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心》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01K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心》讀後感

《心》讀後感1

在茫茫書海中,我找到了一本書,我翻開它,看着看着我不禁流淚了,讓我開始想着該如何感恩,讀後感之感恩的心。在這本書裏有很多感人的事蹟,無一不訴説着愛的偉大。

其中有一篇文章叫做“三斤珍貴的水”。説的是在我國西部的青海省裏的一個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區,有一頭老牛為了給它的孩子要來三斤水,冒死擋在運水的部隊前,即使被打的遍體鱗傷也不放棄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看完這則故事,我的心裏感慨萬千。一頭牛可以為它的孩子不顧生命,讓我們感到老牛很愛它的孩子,那我們身邊的親人呢?他們也是的。我們的父母親生育我們、養育我們,整天為了我們操勞,我們有想過感恩嗎?我們看到這頭牛的做法的時候十分感動,也許父母親沒有這樣瘋狂的做法,但是他們和牛的.出發點都是因為愛他們的孩子啊。有的時候,父母會因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帶書而向公司請假,千里迢迢地送過來;有的時候,父母會因為孩子生病而整日整夜的守在牀邊;有的時候,父母會因為孩子做了錯事而責罵他,但真正難過的還是父母……

父母為我們做了那麼多,我們要更加懂得感恩。其實有的時候,爸爸媽媽不會奢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來感恩。我們能做的也只是在他們勞累的時候慰問一下他們,給他們捶捶背。把自己管好,少讓他們操心。在他們不開心的時候,逗他們笑一笑,與他們説一説心裏話等。但最重要的是那顆感恩的心!擁有這顆心,即使是為爸爸媽媽做很小的事,也能讓人温暖。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我們需要感謝的人,只有隨時擁有這顆感恩的心,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家長感言 在孩子的學習中,我和孩子共同閲讀了這本書,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他們過的十分開心,他們像是温室裏的花朵沒有經過風吹日曬,不知道生活的艱辛。讀了這本書之後,不僅使孩子們學會了感恩,也使我深深地反省了一番,在我們的工作中,生活中給與我們幫助的人太多太多了,可是我們記得他們的樣子他們的名字嗎?

我的回答一定是“不記得”,但是在別人給予我們幫助後,我們可以以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其他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像文中的老牛一樣父母為了我們嘔心瀝血,我們也為了自己的孩子默默的奉獻,父母給予了我們寶貴的生命;父母撫養我們長大;父母給我們無限的關愛與呵護。我們一定要好好孝順父母,並且把父母對我們的奉獻給我們的孩子。好好教育他們,讓他們學會感恩,學會以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他們身邊的所有人,以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這個社會。這本書讓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淺,學會了感恩!

《心》讀後感2

在當今日益浮躁的社會,教育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如何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守住自己的靈魂,看了李鎮西老師的《我的教育心》,相信會讓你有所感悟。

還記得剛剛參加工作的那段時間,自己對工作充滿了憧憬,投入了無限的激情:與“問題”學生耐心細緻的談心, 只要有機會就到班級上課,一遍又一遍的修改自己的教案……感覺每個孩子都是那麼可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願意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笑。當工作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得心應手時,我們對教育反而失去了最初的激情。對於這種情況,李老師給了五條建議:

1、永遠保持現在這種純淨的童心

永遠保持純淨童心的支撐點是把教育當成信仰,不為名利工作,而是為自己工作,不能讓自己的心生鏽。我們的工作環境決定了我們大多數的時間是和孩子在一起的,讓自己保持童心有很多種方法:和孩子們一起閲讀,看他們喜歡看的書,和他們一起説一説對書中故事的理解,對人物的感受,對優美詞句的賞析,會無形間拉近和孩子的心靈距離,也會讓你自己用兒童的眼光看世界;有機會的時候加入到孩子們的`遊戲隊伍中,放飛童心,感悟童真、童趣;和孩子像朋友一樣談談心……只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都要去嘗試,要把純真保持到永遠。

2、要有愛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至理名言“愛滿天下”從師範起就一直陪着我們,但是,當我們從教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對還能像最初那樣愛他們每一個嗎?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似乎不再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開始慢慢喜歡成績出色的學生;不再有十足的耐心,對學生也有了些許“簡單粗暴”的痕跡;不再走進學生,與學生有了心理距離。這種種表現都説明了,我們沒有真正的愛我們的學生。感動中國20xx十大人物中的胡忠、謝曉君夫婦,為了大愛,捨棄了原本舒適的工作環境,堅守藏區12年支教,推選委員于丹説: 這兩位老師讓我們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於愛和信念的堅持,他們用生命提攜了孤兒的成長,在一個物質繁盛的時代裏,他們仍然讓世界相信:精神無敵。這是真正的愛,我們無法做到像他們那樣,難道我們還不能在這樣優越的環境中用愛心去對待我們的每一個孩子嗎?

3、要善於積累智慧

教育智慧是大智慧!

4、要加強閲讀

在書香滿校園的學校工作,我們是幸福的,閲讀,已經成為我們的習慣。

5、要勤於寫作

寫作,是情感的昇華,是智慧的結晶。教育故事,教學反思,生活感悟,只要想寫,就及時記錄下來,那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守住自己的教育心,我們就是成功的教師!

