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工作總結

語文聽課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09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並改正,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聽課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聽課總結

語文聽課總結1

我校開展了青年教師聽評課活動。對於此次活動,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青年教師們積極參加。現將語文教研組聽課評課活動總結如下:

一、 值得肯定的地方

1.“讀”中盡顯語文魅力。

語文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語感。而讀就是培養語感最積極有效的刺激。朱作仁教授指出:“抓住語感的培養,語文課的特點才能充分體現出來。”本次活動中,大部分語文教師都能以讀促悟,通過朗讀來體會人物思想感情;或抓關鍵詞句(重點詞語)來反映人物或景物的特點,這點做得非常到位。曹麗花、鄭雪紅、李增霞等老師在朗讀方面充分體現了“以讀促悟、邊讀邊悟”的語文教學理念。每位老師都能帶領學生充分閲讀文本,從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讀中去感悟課文、感悟人生。“讀”中盡顯語文課堂魅力。

2、 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多數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注意指導學生閲讀,以閲讀促理解。通過抓關鍵語句體會人物理解內容。如曹麗花老師在執教《魚游到了紙上》時通過對幾個重點句的反覆閲讀理解,使學生體會到“魚是怎麼游到了青年的心裏”。

3、教師具有課程資源意識,能夠結合教材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資源。把學生從教材引向生活,從廣闊的社會生活中開發課程資源,拓寬了學生視野,豐富了學習內容。李增霞老師在執教《威尼斯的小艇》時,課外延伸介紹了東方的威尼斯——蘇州,從課文內容延伸到現實生活,讓學生在欣賞美麗風光的同時,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存在的問題

1.教師在課堂中説得太多,真正留給學生的時間較少,不必要的話語、不必要的教學環節過多。

2.獨特教學風格呈現不明顯,喪失了教師的個人魅力。由於課堂教學中的'每一步都是這樣的,導致課堂的同一性。如何展示教師的個人魅力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3.課堂設計過多或不充分,點撥、評價單一、不及時。課堂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設計內容過多,從而出現拖堂、講不完的現象。大部分教師評價單一(好、棒等),不能針對不同學生實行不同的評價語。

總之,不論什麼樣的課,我們都要把學生成長放在第一位置上;不論什麼樣課堂,我們每時每刻都不能忘為師者的責任,這是我們共同追尋的目標。前路漫漫,我們當持之以恆,不斷反思總結,不斷求索進取。

語文聽課總結2

新學期開始後,我校這學期再次按計劃開展了聽評課活動。較之以往的活動這次的有些新意:從所有的語文老師中抽籤決定講課人選,並提前一節課通知。這樣的課因時間有限,所以也能更真實反映授課教師的總體真實水平。六週下來也有許多的感慨,現總結如下:

一、 教師講課情況分析

1、展現了良好的心理素質

有幸授課的老師都表現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或温文爾雅,或落落大方,或灑脱穩健,都比較放得開。也許正因為放得開目中無人,心中只有學生,所以才得以正常或超常發揮。

2、能教好控制好教育情緒

因面對的教育對象是活潑頑皮的孩子,教育者情緒化是常有的事,但這次講課的老師都能較好的調節。拿破崙曾説過:“能控制好自己情趣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偉大。”借這次的東風真心希望我們的每節常態課,老師們都能如此激情穩健。這樣學生放鬆主動,自己平和喜悦,一箭雙鵰何樂不為?

3、體現了國小語文新課程的理念。

1)努力嘗試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初步體現了學生作為課堂主人的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都要經過學生的內化才能形成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思想和個性。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在這些方面作了許多努力和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這些,表明教師們開始關注學生的需要、興趣、個性,力圖幫助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獲得發展。這種意識越來越明顯,説明課程改革已經引起了教師思想觀念和課堂教學行為的變化,學生正逐漸成為課堂的主人。

2)師生關係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教師的語言親切、課堂氣氛輕鬆、活躍,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大大促進了課堂的雙向交流和師生互動。在平等的交流中又體現了一定的引導、組織作用。例如:教師指導學生讀書時,教師示範,師生互評,然後再改正不足,學一學讀得好的地方。教師和學生完全是在平等地切磋、研討、交流。學生沒有心理負擔,但是往往又受着教師的知識、經驗和人格魅力的影響。另外老師在學生討論難以深入的情況下,能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

3)、比較注重紮紮實實的語文基礎的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一定要紮紮實實打好語文的基礎。這是我們語文教學傳統的優勢,決不能放棄。語文課程改革只能加強基礎,然後追求創新。決不能放棄我們好的傳統,片面追求“創新”。本次課堂教學老師基本都注重了語文學習的基礎,進行了紮紮實實的語文基礎學習。例如識字教學採用多種方法識字,使得識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既體現了基礎,又體現了創新。閲讀教學注意了一定量地讀的訓練,比較注意朗讀方法的指導。教師能夠準確地把握教材內容,沒有出現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的現象,注重教材資源和學生資源的挖掘和運用。

二、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夠

在語文教學一定程度上雖注意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但是,有的老師的課還體現得不夠充分,還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有的教師還被教案牽着走,教學目標的制定和實施不能以學生的狀況而制定和調整,挖掘教材不深;留給學生的閲讀時間不夠充分,授課環節猶如走馬燈不夠深刻到位;傳遞給學生的精神力量不夠,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主動性不夠和諧統一。所以以後的教學中還應該引導學生,降低教學難度,激發孩子的自信、滿足感,挖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快感,不惜一切保護孩子學習的主動性。這就要求老師敢於放下自我,敢於裝傻,把孩子當老師,轉變角色做“火柴”,點亮他們心中的光明;做律師,維護捍衞孩子;做啦啦隊,為其吶喊助威。

