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通用)《目送》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4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目送》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通用)《目送》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1

喜歡龍應台,喜歡她簡單的文字,喜歡她平實隨意的文字流露出來的真摯、細膩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戳中心窩!暖暖的,“對,就是這樣的‘feel’,”就是我一直想要表達卻沒有抒發出來的感情。從《野火集》的桀驁犀利,到《孩子你慢慢來》的慈愛温柔,到《親愛的安德烈》的小心翼翼,再到如今的《目送》,越發豐潤豁達,對生命、對親情、對幸福的深情領悟。龍應台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為之深深感動。

《目送》中扉頁上的話,説得既令人心酸又無奈,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的老去、女兒也掙脱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着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這裏的“我”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年齡如你我,當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壓抑許久的情感是否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這本書與其説是龍應台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説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書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也以此文最為精彩,文中描寫作者目送兒子踏入各種不同的門,兒子的背影,愈來愈高大,但卻從來都沒有猶豫,沒有回頭,這種落寞感,使她回憶起當年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載着她去大學報到,父親因覺得女兒會嫌棄小貨車太窮酸,便在校門口放下她和行李轉頭就走,留下一團黑煙和背影。多年後慈愛的父親過世,作者又在細雨中,目送着父親的靈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爐門,消失在火焰中。

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暑假期間,我的女兒就由國中生蜕變成一名高中生,我的心情也由此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孩子去軍訓的一週裏,作為母親——那種思念真是無法用文字所表達清楚!每天伴着班主任最後一條微信的發出而入睡,早上睜開眼的那一刻也是先看看微信的最新更新。基本上每天手機不離手,生怕拉掉重要信息,孩子每天在進步,我每天的惦記卻有增無減!特別是在最後階段中,老師讓學生寫下對父母所説的話時,我看到的是大氣、傳遞正能量的話語。我知道你是故意這樣寫的,為了是讓我放心。看到同班同學寫給媽媽的話:拿好冰鎮飲料,準時接我!眼淚瞬間留下來。其實孩子的內心也想撒撒嬌,説出心中的實話,但是你為了讓媽媽放心,才沒有真情流露。軍訓歷練了你,讓你得到了成長!這是你生命中一段寶貴的財富!也是讓我轉換角色的一段重要經歷。

一次次生命的輪迴,為了不留遺憾,這父女母子間的情緣啊,且行且珍惜!

《目送》讀後感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台

看了龍應台的《目送》之後,我感觸頗深,書中對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細微感情描繪十分真切。應該説作者用她自己的切身體會,講述着這世間最動人的東西——親情。由此,我想談談自己看了這本書之後的感受。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龍應台在書中寫到她與兒子之間以及她與母親之間的小故事。她發現,隨着兒子年齡的增長,有了許多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變得有思想,甚至有些叛逆。他會開始有些嫌棄自己的媽媽懂得東西太少、沒見過世面,討厭她在看見什麼稀奇的東西之後就大驚小怪……由此,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媽媽,小時候,對我而言,她就是天,她會講一些我從來不知道的事,教我唱動聽的歌曲,那時候總覺得,媽媽是世界上最博學的人。然而,我慢慢的長大,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對媽媽的依賴就少了。電話裏,她開始變得沉默,總是默默的聽我講述着我看到的世界,然後,淡淡的囑咐我,一個人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開始學着從一個母親的角度看孩子的成長,龍應台作為一個母親,她的態度讓我明白,不論是兒時那個懵懂的你,還是後來那個成熟的你,變的,從來都只是外在的表達方式,不變的,是母親對孩子的愛。

所以,即使現在的你認為自己已經足夠成熟,也不要隨便忽略母親的感受。不要總是嫌棄她給你買的衣服不夠時髦;不要總是抱怨她講話囉囉嗦嗦;不要總是怪她懂得太少……要知道這麼多年來都在包容你、都在愛護着你。

有些話啊,要快些講出來,因為也許某天,你已經沒有講的`機會了;有些愛啊,要快些表達,因為這愛太深厚,要用一輩子回報;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因為路途中的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

書中關於作者和她父母之間的故事更是讓我動容,偶爾的一張老照片,一段邏輯不明的對話,都飽含的她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她説道,她的母親有五個兒女,一個在大陸,四個在台灣,都有很大的成就,而母親在年老時,患上了痴呆症,經常認不得他們,但作者總會耐心的告訴她:我是你的女兒。她的父親患病時她在醫院照顧,親手給父親換洗,從不嫌棄。也許,我們總是覺得時間還很多,以後再去回報我們的父母。可是,中國有句老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我們認為自己有實力去回報父母是,也許他們已經老得不認識你了。

我想,也許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應該不是物質上的,更多的,是讓他們看的我們過得很好,是經常關心他們,耐心的傾聽他們講述他們身邊發生的事。你也許還未發現,當年取得某些成功時,他們也許表現的很淡然;而當你失意時,他們會在你身邊告訴你:孩子,有我們在,什麼都不要怕。也許,他們不會經常説我愛你,而他們的愛卻從未減少。

也許,你只能在某個瞬間強烈的感受到父母的愛,讓你覺得這愛不過是沙上印、風中音、光中影,殊不知,這感情,早已深入骨髓。

滿上遍野茶樹開花。

這是本書的最後一部分,用簡單的對話寫出了在父親生命的盡頭,作者每天跟他打電話的內容。看出了作者對父親即將逝去的不捨與心痛,還有淡淡的後悔,她覺得作為兒女,自己為父母做的太少了。我們還小,還不用面對這樣痛苦的永別,但我們也必須知道,這一天總會到來,我們能做的只有活在當下,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才不會在未來的某天幡然醒悟、後悔不已。

滿上遍野的茶樹,盛開着花,滿上遍野的一片白。這是作者最後為父親送別的畫面,很唯美,也很傷感。

看完了《目送》,我將會珍愛與父母相處的每個瞬間。

《目送》讀後感3

龍應台一向以犀利文風著稱,尤其是《野火集》中的那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鋭利逼人的批判讓國人振聾發聵,擲地有聲的叩問讓那扇外強中乾的舊體制的大門應聲倒下。直到《孩子你慢慢來》和《目送》等親情繫列書籍的連續出版,剛性的批判文學之外開出了清淺柔軟的花,同時讀者也看到進入天命之年後嫻靜柔美、温情淡定的龍應台。

《目送》共73篇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動人心絃的種種感覺,流露出最樸素的人生觀,對孩子、父母、朋友的愛,對人的關懷,對人生的感悟和對生命的尊重。全書提及最多的、最打動人的是親情。作者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作為母親面對日益長大的孩子時的失落和困惑,作為女兒面對日漸蒼老的雙親時的守候與不捨。