《心》讀後感3

心流, 是一種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時所呈現出的精力十足、高度專注的狀態。全身心,意味着專注度達到一個高峯值;做喜歡的事情,説明你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非但不感到痛苦,反而非常愉快。在心流產生的過程中,你表現得十分專注,同時又非常放鬆。在心流的這種狀態下,一個人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就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

書中説到,我們快樂與否,內心是否和諧,與我們控制宇宙的能力毫無關係。金錢、地位、權力只能帶來一時的控制感和滿足,卻不一定能改善內心體驗的品質。追求內心和諧,唯有從掌控意識着手,成為“自得其樂的自我”。人最害怕的是自己對事物的評價,而不是事物本身,也就是説同樣的一件事,你對它的闡釋不一樣就會帶來不一樣的體驗。當我們做一件事時,如果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過程具有一定的挑戰,而我們的技巧又跟這種挑戰匹配,且能在過程中不斷獲得反饋,那我們就能集中全部的精神能量於這件事上。結果並不重要,關鍵是這個過程,你在此間達到“心流”的狀態,便能體驗到快樂。

書中提到了很多關於音樂或者運動的例子,就是説很多人在愛好中投入進去,就會獲得很多的心流,就能享受到生活,比如感官之樂:運動、聽音樂、看書、享受美食等;思維之樂:記憶、寫作、白日夢、演講等;工作之樂:創新工作方法、換個工作思維等;人際之樂:結交知己、把配偶當朋友、獨處時自得其樂等。

書中還提到,心流產生的關鍵是,技能與挑戰的平衡。當技能大於挑戰時,人會覺得無聊;而當挑戰大於技能時,又會覺得焦慮。 當技能熟練度遠大於挑戰難度時,人的精神狀態是放鬆的,當挑戰難度上升,技能熟練度保持不變時,人處於控制狀態,比如在駕車時,如果人能確切掌握周圍環境所存在的客觀風險,那麼就會產生控制感,即不會因為周圍環境產生困擾。當技能熟練度和挑戰難度同時達到一個高峯值時,心流就產生了。當挑戰難度太大,處理事情的技能熟練度跟不上時,焦慮的狀態,此時增強技能,就會從自我激勵狀態過渡到心流體驗。精神高度集中的人,時間感會消失,會有一種忘我的感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樣,也是引導人進入心流的重要途徑。如,運動員、科學家、藝術家等,都是很容易進入心流體驗的.,因為他們總是能忘我地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裏面,非常專注。

幸福並非瞬間發生,與運氣和概率無關,用錢買不到,不受外在事物操縱,而是取決於我們對外界事物的闡釋。

幸福要靠個人的修持,事先充分準備、刻意培養與維護。只有學會掌控心靈的人,才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具備了這種能力,也就相當於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音樂、美食、運動都會讓人產生心流,產生幸福感,如果能在這些領域持續投入,達到專業分析的級別,人的幸福感就會加倍增長,所以説,學習樂器從小開始最好,但是永遠不嫌太晚。但是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炫耀,而是體驗本身。

《心》讀後感4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能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温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的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的燦爛;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就沒有親情,友情,就沒有暖烘烘的人生。

感恩,讓我們以知足的心去體察和珍惜身邊的人,事,物;感恩,讓我們在漸漸平淡麻木了的日子裏,發現生活本是如此豐富而富有;感恩,讓我們領悟和品味命運的饋贈與生命的激情。

看了《感恩的心》這本書,讓我一次又一次的感動和震驚。感恩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學會感恩,不要忘恩負義;學會感恩,擁有謙虛之德;學會感恩,懷抱敬畏之心;學會感恩,生命中愛多恨少;學會感恩,懂得人生需要懺悔;學會感恩,不要再沉溺於財富和權力;學會感恩,永遠不忘説聲“謝謝”。當別人給你一個燦爛的微笑時,也請你記得回報一個微笑。《感恩的心》就在這個時刻與我們相遇。她像清泉,滋潤着無數乾渴的心靈;她似清風,拂去我們心底的陰霾;她如一隻温潤的手,將我們的心門緩緩打開。

感謝天地,感謝命運,天地寬闊,道路坎坷,但只要心中有愛,心存感恩,我們就可以前行,我們就可以快樂。感恩讓世界充滿真情!感恩讓生活多姿多彩!——人生路上永遠需要一顆感恩的心。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給予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類接受大自然最大的恩澤,所以感恩不單純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也存在於人和自然之間。學會感恩,這也是一種美德,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又云:投之以木瓜,報之以桃李。生活在大千世界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或多或少需要別人的幫助。有的也許是令人畢生銘記的慷慨援助,有的也是微不足道的綿薄之力,無論哪一種幫助,或許都足以改變我們的命運,值得我們感激一生。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讓我很是感動:“感謝父母無私的養育,感謝朋友無私的幫助,感謝同事的.一臂之力,感謝上級的賞識和鼓勵”。常懷感恩之心,才能使我們以知足的心去體察和珍惜身邊的一切事物;常懷感恩之心,才能讓我們在平淡無奇的日子裏,發掘出生活的多姿多彩;常懷感恩之心,才能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應對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每一個人在啟蒙教育初期都會學習“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德教育,而在很多人的一生當中,有多少人能發自內心的説他在他的一生中真正時時刻刻都履行了這一道德規範?讀完此書後調整好良好的心態,去積極應對生活中各種事物,才能體會到生活和工作的樂趣。