2、集體評析不夠積極活躍

為使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有更好地融合,聽課完畢後,教研組還安排了語文老師互動式評課。在互評前,老師們先自己對本堂課進行説課,然後,全體聽課者根據説課內容暢所欲言,既肯定了執教老師的教學亮點,又誠懇地提出了商榷之處,使本次語文教研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如果以後老師們不再過於謙虛低調,集體評析氣氛會更加積極活躍。

總之,這次的聽評課活動是有效的成功的,但任何一節成功的課或優秀教師的經驗,拿來就用到自己教學中不一定就適合有效。真正的學習是學而不用,學了就忘掉,然後悟了自覺內化為自己的教育素養和狀態,悟得多了積累成一種境界和高度,有了高度以後,自然流露出來的心態就是最好的教育。最後祝願所有的老師,更是為了自勉:耐得住浮躁,控制好沉穩之氣,靜水深流,紮實走好自己的語文教改之路,從而提高學校的語文教研水平。

語文聽課總結3

《荷塘月色》既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也是近現代散文的經典。每次講解時,都是抱着一種誠惶誠恐的態度,惟恐辜負了這篇散文的美。聽了郭尚民老師的示範課,感覺這堂課,老師講解的很規範,語言應用很美,學生的反應也很好,老師和學生的提問回答很精練。

郭老師本課從朗讀入手進行整體感知,抓住課文的關鍵詞深入探討作者的思想心理,品味優美語言,角度獨特新穎,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老師積極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體會畫面美感,這是賞析的重要方法,更需要細細口味的耐心。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含蓄雋永,走進他的文字已實屬不易,更何況走進他的內心。所以,郭老師本講授這堂課對老師教學很有啟發意義,對學生提高欣賞水平更有幫助。這樣,就使得本課成為了一堂有效率的課,有意義的課。

郭老師的課內容充實,始終注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給人親切感。示範朗讀字正腔圓,感情到位。學生的個人讀、齊讀,感受了文字的美。這一點比較難得,我們很多的語文老師上課時怕自己讀不好,或者就乾脆放錄音,這樣學生就缺少了直接從他們每天接觸熟悉的老師身上找語文感覺的意識,也不會老師身上感悟到語文的語言文字之美。郭老師對“江南採蓮圖”的處理,可以看出引導的關鍵,從而學生的`解讀很精闢。抓住兩個“熱鬧”讓學生分析情感,找出了荷香月色圖和江南採蓮圖的內在聯繫,找出靜、美的意境。任何一堂課都有它遺憾和值得改進的地方。就個人而言,對本堂課一些小的瑕疵有點體會。教師在進行散文語言的鑑賞時,提醒學生要留意生動的動詞。這樣進行提問:比如畫在荷葉上的“畫”字,換個詞好嗎?比如換成映照的“映”字和印刷的“印”字?”學生回答:“映”字沒有美感,沒有情感;“印”字太生硬了,有一種硬物與之擠壓成像的感覺。學生的體會很到位,很準確,那麼教師的引導呢?郭老師這裏處理的過於簡單。品味語言在於煉字,學生怎麼運用這種所謂的技巧呢?有時候理解並不能等同於運用,學生明白了並不表示他就會説會讀會寫,關鍵還在於多練習,勤動筆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郭老師沒有注重練習,可能有課堂時間限制的考慮,但這樣給人的印象就是似乎太順利了,反而是不太好的。

上好一堂語文課不容易,上好一堂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語文課更是不容易。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平時多儲備些資料,多動些腦筋,多用些心思。

語文聽課總結4

成為有效、高效課堂,我校開展了一輪聽課活動,在孫福龍校長的帶領下組織了聽課。分別聽取了劉月國老師的寓言兩則教學、侯雲芳老師的寫字教學等8名老師的課。努力讓課堂教學更紮實、更有效,針對語文原課堂教學情況,總結如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我最深的體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就是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思維方法是否合理、正確,影響着學習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創造機會,指導學生如何學習,使他們不但能學會,而且能“會學”,即: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發展思維,形成能力,能獨立解決問題。在課的開始劉傳德老師和劉炳祥老師運用複習舊知引入新知的方法導入新課,這本身滲透了“温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當學生面對書中的問題時,老師又告訴學生閲讀課文要講究知識性、文學性,“先思考再動筆”這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聽完8位老師的課後,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如楊海翠老師執教的《四個太陽》通過採用創設情境的形式進行識詞,認字,並運用詞語卡進行積累詞語,指導運用與實踐中,做到了學中用,用後積累一條線,關注了方法的指導與運用能力的訓練。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劉月國老師執教的《寓言兩則》一課和張新曉老師執教的《葡萄溝》一課,不僅僅關注對學生課文內容的啟發引導,更關注採用語言文字的`訓練來感悟內容。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張麗麗老師在上《清平樂。村居》這課時,教師在教學中穿插着齊讀、分組讀、示範讀的方法通詞義、明詞言、感詞情進而激發同學閲讀興趣,讓學生在閲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老師們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學到的方法去解決。例如侯雲芳老師這節寫字課,就從而有效地規範了學生的寫字姿勢、執筆方法、愛惜寫字用具和認真寫字的良好習慣與態度,使學生普遍形成了較好的書寫,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第六、今後努力方向

1 、必須不斷地學習。我們常説,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後,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特別是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要走理論加實踐的道路,要讓新課程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要把新的理念滲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做一名新課程理念的忠實踐行者。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閲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閲讀名著、閲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

2 、要轉變教學觀念,做新課程忠實的實踐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教師在講台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要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樹立新的評價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聽課總結5

本學期我校利用四周時間在年輕的教師中進行了聽評課活動。學校制定了領導帶隊、分組進行、學科帶頭人主評、年輕教師重點培養的原則。在聽課過程中老師們積極參加,認真點評,授課教師及時反思總結,虛心接受改進。通過聽課發現現在每位教師在教學方法、課堂語言、板書基本功、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等方面都比以前更加成熟。20xx年初建校時學校強調在上課時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課堂興趣,但是卻不同程度的出現了人為的依賴多媒體課件的現象。針對這一情況學校20xx年在教學中重點抓了多媒體的學科整合,指導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有選擇、有必要、有創造的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實現多媒體教學的科學利用。通過兩年來的努力,我們在這一輪聽課中發現老師們上課不再是盲目的下載課件,而是根據自己的備課有所取捨,創造性的製作、使用多媒體課件。現對本次聽課情況總結如下:

