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誠信》讀後感(通用23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78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誠信》讀後感(通用2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誠信》讀後感(通用23篇)

《誠信》讀後感 篇1

誠信是什麼?誠信是一束花朵嗎?不,誠信它不是一束花,它是讓人看不見的,誠信是什麼?它是一杯水嗎?不,它不是,它是一個比友情還重要的情感——誠信!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也叫《誠信》;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小男孩叫楠楠,他生下來就十分小,小的像一隻發育不良的小貓,所以長大以後也十分瘦小,一些強壯一點的男生或高年級的師兄也經常欺負他,搶他的東西或他的食物,但他並不哭泣,反倒十分樂觀,還經常留一些麪包渣和米飯帶到樹林去給那些小鳥們吃,一天當他喂完最後一隻鳥時,一隻漂亮的小鳥飛了過來,對楠楠説:“親愛的楠楠小朋友謝謝你每天給我們送食物,讓我們逃避了飢餓,安安全全的活到了今天,我以鳥王的權利,代表所有的鳥兒讓你許一個願望!” “真的!”這時的楠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楠楠猶豫片刻後,説道:“我想長高,長壯,不再受他人的欺負,好麼?”“好的,但是你還要保持你這種善良的心態,好麼?”“好的”楠楠同意了小鳥的要求,刷!楠楠一下子變高了,可自從楠楠一下子變高了以後,他到沒有遵守諾言,見到欺負過他的人就是一頓暴打,而且再也不給鳥兒送食物了,一天,他渾身巨疼,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並且沒有人再理他,就連小鳥也不在吃他留下的食物了,楠楠懊惱的哭了······

同學們,瞧!這就是不守諾言,不守誠信的後果!

永恆的道德——誠信在寒假裏,我閲讀了大量的課外書,也增加了許多收穫。

我在書中學會了怎樣做人,怎樣處事。我還明白了誠信是人類永恆的道德,它乃五常之本。在中國古今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誠信一直受人們的愛戴,隨波逐流至今。波濤洶湧的歷史長河淘汰了多少個朝代淹沒了多少歷史能人的豐功偉績,新陳代謝,卻始終無法把誠信“擠”出歷史的舞台。相反,誠信永遠在歷史長河的浪尖,緊緊地把握社會的運轉和前進的命運。…………

可是,儘管這樣,還是有人視金錢如珠寶,視誠信如糞土。那一張張偽造的百元大鈔,一次又一次地流入市場;那一瓶瓶標有“高鈣牛奶”的奶粉,裏面卻沒有奶粉的配料;那自稱是“正宗內蒙古涮羊肉”的東西,卻是用老鼠肉等碎肉製成……這些事兒,數不勝數。可這些人這樣做,分明是不講信用。錢!為了這個字,人們可以背信棄義,置別人的健康,甚至安危於不顧,如此膽大妄為地損人利己,不負責任!難道,在金錢面前,誠信就如此的一文不值?

呵,他們在做這些有失道德的事時也不想一想,想想蘇武,他的誠實,他的守信,正是這些,使他在異國經過了十幾年的苦難和煎熬,長久地贏得了天下人的敬仰:想想林蘭英,她為自己許下的諾言,付出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刻苦與勤奮,終於學業有成,成為,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科學家。可是,這些弄虛作假的人,為什麼不能和他們比比,難道應該這樣做嗎?難道就無愧於心嗎?

一位哲人曾經説:“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能使人內心深深的震動:一個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誠信。

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是與人,與社會有着密切的聯繫,誠信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合作的橋樑,是社會運轉的基石。誠信對我們的行為就好像划船必用的槳,沒有船槳怎能渡河涉川?沒有船的船,則形成放任自流。

朋友,人類需要誠信,時代呼喚誠信。誠信,一種永恆的道德,是一朵盛開了五千年的花朵我們要呼籲全社會誠實守信才能使這朵誠信之花永不凋謝。朋友,21世紀的掌門人,行動起來吧!

熱愛我們文明的祖國,熱愛我們正大步前進的中華,我們要高舉精神文明物貿文明的兩面旗幟,讓誠信之花永不凋謝!

《誠信》讀後感 篇2

誠信,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君子情懷?誠信,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坦蕩風度。

誠信似山,沉穩肅寂;誠信似光,點明方向。因為誠信,心與心才更接近;因為誠信,生命之花得以綻放,盡現光彩。

曾子的妻子去集市,她的兒子跟在後面又哭又鬧。她就哄兒子説:“你回去,我就回家殺豬給你吃。”妻子回來後,發現曾子正在逮豬殺,連忙制止他説:“我只不過哄他玩耍罷了。”曾子説:“不能這樣哄小孩兒。小孩本來年少無知,他們都模仿父母,聽從父母的教導。這樣欺騙他,是教他説謊,是不能教育好孩子的。”説到做到,是曾子對誠實的看法。誠信,即誠實、守信。這兩個字藴藏這無窮的內涵。它是自己對他人承諾的履行,它使自己對做的事充滿責任感,使你自己做到以信用取信於人,在他人心中樹立守信的形象。

孔子説:“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蕭伯納也曾説:“説謊者,所受到的懲罰不止是沒有人相信他。”擁有誠信的人,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自然能別大家所喜歡;反之,這個人常常失信於人,就會被人所排斥,無可依託。?當然誠信不僅是説,也要行動,有句俗語説道:光説不練假把式説的正是這個意思。

