課文裏讀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心中充滿了深深的震撼,但是並不知出處。工作後,面對着第一份嚴重污染的工作及環境,在百無聊賴、情緒低落中,偶爾得到了《大學》一讀,激起了自己強烈的求知慾和上進心,一改頹廢,發奮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境遇。

現在,關注着年輕一代的成長,有很多感慨!提高年輕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培養他們的遠大志向迫在眉睫。在班組建設中充分利用早會和大講堂的時間,帶領班員們學習、感悟"四書五經"的精華,以此來滋潤心靈。

想起,周總理的一句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氣魄和胸懷多麼令人肅然起敬!

春天來了,讓我們敞開胸懷,迎接時代的偉大變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