一、體現的優點

1、充分研究教材,創造性地活用教材。如曹俊茶老師的《平面圖形的拼組》一課,做風車是課本例題內容。教師把它安排成課前家庭作業,既節約了上課時間,又讓學生體驗了做風車的過程,充分感知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聯繫。如果在課上做風車,一節課下來大部分學生做不好,而且學不到什麼數學知識,只是看似熱熱鬧鬧的一節課。這樣改動後效果很好。韓雲飛的《求平均數》一課,利用本班學生進行踢毽子比賽的實際活動,學生遊戲生成例題,學生既有興趣,又從實際比較成績中理解平均數的意義,讓學生感覺數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是生活中的數學,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選擇性、創造性的`使用課件。自己下載、搜索、組織、剪輯各方面的材料,為自己的課堂服務。劉福春老師的美術課,從網上截取音頻、視頻素材,自制課件。請學生欣賞大海里的魚,裝飾性的魚。提高了學生欣賞美的水平、創造美的意識。

3、課堂語言精確、引導到位。布曉妹老師執教的《北京亮起來了》一課,語言簡煉明瞭,引導具體到位,語氣親切生動,教態優雅得體,學生們跟着教師走進了美麗的北京夜景中。課堂拓展奧運鳥巢和水立方建築的展示以及北京奧運的聯繫,使古老的北京煥發了現代生機。史莉莉老師講授的《兩隻鳥蛋》從變魔術學生猜想導入,課中教師示範讀、組織學生自由讀、小組賽讀、分角色讀,從讀中品、悟。結尾引導學生用以前學過的詞形容聽到的聲音,感受春天的美好,延伸到愛護花草鳥類,保護環境,使課堂內容得到了昇華。

4、把多種活動、遊戲融入課堂。李紅豔老師的音樂課《大樹媽媽》、杜文采老師的英語《年中的月份》,安排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用各種樂器、各種分組唱、各種猜、讀的遊戲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5、在動手操作中學習科學知識。門素青老師講授的科學課《蒸發》,通過學生自己在實驗室做實驗,從中發現蒸發這種現象,以及蒸發和哪些條件有關,這樣做學往印象深刻。也激發了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二.存在不足:

1、建校兩年來養成教育初見成效,併成為我校的特色,但在本學期有所淡化,需要所有教師重視起來,每時每刻對學生進行教育。

2、在課堂語言上下功夫,有的教師引導語言過多,過細。備課時應做好教學預設,想好每個環節之間怎麼導入,上課時有意識去錘鍊語言。在評價的多元化上下功夫,注重過程性評價和中介性評價結合。

3、使用多媒體時,注意背投放置角度,燈光的亮度等。

4、組織活動時,小組合作應考慮有沒有合作的價值,討論時討論的問題是否有討論的價值,提問的問題有沒有思考的價值。力求使課堂教學設計科學精煉,經得起推敲,提高課堂效率。課中注重指導學生書寫。課尾及時反饋學生學習後的信息。

以上是我們在這次聽課中發現的優點和不足,學校在全體教師會上已經作了認真的總結和要求,在以後的教學中希望老師們發揚優點,改進不足,爭取以後有更大的提高。

語文聽課總結6

隨着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着變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台。20xx年春學期我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課堂評優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每一位教師都非常重視,課前認真準備,課後全面總結。現整理如下:

一、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

我們都知道現代的教學要求教師把枯燥的、學生難於理解的知識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和記憶的知識,這就需要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掌握基本的技能和學習的方法。全體教師在課前都經過了精心的準備和設計,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在電腦大屏幕上播放,從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圓滿的完成了一節課的教學任務,有以下特點:

教與學是心靈、語言、信息交換的一個過程。愛因斯坦也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就會明顯提高,學生們才能樂於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而興趣作為支配人們行動的動機,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反映的結果。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的聲、光、圖等提供大量的信息,刺激學生多種感官,激活學生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其文化素養和欣賞水平,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提高創新能力,並促進身心健康。

二、教學中滲透了新的教育理念。本次活動最大的一個亮點參與式教學,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學中充分運用獨立、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抓住學生的心理,適時適度的運用鼓勵的方法,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慾望,運用了小組競賽的.形式,讓自己的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調動了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課堂教學各具特色。本次教學活動中,每一位教師都能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的教師重視了朗讀教學方法採用領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有的教師重視了識字教學注重了生字讀音、偏旁部首、筆畫筆順結構的教學;有的教師重視了句子的理解,修辭方法的學習。

四、國小語文教學反思

(一)、對課堂流行語的反思

隨着“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的深入,國小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語文。這些流行語的產生本身意味着國小語文教學對人本的迴歸、對學習自由的拓寬以及對個體的尊重,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熱鬧的背後有許多讓人深思的問題。

1、“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課堂上,教師言罷,教室裏立刻人聲鼎沸,場面極為熱鬧。但學生喜歡的方式真的只有大聲朗讀麼?這跟教師的導向有很大關係。在國小階段,教師比較強調高聲朗讀,因為,這樣易出效果,也便於教師檢查。但是,其他的閲讀方式學生難道就不需要掌握了麼?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説即使學生已經掌握了各種閲讀方式,也不要總強調“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學生不喜歡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隨心捨棄了。

