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1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31W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1

本節課是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聲現象》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第一課時,是學生後續學習人耳如何接受聲音、形成聽覺知識的基礎。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15篇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二個方面內容,一是聲音產生的原因,二是聲音傳播的介質。首先,教師播放幾種不同的聲音,引起學生探究聲學知識的慾望,同時揭示研究主題。然後,通過聲帶振動發聲、音叉振動發聲的活動,引導學生初步體驗聲音產生的原因。由於學生在國小階段,已經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所以在設計“聲音的產生原因”活動中,並不是按照“建立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交流討論”的常規探究步驟,而是注重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自主選擇儀器去體驗不同物體發聲時確實在振動,並能夠初步運用科學語言和表達技能説明實驗現象。

其次,師生通過多種教學形式,有老師的演示(聲音在水中傳播)、有學生的'動手操作(聲音在空氣中、固體中傳播)、有觀看視頻(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去感受觀察、記錄、描述、分析的學習經歷。接着,師生共同討論分析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

最後,我在上課的每一個小環節最後,讓學生例舉生活中的事例證明聲音在固體中、空氣中、水中能傳播,讓他們用所學的知識加以解釋,進行知識點的鞏固;每一個小環節讓學生進行小結,進行知識點的整理。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2

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從其教學組織形式來説,可分為教師的演示實驗、學生邊學邊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學生課外實驗四種類型。如何進一步弄清各類實驗的特性和作用,並把它們和諧起來,使它們在培養學生能力上發揮最佳功能,則是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就國中物理邊學邊實驗教學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邊學邊實驗教學是指在教師指導下,讓全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去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用實驗方法探索物理知識能力的過程。這種教學形式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邊學邊實驗,時間可長可短,靈活機動,與學習新課結合緊密,不一定需要正規的實驗室,也不需要寫正規的實驗報告,很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一般都很好。因此積極創造條件,開設這類教學實驗,對於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能力無疑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認真做好學生分組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較好手段,是國中物理教學中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很重要的一環。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課堂中的演示實驗是教師為學生提供感性認識材料的過程,它無法代替學生自身的學習活動,教學中如果把教師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邊學邊實驗,既能使學生對實驗獲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學到物理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這是國中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改革。同時我們又發現,在學生物理分組實驗中,常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學生多,儀器少,實驗中常出現“男同學搶着做,女同學怕動手;成績好的積極做,成績差的旁邊坐”的傾向;二是由於國中學生實驗能力差,學生對實驗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師忙於協助學生排除故障,師生完全處於被動狀態,以致無法達到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採用邊學邊實驗的形式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邊看書、邊實驗、邊思考、邊討論,以物學理,能較快地掌握物理知識。由於邊學邊實驗課不同於學生分組實驗課,其教學形式如上課,一般不允許隨便走動,互相抄襲,每個桌上都有一套儀器,“逼”得學生人人動手、動腦學習,容易糾正學生實驗中出現的不良傾向,有利於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邊學邊實驗起到了演示實驗與學生分組實驗的綜合作用。邊學邊實驗教學是融知識學習和實驗操作為一體的課堂教學過程,能夠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主要原理為:

(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動手、動腦、討論、講述、小結,教師肯定和讚揚學生的認知情況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議,使學生及時認識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極大地鼓舞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增強了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了直接學習動機。

(二)高思維密度的課堂教學能促進全體學生智力發展。

邊學邊實驗教學能促使學生在一堂課上有較長的有意注意時間,並能積極、主動、充分地開展思維活動。思維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產生的,感性認識不僅是思維活動的源泉,而且是思維活動的`依據。教改實驗結果表明,在課堂教學中,採用邊學邊實驗和問題討論等方法,讓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動筆、動口進行學習,使各種感官受到刺激,能夠改變大腦的興奮點,延長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並促使大腦對各種感官傳輸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形成概念。因此,邊學邊實驗教學的課堂思維密度是比較高的。

