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鴻門宴800字讀後感範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4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鴻門宴800字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鴻門宴800字讀後感範文

鴻門宴800字讀後感範文1

今年八年級,我和爸爸在電影院觀看了歷史大片——《鴻門宴》,通過這部電影,讓我真正對楚漢戰爭有了認識。

這部電影講述的這樣一個故事。秦末年,天下大亂。亂世裏出現了劉邦項羽兩位英雄豪傑。項羽自己為霸王,劉邦斬蛇起義。兩人結拜為兄弟,並約定“先入咸陽,冊封秦王”,而霸王比劉邦慢了一步進入咸陽,自己還想作秦王。就在鴻門擺下宴席,請劉邦赴宴,志在殺死劉邦。而劉邦能屈能伸,巧妙應對,化險為夷,終於逃出了鴻門。為楚漢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在電影院看完這部電影,我是一頭霧水。從頭打到尾,根本不知道講述的什麼事情。甚至中間越看越搞不懂,都快要睡着了。回家後爸爸讓我查了查歷史書,按照歷史書上講述的故事,我和電影一對照,頓時茅塞頓開。原來歷史就這麼簡單。下面就隨我的鏡頭來瞧瞧這段歷史吧!

典故一:荊軻刺秦王

荊柯刺秦這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荊柯帶着樊於期的頭顱和燕國地圖來到了大殿上。但秦王打開地圖,荊柯馬上拔出了地圖裏藏着的快刀。秦王一時着急,竟然拔不出寶劍。只好繞着柱子亂轉圈。最後終於拔出了寶劍,一下刺到了荊柯的腿,荊柯倒地後被武士們亂扔分屍,荊柯就這麼“為國捐軀”了。

典故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鴻門宴的代表肯定就是舞劍了,當時在鴻門宴上,項莊提出要舞劍助興,可寶劍招招式式直逼劉邦,幾次險些扎住劉邦。就在這時,項羽手下的奸臣項伯大喝一聲:“你一人舞劍有何意思,我來陪你舞!”説着就是死死的保護着劉邦,擋住項莊。把劉邦嚇的魂不附體,臉色蒼白。這句話中沛公指的就是劉邦了,因為劉邦當時實在沛縣做官,所以稱之為沛公。

典故三:韓信的故事

韓信可是名副其實的大將,可他的一生比較坎坷艱難,他出身於一個貧困家庭,他小時候不思進取,又一次他佩戴寶劍在街頭亂轉,碰着一個流氓。韓信不想在街頭動手,在眾目睽睽之下從那個流氓的胯下爬了過去。這就是歷史典故《胯下之辱》。

韓信走投無路,只好去釣魚為生。韓信在河邊曾碰到了一個老婆婆,老婆婆經常把自己的飯給韓信吃一半。韓信説自己以後必要報答,老婆婆卻甩下一句:“我給你飯只是看你可憐,不求你報答!”從此韓信暗中下功夫,努力學習,終於成了大將。他還找到了老婆婆,給了她一千兩的金子呢!這就是歷史故事《一飯千金》。

從此以後,韓信投靠了項羽,做了一個傳令官,沒有得到項羽的重視。他又投靠在劉邦的部下,但也得不到重用。韓信只好離去。劉邦手下謀士蕭何聽説韓信走了,連夜追趕,終於追上了韓信,請他投靠劉邦。在蕭何的再三推薦下,劉邦重用了韓信,封韓信為將軍。韓信開始輔佐劉邦,幫劉邦訓練軍隊,明修棧道,等待實際成熟後,暗度陳倉,順利拿下齊國。韓信勞苦功高,卻得不到劉邦的獎賞,想在開始造反。接過被蕭何騙到安樂宮,暗設埋伏,一舉把韓信刺死。這就是歷史故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典故四:霸王別姬

劉邦順利逃出了鴻門宴,勢力一天天的強大了起來。項羽是一介武夫,竟然趕走了他身邊的謀士范增。他的勢力一天天的弱小了,項羽部下的很多大將都投靠了劉邦。終於,項羽被劉邦的軍隊圍困在的烏江邊。一天項羽回到營帳裏去見虞姬,對虞姬説:“劉邦的軍隊已經把我們包圍了,無法突圍了。你自己另選君主吧!”結果他的妻子虞姬聽完後橫劍自殺了,項羽悲憤萬分,埋葬了虞姬,發誓要血戰沙場。這就是有名的《霸王別姬》。

典故五:四面楚歌

就在那天晚上,張良率領部隊在四面八方奏起了柔和的楚歌聲。不少士兵都想到了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家人,紛紛逃走。一夜之間,項羽的軍隊只剩下了800多人。來日一場大戰,項羽的軍隊只有24人了。項羽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敗落到這種地步,在烏江邊橫劍自殺。

一部《鴻門宴》電影,存在着這麼歷史故事,也被我這麼簡單的學懂了。歷史並不是很枯燥,中華5000年的悠久歷史,只要我們細心地學習,用心體會歷史,才能做好事。

鴻門宴800字讀後感範文2

項羽就好比一個有些怪才的考生,瀟灑地做出了旁人都做不出的高難度附加題,卻在10道正式題中交了白卷,考試砸鍋,能怨誰呢?打江山這門大考,可是不太有機會復讀的啊!

