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精品14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論語讀後感精品14篇

論語讀後感 篇1

我對百家講壇曾經一度痴迷,總覺得看此節目的都是文人,也曾追逐着去看,直到易中天被像超女一樣炒得火熱的時候,我心裏的火熱倒是一下子涼了,總覺得一下子出名的就像暴富一樣缺乏積澱。

《于丹<論語>心得》用BT下載在電腦上,常常拿來欣賞品位女性厚實而充滿自信的演講,只有對自己絕對自信的人才有可能如此鏗鏘有力地講述國學的經典,也只有勤奮的人才有可能練就如此流暢明晰的口才,只有達到這種社會地位的人才敢如此淡定地跟全國人民談論關於“淡定”的話題。

同樣的一部着作,每個人的個性和經歷不同,解讀自然也不同,也許,同樣是《論語》,憤世嫉俗的人讀出了天人合一,急功近利的人讀出了從容淡定,甘於平庸的人讀出了奮發進取,缺乏謀略的人讀出了生活的智慧……

也許是過於自信和自我的表現讓我並不欣賞這本書的呈現方式。不多的文字卻用了過於稀疏的排版方式;原本並不特別和獨到的思想只因為“在聖賢的光芒下”而顯得分外華麗試想,如果將書中所闡釋的這些觀點和故事聯繫在《讀者》或者某些有關心靈雞湯的圖書,也是完全沒有什麼不妥的;過於頻繁的簽名售書也讓我感覺到過於急功近利的商業氣息。“在聖賢的光芒下”這樣的語調讓我從靈魂裏感到自己的卑賤,用聖賢的思想啟迪心靈是有可能的,但只有當自己的心靈能夠釋放光芒的時候,可能才能快樂,在聖賢的光芒下,便永遠無法自己取暖。

喜歡書中引用的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一句話: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是“絢爛之極而歸於平淡”。所以我認為這本書更適合於那些已經絢爛之極的人們。當那些曾經為了功和利追隨不懈,而如今卻發現金錢,權力,美女都不能填補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讓自己快樂的人,當他們有了房、換了車、有了穩定的家庭又有了可以引發激情的紅顏知己的時候,再告訴他們生活不要太多的功名利祿,不要奢求太多,內心的`平靜才是最高的境界。對於掙扎在生命的最現實狀態的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沒有感受到心靈絢爛之極的巔頂,又怎麼能真正的歸於平淡呢?

這本書談的是關於心態的話題,書中反覆出現的詞語是諸如淡定、平靜、坦然之類。反覆提及的觀點是: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苛責”內心。她説我們無法左右外面的世界,因此只能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但是,外面的世界總是在被人左右的,當一個生活在總被人隨意左右的世界裏的人,並且還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內心的時候,這可能會快樂嗎?適應和麪對社會是必須的,不適應社會的內心必然是不快樂的,但是,苛責內心決不是適應的方式。心理學講擁有健康和積極的心態,所強調的是我們要能夠從各種不同生存狀態中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到能夠讓我有足夠的生存勇氣和快樂體驗的一種積極的人生觀。而於丹《論語》心得更明顯地闡述恕與忍的調節心理的方式,類似於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漠視生存環境中讓自己不快樂的事情,有誰能做到嗎?對周遭灰色環境的漠視難道不是一種頹廢的表現嗎?

換句話説,如果照書中所説的那樣,快樂只決定於人對世界的認識態度,是不是過於唯心了呢!“中庸”是解讀中國哲學或者説儒家思想的一個關鍵詞,如果我可以解讀“中庸”之美,那麼應該是一種和諧,一種融合,如果用新名詞來解釋應該是一種“共贏”,人與社會的共贏,人與自然互惠互利。在這本書中,我卻感到作者過分強調了內省,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所呈現出來的做社會中的人與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我的狀態是兩種我們都需要體驗和感悟的。

論語讀後感 篇2

淺讀過兩遍《喪家狗》,對論語更是不得其門而入,遠未升堂,更別提入室,以下只是個人愚見,僅博君一笑。

我們往往習慣對人和事定性,去貼上潛意識裏的標籤。提及孔子我們往往加諸聖人,弟子三千,仁義或者更深入一層知其不可而為之。李零在喪家狗中想告訴我們的是孔子不僅僅是這些,更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在論語裏會哭會笑,會嗔怒會貧嘴會罵人,會因為別人批評黯然,會因為韶樂三月不知肉味的"眾人"。

李零説:"孔子不是聖,只是人,一個出身卑賤,卻以古代貴族(真君子)為立身標準的人;一個好古敏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傳遞古代文化,教人閲讀經典的人;一個有道德學問,卻無權無勢,敢於批評當世權貴的人;一個四處遊説,拼命勸他們改邪歸正的人;一個古道熱腸,夢想恢復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也很無奈,脣焦口燥,顛沛流離,像條無家可歸的流浪狗。"