同名篇《目送》是全書開篇之作,跨越了三代人的感情。全文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回憶了送兒子華安上國小的細節,那時的兒子揹着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時光一劃而過,轉眼已經16歲的華安要赴美做交換生,機場送別,作為母親的龍應台目送兒子漸行漸遠的背影,期望他消失前的回頭,哪怕僅僅是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母親的深情送別與兒子的毅然離去形成反差,教人如何不落寞?接下來作者追憶了在醫院探望生病的父親時,目送護士推着輪椅上老父的背影消失在玻璃門,後來有一天,父親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消逝,作為女兒,她深深銘記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就這樣,在一次次包含心酸和不捨的目送中,龍應台對親情有了簡單而又深刻的領悟: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一份目送,包含了數不盡感傷、道不完的無奈,尤其是最後的“不必追”3個字滲透作者心中那片不甘心的柔情和不得不放手的勇氣。

作為母親,面對兒子長大後的疏離,龍應台懂得尊重每一個獨立的人理應擁有的自由和選擇。在洶湧的母愛面前,她收起年輕時的驕傲和鋭氣,委曲求全地選擇讓步。曾經她因剎那間的頓悟“失去了孩子,即便是贏了全世界有如何”?

時光的車輪慢慢滾動,像所有平凡的父母一樣,縱然有萬般的留戀和不捨,龍應台也不得不目送孩子長大、擁有自己的生活。而這,也就成為了兩代人產生代溝的導火索。《十七歲》一文中,龍應台冒雨步行到巴士站去接兒子。當她遞過一把為兒子預備的傘並關切地囑咐“會感冒”時,被細細的飄雨濕了頭髮的.兒子斷然拒接,冷冷扔下一句“不要”。但就是這樣追求獨立、不喜歡母親過分呵護的兒子也有温情脈脈的一面。他看到母親在孩子們都離開後變得不願買菜做飯,母親可從沒這麼“懶”的,便花3個小時去超市挑選材料並認真地為媽媽做了一頓西餐。當龍應台表示自己學會做西餐並要做給兒子吃的時候,兒子一絲不苟地説“我是要你學會以後做給你自己吃”。父母和子女,付出與給予,強和弱,一直在不斷地轉換輪迴,但一脈相承的感動卻一直久久延續,可能這就是家庭喜怒哀樂的無限循環。

作為女兒,面對父母年老後的忘卻,龍應台懂得多一份温柔和耐心。當母親從昔日的大家閨秀跌落凡塵,終究抵不過時光的侵蝕,患上老年痴呆症,她像呵護柔弱的嬰兒般一遍遍安慰道“我是你女兒呀,我回來陪你”;父親的身體大不如從前,甚至連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她為父親清理失禁後的排泄物,陪着虛弱的老父一遍遍練習走路……孝順父母,龍應台不僅能外安其身,而且做到了內安其心。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和令人動容的細節,印證了心懷感恩的她靜靜地守望着父母晚年的幸福。

親情,就像每天都會照常升起的太陽,最是微妙醇厚,温暖人心。讀《目送》,品味淳樸卻飽含綿綿情感、平凡卻透露洶湧熱烈的親情,我堅信,任時光流轉,歲月變遷,親情永遠是最純真的陪伴。

《目送》讀後感4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儒子牛”時,卻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

《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遂,憂傷美麗,花枝春滿,悲欣交集。扉頁上赫然印着“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小小的字體在一頁書上居在正中佔位並不大,她並沒有標榜自己的親情,她只是用掠過心靈的筆觸讓我們憶起內心深處的情愫,讓你不得不正視這威嚴而又柔軟的感情,於是我們小心翼翼的略帶憂傷地開始這漫漫旅程,與龍應台一道體會這人生的悲歡離合。

身為父母與子女雙重身份的她逐漸明瞭人世中親情的牽掛,不僅是當下的感動,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漸遠行。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你的心會不會劇烈的顫抖一下?她説的是如此心酸與無奈,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嚮往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父親遠去,母親老去,兒女們掙脱了自己的保護遠行,朋友散去,她無力一一挽留,唯有任憑他們漸漸遠行,默默“目送”,這書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

孩子告別母親,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眼裏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不忍心,但只能放手,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龍應台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

隨着孩子的長大,她卻更加憂傷。她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因為她想:“會不會你嬴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象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終於,我們會長大,總會面臨這些親人的逝去,似乎我們終究會成為歷史,愛我們的人似乎也是曇花一現,歲月的風啊,我祈求你慢慢帶走如煙的往事,卻永遠吹不走心上的回憶,因為回憶是座城,圈住所有的愛恨,有回憶就有愛,我們這一生的意義,愛是全部,這世上有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人生還有什麼缺憾呢?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珍惜。20xx年,龍應台的父親逝世,在他去世前,五十多歲的龍應台,從未經歷過任何至親的死亡,她自己也曾説過:“如果在我原來的家族,可能十歲就遇到過祖父的過世,十三歲祖母過世,還會有叔公之類的人際變化,可是我到了五十歲,才上別人十幾歲就上過的人生課程,我父親的過世,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事件。”

而之後母親的失憶,孩子的獨立,友人的悲傷,同學的時過境遷也是龍應台不斷經歷和人生事件。她發現自己不會煮飯,不知道蔬菜的價格,直到和兒子在一起的時候,她才發現了自己這方面的低能,也正因為慢慢經歷了這麼多,她才開始咀嚼和消化人生不可逃脱的生老病死,學會了自己獨立,感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三千流水流不盡,三千落花終須別。”目送和離別即便是痛苦的無奈的,但是如若沒有離別,我們又怎麼學會珍惜身邊的人呢?人生路上不能事事如意,但是每當目送過後,我們應摒棄心中的着戀,並送上最為誠摯的祝福,雖然我們把永不放棄時常掛在嘴邊,但事實上有時放棄才是一種更大的温情,才是人生路上的延續。

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與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5

《目送》是一本美麗,憂傷,深邃的書,裏面收錄了七十三篇散文,寫了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兒子的離、母親的老、父親的逝、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脆弱、失落,猶豫和放手,堅強和通達……這些在龍應台的筆下都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也像作者所言“整本書,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書中一共寫了六次“目送”,每次“目送”都是一次意味深長的離別。龍應台把這場離別安放在兒子揹着書包遠去的背影裏,安放在母親失憶後把“女兒”叫作“雨兒”的聲音裏,安放在父親安眠的那個雨天中響起的楚歌裏……而這些片段正是我們每個人情感共鳴的基石。那牽念的目光,連接着生命的起點和終點。生命在這一程又一程的目送裏,成長、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由此產生的陣痛也讓我們和作者的心靈相近相通,因為這温馨的日常、感傷的離別和悲切的失去是龍應台的人生,同樣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龍應台最終將對子女和父母的全部感情都凝結在“不必追”三個字上,這是最真實的無奈,也是最超然的領悟。