學會誠信還要學會謹慎,不能對他人坦白對自己對他人不好的事,一顆誠實的心還需要謹慎,謹慎他人,當別人信任自己時,也要小心。誠信需要堅持,只有堅持才會提高,有一個成語叫做日行一善,我們也要做到日行一誠,只有堅持才能保持自己不變的品德,在誠實中可以改善自己的身心,磨練自己的耐力,這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事嗎?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一個守信用的人往往會被他人所接應。誠實需要勇敢和謹慎,信用需要堅持和完善,只有做到這樣,自己才能完完全全的是誠信的人。

誠信最基本的一點就是不欺騙他人、不守信用,一個無誠信的人就是喪失了品德,是一個身心不健康的人,不僅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他人,可以説就是騙子,這樣的人不但得不到他人的信賴,在社會上也無法立足,這樣的人很難交到知心的朋友。不管我們在哪裏,都要具備誠信。

誠信需要經得起誘惑,無論是多大的利益,只要是違背誠信的都不要去做,如果做了,會對自己將來有着很大的影響。和無誠信比起來,誠信要好得許多,既然誠信好,我們為什麼又要去選擇無誠信呢?

誠信已成了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品德,誠信能完善我們自己,它對自己、他人都有好處,搏得信任,博得好感,博得事業上的提高,博得生活上的進步,這些比無誠信要好上許多。懂得誠信,做好誠信,改善身心,利益如流,也就是説誠信是福。

誠信是做人最重要、最根本的思想品質,是每個人走向成功的通行證。與人之間需要坦誠相待,要“誠信”。只有擁有它的人,才會知道其中的奧祕。

學會誠信做人,説到做到,不食言於人這便是最珍貴的。學着去用心靈感受這份“美”。

《誠信》讀後感 篇3

這些天,我看了《誠信》這本書裏所有的故事,我深深地被故事裏的人物給感動了。

其中,《曾參殺豬》講述的是曾參的妻子要去集市裏買東西,孩子吵着也要跟着去。因為孩子不大,路途遙遠,比較不方便。曾參的妻子就對兒子説:“孩子,你在家等着,我買些東西就回來。回來時殺豬給你做好吃的豬腸燉湯。”聽了媽媽的話,孩子安靜下來了。當妻子回到家時,曾參正準備殺豬,給孩子做好吃的。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夫,説只是哄孩子説要殺豬做好吃的。曾參説:“在小孩面前是不能説謊的。他們年幼無知,都是從我們做父母這裏學習知識,聽取教誨的,如果我們現在騙他,將來孩子也會去騙人的。”妻子覺得丈夫説的有道理。於是幫助曾參殺豬,給孩子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讀了文章,我覺得每一個做父母的人,都應該向曾參夫婦那樣,應該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對孩子要言而有信!因為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身教非常重要。

記得媽媽跟我説過,只要我在每一次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就會獎勵一台平板電腦給我。平板電腦裏可以下載我最喜歡的作業盒子,還有閩教英語等許多關於學習的軟件。我非常渴望得到它。為了我的平板電腦,每一次的考試我都是認真細心地對待!在取得好成績的時候,媽媽便告訴我:“孩子,別驕傲!要繼續努力!”我答應了媽媽,一學期中我連續取得了多次的好成績。我也如願以償地收到了媽媽對我的獎勵——平板電腦。媽媽對我的承諾做到了,我也不辜負媽媽對我的殷切期望。

誠信是金銀,擁有了誠信,就擁有了無窮的財富;誠信是天平,擁有了誠信,就擁有了行為的準則;誠信是陽光,擁有了誠信,就擁有了耀眼的光芒。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我也要做個講誠信的人,真誠待人!

《誠信》讀後感 篇4

誠信是為人之本。”魯迅先生曾這樣説過。是啊!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史上最為瑰麗的文化遺產,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今年,老師給我們發了一本關於誠信的書——《誠信的力量》,書中關於誠信的故事一次次觸動着我的心靈,讓我一次次感受到啟示,收穫頗多。

20xx年11月2日下午,17歲的徐礪寒在上學的過程中,騎自行車不小心剮蹭了路邊的寶馬車的後視鏡,面臨着高額的賠償,他並沒有逃跑,而是選擇了誠信:在原地等了20分鐘,還不見車主的人影,於是找附近的書報亭借了一張紙和一支筆,留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剛寫完紙條,車主就過來了,他以為這個學生要逃走,於是叫住了他。徐礪寒並沒有為自己辯解推卸,反而一個勁兒地為車主道歉,附近書報停的人過來為他辯解,車主這時才注意到了這張紙條,非常震驚,便告訴徐礪寒不用賠了。

徐礪寒不僅得到車主的原諒,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做人的根本——誠實守信。如果是我,我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並不會像他那樣做!