正是這樣,我們所需要的,也是所欠缺的就是抱着一顆平常心去讀論語。當論語編撰的時候,那不是什麼四書,不是什麼聖人經典,只是個記錄當初那羣人的小冊子,述説着些或瑣屑或崇高的小故事。儒學也並非宗教,去偽存真之後,每個人都能讀到自己的論語,那些能夠理解能夠共鳴也許就是故事本身想傳承的力量,那些覺得不可思議,不能苟同的也實屬正常。姑且不説隔着兩千多年歲月長河,物逝人非,就算今日微博熱點,知乎題目尚能眾説紛紜,甜鹹亦能各執一詞,何不在求同存異的時候,去看看熱門評論,有時候就會發現有個叫何晏的大牛評的拍板叫好,有個叫朱熹的網友評的哪裏哪裏不對。

李零的這本書就是告訴了我們他所理解的論語,"我的書是用我的眼光寫成,不是人云亦云,我才不管什麼二聖人、三聖人怎麼講,大師、小師怎麼講,只要不符合原書,對不起,我概不接受。我讀《論語》,是讀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麼,要看原書。我的一切結論,是用孔子本人的話來講話——不跟知識分子起鬨,也不給人民羣眾拍馬屁。"

當然,他的批註有時候也只是個參考,僅是一個啟和發的過程。正如他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想法,目前的我是接受不了。"孔子認為,老百姓是‘中人以下’的糊塗蛋,只能聽喝,而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即"小人學道則易使"(《陽貨》17.4)。孟子也説‘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孟子?盡心下》)。這話很難聽,但很坦白,而且在古代世界是公認的常識。大家讀法家的書,也能讀到類似的話。如《商君書?更法》的`名言‘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就是體現這類看法;《孫子·九地》有‘愚兵投險’之術,把帶領士兵到敵國作戰比作趕羊,‘如登高而去梯,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也是出於同樣的看法。講愚民的政策,何止秦始皇,還包括很多我們稱為知識分子的聰明人。"

而當初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還是因為出於對一個老人的同情,不要想他是誰,他只是一個絕望於自己祖國,徒興浮海居夷之歎,但遍幹諸侯,一無所獲的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是一個晚年年年傷心,只能在韋編三絕的同時面對着如斯逝者帶給他哀痛:喪子,哀麟,回死,由亡,一個哭乾眼淚的男人。

"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卻沒有家。不管他的想法對與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識分子的宿命。

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

這並不是頹然,並不是悲觀,相反只有明白知其不可而為之才明曉是有多大的精神力量支撐着他和他們前行。二三子,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孔子欣然笑曰:"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論語讀後感 篇3

《論語》是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親孔紇,又名叔梁紇,曾做過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宰,本身屬於貴族階級下層的“士”。他的母親姓顏,名叫徵在。孔子3歲時,父親就死了,17歲時母親也死了。孔子青年時,曾做過管理倉庫(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後來孔子精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説。他生活於春秋大變革時代,他反對以政、刑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説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他所説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範,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為了爭霸,是講究實力,着眼於利的,所以未能採納孔子“仁”的政治主張,孔子也沒有被重用。孔子師徒顛沛流離14年周遊列國,於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返回魯國,這時孔子已是白髮蒼蒼的68歲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經”。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歲。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其言論,編成《論語》一書,共20篇,計492節,合計12700字。《論語》記到孔子晚年的學生曾參的死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學説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也可以説,它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

孔子從他的`政治、哲學和心理學觀點出發,認為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所以他主張“為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奴隸要求解放的時代特徵。因此,孔子的道德觀是適應時代潮流的,具有進步意義的。

孔子所謂“禮”,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來,周禮最重要的原則是尊尊與親親。為了貫徹親親和尊尊的原則,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張,他説:“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顏淵》)作為“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説,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於君道,為臣者要符合於臣道,為父者要符合於父道,為子者要符合於子道。在等級森嚴的奴隸制社會裏,上下尊卑的關係是靠“禮”來維持的。因此,孔子對於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進行批評。如他批評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論語·八佾》)魯國的三桓在祭祖時,唱起天子祭祀“相維闢公,天子穆穆”的《雍》詩,也受到孔子的指責。

孔子道德思想的範疇,主要是“仁”。孔子主張“仁”,在《論語》中有多重涵義。一是“仁者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説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着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孔子主張“仁”,孟子重視“義”,所以,孔子的“殺身成仁”(《論語·衞靈公》)與他的繼承人孟子的“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上》),對後世志士仁人的影響極為深遠。

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對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説明: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論語讀後感 篇4

人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有着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們去汲取、領悟;思想是一片寬廣無垠的大海,有着太多太濃太濃的魅力,吸引我們去暢遊其中。《論語》的“人生”盡顯思想的魅力,引領我們享受心靈的美麗旅程,體味生命的豐富元素。馳騁與睿智的思想海洋,讓我們的精神變得純淨而通透。