在《寂寞》一文中,龍應台説當她一個人寂坐時,常想到晚明張岱寫的《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於是,龍應台感悟到“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我想也許正是這種一個人的寂寞,使她開始了人生終極的思考,“面死而思”讓她對生命的寂寞和短暫抱有一種“向死而生”的積極。

《山路》裏有這樣一句話,“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在我看來,這就是她給我們上的一次“人生大課”。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人在天地之間終究是無所憑依的孤獨。你真能面對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麼可以附着依託。”於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孤獨面對,素顏修行”,要懂得珍惜當下,尊重生命。

如何尊重生命呢?這是普世的關於人的價值和尊嚴的思考。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龍應台也有悲憫天下的情懷。在《目送》中的第二部分留下了那些關切世界的文字。在《跌倒》中,作者記述了一名十五歲的學生在學校的廁所裏,用一個塑料袋套在自己的'頭上自殺的事。對此,她傷痛地寫道:“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中,誰,教過我們怎麼去面對痛苦、挫折、失敗?”“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這樣的文字怎能不讓我們心靈震顫,掩卷沉思?

除了關注“人”的生命,龍應台的目光也關照到了那被變成測雷器的小草“阿拉伯芥”;她寬容地讓浣熊一家在她的廚房裏嬉戲;她為“狼來了”拍手稱快……因為悲憫,她的文字中也就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書中也收錄了她捕捉的各種風景和日常,這些照片不得不説也是她對人生的一種駐足凝視和對生命的關照尊重。

我為龍應台樸實細膩的文字而沉醉,我為龍應台“素養修行”的領悟而感慨,我為龍應台普世的人文關懷而感動。她的詩意的生命情懷,是廣博的,也是豐厚的。

當我們逐漸長大,離開父母去求學去工作的時候,我們當然能深刻地體會“不必追”的堅決和苦澀;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父母不再有力氣為我們遮風擋雨,最終要去應對困難的只能是自己。因為我們終究是在過自己的人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去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去闖。我們能做的只有珍惜當下,尊重生命,像史鐵生一樣“好好活”,像海倫·凱勒一樣勇敢堅強,像朱自清筆下的“春”一樣明媚燦爛。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愛自己身邊的花鳥魚蟲,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愛生命中的每一天。

《目送》讀後感6

這是一個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慢慢地變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

翻開《目送》,一本記錄龍應台生活點滴的散文。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種種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温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子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傷感和彷徨。她用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動人心絃的種種感悟。讀起來,連呼吸也充滿了與之共鳴的渴望。

她,擁有着不凡的驕傲和鋭氣,然而在洶湧的母愛面前,也心甘情願地作出了讓步。在浮華的萬千世界中,她常常這樣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卻失去了你的孩子?”因此,她辭去了文化局局長的官職,拋開了博士高官的耀眼光環,重歸學者作家清新淡雅的樸素生活。素雅如她,淡然如她,她明白在虛浮和掌聲過後,在繁華落盡之時,留下的也許只是一份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她用淳淳的真情,讓孩子感受到温暖細膩的母愛;她的優雅知性,也使孩子擁有了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理應得到的尊重和自由。

也許是隨着歲月的增長,人的心也變得容易憂傷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不知不覺間也在心裏烙下了深深的印跡。我們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所以,書中的一字一句彷彿踩在我們最柔軟的心房上,讓人流下暖暖的淚來。

人生是一趟旅程,每分每秒,我們的旅伴都可能在前方的轉角消失。有的人懂得珍惜,能與親愛的人相伴走完整個旅程;然而,有的`人只顧着留意峭壁上那叢豔麗的花,等突然驚覺四下闃然無聲時,卻早已“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了。

目送讀後感3

這是一本關於親情的書——《目送》,它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只能一字一句地讀下去,而且停不下來。它讓人們在無形之間就被它純純的蚊子打動了。

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記載。隨着時間的流逝,當我們也成為那個望背影的人時,才會真切的體會到父母那份痛楚與沉默。小時候父母把我們當孩子,父母老了我們把他們當成孩子。我們會懊悔,懊悔曾經的無知,但時間不留給我們一點機會,我們想告訴自己的孩子這一切的感受,可被時間悄聲無息地擋住了。時間讓我們變了,讓我們懂得了一切,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

真的是這樣,有些感受只能一個人體會,有些眼淚只能一個人掉,有些痛苦只能一個人承擔,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個人走。明白了這些,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成長了吧。

這是一次關於親情的坦言。“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多麼樸實的文字,卻觸動了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

仔細想想,好像也真的是這樣。年幼時的我們,總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一個,向着朝陽邁去,而順着我們的背影一直倒退回去就會發現,在那個最隱蔽的角落裏,總有一個或兩個人,他們的眼神,從我們出現在這世界上時,就從未離開過。他們或許期待,或許渴望我們的一回眸,一絲觀注,但我們一直沒給過。即便如此,每一次看他們的眼神時,那裏總是帶着説不清的深情與期盼。

這是一個人生命的歷程。不管是時間也好,親情、愛情、友情也好,該經歷的會經歷,該遺失的會遺失。生命是一條無法迴轉的軌道,我們必須按照這軌道上的路標走,經歷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目送》這個光陰歲月的故事是屬於別人的,但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在時光消逝中成長度過,我們的皮膚會由光滑到粗糙,我們的背影會由高大到佝僂,我們曾經擁有的也都會一一消失。這看起來是一場永恆的遺憾,但我們卻能從這一次次的目送中提煉出最純淨的心靈,最温馨的回憶。

《目送》給我的感覺就是清新,淡淡的清新,但是又扣人心絃,讓人無法忘懷。讀完之後就是深深的感悟,深深的思考……我想這本書真的值得大家都去讀一讀,認真讀一讀!

《目送》讀後感7

夜未央,流星落,即使左岸目送之印再過深刻,也抵不過右岸回望時光的淡然清歌,回望,未湮…——題記

絢麗的黃昏漸漸褪去,繁華的夜色闌珊過往,耳畔,《月光曲》漾出層層光暈,輕輕地,我合上了這本封面猶如綠色水墨肆意潑墨的水彩畫的書,憶你,門廊斜風細雨空濛,墨香氤氲聲如許,衣帶生風,濺濕一腔心情,留下一份沉重。回望,未湮……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龍應台説這是獻給自己父親、母親和兄弟們的書。有評論者認為,這本書不僅是為作者的同代人寫的,同時也是寫給上一代和更年輕的下一代的。在書中,展翅高飛的孩子、即將離去的母親和站立在小路這一端目送他們的作者——三代人的情感一樣豐沛,只是各自表達的方式不同。龍應台以她流暢的筆法寫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如未湮回望之光撫亮心靈,讓每一代讀者都從中有所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與未湮之回望相遇。