感恩是一種心態,它能讓我們樂於面對人生中每個階段面臨的各種境遇;感恩是一種素養,它能讓我們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能的影響身邊的人;感恩是一種催化劑,它能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催生美好的回憶;感恩更是一種境界,只有真正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才能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珍惜。

《心》讀後感5

今天無意中讀到了兒子的一本書《蘭心的祕密》讓我感受頗深,引起了我的深思。

書中講述了一個叫蘭心的女孩,有點任性,總是認為父母跟她唱反調,覺得這樣的日子很不自由。於是她藉助仙女的力量,讓父母吃下了施了法術的放糖。只要父母每次不聽蘭心的話,就會縮小一半,最後縮到了只有二十幾釐米。失去了父母的管束,可蘭心卻並沒有過上她所謂的自由快樂的生活。失去父母的呵護,蘭心卻感受到了恐懼與孤獨,並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於是再次求助仙女,把父母恢復原樣。從此蘭心一家有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蘭心用自己的經歷去體會了人生的是非曲直,真正懂得了愛的價值,這就是成長的意義。

我看完這本書,我問兒子有什麼想法,是不是也覺得父母就喜歡跟他對着幹,是不是也想給父母吃施了魔法的.方糖。兒子不加思索的説想,但不是讓我們什麼時候都吃,並列舉了好多想讓我們吃方糖的機會。聽了兒子的話,結合與兒子相處的生活點滴,我不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點專制,總是讓兒子按自己的要求去做這做那,考慮過孩子的感受了嗎?他也有反抗,只是沒有蘭心來得猛烈而已,想到這我的心有所震撼。

孩子畢竟還小,一些認識還是比較膚淺的,還不能正確辨別善惡對錯。他們不理解大人為什麼總是阻止他們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而從大人的角度,有時也很難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該如何正確處理孩子的願望與實際之間的差距,我想到了換位思考,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應多替對方着想,多考慮一下對方的感受。這就需要我們多與孩子溝通,知道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意見。我們不僅要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更應瞭解孩子的心理。

在孩子成長的這幾年中,我深深地感到了教育孩子是門很深的學問。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孩子也都愛自己的父母,可能做到父母真正理解孩子,孩子理解父母,則太難太難。與孩子的溝通需要科學的方法,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如果他們的要求是不合理的,要耐心與孩子溝通解釋,讓他們明白什麼是善惡對錯,什麼是愛,學會理解,學會感恩,這樣孩子才會更加信任父母。還要適當給孩子責任,有了責任他才會長大。記得去年我出意外的那段日子裏,兒子就像突然長大了一樣,不僅學會了照顧別人,學習也自覺了,也更能理解父母了。

理解萬歲,我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理解孩子,也希望孩子也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不想讓兒子把我變小,哪怕只是在心裏。我會努力改變自己做一個兒子心目中的好媽媽,也希望兒子努力做個好孩子。兒子,我們一起努力吧!你會健康的成長,我們的家庭也會充滿歡樂、幸福、和諧。

感謝米切爾先生,他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進步。

《心》讀後感6

讀唐曉龍的《感恩的心》一書,封面赫然一句“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人”引起了我們讀者的共鳴,發人深省, 。這個浮華的社會上,各種紛繁而又無限美好的誘惑無時無刻不在吸引着人們的善變的目光,不知不覺中人與人之間少了關愛,淡薄了情誼。《感恩的心》這本裝幀談不上精美,詞藻算不上華麗的書用一句句樸實的話語,一個個生動翔實的例子向我們講述着中華傳統美德在默默中的延續,也引導着我們在翻閲本書的時候不斷的思考、反省。常在網絡上看到有人説,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的確,當我們從偶然中來到這個鮮活的世界上,在我們剛睜開眼睛審視這個陌生的人世時,我們就已經讓周圍關心我們的父母、親人欣喜若狂,同時也讓我們父母在接下來的人生中開始了無盡的擔憂與期待。他們擔心的是我們的健康,是我們人生旅途的坎坷與否;他們期待的是我們第一句含糊不清的“爸爸、媽媽”,我們第一次得到老師的表揚,第一次拿回優異的成績單,以及我們成長過程中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書中一句樸實的“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提醒着我們每一個人,要對父母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提醒着我們在任何場合和時間不能因為各種各樣的蒼白的理由和藉口去敷衍父母無時不在的關心和愛護, 。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曾經有一個真實而又感人的例子感動了無數的中國人,也感動了我。

一位令人肅然起敬的小女孩以她自己帶着重病的親人刻苦讀書,她數年如一日的孝行感動了她的同學、校友,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的普通市民,以及全國各地無數看到相關報道的人,在論壇的留言簿上留言的人將自己真實的感悟毫無保留的留在了網頁上,傳為佳話。這種類似的例子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肯定不止一例,但是正是這種未經加工的生動實例喚醒了我們內心伸出那顆感恩的心,使我們捫心自問——面對父母無私的愛,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對父母感恩戴徳!我們有什麼理由去忘卻父母生身之恩、養育之情!我們對父母付出了多少!我們對父母的關心又有多少!網上流傳有這樣飽含哲理的一句話——一個人只有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的意義。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感謝朋友無私的幫助,感謝同事的一臂之力,感謝上級的賞識和鼓勵。的`確,我們生活在社會中,個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缺少了朋友的幫助,我們生活當中步履維艱。如果沒有老師的賞識和鼓勵,我們的學習沒有進步的力量,缺少了同學的相互幫助,我們就會缺少學習的樂趣。常懷感恩之心,才能使我們以知足的心去體察和珍惜身邊的一切事物;常懷感恩之心,才能讓我們在平淡無奇的日子裏,發掘出生活的多姿多彩;常懷感恩之心,才能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應對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每一個人在啟蒙教育初期都會學習“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德教育,而在很多人的一生當中,有多少人能發自內心的説他在他的一生中真正時時刻刻都履行了這一道德規範?讀完此書後調整好良好的心態,去積極應對生活中各種事物,才能體會到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樂趣。