父母經常教育我要誠實守信,答應別人的事兒一定要做到。其實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誠實守信的人。

有一天下午,一位很要好的同學約我去看電影,我便爽快地答應了。剛剛還是陽光明媚,現在卻下起了傾盆大雨,我望着窗外想:這麼大的雨,她不會來了吧!不大一會兒,電話響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李宇潔,你來了嗎?我已經到了!”我大吃一驚,回答道:“我馬上到。”於是我一路狂奔,來到了電影院門口,看見她已經在那兒找好久了。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我的同學能按時到,我卻不能按時赴約,這也是一種失信的表現。

作為一名國小生,作為我們偉大祖國的未來,我們自己一定要堅持做誠信人,外面的誘惑再多,我們也不能為之所動。誠信待人,誠信處事。一切從我們做起,一切從我們身邊做起!我們需要誠信,我們呼喚誠信,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捍衞誠信!我們要讓誠信那不朽的光輝把我們的社會,把我們的人生永遠照亮!

《誠信》讀後感 篇5

在寒假裏,我讀了一篇名叫《誠信》的短文。

這個故事講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我們”住在歐洲的一個城市裏,是這個城市唯一沒有汽車的人家。不過幾天后,“我們”卻得到了一輛車。父親買了一張彩票,幸運獲得了大獎,是一輛嶄新的別克汽車,但是父親卻不高興。因為他在買張彩票時,也幫他的朋友吉米買了一張,是吉米的這張彩票中了獎。可是吉米擁有十幾輛車,“我們”家一輛車也沒有。“我”就想把這輛車留下來,但父親認為這樣做不對,他覺得應該誠實地把車給真正的主人。最後,車還是給了吉米。雖然“我們”沒有得到車,但“我們”擁有了金子般的誠實。父親的誠實讓“我”覺得這是“我們”家的最寶貴的財富。

我覺得我們應該向那位父親學習。在金錢物質面前不迷惑自己,保持一顆誠實的心。一般人在一輛車都沒有的情況下,是不會這麼誠實地把車給別人的,大部分人肯定會留下來。“父親”完成了一道誠實的難題。一個人有了骨氣就等於有了一大筆財富。

《誠信》讀後感 篇6

今天,我學習了這篇課文,講的是凱瑟琳公司的麪包壞了,而車上的麪包卻被人搶 了,而這個公司的誠信和麪包的新鮮在消費者心中

、其實,人與人交往,誠信可贏得最珍貴的友誼,商場上,誠信,更可贏得難得的商機。本文凱瑟琳公司就是靠誠信贏得消費者的認可。

因而,聰明的商家都知道,誠信是一筆無價的財富呀!

生活中,我認為誠信待人、誠實無欺是對的,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可以誠實無欺,誠信待人,那麼商家會取得信用,會歡迎更多的顧客到來,那麼孩子會取得家人 的讚揚,得到心靈的體貼,得到友誼,花兒會取得人們送的雨露,得到更多人們的關愛,小草會取得一種愛的温暖,每一個人不能去傷害它 ……

我知道了,誠信如雨露能澆開友誼之花;誠信如春天,能拂去心靈的微塵;誠信 是做人的準則,誠信是合作的前提。

《誠信》讀後感 篇7

《誠信的背後》一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摩根士丹利將一個有問題的公司高價賣給了另外一家公司,掙了2000萬美元的佣金。後來被買主發現,要求摩根賠錢,而摩根不但不賠,還開始在公司內部銷燬證據。後來,經過多年的法律訴訟,美國法院終於作出了公正的判決。

讀完《誠信的背後》這本書,我深刻體會到誠信就是忠誠守信。在現在化的.市場經濟時代,誠信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立足之本,發展之源。誠信是一切道德之基礎,也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德行。

對自己,心底坦蕩,寬廣豁達,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是對自己人格的尊重;對他人,與人為善,待人如己,是一種交往的道德,是氣魄和自信。在工作中,對領導佈置的任務守信守諾,堅決服從,忠誠於自己所承擔的義務;對同事要以誠相待,相互協作,共同追求卓越的工作成果。中國是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誠信一向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美德,人無信而不立、童叟無欺的故事薰陶了我們幾千年。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人生在世,都肩負着一定的責任。工人要做好工,農民要種好地,學生要讀好書,軍人要衞好國,教師要育好人這是天經地義之理,是人之良心所在。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要求,意思是誠懇老實,有信無欺。誠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是人之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一個信用缺失,道德淪喪的國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續發展的經濟。所以我們要加強誠實守信的學習教育,樹立良好風尚。要深入學習中央領導有關誠信建設的重要講話和中央關於加強誠信建設的規定、要求,深刻領會開展誠信教育活動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誠實守信在增強執行力,增強大局意識、團隊意識和誠信意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牢固樹立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道德。

《誠信》讀後感 篇8

今天,我讀了《誠信》這個小故事,令我感受頗深。

《誠信》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男孩,一次把火柴賣給了一位有錢的紳士,返回家中找錢而被車撞成重傷,卻依然讓弟弟還 錢,感動了紳士的動人故事。其中最令我感 動的還是當那位紳士來到他們家看望重傷的小男孩時,小男孩説的第一句話便是:“對不起,我沒有把錢按時給您送回去,失信了!”這是一句多麼神聖的話呀,當一個人在重傷時仍不忘自已要還錢,世上這樣的人真是屈指可數。而我,與他相比猶如淪海一粟,微不足道。我在生活中經常因為一些小事而不講誠信。

有一次,我在一家小店買餅,可是,餅拿在手上,要付錢了,卻發現自已沒帶錢,啊!看着香噴噴的大餅,可想吃啦!那老闆見狀,微微一笑,對我説:“先拿去吃吧!下次再給錢。”我高興極了,拿着餅便跑回家拿錢,可是,“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媽媽大人不知何時“飛”了出來,説要帶我去外婆家,我一高興,便把拿錢的事忘得一乾二淨。跟着媽媽在外婆家住了好幾天,回來在去找這老闆的攤位,就再也找不着了。現在想起來真是後悔莫及啊!

