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07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鄉土中國讀後感10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所著,全書僅五萬多字,典型的“大家小書”。書中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生動的描述了一個包含在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我也説不太清楚,但是有一個感悟:就是從歷史的必然性的角度來看待封建傳統體制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一個體制可以穩定的存在幾千年之久,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而中國特定的環境也是他滋生髮育的最佳土壤。儘管從現在看來,就是這個體制讓我們落後於世界,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體制才可以孕育出適合大刀闊斧的改革的環境,也奠定了改革成功的基礎。

下面簡單説一下書中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兩個點。第一個是“長老統治”第二個是“差序格局”。

長老統治是映射到最底層的鄉村生活中的一個説法。中國古代是層級統治,嚴禁越俎代庖,鄉村身為最小但最為廣泛的單位個體極具封閉性,不論是地理位置上的封閉還是思想上的封閉。鄉村社會是一個不易改變、創新的社會,以穩定為最大的特點,而農業的最大目的就是求穩。四季的輪迴即可保證農業的運轉,俗稱“靠天吃飯”。旱時求雨,澇時求陽,人們將天神聖化,儘管也期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尋求一些改變,但是千百年來早已根深蒂固的觀念把框架架地死死的,四季的輪迴帶動人民的生活、帶動人民的觀念跟着輪迴。鄉村因為不變,所以重視傳統,重視經驗,所以有了老一輩的權威地位。長輩們繼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標準,這些舊傳統,是足夠把當前生活應付得服服帖帖的。後生小輩自然只能唯唯諾諾,專以學傳統為務,務必把老者當權威、當老師,只能尊崇不能違反。待過幾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着鬍鬚滿有把握地數落乳臭未乾的後生了;這樣的經歷,好像複製一般,一批又一批地複製,如同四季。

生活方式影響生活的觀念。不願意變革、只求穩定是農業社會的思想特徵。老人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因為他傳遞着祖輩們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歷經洗練淘出的金玉之珍。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後生要樹立正面形象,聽話是先決條件,老人的話不對你也不可以反駁,你也不可以頂撞。因為傳統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內容就是“無違父之道”,且根本不許懷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退一步講,就算上輩人的確立錯了規矩,你也沒有可以頂撞可以反駁的資格,你可以陽奉陰違,但是照顧老人的面子和情緒是頂重要的事情,是嚴重地關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無可退步的地方。

但是農村也並不是不需要進化、不需要新生事物,新變化總是有的,只是很慢而已。老人不希望變,對新事物要反對,要壓制。下一輩在遵守祖訓的同時總要冒些另類的想法,但是又要顧及自己的名聲,養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針鋒相對地犯上作亂,必須保持恭順的樣子。這樣,就誕生虛偽,就偷偷摸摸幹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贊同,實際反對,表面繼承,實際修改,你定你的標準,我做我的解釋。看起來祖宗之法還佔着神龕享受膜拜,實際上後代的蛀蟲們正陰險地一點一點侵蝕它的肌體。也正因為矛盾是靠這樣一種温柔的方式來調和,所以變革的節奏緩慢。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無論是無智識的農民大伯還是高層知識分子、皇親貴胄都是不動腦筋地在鏈條上依次運行,這是整個社會的特徵,整個社會的內涵。誰也逃不開。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可以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斷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的社會圈子會隨着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同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講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還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十分明確。最後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有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費先生説,在差序格局中,以己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可以這麼説,在立體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石頭,而當這些石頭一起扔進水中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的中心點,這些點各自推出去的波紋在不斷交匯,而且還不斷移動,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強弱也會因相互作用而處於不停的變動之中,或者説個人“圈子”的範圍在不斷地“伸縮”,這樣的動態模式也許可以更形象地體現出“差序格局”中人與人之間複雜和變動的相互關係。

而在中國複雜和變動的社會關係是有着它的社會根源,可以這麼説,“差序格局”的形成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的道德體系之中的。在《鄉土中國》裏,費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來的,而孔子所提出來的“推己及人”正是這樣一種模式,在中國這種社會結構裏,從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種推的過程,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關係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倫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正是傳統“差序格局”的狀況,就是要建立社會等級和社會制度。

書中還有很多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反覆品讀的觀點,希望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鄉土中國讀後感2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本影響頗大的書,全書僅五萬多字,可謂“大家小書”.而全文通俗易懂,語言活潑,描述了一個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讀完這本書後,應對大作,當然不敢談有什麼意見,只是淺談一下自我的看法.

一、鄉土本色

費先生在書中給我們展示了鄉土社會的特點所在.

從基層上去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u中國的禮貌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資於土地的古往今來,中國人有這麼一個傳統,安土重遷,口袋裏有了點積蓄就去買地.哪天衣錦還鄉了,就得置地購宅.或許大家都覺得,別的東西説不定哪些時候就失去了,而僅有土地它是正正當當地就在那裏的

鄉土的非流動性就直接導致了血緣和地緣的出現.血緣是一套根據血緣親疏關係來決定對對方權力和義務的體系,血緣是穩定的力量.而地緣在人口不流動的原始狀態下是和血緣合一的也就是説血緣相近的羣體在土地允許的狀況下是生活在一齊的,僅有土地上的資源不夠了,才會有一部分人漂流帶到外地,要麼在另外一個羣體裏生活下去,要麼重新開闢一個羣體.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個羣體所理解的,因為在地緣上他們是不相接近的

從社會秩序來看,在鄉土社會中,“禮治秩序”是佔主要地位的我們能夠説鄉土社會是“無法”的社會,因為它是“禮治”的社會.但禮治並不是説是根據個人好惡的統治,而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所説的“禮治”也並不是君子統治,它包含着國家暴力,社會階層的嚴格命定,各種在今日看來屬於野蠻殘暴的某些行為也是屬於“禮治”的範疇.比如陪葬,株連等那都是禮,是人們心中構成的共同的行為習慣.也就是説,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利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鄉土社會中,人服於禮是主動的,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價值觀念.但“禮治”在表面上是人們行為不受規律拘束而自動構成的秩序,其實不然,它只是主動服從於成規而已.也就是説,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能夠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但在一個社會變遷很快的社會裏,傳統的效力時無法維持的,所以費先生指出,“禮治”也將會在社會變遷中慢慢走向“法治”,這是“禮治秩序”的未來,也是鄉土社會的未來.

費先生也在書中提到鄉土社會中權利的四種性質方式:從社會衝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利,從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統一權力,從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從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時勢權力.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中,長老權力是強勢的,而時勢權力則相對不發達.時勢權力的權力的構成充分地説明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環境是固定的,變遷慢.

二、淺談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必須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經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能夠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確定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着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一樣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能夠是自我和太太,能夠是加上孩子,還能夠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終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費先生説,在差序格局中,以己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能夠這麼説,在立體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石頭,而當這些石頭一齊扔進水中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的中心點,這些點各自推出去的波紋在不斷交匯,並且還不斷移動,由此我們能夠聯想到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強弱也會因相互作用而處於不停的變動之中,或者説個人“圈子”的範圍在不斷地“伸縮”,這樣的動態模式也許能夠更形象地體現出“差序格局”中人與人之間複雜和變動的相互關係.