《論語》是生命的學問,要落實到真是的生命中去,是具有真實感、確切感、客觀感的內容真它理。不同於西方的文化,把對理想人格的憧憬寄託彼岸世界的上帝身上,中國文化把希望全身心的寄託在此岸的聖人身上。《論語》的要義就是要培養生命的強度、韌性、成聖成賢。也就是説自《論語》創説之日起,其目的就是為了經世致用。《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論語》注重切己自反的心性涵養。主張人際關係的中正平和,追求出入自在的聖人境界。儘管在追求作聖人之功的過程中,真正成功着寥寥無幾,但儒家思想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油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他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規範,特別是其中重禮儀、寬厚待人、自強不息和積極進取等學以致用,不管在中國前賢大者、王公貴族,還是一介書生,布衣貧民的精神風貌中皆隨處可見。

中國文化和論語生命力深厚強韌,曾是中華民族生命的寄託與安頓所在,他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它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屬於世界屬於全人類。歷史文化是我們最好的'寶鏡,觀今鑑古,可以使我們增加堅毅的信心!

剛才我們談到學以致用,但怎樣才能學以致用呢?孔子評價季文子“三思而後行”的話值得記取。孔子説:“再,斯可矣。”這跟説:“一鼓作氣”有類似的意味,朱福貴借孔子的話説:“再思就可以拉,用不着三思,因為事情都是正反兩方面,第一正思,第二反思,再思第三遍,就容易陷入模糊的矛盾中去了,所以用不着三思,三四十婆婆媽媽的表現,還不夠勇敢,所以慎有時於勇是相對的。”

孔子説他一生致力於教育,就是希望把“仁”的種子種在世人的心裏。今,我們畢生學習,會種怎樣的種子在自己心裏呢?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的答案!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麼叫智?孔子説:“知人”。瞭解別人,就是智。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麼簡單。宋代開國宰相趙普也曾經説過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與敬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希望我們這一代人繼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

論語讀後感 篇5

孔子説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的理解是,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那麼,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才能遊刃有餘,不感到疲倦。

我認為,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做到“學而不厭”,為什麼呢?

其一,我們都知道,現在知識的數量正在以幾何級的速度遞增着,作為教師必須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適應知識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不能總抱着自己原有的那一桶水不放,而是要讓你那一桶水長流長新,不能讓它成為死水,那就必需要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增長智慧,只有不斷學習,也才能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其二,學習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假如你認為學習是件苦差事,是很無奈的事情,厭倦在所難免,又怎能學的下去呢?不知道孔老先生“學而不厭”是否也有這層含義。只有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當作生命的必須,你就會心甘情願地學習,主動地學習,並且能在學習中享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和幸福。

其三,學習還應該掌握好的方法。會學習的人總是能在較短的時間裏獲得大量的知識,而不會學習的人則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收效甚微,尤其是現在已經進入信息社會,獲取知識的渠道有許多,信息量巨大,如何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信息,並且獲得信息後又能及時進行整合加工,變成自身素質的一部分,這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學而不厭”,不斷探索,才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擁有更豐富的知識,也就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了。

其四,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我們希望學生“學而不厭”,首先教師要“學而不厭”。“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一個善於學習、善於思考的老師,其學生也必然會繼承老師的傳統養成善學善思的習慣,要是教師厭倦了學習,學生又怎會熱愛學習?

所以,教師要“學而不厭”。

只有“學而不厭”的老師,才能做到“誨人不倦”,只有在“學而不厭”的基礎上,教師才能“誨人不倦”。沒有前面“學”的基礎,就不可能有不倦的“誨”,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藴,是不可能做到“誨人不倦”的,否則的話,“誨”也將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沒有趣味、沒有創新了,這樣的“誨”自然也不會去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而是隻把學生當作儲存知識的容器,更不會關注學生的心靈、人格、健康了,這樣的“誨”甚至可能會誤人子弟、害了學生呢。

“誨人不倦”,我的理解是樂教、善教。

樂教,就是熱愛,熱愛學生,熱愛教學,熱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畢生追求的事業,享受教育的樂趣,享受教育的幸福,那怎麼會“倦”呢?

善教,就是方法的問題。“學而不厭”的老師會認真研究教育教學中“誨”的方法,創新“誨”的'途徑,更新“誨”的內容,達到“誨”的最佳效果,這樣的“誨人不倦”一定會是受學生歡迎的,也一定能培養出高素質、能力強的學生的。

現如今,“誨”的方法應是多種多樣的。

課堂上,將課本知識通過教師引據經典、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這是一種比較傳統但也是行之有效的、必不可少的“誨”;

當學生提出問題時,老師不是先告訴學生答案,而是鼓勵學生思考、尋找答案,或者給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讓學生自己去解決,這是“授之以漁”,是現在比較倡導的“誨”;

在教育教學中,能夠不斷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不斷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教師適時的給予幫助、點撥、鼓勵,使學生一步步走向成功,這當是一種較高境界的“誨”。

只有這樣來理解“誨”的含義,我們的教學就不再是機械的。

論語讀後感 篇6

關於顏回,《論語》有以下記載:

為政: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公冶長: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知也。”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雍也: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子罕: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先進: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説。”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看出,顏回是一個勤勉好學,學有所成,品行高尚,一生兢兢業業努力實踐孔子學説的人。對他的記載有幾處很值得玩味。一是孔子説他“不愚”。孔子並沒用“敏”、“惠”等字眼,而用“不愚”,説明顏回資質並不特別高。二是説他對自己並沒什麼幫助,無論自己説什麼,顏回都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孔子還是很看重這個學生的,顏回死時,孔子極度傷心,大呼“天喪予”。顏回也對孔子充滿了感情,孔子受困時,他對孔子説,您還沒死我怎麼敢死。我覺得,對於孔子來説,顏回就是自己的翻版。他眼見自己的學生一步一步跟自己越來越象。面對這種情景,我想孔子的`心情是極為複雜的。除了“天”以外,最知道自己的就是顏回了。顏回即使並不意識到自己瞭解孔子,他的行為也體現了他已把握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和這樣一個學生在一起,孔子應有一種知己的感覺,但孔子並沒有過明顯的表達,甚至還嫌不足,“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説”。這可能是因為顏回太像自己了。只有在顏回死後,孔子才意識到失去顏回意味着什麼,歎息道是老天爺要我的命,並對學生説我不為顏回哭為誰哭?孔子是否覺得顏回之死意味着自己理想人格之死,意味着鏡中自己的死呢?再也沒有人可以像顏回那樣勾起孔子的共鳴了。

關於曾參,《論語》有以下相關記載:

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先進: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喭。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論語讀後感 篇7

論語後感《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與其他的語錄沒什麼差別。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 弟子的有關修身(內聖)、治國(外王)的思想流連於語錄的字裏行間。

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 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 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

就我看來,人的一生中秉懷着許多有關生活的觸動,只是很多時候,這些觸動沒有點 燃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而使我們困窘地活着。于丹的《論語》心得中,雖然從其獨特 的個性視角出發解讀《論語》 。但畢竟是一種頗能為大眾認可的個人獨特的對於《論語》的' 感悟。每個人要是想要在《論語》中找到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還需自己到論語中慢慢 尋覓。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 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人們對父母的付出視之為必然,孝 道在逐漸褪色。 對現在的人們講孝是非常必要的, 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 子曰: “父在, 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當他父 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 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為人子女,做讓父母 為你擔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們認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條件就是孝,而對 父母們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聽從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但父母們真正需要的就是 這些。 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 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 教誨行事做人, 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愛, 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 餘地。

仁者, 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 其喜人之有福, 而惡人之有禍也; 生心之所不能已 1 也, 非求其報也。 故曰: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所謂的仁, 是説其從心底裏欣然地去愛別人; 他喜歡別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歡別人有災禍;這是從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 報的情感。所以説:“那上面的與人相互親愛有所作為而不有心於作為。”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其實也就是"恕"這個字的本意。這句話現在看來,有其現實意義。其中包含相互體諒 的意思。遇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 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對立,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我對孔子的仁愛之道尤為觸動,孔子曾經説,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愛離 我們遠嗎?我想要仁的時候,念頭一動,斯仁至矣,仁愛就來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 愛充滿了。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 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 治學的方法他講究 “温故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 蔽也蕩。 好信不好學, 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治學與做人, “做人” “治學” 乃 之本,德才兼備方能至於至善。 “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 道,虛浮而學,德才具不兼備。

在現在社會中,孝道、仁愛、修身和治學,每每被人忽視,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 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 《論語》 讓我領略到的 , 就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為學之道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 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論語讀後感 篇8

寒假裏斷斷續續地讀完了《于丹心得》,于丹認為孔子只有温度,沒有色彩。她説的沒錯?孔子讓我感到温暖,他就像一位有着温暖大手的長者。讀着這本書,就像和這位老人並肩走上了一段旅程,他引領我欣賞沿路的風景,樸素平和地述説他的智慧,撥開我的疑惑,給予我前行的力量。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像一杯茗茶,清香、甘醇;也像一塊温潤的玉,優雅、謙和。他閃着柔和的光芒,照亮我的世界,使我的世界靜了下來,慢了下來,沉澱了下來,讓我放慢了匆忙急促的腳步,慢慢發現了世界的美麗,呼吸純淨的空氣,跳出自己的舞步。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説的真好:“我們心靈所需要的快樂生活!”現在的我們總是被各種各樣的事物誘惑,總是迷失於別人的眼中,別人的世界裏。可能因為從小習慣了被拿來和別人比來比去,從學習成績到穿衣長相,我們在比較中長大,我們習慣了從別人的眼中找自我,找快樂,找成功。所以我們早已忽略了我們的內心,我們的快樂,我們的感受,以至於忘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自我。前幾天奧斯卡頒獎典禮剛剛舉行,李安導演再次獲得最佳導演獎,我為此歡欣雀躍,不禁回顧他的電影之路。從三次才考上大學到兩次獲奧斯卡獎,沒人知道當年的李安受盡白眼,他曾靠着妻子微薄的收入,在家當起了“家庭主婦”,他一度想要放棄電影委曲求全改學計算機。而李安的妻子察覺到他的消沉;那一夜沉默後,第二天妻子上班前留一句話給李安:“安,要記得你心裏的夢想。”李安是幸運的`,他有一個好妻子瞭解他,愛護他,幫他守護他的夢想;李安也是智慧的,他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快樂,尊重自己的感受,跟隨自己的夢想,雖有波折,但什麼也比不上與夢共舞的歡愉。同樣和奧斯卡有關,楊瀾專訪湯姆·克魯斯,湯姆·克魯斯説:“我是為了觀眾拍電影,我是為了娛樂觀眾來拍電影,而不是要得到什麼結果。得(奧斯卡)獎固然很好,但跟我拍電影做演員是兩回事。我為別人得獎而高興。”于丹説:“物質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當一個人認清了自我,瞭解了自己的內心,自己的價值,也就可以像孔子所説的那樣不怨天,不尤人,不為外物所動,用一種淡定的力量去應對世界了吧。