2、“你學懂了什麼”。

教師話落,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場面熱烈感人。教師或全盤肯定,或蜻蜓點水式評價,不深究,聽之任之。仔細品評,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的,可謂競相紛呈。然而遺憾的是,教師的種種表現常缺乏針對學生語言表達加以點撥、引導及在情感體驗上體現“撥雲見日”的功力,給人以“神龍見首不見尾”之感。更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提問單純地成了教學的形式,而沒有成為深入探究的絕佳途徑。下一環節的教學幾乎又是從“零起點”開始,很少去考慮學生已經獲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資源浪費。

3、“你想學哪一段,就先學哪一段”。

如同在語文課堂中設了學習超市,教師根據多數學生的選擇進行教學。表面上看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實際教學中,這種方式對所有的課文都適用麼?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或寫人、或敍事、或狀物、或説理。結構或並列或總分,文體有別,結構各異,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個性,一概以“你想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是不正確的。

(二)、對課堂學習方式的反思1、“自主”與“自流”。

“你喜歡學哪一段?”“你想先學什麼?”“你想怎麼學?”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定學習內容、自選學習方法已是當今閲讀課上的“流行曲”。的確,它能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認識活動到生命活動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個度,當新的課文還沒有成為學生產生強烈閲讀慾望的“誘因”、學生還沒有對閲讀文本產生欲罷不能的內驅力時,便讓學生自定、自選學習內容,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還有,在彙報(全班交流)時,學生彙報什麼,教師就教什麼,自己沒主見,教學無主次,完全處於被動應付地位,如此教學如何能有益有效?學習離不開教師,自主學習的確需要寬鬆的教學氛圍,但為了讓學生去自主,教師讓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組織學生學習,退出教學的舞台,成為一個旁觀者,這實質上是把自主學習異化為了放任自流。我們既反對教師牽着學生鼻子走,也反對教師跟着學生走。教師應該是學生的領隊,當學生需要“引導”時就站到隊伍前,需要“穿針引線”時就插到隊中,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確實擔當起促進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

2、合作學習“拉郎配”。

“合作學習”目前被教師視為培養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風靡小語課堂。但是我們在聽課中發現,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對內容的設計、要求的提出、呈現的方式、活動的展開、合作的組織等有些主觀隨意。只要教師覺得該合作學習了,即使學生沒有進入狀態,毫無探究慾望,也必須迅速加入學習小組;教師覺得該彙報成果了,即使學生正在進行激烈的思想交鋒、正處於欲罷不能的探究狀態,合作學習也必須戛然而止……合作學習成了變相的“拉郎配”,成了許多教師落實新課標、新理念的一種裝飾。課堂教學中以下幾種情況比較適宜使用合作學習:一是出現了新知識,需要培養探索、合作能力時;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決的問題,而依靠個人能力又不能實現時;三是學生意見不一致且有爭論時。

本次教學活動中也反映出了許多問題,如:還有部分教師教學方法過於陳舊,不適用新時期的教學;有的教師教學時注重了課堂形式,而忽視了教學內容,本來很簡單的問題也讓學生討論,結果耽誤了教學時間;有的教師教學方法單一,開始時還很吸引人,但後來就讓人感覺有些煩躁,學生也沒有了學習興趣。部分語文課堂仍處於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析,代替了學生的閲讀感悟或面片地追求朗讀而忽視了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與理解。導致了不少學生缺乏對文本的整體把握與概括能力,缺乏分析與理解的能力。在教學中,不注重培養觀察、思考,積累一定的第一手寫作資料和語言資料,不能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

總之本次教學活動雖然發現了不少問題,但總的來説為我校今後的教學工作積累了經驗,為教師提供了互相學習的機會,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現

語文聽課總結7

金秋10月,我校全體教師舉行了用導學案“聽課評課”活動。本次的聽課、評課活動,用了兩週的時間,學校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在全校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聽課評課活動已經圓滿地結束。我校在聽課評課活動中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將本次聽課、評課活動情況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1.課前準備充分,認真鑽研教材,把握重難點,找準教學的突破口。

老師們都能認真鑽研教材,教師一起對教材深入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找準教學的突破口,使得教學能夠有的放矢。教學中,滲透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先導後教,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問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分組討論,激活課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授課教師教態自然大方,教案准備充分,重點、難點突出。

能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條理清晰,資料充實,能與學生交流,課堂氣氛較好。充分展示了各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水平,有些老師的課很精彩,顯示了豐厚的教學功底和較高超的教學藝術,比如薛躍民老師的《比的應用》課、周俊濤老師的《約分》、侯小燕老師的《比的化簡》、李春麗老師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張豔芳老師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等課程都可以用“精彩”二字來評價。青年教師劉萍年輕有朝氣,樂於與學生溝通,且虛心好學,在課堂上展示了我青年教師的風采。

3.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教學語言親切。

每位教師都能使用多媒體、小黑板和自制教具,為課堂教學服務。一些老師語言有感染力,教態有親和力,對學生的提問有吸引力,對學生的評價有説服力。善於運用小獎品、小遊戲吸引學生,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聚焦於課堂。

4.課後及時説課反思,積極評課交流。

沒有反思的教學是難以提高的。全部授課老師課後主動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説課,説重點、説難點、説導學思路。反思失誤,尋找和發現問題,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有的老師除了認真總結自己教學的得失外,還主動誠懇地與聽課評課的老師進行交流,虛心聽取意見,針對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進,顯示了我校教師積極進取的精神。

5.增進了解,互評互學,提高教學水平。

聽課中,每位老師都認真做好聽課記錄,並對教學的全過程和教學的效果作出分析評價。評課時,老師們積極開展評課交流,每一位聽課教師都要發表意見,根據本節課特點,給授課教師做出一個恰當的評價,在肯定長處的基礎上,側重於提出存在的不足或值得商討的問題,並提出一些改進教學的建議。

教師之間相互聽課、評課是提高每位教師的教學能力,豐富自身知識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對新的教學方法探討的一個途徑,同時它也是學校對每位教師的基本要求。通過聽課、評課,一是為了汲取他人長處,二是為自己的教學提供借鑑,同時也通過評課給授課教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評課的過程是互相促進、互相提高的過程,老師們開誠佈公、認真細緻地評課,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形成了濃厚的評課氛