而在中國複雜和變動的社會關係是有着它的社會根源,能夠這麼説,“差序格局”的構成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的道德體系之中的在《鄉土中國》裏,費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來的,而孔子所提出來的“推己及人”正是這樣一種模式,在中國這種社會結構裏,從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種推的過程,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關係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倫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正是傳統“差序格局”的狀況,就是要建立社會等級和社會制度.

以上是本人看完《鄉土中國》後的一些想法,其實看完《鄉土中國》之後有許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將能成文者呈現出來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3

中國的封建時代存在了兩千多年,然而最終也是在內憂外患下走向覆滅。

可是中國的鄉村,卻始終伴隨着神州大地上敦實厚重的黃土,代代傳承……

孤立與隔膜是中國鄉村的特性,縱使在信息飛速發展、人與網絡密切相連的現代,“村”,依舊是很多人劃分社會團體的基本單位之一。

在歷史的變遷與時代的更迭中,中華的鄉土、華夏兒女的家鄉傳承下了什麼,又保存了多少記憶?我希望在這裏,抑或在費老的《鄉土中國》裏,你可以找到滿意的答覆。

一、家族與宗法觀念

將中國人牢牢綁在一起的是血緣、是親情,中國人也因此擁有了西方國家所不具備的家族意識。當然,也有説法説這種過於看重家庭的觀念阻礙了中國人(尤其是北方人)的發展。於此,便不再贅述。家的誕生要先於族。

起初,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家,等到後來家裏殷實、富足些,養上了豬(在以前稱為豕),便漸漸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家”。“族”則是家的延伸。

家中人丁興旺,總有人要出去打拼,這樣的人像種子,落地生根,便又是一個家。等到這樣的家因為親情集聚到一起,便可稱之為“族”。

只不過後來經過一系列發展,“家”和“族”的意義又有了更多的延伸,從而構成了多樣的家族文化。至於完善於西周的宗法制,起初是為了維護王權的一種血緣分配製度。為了區分大宗與小宗,便生出了嫡庶、輩分之類的關係。

隨着時代更迭,一種種集團關係被取締、一項項社會制度興起又被廢除,甚至宗法制本身也殘缺不堪,但家族的關係、宗法的觀念卻一直傳承了下來,幾千年來未曾動搖。鄉土中的家族與平日裏大家所瞭解的大家族仍有所區別。在這種只以血緣和親情為紐帶,恪守宗法觀念外衣的氏族關係想一張張小網,鄉村中每一個姓氏都是一張網,網與網之間通過姻親關係而有了交集。

輩分是一定要排的,因為這代表着鄉土中一種對長者的敬畏。但是,這樣的恪守也容易弄出“五六十歲的老人像一個七八歲孩子叫叔”的尷尬。但是家族與宗法觀念畢竟傳承了幾千年,家族是宗法的載體,而宗法是家族等級的規範,這二者不肯分割。

雖然在觀念開放的現代宗法觀念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但是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宗法觀念充斥的家族依舊會是鄉村血緣集團的主旋律。

二、禮教

説倒:“禮”便不得不提到孔夫子。孔子的一生都奔波在復周禮的道路上。他教導弟子: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稱復禮為仁,可見在孔子的學説中禮是具有很高地位的。子貢欲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便可一見孔子對禮的執着。在鄉村中,禮扮演的是教化的角色。因為在過去的很多時候,鄉村中法律是行不通的。

不僅僅因為法律在鄉村的普及率不高,而且很多鄉村人認為私人矛盾依靠法律來調和是一件很丟面子的事。所以鄉村社會是“無法無天”的。既然規矩不成,那麼便只能依靠教化了。孩子生下來便耳濡目染的學習禮教,成年之後便被賦予維護禮教的責任,老年後自然而然的成了禮教的忠實傳承者。

在鄉村,禮便是法律,違背規矩的事不一定是不對的,但一定是不合禮教的。禮是人立的,教也是人進行的,這些恐怕與鄉村的人治有密不可分的聯繫。鄉土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是沒有法律傳統的,傳統相比於現代社會更為重要。因為,鄉土社會中社會變遷小,農人一年一度,周而復始。越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於是“言必堯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在這“代代無窮已”的禮教循環中,禮教伴隨着中國鄉村的周而復始不斷傳承下來,並且不斷壓縮凝練最終成為鄉村的行為準則與制度規範。

而對於推行禮教運行的動力,《鄉土中國》中有着明確的闡釋: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利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一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從於禮是主動的。禮教也很重視人們對於服禮的主動性,並且不段試圖提高人們服禮的.主動性。

三、差異性的人際關係

上文我們論述了宗法觀念下家族中的人際關係,而在此,我們將分析鄉村中整體的人際關係。眾所周知,鄉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私。説起“私”,我們就會想起“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語。然而在鄉村,人際間的關係卻比這温暖的多。但是,不同的時間和地點,人們往往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待人處事,並且同一稱謂在不同的語境裏往往也有着不同的意義。

這種千百年前就存在的差異化的人際關係並未隨時光逝去,而是代代流傳,併成為鄉土中人們習以為常的處事方法。説到這裏,便不得不談到中國人對某詞語的理解。第一個便是“家人”這一個詞語。在西方國家,家人這個詞語的意義很簡單——他家裏的那幾口人。但是在中國,很不幸的是,“家人”的意義十分龐大,它可以指西方式的家人,也可以單指家中的某一個人,甚至可以擴大,那便是你們家族中的任何一個人,到現在,在一些營銷關係或者利益關係上,大家都可以稱為家人。所以我們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就像是一個石子投入水中引發的陣陣漣漪——以自我為中心,可以推及無窮遠處。而在具體情景下的人際關係便是更為複雜。

也許在餐桌上我們是親戚,但是如果我開了個商店,親戚來買東西還是會明算賬,這時我們便不再是親戚,而是店主與顧客。雖然生活中也少不了“拿着用吧,不用給錢”之類的情景,但是那樣大多是礙於面子,而不是真心的關係轉換。因此親戚之間雖然經常説“見外”,但是人們都盼着見外一點才好,不同人身份與利益角色是人際關係差異化的基礎,更是鄉村中時代奉行卻無人打破的傳承。

四、小結,恪守與發展並存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觀念畢竟走向衰落,鄉村中世代奉行與傳承的各種制度也必將走向沒落。但是,就像我們恪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樣,老祖中傳承下來的有些是不能丟的,因為這畢竟是中華精神依附的載體。恪守與發展並存,發揚自身與兼收幷蓄共進,自我肯定與自我批評共行,中華文化批判地繼承,鄉村穩健振興。

中華必將因此更加繁榮,偉大復興也必將不日而至!

