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工作總結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7.95K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課題研究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1

本學年,我校繼續遵循“抓大放小,突出重點工作”的教科研管理思路,重點培養和扶持了今年上報並立項的小課題。

本學年我校繼續抓好以往課題的研究,主要是放手給教師自主開展研究,準備好過程性材料,學校在學期末進行了過程性檢查並進行評價。

針對小課題的研究,我們立足“小”字,幫助教師們關注自己具體教育教學中的現象和問題,追求真實的研究;立足“課題”,引導教師從計劃到反思,以科學的方式探索問題的解決或現象的改變,追求經驗的提升。我們把教師的“小課題”研究作為教師獲得個性化成長的重要平台以及特色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回顧走過的路,我們主要做了以下紮實有效的工作:

一、培訓選題,確定立項小課題

我們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上級教研部門關於“小課題研究的意見,針對開展小課題研究的意義、小課題的選擇、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小課題研究的實施等方面內容”對教師進行了培訓輔導,使老師們懂得了“開展自己的教研,發表自己的見解,解決自己的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是進行小課題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

我們組織各學科教師認真選題,經過了“困惑”——“問題”——“課題”三步曲:首先,我們利用“集體教研”的時間,組織教師交流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困惑、疑點;然後,讓老師們進行思維加工,並提出問題,把一個個小問題,轉化成一個個小課題;最後,指導教師分析背景,查找資料,形成課題,編制計劃,填報《小課題研究立項申請表》。其間,我們對各學科所選的課題進行了嚴格的篩選。

二、抓行動、抓反思

立項後,教師嘗試進行行動研究。學校每週開展小課題研究,供各課題的負責人和研究人員總結經驗、發表見解、交流心得,同時老師們也跨課題、跨學科發表見解。

我們圍繞小課題研究,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了每月一次的協作研討活動,為研討活動作準備,展開課題研討,以學科組成員互動的形式展開,一般程序為:中心發言人發言——課題小成員補充發言——參會者提問與互動——組織者總評。這一生動活潑的互動式學習形式,激發了廣大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他們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教師採取了研討課的形式,針對課堂教學進行了研討。

課題組通過大型研討活動,讓老師們在反覆實踐的基礎上,及時小結反思,分享經驗,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計劃、改進研究方法。對典型的課例,還採取現場診斷的形式進行指導。

三、抓檢查、抓評估

為了確保小課題研究紮實有效地向縱深推進,我們學校成立了跟蹤檢查小組,抽查聽課和查閲記錄、跟蹤研討活動等方式檢查工作,便於瞭解教師研究的進展情況,及時解決普遍存在的問題,並對教師的教研活動進行階段評價。目前,我校的小課題研究進展順利,初步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老師們對本人承擔課題的研究目的、意義有了更為清楚的認識;二是老師們相互交流、相互借鑑,掌握了課題的研究更多靈活實用的`方法;三是積累了初步的小課題研究的組織、管理經驗。

在學校領導的關心與指導及各位老師的積極參入下本學年的小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精心計劃用心總結,課題研究融入日常教學過程

每位教師都做好詳盡可行的計劃,每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提前通知每一位教師,在研討時,把自己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與課題研究有關的困惑與收穫進行交流,通過研討總結經驗與教訓,及時把教研的成果納入課堂,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也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二、活動形式靈活多樣,課題研究紮實有效

各位教師根據不同研究階段的需要,採取不同的研討方式,圍繞學生的習慣培養及能力提高,紮實有效。

三、研討活動效果顯著,資源共享

每一課題發揮本教研的優勢,以教研促教學,以教科研的先導作用促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達到教研興校的目的。各學科對知識點回顧反思習慣的培養,針對作業的回顧反思習慣的培養等方面進行了實際有效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本學年小課題研究工作也存在不足:

1、個別學科組研討活動有的老師參入態度不積極,教師的個人發言材料偏離研討主題。

2、課題組集中活動次數偏少,有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

3、不注重過程性材料的收集與積累,收集的材料單一。

4、活動過程學生材料過少,沒有學生反饋的資料。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今後需做以下改進:

1、提高學科組成員的參入意識,針對每個學科組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價,摒棄偏離主題的發言。

2、注重過程性材料的收集,把收集整理資料貫穿始終,注重平日的積累,特別是學生資料的積累,及時反饋學生的意見,掌握學生的動態。

3、可以把平日備課組集體研討的問題積累歸納,抓出重點,提高研討的效率。

總之,一年來,中心校的指導,小課題研究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教師的教育思想日臻科學,學生的學習面貌煥然一新。為了更合理使用新課標,貫徹新課標的教育思想,我們會繼續加強學習,更新教師理念,繼續加強研究,提高各項工作的實效性,爭取再上一個新台階。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2

自20xx年秋期正式啟動本課題以來,至今已一年多了。由於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我校採取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時也做了大量務實的工作,使課題研究能夠順利地推進,達到了預期效果。為了把課題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開展下去,工作總結如下:

一、研究現狀彙報

本課題得到市總課題組批覆後逐漸開展實際研究與實踐工作。組建了以吳萬瑜校長為組長,以陳亮副校長為副組長的課題領導小組,組織了一支由骨幹教師和一大批青年教師參與的研究隊伍,以學科組長或主研員承頭,帶動各自領域的教師展開相關活動,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各個年齡段都有,有高級教師、也有中級教師,將老教師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年輕教師的創新精神有效結合。我們是從三個維度進行研究與實踐:

1.教師角度:通過學習,轉變觀念,改進教法,引導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有些學生雖有自主學習的意願,但常常困惑於如何學習。因此,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需要教師經常地啟發、點撥和引導,需要長期地、有計劃地進行培養。

(1)探索開發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教學方式。大致考慮三個層次:

①基本模式,即能體現教學的普遍規律,為所有學科都適用的教學模式。

②學科基本模式,即能體現該學科一般規律,適用於該學科多種課型的教學模式。

③學科特殊模式,即體現某學科某課型的特殊教學規律,僅適用於該學科、該課型的教學模式。根據實際情況,我校的研究應側重於第二和第三個層次,併力爭達成向第一層次的提升。

基本思路:

①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爭議中體現自主。

②先試後導,讓學生在嘗試中體驗自主。

③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實踐中加強自主。

(2)學習方法指導,並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具有“反省認知”和不斷改進的能力,從而達到不完全依賴老師也能把功課學好的目標,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推導等能力,逐步掌握學習方法,找到打開自學之門的金鑰匙,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學生角度:主動配合老師,培養較強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1)自覺意識自覺對自己的主客觀條件進行分析判斷,產生學習需求,最終形成明確學習目標的能力。

(2)自治意識對自主學習全過程進行自主管理的能力。

(3)自控意識調整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態及思想行為,最大限度地淡化和消除外界不利影響的能力。

(4)自勵意識從外界獲取評價,並將此評價內化為良性刺激的能力。

(5)自評意識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和質量進行自我分析與評價的能力。

3.管理角度:讓學生參與班級、年級、食堂等管理和其它集體活動,讓管理為自主學習開路,讓管理推動自主學習的形成和發展。給予學生合理的學習權力和自由,建立積極的師生關係,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激勵、自我控制、相互激勵、相互合作,建立以自我管理為主要特徵的準則體系。

目前在三個維度上做了一些實地研究與實踐,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二、具體操作方案及過程

(一)準備階段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要想使課題研究工作能夠順利地實施,首先要提高課題研究教師的思想認識,使他們能夠從內心裏贊成課題研究,願意參與研究,這是做好課題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做好這項工作的最為關鍵的一環。為此,學校領導經常在校會上倡導師生注重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探索,還多次請專家來校作相關的報告或專題講座,加強研究的引領和指導,促使教師轉變觀念,使廣大教師更加深刻地認識了此研究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同時也明確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從內心接受了課題研究,認同了課題研究。這樣,就為我校能夠順利地實施課題研究打下了較堅實的思想基礎。

2.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明確課題研究方向及重點

在參研教師從內心接受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又布了有關課題研究的理論學習任務。既有集中學習,又有分散學習。主要明確了兩個最根本的問題:

⑴明確在高中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目的和意義。

①自主學習符合新時期新課改的要求。

新課標強調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這是國家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標誌性變化,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變原來單一的、被動的、死記硬背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為自主探究、親身實踐、合作學習的方式;如何着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發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如何着眼於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如何滿足於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形成……所有這些,將關係到課改的成敗,關係到教育的質量,關係到師生的未來生活質量。

②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生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發生教學。”為此,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下,我們應該多采用“合作學習”的形式,激發、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交流合作。

⑵面對新時期的新變化,教師該怎麼辦?