在《目送》中,龍應台明顯地將筆觸伸向了“人”的內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説着生命中的悲歡離合。她娓娓述説,述説着親情的血濃於水,也述説着親情離去的無奈與錐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訴人們親人的重要與親情的珍貴,“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永別。” 這或許就是龍應台想要告訴給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的本真。這些温情的語言,如一劑醒腦益智的良藥,使我們深陷塵世羈絆的心靈,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當我看到這句話時,心猛地一震,繼而湧出一抹莫名的傷感——華安的一舉一動,牽動着媽媽的心,只可惜,他沒有再像小時般不斷回頭,而是,選擇將背影送給媽媽。因為,他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個依賴母親的小華安了,他不再是那個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圍的那個小孩子了。他沒有看到,媽媽的眼神一直隨着他的行進而移動;他沒有注意到,媽媽的眼神一點點的燃起希望然後又一點點的暗淡下來。他用自己的時間,無形的抵抗了母親的靠近。

窗外,微風起,雨絲紛紛,風吟故里,幾度風雨暮,一曲笙蕭隨雲飛,穿越浮世煙囂,念温婉淺笑安然。

記得,週日返校,母親在身後的千叮萬囑,“在學校記得多喝水。”“有事打電話”“考試認真考。”……而我,總是不耐煩的擺擺手,徑直走向學校,殊不知,身後是母親之濃濃親情凝成的目送,我,將回望,湮至朦朧。終於,又是一次徑直走向學校,我不經意間一回望,便是母親的温婉淺笑,安然濺起點點温馨,温暖心頭,暖之餘温久久不散。

星宿如許笑蒼茫,淚成行,咬噬星點憂鬱晶瑩淚,訴説心扉,風影傳音,温婉淺笑間,才明曉,回望後,風景如此之美。

趁一切都還來得及,彼此還能擁有彼此,把時間調慢再調慢,陪彼此一起,將風景看透,細水長流,回望,未湮……

捻一抹未湮回望心香,靜坐流年之上,笑看紅塵過往。回首凝望,那逝去的時光,總會在你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或明媚,或黯然,留下了一行行或深或淺的痕跡,上演着一幕幕蕩氣迴腸。

龍應台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不必追!生命的腳步是無法追逐的,但是,也不能忘記回望,不能放縱回望漸湮漸深,直至朦朧,忘卻……

《月光曲》,依回漾,回望的花開,開到茶蘼,一瞬的煙花,宛如繁華過後的一場夢境,回望,未湮……

《目送》讀後感8

《目送》是一本美麗,憂傷,深邃的書,裏面收錄了七十三篇散文,寫了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兒子的離、母親的老、父親的逝、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脆弱、失落,猶豫和放手,堅強和通達……這些在龍應台的筆下都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也像作者所言“整本書,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書中一共寫了六次“目送”,每次“目送”都是一次意味深長的離別。龍應台把這場離別安放在兒子揹着書包遠去的背影裏,安放在母親失憶後把“女兒”叫作“雨兒”的聲音裏,安放在父親安眠的`那個雨天中響起的楚歌裏……而這些片段正是我們每個人情感共鳴的基石。那牽念的目光,連之後生命的起點和終點。生命在這一程又一程的目送裏,成長、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由此產生的陣痛也讓我們和作者的心靈相近相通,因為這温馨的日常、感傷的離別和悲切的失去是龍應台的人生,同樣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龍應台最終將對子女和父母的全部感情都凝結在“不必追”三個字上,這是最真實的無奈,也是最超然的領悟。

在《寂寞》一文中,龍應台説當她一個人寂坐時,常想到晚明張岱寫的《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於是,龍應台感悟到“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應對,素顏修行”。我想也許正是這種一個人的寂寞,使她開始了人生終極的思考,“面死而思”讓她對生命的寂寞和短暫抱有一種“向死而生”的進取。

《山路》裏有這樣一句話,“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在我看來,這就是她給我們上的一次“人生大課”。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人在天地之間終究是無所憑依的孤獨。你真能應對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麼能夠附着依託。”於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孤獨應對,素顏修行”,要懂得珍惜當下,尊重生命。

如何尊重生命呢?這是普世的關於人的價值和尊嚴的思考。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龍應台也有悲憫天下的情懷。在《目送》中的第二部分留下了那些關切世界的文字。在《跌倒》中,作者記述了一名十五歲的學生在學校的廁所裏,用一個塑料袋套在自我的頭上自殺的事。對此,她傷痛地寫道:“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中,誰,教過我們怎樣去應對痛苦、挫折、失敗?”“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可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樣跌得有尊嚴……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應對別人……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樣收拾?”這樣的文字怎能不讓我們心靈震顫,掩卷沉思?

除了關注“人”的生命,龍應台的目光也關照到了那被變成測雷器的小草“阿拉伯芥”;她寬容地讓浣熊一家在她的廚房裏嬉戲;她為“狼來了”拍手稱快……因為悲憫,她的文字中也就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書中也收錄了她捕捉的各種風景和日常,這些照片不得不説也是她對人生的一種駐足凝視和對生命的關照尊重。

我為龍應台樸實細膩的文字而沉醉,我為龍應台“素養修行”的領悟而感慨,我為龍應台普世的人文關懷而感動。她的詩意的生命情懷,是廣博的,也是豐厚的。

當我們逐漸長大,離開父母去求學去工作的時候,我們當然能深刻地體會“不必追”的堅決和苦澀;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父母不再有力氣為我們遮風擋雨,最終要去應對困難的只能是自我。因為我們終究是在過自我的人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去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去闖。我們能做的僅有珍惜當下,尊重生命,像史鐵生一樣“好好活”,像海倫·凱勒一樣勇敢堅強,像朱自清筆下的“春”一樣明媚燦爛。

期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愛自我身邊的花鳥魚蟲,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愛生命中的每一天。

《目送》讀後感9

早就接觸過龍應台的書籍,正值放暑假空閒之餘又開始戀上這位女作家的著作《目送》,看書中內容讓人不願釋手,裏面文字像涓涓溪流般,靜靜的流淌。無過多華麗的辭藻卻能深入讀者的心靈,平實卻有着深深的內涵。尤其是當她寫到母親時小箱裏的東西交給她的時候,我倍覺傷感,另外,她與兒子之間的那種所謂的“鴻溝”,似乎不可逾越。其實,目送是一種信念,父母對子女的目送,那裏有多少期待,子女父母的目送,那裏又有多少的不捨,但這世間的悲歡離合就是這樣,因為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間,讓每位讀者用心去感受。

請在每一朵曇花之前駐足,為那芳香闇誦,依依遠去的夜晚宙步;他們説生命就是周而復始,可是曇花不是,流水不是,少年在每一分鐘的綻放與流動中,也從未不是。著名的詩人席慕容寫着這樣一首詩,讓人身上品味着。