鄉土中國讀後感4

在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中,主要看到兩條線索,一是定位中華本土文化,二是看待外來文化。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鄉土中國》無疑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既要反對崇洋媚外,又要反對盲目排外,立足本土文化,正確看待外來文化的影響,之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我為本,為我所用”。此書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私人關係的道德、家族、禮制等方面,由表至裏,淺至深層層剖析中國鄉土社會。

此書的精華所在,及影響我最深的,無疑是一個“土”字。中國社會未完全意義上擺脱自己的鄉土性,本人也覺得無需改變,鄉土一次或許與中國現代化的道路些許有些相悖,但是“鄉土”,是我國如此本色。

全書有目錄十一,我選下對我影響深刻的內容做出自己的見解,詳如下:

一、土的重要性: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這樣説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中國是農業大國,大河文明的滋養下,中國的農業很早以前便領先於世界。而農業的根基在於土,中國人離不開土,就像孩子離不開母親的道理一樣,正是這片神州大地,孕育着代代炎黃子孫。家立於土之上,國也立於土之上,土為我們所居,是一個大概念的家,由此而生“生於斯,死於斯”中國自古有“落葉歸根”一説,人死後,總要把屍骨帶回出生地安葬,“一生取給於這塊泥土,死了,骨肉還得回入這塊泥土。”此觀念一直影響着我們,當代,四面八方的農民放下鋤頭,來到東南沿海發達地區謀生,成為農民工,賺的錢不是為了在城市買套房子安居在此,更多的是吧錢寄回老家建房子,就算在城裏有什麼不測,家人也要千方百計把在外打工的人送回老家。

二、聚而居:

“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可以到幾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説的`孤立、隔膜是以村與村之間的關係而説的。”出於農業原因,鄉下有大大小小的聚居地,説也奇怪,中國習於聚居,但是孤立和隔閡是明顯存在的,大家在同一個村子裏,生活在彼此熟悉的環境中,把信任和深度交往侷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裏,放眼到都市中這樣的生活圈子由一村縮小到一家,在高樓大廈中,門對門的兩户家庭可以説是幾乎“老死不相往來的”。再者,中國雖然地大,但是人口都集中在個發達地區,形成人口的過於集中,人就不得不聚而居了,此情況多為都市所有。而美國鄉下則很少出現聚居現象,美國人少地多,個人家庭自成單位,獨來獨往。我想美國等西方國家國民的冒險,個別負責精神也是由此而來的吧。

三、鄉下人的“愚”:

“鄉下人在城裏人眼睛裏是‘愚’的。”“土”也成了罵人的名詞。鄉里人到了城市不會看紅路燈和城裏人到鄉下分辨不出包穀和麥子的道理是一樣的,是知識問題,而不是智力問題。國家處於各種原因,人為性的把人們劃分為“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除了户口上的區別,農民和城市人世無差別的。只是因為硬件軟件上的差異導致農村人接受知識的機會比城裏人弱,導致他們知識不及人。習慣性地把鄉下人稱為“文盲”,不能是“愚”的表現,而是鄉土社會的本質。鄉土社會不用文字,“用另一句話來説,他們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見面的。在社會學上我們稱之作Face、to、face、group,直譯起來是面對面的社羣。”於是他們不習慣用“間接地説話—文字”。就算如此理解,鄉人還是被戴上愚的帽子。,鄉下人和城裏人總會受到不同的待遇,前者總充當弱勢羣體角色,如上海“11、·15”特別重大火災責任事故發生後政府“全力調查”後找出相關“責任人員”—8名無牌燒焊的農民工!因為所謂的“愚”,沒有足夠的維權意識,這八名農民工被“光榮”推上負責人的位置,成為民符其實的代罪羔羊。而相關的工程負責人,那些批准無牌作業的領導班子,責任人在?他們當然是聰明的,把責任推卸地一乾二淨,但這聰明明顯是道德敗壞惡心的產物。在孩子身上,這種不公平也是明顯存在的,有些城裏,政府會建立農民工子女學校,此做法有利也有弊。特意建立的農民工子女學校,可以方便管理,也有利於孩子的安全問題,這是對待留守兒童問題的較好做法。由於城鄉孩子受教育的起點不同,分開學校有利於安排學習進度,但是這人為地分割會使孩子從小形成“我很城裏人不同”的思維。其實大家都是平等的,認為鄉里孩子“愚”學習能力不如城裏孩子,人為地分割在某種程度來説,是一種危害。

四、無訟

“在鄉土社會裏,一説起‘訟師’,大家會聯想到‘挑撥是非’之類的惡行。”在中國這個鄉土社會裏,教化總是取代折獄,打官司在村人眼裏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除非非不得已,否則都不會對簿公堂。中國傳統崇尚“禮制”非“法制”,以禮為先,法制傳播受傳統中國社會的文化影響。像在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中,秋菊為“討個説法”把村長告上市的法院,在村裏人看來,秋菊是可鄙的,根本無人理解秋菊的做法,最後秋菊贏得了官司,卻輸掉了中國千百年來形成的人情世故文化。中國傳統文法與現代法制形成的矛盾,非一日之時可以解決。“現行的司法制度在鄉間發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但並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鄉間認為壞的行為卻正可以是合法的行為,於是司法處在鄉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個包庇作惡的機構了。”由此可見,要讓法制深入人心,並非要盲目照搬國外法律條文,而要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人情世故,靈活變通,“所謂禮治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讓法律被人們所服膺。

通過對《鄉土中國》的閲讀,讓我瞭解到中國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更好地認識到我們所處的位置,定位於中國本土趨勢,更好地展視未來。

鄉土中國讀後感5

中國,飛速發育中的古老國度,傳統與現代在交融,青銅與碳纖在碰撞,道德這個東道主也在與遠道而來的制度相互切磋。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不斷推陳出新,但骨子裏還是有永遠不會褪去的東西——鄉土。中央電視台有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創造了中國電視劇都難以企及的收視狂潮,其中除了美食的誘惑,更多的,是龐大的外出人口對家的味道的懷念,家在舌尖上,家在被褥間,家在筆墨裏,正如費孝通老先生在《鄉土中國》一書的前言中寫道:“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據費孝通先生所言,中國國家結構的基層便是鄉土,構成這個國家的最下一層維繫紐帶,正是鄉土性,鄉既不是特指鄉下,土也非土頭土腦,而是一種情感,一種牽連,是人與土地有着關於生死存亡的不可分割的聯繫,重土思安,故土難離。中國在傳統上是一個漫長曆史的農業國家,幾千年來,家鄉的土地對中國人來説就是飯碗,就是生存,遊子在外,飄零無根,終歸要站在家的土地上,揮起鋤把,才算務了本業。長久下來,土地對人的影響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全面,漸漸地流入到中國人的血液中和骨髓中,成為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文化,於是,中國人開始離不開故鄉的泥土,所有中國人的心都被牢牢留置在屋外的土地上,因而,中華民族的性格中加入了深厚的安穩情節,中庸的處世之道,淵遠的文明流傳,安定的人生追求,中國人於是有了深深的鄉土氣息。