我們曾以“物理課上最容易引起自覺學習的事”為題向學生作過多次調查,結果表明,正是我們主張採用的問題討論、邊學邊實驗、表揚激勵等方法最容易引起學生的自覺學習。

(三)邊學邊實驗教學提供了較大的知識信息,使學生獲得較多的知識。邊學邊實驗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能給學生較大的知識信息,使學生獲得較多的知識。信息論指出:課堂教學中的信息傳輸過程一般屬於有干擾的情況,邊學邊實驗教學利用“動手、動腦、動口、動筆”等多種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減少由於干擾失去的信息量,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較多的知識。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3

首先通過課本9-26和圖9-27中所示的兩位同學做功快慢的比較出發,自然的引出功率的概念,以及功率的公式和單位;並通過給出人、一些動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進一步幫助學生認識功率概念和對功率單位“瓦特”具有較多的感性認識。還通過信息窗關於機器名牌中標出“功率”這一參考數據的介紹,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功率”這個概念的實用價值和意義。

本節內容有:怎樣比較做功的快慢;功率的概念;測算功率。功率的概念是本節的重點,功率的單位是本節的`難點。本節教學方法有討論、實驗、講解等,但以討論為主。在本節教學中,首先要組織學生分析討論課本圖9-26、圖9-27所提供的實例,總結出判斷做功快慢的方法:若做功相同,比較做功的時間;若做功的時間相同,比較做功多少。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4

由於本節知識感性的東西較多,單純靠講解是不可行的,必須加進大量實驗探究,通過探究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來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對聲音特性的理解。比如,由於音調與頻率的關係,由於大多數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教材安排的齒輪實驗可讓學生在課後用自行車後輪轉動來實驗,我在課堂中補充了用硬紙片劃疏密不同木梳的`探究實驗,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音調與振動頻率的關係,同時對頻率概念的引入和理解也會起到良好的效果。當然還可以增加讓剛尺振動發聲,探究振動快慢與音調的關係、響度跟振幅的關係等。

教學中,我認為聲音的分散程度對響度的影響有必要讓學生知道。通過探究知道在實際生活中,也常常通過減少聲音的分散,來增大聲音的響度,使知識與實際生活真正聯繫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真正做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由於音色是聲音的三要素中較為複雜的概念,教材中只是簡單指出了聲音有這個特性,我們在課堂上只要讓學生知道音色由聲源的材料、結構以及發聲方式等因素決定,因而也就沒有必要深入探討了。

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用示波器將不同物體發出聲音的波形圖記錄下來,從另一角度區別聲音的三要素,而且還能通過波形圖進一步掌握振幅、頻率的概念,也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另外,本節教學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區別科學用語和日常用語的不同,讓學生知道物理術語的嚴謹性、科學性。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5

本堂課教學時間足夠,30分鐘可以完成;主體內容昇華和凝華的概念,生活中的現象以及應用。

昇華和凝華概念,主要是生活中學生即使看到過或者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他都不一定知道這是昇華或凝華,因為是否有中間狀態液態是本節需要突破的知識。

昇華定義用碘來做,先鋪墊碘的熔點(113攝氏度左右)和沸點,然後再利用熱水(開水最好)做碘昇華實驗。效果比較明顯,能看到碘蒸汽,但試管中看不到碘的固態。(用碘加熱,比實驗室現成的裝置感覺更有説服力)

凝固實驗,可以利用剛才加熱的碘,放入冰水中,但現象太快,學生是否能看到液態的碘不得而知,固態碘顆粒倒是很容易看到。

我另外做的一個實驗,水蒸氣的凝華現象。將冰塊和鹽混合(主要是得到低於零攝氏度的水),也可以直接凍冰鹽水。我用的.冰塊和鹽混合,放入金屬盆中或易拉罐中,在盆的周圍看到明顯的霜。肯定不是水凝固的冰。老師可以先做鋪墊,冰是一塊塊的透明的,而本實驗現象看到的白色的小冰晶。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6