上學期期末學校請了金琰老師做家長課程報告,金老師的一段話觸動了我的內心。金老師説:“一個班有那麼多孩子,為什麼只有一個班長?我要是班主任,我們班有多少孩子就有多少班長!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與眾不同的優點,我們不能一刀切的去比較,更不能拿孩子的缺點去跟其他孩子的優點比較,這樣比出來的孩子只會越來越不敢抬頭,他不會自信,不會快樂。到時我們班會有,高個子班長,大眼睛班長,亮眼睛班長,尖鼻子班長??”這段話深深的震撼了我,“人人班長”,這是多麼特別,多麼有力,多麼震撼的想法。每個人都是班長,不比較,不看別人,認清自己,自信,快樂的管理自己,學習生活,這該是一件多麼快樂幸福的事情。這不就是君子的境界嗎?看重自己的內心,完善自己的內心。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才不會在別人的誇讚和指責中走失。有句話説:教育就是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忘掉,剩下的那一部分。身為人師,不僅僅要教會知識,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自信,交給他們認識自己、尊重內心、做最好的自己,從而快樂生活的君子之道。我們做教師的意義和價值不就體現在此嗎?

于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把人生之道變得簡簡單單;把我從紛繁嘈雜的世界中領出,讓我回過頭來,面對自己,審視自己,認識自己,接受自己,做回自己。淡薄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是我應該具備的生活狀態,我將帶着這份安靜的歡愉,和孩子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共同成長??

論語讀後感 篇9

予觀《論語》,略有所悟,抒感於懷。

今之眾人,皆以污為醜也。河中之物,盡經百日風霜雪雨侵凌,然不為所動,非若以人力除也,不蝕也!且河中之物方可聚少成多以成其害,何況人乎?孔子嘗雲:“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凡今之眾人慾靜其身乎,必得省其心,除異己,於益友,必先言而有信,不可為之事,不輕諾。凡數失其信者,必不可信也,若執意親之近之,予以仁德之心,日後必有所患,故言:交友需謹言慎行,去污近潔,方為正道,自昔至今,如是者多矣!正如蘇軾之友,於其見謗辱下之獄之際,訪獄而諫書於上者,屈指可數,然懼受遷而敝之者謂之多也!更甚者徒慕生恨而上書誹謗於上,譬如沈括,且不言為坡之密友,竟與坡與之離別所贈以為念之辭謗己軾譏諷朝庭之罪,可恨哉?再如舒亶,不知恩圖報罷矣,卻借潮風將恩公推於困境,亦不心生痛哉?此等居心叵測之人,安能與之為伍?假孔聖人之言:“唯小人難養也!”古之訓誡,不可不自深省也。

去其污,而後則潔其身。是為君子,必將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然小人反是焉,古之有秦檜謗岳飛者,今有華人學者辱李鴻章謂之辱國己為國之奸者,皆為小人也,然正是小人當道,才使古王朝之繁盛毀於一旦,乃使王朝性命堪憂,也嘗有古今君王,為己一席之位,大舉討伐,於百姓之命於不顧,此雖為一國之君,吾亦謂之小人也!小人雖小,然其力大無窮。如若今之眾人皆以私心面試,徒牟私利,侮他人之正,是以謂之焚他人並已於無形也!此類人物,終其一生活於痛苦之中,雖有所樂而不可謂之樂也。故必以“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為誡,結其身旁。

身已潔,還需更其咎。孔子曾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生而為人,有錯是必然,然錯而不能改之,無必為之愚也,然將錯就錯,終毀其一生者,甚是愚拙!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也皆也之;更也,人皆仰之。”雖歷經磨難,或受盡肌腐之痛,但能磨練心志,脱胎換骨,或更其性而成君子之名,何樂而不為也?