圍,既提高了我校教師的凝聚力和團結精神,也對整體教學素質提高帶來切實的幫助。通過此次聽課活動,全校教師更加重視對教學的精力投入,注重改進自己的導學方法,完善自己的導教案設計,提高自己教學的水平,這對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極為有益的。

語文聽課總結8

來-高中教學三年,曾遇到很多困難,也有很多想法,所以曾和同屋老師探討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思路,限於各種條件,只能擱淺。近日,期待已久的外出學習終於成行,滿是歡喜。

不失所望,二中的一老一小兩位政治老師給我們呈現了不同的風格。

小范老師的教學總的來説貫徹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有學生自主學習,也有小組合作探究,還有小組展示。形式上符合新的教學理念。自然,學生總體的表現也讓我們讚歎。從知識點的把握上,從我的角度看,小范老師也有個別地方沒有完全展開,畢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相比較而言,老李老師的科班底藴比教深厚,帶有老教師那種嚴謹的風範,對知識的的整合有自己的觀點,值得我們年輕教師學習。但是她的班級小組學習就不是那麼到位,小組內的討論不活躍,各組也沒有競爭意識,展示環節學生也不積極發言。這可能與開學初期同學們還不太適應有關。

課後進行了探討。

關於深度,雖然教材有些變化,但他們還是按老的套路講,能深則深。

關於導學案,他們否定了預習案的作用,説也實踐過,但認為填空把學生限制住了。對這個問題我保留個人意見。這學期,我也在我們班嘗試了使用預習案,感覺效果還可以。因為具體學情不同,我們的學生沒有預習的習慣,即使預習了也不會看書。設置填空或簡答可以幫助他們養成預習習慣。部分同學在“我的疑惑”裏還真有問題提,我也就進一步瞭解了他們的水平及疑問,有的放矢。當然這有個前提,就是及時檢查預習案。自然,任務量增多了。

自我感覺,在教改中二中也是在摸着石頭過河,嘗試、總結、捨棄、嘗試;也知道,外面還有更精彩的世界。所以很感謝學校提供這樣的機會。學習自然是為了借鑑,所以回來後更有實踐的想法。當然,我們要想在改革的路上圖新,還需要有相應的條件來支撐。我認為目前有以下三點比較為重要。

一、教室內多媒體硬件安裝的必要性。

一是“温故”的過程以課件呈現前兩節課的知識線索,既提醒了學生,又將知識點串線成功,利於學生記憶。二是“知新”過程以課件展示教材上沒有的公式、表格、例題,課堂容量大增。三是用課件呈現五套人民幣並配以古典音樂,給學生以文化的薰陶,有效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利於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所以這個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即便還是目前這種大班授課,課件的輔助作用也會為課堂增色不少。

二、小班化教學、分組學習。

合作探究學習的載體就是小組,這相當於一個小家,幾個兄弟姐妹熟悉了,交流了,才會有思維的碰撞和創新意識的產生。二中的五、六個同學圍坐在一起並固定下來的.形式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樣,因為目前來説,大多數學校還是這種傳統的課堂。也看過人手一台電腦圍成圓桌似一圈的,那個太不現實了。在現有條件下重新排列組合一下即可。當然,人數以25—36人較為合適。

三、各科聯動、備課組齊上陣。

班級內小組固定,每科都進行小組討論,形成一種常態氛圍,學生慢慢就會適應,就會放得開手和腦。很多資料的收集、習題的挑選需要大家分工,工作量就會小些。

或許是因為年輕吧,總希望有所改變,不喜歡墨守成規。15年前來鐵高補習,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是那時老師留給我的印象,如今,我也登上鐵高的講台,還是這樣的形象。不可否認,很多老師用他們博學的知識、生動的語言、形象的表演彌補了這一缺陷,博得了學生的喝彩,但總覺得還缺少點什麼。有時也想,15年後的我會是什麼樣子?得承認,人容易變懶的,或許那時連改變的想法都沒有了,也是上上網聊聊天,與當初的喝個茶水看個報紙相比,這也算與時俱進了吧?

其實有時也怕改變,因為改變就意味着有可能失敗,承受得起嗎?但不失敗是否就是成功呢?很多事做過了才知,也就那麼回事吧。

聽課總結?似乎跑題了。以上僅是個人的一點不成熟的想法,如有失言,還請閲者見諒。哲學裏有個觀點,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在學校領導的英明領導下,鐵嶺高中的教改之路會擁抱勝利的朝陽。

語文聽課總結9

3月21日上午,我們全體語文教室參加了明水街道辦組織的同課異構《自己的花是人讓別人看的》。那一節節精彩的課堂教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受益匪淺,授課教師先進的教育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精美的教學課件,令人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地思考,從中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也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下面我就談談我的收穫:

一、別具一格的導入

課堂教學的導入部分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一個引人入勝的導入,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次聽課,三位老師的導入都各具特色。如:王秋霞和王晶老師都採用複習法導入,使新舊知識聯繫起來,為下一步自然介紹作者做好了鋪墊。李儉老師則利用圖片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德國的異域風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挖掘教材,精心備課

聽完這些老師的課後,我認識到他們在課前做了精心的準備,比如蒐集大量的資料,製作精美的課件,閲讀有關的知識、課堂問題預設,課後的拓展。對教材的把握有其獨到之處能抓住題眼,一步一步地的深入文本。抓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反覆朗讀,通過朗讀,來體會德國人與眾不同的種花風格。