自然條件與家族觀念決定了中國的基本聚落形式——農村,是一個內向的,封閉性的完整聚居環境,其中的每一户人家存在實際或理論上,或多或少的某種關係,這是親密而純粹的,鄰里之間保持着基於善意的密切關係,這種人際關係的味道是鄉土的;而現今更多人遷入城市,特別是超大型城市的高層建築居住,一個個水泥的方格分割了人與人之間空間上的距離,也分割了心理的聯繫,按費孝通先生的説法,現在的人更類似於村與村之間的關係,相互隔絕並且相互孤立,帶有天然的排斥性,在外孤獨,在內又缺乏相互支持,最常見的聚居單位是一家三口,自我中心和人際冷漠也就不難解釋了,這種人際關係的味道是鋼鐵的。鄉土社會與之不同,雖然村與村之間相互隔絕獨立存在,但在內部有足夠的交流和相互支持,村落得以建立,最初的一批創始人必然相互存在高度的信任,這種信任和心理的親近隨着繁衍而延續,人與人之間存在某種天然的相對熟悉,經過數代的延續,就成為一地的故土感情,這造成了人與人、村落與村落的差異,鄉土味與鋼鐵味的差異,也造就了中國人的代代鄉愁

時代在發展,社會的每一個方面都在變化,有些變化是進步,而有些變化則很難界定其性質。如費孝通先生提及的,鋼鐵的城裏人看鄉土的村落人,會因為其文化認知的相對不足而以為其“愚”,相應的,鄉土的村落人眼中,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鋼鐵的城裏人,因為基本生存能力的相對缺失,也是“愚”的,這是時間推移和社會發展帶來的'鄉土與城市的分歧,在起點,整個中國都是鄉土的,是真正的鄉土中國,而逐漸的,城市中國出現了,並且與鄉土中國向不同的方向在發展。在鄉土中國,封建禮教的遺存,家族體系的殘影,既束縛着這片土地上的人,也是其完整精神結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維繫男女關係的都不僅僅是生殖與繁衍的需要,更多的是瞭解,同樣的,維持整個人際關係體系的同樣是瞭解,相互瞭解與共同認識,傳統儒家觀念和道德倫理是同一片鄉土上的人們接受同一種意識的基礎。鄉土社會是靠最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和思考來配合個人之間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繫是長存和熟悉的,使人感覺到是自然的。只有生死於斯的人羣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人際關係和共同思維,其中各個人之間有着高度的瞭解,這一切就是鄉土觀念和鄉土情懷,其中最大的離心力,只不過是人的個體差異和必然的性別區分而已。

費孝通先生在書中提及了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即衝突決定存在,生命的過程存在於克服阻礙之上,但鄉土中國並不認同這一點,或者説傳統中國並不認同這一點,在中國幾千年的處世哲學中,和諧穩定永遠是第一位的,社會秩序的重要性和優先等級遠遠高於個性的突破和個人的滿足,整個社會體系在遏制破壞秩序和穩定的因素時能夠爆發難以想象的強大凝聚力,或許這是一種對進步的阻礙力量,但這也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

中國現在正在全力推動法治社會的建設,這是應該的,科學的,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歷史前進的必然,但就傳統而言,鄉土中國是一個人治的社會,這種人治並不停留在表面的個人集權和羊羣效應上,在掌權者頭上是輿論,連天子都不敢輕易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輿論的頭上是道德,是倫理綱常,費孝通認為這種人治其實是一種禮治,根據禮儀和道德來實現法律的約束力。道德與法律,有時候需要面臨取捨,但我認為更好的結果應該是融合,海洋法系的種種無奈已經表明了完全條文的法治是蒼白的,而封建社會的最終崩潰也説明完全唯心的禮治是無力的,法律的嚴謹與公正保證了人格的平等,而道德發展的繼承性與漸進性保證了社會進步的穩健。

時至今日,城市化成為中國發展不可阻擋的浪潮,但鄉村仍是中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鄉土的情懷則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柔軟部分,既包括對天然熟悉的故土的懷念,也包括對那一種思維邏輯的認同,那一份敏感的不可觸碰。這是中國的現實,也是中國的特色,中國要發展,不可能犧牲甚至捨棄關於鄉土的這一份,無論是政策,還是感情。未來,無論是探索進一步加快城市化的建設進程,還是發展有着更旺盛生命力的新農村,費孝通先生的這一部《鄉土中國》,和它所引發的對鄉土的思考,都有着重要的參考和借鑑意義,值得熟讀和深思。

鄉土中國讀後感6

中國人為什麼如此講究長幼有序,為什麼故土難離還要落葉歸根,為什麼是禮俗社會,為什麼是熟人社會,為什麼鄉間重語言不重習字,為什麼攀交情重關係不重權利和契約,為什麼會形成單系(即父系)親屬原則,為什麼這樣的社會是皇權的發祥地,等等。在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中,均有解讀。

本書中,作者通過對很多日常社會現象思考,直擊現象中藴含的本質,並智慧地從本質中發現了規律。《鄉土中國》在1947年出版,但這種觀察方法和思考方法在70年後的今天仍然充滿活力,值得借鑑。與此同時,中國社會的發展具有一慣性,鄉土特徵在現在仍然存在,理解這些特徵,對分析現今社會現象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這本書內容很多,鄉土內涵也十分廣泛,下面我想主要從法院解決糾紛職能的視角出發,以五個問題為線索,簡單介紹本書的部分內容。

一、鄉土是什麼

説到鄉土社會,鄉土性,我們會有一個下意識的印象,比如人情關係,家族制和家長制,熟人社會,禮治等等。這都是鄉土的表現。我們在有一個這樣的初始印象的基礎上,在下面的思考中,可以簡單地將鄉土社會代入為農村,現代社會代入為城市。

二、鄉土社會的糾紛解決機制如何

談及此問題,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無訟”“厭訟”。鄉土社會是一種禮治社會,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關係,都有着一定的規則。行為者對於這些規則從小就熟習,不問理由而認為是當然的。維持禮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在身內的良心,所以這種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每個人知禮是責任,社會假定每個人是知禮的,至少社會有責任要使每個人知禮,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過”“師之惰”,兒子做了壞事,父親得受處罰,甚至教師也難辭其咎,教得認真,子弟不會有壞的行為,這也是鄉土社會中通行“連坐”的根據,打官司也就成了一種羞恥之事,表示教化不夠。

在鄉村裏所謂調解,其實是一種教育過程。由德高望重、讀書知禮的人主持調解,先把被調解的雙方罵一頓,“這簡直是丟我們村裏的臉”,教訓一番,有時候還得罰他們請一次客,這樣的做法十分有效,雙方時常就和解了。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就是説審案子的根本目的是使案件不再發生,鄉村裏的調解就是以此為目的的教化。

三、鄉土社會的調解教化與現代社會的訴訟審判之別

中國社會在發展和改變,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吸收了很多西方觀念和規則,在這樣的背景下,鄉土社會的調解教化與現代社會的訴訟審判有什麼差別?原因是什麼?