我們認為,教師要轉變的方面很多,但最為重要的是以下兩個方面:

①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師角色。傳統課程模式中的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教師習慣了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把各式各樣的學生按自己的思路“格式化”,最終成為規範的、知識淵博的、但已沒了創造性的所謂合格、甚至優秀的人才。

新課改下,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也將被激活,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也將大大增加。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需要教師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轉變。

②重建教學方式,重構課堂教學

學習方式改變了,也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做出調整。有人説,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對未來教師最大的挑戰。比如研究性學習,學生要進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為“參與者與指導者”的教師首先應該是研究者。這意味着教師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學方式。當教師以知識傳授為重點時,他的基本做法是,分解知識、技能,並有效組織呈現部分甚至整體,學生通過傾聽、練習和背誦,再現由教師傳授的知識,回答教材中的問題。而在探究性課程上,情形則大不一樣。在這樣的學習中,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不斷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

(二)探索研究階段

圍繞本課題,學校組織教師學習相關材料、理論專著,邀請專家來作專題講座,觀看名家名師講座和課堂教學錄像等活動,集中探索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探索如何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重温學習心理學,結合各科課程標準,更新教育理念,奠定研究基石。努力尋求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進行行動研究。

2.探索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培養的途徑和方法根據學校實際,進行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從培養和形成學生的自主能力出發,正確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學形式等,使整個課堂教學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探索和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地訓練經驗,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後勁。

3.探索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對學生學力水平提升的效果力圖通過鮮明的案例、有效的場景、實物資料來反映學生在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上的發展情況。

(三)實施情況

1.以高中課堂為主渠道,以課外活動為副翼,開展教法、學法的改革,探索自主學習的模式

師在課堂上積極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需要、興趣和內在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對意志、學習信念和環境等調控和利用;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思維方法;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營造寬鬆愉悦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提供鍛鍊、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教師共同參與學習和探究,與學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教師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更重要的是積極引導學生當好“運動員”、發揮好“主人”意識,努力參與“鍛鍊”。讓學生在興趣中學會自主,在爭議中彰顯自主,在嘗試中體驗自主,在實踐中加強自主,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習慣和能力。

2.領導、骨幹教師深入課堂,反覆指導。

這一年多,我們針對課題研究的重點,着重探究高中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努力打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學校明確規定,高級教師一學年必須上一節公開的研究課,青年教師一學年必須展示一節公開課,課後集體討論,肯定優點,指出不足,發揚光大。並把此工作作為教師業績考核的一個最重要的依據。同時,學校領導經常深入班級聽骨幹教師、青年教師的研究課、公開課,瞭解他們貫徹課改新理念、貫徹自主學習的實踐情況,及時解決課題研究與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鼓勵教師大膽進行探索,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領導深入課堂,反覆進行聽課指導,教師本身既有壓力又有動力,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改實驗中。

3.示範引路,及時總結

在我們跟蹤聽課指導的過程中,發現好的典型,我們及時要求同組教師或其它學科教師積極啟迪思維,實踐創新,力爭更大效益。為了及時地總結經驗,彌補不足,以便把我校課題研究工作更好地開展下去,學校要求參研老師及時反思,及時調整思維和行為,努力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自覺加強對自主學習的研究與實踐,加強與其他老師的合作、交流,加強對學生的.正確評估,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初步取得的成果

(一)初步改變了課堂教學方式

自主學習的研究與實踐,改變了高中課堂教學的面貌,教學方式產生了變革:一是變被動接受為積極探究;二是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封閉、靜態的講授過程為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式動態教學;三是變學生呆板消極的學習行為為主動的動手、動口、動腦的靈活的學習過程,從而使課堂教學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

(二)學生的素質得到良好培養

(1)自主學習興趣得到一定激發

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強。不管是本班教師還是帶課教師來上課,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學生學習興趣濃,學生主動探索知識、主動學習知識的慾望強烈,課堂氣氛較活躍。近一年多我校各科老師開放的公開課、研究課活動中,學生表現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興趣和愛好,也都獲得聽課領導和教師的一致好評。

(2)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一定培養

好些學生不僅愛學習,而且會學習,他們課堂上善於向老師提問,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有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能力。課堂上,學生不需要老師多講,自己提出問題,通過查工具書,同學之間開展討論,對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3)學生個性得到一定發展

由於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學生學習和交往的主動性、自信心得到增強,他們不僅向同學挑戰,還勇於向老師、輔導書挑戰,課間、課上學生會向老師提出很多問題,甚至對老師的看法、結論、輔導書的答案提出意見。他們喜歡追求與眾不同的答案。然而他們又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時配合默契,有分有合,人人蔘與。不少學生都表現得很自信,人人都覺得自己是成功者。學生的自我組織管理能力也得到加強,每次班隊活動、學校大型的集體活動或課外宿舍、食堂的管理都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策劃管理,充分表現出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而且活動質量都很高。

(三)教師素質得到迅速提高

通過“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研究,一批老師得到迅速成長,由於參與課題研究,迫使教師主動學習有關理論,分析和加工教材,設計“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從而更新了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了教學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使一大批教師迅速脱穎而出,成為教改研究的骨幹。

四、問題與思考

1.主體性教育思想和理論作為現代先進的教育思想,內涵豐富深刻,在實踐探索中,我們對理論的認識和把握有待進一步深入。特別是在學校課程、教學、德育管理中,如何體現主體性教育思想,還缺少深入的思考。我們的研究和實踐者都是一線的教職員工,儘管有不少人有着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工作經驗,但是理論學習和理性思考不夠,這就制約了課題研究的深度,因此要加強學習,提高理論學習的自覺性和針對性

2.在研究的方法上,我們更多地使用行動研究法,強調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總結和提煉。但是,由於教師研究經驗的侷限和平時工作強度的影響,一些同志疏於對研究過程的記錄、總結和反思,一些同志不善於對實踐做理性的提煉,導致一些學科資料準備不夠充分,討論不夠深入。

3.一些老師對學生的主動性引導不夠,學法指導還不夠。一些長期被動接受的學生還需要較長時間的引導和督促。

這些問題,在今後的實踐和研究中要不斷加以解決,一方面我們要加強研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我們實踐探索的信心;另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學習,調整和完善課題研究,提高研究質量,同時進一步尋求有關專家的指導,借鑑同類研究成果,力爭使我們的研究更富有成效。相信我們只要不斷地思考、實踐、反思、探究、再反思、再實踐,我們一定可以使“自主學習”特色課題研究取得圓滿成功。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3

有效教學不僅是個理論層面的問題,更是一個行動研究的實踐問題。新課改的推進離不開教學的主渠道課堂,而當今的課堂教學中又廣泛的存在“學生學的艱苦,教師教的辛苦,導致教學低效的現象,在對個別班級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我校對教與學這對矛盾進行了認真統計及分析,並聚焦課堂,追求到問題的焦點——“方式決定效率”這個真問題,為更好的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確立了通過有效教學的研究,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進而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一、研究內容

上學年末,學校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課題開題後,課題組對課題進行了分解,本年度主要對其中的三個子課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嘗試性研究,“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有效的作業設計”、“有效課堂教學設計”三個子課題通過立項後,各子課題組分步實施,按照子課題研究方案開展工作。

二、研究目的

本課題主要進行“推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行動研究。

其主要目的有:一是研究有效教學策略,建構有效教學課堂新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益;二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建構自己的知識框架和理論體系;三是建構有效教學評價指標和評價體系,科學地將定量與定性、過程與結果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教師的工作業績。

三、研究原則

1、關注學生。

主要表現在:①有效教學必須堅持教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教師要正確處理好與教科書、教學參考書和習題集的關係,即要作到“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②轉變學習方式,強化自主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活動中的主角。③教師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參與者,是評等中的首席。

2、關注發展。

主要表現在:①在教學中提倡“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而奠基。②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品質的發展。③關注教師的發展,我們提倡“在教育教學中享受人生的`真諦”,“濾布與學生一起成長”的新理念。

3、關注過程。

主要包括:①關注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過程;②關注學生思考的過程;③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性格體驗;④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心理承受能力;⑤關注教師的反思過程等。

4、關注研究。

教學與研究同步,教師與學生互動,教師要在教學中深入研究學生的學情、心態和個性特點,學生也要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發現問題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研究過程

在實踐研究過程中,我們一直圍繞將理論學習轉變為教學實踐;將領導牽動研究轉為教師主動研究;將面面俱到的研究轉為有側重點的研究;將普遍關注教學班的研究轉變為重點關注實驗班的研究。本着“以點帶面,以點穿線,以點連塊”的思路,將學校的教師參與研究的積極性和熱情普遍調動起來的基本思路,從以下三個層次展開實驗研究的。

(一)、全面調動教師積極性,推行課題研究。在科研室的統籌安排下、教研組及子課題組分關實施。《有效的作文教學設計的研究》由孫灝老師任組長,楊中華、尹萬雙兩位老師任組員;《有效的作業設計的研究》由趙興聰老師任組長,何翠華、張惠茗兩位老師任組員;《有效的教學設計的研究》由楊富文老師任組長,張紅英、昝鬆蘭兩位老師任組員。

採取的形式有:例會,反思等形式。

1、周例會:

每週利用星期一例會時間,由子課題組負責人選定發言題目,通過各參研成員和各位教師在本週班級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並將實驗深入到良性循環軌道。

各位老師在會上各抒己見,對成果和需要改進的方面進行交流。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由於注重學生的體驗、探索,留給學生充分發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思維得到鍛鍊,情感得到體驗,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由於在學習中重視學生合作技能的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同學發言,有疑問敢在小組乃至全班提出,樂於與同學、老師交流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穫。壓濾機濾布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運用新型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和情感都得到較和諧的發展。

2、反思:

為衞及時改正教育教學中的不足,便於教師及時反思和總結經驗,進行教學、實驗反思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我校的教學反思總是結合研究課、示範課、彙報課進行的,有一次教學研究活動,就必然進行一次教學反思,另外,我們還鼓勵教師經常對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有一位老師在他的教學反思中這樣寫道:當我每一次備課時,都會重新思考這節課我要教會什麼,學生要學會什麼?帶着這個不變的問題,嘗試着一堂堂不同的教學。

(二)、以有效教學研討課為契機,展示課題實驗階段性成果,推進實驗研究。

本次研討課,我校共有實驗班、非實驗班共計15位教師主動展示“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探討的進展情況。全體做課教師圍繞有效的作文教學設計的研究;有效的作業設計的研究;有效的教學設計的研究三個內容展開設計,通過組織全體老師的學習和觀摩,發現在我們的課堂中,教學方式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變了,課堂學習氣氛更濃厚,課堂師生互動增進師生相互瞭解,師生關係也更融洽。”