這篇文章給我了一個啟示:人,一定要講誠信,不能言而無信!

《誠信》讀後感 篇9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必衰,國無信則危。一兩重的真誠,等於一噸重的聰明。誠信是一種心靈的開放。”誠信是金,它關係着一個人的生活、學習、工作……,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信,將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

當我讀着一個個誠信故事時,腦海裏不時浮現着這樣的話語。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

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説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並且難得一開,於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裏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為很讓他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帳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後,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説。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説:“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麼幹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並滿懷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裏去談這筆生意呢?”

這一個個故事中,他們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雲,質樸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的品格——誠信。由此,我又想到了自己身上的一件事。那是去蘇州樂園遊玩的前一天,我和媽媽一起收拾完衣服,可是當媽媽出去後,我與妹妹一起玩時,不小心把摺好的衣服弄翻在地,全亂了。媽媽來了,我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媽媽原諒了我,説:“你就把這些衣服再摺好吧!”

人們常説“誠信是金”,可我認為誠信比金錢還要重要。一個人失信,就失去了朋友。失去的不僅僅是金錢,而是一切!讓我們從小做一個誠信的人吧!

《誠信》讀後感 篇10

誠信,在字典中的意思就是:誠實,守信用。可是,誠信就只是誠實守信?誠信的表現就是不文飾,不虛美,胸懷坦蕩?一連串的問號在我的頭腦中形成。於是,我懷着虔誠的求知心理拜讀了這本《共鑄誠信》。

人以誠為本。讀這本書,就像是在漫遊誠實王國一般。裏面關於誠信的故事數不勝數,其中一個故事,使我受益匪淺:以前,有個高二的學生,成績在班裏名列前茅,後來,電腦遊戲就像一般向他伸出了“毒手”,難道他忘記了在莊嚴的國旗下許下的諾言。不誠信的表現,使他跳入沼澤,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他違背的不僅僅是諾言,他的不誠信有可能欺騙了自己一時,但長期下去,他會變成一個廢物,遭到社會的淘汰。虛度年華,人生之漫長,何必窩窩囊囊過一輩子。

他,雖然是一個普通的中學生,但是信用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守住人格。他的不負責任,他所謂的“諾言”都自然展現出他虛偽的誠信。古人有句話:言必行,行必果。誠實是美德的基石,所以只有以守信來體現尊重生命的執着。

漢朝的季布以真誠守信着稱於世。時人諺雲:“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説,季布説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後來,季布跟隨項羽戰敗,為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掩護他,最後,季布憑着誠信,受到了漢王朝的重用。

做到誠信,看似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在實踐中,有意想不到的困難出現,會有意想不到的壓力阻撓着守信。我們看到的事例已經十分明確了,季布“重諾言,守誠信。”在人們心中比黃金還重要。所以,有信,朋友如織。無信,則無人相伴。

哦,誠,是對一個人的真誠;信,是一個人之間的最高原則,兩者合一,那將是一個人的綜合最高道德的體現。

《誠信》讀後感 篇11

這好多個禮拜,我讀了很多的書,有《童年·我的大學》,《湯姆叔叔的小屋》和《別埋葬誠信》等。

而叫我體會刻骨銘心的是這一本書,它就叫《別安葬誠實守信》。看了後,我的心情很長時間不可以修復寧靜。

文章內容關鍵講了那樣一個故事:一個賣報的男孩兒急切到正對面的店鋪調錢給顧客找錢,在大街上悲劇被車撞死,臨終前手上仍牢牢地捏着調來的六便土,託親哥哥給顧客。

這名男孩兒的精神實質,是多麼的令人感動!他便是即將去世了,也銘記自身賣報的誠信,他的生命是那麼地崇高,那麼地傑出!

看了這篇文章,我禁不住給自己之前所作所為而覺得愧疚。有一次,我去超市購物,因為物件多種多樣和店員大姐的粗心大意,我發現了有一樣物件的定價沒有打進選購單中。回家後自身曾一度覺得自身佔了划算,而感到高興。看過這篇文章後,我替我的個人行為覺得愧疚和愧疚,我獲得的是一點點金錢,喪失確是用是多少金錢也買不回家的人格特質。

俗話説得好:“人無信而不立。”對啊,一個人要是沒有了誠信,還有誰去堅信他,信賴他呢?真如《狼來了》小故事中的放羊人,他要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矇騙大人,他還會變成狼的午飯嗎?