鄉土社會裏人是不流動的,是紮根於土地的。一個羣體中,人與人之間以血緣為紐帶,以夫妻關係為橫軸,以父子孫關係為縱軸,以禮治為主要手段。現代社會裏人是流動的,一個羣體中,人與人之間是因完成某一項社會任務或目的結合在一起的,以契約為紐帶,以法治為主要手段。刑罰的'用意不再是“以儆效尤”,而是保護個人權利和社會安全。民法也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釐定權利。比如合同關係中,一方違約,我們不能説他不講誠信,沒有教化,只能説他在繼續履行合同和承擔違約責任中選擇了後者,可能因為後者對他來説利益更大。再舉一個例子,妻子通姦,丈夫打傷了姦夫。在鄉間這是理直氣壯的,但是,通姦並不犯法,但故意傷害卻有罪。這可能導致懂得一點法律知識的壞人,在鄉間為非作惡,法律卻還要保護他。費孝通在書裏有這樣一段話:“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法律條文和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如果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不加以改革,單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鄉,結果法治秩序的好處未得,而破壞禮治秩序的弊病卻已先發生了。”

上面談到,鄉土社會是不流動的、紮根於土地的,現代社會是流動的、契約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民事案件中,婚姻、繼承、物權、侵權等糾紛更具有鄉土性,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公司、保險等商事糾紛更具有現代性。因此,強調調撤等非訴解決方法,可能區分不同的糾紛類型會更具有社會性的意義。

四、鄉土性現在還仍然作用於我們的生活嗎

鄉土社會的糾紛解決機制和現代社會的訴訟審判方式可能存在不適之處,但那是70年前的狀態,現在很多農村農民也有一定的法律意識,更何況大量農民外出打工,已經融入到現代契約社會中去。那麼第四個問題,鄉土性現在還仍然作用於我們的生活嗎?為了便於討論,我們可以限定於婚姻家庭領域。

我在和其他法官討論這個問題時,有人提到,他曾經到某較不發達地區任職辦案,離婚率很高,很多人都是外出打工的農民,回家了就辦理離婚,他認為這可能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副作用,家庭容易破裂,不像鄉土社會那麼穩定。我倒是認為這恰恰仍然是鄉土性作用的結果。

家庭這個概念在人類學上是指親子構成的生育社羣,親子為其機構,生育為其功能。但在任何文化中,家庭總是被賦予了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夫婦之間的合作並不因兒女長成而結束。尤其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庭也並不只限於父母子的三角親子結構,而是父系氏族結構,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內所有父系方面的親屬。氏族是一個事業組織,再擴大就可以成為一個部落。氏族和部落具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這樣的組織必須是長期延續的,不因個人的成長而分裂,不因個人的死亡而結束。在這樣的結構中,夫妻之間的富有激情的、易變的橫軸是配軸,父子、婆媳間的穩定的、講究服從的縱軸是主軸。這樣的一種社羣結構或者説生活習慣,落在剛才所説的夫婦二人外出打工的情形中,就可以解釋為,縱軸缺失,僅依靠橫軸支撐家庭的穩定,而橫軸本身是激情的易變的。因此對於仍停留在鄉土社會思想狀態的農村夫婦,既沒有縱軸支撐,也沒有現代夫妻思想契合,富有責任感的橫軸觀,這樣的婚姻破裂是可以解釋的,很正常的。

五、《鄉土中國》中的鄉土

説完了這幾個問題,讓我們帶着思考回到第一個問題,鄉土是什麼。從本書來看,解釋鄉土社會的一個關鍵概念是“差序格局”。費孝通指出了中國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與現代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的不同之處。在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中社會的道德體系的來源是宗教觀念:人在神面前平等,且神對每個人都公道,所以道德對於每個人來説都是無差別而人人平等的。這跟墨家所提倡的“愛無等差”是類似的。但中國鄉土社會遵循的道德體系是根據儒家孔子提出的“推己及人”,這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個道德體系,社會範圍變成了一根根的私人聯繫,每個人與自己的關係決定着不同的道德對待,這種道德體系是有差別的,團體道德是缺乏的,換句話説就是道德標準缺乏普遍性,所以稱作差序格局。剛才我們提到的調解、教化是差序格局的體現,夫妻和父子的橫縱軸是差序格局的體現。羣己之界限,公私之分別,都藴含在差序格局之中。我們很難給鄉土下個定義,但可以説,鄉土社會的核心特徵是作為潛在規則的禮治和作為外在形態的差序格局。

鄉土中國讀後感7

讀完《鄉土中國》後,有的章節涉及的話語、情形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自己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還是多多少少受到了鄉土社會的影響。以下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章節談一下體會、感受。

第一節鄉土本色中費老説過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説麼?這一類的話已經成為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害怕口説無憑,畫個押,籤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這不是見外麼?鄉土社會裏從熟悉得到信任。對於費老的觀點我覺得應該分兩個方面來分析。我覺得在費老那個年代鄉土社會可以真正做到不需要法律,大家都彼此熟悉、信任,凡事只需要打個招呼就行。但是我認為畫押、簽字,特別是法律的產生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它能起到一種約束的作用,避免不必要矛盾的產生。隨着社會的發展,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有好有壞。大家都產生了一種防備心理,即使是在農村。大家在談及錢時也格外小心,借錢得寫欠條。所以我覺得費老那句打個招呼就是應該視情況而定,小的事情可以不必見外,但談及錢、物質方面的時候還是得按規矩辦事,該怎樣就怎樣。這並不是一種見外的表現,而是現代社會的一種習慣,它已經滲透到了鄉土社會,所以那種見外之類的想法也得改變一下了!

在我看來,土氣並不是一個貶義詞,恰恰相反它表現了鄉村人的淳樸,善良。至少不會像城裏人充斥着勾心鬥角、為了自身的利益爾虞我詐。自以為穿上了名牌衣、名牌鞋、背著名牌包就高人一等。帶着有色眼鏡看鄉里人,用土氣鄉巴佬之類的字眼諷刺他們,甚至是一種嘲笑的態度。特別是近年來大批的農民進城搞建築,即所謂的農民工。他們起早貪黑、一磚一瓦築高樓大夏。大廈完工後住進去的是城裏人,他們只拿到自己憑苦力賺到的工錢。城裏人的娛樂場所、娛樂設施也是農民工的傑作。試問城裏人在玩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農民工的辛苦,並反省自己對待農民工的態度,是不是會有一點慚愧呢?