三、注重學生朗讀訓練。

教學中,通過教師配樂朗讀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德國街頭,去感受那花海的.美麗。在舒緩的音樂中,學生朗讀課文,想象德國美麗的街景。然後多媒體播放滿是鮮花的德國街景。通過聽覺、感覺、視覺的貫通,學生感受到了滿街鮮花的美麗。在這樣的體會中感受德國人這樣養花的境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此時,教師又把學生引入到文章中,找出分別寫“我為人人”,以及“人人為我”句子。在理解了德國人養花的境界後。老師提出這樣的問題:你想對德國人説些什麼?在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後再要求學生讀課題,根據學生的讀把句號換成了感歎號,表達出了對德國人養花境界的讚揚。

四、培養學生的習慣,教給學生的方法。

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幾位老師緊扣“奼紫嫣紅、花團錦簇”這兩個詞,引導學生想象,在此基礎上出示畫面,讓學生在欣賞畫面的同時入情入境。在品讀這一段文字的時候,更是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在讀中想象,在想象中品讀,在品讀中悟情。教師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用心觸摸,透過文字背後,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以及之後的角色體驗,深入讀書,都在盡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場面情境。此時,學生看到的就不僅僅只是黑體方塊字,更是有聲有色、有情有味的畫面、情境了。

課堂上,很幾位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都會穿插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方法,當他們遇到難理解的詞語“奼紫嫣紅”“花團錦簇”時能通過圖畫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到位。王晶老師在識字環節注重了寫字的寫字的指導。這強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養成,為學生寫好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親切的評價

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到位,如有的老師用了“你真棒!”、“你會更努力的!”、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讓我的學生也會感受到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六、嶄新的教學理念

所有的授課老師,有先進的教學理念,緊跟時代步伐,真正體現語文教學“以人為本”,聽、説、讀、寫訓練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學生學得輕鬆,教師教得愉快。

通過參加此次的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多的認識,也深深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努力吃透教材,吃透學生,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機會學習,,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努力成為一名學生愛戴、家長放心、領導滿意的教師。

語文聽課總結10

近日,街道組織了國小語文教師集體聽評課活動,收穫很多。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吟,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姚金治老師教學的思路明晰,王明月老師優美的教學語言,翁寶珠老師課堂中的娓娓道來,都讓我學到了很多……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為什麼她們會有如此的魅力?為什麼在課堂上學生樂此不疲?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一、深度解讀文本是最根本的。聽完幾位老師的課後,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但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姚金治老師在教學《別董大》時,她首先請學生朗誦了學過的送別詩,這樣不僅引導學生積累了詩句,又為學生學習新課打好了紮實的基礎。課中,她以品讀詩句──感悟詩情──讀懂詩人的程序,層層深入,引領學生走進了傳統詩句的美妙。最後,多重解讀,多次引讀。整節課在姚老師優美生動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注重引導學生朗讀。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有蔡老師在上《燕子媽媽笑了》這課時,多次讓學生朗讀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對話,體會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認真給媽媽帶來的欣慰,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開火車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閲讀興趣,讓學生在閲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三、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

第四、親切的評價語言。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孩子,你做得真好、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於發現、善於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我想我是應該閲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了,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語文聽課總結11

每個學期都要舉行聽、評課活動,本學期也不例外。最近我鄉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聽評課活動,參與其中,使我感受頗深。

首先,本次聽評課活動規模之大,,無論從聽課領導,還是講課老師人人蔘與,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即使期間有其他事情被迫間斷,但是最終還是取得了圓滿結束。可見,領導對此次活動之重視,老師們對此次活動之用心。歸根結底,是因為本次活動的主題“在快樂中追逐高效”,是每位教師賺追求的目標。

其次,各位教師精彩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老師們都運用了“三段六步教學法”備課、講課,課堂上都由學習目標做引導,注重課堂訓練,課上檢測及時反饋了學習效果。另外,老師們對“三段六步教學法”打造高效課堂的認識還體現在積極備課、講課的態度上,老師們的參與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我校幾個上了年紀的老教師,對於學習目標的制定、反覆推敲,多次與身邊教師討論,就是在小黑板上寫的'字都格外認真,稍有一點不滿意都要擦了重寫。劉老師也是一位年齡比較多大的老教師,多年的國小教學經驗加上劉老師的心態,使她的課堂活力四射、神采飛揚,正應了那句“讓老師的激情點燃學生的熱情”。課上老師們都注意了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學習習慣的培養,對教材的利用均能做到深入淺出。

再次,在這次聽評課活動中,我取得了不少“經”。如張俊茹老師執教的《狼牙山五壯士》一課,課上引導學生自學,採用了抓重點句、詞、段落,理解文中表達的意思和情感。用文中的情感激發學生的讀書慾望。張老師引導學生讀出感情的方法,也是別出心裁。先用五壯士的壯烈豪邁的情懷,激發學生們對五壯士的敬仰之情,再讓學生分男生組、女生組、全體讀這種層層遞進的方式一步步將學生的閲讀激情推向高潮,此時,那激昂、高亢的語氣在學生口中自然流露出來,真是水到渠成。

另外,楊素欣老師指教的《地球萬歲》課堂中創設情境訓練學生的説話能力也讓我印象深刻,讓學生勸説人類,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動物,不僅是學生自己有了口語鍛鍊的機會,也是同學間相互交流的一個很好的平台,而且使學生對文中體現的含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總之,本次聽評課活動,讓老師們身體力行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老師們在這次活動中相互交流了教學方式、方法,認識了自身的可行之處和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中輝更加改進,深入地完善和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提高。