《心》讀後感7

迅速地把《將心注入》這本書讀到了第九章;文中,霍華德·舒爾茨以一種普實易懂的言語敍述了自己的人生創業經歷,從難忘的、真實的兒時往事到初具規模的星巴克創業,霍華德無堅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條,永不放棄;文中,他用自身的所感所得向我們傳遞着星巴克成功的祕密所在,這些平凡但頗具真理的見識,將會給予創辦企業的商人和生活中的我們每一個人以莫大的幫助。

霍華德出身貧窮,但年少時的困苦使他養成強烈火的進取心與同情心,他對所追求的對象有着強烈的執着,他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走出了廉租房區,走入了大學,對他那樣的家庭來説,這無疑是一個奇蹟,但霍華德做到了。

大學畢業後的霍華德進入營銷行業,靠着他的冒險精神,他努力去競爭,比拼,嘗試成為最出色的最搶眼的人,他又取得了成功。

憑着對星巴克咖啡的激情,他克服種種壓力,説服星巴克的所有者讓他成為星巴克的管理者,在那裏他走出了創業生涯的第一步,開始接觸一種他從未領教過的商業哲學,他開始明白每個公司必須代表某件東西,你不僅僅向顧客提供他們想要的東西。

我非常佩服霍華德的敬業精神,一旦他投身於某種事業,他便全身業的投入其中,他開始營造一種友好而低調的工作氣氛,在那裏人人賣力地工作。霍華德對星巴克有着無比的.熱愛,靠着他和團隊的努力,賦於星巴克新的意義誕生了,他們明白了咖啡事業的新的意義:星巴克應是一種紐帶關係,人們在這裏享受咖啡。

與星巴克的所有者觀念上的不同和對咖啡事業的熱愛,靠着百折不餒的精神,他創立了自己的事業“天天”,然而一次來之不易的機遇使他歷經磨難成為星巴克的主人。他明白如果公司的員工只是持放棄態度,甚至那些最宏偉的企業計劃也只是一紙空文;他開始構思一個最終建成的公司的模樣,要在公司裏培育出一種以人為本的氛圍,這應該是星巴克企業使命的精華所在。

霍華德開始創立星巴克的企業文化。他構划着企業的變革,謀劃着企業的未來,他首次在企業中讓僱員成為合夥人,對員工的善待使員工們得到足夠的尊重,他們得到星巴克的信任,他們的價值得到承認,對企業的忠誠讓他們有充分的激情投身工作中。

星巴克的不斷壯大讓霍華德明白他自身角色轉換的重要性,通過學習,他開始成為一名卓越的領導者和帶路人,有遠見且精神昂揚,他逐漸把他的價值觀銘刻到星巴克的肌體中,形成了獨特的企業精神,創新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他的企業容納着各種類型的人才,為他們提供一個令人興奮而有挑戰性的氛圍。

《心》讀後感8

《你心柔軟,卻有力量》的封面上,幾位小藏僧盤坐於地,倚在淡綠的牆下,各自手捧一本書安靜地閲讀。這畫面讓人感到,柔軟的心,確有力量。

讀林清玄的文字,總覺得似月光盪漾在水面上,偶有花瓣或樹葉飄落,內心也隨之泛起淺淺的波瀾。或許,這種感覺就是柔軟吧。這本最新散文選集,分六輯,選取了作者不同時期代表性作品功共48篇文章,向我們道述了柔軟的力量。

人生有得失,我們總免不了在失去什麼時悲傷歎息,但倘若我們有一顆柔軟心,便會明白,得與失只是因緣的無常,有時只是過於在乎了。非常喜歡的古董蓮花湯匙破碎了,心裏念着,也不過是泥土做的。柔軟心,是一種坦然。

《飛鴿的早晨》一文中,聽了老師講的關於生命的故事,弟弟放走了哥哥抓來的鳥兒們,晨曦照來,大地甦醒,心潮澎湃。柔軟心,是一種慈悲。

柔軟心還是一種記憶,兒時少年的'記憶。在茅房裏懷着虔誠的心情咕嘟咕嘟喝下兩瓶汽水,心滿意足地打出氣嗝兒;紅心番薯,不僅是一家人果腹之物,也記錄着父親的背影和那個年代;螢火蟲飛入芒花,訴説着母親的忍耐,那也是屬於母親的光澤。這些是林先生柔軟的記憶。

柔軟心使我們認清自己。

真正的生活品質是一種求好的精神,不是豐富、高檔的物質生活所能企及的。沒有氾濫的攀比和奢靡的炫耀,自己要在有限的條件下尋求“該條件最好的風格與方式”,創造出“愉悦多元的心靈空間”。同時,也要保持理想的遠景,不管順境逆境,常懷感恩之心,認真努力,積極向上。