人如船舶,誠如帆,沒帆的船會在出航中找不到方向,一樣,一個沒有誠信的人,他的人生道路也一定不容易取得成功的。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一個人假如知錯能改就能再次找到自身,我在這個故事遭受很深的文化教育和啟迪。要了解,生命不太可能在謊話中綻開出璀璨的花束。

《誠信》讀後感 篇12

德萊有句話我認為説得很好“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對啊,人若無信,又何能讓別人相信我們呢,所以我們一定要誠實守信,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其實誠信處處都在。如一個國家的內在並不是説它到底有多強大,而是在於它是否講誠信,講誠信的國家,這個國家的人民也會非常有道德,這樣一來這個國家也會成為一個高素質高修養的國家。還有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關於誠信的例子,某人答應了別人明天要和他一起吃飯,但正巧這天有一大堆公事纏身,那麼有誠信的人就不會因為公事而推脱掉不和他吃飯,而是拼盡全力工作近早完成工作再和他一起吃飯。

誠信是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它就像一種無形的力量推動着別人相信你,信任你;也許你曾經欺騙過非常信任你的人,也許你並不在乎那一次兩次的欺騙,但是你知道嗎,那一次兩次的欺騙已經把那些曾經十分相信你的人給深深的傷害了,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有人欺騙你到那時你才會體會到被你信任的人欺騙的感覺,所以一定要珍惜那些相信你的人,他們會像親人一樣陪伴在你的左右給予你鼓勵與支持。

誠信就是這樣,能把人與人之間的代溝給輕鬆的清除掉,從而只剩下濃濃的友誼與互相之間的信任。

《誠信》讀後感 篇13

誠信是金,誠信是勝,誠信是稱,它衡量着人的言行,行事方法,對人態度,它勝於人們擁有的其它東西,這是我讀了《誠信》這篇文章最大的感觸。早在古代,孔子就説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它表達了誠信的重要性。一個守信的人,走在哪裏都有朋友,一個不守信的人,走到哪裏都沒有朋友。

《誠信》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誠信,是人與人最基礎的信念,是社會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美德。是的,無論在生活、工作、事業等各個方面都要講誠信。生活不講誠信和學習不講誠信,誰會跟你玩。在工作和事業中,你不講誠信,讓別人怎麼放心信賴你,怎麼安心把事情交給你去辦。脱口而出的謊言又怎能收回來呢?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文章中指出,誠信不僅是個人關係成就,還關係着國家存亡。《誠信》這篇文章教會了我: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講誠信,那和壞人也差不多,我們不講誠信,那我們就是歷史的罪人,所以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在我看來,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最重要的是誠信,沒有誠信,我們就會生活在一個亂世中,失去了約定。

在許多人的眼裏,有時誠信很傻,很沒意思,就像小孩子玩過家家一樣,幼稚可笑。可往往在工作和事業上,沒了誠信,損失了一大筆利益,也許就因為不講誠信,而伴隨着自身利益也失去。讓我們想想,也許下一個要喪失誠信的就是自己親近的人,那時候,你的企業就有面臨破產的可能。或許違背約定還能得到一些小利益,但是就像花一樣,當失去香味的時候,就算再美麗的花也難逃過枯萎的命運。誠信就是這樣,它來源於自己的內心,要想控制住,必須從自我學會誠信。

我深深地感覺到,誠信是高尚的品德,是堅持,是愛,是信譽,是對祖國有利的事,讓我們行動起來,把“誠信”二字發揚光大。

《誠信》讀後感 篇14

從小店開張到現在,一路順風。可是,今天卻出人意料,在賣貨時收回一張50元的假幣,叔叔好像火山爆發一般,臉上的肌肉不停地抽動着,用手拍着桌子,氣急敗壞地説:“真氣死我了,沒料到現在還有人昧着良心用假幣” 。“唉,今天辛辛苦苦忙了一天,哪知全搭進去了。”叔叔一邊長吁短歎地説着,一邊走出了小店。

正在這時,一位鄰居阿姨走了進來,手裏捏着100元鈔票。我的眼睛一亮,心想叔叔那麼疼我。我就……,不,我是少先隊員,不應該做這種事。可是一想到叔叔那張臉,我什麼也不顧了。“小朋友,我買一瓶葡萄酒。”鄰居阿姨打斷了我的思緒。我拿來一瓶葡萄酒遞給阿姨,然後把那張50元假鈔混入一些零錢當中,小心翼翼地遞給阿姨。阿姨拿着錢和酒走了。我心裏的大石頭落了地,心裏十分得意。

不一會兒,叔叔愁眉苦臉地回來了,我笑呵呵地跑上去喜滋滋地説:“叔叔,那50元假幣我已經幫你脱手了。”“什麼?”叔叔一聽,立刻叫了起來。我得意地把剛才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叔叔,本以為叔叔會表揚我,可叔叔聽完後,臉更沉了,他大聲對我説:“你這樣做行嗎?你這樣做,我怎麼對得起‘誠信商店’這個榮譽稱號呢?”我嚇呆了,從小到大,叔叔都很疼我,從沒這樣大聲吼我。我“哇”的一聲哭了。叔叔沉默了一會,摸着我的頭語重心長地説:“我從小就教你要誠實守信,我收了一張假鈔,雖然心裏不好受,但也不能再用這錢去害大家呀。你一向都很懂事,快,去把那50元假鈔換回來。”我聽了,始終翹着嘴,叔叔又説:“我知道你在生我的氣,但你想想,你們老師常教你要誠實守信,我們待會兒一起去把假幣交給銀行,好不好?”我聽了叔叔的話抬頭看了看懸掛在牆上的“誠信商店”牌匾,此時,牌匾好像失去了往日的光澤,變得暗淡無光了。我接過叔叔手裏的50元鈔票,向鄰居阿姨家走去……