(三)、定期召開階段性總結會,彙總研究成果,總結經驗不足,推廣實驗研究。

08年4月學校召開階段性總結會,彙總研究成果,總結經驗不足,推廣實驗研究。

本次表彰會共有15位教師代表學校做了有效教學的展示課,由各子課題組長做了各子課題的工作彙報。我們知道,任何教學改革都離不開課堂教學,所以新課程的改革理應根植於課堂。我校立足於基於學生、為了教師、根植於學校的出發點,致力於開展““有效的作文教學設計”、“有效的作業設計”、“有效課堂教學設計”三項內容的研究,通過班科任會診和同課異構磨課活動的校本研修方式開展有效教學課題研究,希望通過我們教學方式的改革進而帶動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實現我校課堂教學的完全有效,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實現辦教師自豪、學生幸福、社會滿意學校的目標。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4

時間飛逝,轉眼間一學期又過去了,我作為課題組的成員,現將本人本學期的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深入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提高研究水平。

一學期來,本人積極參加課題組的集中學習,撰寫學習心得,鑽研理論知識。通過聽課、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通過網絡收集和學習與本課題有關的理論資料,分析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課題研究水平。

二、積極進行課題研究,總結研究成果。

根據課題組制定的研究計劃,本人認真準備課題研究課,及時聽取課題組其他成員的意見,不斷地使自己上的課體現自己的研究意圖。同時積極學習其他成員的課題研究課,博採眾長,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及時總結,認真做好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課題研究課,是教師走專業化成長的最好途徑。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理論水平,促進自己專業化成長,一學期來,我能積極參與課題組的上課、聽課和評課活動。本學期,我上課題研討課一次,並能提前把研討課的教學設計和説課稿上傳到我的博客上,根據課題組教師的意見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課後,我能虛心聽取其他成員的.意見,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總結模式三教學方法研究的點點滴滴。對於課題組其他成員的研討課,我也總能認真聽、認真記,誠懇的評價,撰寫聽課感受。通過評課、上課,我覺得自己收穫很大,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理念。

四、對課題研究的一點思考。

1、研究水平還亟待提高,還要認真學習學習理論知識,不斷給自己充電,提高研究水平。

2、研究還不夠深入,雖然有了些眉目,但還是有些棘手,有時候還會糊塗茫然,思路不夠清晰。

3、由於是參加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研究意識不夠,對材料的收集積累意識不夠,及時總結意識不夠,致使不少工作雖然做了,但沒有留下相應的第一手材料,尤其是學生方面的材料,為後面的總結、分析等工作帶來了困難,這是我們以後要努力做好的。

短短的一學期很快過去了,本學期的課題研究工作已經結束,在今後的課題研究中我將更加深入地學習研究,力求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5

在新課程改革和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都面臨着一個共同關心的問題如何理解把握新課程的精神實質,改變教學方法,落實課程改革的各項目標。由此而提出了一個十分尖鋭的問題教師培訓、學習及專業發展問題。更新培訓觀念,變革培訓模式,提高培訓的質量和實效,是新課程教師培訓一項十分緊迫的要求。校本教研是一種融學習、工作和研究於一體的學校活動和教師行為,無疑成為教師培訓最為有效的途徑。現將我校的校本教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我校校本教研的定位:

橫寨鄉國小有近百名教師,教師年齡結構有點偏老化,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和市區相比較落後。如何幫助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法,革新教學手段是我校課題組面臨的新課題和新挑戰。學校制定了符合我校實際情況的校本教研總體思路以課例研究為載體,推進農村國小校本教研。

二、具體做法:

(一)、加強學習,促進教師業務理論水平提高。

課程改革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師角色,改進教學方法,革新教學手段。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立足開發每位教師的潛能來提高教師的業務理論水平。首先,我們語數教研組每學期推行“六個一”活動。“六個一”即是:

1、每位教師訂閲一份教育教學雜誌;

2、每課時寫一篇教學後記;

3、記一本聽課評課記錄本;

4、新教師與老教師交流教學經驗,師徒結對;

5、每週寫一篇教學反思;

6、每學期上一節教學公開課。把教師的學、教、研結合起來,確立學、教、研相長的學習工作觀。其次是定時間、定內容,有計劃地進行校本教研培訓學習。

一是定時間,為了保證教師有足夠的學習時間,我們語數組規定每週星期二、三下午第三節自習課和課外活動時間為統一語、數業務學習時間,同時鼓勵教師在課餘時間進行自學。

二是定內容,組織學習《新課程標準》、新教材培訓,落實數學教學常規,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策略、方法以及對學生學習方法指導方面的研討,組織教研組之間的教學經驗交流等等。由於學校規定了每週固定的學習時間,因此老師們都能按時樂意參加。通過學習,教師的收穫都很大,新理念,新方法在教師身上得到了昇華和內化。

(二)、弘揚團隊精神,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開展“互幫互學”結對子活動,引導教師間的業務交流。隨着課改的全面實施,大家都變成了新教師,要做好新教材的教學工作,僅靠集體性的培訓、學習、總結交流等途徑是不夠的。幫助教師建立一種合作互助的團隊合作的研討途徑尤為重要。為了儘快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我們語數組積級開展“結對子”活動。“結對子”主要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教學經驗相對不足的年青教師與學校教學經驗相對豐富的老教師的“師徒結對”,以迅速提高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教材把握能力,確保其教育教學水平有質的飛躍。第二種是同年級同科目的“共同體”。這種自主結成的學習對子易於相互間的交流,對校內集體教研活動的遺缺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在同伴互助中,教師們學習與工作有機統一,個人與同伴融為一體。在“傳”“幫”“帶”的作用下,學校青年教師的成長非常明顯,老教師的觀念與教學手段有了極大地提高。例如:陳華萌、李慧、朱家香、羅莉紅、張博等新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僅半年,她們與老教師結為師徒後,課堂教學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理論知識得到了提升,已能自如地駕馭課堂教學,在校際教學過關課中獲得好評。

2、進行課例實踐研究,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我校語數學科組確立“以“課例”為載體,推進農村國小校本教研的策略研究”的校本教研基本活動形式。課例研究主要做法是:教研組內定內容,由第一位上課教師自己備課,上課,教研組全體教師聽課,然後進行集體評課,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進行修改,由第二位教師再進行教學,接着進行第二輪的評課,找出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並進行第三次的教學,最後對本次的課例研究活動寫出反思。通過這種形式的課堂診斷與分析,我們學校的教師們都感到獲益匪淺。例如五年級組的安麗娟老師在贛州市農村遠程教育説課比賽中榮獲二等獎、贛州市農村國小數學體質課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3、專業引領,提升校本教研的質量

在整個校本教研中,我們發現很多教師存在很多困惑。因此,如何讓教學從“他人的有效經驗”中獲得專業支持和成長的養分是提升校本教研質量的保證。我們採用“走出去,學進來”的方法,將本校的一些年輕教師派去資源豐富、教學先進的名校聽名師講座、名師課堂,回來再在本校中開設講座,上展示課,引進他們學的新理念和新教學思想,充實與更新教師的理念,開拓思路,認識和理解課改的真正內涵與實質。例如去江西師大附小、贛州文清路國小、南康實驗國小、南康二小等學校聽課;我們還邀請市教研室郭奕宏主任來校作《如何有效地進行聽課、評課》等講座;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教師們都得到最新的'教育教學資訊,使老師們少走彎路,收益匪淺,在學校舉行的教學課例評比中,人人撰寫課例參加評比。

(三)、加強檢查,保證校本教研的實效性

為引導教師真正進入教研的狀態,而不流於形式,保證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有效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學校語數組採取了一系列檢查考核制度。如“月考”,每月對學生進行一次教學抽查,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反思,同時結合“校長談心”活動,及時探討和調整下階段教研活動的重點;對教學“五常規”不定期檢查,將優秀的教案和課後小結進行展示,促進教師的精細化教學;對教師每月的教學反思進行總結,並進行集體交流,共同探討如何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分享教學過程中獲得的教學經驗和對策。

三、研究進程及成果

1、改變了單一的學習方式,樹立了新型的師生關係。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學生從不適應到逐步適應是一個質的飛躍。這個飛躍意味着學生從單純的“接受型學習”過渡到了新的學習方式和傳統的學習方式的整合,有利於新型人才的培養,對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具有極大的好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去發展、去再創造有關知識的過程,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敢於向現有的知識和結論提出疑問,用自己的研究去發現問題並得出結論,形成了體現21世紀學校教育特點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氛圍。在研究過程中,教師完成了“知識的傳播者、壟斷者”到“求知的引導者、參與者”的轉變;學生也從“知識的接受者”、“學習的被動者”轉化為“知識的探究者”、“學習的主動者”的轉變。

2、注重學科的聯繫和滲透,“融合”學科隔閡,滲透相關知識,注重學科的融合與延伸,創造性地開發和補充了具有綜合性、社會性、實踐性特點的語數學習材料,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形成了新的生長點。

3、學生的素養和學習意識有了大幅提高。

通過各種教學活動的開展,努力創設了與主體相適應的學習環境,拓寬了教學的時空,教給了學生學習的策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感悟、體會、積累,進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使素質教育的理念在學科中落到實處。

4、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學理念得到了提升。以往的素質教育的實踐活動更多的着眼於學生“知識的獲得”,也就是説不太注重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法;伴生於綜合性學習開展而變化的是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將“知識的習得”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指導思想,也就是注重學生的“習”,也就是“實踐活動”。“以人為本、張揚個性、和諧發展”的教學理念得到充分的體現。一年多來,課題組成員有多篇論文在全國、省、市、區論文評比中獲獎,教學能力也得到了鍛鍊,課堂教學效果比較顯著。