第二節文字下鄉,費老站在鄉下人的立場上分析問題,為鄉下人辯解,特別是在城裏人説鄉下人愚這點上,費老堅持着只是鄉里人的知識不及人,並不是真的愚,並分析了原因環境的影響。這節中印象比較深的是鄉里人的我呀和城裏人的貴姓大名的對比,來説明鄉土社會中人們是在熟人中生活的,人們都彼此相當熟悉,用聲氣辨人。而貴姓大名則反映一種陌生,就像現在的一些城裏人,做鄰居都幾年了,甚至都沒有打過招呼,更不用説交往。這一點,我覺得農村比較好,可以相互串門、嘮嗑,真正體會到遠親不如近鄰。

第三節文字再下鄉中有兩段話我特別喜歡,甚至做了摘抄。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説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這段話闡釋了文化、歷史的重要性,我們不該忘了歷史。歷史的經驗教訓對現在的我們仍有重大的'啟發,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必須瞭解中國的歷史,歷史的恥辱還是不能忘,這是事實,任何時候都不會改變,我們要做的就是銘記。另一段是時間的悠久是從譜系上説的,從每個人可能得到的經驗説,卻是同一方式的反覆重演。同一戲台上演着同一的戲,這個班子裏演員所需記得的,也只有一套戲文。他們個別的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需不斷積累,只需老是保存。這段話很符合鄉土社會的特點,歷世不移,人在熟人、熟悉的地方中長大,面對所要解決的事情也大同小異,憑藉前輩的經驗就可以解決,不需要個人絞盡腦汁去想,去創新。這就是鄉土社會,不為人先,不為人後,循規蹈矩,個人覺得這種社會挺好的,很平靜、安逸。

第四節差序格局主要圍繞私展開,並指出了私也是有根源的!在費老看來,不只是鄉下人,就是所謂的城裏人都患有私的毛病。一説是公家的,自私心就取代了公德心。費老這裏説的私的問題是羣己、人我的界限是怎樣劃分的問題,我們傳統的劃法和西洋是不同的。在西洋,團體的劃分是有明顯的界限的,而在中國傳統結構中的差序格局是具有伸縮能力的,社會圈子會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大小發生變化。所以人們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斷地擴大圈子,把自己推出去,由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

第十二節血緣與地緣中費老提及了自己的一項調查,並提出了自己的假設大概先得有了土地,才能在血緣網中生根。這個應該是因地而異的。比如有些地區的女子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讓男方入贅,男方很容易就成為了村中人。並沒有書中説的那麼難!親屬儘管再親密,究竟是體外之己,所以錢上往來最好不要涉及親戚。這就是所謂的親兄弟還得明算賬,談錢傷和氣。人都是經濟人,所作所為大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畢竟無私的人是少有的、罕見的。所以説商業是在血緣之外發展的,親屬之間談生意、做買賣老是怪怪的,擔心利益的分配不公,最後親戚也做不成。

第十四節從慾望到需要中描述的鄉土社會非常簡單,人們只需要靠經驗、傳統去生活就夠了,每個人的慾望常是符合人類生存條件的。因為是鄉土社會,社會變化的速度非常慢,環境也不會有多大的變化,人們面對的問題大同小異,生活方式也大致相同,所以由祖祖輩輩不斷積累下來的經驗對於人們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是指向標,指引着人們一步一步前進,它已經為人們規劃了人生,普通平凡的村民從出生到死亡都沿着這條路徑走,絕對是可以安穩度過一生的。那麼可不可以説鄉土社會中人們的慾望是符合實際的,它與現代社會人們口中的慾望不是一個性質呢?

我個人覺得鄉土社會比較適合甘於平淡、渴望安穩生活的人去居住,生活中不會有多大的起伏,就那樣平平庸庸過一生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費老的這本《鄉土中國》主要以鄉土社會為主線展開,在闡述鄉土社會的某些性質時會將城市與鄉村進行對比、在寫差序格局時將西洋團體和鄉土的社會結構進行對比來更好的説明問題。同時站在鄉下人的立場上分析問題,間接地批評了城裏人對鄉下人的那種不屑的態度或者是對鄉下人的諷刺、不尊重。這個對我們現在的社會也是有啟發作用的,我們應該學會反省。

作為一名學生,要寫出深刻的體會、以社會學的視角分析問題有一些難度,加之隨着社會的發展,鄉土社會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所以在讀《鄉土中國》時難免會遇到一些自己不理解甚至是完全不懂的文段,最難理解的就是差序格局。雖然寫的讀後感只是一些皮毛,但這本書確實讓自己受益匪淺,它描述的鄉土社會與我們村有類似的地方,更多地還是不同,所以是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鄉土中國讀後感8

時常在不經意間觸發思鄉的情感。這情感恰如量好且又貪醉的人獨飲一罈好酒一樣,醉人、人醉的,只存乎於虛無縹緲的夢囈裏。那種形同酒後跟接而來的感覺,多年來伴隨着我置身在這迷惘、嘈雜的城市中,時隱時現,回味悠遠。

好酒的人貪杯,好讀的人痴書。我對《鄉土中國》的痴,若不是同樣有染的人,根本就無法體會到那種難以言説的妙趣來。作為對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一種特具體系的分析,鄉土中國在費孝通先生筆下被概念化、抽象化、結構化,從而從整體上構建了一個理念中的社會。或許是因城市生活的曲折紛擾,也怪自己當年沒有留下什麼值得回想的文字,曾經對鄉土鄉情的那份狂熱,如今隨着時日風塵的洗刷,已慢慢模糊淡遠;現在搜尋出來的一頁頁殘存的記憶,仍舊藉以惦念着那片純淨的鄉土,已然成了自己守望寧靜的世外桃源,只能相見於記憶的殘影當中。而讀過《鄉土中國》,對中國鄉村社會有了一番深刻地理解,從而不再侷限於腦海中僅有的人和曾經發生的事。

費老先生在序言中提到:這算不得定稿,也不能説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嘗試什麼呢?嘗試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宏大,未免讓我們有點摸不清頭緒。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鄉村佔了很大的比重,廣闊的地域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地方特色,不管是塞外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還是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要想將鄉土社會中的種種現象抽象概括出來也絕非易事。正因如此,《鄉土中國》從社會的基礎、結構和秩序三個方面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抽象和概括出包含在具體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一種特有的體系,支配着生活的各個方面。

一、中國社會的基礎——鄉土本色

所謂"鄉土本色",是中國傳統鄉土社會的一些本質性的特徵和屬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對於國人的概念不僅是記錄着一串串腳印的印泥,也不是遠洋海外,家中老人在行李中包裹的一抔鄉土。鄉土性是中國人流淌在血脈中的神聖感,幾千年農業國家的思想影響至今,在國人身上根深蒂固。在鄉土社會中人和空間的關係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不流動,因為"直接靠農業謀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方法,靠土地為生的人離不開土地,以土地形成了人們居住的環境、形成了家庭,從而形成了中國鄉土社會的基本單元——鄉村。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係則是孤立和隔膜,但這種"孤立和隔膜並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處的集團為單位的。"中國不同於美國是以單個家庭為單位的,"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從整體上看,鄉土社會最大的特徵便是熟悉,或者稱之為"gemeinschaft""有機團結""禮俗社會".作為中國社會的最基本的屬性,鄉土性植根於每個中國人的生活中,在中國城市化、現代化的潮流中,不少人離開了鄉土,但"土氣"未改。生於斯,長於斯,雖然安土重遷的觀念淡化,但心中對那片故土的懷念永遠不曾淡去。