席慕容的詩告訴我們永恆只能在一剎那間收藏,生活本來就在剎那間,我們有些時候,往往忽略了生命本身,沒有尋找到生命的本真。然而一直處於迷惑中的我們,始終找不到滿意的答案。正像一位哲人所説的:“一切真理,通常都是很簡單的。”生命的本身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複雜,那麼深奧,那麼令人無法釋懷。事實上我們的呼吸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浩瀚的生命旅程就依陽在這簡單的一呼一吸之間,讓大家學會珍惜。於是,目送親人,目送朋友,甚至目送自己也就顯得不是格外傷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青年在森林裏不停的奔跑,他後面有一羣餓狼在不停的追他,這個青年看到前面有一口井,這個青年跑到古井的前面,探夫往下一看,古井的底部全是毒蛇,古井的中間有一根古藤。這個青年當時不顧一切跳進古井中,用手抓住古藤,這時青年發現,古藤的根部有一羣老鼠在不停地啃着根,而藤尖又有一個蜜蜂窩,那一滴滴的蜂蜜滴在藤尖,一羣羣螞蟻正在覓食那一滴滴蜂蜜。這個故事雖然簡單,其實寓意很深刻,人的生命就是一呼一吸,這是宇宙間最神奇的,它時刻伴隨我們,卻最容易被忽略。因此,很多時候,真理即便離我們很近,卻同樣需要我們去探究、去尋找。

我們有的時候揹負了太多的凌亂與不捨,心繫了太多的不願意與身不由己,這樣一來生命就太厚重了,我其實很推崇星光式生活,能發光的時候要開心的揮灑能量,暗淡的時候要尋找下一個光源,千萬不能放棄,因為晝夜是分的清清楚楚的!這個世界自有公道在!對與錯在你活着的時候是不能定論的,因為每個人都有故事,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人。經歷不同,自然評判的標準也就不一樣。故事裏的事説是就是,説不是也不是。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的,在深夜的'時候想發會兒呆,也許時代在發展吧,每當聽一些人談起自己青春的那場回憶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那些天真的笑,那些不顧一切的頂撞,那些傻傻的真誠……其實,再回望那些渡口,我們並沒有進入那場回憶的中心,而是在那岸邊給失意者炫耀,炫耀那些可笑的,所謂的光榮。其實,懵懂並不是我們的錯,也不是生活的錯,所以不必緬懷,夢醒了就過去了,如果停留,那就會越走越遠,有人總是喜歡把青春比作箭,永不會回頭,而我想説:時間請不要傷害爸爸,不要傷害媽媽,不要傷害那些難忘的陌生人,不要傷害好友的純真!

有時候,我們擁有的世界與我們心裏渴望的世界差異太大,於是,我們不得不低頭,去討好當下的時尚與潮流,其實,我現在明白你們的苦楚,你們在這新鮮的潮流裏被人指責,失去的永遠比得到的多,因為潮流只是流,不能經,不能典,所謂的經典那是深入人心的。是一片純淨,沒有什麼特別,但是總有一些特別,那就是他在人們心裏,人們不管在哪,心都能醉!

看日出日落霞光滿天,望雲捲雲舒氣象萬千。生命是有深度的,生命的真諦就是一呼一吸之間。這樣的道理雖然簡單甚至看似無用,但是,在這一呼一吸之間,我們是否真的去領悟生活了,是否真心去欣賞這世間的萬物了。要用心去感受,去學會行走着,珍惜着,且行且珍惜。因為珍惜是一種美好!

《目送》讀後感10

只是因為在書的封底看到了這句話,再也不能抹去那一瞬的心動。

自古我們就是傷離別的。楊柳、長亭、流水……無不令人傷感。“問人間,誰管別離愁,杯中物”;“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我從小便不喜歡離別,總覺得親友離別很難過。而目送這一形式更讓人傷感。我害怕在我的一個轉身會看到落淚的雙眸,我恐懼自己那種不捨卻不得不送的無奈。但龍應台讓我對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海關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

這是她對在機場送兒子去美國做交換生的情節描寫中的兩句話。兒子安德烈在長長的行列裏,等候護照檢查;身為母親的她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她一直在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也沒有。

這讓我想到我的'媽媽。高中住宿,每週末可以回去。當再次到達學校,下車告別後,在步入校門的那一刻,我總會習慣的回頭再看一眼媽媽,再次揮手告別……在我看來分別的時間並不算長,畢竟每週都能見到。可我總能看到媽媽眼中那一束熾熱的光芒。

僅僅一個星期的分別,媽媽就已經如此的放不下我。那現如今,我已和她不在一個省,寒暑假才會回去,半年的時間是不是更漫長,她是不是更加的難熬,更加的掛念我,以致眼中常含淚水……

我似乎已經很久沒有打電話回家了,記得月初爸爸打電話過來,説很久沒給我打電話了,但又不知道我什麼時間有空,怕我在忙,怕打擾到我。聽着他略帶疲憊的嗓音説出這麼一句,其中的思念我並非不知。我只是感覺鼻子酸酸地,一時之間不知道説什麼好。

突然發現,自己對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虧欠,只有珍惜才不枉他們對我的一次次目送……

從那通電話之後,我一有空就會往家打電話,我不希望幾十年後會有那種“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龍應台也説到“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或許我們會有這種想法:我們已經是大學生了,也是個成年人了。該是時候脱離父母的庇護,展翅飛翔,飛往我們自己的藍天,追尋自己的夢想,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

我同樣也曾這麼想,我還曾很感性地寫了一首詩歌給媽媽,希望以此來告訴她我長大了。我記得詩歌的最後一句是這樣的:“那麼,剩下的路,我自己走”。我依舊記得媽媽當拿着我寫的這首詩歌,讀完後,那面部的表情,是很難形容的。我問她:“媽媽,你怎麼了?”她只是拉着我的胳膊坐在牀邊,看着我的臉,慢慢地,仔仔細細地掃遍我的整張臉,似乎是要把我的臉掃描入她的大腦深處,然後朝我扯出了一個笑容……

現在我想説其實多關心下爸媽與自我獨立並不衝突矛盾。並不是在分別時你那朝爸媽不經意的回眸一望甚至僅僅是一瞥,就代表着你對父母的依賴,代表着你的不獨立與不成熟。相反,我認為這恰恰是你有責任感,有了擔當,是一個可以讓父母依靠的成年人的表現。你懂得要去體諒照顧父母的感受了,知道、瞭解了他們的立場,懂得了換位思考。

想想當我們人到中年,年邁的父母用蒼蒼白髮和蹣跚的腿腳告訴你,他們就要離開了,不再天天和你在一起,他們走在人生的小道上,背影有些空寂,夕陽在他們身上塗抹上了一層淡淡的金黃,他們會像頑皮的孩子一樣固執地不去理會你的呼喊,任憑你的哭泣和感傷,走向一個未知的永遠不會回來的世界,他們會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你是不是也會感慨的落下淚來。只是我想説這是必經之路……