語文聽課總結12

結合開學初學校的工作計劃和語文教研組的活動計劃,x月份本該結束的巡迴聽課活動,由於臨時的活動衝突,x月初才結束。在本次聽課活動中,首先,由教研組長制定活動初步方案,在教研組中進行討論,集體通過。其次,按照活動方案的要求,由授課教師提前設計導學案,大家進行集體備課。授課教師在上課前要進行説課,主要闡述本次教研活動所要研究的假説和驗證假説的目的是什麼?緊接着是上課,組內其他教師認真聽課,為集體研修做好準備。在集體研修評議的過程中,要結合本次活動研究的主要問題所轉化的假説,授課教師先自我反思,其他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再展開評課活動。課後大家進行反思。聽課活動能做到這樣有序的開展,主要是因為語文組的全體教師認真對待,積極參與,有很高的教研熱情。同時以及學校領導對我們語文組這次活動進行多方面的指導,使本次教研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現將這次活動做一簡要總結回顧。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每位教師都能夠根據本次活動的方案,初步完成“自主預習”模塊中,假説(一):先確立預習目標,再根據基本問題和習題引導學生進行預習課文,設計課外自主預習導學案。假説(二):採取小組合作交流、教師重點提問、同桌互相檢測等方法進行課外預習效果檢測。兩個假説的驗證工作。主要是讓孩子們感到課外預習的重要性,對課文有了初步的認知,為課內自主預習做好了鋪墊。同時讓教師根據檢測情況修改課內自主預習導學案,做到了教學心中有數。

2.每位教師在設計課外自主預習導學案的過程中,注重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具體情況進行設計,試圖使導學案更加適合學生操作。導學案的設計中加入了預習目標,預習的內容,重點引導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

3.每位教師針對課外預習效果檢測的方法研究,都有着自己獨特的方法。徐曉明老師針對學生的.預習本有統一的格式,重點記錄分段、詞句情況,檢查時發揮了家長作用。董麗偉老師對學生的詞語檢查非常重視,主要通過小組,提問等方式進行檢查的。

4.大家在集體研修的評課活動中,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探究出了多種檢測方法,並在實踐中進行了驗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發現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理念還需要轉變。要以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

2.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沒有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所以導致教學目標深淺不當。

3.在導學案的設計中,缺乏對讀和寫的關注,特別是低中年級的寫字教學,學生寫的能力欠缺。同時導學案的設計中缺乏對課文的朗讀指導。

4.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教師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教師要把自己當成學生,認真研讀每一個問題,想一想自己設計每一個問題的目的什麼?

在本次聽課活動中,集體研修過程中,我們語文組的每一位教師共同進步,共同成長。雖然我們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我們會繼續努力,探尋出語文學科的有效教學模式。下一步我們的工作方向,將是結合實際情況形成自己獨特的語文學科教學模式。

語文聽課總結13

20xx年11月14日15日,很榮幸,我參加了保靖縣國小語文觀摩教學課,期間我聆聽了九位來自保靖各校的年輕教師精彩的課堂教學,收穫很多。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僅讓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課堂上老師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聲情並茂、自然大方的教態,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變化多端的多媒體課件,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啟迪。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從中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聽課體會:

一、教師語言有藝術的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着這九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在教學《江雪》這一課時,水田國小的羅衞華讓學生邊聆聽她的誦讀邊想象,羅老師聲情並茂地誦讀,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羅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着學生。

二、書,讓學生自己讀。

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商友敬先生説:“文章的精華在句子中。你不讀,這一切精華不會自己顯露出來,而只能是紙上的鉛筆符號,那是死的。要把死的變成活的,只有讀,讓它在你嘴裏活起來,然後才能在你的心裏活起來。”可見,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在《少一個馬掌釘》一課中,陽朝國小的田夏子老師成為親切而又睿智的.點化者、組織者。分角色閲讀,在充足的時間裏,真正把語文課上成了朗朗的讀書課。

 三、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這兩天的課堂中,每一個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野竹坪彭佳老師執教的《草船借箭》指導了讀書的學習方法,再用所學的方法去進行新的學習。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一個好的習慣成就一個人的生活。

短短的兩天時間,我真正領略到了優秀教師們的教學風采,被她們教學所深深的吸引、感動聽她們的課就是一種享受。置身於課堂教學中,如沐春雨。老師們熱情洋溢、激情澎湃,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她們或淺唱低吟,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讚歎。讓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授課教師們淵博的知識和紮實的語文功底。是呀,通過聽這麼多位老師的示範課,更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了:語文味表現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圈點批註,摘抄書作的寫味,品詞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此次聽課觀摩,讓我不僅收益於多位授課教師課堂的藝術魅力,對我來説不僅是提高,也是促進。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抓住一切學習機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語文聽課總結14

學校組織我們聽骨幹老師上課,我聽了譚益姣老師、田春麗老師和沈菊芳老師三位優秀教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有魅力

當我聽着譚老師、田老師和沈老師的課時,她們的語言親切和藹,能帶領學生走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在五年級人教版《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一課時,譚老師先向學生展示一段富有哲理的話,讓學生欣賞,再聲情並茂地朗誦,用語言勾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再者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讓學生感悟到:成功是一種態度,只要帶着希望出發,成功就會越來越近,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二、積極倡導“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

新課標中説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閲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放後扶”的過程。”兩位老師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三位老師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1、初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2、局部分析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3、深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三、評價語言的收穫

三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適時、到位,老師評價語言豐富,適時、到位,我記下了這些美麗的語言:通過看看,聽聽,生活中就會學習;有問題(指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疑惑)就説明你在思考,沒問題才是有問題……這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誇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連我都覺得內心深受鼓舞、激勵,別説孩子了,在以後自己的課堂上,也要讓我的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語言。

三位老師的語文教學真正體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體現了“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她們的課不但具有“靈”性, 很紮實。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化素養很重要,需多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吧。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

董張丹

語文聽課總結15

轉眼,我們步入了大學的第二個學年,距離第一批次考取教師資格證的日子也越來越近。為了充實作為未來教師的實力,也為了深入瞭解近年來語文課程的教學實際,今年寒假,趁着國中仍處在上課期間,我向我國中的班主任吳老師申請旁聽她班的語文課,回到了我的母校——xx市xx區第初級中學,在八年級7班開始了我為期一週的語文課聽課實踐。