《誠信》讀後感 篇15

今天學習了《弟子規》第四部分《信》,使我明白做事情要誠信為先,做人要誠實守信。

其中有一句話“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開口説話,首先要講究信用,説謊話和不誠信的語言,怎麼可以呢?這讓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故事的內容是:明朝一個叫宋濂的人很喜歡讀書,但家裏很窮。他只好向別人借書,可是別人不想借給他,就説十天內必須把書還回來,但那本書不可能十天看完。為了能借到書,宋濂答應第十天一定歸還。到了第十天清晨,晚上下了整整一夜大雪,天寒地凍,那家人以為宋濂不會來了,可宋濂還是把書如期歸還給了書主。書主很感動,就讓他以後可以隨時來看書、借書。我們應該像宋濂一樣做一個守信的人。

姑姑開了一家小家電,來的許多客人都是回頭客,就連好多新顧客也是老顧客介紹來的。這都是因為姑姑的經營以誠信為本,以誠信待人,所以生意異常興隆。姑姑也經常説,她這幾年做生意,最大的收穫就是:做事情,首先要學會做人。

《弟子規》之《信》讓我懂得,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是多麼的重要。

《誠信》讀後感 篇16

前幾天我閲讀了《用生命堅守誠信》這篇文章,文章中小埃默紐·旦南的誠實讓我深深感動。

小旦南的親生父母先後去世,一家酒店的老闆認她做了乾兒子,旦南很懂事,但是他發現了一個不該發現的祕密-養父母總是挖空心思的計算怎麼欺騙顧客。

有一天,養父母把一個小販殺死了,這件事正好被小旦南看見。養父母發現後,便逼他撒謊説是小販行兇,結果自己誤傷了自己。小旦南不聽,他們便把小旦南捆起來吊在了半空中,用鞭子沒頭沒臉的打了起來。最後,小旦南猛喊一聲:“不,我不説慌!”就死去了。但最終這對惡毒的夫婦倆被判了死刑.讀到這裏,我又憤怒又激動又高興。憤怒的十九點的老闆台惡毒了,竟然那樣對待旦南;感動的是旦南面對這樣兇狠的養父母竟立下“打死也不説謊”的誓言,這不得不讓我都這個誠實的孩子產生了敬佩之情;而讓我高興的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可惡的夫婦倆最終沒能逃過警察的“法眼 ”。

《誠信》讀後感 篇17

齊國討伐魯國,索要魯國的鼎,魯國就把假鼎派往齊國,齊君説:“這是假鼎”。魯君説:“這是真鼎”,齊君説:“把東正子春中來,我就聽你的。”魯君叫來了樂正子春,樂正子春説:“為什麼不把真鼎送去呢?”魯君説:“我非常愛它。”樂正子春説:“我也愛我的誠信”。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齊君非常看重誠信,認為只有東正子春才是自己能相信的人。魯君請來樂正子春,但樂正子春對着魯君的面説出了自己為人的準則:要講求誠信,可見誠信在樂正子春心中的地位。

唐代魏徵寫出《述懷》這一首詩,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這四句是《述懷》的最後四句,詩人在前兩句裏引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漢代人季布以重承諾聞名於關中,當時就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美名。另一個是戰國時的侯嬴,有一次,信陵君出兵救趙,他的門客侯嬴出奇計助之,但因年老不能子春愛行,表示要殺身以報,後畫果然履行了這一諾言。這四句詩抒發了詩人重視信義、不圖功名的思想情操。

五千年華夏文明,誠信為魂。尾生報柱是誠信,商鞅立木是誠信。詩仙感言:三杯葉然諾,五嶽倒為輕。亭林先生賦詩:“生來一諾比黃金,那肯風塵負此心。”炎黃子孫早已將誠信根植心中,融入血液。

在這個故事中,當齊國和魯國為一件鼎的真偽爭論不休時,齊國人不是我本國人來證明鼎的真假;而是找到方國家的人樂正子春來證明,這足以説明樂正子春的誠信堪比“季布一諾”了。儘管這個故事沒有交代具體的結果,但是我們相信樂正子春一定會説實話,他一定會用生命去捍衞誠信。

當年,有許多學校設立了“誠信考場”,考場中不設監考老師,以培養學生的誠信觀念。成功通過誠信考試的人將發給“誠信學生”榮譽證書,並設入個人檔案。這一挑戰傳統的考試方法,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入思考。

《誠信》讀後感 篇18

經同學的介紹,我有幸將《窮人的誠信》一書看完。在這本書裏,孟加拉作者阿西夫·道拉等詳細講述了格萊珉從萌芽到成長,以及在危機中力挽狂瀾、浴火重生的精彩歷程,正如書中所説,銀行已經完成了轉型,但無論是第一代還是第二代格萊珉銀行,其精髓和信念卻是一致的,即——“窮人”總是會知恩圖報的,因此要相信“窮人”的誠信,也正是這一理念讓我讀後感想頗多。