與其到時的傷心難過、遺憾後悔,不如現在行動起來,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每分每秒,人生苦短,珍視當下才是最明智。不要吝嗇你對他們的愛,因為他們從不衡量自己曾給過你多少愛,只會擔心是否自己給予孩子的還不夠,那是真的是無私的愛。

突然之間我明白了:人生,原來就是這樣一場場的目送,目送時光流逝,目送親人遠離,目送世事滄桑……

《目送》讀後感11

伴着淡淡的油墨及紙質的香味,一頁又一頁,一篇又一篇,當我最終將一本並不太厚的《目送》讀完時,留在心中的,是纏綿的一絲又一絲不捨,激盪的一波又一波深思。

對於一個整天關在學校裏埋頭做題的學生來説,之所以會選擇這樣一本書來讀,很大程度是受了書名的影響。

“目送”,一個多麼温暖的詞語,它是纏綿的不捨凝注到目光中送給離去的人最終一份讓其早日歸來的叮囑,是一股超越了三維世界將那些必走之物留於心間的神奇力量。

作為與整本書同名的文章,也是整本書的第一篇文章——《目送》,作者從兒子的離寫到父親的逝,那無盡的滄桑在作者冷靜而温暖的筆端一一呈現。

我安靜地讀着這一切,於是道不盡的痛徹心扉與憶不完的温暖點滴就如受了魔咒的召喚似的,突然便回到了我的心間。

我之所以會對第一篇文章產生如此大的共鳴,也許與我的經歷不無關係吧!我是個安土重遷的人,而我的安土,不僅僅限於地域上,更包羅了春華秋實的交替,物異人非的變遷。

我常自比為三毛,因為我覺得我與三毛都是步履維艱地行走於稀泥中的人,對於那拖出來的泥水,我們是多麼地不忍擦去,因為它攜帶了我們的過往。

可是,時間在流,世界在轉,再多的留戀也留不住記憶的風逝。

於是,我們僅有站在風中目送着遠去的記憶。

而在作者的這篇《目送》中,我也讀出了作者對那一切即將遠去的事物的不捨。

作者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日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多麼的無奈與滄桑!如若説對於兒子的離,即使不必追卻依然能夠追,那麼對於父親的逝與母親的老呢?只能眼睜睜巴望着回憶中的影像一幕幕掠過,卻是可望而不可即啊!

翻過第一篇文章,在其他的篇章中,作者依然以同樣的筆調勾勒出了過往的影像,為了讓那些影像更加具象化,作者還給每一篇文字都配上一張圖片。

在圖文並茂的意境中,讀着、感悟着那點點滴滴的温暖,我的心頭也不斷激起點點温暖的浪花。

我想着,在某一天,當我與作者此刻年齡相仿的那一刻,我一人獨自靠在斑駁的牆影中,在夕陽的餘暉下回想着我人生的點滴,那感覺,是温暖還是心痛?也許兼而有之吧?

當整本書翻至中間部分時,作者似乎有意停止了對個人經歷的“目送”,轉而將目光轉移到了萬千世界中去了。

作者對時間、對距離、對人際、對人與物的相處、對所經地點的景況都一一進行了講述,在作者悠長而不捨的目光中,那些本來抽象得不可捉摸的概念都化為了一灣清幽的潭水,在我的心中獨自散發着深邃的幽光,讓我與作者共同打量着人世的一切。

如果説開篇的《目送》是為了讓讀者走入一個無奈、疼痛、温暖、回憶與念想並存的深邃的洞府中的話,那麼,在最終的一系列關於作者父親病中與離世的文章,則是為讀者設下的一級級台階,讓讀者看着一個老人在時光的折磨下如何離去,然後再一步三回頭地離開那深邃的洞府。

於是,在纏綿的.思念中,我們又見到了塵世的光明,重新應對萬千世界。

在讀着那一系列文字時,我總想象着那個在女兒、兒子以及老伴的陪伴中逐日衰弱直至被死神接走的老人,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爺爺。

原先任何一個人的正常離去,走的都是同一條道,是留不住的,終究要離去。

只是覺得,作者的父親與我的爺爺相比,更幸福。

可是轉念一想,生命的本質不是一樣的嗎?何必太在乎外在的雕飾呢?去往另一個世界的生命都會把今生未受的福趕回來的。

這樣想着,心中便寬慰多了。

有人評論説《目送》是21世紀的《背影》。

很明顯,評論者的《背影》指的是朱自清的那篇。

可是,我卻覺得這樣的比較反而使《目送》中的一些味道消失了,委屈了《目送》,如若再加上三毛的《背影》,那麼,《目送》那温暖與無奈的韻味才大抵被補全了吧!

《目送》讀後感12

老實説,《目送》是我這個理工男第一本看的有人文請調的書,初次翻閲這類型的書,不免有代溝的感覺。以前有聽聞龍應台,説她是文壇的鬥士,敢於跟社會的黑暗腐敗做鬥爭,拿到這本書以為又是激情飛揚的文字,不過有些意外。

篇幅最大的莫過於子女與父母,開篇有句話“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從小到大,每次父母送到學校,都是一股勁,不回頭地跑進學校,都是父母在目送。我好像很少目送父母的背影的消失。應該説,父母在雨天目送,是為了確認倔強的少年有沒帶到傘。在晴天,為了確認有沒帶帽子,生怕有疏漏。

父母終究會由年富力強到步履蹣跚,那我們這時就應該成為他們的拄杖。父母終究會由做得一手好菜到夾菜艱難,我們這時就應成為他們雙手。有一天,他們什麼都記不得了,那我們就是他們用時光寫下的日記。

文中提到許多生活的片影,海倫幫作者煮廣東粥,而當作者也想照貓畫虎,搞一鍋時,問題接二連三的出現,米什麼時候放,乾貝怎麼處理,米袋放一顆水仙根就不會進蟲。我們總把日常生活看做只是人生一小部分,跟工作比起來,彷彿它沒什麼地位。但其實,生活充滿着學問與哲理。比如,能否在種類繁多的烹飪任務中,達到不慌不亂,直接考驗一個人對事物能否合理安排。生活一些小技巧,也直接影響到生活的質量與舒適。

生活是一齣戲,但演好絕不容易。

曾幾何時,我們仰望星空,不必憂慮明天。在草叢盡情地野,在泥土上打野戰,臉上有泥巴也是光榮的象徵。但隨着城市的擴張,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我們不止是失去了歡樂的場地,同時也是去了淡然面對生活的心態。彷彿一切事物處於高速運作時才是正常狀態。貴州人抽着煙,悠然看着田地,我們彷彿不可理解他們的“無所事事”,非洲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歐洲人跑步是為了健身。因為我們用本應悠閒的時刻去換取物質,而當發覺自己想用物質換取安逸時卻發現自己早已停不下來,也沒了那份心靜。物質越豐富,越矇蔽我們發現真正的價值與追求。