臨近期末考試,八年級7班的語文老師陳老師已帶領學生們進入到最後的複習階段,並重點關注文言文的複習內容。雖然是複習課,不是日常接觸的常規的新課講授,我還是興致極高地每天起一大早從城西家裏趕到城東的九中來向老師“取經”,因為我知道,對於我們來説,覆蓋有效的考試範圍、抓複習要點、傳授複習技巧等都是很有用的教學經驗。在重回母校,與恩師們敍舊言歡,感受清一色的校服和懷念昔日食堂的飯菜的興奮之餘,我不忘身上的重任,有針對性地、認真仔細地聽課、做筆記,以作為將來要從事教學的師範生的身份,在陳老師給八年級7班上的文言文複習課中收穫了很多當年作為國中生坐在課堂內所不能學到的東西——教學的技巧和藝術。

教學語言

每個老師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教學語言,有的不緊不慢,有的緊湊有序,有的中規中矩,有的幽默開懷,但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同時也起到掌控整個課堂、調節氣氛的作用。在評講文言文複習卷子的過程中,陳老師注重與學生的互動,特別是講到了默寫古詩句和辨析文言實詞虛詞的題目時,她會隨機點名讓學生站起來並要求在三秒鐘內回答出來,如:張,《遊山西村》第一句,1、2、3,回答不出來?陳,繼續,1、2、3,回答正確;隨後,陳老師再帶領大家齊誦整首詩並講解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這樣的教學節奏調動了大家課下複習和課上集中注意力的積極性,同時也體現了國中語文學習的一個特點:強化記憶和快速反應,無論是平時還是考試都需要我們記牢、記準並馬上喚起背過的詩句和知識點。這種集中的學習與大學課堂中強調儘可能多地瞭解作品的背景資料和大學老師滔滔不絕地講解的分散的方式是很不一樣的。除此之外,在老師個性化的語言中,我們也可以收穫一些關於學生的訊息,如在陳老師分析某種題型的答題方法和列出同學們常犯的錯誤時,她説“聽話的孩子有前途”,我聽到有許多男生在下面反覆學講這句話並在“前途”一詞接耳説笑,我們不難解讀出他們想到的是另外一個具有特殊含義的詞“錢途”,這一現象也折射出了現在的國中生在網絡和媒體上其他知識的涉獵和關注點。教學語言不僅包括説話,還包括肢體動作,如果我們初入教師行列,也需注意在教室中要經常回到講台上並四下走動,不能光顧着講自己要説的內容而忘記兼顧全體學生,點名讓學生回答問題時也應身體前傾、眼神關注好讓他進行認真思考並快速回答,保證坐在不同位置的學生都有答題機會,克服自主答題的阻力,還可以提醒開小差的同學。我還記得陳老師在抓到一個同學開小差時,她並沒有大聲張揚讓他羞愧,而是已經走到他身邊低聲而不失威嚴地警告他並糾正他再繼續評講,沒有讓太多人關注到,這樣既沒有耽誤複習進度也沒有影響那個學生上課的情緒,但又明確提醒了他。這些小細節都是我們沒有注意到,並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但這當中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閲歷和仁者仁心。

引導方式

在大學裏的講課比賽,我們不難發現作為一個新人我們經常會顧着流暢不竭地講授內容而忽視耐心有效地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和回答問題。在這裏我舉幾個我在陳老師的課堂上觀察到的例子:在分析選擇題中蘇軾《浣溪沙》的基調是否可以判定為淒涼時,陳老師從三個方面進行啟迪,

一在“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是真的溪水沖洗所以路面乾淨無泥麼?其實是蘇軾觀察仔細。那麼蘇軾為什麼這麼善於觀察,是視力好麼?其實是因為他心情閒適,在遊山玩水之中才會欣賞風景,如果是在匆匆趕路,就不會這麼悠閒地注意到這一點;

二在“蕭蕭暮雨子規啼”中,這裏的“雨”對應前文的“小溪”,我們知道子規是杜鵑,它的啼叫哀婉淒涼,那也只能説明環境的淒涼而不是他的心情,更何況在末句“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明顯表現了他老當益壯、奮發進取的精神;

三我們之前講過,蘇軾本身是一個豁達樂觀的人,所以他的詩歌不可能表達消極的、時光易逝的情感。前兩個方面是針對作品本身而言的`,後一個方面是對作者的瞭解,雖然對作者風格的判斷不免有些模式化,也不排除有些詩人存在大相徑庭的創作風格,但在古詩文學習較為淺顯的國中階段,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對一些詩人“定性”的判斷。現在市面上的輔導資料其實都很全面詳細了,稍微聰明好學一些的學生其實靠自己去看去寫也完全可以掌握,但寫得再好的輔助性材料也不可能一過眼就牢記,有一個好的老師去耐心引導,哪怕是照着資料的思路去啟發,也會印象更加深刻。教會學生做題的方法也是一種有益的引導。在陳老師解讀《改變一生的閃念》深度閲讀時,問到阿姨對小女孩説的“如果你要看書,就到阿姨這裏,阿姨有好多書呢”有什麼作用,一共4分,可以判斷至少有兩點,那麼直接的作用是告訴她不要再去偷書了,因為偷書是不對的;另外一層作用是什麼呢?我們看一下這些話對小女孩的效果,原文緊接着説到“小女孩驚魂未定,飛一般地溜走了”,那麼受驚了是不是應該讓她恢復平靜?(靜等學生們討論、應答)那麼,這些話的另外一個作用就類似於説一句“沒關係”、起到寬慰的效果,愛看書的小孩犯的錯應該被原諒,沒必要永遠揹負“偷書”的罪名在身上。同理,下一題問到小女孩長大後變成一個成功的女士回來看阿姨,看到小女孩笑了,阿姨也笑了,又有哪幾個原因,推彼及己,很明顯第一是因為小女孩的成功,第二就是由於自己當年的教育方式得當,拯救了小女孩,因而感到欣慰。試想,作為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地把答案直接公佈,沒經過自己的處理就輸出,能起到良好的啟發作用嗎?這樣的教學是成果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