柔軟心還使我們洞見人生的智慧。

不必欣羨象徵富貴與吉祥的牡丹,只要真實純樸,喜愛雞冠花也是一種美好的認知。果樹被剪枝,儘管流出汁液,儘管要忍受冬日的嚴寒,但它們仍等待着春天的發芽,人也要這樣。

其實,人生諸多智慧皆在平常生活之中。看花賞月,焚香喝茶,因了柔軟心的細膩,皆可得感悟,正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正如林清玄在《柔軟心》中所希望的那樣,書中文字“洋溢着柔軟心的香味”,感情誠懇真摯。文章裏亦引用了很多佛家故事與箴言,使其透着智慧禪機,令人回味無窮。比如“人圓即佛成”,華嚴境界的四法界,等等。

感覺得到,林清玄是在用自身的經歷和感悟向讀者傳達着柔軟的真諦! 經歷着人生種種,柔軟心幫我們沉澱了思想的雜質,保持着心中的清明,我們以從容的心態不斷超拔自我,不疾不徐。這就是柔軟的力量! 林清玄説,“柔軟心是蓮花,因慈悲為水,智慧做泥而開放。”是啊,柔軟心是蓮花,是菩提花。擁有一顆柔軟心,便可智慧地生活,幸福地生活。

《心》讀後感9

陳魯豫,來自北京,一位深受觀眾歡迎的主持人,曾訪問過的無數名人,另外在重大的新聞直播節目中也有顯着的業績。

《陳魯豫心相約》講的是魯豫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故事,她主持的節目魯豫有約——説出你的故事是她與名人有約,而這本書也就是魯豫與讀者有約,講的是她的人生中的一小段故事。

以前很少看電視,特別像“魯豫有約”這類主持名人談話的節目,會讓我覺的無聊。但隨着歲月的推移,成熟一點了,開始有了更高的品味嘗試,開始關注這類話題。一開始對魯豫的瞭解也只是一個很瘦很有氣質的女主持人,但後來看了她所着的《魯豫心相約》這本書後大有感觸,她讓我覺得作為一個女人,真的要像她這樣為夢想而快樂的活着那才叫人生。

這本書確實帶給我的不少震撼,為此自己也對比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和一切。

夢想不是一天兩天的幻想,是一直都在我們心中慢慢燃燒起來的。魯豫似是與生俱來對生活對自己的勇氣讓我佩服。或許應該感激她有這麼一個這麼好的生活條件背景,爸媽都是屬於有知識層面的人,為她提供了這麼好的學習氛圍,或許這些是我們一直所向往的。但最讓人感動向往的不是她的家庭背景,而是她用自己的努力爭取的勇氣使她在向夢想進步。13歲的她,身高1.50米,梳着馬尾辮,身穿花布連衣裙,怎麼看都是個小孩。可她不怯場,大方地用“流利”的英語向大街上英語角的每一個人做自我介紹。自信滿滿滿的讓身邊的人信服的敬佩起來,她的敢於出口練習,讓她感受到了成就感,並提升了她的信心。成為了當時英語角的“小權威”。我就在想13歲的'我是什麼一個樣子,缺乏的決不是對夢想成為一個受人喜歡的人,而少的就是她這種勇氣,敢於嘗試的信心。她的每一步成長都是通往夢想的階梯,每成功一小步就為夢想的藍圖添加了一筆。在她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絕沒有一步就能到達的樂果,是在她不斷努力嘗試的結果中勝出的。她的勇氣讓我對生活中的挑戰有了更深一層的勇氣。

果斷的決定自己的方向,堅持不懈的追求自己的夢想。在這本書裏,我深刻的理解了這一點對夢想的追求。“我平常是個做事急噪,愛衝動的人。惟獨對工作,我相信水到渠成的道理”這是魯豫對自己的評價。當1994年的夏天魯豫在電視上看到奧普拉之後,便做了一個決定,她要做一個談話類的日播節目,帶着這個願望,在1995年初她便回到了中國,與“鳳凰”簽了約,成為了以為節目主持人,但是命運始終沒有給她這個機會讓她實現自己的夢,十年過去了,這個夢也伴着魯豫過了十年,直到20xx年的一天,魯豫終於向公司的高層主管説出了她的夢,也正是這個夢使她現在的身價過億。我想説的是我們應該向她學習的就是這樣一種對夢想摯愛和執着的心,就算是一個現在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要堅持,不要放棄,只要你努力去追求,總有一天,上帝便會眷顧你,就算你知道這一天可能很久很久才能來到,你也一定要堅持到底,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執着與堅韌,只要我們不相信命運,與它抗爭,總有一天會成功!

《心》讀後感10

伴隨着21天讀書,21天打卡的‘剽悍青春,與書為伴’的活動讀完了這本使人心境能得到修養的散文集。在這本書中提到了很多關於調節自我的身心來迎接社會骨幹現實的言論,因為我是很渺小的,渺小到只能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

關於網上很多人認為:“為什麼要勉強自己去適應環境,而不讓環境來適應自己呢?”針對這一言論我只能表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自然感悟就不同了,就如:“一個人要是能被自我甚至於他人所苛求,那此人自然就不會淪為眾生了。”閲讀過林清玄先生文章的人,想必都有一種只需要每天處在心靜、平和的環境中閲讀一點,感悟一點,學習一點就夠了的同感。簡單明瞭,就是捨不得讀完。(至少我是這樣的)