四、今後的工作思路

為了使該課題能按照預定的方案、計劃順利實施,我們將根據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優化自主探究學習實驗過程,今後我們將着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進一步蒐集與本課題有關的資料,作為課題實施的理論支撐,用正確的理論支撐教育教學行為。在組織課題組成員系統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基礎上,通過研討進一步完善課題實施方案,並邀請有關專家參加課題開題論證會。

2、對本課題實施及時作好有關數據統計與分析工作(主要通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

3、在實施過程中,切實樹立自主探究教育觀,開放教學時空,開放教學內容,鼓勵教師以研究的方式,自主地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用研究的方法,從自身的學習、生活及社會現實中多渠道蒐集信息,確立研究專題,解決實際問題,來培養問題意識和研究能力。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6

本學期,我校課題組成員在鞏固前期的工作經驗和成績的基礎上,本着“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努力營造課題研究氛圍。把課改與課題研究相結合,進一步加強教育科研。在學校領導和旗教體局、進修校的重視支持下,在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進展,課題組老師做的一些工作具體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更新了教育理念

1、本學期我們學習了課程改革和體驗教育方面的一些理論書籍,學習堅持個人自學與集中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本學期由謝六兵老師佈署課題工作和課題研究學習會5次,學習時開展體驗教育專題交流、討論活動。通過交流研討,增強了教師自覺參與課題研究的意識。

2、結合本校、本人或教育雜誌上的課例,堅持每週寫一張課堂教學案例反思卡,重點對已開發的“教學資源包”在課堂中的有效利用情況進行反思。

二、理論聯繫實際,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1、加強備課管理。本學期在教學常規檢查中,課題組老師不但在深入鑽研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備課,而且,備課要

體現課題的特點,將數學資源有效地在課堂上利用起來。讓課題研究緊緊為教學服務。

2、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精心組織“課題研討課”,本學期由校長牽頭成立由校級領導、教務處成員構成的巡課小組,深入一線,隨堂聽課20餘節,課後組織教師認真填寫對教學資源使用情況登記表,並進行評課,按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進行等級評定,寫出建議性評語。通過優化課堂教學評價活動的.開展,促進進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在實踐中提高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一個“民主、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3、在每次的課題研究課,課題組成員都能認真地參與研討、交流,認真分析課題研究進展中的得與失,共同討論研究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努力尋求解決的辦法。每位課題組教師都積極撰寫課題案例,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

4、國小數學教學資源的開發落腳點要在綜合運用上,要通過開發和使用的互動,才能保證資源的生命力,缺乏一線教師和學生使用的研究,資源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以上是我們粗淺的看法與做法,回顧所作,深思所為,意在鞭策明天,有所為於明天。而成績只是昨天的句號,明天的發展才是永恆的主題,課題研究是永無止境的,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任重道遠,有待於在實踐中努力探索、勇於實踐,不斷提高研究水平。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7

一直以來,我校着力於中學校本課題的研究與開發,並把它作為學校的首要任務來抓。多年來,在學校領導的幫助下,通過校本課程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按課題規劃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行動紮實,已取得一定的階段成果,現將本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課題實施的進展情況

1、完成校本課程由“課”轉為“課程”的思想轉變。在“校本課程目標、校本課程教學內容及實施校本課程的檢測與評估、校本課程對學生和教師發展的影響“等方面構建完善的校本課程體系。自從課題立項後,組織校本課程老師完善校本的課程目標,寫出學期的教學內容及教學進度表和實用可測的學生評價體系,並按照單元整體的教學模式、分成技能、知識、閲讀與欣賞和綜合實踐四個模塊進行目標的設定。注重目標的整體性、層次性、連貫性和階段性,細化到每個學期、每個月,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生學科素養的養成。

2、以行動研究推進課題研究進程課題組成人員每學期上一次研討課,每個月上交一次課程資料包和校本課程的教學設計,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

3、明確了長久目標,穩定了生源老師們的`目標制定越來越長遠,面實施越來越切合學生實際。對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二、初步取得的成績

1、前期的資料收集,為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了依據學期每年、每期、每月針對課題研究計劃開展的活動資料都為學校課程的系統開發提供了依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解決了教學目標不明確的問題課題立項前,有些學科教學目標脱離學生實際,缺乏操作性;有的教學目標過於籠統空泛,不具體;有的教學目標面面俱到,沒有側重點,怎麼樣將課程目標轉化為具體的、可操作的課堂教學目標,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和前期的培訓,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初都制定期初目標和每節課的課堂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使課堂變得更有方向,課堂效率也提升了。3.建立了適合終身發展的學生評價體系面對以前校本課程教學評價過於簡單,不能全面考查學生的能力的問題。評價本着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原則,要求校本課程的開發的各項活動前都有活動的設計、過程及全面的課程評價規劃。制定能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機制。

三、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説每年我們都為校本課題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論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但理論素養還有待提高,校本課題研究的內容的展現形式,學生學科素養髮展體系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完善。急需專家的現場指導和專業引領,對我們的研究做出適時評價,為我們研究指明方向。另外,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着以下幾個更為突出問題:

1、課題研究的落實還不夠深入實際。

2、有些過程性資料保留得不夠完善、不夠齊全。

3、課題研究進展緩慢。

4、課題研究體系還待於進一步完善。

四、今後的工作思路

1.積極發展教師的素養,推進課題研究的深度在原有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深入,對課題研究狀況進行回顧和反思,對在過去的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適當調整研究方向,使課題的研究目的逐步更加明朗,充分認識自己課題研究的意圖,從而為課題研究的深入打下紮實的基礎。

2.建立課題研究管理力度建立校本課程管理機制,按學科特點及教學情況分為特色課程、專業課程及興趣課程,提高教師參與研究的積極性,使研究工作紮實開展下去。

總之,校本課題研究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任務,需要長期的努力探索和探究。我們相信,只要大家不懈的努力下去,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8

一、 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科研教育思想。

1、 學習區教科室下發的“小課題管理”方案。

2、 提高認識,加強學習,通過學習我們發現:

開展小課題研究讓老師們更有責任感,更懂得總結和反思自己的 教育教學,更能夠創新。可促後來的老師少走彎路,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 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將小課題研究融入到老師們的日常教學中。

“科研學校”一直是我們辦學指導思想,為使我校教師小課題研 究工作真正落實到處,我們在加強教師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計劃性,加強指導性,幫助老師們將小課題研究的範圍縮小,題目小,貼近工作實際,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學中,真正達到了為老師減負增效的目的。 教師們把小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與每週學校的校本研 訓相結合,請專家指導,老師們先根據小課題研究方向進行備課,教學設計分為存在問題,解決辦法,然後相簽上課,其他老師會針對上課老師研究的課題內容進行觀察式聽課,認真記錄下來,聽課記錄:研究發現,研究反思,將研究現象進行分析,評價,研計交流。 最後,每位小課題研究教師進行案例分析,寫下課題研究反思等。 學校教師小課題研究始終堅持以下原則:有計劃——有觀察—— 有實踐——有反思(修正)——再行動。(就這樣在常規工作中反覆進行)

三、 抓好過程管理,做好階段性總結,健全課題管理檔案。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質量。

抓好過程管理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自己存在的許多不足:

1、 市區課題,小課題研究項目,內容繁多,現在也在考慮是否能讓老師們將市區課題研究與個人小課題研究有機結合起來;

2、 小課題研究初見成效,教師開展小課題研究貼近自身的教育教學,老師覺得有興趣,有親切感,願意去做,一部分中青年教師脱穎而出,成為學校科研工作骨幹,撰寫論文,案例以及優質課競賽都能取得好成績。

但小課題研究剛剛開始,我們經驗不足,缺乏管理好方法,我們也在思考,能否健全課題管理,健全教師檔案機制,每位小課題研究教師都能根據自己收集到的實驗材料按時做好課題小結,並將過程資料歸檔。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9

教育科研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學期,我校的課題研究工作在區科研部的指導下,已進入了深入研究階段,並取得了一些成效,現將一年來的課題研究工作做一個簡要回顧總結。

一、規範管理,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科研教育思想。

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調動教師全員參與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科研促教研,我們要求每位教師每月堅持自學,並做好3000字以上的學習筆記。同時要求每位教師每月撰寫課題研究案例、教學反思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積極參加省、市、教育學會組織的科研論文徵集工作課題研究培訓活動,拓寬自己的研究研究思路。

二、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將課題研究融入日常教學中。

“科研興校”一直是我們辦學指導思想,為使課題的研究工作能真正落實到實處,我們在加強教師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計劃性,着重要求教師們將課題研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中。

(1)我校組織教師按照課題實施方案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各課題小組結合學科特點從多元角度拿出方案並認真實施。

(2)教師把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繼續圍繞課題進行小課題研究活動,小組成員間相互聽課,研討交流。

(3)由課題組統一領導,落實好本學期的實驗研究工作。學校科研室跟蹤指導,帶領各小組不斷修正補充完善。

(4)每位課題組成員每月上交案例分析、課題研究反思等。

(5)本學期學校開展了“青藍杯”青年教師課題課教學大賽活動,青年教師結合學校的'研究課題進行教學大賽,相互交流學習,推動了課題研究的進行。

2、我校將“小課題研究”活動納入常規工作當中,已開展多年,以學年組為單位的“小課題”研究活動,有效的促進了老師香胡交流和提高。

3、積極進行課題研究構築有效生命課堂。有效的教育、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每位教師的追求,也是我們教育科研的最終目標。教研與科研相結合是教育科研發展的必然趨勢。積極圍繞“有效生命性”這一主題開展教科研研究。我們精心研究備課教案;要求各教研組能結合理想課堂的構建,針對教學中的困惑、難點確定教研主題,然後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了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説課、上課、聽課、評課、反思等研討活動。