在中國要談失敗英雄,談敗將中最有臉面的,那得説是楚霸王項羽了,劉邦雖拿了他的人頭跟江山,卻好歹給開了個追悼會,修了個規格不低的陵園,司馬遷更是一篇本紀,把這位失意英雄提到了跟漢朝列祖列宗平起平坐的地位。如今老劉家的紀念碑、紀念堂早已蕩然無存,可烏江的'項王廟依舊香火鼎盛,為當地搭着文化的台,唱着經濟的戲,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然而敗了就是敗了,項羽如果在天有靈,望着滿大殿繚繞香煙,一地善男信女,一定咬牙切齒:哪怕當一年皇上,也比當這20xx年神仙滋潤許多不是?

您看到這兒心裏八成幸災樂禍——活該,誰讓您老鴻門宴上心慈手軟放跑了劉邦?上天給你一次機會你不抓住,能當神仙就算運氣不錯,認命吧您!

其實項羽真的好冤,因為鴻門宴上那一出,他實在沒做錯,半點都沒錯。

故事大家都清楚了:公元前206年劉邦先入關中滅秦,項羽帶了40萬大軍入關問罪,跟劉邦的10萬人馬對峙,劉邦帶了個慰問團跑到項羽大營開"心連心"晚會,在經過項伯、項莊半真半假的真人PK,和張良、樊噲的一系列行為藝術之後,劉邦藉口上廁所溜之大吉,而項羽始終對參謀長范增的種種暗示裝聾作啞,最終放跑了劉邦。

許多人看到這兒,一定跟范增一樣捶胸頓足,罵一聲"豎子不足與謀":您把劉邦砍了,不就啥事沒有?活該!

可項羽並不是白痴,至少這次不白痴。您甭看項羽帶了40萬大軍浩浩蕩蕩,這些人馬中真正屬於自個兒的嫡系,只怕連1/4都不到,其他都是各路軍閥的盟軍,有些還是掛名頂頭上司楚懷王的部隊,"先入關為王"的約定可是人人都聽見的,天下這麼大,真正牢牢掌握項羽手裏的根據地,又有幾個郡?這會兒冒着鼠肚雞腸、背信棄義的名頭宰了劉邦,盟軍的人心一散,前面是被他屠殺了幾十萬父兄子弟、仇深似海的關中秦地,後面是亂作一團,都想自個兒稱王稱霸的六國故土,他那日子難道就好過得了?

反過來看,不殺劉邦又如何?論兵力,劉邦只是項羽的1/4;論名望聲勢,被天下人當作中了頭彩才僥倖先到關中的劉邦,如何比得硬碰硬殲滅秦軍主力的項羽?更何況楚懷王還在老項家手裏攥着呢。他讓劉邦來慰問,劉邦不就老老實實來了?後來他攆劉邦去四川開荒,劉邦不也乖乖地去了?實力對比在那兒擱着,劉邦住在鴻門項羽大營也好,住在咸陽城裏也罷,那腦袋還不就在他項羽刀口前擱着麼?不殺劉邦,劉邦還是攥在手心,不但可以收買、安撫盟軍人心,名正言順地建立絕對領導權,還可以趁機鞏固內部秩序,為自個兒搞一塊實實在在的大基業。

可見,項羽在鴻門宴上不殺劉邦並沒有錯,甚至可以説是他一生中少有的精彩手筆,比起范增,高明瞭不止一個檔次。

既然不殺沒錯,那麼為何劉邦做了皇帝,可以隆重追悼掉了腦袋的項羽,甚至大方地讓項家後人改姓他的劉,而項羽卻只能悽悽慘慘地去做神仙?

這打江山坐江山,好比是參加一次考試,要做的是一整套考題,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社會的,不能説每道題都不能錯,但全套做下來,怎麼也得拿個85分以上,才算有點把握。

項羽在鴻門宴這道大題上答得固然精彩,可整套考卷裏他拿零分甚至負分的題目實在太多:沒把關東諸侯搞定就匆匆殺進關中啦,愣頭愣腦殺了幾十萬投降的秦兵啦,鴻門宴後把劉邦放到天高皇帝遠、自己鞭長莫及的漢中啦,楚懷王還有價值啦,扔下關中、洛陽,莫名其妙跑到徐州建都啦等,前面説了,他的政治頭腦其實比范增強得多,因為他犯這些錯的時候,沒聽見范增提一句不同意見,可在鴻門宴上范增提的意見,卻還沒他本人的意見高明——只可惜,跟他爭江山的不是裝深沉的范增,而是偷狗肉的劉邦。

項羽就好比一個有些怪才的考生,瀟灑地做出了旁人都做不出的高難度附加題,卻在10道正式題中交了白卷,考試砸鍋,能怨誰呢?打江山這門大考,可是不太有機會復讀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