關於這本書,之前的幾篇文章都是有點偏心靈雞湯類的自我感悟,比如:人生就如化粧,要學會從內而化;或者是貪圖名利權位的人,那又何以能見到自我真實的性靈;亦或是關於愛情淺嘗的痛苦與甜蜜等等。在這些章節中我都有用筆記本寫下並闡述了自已心得感悟。

越過雞湯類的言論,開始從親情、友情來淺談幸福。作者的父親當年是落難被迫徵兵——日本兵,也就是所謂的漢奸。在當漢奸的那些年過的.很是痛苦,他們常常吃不上正常人所吃的食物,更別説能不能飽食了。有次實在忍不住飢餓,便去偷馬糟中隨意丟放的飼料,被逮住後卻差點活活打死。那時,馬兒比他們吃的還要好,他們最渴望以及最幻想吃的食物便是紅苕。

作者這裏寫的有些零散,時常寫了父親年輕時徵兵的事,又寫作者小時候與父母親生活時發生的事,還夾着些父親遠離家鄉,母親在鄉守望,後來不知怎的,作者又開始和父親在不同的地方尋找母親,乃至於父親死時也未曾見到作者與作者母親的最後一面,也竟是後面作者才發現原來母親早已經死了幾年了。所以看的我時常分不清哪件事發生在前,哪件事發生在後。

不過最讓我欣慰以及羨慕的還是友情,有道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作者的朋友曾買花贈遠方的女友,只因花店恰好有幾支襯於好友,只因路途恰好經過友舍,便一起買之。卻因好友恰好不在,便靜等幾個小時,早已延誤去往女友的班次,最後心平氣和的將花放在屋外,另寫下便條:附贈予女友花一支。能獲得這種友情的人,想必定是非常棒的,起碼品質是沒得説的。

談完這些情感,再來看看愛情。對於作者闡述的愛情言論,我是比較贊同也比較欽佩的。他告訴我們:“學習是人間的功課,但是學習不一定要自己身陷泥沼才會體會的到,因為不單單僅指愛情,只要有觀照之智、抉擇的慧,也知道那泥沼的所在和深淺,那就可繞道而行或跨步而過。”作者還警告我們:“如果你只想採斷崖絕壁的那一朵絕美百合,很可能百合沒有采到,清晨已經消逝了。”亦或是:“愛情縱使貴如黃金,在鳥的翅膀綁着黃金,也會使最善於飛翔的鳥兒為之墜落!”

《心》讀後感11

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温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的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的燦爛;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愛情和友情,就沒有暖融融的人生。感恩,讓我們以知足的心去體察和珍惜身邊的人,事,物;感恩,讓我們在漸漸平淡麻木了的日子裏,發現生活本是如此豐富而富有;感恩,讓我們領悟和品味命運的饋贈與生命的激情。看了

《感恩的心》這本書,讓我一次又一次的感動和震驚。感恩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學會感恩,不要忘恩負義;學會感恩,擁有謙虛之德;學會感恩,懷抱敬畏之心;學會感恩,生命中愛多恨少;學會感恩,懂得人生需要懺悔;學會感恩,不要再沉溺於財富和權力;學會感恩,永遠不忘説聲“謝謝”。當別人給你一個燦爛的微笑時,也請你記得回報一個微笑。感恩讓每個人學會了儲存快樂,積極的信息,記住別人給予的好處,學會了時刻提醒自己與世界的真實聯繫。.感謝天地,感謝命運,天地寬闊,道路坎坷,但只要心中有愛,心存感恩,我們就可以前行,我們就可以快樂。感恩讓世界充滿真情!感恩讓生活多姿多彩!——人生路上永遠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給予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類接受大自然最大的恩澤,所以感恩不單純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也存在於人和自然之間,在西藏,人們祈禱的時候,不是祈禱佛祖保佑自己和佳人,而是感激佛祖保佑天空永遠碧藍,大地永遠豐盈,所有的人都快樂安康。在西方國家的許多家庭裏,用餐前都有一個感恩的儀式:感謝上帝賜予穀物和食品,感謝賜給親人和家園,懷着如此的感恩的心,不僅看世界的一切都美好,更以敬重之心愛惜所擁有的一切。感恩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保鮮劑,催化劑,是推動每個人成長的內在動力,學會感恩,學會隨時擁有給生命加油加水的金鑰匙。學會感恩,這也是一種美德,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又云:投之以木瓜,報之以桃李。生活在大千世界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或多或少需要別人的幫助。有的也許是令人畢生銘記的慷慨援助,有的也是微不足道的綿薄之力,無論哪一種幫助,或許都足以改變我們的命運,值得我們感激一生。我喜歡這本書,它給我帶來了快樂!更喜歡帶手語的那首

《感恩的心》,每次聽到這首歌,我的心都被深深的觸動。情不自禁用歌聲和手語演唱,深刻認真體會歌詞所表達的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感激!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能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依然會珍惜!