三、抓好過程管理,做好階段性總結,健全課題管理檔案。

管理需要效益,管理出質量。教育科研工作必須有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

就科研工作制度而言,本校從20xx年起開始制訂有關教科研工作的規章制度,並逐年修訂、補充、完善。確保了我校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

我們每位課題成員都能根據自己收集到的實驗材料按時做好課題的階段性總結。學校及時總結並將過成材料歸檔。

四、課題研究初見成效。

我校的課題研究雖然開展充分顯示了它的生命力,收到了顯著的成果。教師們的教育觀念更新較快,特別是一部分中青年教師脱穎而出,成為了學校科研工作的骨幹。我校以省、市、縣級的徵文活動為契機,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投稿。許多教師把自己在教學中收集到的點滴寫成論文並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論文評比。我想,只要我們為之努力,爭取了,我們才有可能得到豐厚的彙報。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10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一學期又接近尾聲,其實,本學期的時間很短,也難怪不知不覺就要結束了,回顧本學期的工作,在課題研究方面,還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績。下面就簡單的小結本學期的課題工作。

一、制訂計劃,加強落實

開學初,根據學校課題組計劃制定個人課題研究工作計劃。並在工作中圍繞本學期“各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課題研究工作的`中心任務,積極落實。並取得很好的成績,本學期是課題研究的中心階段,課題研究成果,已經初見彌端。

 二、提高認識,加強學習

本期來,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首先加強課題組教師的理論學習,本學期我校理論集中學習,通過理論學習使我們的課題研究有知識支柱,使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有明確的方向,認識到課題研究是學校工作的頭等大事。

 三、本學期課題研究成果

本學起初,我校進行了五個課題的研究,並在研究中有針對性的加以總結。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工作:

1、學習教育理論,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

2、每月按時參加學校的課題集中研究學習,並認真撰寫學習筆記。

3、跟蹤觀察學生個案,並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在課堂和課後積極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質。每月都在詳細做好觀察筆錄。

4、每月及時把科研進展情況和個案分析進行總結在課餘和休息時間,以便課題組老師們共同探討,互相學習溝通。

 四、做好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課題研究課,是教師走向成功的開始,我能積極參與上課、聽課和評課活動。本學期,課題組進行了説課評課活動,在每次的活動中,我都能認真學習、記錄,和課題組的老師座談,交流,並把評課意見上傳到個人博客上。在評課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收穫很大,學到很多新的理念。本人雖只是課題組組員,但能夠按時參加課題組活動,並按時完成為課題組任務,每月參加一次小組會議,積極發言,並在月末及時上交課題組各項資料。

本學期的工作已經結束,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遇到很多問題和困惑,在今後的研究中也會遇到的困難和艱辛,但我們堅信,憑着堅忍不拔、永不放棄的執着精神,在以後的研究中一定會取得更令人滿意的成績。

  城關鎮解放國小

  何建紅

  20xx、6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11

在全校教師在操場上熱鬧地進行籃球賽的時候,我卻靜靜地坐在教導處的電腦前,花了兩個小時,絞盡腦汁,終於準備好這份發言稿,發現學校門口的木棉樹開花了,心情特別美好。課題研究經驗介紹各位領導,各位校長:您們好!

這些年以來,我校在教研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回顧我們走過的科研興校之路程,感觸良多,主要從一下幾方面與大家交流,以便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樹立科研興校思想,正確認識課題研究的重要意義

“向教育科研要質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教育事業要發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對於推動教育改革與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學校教育要發展,就必須改革;學校要改革,就必須研究。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對改革傳統的教育體制、教育思想、教學方法起了較大作用,研究成果為學校各學科的綜合改革提供了寶貴的實驗數據和可供借鑑的研究方法。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已經成為中國小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趨勢。對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探索、研究和實驗,有助於揭示教育規律,解決教育問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説,課題研究水平的高低,決定着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幅度。重不重視課題研究,是衡量一個校長是不是具備科學意識和現代教育觀

唸的重要標誌。

二、全面開展課題研究

我校一直貫徹“科研興教、科研強師”的教育科研工作發展理念,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科研方法,主要方式有:骨幹示範、專題講座、案例剖析、自主反思、研訓結合??把學校專題培訓與教研組培訓、教師自培自練結合起來;把課例與研討結合起來。“課題驅動”是我校最重要的教研形式。全方位地開展課題研究,全面提高全體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我校近幾年立項研究了各種學科各種等級的課題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課題任務的一線老師達到65%,在課題內教師共同承擔責任,羣策羣力完成任務,實現在互動、合作中成長。

已經結題的有:xx主持研究的中央教育研究所舉辦的'《語文自學輔導教學實驗》課題。在這個課題研究中,xx主任在課題實驗中總結的經驗論文《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獲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論文評比三等獎,陳秀芳主任還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評為“語文自學輔導教學實驗”先進個人。姚秋紅老師的課題研究論文《國小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評為三等獎;我校xx等教師組織開展研究了課題《語文教學與人文素養的培養》。課題組被市評為優秀課題研究組。課題實驗的教師的論文發表在《肇慶教育報》;xx老師主持開展的課題《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探索》被縣評為一等獎,她的研究論文《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探索與實踐》發表在《家庭與健康》雜誌。xx老師主持的英語課題《國小英語教學中形成

評價的實踐研究》已經通過了結題審批,她的論文獲得了課題研究三等獎。xx校長主持、xx老師與xx老師參與研究的國家級體育課題《學校家庭對學生體質的侷限》現在,我校各學科各教研組正在研究着的課題有

語文組的三個課題:一個是由xxX校長主持的課題組研究的省級課題《國小語文教學審美化從理論到實踐的研究》這課題已經研究了三年,準備在今年的四月結題。xx主持的課題組研究的省級課題《怎樣創設口語交際的情景》也進行了兩年。緊跟着由xx主持的國家級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之經典誦讀與學生素養的培養》課題研究進入了緊張的實施階段。

德育組今學期由xx持開始了《國小班級文化建設》課題的研究與探討。在去年,我校綜合組由伍尚泉主持開展了《信息技術應用於國小學科教學的績效研究》也正順利地開展。由xx主持、xx老師與xx老師參與研究的國家級體育課題《學校家庭對學生體質的侷限》也進入了結題階段。xxxxxx三個課題研究員被評為全國研究先進個人。

三、我校的課題指導工作經驗

在我校教研工作中,要抓好課題研究工作,就是真抓實幹,做到“四個到位”。

第一是認識到位。認識正確是前提,要轉變思想,更新觀念。使每個教師認識到課題研究是通過研究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有助於激發教師的自主意識和創造精神。讓每個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題研究組中。

第二是領導組織建設到位。領導重視是關鍵,要實施“一把手工程”。校長擔任課題組負責人,學科帶頭人擔任學術指導、各處的中層幹部、年級組長擔任課題主持人,建立龐大的科研隊伍。

第三是科研經費到位。對於學校開展的課題,需要訂閲研究輔導資料,需要邀請專家指導等需要的經費,學校想辦法籌集。例如:學校開展的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需要訂閲一批《國學小叢書》,《口語交際》課題需要訂閲專用的口語交際課本,參加研究的教師要辦理課題研究資格證等都需要經費。學校對課題組都會給予極大的支持。

第四是理論與實驗結合到位。我們課題組每開展一個專題的研究,都要組織教師學習理論,掌握有關的資料,以便能夠更好地開展實驗活動,僅僅掌握理論還不行,要組織教師通過課堂對所提出的觀點進行實驗,進行考察檢驗,並且不斷地總結更新,在實踐中探索出一系列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通過理論總結我們造

就出一支具有較高理論素養、掌握一定研究方法、能高質量地實施新課程教學的教師隊伍。我們學校對積極總結教育理論,發表論文的教師給予獎勵,並把教師的研究論文編輯成冊,供教師交流學習。

五、課題驅動下取得的驕人成績

課題研究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與教學能力,使教師在研究中探索出可行有效的教學方法,並且大力地把這些有效方法宣傳交流。所以,這幾年,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連續幾年我校學生在畢業競賽中都取得好成績,在全縣排在第一名,去年畢業競賽中,我校有121名學生取得優異成績。幾年來我校學生參加全國奧林匹克英語竟賽、市的數學通訊賽、語文讀寫通訊賽、電腦繪畫比賽、全國徵文比賽等各項競賽中都取得優異成績。還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骨幹教師。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教學科研任重而道遠。素質教育呼喚紮實高效的教育科研。在漫漫長路中,我們全校教師將會更加勇於創新,積極探索,為培養新時代合格的人才而孜孜不倦。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12

哈城學校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哈城學校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前置性作業設計的作用》我校課題組成員以新課程研究與實踐為背景,立足我校語文課教學實踐的實際,以一線教師及國中學生為實踐研究主體,運用多元綜合研究方法,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上探討總結以生為本的國中前置性作業設計教學的研究。按課題組規定,已完成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的部分研究任務,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xx.9—10月制定子課題,制定計劃,保證研究工作正常開展xx學年第一學期初,我們根據日月中心學校課題方案《前置性作業設計的實踐和研究》,結合學校語文教學實際制定了子課題《前置性作業在教學中的作用》和方案實施學期計劃,明確了學期研究的內容和重點:

1、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設計理念。

2、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

3、改進國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二、—12月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

課題的實施是課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具體工作中,我校是這樣實施課題研究的:

1、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個人的持續學習能力是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提高課題組的專業素養和理論水平,我們課題組的老師利用教研組活動時間和課餘時間認真研讀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的專著《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春天》