孟子説過:“無恆產者無恆心”,可是尤努斯卻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窮人”是可信的。自1976年將27美元借貸給42個赤貧農婦起,尤努斯一手創辦的孟加拉鄉村銀行已經發展為擁有近四百萬貸款者,1277個分行、12546個員工、貨款總額達四十多億元的龐大銀行網絡,幫助了數百萬人成功脱貧,貨款的償還率高達99.02%,如此之高的還貸率對於今天急於“避農”的商業銀行來説,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嘲諷。

為什麼“窮人”是講信用的,甚至比富人更講信用?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舒爾茨教授的一句話,他説世界上大多數是貧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那麼你就會懂得經濟學當中許多重要的原理。

大多數的“窮人”是純樸善良的,他們明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也明白如果自己連信用都沒有了,那就真的一無所有了,因此他們對別人給予自己的信任格外重視。或許有人會説,“窮人”自己對貧困的形成和積累難辭其咎,因為市場經濟就是以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為自然法則,“窮人”之所以貧困,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他們的素質相對低下,不具備適應這個社會的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因此自然而然就淪落到了社會的最底層。

然而,我想説的是,有沒有注意到“窮人”在競爭的起點上就是不公平的?例如,一個生活在江西偏遠山區的貧苦學生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考上大學,而生活在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的學生,考大學相對是一件比較輕鬆的事情。於是,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我們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的發展道路才是正確的?

馬克思説,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其中包含了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就有必要給每一個上進的“窮人”擺脱貧困的機會,因為一個和諧的社會不會人為設置弱勢羣體分享社會文明成果的壁壘。

在今日中國,“三農”問題越來越成為困擾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和健康發展的主要瓶頸,而這又與我國在農村地區的金融市場發展缺陷不無關係。

温總理説:沒有農村的小康,就不會有全國的小康;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不會有全國的現代化。這是對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經驗總結。我們不能否認中國在經濟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佔絕對貧困人口大多數的農村人口的發展仍然是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嚴峻問題。因此,只有誠心誠意去解決“窮人”的發展問題,社會發展才會更加健康、和諧。

《誠信》讀後感 篇19

前幾天我閲讀了《用生命堅守誠信》這篇文章,文章中小埃默紐·旦南的誠實讓我深深感動。

小旦南的親生父母先後去世,一家酒店的老闆認她做了乾兒子,旦南很懂事,但是他發現了一個不該發現的祕密—養父母總是挖空心思的計算怎麼欺騙顧客。

有一天,養父母把一個小販殺死了,這件事正好被小旦南看見。養父母發現後,便逼他撒謊説是小販行兇,結果自己誤傷了自己。小旦南不聽,他們便把小旦南捆起來吊在了半空中,用鞭子沒頭沒臉的打了起來。最後,小旦南猛喊一聲:“不,我不説慌!”就死去了。但最終這對惡毒的夫婦倆被判了死刑。讀到這裏,我又憤怒又激動又高興。憤怒的十九點的老闆台惡毒了,竟然那樣對待旦南;感動的是旦南面對這樣兇狠的養父母竟立下“打死也不説謊”的誓言,這不得不讓我都這個誠實的孩子產生了敬佩之情;而讓我高興的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可惡的夫婦倆最終沒能逃過警察的“法眼 ”。

《誠信》讀後感 篇20

在暑期裏,我讀了《有一種財富叫誠信》這本好書,在這本書上我懂得了很多道理,還知道了些名言名語。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小故事的道理吧。

誠意無價,是説有一個小男孩非常喜歡鴿子,每天都要到廣場上喂鴿子,漸漸地,小鴿子熟悉了小男孩,經常飛到小男孩的肩膀上玩耍。一天爸爸説:“你能帶一隻鴿子回家嗎?”因為他爸爸是一個畫家,想畫一幅關於鴿子的畫,小男孩説:“沒問題。”……第二天,小男孩把鴿子放了。一羣鴿子用驚懼和厭惡的目光盯着小男孩,從此,再沒有一隻鴿子理它。道理:生活之中,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都是容不得半點欺騙的;風雨之中,唯有誠意會把那一份感情拴得更緊、更牢靠。

再介紹一篇,蟋蟀。有一隻蟋蟀出生在壁爐的夾縫間。在家中,它數最小,廚房便是它的天地。蟋蟀媽媽每天都説:“孩子們,要記住,只有在家裏才有幸福。”可是那個小蟋蟀頑皮又任性。一個人悄悄地溜了出去。它看到外面陽光燦爛,奇花異草,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世界,户外的小蟋蟀和它又唱又跳可開心了。過了一會,它們不在戲耍了。那些歡樂的遊伴都回家去。那隻小蟋蟀悲痛地説:“我的姐妹們,我想家。都怪我年紀輕輕胡思亂想,落到了流浪的地步。”我懂得了獨自外出都會帶來無窮的災難。

名言名語: 乘在一條陌生船上,處在一幫陌生人當中,隨便出多少代價都換不到稱心如意和重新回到家裏的安寧感。

—— 馬克·吐温 這本書上的故事特別飽滿、很細緻,書的道理更是像源泉一樣,滋潤着我們,啟發着我們。如果世界沒有書,就看不到這麼多好玩又有趣的故事。如果世界沒有書,就不會明白這麼多道理。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聰明的小腦袋、書是永不分離的好朋友,所以,我希望同學們能多讀好書、增長知識使自己更聰明。