《心》讀後感12

長者是智慧的結合體,他們所講的故事總是那麼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因為那是大智慧的體現。高爾基筆下的伊則吉爾老婆子就是這樣一位另人敬畏的長者,她帶我們去尋找一位時代的英雄,尋找一顆燃燒的心。

人類最初是很懵懂的,固守再一片草原上,安於現狀。但現實是殘酷的,當比自己強大百倍的敵人出現時,人們只能接受被驅逐的命運。他們失去了草原,被一遺棄在陌生、黑暗、充滿危險與未知的森林中。他們害怕了,他們絕望了,他們唯一的出路便是尋找,尋找森林盡頭的草原。在黑暗中,在恐懼下,英雄出現了。他就是柯丹。英勇的他憑着過人的勇氣,毅然擔起了領導者的責任。現實的灰暗擋不住他帶領人們走出迷霧的道路;人們的不信任斷不了他搭救他們的決心。於是,他拿出了他的心,那顆燃燒得跟太陽一樣亮,

甚至比太陽更亮的心,照亮了尋找草原的`路。上蒼定是被震住了,不再肆意阻攔;黑暗也定是害怕了,逃得那麼快,躲得那麼遠。在柯丹的帶領下,人們找到了草原;而柯丹也在驕傲的笑容中倒下,那顆燃燒的心化成了暴風雨來臨前的藍色星火……

其實,不僅是最初,再歷史的長河中,人們一直都在尋找着,尋找着光明,尋找着安逸。人們常説,時代造就英雄,其實,每個光輝的時代,又何嘗不是英雄創造的呢?在革命風雨來臨之際,渺小懦弱的人總在鎮壓的雷聲中退卻了,即使曾有偉大的夙願,但這條尋找的道路過於艱辛了,一切的雄心壯志都在路途中磨滅了,心中的火花熄滅了。而此時,時代選擇的英雄出現了他們用心預示着革命的勝利,他們那燃燒的心照亮了人們前進的道路,指引人們走向他們用鮮血築造的新時代,他們是真正的偉人。

現在是和平時代,但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仍在尋找着更好。

我在人羣中尋找着,尋找希望的源泉,尋找精神的歸宿。我曾失望過,沮喪過,放棄過,我是個懦弱的人。但在失落之後,我又依着本能,重新啟程……如此反覆,漸漸的,我覺得累了、厭了、倦了,我越來越不想重新出發了,越來越想放棄了。我總在想,我如此努力,卻總是失敗,這老天為何待我如此不公呢?如今,我有些明白了,上天似乎在告訴我:孩子,你缺乏必勝的決心。是啊,不論做什麼,我都給自己留了條後路,都為自己找好了退縮的藉口,從未下過背水一戰的決心,我的心不曾持久地燃燒過,我的信念不曾真正地堅定過,所以,我總在尋找中迷失了方向,受到傷害。

可能我永遠都不能成為大眾的英雄,但我可以做自己的英雄。我會用我自己那顆持久燃燒的心,照亮我尋找的道路……

《心》讀後感13

有人説:“我看不到希望,因我處於壓抑之下。”有人説:“明天放棄了我,因我忘記了動力的源泉。”有人説:“今天背叛了我,因我看不見光明。”貝多芬卻説:“我有希望,動力和光明,因我的心在唱歌。”

黑暗狠心地奪去了他發現音律美的耳朵,這對一個音樂家來説,是多麼大的諷刺啊!呵!聽我看到的世界吧!我指揮,卻聽不到節奏;我譜曲,卻感受不到音律;我看着鳥語花香的世界,我的鋼琴卻再也不能合鳴。“我的心在唱歌。”他説。

一曲《歡樂頌》道出了他內心的世界,末日中的《歡樂頌》。

如果貝多芬沒有堅持他的理想,沒有追求他內心的旋律,那《鋼琴協奏曲》、《雨滴、《歡樂頌》從何而來?如果他自怨自艾,放棄了人生的追求,那麼他還會站在人們的心靈中嗎?他確實聽不到音樂,但他的心聽得到。那是他的夢想啊,他的音樂成為人們心中的光明。“世上無難事,只怕肯登攀。”他一次又一次俯耳側聽,“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他説。

只有心中存有光明的人,只有存有光明並不斷追求理想的人,成功才會青睞他。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理想的歌。它是一道不滅的光,照亮你前方的路。現實生活中,還沒有經歷過人生大起大落,生活窘迫的我們卻在埋怨:“生活好苦。”你的理想呢?你認為你一手拿着薯片。一手握着遙控器就能成為哲學家嗎?或者你一邊聽音樂,一邊漫步就能發現生物波嗎?沒有。或者你是有過像貝多芬一樣,在黑暗的小屋中反思自己,突破自己,不斷追求理想的執着嗎?你的心中有一首叫做“理想”的歌嗎?只有不斷追求理想的人,才會達到歌之極致。追隨心的歌唱,滴水可以穿石,鐵樹可以開花。你還可以看一看海倫·凱勒、史鐵生,或者其他偉人,哪一個沒有堅持到底?“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有了理想,環境的.好壞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的心在唱歌。”他在告訴我們。

去追尋你心中的那首歌吧!光明般的歌會引你走向成功之巔。

點評:心靈的歌唱彷彿一顆耀眼的晨星,儘管在無窮無盡的黑暗中也能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迎來黎明的曙光。作者以精簡的言論開篇,引出儘管黑暗如此,但“我有希望、動力與光明,因我的心在唱歌。”的論點,為後文敍述做足了鋪墊。“我的心在唱歌”,借貝多芬崇高的心靈,襯當今世人的生活惰性,同時也成功寓意了那些名人,成功人士的內心,一如那道不滅的陽光,拼搏,奮進。作者多以反問句式抒發了自己強烈的感情,感歎“心中存有光明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並以多個舉例論證,證實了“心有光明”的重要性。最後,作者以一句呼籲牽引人心,引人感歎,不實為一片獲獎之作。(指導教師:劉冬梅)

《心》讀後感14

這一個星期,我的好媽媽又給我買了一本書,這一本書的名字叫做:《獅心兄弟》。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獅心兄弟》這一本書的大體內容吧!