1.本節課是學生學習光學的第一節課,做好章節引入非常重要。這節課學生例舉了很多生活中的光知識,興趣昂揚,體驗生活,熱愛生活,熱愛物理。

2.整節課始終貫穿用光線研究光的傳播,通過教師示範,既培養了學生畫幾何光路的能力,又養成畫好光路的習慣。課堂上學生積極動腦、動手、雙手積極配合。這與老師課前吩咐帶足學習工具密切相關。

3.對摺射定律的得出,書本上一筆帶過。這節課教師採用探究式教學,分析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定性關係。並回顧光學研究歷史過程,從測量得數據到得出結論經歷了一千多年……,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科之間聯繫的重要性,從而樹立學好數學和物理的.決心。

4.由於是第一節光學課,要滲透學習幾何光學的思想、方法,同時這節又是重點內容,內容有多,在應用上時間顯得太匆忙了。所以課堂上要好好把握時間分配與上課節奏,課件和實驗要做好充足準備。最好在這節課前先安排一節課,複習一下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及其應用,在應用中初步滲透畫好光路的思想方法。這樣這節課專門學習光的折射、折射率及它們的應用。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7

質量及其測量歷來是物理教學的重點,一方面由於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和其測量是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學習密度的基礎。

《質量》這節課的學習目的是: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單位;知道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的改變而改變;掌握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我的教學過程設計是:

1、學習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單位。

2、認識托盤天平的結構。

3、講解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4、課堂基礎習題過關檢查。

一節課下來教學內容多,師講得多,學生處於被動地學,課堂教學效率低。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基本技能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覺得這一節課應該分為兩課時來上。對於托盤天平的使用,因為現在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配有説明書,所以在學習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時,先讓學生先閲讀課本討論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嘗試用托盤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師點撥實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在課堂上把學習主動權、思考權、發現問題權還給學生,師起到引導和點撥作用,這樣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學過程中會發現:學生邊玩邊學,學習興趣很高,課堂學習效率高。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8

《光的折射》這一節是物理實驗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三節的教學內容,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學現象,是理解透鏡成像的基礎,同時又是解釋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光的折射現象學生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培養學生密切聯繫實際,運用科學知識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習慣和能力,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節課牢牢把握“興趣”這個學習的原始動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樂於學習,樂於探究。以魚民插魚眼睛受騙,演示鉛筆在水中彎折、錯位引起學生集中注意,順勢引入折射現象,然後激光演示儀演示光的折射路徑,在感受中發現並提出問題,進入探究之旅,最後以美麗的海市蜃樓和神奇的傳説收篇。整個流程處處有樂趣,徹底甩掉了傳統物理課堂生硬枯燥的面孔,給學生以親近,充滿趣味的感覺,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

本課也有其獨特的難點:1、插在水中的鉛筆不同的位置觀察有不同的現象。很難解釋清楚2、光路可逆不好做3、分析實驗證據時藉助課件,學生不能很全面的總結,需要老師有規律的引導。4、畫光的折射光路圖解釋水中的物體看起來升高了,一部分學生很難理解。

利用多媒體並畫光的折射光路圖解釋水中的物體看起來升高了,例子有:碗中的銀幣,水中的魚,水池底變淺等,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9

最近剛剛上了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這兩節課的內容。這兩節規律、概念特別多,還有要畫的圖形多。一開始上課俺就知道這一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雖然我也佈置了學生課下預習,但是大部分學生是不預習的,所以在課堂上我儘量給學生時間讓學生去記,但是又不能給學生“很充足的時間”去記,因為課堂時間是有限的,還必須完成本節課的內容,因為在我們辛集中學,課下沒有學習物理的時間,只能在課堂上完成相關的教學內容,因為我們辛集中學的課下時間分的是在太細了,老師又是在太賣力了,學生沒有課下預習的時間,沒有預習的課堂別説高效,能有點效果就不錯了,這嚴重的違反了教育規律。

