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變形記》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3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變形記》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變形記》讀後感

“讓我遲遲緩不過勁來的,是我沒想到人和人之間可以疏離到這種程度,也許人始終擁抱的只有自己。”

初讀,未解其味,後來,又實在走不出來,越想越是悲涼。寫了一半,又放下,方至今日,稍有心安,遂提筆記錄。

一個人變成了一隻蟲,荒誕的開始,讓人覺得怪異,且這種怪異在此後的篇幅中一直延續,當發現自己變成一隻蟲後,主人公的淡定,當發現自己的家人變成蟲後,家人的態度,沒有去研究他變成蟲的原因,沒有去幫助他怎樣變回來,只是在最自然性的害怕,拒絕,想着未來的生活怎麼辦?這樣的怪異是以反抗常理進行的藝術刻畫,初時覺得不解,後想來卻覺得辛辣嘲諷無比。

身體的異化,帶來的是生活的天翻地覆,隨着主人公由人變成蟲,他細心維護的一切都在發生着崩塌,首先是工作,隨後是他在這個家承擔的責任的分攤,最後便是他在家中價值的消亡。對比最開始一家人的慌亂,焦急,最後釋然的微笑、輕快的步伐讓人難過至極。

一直以來,我都堅信,人一出生,便應該以獨立的人格在世間生存,疏離,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自己是一個悲觀的懷疑主義者,對身邊的一切人和事,在心底都保持着一種距離感,這種距離感,讓我不知道該怎麼和陌生人相處,也對人際關係產生害怕與厭惡。

上大學以後,我就開始十分避諱和別人接觸,這不僅僅是因為我想花更多的時間陪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更在於,自己心裏對人際關係的不信任,以及對處理人際關係的煩躁,我想我本就是一個對任何事漠然的人。但這種漠然,在面對高中,國中,家人時,卻從不會顯露出來,我好像有許多面孔,對不同的人説着不一樣的話,用什麼腔調,怎樣的表情,都在交往中固定下來,儘管我知道我可能不是那樣的,但依舊會如此,僅僅是因為習慣了那樣的相處模式嗎?何解?無解也。

但不管我是怎樣的,對於家人卻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家,是內心最温柔的地方,家人,則是我最想保護,最珍視的東西。而《變形記》卻將這一切撕裂開來,告訴我,所謂的親情其實也存在着相互利用的關係,當一個人在家庭中所承擔的角色,由擔負者變為負擔者,即使是親人,也會拋棄他。這於我,在情感上,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但細細想來,理論上來説,中國自古以來,也有“久病面前無孝子”和“養兒防老”的説法,子女和父母的關係當真就“純潔無暇”?不帶絲毫目的性?例子上講,身邊,也確有為了不想給子女添負擔,自己拖着病體,跳河自盡的老人,這些複雜的人性,該怎樣用語言文字去記敍?

這樣情感的不接受與理智上分析的結果,像粗大的藤蔓,深深纏繞着自己,無法呼吸,愚鈍無果後,我甚至開始懷疑這些文學作品的意義所在。

文學,應該是激勵人前進的呀。雖然人不可能一直保持着前行的姿態,但文學恰恰應該是當人感到困惑,迷茫,搭一把手,讓其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繼續負重而行。

但現在,閲讀完此類作品後,我的心除了糾結,除了大片大片無理由的頹然,還有什麼?這樣的文學作品還有意義嗎?《變形記》、《人間失格》、《局外人》,這些看完之後,都會讓我深深懷疑人生,懷疑這個世界,但通常糾結之後,又不見蹤影了,一面湖,泛起波瀾後,終究也歸於平靜,在錢穀融先生的《論文學是人學》中,闡釋了文學不僅僅應該將人作為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工具,更應該將其作為研究,描寫的本身,即描寫真正的人,我理解的,這個人,應該包括了人性,探討複雜的人性,應該是文學作品中永恆的主題。

像《變形記》這樣,赤裸裸袒露人性的作品,到底應該怎樣對待?是一看了之,還是內化於心,值得注意?我的心已經給不了我答案了,不管石子投下,激起的水花有多大,一圈一圈的波紋卻終將消散,迴歸平常。也許《三體》説的是對的,時間才是衡量一切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