我把媽媽給我買的第一本書《大家一起當笨蛋》這一本書看完了以後,我就開始讀媽媽給我買的第二本書:《獅心兄弟》。

故事主要講了:課文中的“我”是一個身患重病的男孩,在一場火災中,哥哥為了救“我”而葬身火海;“我”也因為身患重病而死。“我們”死後來到了南極亞拉的櫻桃谷裏,在櫻桃谷的盡頭有座騎士公館,“我們”就住在那裏。

獅心兄弟從外表到性格都完全不同,哥哥約拿旦健康、英俊聰明,而弟弟斯科爾班卻身患重病、懦弱。哥哥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弟弟,並且為弟弟獻出年輕而寶貴的生命。兄弟倆在新的世界裏幸福的生活了一段日子,可好景不長,他們又投入了新的戰鬥,因為這裏也有邪惡、有暴力。為了拯救在水深火熱般生活中的人們,兄弟倆勇敢地出擊啦。在他們面前,有殺人不眨眼的暴君,有噴着毒火的惡龍……兄弟倆經受了戰爭和死亡的考驗,他們解決了無數困難,不知多少次化險為夷,哥哥和弟弟在平息了南極亞拉的戰爭後,共同跨入了新一個像童話一樣的世界——南極里拉……

後來,壞人滕格爾想統治整個櫻桃谷和薔薇谷,他為此掀起了一場血肉之戰。在這場戰爭中“我們”不小心沾上了卡特拉噴出的死亡火焰而死去了,之後“我們”又來到了南極裏馬,開始了嶄新的生活。

獅心兄弟的正直勇敢,堅強自信的精神令我感到欽佩。唉,當時中國清朝腐敗,許多國家都借我們“金雞”的“羽毛”啊,為什麼就站不出一位清廉正直的.將領呢?為什麼沒有一支英勇的軍隊呢?反倒都是些貪污的官、怯兵,無能地簽訂賣國協議…

讀了這本書後,我非常為書中的主人悲哀,他們並沒有做什麼錯事,卻在這場大災難中受害犧牲。

如今,我們的國家已十分強大,是世界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們是祖國的希望,一定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讓那些入侵者聞風喪膽!

在我的現實生活中,我常常遇到一點兒小困難就想要退縮:遇到一體一時不會做的題時,就不想做了,回家問家長;一時寫不出的字馬上要問爸爸媽媽或者用拼單代替。想想故事中的獅心兄弟他們能夠獨立自主,我想好了,以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動腦筋解決它,現在,我非常的慚愧。

我已經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勇敢、堅強、互相幫助和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好習慣,在我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要與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共同進步,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更上一層樓!

《心》讀後感15

《孫子兵法》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個國家的強盛與軍隊的建設密不可分。讀完金將軍的書之後,首先被金先生廣闊的視野、犀利的文筆、磅礴的氣勢所震撼,其次對強軍夢思考的也很深。

在我看來,心勝一書就是基本在指導我們如何實現強軍夢。如果一個人想變得強,首先應該清醒的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有缺點,彌補自身缺點,讓自己的各個方面都變得很優秀,另外需要了解別人,只有跟別人比較才能知道自身情況。對自己的認識可以根據自身過去發生的事進行總結,對於瞭解別人,需要從別人所做的進行判斷。當我們知己知彼,必然"心勝"。如果"心勝",強軍夢將不再是夢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進程也將進入新的階段。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直有着優良傳統的`部隊,從1927年建立,經歷過無數的風雨,承擔了建立新政權、維護國家安全等等系列責任。《心勝》中也回顧了在革命戰爭年代許多戰爭的事例。在每次遇到挫折或者是艱難,中國人民軍隊所迸發出的巨大戰鬥力都讓人難以忘懷。

所折射的就是現在解放軍的核心價值: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這些是解放軍經歷過無數磨難後留下的軍魂。在戰爭年代,我軍能夠戰勝國民黨反動派的最主要原因是羣眾基礎雄厚,這也是解放軍又叫做人民子弟兵的原因。在歷史上,中國也有屈辱 的歷史,回憶甲午海戰莫不讓後人痛心疾首,面對國家衰敗,統治者無能,關鍵是在於"心敗"了,從內心中害怕了洋槍洋炮。對自己和侵略者沒有很好的認識。

在當下國際情況瞬息萬變情況下,我們只有平靠着優良的傳統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創新。我們有很多缺點會使得我們在現代化戰爭中處於劣勢。就例如《心勝》中提出的幾點,我國空軍的空降兵部隊發展受到傳統步步為營的傳統思維限制,無法在戰爭中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在例如我國的技術理解力跟不上,這是由於對先進技術的掌握不夠,戰略眼光不夠犀利等等很多問題。

本書中也列舉了很多其他國家的軍事典型事例,在這些事例或有勝利或有失敗,但是這都是為我們提供一種橫向對比的材料,讓我們更加了解對手以及對別人失誤的總結。

通過對本書的理解,我認為要想實現強軍夢,必先心勝,心勝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優勢傳統的繼承,是對自己充分認識以及充分的瞭解對手。要有一種新的戰略視野,把握住國家最核心的利益,進行經常化、制度化的戰略研究。繼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繼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