目送了許多事物的離去,我們是否學會了目迎美好,別一瞥而過,任由它離開。

“我自己肯定要出去有你在是最好,你要是不在,我就自己去。”

文化濃厚是否等同於高低?深入香港,發現它沒有充滿談資的茶館,沒雲圈霧繞的仙山,以世俗的標準,香港文化的傳承家底薄。與大陸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比,既無古蹟又無時尚超前的建築。但仔細看看,香港的文化是獨特的,不能以標準衡量。井井有條的房屋,即使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依舊能井然有序,對每位市民公開的“三公消費”。這在大陸是不可想象的。香港的古文化氛圍不厚,但其具有高度,在於它卓爾不羣,廉潔與精幹。我覺得文化要以能否對國家人民是否有積極效益為評判標準,而不是以祖宗的遺留的文化多少作為誇誇其談的資本,要不斷地更新,改進。這樣文化才有新的高度。

現在人們的欣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文中提到作者去金門一趟旅遊要3999元,金門在兩岸對峙中首當其衝,1天內承受了4萬多枚炮彈,埋在地下的地雷數不勝數。有大量的將士和民眾犧牲,但過去的流血反而成了旅遊賣點。“戰地風光餘韻猶存”“炮彈做成菜刀,非買不可”戰爭的傷痛變了成了娛樂遊玩,這是在褻瀆。懷着不敬畏的心態來滿足自己的獵奇心理。這彷彿就像歐美遊客指明要到印度的貧民窟一飽眼福,在那拍照留念,滿足自己的獵奇與優越,而對他們的疾苦視而不見。

人往往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狼因為猙獰的面貌獲得了千古罵名,什麼狼心狗肺,引狼入室。狼在人類文化中唾棄,相反,外表純白可愛的鴿子卻深受人們喜愛,紐約的鴿子數量比人還多,它們傳播着疾病,污染環境,但人們依舊喜愛它們,因為它們可愛。其實鴿子也在損害着人的利益,但不像狼直接而兇殘的損害,因而鴿子們得到了寵溺,錯誤被美化。狼就被趕盡殺絕,結果造成了生態失衡,人類總是自已為是,在釀成大錯時才後悔莫及。

目送了美好的失去,我們要有長進。

《目送》讀後感13

龍應台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為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寫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愛情》、《明白》、《胭脂》、《為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他們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着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回老家,每次走時,我昂頭在前面大步流星,偶爾回首,總看見奶奶撩着圍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着眼睛。那時很不以為然,又不是再也不見,幹嘛就像最後一次般傷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後一次。你不管怎樣離開,都不再會有人為你留戀,為你掛牽,為你等待。就算有千萬次的回頭,會有誰人在一直目送着我的離開,哪怕轉了彎仍捨不得收回目光?我們的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後我們會目送着我們的孩子蹦跳着離開。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着。

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但是,倘若一個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濘的土地上摔倒時,有一個人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運啊。跟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這條路最險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肩作戰,時刻充滿鬥志;在越過高山,穿過森林,看到勝利曙光時,對酒當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悦。倘若真的遇到這樣的人,就跟他結伴而行吧,畢竟一個人的旅途太過孤獨寂寞,而這條路的盡頭,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這本書讀起來很舒服,印得挺漂亮的,看的時候是不是放下,陷入回憶與思考。其實,沒有一個內容或者觀點是全新的,但這絲毫無損它的價值。除了那僅有的思想家或者哲學家,大多數的`你我都在經歷差不多的生活思考差不多的東西,然而有些東西我們卻不法如此清晰地表述出來,我們任由它在腦海裏浮現消失,然後忘記我們曾想過什麼。

所以在這本書裏,我看到的是一顆悲憫生活的心,只有熱愛,才能體會。但更重要的,我看到龍應台女士的視野和文筆。文筆不是一種可以輕易模仿的東西,它建築在你的視野和你對生活汲取的養分上,這是一種平淡但充滿魅力的美麗。

書中的很多想法內容很多的你我都能書寫出來,但是那樣的角度和敍述方式卻是我們不可及的。過去的一個多月,當我被忙碌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無暇看我喜歡的書時,我很明顯地發現自己的厭惡,我厭惡自己寫出東西的不凝練和索然無味,我厭惡自己困於生活卻在離生活越來越遠。

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個人與環境的關係,城市與城市的關係,歷史與當下的關係,這本書思考的東西很多也很散。

孟買的鐵軌、金門的地雷、老撾的孩子。如果説這個世界太大,我們無力去全心疼愛,那麼在這麼的一霎那,當我們想起那些,那屍體上的乾淨雪白的布,那隨時都可能爆開的炸彈,那站在沙上石上凝望的大眼睛,我們是否會有那樣地一絲顫抖。

“你能想象比‘被物質撐得過飽後的漠然’更貧乏的存在狀態嗎?”我只知道,“全球有兩萬六千人因為誤觸地雷而死亡,大地裏還有一億一千萬枚地雷等着被‘誤觸’。”領袖們多麼偉大也好,歌頌民主強大也好,我只希望,大地上的人們能如本書裏《幸福》所描繪的那樣。當人們內心安定生活過得去,何必去在意所謂的主權所謂的侵佔,世界本就一家,誰都沒有權利剝奪他人的幸福去成全你所謂的夢想。

這片綠濃得化不開,誠願大家一切都好,一起解開這個世界的綁起的結。

《目送》讀後感14

我一直希望有一本書,它不要説教意味太重,不要是輔導教材;一定不要有閲讀障礙,我不需要做閲讀理解;內容豐滿,要讓我有代入感;文字用詞應該簡潔卻有力,直指我心,讓我欲罷不能。

從我對閲讀有自己的見解後,就一直希望有這麼一本書可以交心,可這何其困難,以至於它出現在我面前時,我無法相信。《目送》——當我打開它的那一刻,就再也無法放手,開始了一段手不釋卷的生活。

翻來覆去,反反覆覆……

一開始是被文章裏充斥的悲傷感動,看到那一句句,彷彿一個孤寡人用自己的筆向讀者訴説這三代人的故事。後來,讀多了,不在沒出息的把眼淚一滴滴落在紙上,而是對文章用詞感到佩服,全文沒有刻意加四字成語,複雜的字來炫耀自己的文化底藴,但那些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文字,每一個都有自己的風采,越讀越有味道,你試圖換掉一個詞,可找不出比此更合適的。而後的某一天,我與媽媽發生了爭執,我覺得委屈,我覺得我媽媽不理解我,覺得她的世界不若我五彩繽紛。跑回房間,坐到桌前,轉眼間,我看到閒置了一段時間的《目送》,打開……我看到的是一個與上次天壤之別的世界,就像玩遊戲偶然間打開了通往終極boss的副本。輕輕地,合上書,墨香縈繞。