等有關滲透生本理念的書籍,並利用互聯網大量閲讀有關以生為本的教學設計等論文及書籍。在閲讀的同時,我們及時做好摘記和讀書札記,必要時在組內交流讀書心得。這種學習既豐盈了我課題組的理論素養,又提升了以理論為指導教育實踐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2、教學相長,反覆研磨各級各類研討課、公開課,積極探索並嘗試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活動,以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一年來,在這個課題的`引領下,我組成員抓住每一次機會,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積極承擔各級各類公開課的做課任務,積極發現自己潛在的優勢,並在與別人的比較中找差距,揚長避短。如陳永生老師和馬子清的《生本課堂在實踐中的廣泛性》研討課、受到好評;xx年9月、10月、xx月、我課題組成員到東峽、二中、波行、和平等中心學校去觀摩學習生本展示課並聆聽該他們講述的有關生本理念,通過幾次的經歷與學習,發現我校在以生為本課堂教學設計的模式和操作方法上有自己的一些獨到的見解,同時還存在不足。我們課題組嘗試從以下幾方面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

(1)在設置前置性作業上下功夫,構建高效課堂。

新課程改革中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都要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是最為重要的,而預習即是一種良好的自主學習方式。要想讓學生真正學好知識,教師就要精心設計前置性作業,有效指導學生預習。設計前置性作業,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理念,是藉助於課程資源的整合、學習

方式的變化和課堂實施手段的優化而實現提高教學效率的根本路徑。學生到底該預習什麼?怎樣預習?作為教師,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要認真鑽研教材,研究學生的實際,才能設計出利於學生操作、利於促進課堂教學的前置性作業題。在設計預習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不要過低也不要過高,應注意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精心選擇,合理取捨,通過有效的預習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

要構建高效課堂,我們提出要設計好前置性作業,教師編寫前置性作業時要堅持如下幾個原則:一是基礎性原則。即教師根據課標要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選擇初級和中級目標,緊扣教材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設計前置性作業。二是自學性原則。即前置性作業的情境創設要便於學生自主學習的進行,按課本知識的前後順序編寫,問題設計避免對教材內容的過難或過度整合,以便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可在某些知識點間搭設階梯,儘量降低自主學習內容的知識跨度。三是方法指導原則。即前置性作業中要明確提出預習方法,加強學生的自學方法指導,每個問題都要提出明確的自學方式和方法。四是自學反思原則。即前置性作業的設計要能體現學生的質疑問難,多用問題式設計,在多問、巧問上下功夫,促進學生自我反思。

(2)在教學活動設計上下功夫,構建高效課堂

一是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活動”,讓雙邊活動取代滿堂灌。教師在設計每個活動時,要明確設計這個活動的目的和意圖是什麼,落腳點以及活動的價值在哪裏。活動的形式和過程,一定要為教學的內容和目

標服務,在進行課堂活動設計時,教師必須認真鑽研教材內容,理清教材的重難點,明確每一節課需掌握的知識點。課堂學生活動設計的教學策略有:

①學生活動可以是探究活動,也可以是深入思維的討論活動;

②學生能完成的內容,要設計成學生活動;

③設計的學生活動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有難有易;

④設計的學生活動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⑤設計的學生活動要環環相扣,引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的主動性;

⑥學生活動要多樣化;

⑦設計學生活動時,要精化教的過程,細化學的方式。同時教師在採用活動化教學方式時,要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在深入瞭解學生的興趣、需要、經驗和能力的基礎上,設計出適合本班學生的活動方案,使“活動”為實現“目標”服務,從而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

(3)是組建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展示與交流中學習。要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功能,分好小組是前提。合理構建學習小組,既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實現學生羣體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智力狀況、性別、心理素質、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然後按照“異組同質、同組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每個小組4—6人為宜。其次要指導小組成員合理分工,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然後教師要在合作學習中參與到學生當中,指導學生學習合作技能,盡好“主導”的職責,時刻關注各小組探究方向,防止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演變成為“好學生講,後進學生聽”的小組模式,去幫助學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學習策略。小組

合作學習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什麼都是小組合作學習,要根據學生和教學的需要而組織進行。內容簡單的不用小組合作學習,內容較難的要先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再組織小組合作。

(4)是充分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高效課堂的精髓主要體現在學生的課堂展示中,課堂展示是學生學習交流的平台,既包括小組討論後學生在黑板上的書面展示,也包括學生登台講演和學生互動、質疑過程中的各種展示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創設活動情境、問題情境,給予學生表達、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自主動手、動腦、動口,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解決,感受成功的樂趣,使學生真正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成為學習的主人。展示過程教師要敢於“利用”學生,實現學生自身能力差異的資源共享,真正達到“兵教兵”、“兵練兵”、“兵帶兵”、“兵強兵”的效果。

3、不斷反思,提升專業素養。

反思與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方式,教師在實踐中的提高很大程度決定於本人對實踐的反思,決定於是否善於不斷在總結經驗中提高自己。在教學中我們課題組重視二度備課(學科性質決定了我們所任班級較多),在課後及時將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和缺失進行反思並隨筆記錄,重新整理設計教案;重視自已“照鏡子”,通過重現自己的課堂實錄,對課堂上一系列具體的行為和課堂情景進行分析和評判,找了其中的成敗得失,尋求改進教學行為的方法策略和措施;撰寫教學隨筆,要求教師把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比較深刻的體驗感受

寫出來,可以是成功之筆,也可以是失意事件。教學反思為教師搭建了實踐與理論相互溝通的橋樑,積累了教育智慧,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

一年來,我們課題組的教師在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感觸頗多:“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如同一股春風,讓師生感受到別樣的精彩。

1、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強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了,教學方法變得多樣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得到了體現,師生關係更加民主平等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在與日俱增,教師們能夠創設有效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善於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前置性作業教學設計研究。

2、具體成績:

(1)、每位老師寫出了研究計劃

(2)、每位研究成員寫出了各自的特色案例

(3)、每位研究成員寫出了總結性論文一篇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13

優秀的學校文化是優質學校的靈魂,是優質學校重要的生命根基。學校文化是一種不可替代的、無形的、潛藏着育人價值的課程資源,這種課程資源的科學開發,是每一所學校深化教育改革,打造學校品牌的主導取向和重要內容。過去多年裏人們一般只對高校的學校文化研究感興趣,卻淡化對待中學的學校文化研究。比如:提及北京大學,人們自然會想到蔡元培,他在“兼容幷包”的廣闊、自由的精神空間裏,創造出全新的北大文化。即以“科學與民主”、“個體精神自由與獨立”,“重新估定價值”的懷疑主義精神與“囊括大典,網羅眾家”的寬容、博大胸懷為核心的新的世界觀、新思維、新倫理、新方法、新學術、從而為北京大學適應新的時代變革提供了新文化理想、新的價值體系、新的想像力與新的創造力。再如:人們談起清華大學就能想到他的學校文化,“嚴謹治學、精於學術”使得清華大學能成為國家的學術中心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學。美國的哈佛大學是世界最負有盛名的大學之一。他的學校文化集中體現的“與柏拉圖相知,與亞里士多德相知,二更重要的是與真理相知”,這也充分體現了探求真理的大學精神。英國的劍橋大學,建校近800年,培養了60多位偌貝爾獎得主,他的學校文化賦予個體以學術自由,使他們能夠追求自我的理念、思想。她遵循“自學、獨立思考”的教育方針。

然而,中學特別是全國有影響力的中學,她們在構建自己的學校文化同時,往往是過多的是繼承,“有繼承才有發展,學校需要風格,風格來源於傳統,傳統需要創新”。面對新的世紀,面對已經推廣了的高中新課程,學校文化的重新思考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高中新課程已經從2xxxx年全面啟動研製,2xxxx年的高中新課程的實驗推廣,到2xxxx年的已在14個省市的逐步推開。至此,我國21世紀的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已經形成。新課程的總的目標是: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突出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協作的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圍繞這個新目標,現在的高中,特別是省級重點高中,應該重新思考學校的文化定位,文化體系,文化構建。在育具有何種素質的人的層面上需要研究與實踐。

學校文化的建設,要根據自己學校的歷史與現狀,研究學校文化產生髮展的規律,遵循學校文化建設的原則,定位自己的文化核心。從學校層面來看,現代學校文化建設一是打造學校品牌,二是對學校進行改革。從課程層面來看,現代學校建設旨在促進學生真實的發展,而不是虛假的發展,既要有顯在課程(這種課程是指有目的的、有計劃的、有組織實施的各科教學和課外活動),又要有潛在課程(這種課程是相對於顯在課程來而言的,在需要通過正式的課程來實施,而是通過無時不有、無處不再的學校的物質環境、精神文化氛圍和人際情景,例如:校舍建設、教學設備、校貌、校園精神文化、教學禮儀、校訓、校紀、校規、校風、教風、班風、學風以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人際關係等,對學生身心發展和人格健全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課程育人目標的實現)。只有將顯在課程與潛在課程一道構成相得益彰的學校課程範疇,才會積極推動學校課程育人目標的實現。二是從學校現代化發展的角度來看,學校現代化發展的核心和最深刻的內涵是人的現代化,而人的現代化最終體現為教師與學生在生存和發展方式上的現代轉化,其實質是現代學校文化的建設,即根據新課程要求對現代學校文化進行反思和批判,重建一種與學校和人的現代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學校文化。

目前,現代中國小都面臨着複雜的文化生態環境,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新的課程與舊的教學方式等的矛盾衝突,使學校面臨着複雜的文化價值選擇。在這種背景下,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就顯得日益突出。從文化學的視角來看,首先,現代學校文化建設應該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在此基礎上,形成優秀的學校文化,孕育優秀的學校教育,使學校文化成為凝聚學校羣體成員的重要精神力量,成為學校發展的強大內驅力。其次,現代學校文化建設要遵循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一般來説,文化的發展要經過文化認同、文化融合、文化重構三個階段,現代學校文化建設也不例外。第三,在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關注文化創新,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使學校文化充滿活力。只有將高中新課程理念與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結合起來思考才能真正探究出現代學校文化的內涵、機制、策略、途徑等,才能給中國小構建現代學校文化提供新的啟示。