二、中國社會的結構——差序格局

中國社會的鄉土性造就了中國人獨特的"私"的個性。幾千年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孕育而成的鄉土社會,其基本結構特徵也正是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以血緣關係聯結成的社會網絡中,社會關係就如同丟石頭所形成的同心圓波紋,如此,人便有遠近親疏之別,權利義務關係也就不同。我們平時所説的"自家人"可以把親熱之人都拉進來,既包括自己的家庭、家族、親戚,又包括同村、同鄉、同地區。這樣,"在差序格局裏,公和私是相對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裏,向內看也可以是公的",於是養成了中國人獨特的"私"的個性。社會關係是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交往範圍的擴大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成為一縷縷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因此,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重人情、重關係、重圈子的獨特形態。中國人對世態炎涼特別有感觸,正是因為這種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為中心勢力的變化而改變。

三、中國社會的秩序——禮治社會

鄉土社會的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謂人治和法治的區別,不在於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援引規範的性質。無疑,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禮治為要,法治是那種酷吏才做的事,禮治成為治國理政的藍圖,為歷代聖賢所推崇,並常以"禮儀之邦"來自居。禮是什麼?禮首先是一種傳統,這樣一來,即使號稱"天子"的人也得尊"禮",改變它是不可以的。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鄉土中國,禮治是很有效的。而今,現代社會有了現代化的追求,鄉土文明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法律已與生活息息相關,法治社會進程全面推進。而法治是管理國家的,德治是教化民眾的,道德修養的提高可以全面改善個人素質,減少犯罪,無論是治國還是治家,懲罰都不是目的,求善才是真知。

鄉土社會是安土重遷,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社會。時代的發展和變遷,又讓"城"與"鄉"彼此映照。鄉土重建面臨的難題在於鄉村的空置與落寞,老弱病殘根本無法(也不應該)負擔起被青壯年們遺落在鄉土上的重任。從而,鄉土社會早已開始嬗變。她會走向何處,是不是還能安寧如初?我已迷失在我的鄉村印象中。但我寧願這樣迷失着,一直迷失在不迷失的記憶裏。

鄉土中國讀後感9

《鄉土中國》給我的一些感受和啟發。

一、規矩在鄉土社會中是人們自然而然地去遵守的定式。

最近沸沸揚揚的metoo事件、強東事件、霸座事件等等,其實歸根結底都是權利和權力的邊界在哪裏的問題。而權力和權利的邊界在中國有個比較屬地化的詞兒,規矩。《荀子·禮論》:“規矩誠設矣,則不可欺以方圓”。《禮記·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孔穎達疏:“規所以正圓,矩所以正方。”可見對於規矩,從古人開始就有非常明確的定義了,簡單説來就是用來衡量邊界的規則。

費孝通在鄉土社會中直接指出:“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鄉土社會裏從熟悉得到信任。這信任並非沒有根據的,其實最可靠也沒有了,因為這是規矩”;“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這一點與以契約作為關係維繫基礎的西方社會區別非常大。

我記得小時候回農村老家過年,最頭疼的就是大年七年級的早晨,因為晚上守歲過了十二點才能睡覺,早晨天還沒亮就要早早起來並吃完早飯,因為天亮之前就有人徑直登堂入室來拜年了,如果還沒起牀會被人大聲嘲笑。但頭暈眼花的我又最記得這個時候,因為爺爺家輩分很大,會有四五十歲來拜年的陌生成年人喊不到十歲的我為“姑姑”,在炕沿就勢屈個膝且作揖來問我新年好。在更趨近於契約社會的城市裏,這種半夜直接闖進別人家,以及喊個小孩子為姑姑真是很難見到的光景。但當地全村都是這麼做地,反倒是我的驚訝顯得格格不入。天亮前一定要徑直登堂入室別人家並拜完年,並且一定按照輩分不按照年齡來行拜禮這種行為,並沒有人質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當地人看來這就是天經地義的,年年如是,這樣才是不失禮。

所以費老得出結論:鄉土社會是阿波羅式的,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繫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

二、鄉土社會維持秩序的力量所在是人治

契約社會有暴力機關可以幫助維繫契約的有效性,那麼對於以口口相傳的經驗形式流傳下來的道德約束作為規矩,怎麼維繫其有效性呢?費老指出:“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我們的社會格局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想見,在某個波紋中的秩序,一定程度上這塊石頭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細細品來頗有點誰發起、誰負責的.意思在。

費老歸納出三種權力方式:

第一種是在社會衝突中發生的橫暴權力。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老子提出的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其實就是避免紛爭的一種手段。就像水滴,當互相融合時,可能一滴不乾淨的水就會污染一大杯水。但衝突是不可避免地。那麼一旦有衝突發生,鄉土社會的橫暴權力就要發揮其作用了。

最能體現橫暴權力的橫暴二字的一個例子,是婦女一旦被發現不忠會被浸豬籠、沉塘。而這種懲罰自己家人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實施了。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的鄉土社會中,家庭一定要維持穩定,並且要生育和繁衍勞動力,多多益善。所以對於導致家庭不穩定的因素,要使用橫暴權力去幹涉,就像人體的免疫細胞自主發揮作用一樣。暴力導致的悲劇非常之多,這也是鄉土社會為現代社會所詬病和不可想象的大多數現象所在。

第二種權力是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同意權力。這種權力模式大家最不陌生,少數服從多數、投票等等都是同意權力的具體工具形式。同意權力對於鄉土社會的重要性在於,一旦達成共識,就可以形成一股合力,更加促進鄉土社會水源獲取、土地分配、耕牛等物資共用這類爭端事項圓滿完成。典型的例子是,大家都同意去買媳婦,所以通過買賣獲得的媳婦在本地人看來就是正當手段完成的家庭構建。農村被綁婦女解救十分困難就在於此。

第三種權力是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提到長老這兩個字,感覺莫名回到了篝火面具的洞穴文明。但實際上隨着鄉土社會的發展,長老是一直存在並有其非常崇高的地位的,現在也還是存在的,只不過形式和名頭上稍微整了整容。

長老長老,顧名思義,首先要長,這個長可以理解為長輩,這是身份和地位上的限制;其次要老,毛頭小夥子肯定做不來長老,這是經驗和眼界上的限制。這兩個條件擺的明明白白,長老的作用呼之欲出了:經驗的傳承。

南方這一點更加明顯,對於祠堂、族譜等文化的重視,起名字時大家族一定要按照家譜來確定輩分,有些大宗族都是有族長的。就是沒有明顯宗族的地方,有紅白大事的時候一定要請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坐鎮,遇到不懂的禮節要去請問老人應該怎麼辦。

我參加過農村的婚禮,一定有一位大知賓負責總調度,通常是年紀四五十開外,有豐富的籌辦經驗,那時候他的指令就是最高意志,包括各種親戚、貴賓都要聽他的調度安排,頗有點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意思在。所以,怎麼安排一場婚禮,全在大知賓的一張嘴上,並沒有我們熟知的計劃書、WBS任務分解、各種公告、條文、時間表來告訴各色人等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所有人都等着大知賓口頭通知。有些多才多藝的大知賓,話説的十分之漂亮,一套一套的半文半白,甚至有些還會唱着押韻的歌詞來安排事項,令人歎服。這就是典型的人治。