文章藴藏的情感哪裏是悲傷這種單調的產物,而是一次關於親情的坦言。閉上眼,腦海中穿過無數場景,那是我和母親,太多了,也太快了,我無法捕捉一場。“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最後,定格在這句話。而我的身體似乎也失了控,在大腦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它已經推開椅子,衝出房門,在樓梯口看見了在樓下拖地的媽媽,夕陽透過後面的窗口灑在媽媽的臉上,使那紋路越加清晰,宛如蒼天古樹。我飛撲而下,埋進她懷裏的那張臉,已找不到一片未被淚水攻陷的領地。媽媽顯然被嚇到了,在我的記憶中,我從未在她懷裏哭過,甚至在她面前哭的次數都屈指可數,但她也只是在身體一僵後,摟住我,輕輕拍着,有幾次似乎想説什麼,卻未開口……我站在蒼天古樹下,背後是夕陽西下。我總會忘記,身後那個隨時隨地都可以依靠的肩膀,它的主人永遠原地待命。

晚上,坐在媽媽的車上,我們默契的沒有提起剛才的小插曲。一片沉默,連車外風吹樹葉沙沙作響聲都一清二楚。我剛想拿出耳機與音樂相會。不知怎的,想起文章中的一句話“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我不想把媽媽關在門外,於是我主動和媽媽嘮起了家常,但話不投機,我不再搭話,偶爾回個“嗯”,媽媽似乎也發現了我的興致不高,“我最近聽見幾首歌,你肯定喜歡,我給你放一下。”不是所有英文歌我都喜歡,我張了張口,卻沒出聲。她還説起了我的idol,我最喜歡的綜藝節目,我想去影院看卻沒看的電影,她説的都是一些我早看膩了的周邊新聞,她也不知我早已換了偶像,那個綜藝節目已不再播出,電影后來我看了……她都不知道,但這些重要嗎?一點都不重要。再説,不讓她知道的是誰呢,不就是我嗎?我側過頭,車窗上映着的是一雙波瀾的眼。我感覺到以前的自己是多麼殘忍,我因為那些有的沒的事情而不去理睬我親愛的媽媽時,她卻在為和我能多有一點共同語音而努力着!我看向媽媽,心中萬千句話化為一句,我愛您。

我在想,如果我沒有讀龍應台的《目送》,沒有在與母親發生爭執時,翻開它,今天的我們又是什麼樣呢?是否我還活在自己的堡壘裏,一味的拒絕母親的付出。《目送》不僅是具有教育意義的鉅著,歷史潮流上含有深遠意義的里程碑;於我,更像一個心靈導師,在我急於成長,把自己與父母封閉的時期,給予我幫助。讓我看見了我身後不願與我分離,卻無奈目送我離去的父母。

或許,在作者與兒子,作者與父母親三代人角色扮演中,在消逝的時光中,她目送一個背影,看着另一人走下去。在這長長的目送中,作者寫下了《目送》,我想,她是為了其他人不要再有這樣無助的目送……

我願和我的母親,我的父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或許我陪他們走到生命盡頭,或許白髮人送黑髮人。

文字總給人以不同感受,以上是《目送》予以我的情感,以及我和《目送》的故事。

《目送》讀後感15

龍應台在《目送》中刻骨銘心地敍述了她眼中的生離死別,道出了她對親情、友情最真摯的感悟。每一字、每一句都彷彿在用靈魂訴説着經歷生死之後的悲痛與思考。而我最能真切體會到的是這難言而又深沉的母子之情。正如她所寫: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是啊,我們的人生終究只是別人眼中的故事,而這次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們和自己的母親。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而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為曾經的過往感到遺憾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關於愛的文字有太多太多,並非每個人所寫都能喚起人們的共鳴與感悟。《目送》卻用樸實而真摯的文字牢牢抓住了我的心,甚至有時它又像一把刀一樣,會在不經意間隱隱地將你刺痛。”不用追“代表了母親的理解和無奈,這最糾結的情感便是龍應台想要表現出的母愛,而這也成為了讓每一位讀者感同身受並深陷其中的理由,或許這就是龍應台想要告訴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的本真。這些温情的語言,如純淨的溪流緩緩地滑過我們內心的每個角落,使我們深陷塵世羈絆的心靈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她寫自己父母的種種,以女兒的角度感受父母的愛。他寫兒子的種種,以母親的角度表達她作為父母的愛。她經歷了人生的種種,體會過角色輪換的辛楚,所以她對親情的理解是那樣真實而又深刻。每個人都能從中體會,卻又並非所有人能夠完全體味。只有真正有所經歷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所以,《目送》是可以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書,在你人生的不同階段,你所體會到的必然不盡相同。想必只有當你也感受過世間百態,嚐遍過人間冷暖,方能真切體會到藴含在這本書中的濃濃的羈絆。

人的一生總在情中度過,所以人很容易被情所左右。有人曾為了愛情放棄一切,卻在親情這條路上迷失了自我,失去了本真。養兒方知父母恩,我們還體會不到為人父母目送自己孩子遠去的酸楚,但我們定能體會到父母在我們身上的用心良苦。愛情的美好值得每個人去追求,但親情的偉大更永遠不能忘懷。龍應台在《目送》中描繪的點點滴滴都在敍述着她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的快樂與憂傷。對於父母不幸的遭遇,她只能無奈地接受與承擔,但對於我們來説,能做的還有很多。我們大多數人的父母安好,生活幸福,就更加應該趁着歲月的齒輪還未轉過那一刻之前,把對父母之愛的理解付諸行動之中。”子欲養而親不待“的苦澀並非人人都會經歷,但當不幸來臨之時,又會有多少遺憾之人痛哭流涕。如果不幸之前滿是幸福的痕跡,那不幸並非再是不幸,而是幸福的延續。

讀過《目送》,你所體會到的不僅僅是親情的.千姿百態,你對人生也會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思考。人生不過生死,説説容易,但其實你也只能經歷幾次,而每一次帶給你的只有難以想象的悲痛。人在悲痛中成長,這便是人生。生死永遠是藏在人們心中的話題,不會輕易談及,卻總會避無可避。看透生死並非合理地追求,但能感悟生死卻應該成為每個人一生的夙願。不要以為你還年輕,生死太過沉重,年輕的生命往往會更加容易逝去。如她所説:”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人生短暫,在你珍惜人生中每一種情愫時,不要忘了愛惜自己的生命,因為情感只能用生命去體味。

最後我仍想用書中的一句話結束我對於親情、對於生死的討論。

”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後帶着一種想説卻又説不出來的懂,作最後的轉身離開。“

但願我們都能在離開前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