一、本課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及重要觀點

課題“高中新課程下學校文化體系的重建與研究”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在新的課程背景下重新對學校文化進行思考,構建適合新高中課程體系的學校多元文化體系。從基礎教育的高中階段思考對人才的素質培養,特別是對高中學生素質的發展的研究,對培養學生以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對待人生和介入周圍世界的研究,學校文化應該包涵的重要內容等等。着手研究的主要內容及重要觀點有:

1、研究普通高中學校文化建設的原因

學校現代化發展的核心和最深刻的內涵是人的現代化,而人的現代化最終體現為教師與學生在生存和發展方式上的現代轉化,其實質是現代學校文化的建設,即根據新課程尺度對現代學校文化進行反思和批判,重建一種與學校和人的現代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學校文化

2、探究普通高中學校文化建設的機制和策略

準確把握時代和現實社會給學校教育提出的深層或前沿問題(核心是人的生存和發展問題),進而確立現代學校文化的核心價值和主導文化精神,是現代學校文化建設必須首先面對和解決的課題。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的途徑,在於立足於實現人的發展這一核心價值以及理性與人本的主導文化精神,對現在學校文化模式的非現代因素進行反思和批判,並以此為基礎,對已有學校文化的挖掘、改造和重建。在現代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研究處理好如下一些矛盾:(1)、學校文化的超越性與社會文化的制約性之間的矛盾。(2)、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3)、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矛盾

3、研究普通高中學校文化建設的途徑

在於立足於實現人的發展這一核心價值以及理性與人本的主導文化精神,對現在學校文化模式的非現代因素進行反思和批判,並以此為基礎,對已有學校文化的挖掘、改造和重建。形成基礎教育階段高中的校園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網絡文化和課程文化等體系。實現現代學校文化的核心價值,那就是實現人的發展,形成這所學校所特有的一種新的生存方式、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反映這所學校生活在行為層面、制度層面和價值層面的整體特徵。

4、研究普通高中高品位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體系。它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有着特殊的功能,對學校實現素質教育目標有着獨特的作用,是課堂教學、常規教育無法替代的。校園文化建設應以物態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創新文化建設為主體,從主體着眼,正面突破,構建特色校園文化,推動素質教育的穩步實現。

5、研究普通高中學校課程所體現的文化

6、研究學校文化整合應由哪些方面構成?

7、研究就一所學校而言,對學生影響最大、最長久的是什麼?

8、研究高中學生的學習態度、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

9、研究高中新課程下的學校自我發展的主題

10、研究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的精神文化等

11、用整合的策略研究學校文化整合觀、主導價值觀

12、研究管理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校園文化的形式與內容等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1、建設學校文化的主要思路

一所學校,應該有諸多的建設和發展目標。學校環境建設,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能力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硬件規劃,道德思想強化等,所有這些內容都不應該離開最重要的基礎,即學校文化建設。它是在多維變化的過程中,通過辯證批判的取捨,經過提煉和昇華,形成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學校精神和方向,它能促進整個學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等變革,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和創造意識,是成為學校培育現代人所具有的獨特財富和資源。

建設學校文化的主要思路是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行為實踐為主要形式,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讓一批批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發展和完善並留下鮮明的文化特徵。學校教育如何構建新的學校文化﹖憑空製作顯然不行,把各種"流行"拿來拌成"文化色拉"同樣不行,讓各種文化輪流坐莊,或"只取其一,不及其餘"也不行。在我們看來,可以採用的合理策略是整合。利用高中新課程的理念整合學校、社會、文化的元素。為完成這一整合和重建的艱鉅任務,我們認為,至少要討論三個不同層面的問題:第一,學校文化整合的策略。第二,學校文化整合的主導價值觀。第三,學校文化整合的主要方面。整合過程的基本步驟有,首先需要明確學校文化的主導價值觀,它是社會發展需要的主導價值觀在學校領域內的特殊表現。然後是構建學校文化的總結構,在總結構框架清晰的基礎上,再來勾劃每一方面、層面的框架和內容。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怎樣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實現新的文化追求。這是一個由部分到整體、由內容到價值、由靜到動的生成過程。學校新文化的生成最終必將促進學校教育的整體改造。

2、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行動研究法:

圍繞研究目標展開教育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修正方案、調整目標,使研究工作卓有成效。例如:德育模式的行動研究。一是要注重主體性的'德育模式,着眼以學生個體為中心,倡導學生自主管理,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在學生常規德育管理產生實效的基礎上,學校積極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活動,讓學生參與制度制定,參與管理過程,參與評定結果,使他們產生了責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了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學校樹立以人為本、科學管理的理念。從早鍛鍊到課間操、眼保健操,從早自習到晚自修,從寢室、食堂到教室,從勞動衞生到紀律,到處都可以有學生參與管理的身影。二是實踐學校、家庭結合的德育模式。

(2)個案研究法

利用實驗方法,從點到面,從全方位進行學校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把校長、學生家長、教師和學生都吸引進來,定期開辦家長學校,改革家長會內容和形式,邀請專家、學者做報告,老師向家長介紹成功的教育案例和方法,使大家得到清新、實用的德育理念和措施,統一思想,統一行為、統一價值觀,形成優秀的學校文化。

(3)整合法

整合學校資源,創建優秀的教師文化。一是要為教師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保障一定的物質條件,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給予優秀教師充分的鼓勵,為優秀教師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讓教師有能力維護自己的精神家園,培育教師的人文精神。二是加強專業實踐的參與式培訓、行動研究和個案研究,讓教師在具體化情境中提高教師追求事業的精神和能力,使其自覺研究教學行為規範等。三是拓寬教師專業發展的空間,給教師創造機會,增加機遇,讓其才能得以展示。四是倡導教師新的專業生活方式。如鼓勵教師集體教研和體驗交流,堅持教學日誌和軼事記錄、整理,建立專業成長檔案袋等。使教師成為“重精神、不計較名利、以學習者自居、對人有信心、樂於助人、擇善而行、不怨不尤、情緒穩定、自律自強、有使命感”等10項特質“文化人”形象,促使每一個人能夠在自覺的層面上不斷完善自己、不斷超越自己,創學校管理文化的新亮點。

(4)調查法

在每一個年級段設計不同的學校文化管理模式,並採用問卷調查式進行課題研究,探究適合學生自身發展的校園文化管理模式。

(5)文獻法:

瞭解學校文化的研究動態。瞭解高中新課程帶給學校發展的變化狀況。正確理解"新課程理念"的內涵及其對學校文化產生的影響,從而運用正確的觀念指導課題實踐工作,提高課題研究的科學性。

(6)經驗總結法:在實踐中對已經獲得良好效果,並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教育活動進行回溯研究,做出系統總結。

(7)教育比較法:在時間跨度、級段之間進行縱向比較,在同年段不同班級、同類羣體之間進行橫向對比,提煉有説服力的理論證據。

三、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一)現實基礎和歷史條件

1、現代化的教育環境

校園佔地338畝,建築面積達7、6萬平方米,總投資2、2億元。生活污水處理生態型、草坪灌溉天然節水型、沿河駁坎親水型、校園綠化自然型。環境佈置獨具匠心,七島六橋,亭台水榭,設施先進,環境幽美。融生態型、園林式、現代化為一體。

2、歷史上,我校德育有着優良的傳統。

浙江省温州中學創辦於1902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源遠流長。歷史上,本校就是浙南地區傳播民主思想和革命火種的基地之一。着名校友鄭振鐸、謝文錦、盧聲亮等人就曾在校園、浙南大地留下了光榮的革命足跡。一代又一代的後學者繼承傳統,用行動踐行着學校的校訓——“英奇匡國,作聖啟蒙。”優良的傳統是温州中學得天獨厚的優勢。

3、近年來,我們的學校文化已經初具框架。

⑴學校文化科學化建設。側重文化隊伍、德育手段、學校文化目標的研究,形成的主要觀點有:全員參與學校文化建設。堅持“一個核心,兩種教育活動,三個實施渠道”的文化體系(90年代初提出)。學科教育文化滲透(1992年在全省教研大會上經驗交流)。“四度”的德性育人目標:潔度(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強度(堅強的意志)、量度(與人相處的雅量)、韌度(承受壓力的能力)教育的德育目標。校園文化建設分三個層面(校集體、班集體、自然羣體)實施。分層次班集體建設,高一年級段為“形成班集體”,高二年級段為“鞏固班集體”,高三年級段為“優化班集體”。

⑵學校文化制度化建設。強調文化管理、文化載體、規章制度的規範,形成的基本觀點有:

學校文化、校長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校園文化五位一體。鮮活的學校文化的載體有利於學生主體性意識的覺醒。健全的規章制度是學生教育活動的制度保證。

⑶學校文化多樣化建設。在學校課程、學科滲透、校園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嘗試,形成了以下幾點認識:學校課程(顯在課程、潛在課程、認知教學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需要深化。學科中的文化滲透,教師的文化意識和自身文化素養有待提高。校園文化對學生人格的薰陶具有重要意義。

⑷學校文化特色化建設,主要有“班名命名”活動、學校活動班級承辦制、學生社團建設、學校網絡電台等。

(二)保障措施及研究力量。

本課題由省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温州市名校長、温州中學校長鬍海帆負責,胡校長曾負責過的兩項省級規劃課題研究,《把探究式學習納入高中正常教育過程的實踐與研究》、《以成“人”為目標的德育模式研究》都已經順利結題,並獲市級科研成果二等獎,課題組成員多數參與省級課題研究,積累了課題研究的經驗。學校各處室將盡力做好本課題的協調、管理工作。學校在財力、人力、物力上將為本課題的順利開展提供方便和幫助。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14