更其咎,撥開雲霧便可見藍天。我曾求解於人:“曷以人活於世為痛而必活之?”眾人皆謂餘曰:“生之求為求樂,雖苦,但也樂!”然餘不解,吾也曾求於書,書中有言:“是為活,為其本也,而非為外物也!”餘亦不解,吾曾想,世間百態,雖是世殊事異,但性相近,可否有人如我這般惘然?然正有也!覺察人生而為累,於萬物浮沉間時起時落,終歸塵土,便益惘,不知生之為何?故每每受挫,不知焉置身心,於周遭之事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日積月累,這是埋怨重重,求生無念,但求一死,以解今生之痛,忽一日偶的一句:“不有博異者呼?為之,猶賢乎已!”頓時大徹大悟,命也,揮之即來,霍之即去,生於塵土,末於江海,其生之本於死也!一生一世,往復紅塵,繁華虛榮鹹渡但求不枉今世,走得坦然。故而積怨愈深則求生之念愈深也!方得知:人生本無意藴,索知一切,皆人附也!若欲究察人生之道,必得於知其不可處而為之;若欲求生無所惑,不若孔聖之行,也必得,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修行數年,便可得也,孔子方四十而不惑,更且常人乎,唯有耐心等待,方得始終,唯有搏擊,方能撥開雲霧,打開心靈之窗擁抱藍天。

雖去污,潔身、更咎、撥霧,然不能成仁,俟此四大污、侮、誤、霧皆空,仁可全矣!餘深感於懷,抒發其想,然執念之深,不能出也!餘生不求能看破紅塵,做個瀟灑之人,但求身臨絕境時能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處之安然。不求前程似錦,但求花開花落我都在為夢想而奮鬥,不求家財萬貫,但求在臨時之際可無慾無求。

生而為人,本在為人,為人而活方為人之本性,人生本睏乏無味,因為愛人,乃賦予生的意義,願今之眾人能真認自己的'錯,莫論他人非,並非施惡會生其害,唯因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浮華塵世萬物皆有盡時,若能聞名於世,也是一種重生。

論語讀後感 篇10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暑假,我就背了大半部論語。別説裏面的內容了,就單單簡介就把我嚇了一跳:1988年,第75位諾貝爾獎獲得主在法國巴黎説:”如果人類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確,我讀了大半部論語,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學習的道理。

論語一共分二十篇,主要都是孔子説的話。背論語,真是受益匪淺。

8月8日,是奧運會的開幕式。有一個環節,是有2008個人在擊缶,他們一邊擊缶一邊誦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當時,我大聲地跟着背,我弟弟則在一旁跟着小小聲的背。

論語藴含的道理實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華。我的理解雖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就是説,光讀書不思考,你是不會體會到其中的精華;光思考而不去學習,也體會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們吃東西一樣,如果我們不去細細品味,就不會嚐到它的精華所在。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嘗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沒用。兩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中的道理就是:見到品德高尚的熱愛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像那種人學習;見到品德低下,不熱衷於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問問自己有沒有像那種人那樣。有時候,我們考試成績下來了,考了95分,自我感覺不錯,因為還有好多同學排在我後面呢。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連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這樣是不會有前途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沒想到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產生了那麼多道理的精華,在我們現在那麼發達的社會都那麼需要它。

論語的內容實在太深奧了。一時是理解不過來的。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我會慢慢的體會到它的精髓。

《論語》是孔夫子及其弟—子人生經驗和智慧的高度濃縮,其中許多經典的詞句我們都耳熟能詳,通過進一步的學習,使我受益很深,下面是我在這次學習中的幾點感觸:

首先,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這個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將永遠生活在陰影之中。也許我們無力改變生活中的缺憾,也許我們無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難,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你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真的能夠開解現代人的心結嗎?《論語》告訴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也許一個不經意的點化會改變你的心態,同時也就完全改變了你的.生活。讓我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吧,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幹好了,就是一個人的價值所在。

其次,如何做人做事。《論語》説出了作為一個社會,作為一個團體,都要為個人的修身齊家治國而服務。所以論語適合於各種羣體和個人,論語可以作為每個人的枕邊書來讀。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説出了我們首先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要老操心別人的事,在一個單位,每一個員工都像是汽車中的一個小零件,如果本該是車胎上的零件卻安在方向盤上面,那麼這個汽車就有啟動不了或出車禍的危險,礦也一樣,員工就像那一個個小螺絲釘,只有每個人都堅守自己的崗位,把工作做好,一個企業才能像安全行駛在道路上的汽車一樣,平穩快速的發展。

再次,做人要“兩厚”。一是做人要厚道。就是做人要忠厚老實、善良真誠,這樣到哪都能交上朋友,到哪都受歡迎。正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道理。二是做人要厚積薄發。做人要有積累,要博聞強記,要廣博。有了厚實的功底,才能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半瓶水逛蕩,有了充足的底氣後才知道分寸、才知道謙虛。

有才還應有德,學習《論語》,學習經典,就是盪滌我們的思想浮塵,昇華我們的道德因子。一切從修身立德開始,忠誠於企業,忠誠於崗位,達到敬事而信的高度。

論語讀後感 篇11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大概是做學生的最高境界吧!這“十年寒窗”應是一生中收穫學習意義最多的時期吧!這句話讓我突想到最近正在閲讀的經典文學《論語》,如果你還是不懂得學習的意義就去閲讀閲讀這本經典文學吧!