第四種權力是發生在激烈的社會變遷過程中的時勢權力。費老用的這兩個字非常傳神,時勢造英雄,這種權力的產生和實現方式大家都懂得,是彼可取而代之的自信,是我花開後百花殺的霸氣,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大膽。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時勢權力還是在鄉土社會的框架內產生的,一旦取得了權力,不會跳出鄉土社會的特性去重建一個世界,如果真有哪怕一點徵兆,那麼就會有人懷疑對方可能是穿越者了,比如王莽同學。

鄉土中國讀後感10

在現代化的大潮下,鄉村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無傳統意義上的鄉村了。然而我們在中國,農村依然佔有絕大比例。因此,要徹底瞭解中國社會,鄉村便是不可規避的問題了。

費孝通先生以其淵博的學識和敏鋭的觀察力為我們展現了他眼中的中國鄉土社會。土,是歷來那些所謂的城市人對農村人略帶鄙夷的一個評價,當然,一定程度上這個詞是客觀的,因為農村人的眼裏缺乏所謂的“大世面”。費孝通先生認為,這個字形容中國鄉村也是再貼切不過的了。因為那是農村人的衣食父母,農民靠種地為生,世世代代紮根於土裏,他們對土有着特殊的感情。生於斯,死於斯便是最好的見證。農業不同於其他經濟形式,農民們靠着水土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於是,土便使他們囿於一個相對孤立隔絕的環境之中,但這種孤立絕不是一家一户,而是一個以村落為單位。聚村而居是因為農田需要水利,一定的合作是必須的,且人多也更安全些,家庭世代的綿延也會造就此種情況。在村裏,範圍的侷限性導致了彼此的熟悉,試想我們和自己比較熟悉的一個人一起生活是個什麼樣的情形:我們不會產生陌生帶來的拘束,在很大程度上從心所欲;我們因為了解而彼此信任;我們相互體諒而摩擦甚微……看起來是個不錯的世外桃源。

我們現在的農村,以家族姓氏來命名村子的屢見不鮮,如楊家灣、岳家寨等等。儘管村子裏並不是每家都是這個姓,但這個姓大都佔有絕大比例。這是中國氏族社會的一個傳承,而農村相對的“與世隔絕”把它保存得更好。正是這親密的血緣關係造就了社羣的團結性,而維持團結的也正是中國人所講究的人情。禮尚往來,自古以來為中國人所重視的美德,但這禮尚往來的人情卻限制着社會若干活動,最主要的就是衝突和競爭。根據某些衝突論學者的觀點,衝突是維持和保障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缺乏衝突,農村在某種程度上也便落後了。但同時,缺乏衝突,自然便缺乏法律調整的基礎了。在費孝通先生的.眼裏,維持着鄉村秩序靠的不是法治,而是禮。“法治的意思並不是説法律本身能統治,能維持社會秩序,而是説社會上人和人的關係是根據法律來維持的。法律還得靠權力來支持,還得靠人來執行,法治其實是人依法而治“。法治與禮治的不同就在於維持秩序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不同。禮是按着儀式做的意思,鄉土社會中生活的變化如此之緩慢,以致於依靠傳統即可解決生活的大部分問題,而所謂傳統,正是社會經驗的累積。因此,只要有學習能力,先輩們的經驗便足以應對生活,而這也正是禮治的前提。

所謂禮治,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外在的規則通過長期的教育化為內在的習慣。因此,維持禮的力量不在於外在的權力,而是內在的良心。可並非人人都是安分守己,這就為鄉村調解開闢了空間。在法治社會,大家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糾紛,可在鄉土社會,村裏長輩充當着和事老,此種調解更多的是一種教育過程,是一個道德感化過程,於是鄉村便處於一種無訴狀態,而此種私力救濟方式所依託的道德又是與法治的內涵所不盡一致的。如有個人因妻子偷漢子打傷了姦夫,這在鄉間是理直氣壯的,可要是到了法庭,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可能還構成故意傷害呢。正因為如此,如果鄉間的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沒有變革,而只是把法治的基礎設施硬搬下來,不僅法治的效果不能顯現,禮治被破壞的後果會如影隨形。

在中國有句俗話: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似乎道盡中國鄉土社會人們“私”的品質。個人管好個人的事,如果是公家的,大家便有佔便宜的想法。就像很多人把自家打掃得乾乾淨淨,道路上卻是垃圾橫飛。所謂“私”的問題是個羣己、人我的界限怎樣劃分的問題。古代儒家講究一個“倫”字,君對臣、臣對君、父對子、夫對妻,都是有不同的行為道德標準的,費孝通先生比喻得很好,“就像一塊石頭扔進水裏,我們每個人都是石頭落水的那個中心,而每塊石頭泛起的波紋就交叉成為中國的行為道德網絡。”石頭大一點,泛起的漣漪範圍廣一點,交叉得多,社會關係網絡自然也大。所以這種

“差序格局”富有伸縮力,中國人對世態炎涼頗有感觸也是基於社會圈子會因“石頭的大小”而變化。在這種差序格局下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正是最好的寫照,每一個大的目標都是從自我出發,就是必須先管理好自己才有後面的程序。當然,這種“私”是相對的,因為我們“私”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公。正是因為這種差序格局形成的關係網絡使我們對每個網上結點都有不同的權利義務。所以,某人可以指責他人xx,而如果是他父親,緘口不言亦不會受到譴責。這就是維繫鄉土社會的道德標準。

時代在不斷地進步發展,改革開放三十年,引進市場經濟體制,外國大量社會思潮的湧入衝擊着我們這個“土”社會。社會由血緣的連接向由地緣連接轉化。那個熟悉的社會已離我們越來越遠。造成這一影響的因素很多,拿教育來説,在農村,上國小大家也許還在一個村裏或鎮上,隨着學歷的升高,大家便開始分化,各奔東西,現在大學的學生很多都來自五湖四海,而這樣長久的“隔離”必然使以前所熟悉的人不再熟悉。沒認真讀書的年輕人也會去讀個技校學點手藝,走出大山也就在城市紮根了。偶爾回家也就是見見父母和較好的友人,對其成長環境也開始陌生起來。在我的家鄉,我仔細觀察過,沒有幾個同齡人還會務農,糧食的市場被國家壟斷,務農幾乎無利可圖,更別説撫育子女了,就連父輩這一代也不能只靠種地為生了。而城市資本的運行所形成的社會吸引力使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走入城市謀生。留守家中的也做起了小生意幫補家用……社會已不再是那個社會,由此所造成的社會結構也逐漸在改變,傳統格局的打破必然需要新的力量來組建。但是這種力量更多的不是靠外在的壓力,而是社會內在自身的調整,國家權力只是在社會不能自己解決的問題上充當調解員。社會是有活力的,有內部自我調整機制的,而這也需要個人、社會和國家的良好互動。

只有充分了解了我們這個社會的本質和社會的運作才能有效地融入社會,而知識的欠缺使我不能再進一步深入發揮,就此擱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