一學期來,我們在區科研部的指導下,在學校的直接領導下,以課題研究為抓手,以課堂為陣地,開展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規範管理,加強學習,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水平。

規範管理。教科學習經常化。注重引導教師結合學科教學,學習教育科研理論及新課程理論。

為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課程提供理論支撐,為拓寬教師理論學習的渠道,組織教師“走出去”認真學習,同時堅持“請進來”的方略,邀請教育科研的行家來校做專題講座。校本研究制度化。校本研討校級活動形式多樣,結合課改要求,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每週有活動、有研討。有以增強課題研究實效為目標的課題研討活動,有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目的的聽課、評課活動……每學期全校性教育科研活動四次,每月各級各類課題組至少活動一次。

教科室與教導處協作,十分重視課堂教學研究,學校開展“集體備課”“創建研討課”等活動,教師的教研活動均體現了新課程標準,課堂教學質量得到顯着提高。領導以身作則,帶領全員參與。姜校長科研意識強。

儘管工作繁忙,他帶頭搞課改、做研究、寫體會文章。他結合本校實際主持市級“xx”規劃課題。老師們在他的帶領下,結合教學實踐將本校承擔的研究課題滲透於學科教學之中,聯繫課堂教學寫出了篇篇膾炙人口的文章。

科研室在校長領導下積極工作,發揮了研究和管理的職能。學校將教育科研列入了整個學校工作計劃並有必要的經費投入,制定並實施了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獎勵條例,學校有比較完備的科研檔案。促進了教師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抓立項課題的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育人功效的創新實踐研究》這一課題已經進入關鍵時期,我們將該研究課題有機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主要在以下五方面進行了探索:

第一,要使學生理解學習的目的,明確學習的目標;

第二,結合新課程標準,將課組織得新穎有趣;

第三,激發學生的成功感,要使全班學生包括待進步生都能獲得成功;

第四,開展學習競賽;

第五,及時反饋、正確評價、適時進行表揚和獎勵。把這些探索分解到了各個年級中的學科之中,收到了成效。

另外,我們還圍繞課題研究,加強教師學習和培訓工作。提供書目,要求老師自學,並寫讀書筆記;請專家來校講課,學習課改理論,使教師改變教研觀念;提供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的機會,定期對教師進行集體培訓和分科培訓,如專題講座、教學研討會、經驗交流會、案例分析等,培訓的內容傾重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引導教師通過對自身現狀的`分析,制定自我發展規劃和每年學習計劃;幫助教師建立個人成長記錄袋。

三、做好了常規性的業務工作。

1、做好了全校教師的組稿和推薦工作。本學期,全校老師在市級以上投稿科研論文20篇。

2、為總結提煉教師的研究成果,分別編輯了校科研探索報、教師論文集、教育教學案例、研究成果專集等。

3、加強了科研室的自身建設。一是加強了自身的理論學習,帶頭學理論、寫文章;二是網上交流探索學習;三是做好了相關資料的彙總和上報工作。

總之,我們將課題的研究與學科教學、德育教育、創建工作等有機整合,以科興教,改觀了學校面貌。教師通過教育科研加快了專業成長,教師們的業務水平在整體上有了很大提高。

學校課題研究總結15

一、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媒體的運用、資料的收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通過一兩次的全員培訓,就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把新教學理念落實到課堂中,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那麼如何利用校內有限的資源對教師進行校本研訓,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擺在農村國小面前的一個課題。探討新形勢下建立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重大意義和理論、實踐價值。一方面從理論層面上研究“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基本內涵,基本特徵等,建設“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從實踐層面研究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地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校本教研的方式等,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的教學思想

學習意義的獲得,是每個學習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信息重新認識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因為新知識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

2、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認為,需要是人類內在的、天生的、下意識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後順序發展的,滿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勵因素等。

3、新課程標準:可以説,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基本素質要求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靈魂,也是整個基礎教育課程的靈魂。

課程標準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基本依據,但並不等於課程標準是對教材、教學和評價方方面面的具體規定。課程標準對某方面或某領域基本素質要求的規定,主要體現為在課程標準中所確定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因此,課程標準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它規定了各科教材、教學所要實現的課程目標和各科教材教學中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規定了評價哪些基本素質以及評價的基本標準。但對教材編制、教學設計和評價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如教材編寫體系、教學順序安排及課時分配、評價的具體方法等),則不做硬性的規定。

三、相關研究綜述

目前,全國上下各級各類學校都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並對校本教研的形式內容等進行着積極的探索,但大多未形成一種模式。校本教研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產物,它不是對過去的教研製度的否定,而是對過去教研製度的改進和完善。校本教研不僅是一種制度,同時也是一種理念、一種策略和一種方式。作為一種理念,校本教研認為學校不僅是學生成長的地方,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場所。教師應發揮自為作用,以研究者的姿態去解決課改中遇到的問題,與新課程一起成長。作為一種策略,校本教研要求學校利用現有教研資源,整合多種教研力量,構建學習型組織,形成高效教研場,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作為一種方式,校本教研要求專業人員加強服務,深入學校,與教師形成平等、合作的夥伴關係,發揮專業引領作用。教師要加強反思,形成與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共同構成新型教研文化。

四、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本課題的研究,旨在探索農村國小在規模小、教師老齡化嚴重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並形成一定的模式;全面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效開發校內資源,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大面積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確定校本教研的模式

1、集體備課式。在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時間裏,分學科對每一冊教材進行分析(利用教參中的光盤進行集體分析),讓每一位教師對每一單元的內容在整個學段中的地位有個整體的認識。鼓勵教師用電子化備課,對學生遇到的學習困難及時地記錄在教案中,教師只有在主戰場上親自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磨礪,才會詮釋新課程理念,才能探索合適的教學策略。這種教研模式使教師在教研中必須去深入地觀察、分析、比較,並提出個性化的意見,下一位教師才能有針對性的設計出新的教案。

2、同課異構式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核心環節,是教師教研的主要陣地。青老攜手同上一堂課,進行公開教學,風格各異的教學設計,給全體教師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種教研模式促進教師積極參與,有利於課堂教學的創新,從不同的教師教學風格中學到東西,促進教師更快的成長。

3、反思評課提高。反思分為課反思和周反思。課反思是教師在一堂課結束後,對本節課進行反思,以廖廖數語將自己的體會記錄在教案上;周反思是結合自己一週的經歷進行自我反思,並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師自我提高途徑,因為教師本身只有通過自己主動、認真、深入地去思考、去探討,才能使自己的分析能力得到鍛鍊,才能使自己所接觸到理論、新理念得到內化,也只有這樣我們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構建校本教研模式的步驟20xx年的3月份開始,用12個月的時間組織教師分析教材,並發動教師到各教育網站上搜索本冊教案作為參考。同年級的課任教師對教案進行整理,並在課堂教學中予以實施。

在課題實施的一年時間裏,以教帶研開展我校的教研活動。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同課異構”實踐,舉辦家長開放日,推行家常課、推門課等活動。將教師教育過程的實錄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在教研活動中形成中心發言制:即確定研討的專題,由1-2名教師重點準備並且主講。教研組先後確定了一系列專題,教師們輪流準備着不同的.專題,通過查找資料、學習內化,闡述新觀點、新理念,與大家共同交流與探討,達到了拋磚引玉、資源共享、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邀請專家舉辦科研系列講座;教師們帶來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專家引導、集體討論、共想對策,把問題化為全新的方案帶回課堂實踐的培訓方法。通過專家的引領和共同的探討,提高自我診斷的能力,由此更新自己的觀點,形成新的教育思路。

把教師送出去,參加省市縣舉辦的各種形式的骨幹班,學習先進經驗,提高業務能力;在校內組織教師觀看“農遠工程”的錄像;開展校內的“青藍工程”老年教師和青年教師結對,互幫互學;抓住和蕭山勁鬆國小結對的契機豐富校本教研的內容和形式。

鼓勵教師承擔實驗課題。我們做法是:骨幹教師每人牽頭承擔一項市縣課題的研究;一般教師均要參加課題組,承擔一項課題研究任務,實現了每位教師都從事教學實驗研究的要求,促使每位教師走教學上教研道路。

六、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3月至6月)

(1)蒐集資料,擬定課題研究的提綱,並組織力量進行論證。

(2)撰寫課題研究的總體方案,擬定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和目標,健全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組內分工,明確各自職責。

2、實施階段(20xx年6月至20xx年2月)

(1)理論學習。課題組教師全面收集、查閲有關理論和相關資料。

(2)實踐研究。結合校本教研的開展,提出策略,提高實效,撰寫專題論文。

3、總結階段(20xx年3月至5月)

(1)完成研究資料的整理,寫出研究報告。

(2)研究成果的及時推廣,鞏固成果,並做好後續工作。

七、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1、我校有着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學校有着健全的教科研考核機制。每位教師都能主動地投入到校本研訓當中。我校先後被評為省示範性學校、省校本教研示範校、市教科研實驗基地、衢州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2、課題組成員都具有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組長邱常廷老師是國小高級教師,負責過多項縣級課題的研究。組員孫保增、劉松田、閆秀梅都是學校的的骨幹教師,主持過多項市縣課題的研究。

八、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組長:邱常廷全面負責,設計方案撰寫報告組員:孫保增具體操作,資料收集劉松田具體操作,資料收集閆秀梅具體操作,資料收集九、教研課題如下:

(1)如何養成學生集中精力聽課、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2)如何讓優生學好,又讓差生跟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