所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閲讀了《論語》,讓我對學習的意義有所領悟。《論語》是中華經典文學之一,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由二十篇章組成,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就關於學習的原則來談談,今天所需講述關於學習意義的內容吧!

學習的態度

古人云“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態度可以決定你對這事情是否能取得成功。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謂學問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學識淵博的人,越要虛懷若谷。作為專家和學者,對不知道的東西,我們不僅應當老實地承認“不知道”,而且要敢於説“不知道”。而不是為了那所謂的“面子”,而欺騙別人欺騙自己。美國現代物理學家費曼曾經説過,“科學家總是與疑難和不確性打交道的,當一個科學家不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時,他就是不知道;當他有了大概的猜測時,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確性的;即使他對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時,他也會對質疑留有餘地。”對科學家來説承認自己的無知,使自己的結論留有被質疑的餘地,可以讓後人對質疑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是科學發展所必須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格物致知”,獲得新認識、達到新境界。使科學發展的道路輝煌燦爛。

學習的方法

解決問題時,我們都要通過一些方法才得以解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而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是由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提出的。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小時候,在他祖父的教導下,他有所領悟並採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他每天規定自己閲讀一定的卷數,並且認真做筆記還寫下心得體會。就因為他的一部分筆記,後來匯成了流傳至今的著名《日知錄》一書,最後,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温習前半年讀書筆記。就是因為這樣他不斷的複習,以“温故而知新”成為了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的學者。老師曾説過“你不是聖人,你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所以當我們面對自己的學習時,我們也應該“温故而知新”,來使自己不斷的進步。

學習的精神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習而不覺滿足,教誨別人而不知疲倦。一位哲人説過:“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高尚的人談話。”打開《論語》在我們潛意識裏,彷彿見到一位穿着白色的長袍,一臉慈祥和藹可親的長者,並正看着自己的弟子。並且不斷教導他的弟子;做人要做君子儒,應該心懷天下不應有狹窄之心。做事要三思而後行,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反求諾己;對人要有情有義,義於比之;對己要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穿越了歷史,雖歷經滄桑,卻飽含着豐富的知識。孔子設杏壇,修仁德,教六藝,育弟子三千,學而不厭,集為大成;誨人不倦,育七十二賢。因此他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就因為他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使他成為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思想家、教育家。也使他的大成,也不因歷史的遷變,被歷史淹沒。

讀《論語》讓我領悟到學習的意義,讓我懂得了面對“十年寒窗無人問”之時,應懂得怎麼樣去面對。面對枯燥的學習,我們應該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學習態度;應該巧用“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學習方法;應該堅持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去學習。這樣就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不再覺得學習是枯燥的了。莎士比亞曾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品讀了《論語》這本經典書籍,使我領悟到了關於學習的一般原則。

論語讀後感 篇12

這個寒假我過得頗有收穫,因為除了和家人一起享受着天倫之樂的日子之外還能有時間讀讀書,看看電視。其中在CCTV10 的百家講壇中收看了于丹教授的《莊子》,自己也買來了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細細品讀。

一直以為讀《論語》需要有足夠的文學修養和耐性,也覺得自己沒有興趣去讀那樣“過時”的書。然而在學校開展《論語》導讀之後,老師們開始了讀《論語》的熱潮,我也在收看了“百家講壇”的節目後被專家、學者們的淵博學識和娓娓道來的易懂並且有現實意義的道理所感染。於是我也就開始了讀《論語》,並有了一點點的收穫和一點點的心得體會。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它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有着實際的意義。書中涵括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讀了《論語》我才知道了它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孔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人。他們每個人都是一粒種子,把那種生活的態度、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我們説孔子是聖賢,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

大家讀《論語》會發現,這裏面經常出現一個詞:君子。我們直到今天還常常將其作為做人的一個標準,説某某人非常君子。作為一個教師同時也是一個班主任,我希望自己能向孔子所説的“君子”靠攏、看齊,同樣用我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我的學生,影響我的學生!

做一個君子要有幾個層次上的要求。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是君子的第一個標準。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與內心。當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後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孔子也曾和他的學生討論過何為君子。他謙虛地説“不憂”, “不惑”, “不懼”這三點他自己都做不到。“仁者不憂”,就是説,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和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與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知者不惑,在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是一個繁榮時代帶給我們的迷惑。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捨,那麼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子所説的“知者不惑”。

“勇者不懼”,當你的內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做一個內心完善的善良的人,是成為君子的前提。但僅有這個是不夠的,孔子心目中的君子,不僅是一個好人,還要是偉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懷天下,奮發有為。孔子曾經説過,“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一個人如果整天想的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那麼這個人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這樣一份擔當,後來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家人格中所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作為一個教育者,我應該有培養國家所希望的一代新人的職責。就如馮校所説的“有本事,靠的住”的人。我不僅要教授給我的學生專業知識,還要着重注意培養他們的高尚品格,做一個文明人,現代人!