《誠信》讀後感 篇21

誠信像一本好書,教給我許多知識;誠信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進的方向;誠信像一支畫筆,描給我成長的道路。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在一串失敗後,朋友們主動伸出的那一雙雙温熱的手,是為徘徊在路邊的陌生人指路後,看到他臉上的粲然一笑。

《誠信故事》這篇文章主要講了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都有許許多多講誠信的人,例如晉文公打動諸葛亮、諸葛亮幫助劉備治理天下,毛澤東還錢等等都是因為誠信而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和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孔子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説:“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道也。”這些名人格言,是對誠信美德的最好概括,也講誠信要從説真話、守信用開始。誠信是什麼?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就是誠實守信,這是誠信最起碼的標準。不管是對自己認識的人也好,還是對不認識的人,都要真言無偽,以誠信待人。

誠信,外表表現為坦蕩忠誠,內心表現為高度的自信。人生之路,風風雨雨,坎坎坷坷。如果沒有誠信與美德相伴,認識道路上也就缺少陽光變成灰色人生。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誠信的人,誠信的人是表裏不一的。讀了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正如喬叟所説,“真誠是人生最高的美德。”的確,無論你高低貴賤,也無論你是任何人,都必須遵守信用,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人不信於一時,則不信於一世。”誠信對一個人而言,有時候與眼前利益相斥,很多人缺少一種長遠的眼光看待,實際上,誠信只有一次,只要你有一次喪失了誠信,你的信任度就會下降,甚至還會出現信任危機。

許諾一定要承擔兑現,守信是取信於人的第一要素,是立身處世之道,是一種高尚的品質和情操,它既體現了對人的尊敬,也體現了對自己的尊重。講信用是忠誠的外在表現,具有魅力的人,首先應該是守信用的人,誠實的人,靠得住的人。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間,成了我們的憂傷:誠信的背囊拋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莎士比亞説過:“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人生之舟,不堪重負,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失去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學追隨;失去了才學,有機敏相跟。但失去了誠信呢?失去誠信,你所擁有一切:金錢、榮譽、才學、機敏……也就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如過眼雲煙,終會隨風而逝。

人生,漫漫長路遠,紛繁誘惑多。人,作為微小而孤獨的個體,在人生的選擇題前,無可避免地徘徊起來,在一個又一個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險像中,人,究竟能選擇什麼?該選擇什麼?

選擇誠信,因為它比美貌來得可靠。沒有美貌的人生或許是沒有足夠亮點的人生;但沒有誠信的人生則足以沒有一絲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失去別人對你的基本信任。“人,以誠為本,以信為天。”沒有誠信,生存世間的你可要作一粒懸浮其中的塵粒?選擇誠信,因為它比機敏來得憨實。誠信好比一個鄉間的小夥,每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寬闊的脊樑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機敏則更像一個電腦黑客,他總是那樣才思敏捷,頭腦靈活,卻總是不露真相叫人緊張。在人生的劇本里,一位穩重踏實的演員總比一個奸詐精靈怪的角兒更受觀眾的青睞。

選擇誠信,因為是正確之眩在你一一權衡過後,你會猛然發現,在人生面紗下最迷人的,原來是那最沒有矯飾,最樸實不花哨的誠信,你會發現,沒有了誠信,生活原來是那樣的索然無味!

在人生與風浪的洗禮中,有了誠信,你就用最陽光的心情高唱吧。若為人生故,誠信不可拋!

《誠信》讀後感 篇22

今年暑假,我讀了《誠信真好》這本書。它深深地讓我懂得誠信對一個人來説是多麼的重要。英國的赫伯特曾經説過:“人生在世,如果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屍走肉”。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也説過:“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高爾基説:“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這幾句話都對我們有所激發、啟發。

對啊,一個人失信於他人,就再也沒有人會相信他。他就不會有真誠的朋友。一個人孤零零地生活,還有什麼意義?我們中國有一句俗話,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是呀,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講信用。有家可口可樂公司靠信用贏得了顧客的信任,越辦越好。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要講信用。比如,一張100元的鈔票,也能夠看出一個人是否誠實。有些人手裏拿到了一張百元的假的錢,肯定會轉手用掉。那張假的錢就會流入市場。然而。有些人不會這樣做。他們看到假的錢後會馬上交給銀行,請他們幫助處理掉。朋友,對於假的錢,你會怎麼樣做呢?我相信你一定會像第二種人那樣去處理的。

讓我們共同來講誠信,攜手創造美好的明天吧!

《誠信》讀後感 篇23

寒假,我看完了《誠信故事》,這本書有很多個小故事,它們都是講誠實守信的內容,其中,有兩個小故事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第一個是宋慶齡的故事。小時候,有一天,爸爸要帶宋慶齡去一個她很喜歡去的地方玩,她剛出門就想起已經約了好朋友來家裏,要教人家用紙疊花籃。宋慶齡認為,做人要講信用,不能失約,就沒有跟爸爸一起去玩。

第二個是北宋著名詞人晏殊的故事。晏殊小的時候就很聰明,十幾歲時,皇帝出了一道題考他,晏殊一看那道題是他做過的,他就誠實地告訴了皇帝:“陛下,這個題目我做過了,底稿還在呢,您另出一個題目吧!”皇帝覺得他很誠實,就更喜歡他了,後來還很重用他。

我讀了這本書,決心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要説話算數,説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