以上是我讀《論語》後的一點體會,在往後的時間裏我更會抽出個人的休息時間再慢慢品讀它,領會、學習裏面的精髓,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進而去影響我的學生,使之轉化成為一種內在的性格、品質。

論語讀後感 篇13

于丹老師講授《論語》心得別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猶如高山上一顆勁鬆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觸及。而於丹老師彷彿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品。他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聖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温暖的生活態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裏。他説:“孔子沒有温度,只有色彩”。

面對人生的遺憾,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裏供着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台階也是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台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採着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在書中看到這樣一個蘇軾與佛印交往的故事:蘇軾是一個大才子,而佛印是一高僧,倆人經常在一起參襌,打坐。有一天倆人又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我像什麼佛印答:我看你像尊佛。蘇軾聽後大笑,説:"我看你像攤牛糞。"表面上,似乎佛印又吃了虧。回到家,蘇小妹對蘇軾説:"參襌的人最講究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説你像尊佛,説明他心中有尊佛,而你説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中有什麼吧!"

其實,我們想想,為什麼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温暖,有些人卻整天指責抱怨呢我想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兩人的心態不同。平時在教學過程中,我往往會因為有成績差的.學生而抱怨:為什麼我這麼倒黴,遇上這麼一個學生,班級因為有了她平均分低了好多……如果換一種心態,正是因為她學習有困難,所以才更需要我去幫助她,如果每個人都很聰明,還用得上我嗎她的進步更能體現我的價值。

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在有限的生命裏快樂地生活!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ning),損矣。”——《論語.季氏》

最近讀了《于丹<論語>心得》,于丹的講評着實讓我佩服,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大家孔老夫子的這一句話,它讓我想了很多。

孔子很看重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朋友的作用,他主張我們交正直、誠實、知識面廣的朋友,而不贊同我們跟那些性情暴躁、優柔寡斷、心懷鬼胎的人做朋友。那些好的朋友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果決,在自己疑惑時幫助自己做出選擇。

其實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明辨的能力,是寬容的態度。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麼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座標上,只有明確自己的目標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朋友就好比一面明鏡,可以看出自己的得失,也可以反映出自己的道德品行。當自己因為方向而迷茫時,又可以及時為你指明方向。

論語讀後感 篇14

《論語》是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學説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也可以説,它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我作為一名教師,在仔細讀了《論語通譯》後,覺得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孔子從他的政治、哲學和教育心理學觀點出發,認為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所以他主張“為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奴隸要求解放的時代特徵。因此,孔子的思想是適應時代潮流的,具有進步意義的,他的目的在於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在孔子思想中對教育具有啟示意義的許多智慧精華,都還值得我們這些兩千多年後的教育工作者借鑑學習。

一、有教無類。孔子在幾千年前就説過:君子授學,有教無類。換成我們今天時髦的説法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説教育是不應該分對象的,不分老幼、不分貧富貴賤、不分聰明愚笨、不分善良罪惡,每個人都應該受到教育,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什麼人都教,這就是一個全民終身免費教育的概念。為什麼要搞有教無類,是因為有教無類有好處。孔子搞有教無類的目的就是儘量多的培養對國家有用的人,這就體現了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而由什麼人來搞有教無類?孔子説了,是君子,君子也就是有道德有智慧有修養的人。由此可見,孔子自認自己是君子,也鼓勵別人都來做君子,都來搞有教無類;同時這也有教師素質要求方面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地提高自己在道德思想和教學業務方面的'素養。對此孔子提出了辦法:學而時習之,也就是説不斷的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也就是説虛心的向所有的人學習。通過這兩個辦法,老師的水平就不斷提高,就不會誤人子弟,至少不會一直誤人子弟。

二、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通過《論語》我們可以發現,孔子提倡“仁者愛人”,所以他對所有的學生包括那些出身貧苦的學生都不歧視,確實做到了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而且孔子認為“後生可畏,湯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當仁,不讓於師”,這反映了孔子坦白的胸襟和寬大的懷抱,同時也是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正因為孔子與他的弟子們之間有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孔子的教學態度是非常謙和民主的,經常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呼喚民主的社會裏,人們越來越注意到平等的重要性,教學民主化也同樣得到提倡。教師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熱情引導學生,肯定學生的正確方面,不輕易給學生傷害性或壓抑性批評,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保持愉快的心境,真正發揮主觀能動性,發奮學習。

三、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對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説明:子路問:“聽説人有困難,可以馬上伸出援手嗎?”子曰:“有父兄在的話,應先與他們商量該怎麼做?” 冉有問同樣的問題,子曰:“好啊,馬上去做。” 公西華想不通,便問孔子這是為什麼呢?孔子開導説:冉有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子路遇事輕率,所以加以抑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他認為一個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在學習上常犯的四種表現,即廣泛而不精、知識面過窄、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難情緒。只有瞭解學生的特點,才能給予幫助、補救。就是説,學生的學習心理差異性,決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今天我們實施素質教育,就應該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從學生實際出發,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從而實現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同培養的目的。

在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論語》裏處處輝映着中國早期教育心理學的思想火花,民主的色彩、睿智的目光、平等的問答;這種如師如友的互動教育方式,不正是我們當今的素質教育所努力追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