通過兩節課的學習,很多同學對於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鏡的成像特點都背不過,更別説應用了,光路圖畫出來,問題實在太多了,並且是大面積的,有的班甚至是全軍覆沒,沒有充足的時間是不可能練好的,但是時間有限,好無奈。再就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對一些實驗有的做了演示,有的到實驗室做了學生分組實驗,但是學生對一些實驗步驟記不住,每一步用到了什麼器材,怎麼用的,需要觀察什麼現象,需要記錄哪些實驗數據,通過這些現象和記錄的實驗數據能説明什麼問題,即能得出什麼實驗結論。都用心去記,不想動腦思考,實驗更是掌握的一塌糊塗,因為我對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經常考的內容,書上沒有答案的我都整理了、印發給了學生,但是在學生哪裏成了廢紙一張,不去背、不去記。教師盡心去教,但是學生不用心去學,怎麼才能保證教學效果和教學成績呢?

最近剛剛上了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這兩節課的內容。這兩節規律、概念特別多,還有要畫的圖形多。一開始上課俺就知道這一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雖然我也佈置了學生課下預習,但是大部分學生是不預習的,所以在課堂上我儘量給學生時間讓學生去記,但是又不能給學生“很充足的時間”去記,因為課堂時間是有限的,還必須完成本節課的內容,因為在我們辛集中學,課下沒有學習物理的時間,只能在課堂上完成相關的教學內容,因為我們辛集中學的課下時間分的是在太細了,老師又是在太賣力了,學生沒有課下預習的時間,沒有預習的課堂別説高效,能有點效果就不錯了,這嚴重的`違反了教育規律。

通過兩節課的學習,很多同學對於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鏡的成像特點都背不過,更別説應用了,光路圖畫出來,問題實在太多了,並且是大面積的,有的班甚至是全軍覆沒,沒有充足的時間是不可能練好的,但是時間有限,好無奈。再就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對一些實驗有的做了演示,有的到實驗室做了學生分組實驗,但是學生對一些實驗步驟記不住,每一步用到了什麼器材,怎麼用的,需要觀察什麼現象,需要記錄哪些實驗數據,通過這些現象和記錄的實驗數據能説明什麼問題,即能得出什麼實驗結論。都用心去記,不想動腦思考,實驗更是掌握的一塌糊塗,因為我對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經常考的內容,書上沒有答案的我都整理了、印發給了學生,但是在學生哪裏成了廢紙一張,不去背、不去記。教師盡心去教,但是學生不用心去學,怎麼才能保證教學效果和教學成績呢?

最近剛剛上了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這兩節課的內容。這兩節規律、概念特別多,還有要畫的圖形多。一開始上課俺就知道這一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雖然我也佈置了學生課下預習,但是大部分學生是不預習的,所以在課堂上我儘量給學生時間讓學生去記,但是又不能給學生“很充足的時間”去記,因為課堂時間是有限的,還必須完成本節課的內容,因為在我們辛集中學,課下沒有學習物理的時間,只能在課堂上完成相關的教學內容,因為我們辛集中學的課下時間分的是在太細了,老師又是在太賣力了,學生沒有課下預習的時間,沒有預習的課堂別説高效,能有點效果就不錯了,這嚴重的違反了教育規律。

通過兩節課的學習,很多同學對於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鏡的成像特點都背不過,更別説應用了,光路圖畫出來,問題實在太多了,並且是大面積的,有的班甚至是全軍覆沒,沒有充足的時間是不可能練好的,但是時間有限,好無奈。再就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對一些實驗有的做了演示,有的到實驗室做了學生分組實驗,但是學生對一些實驗步驟記不住,每一步用到了什麼器材,怎麼用的,需要觀察什麼現象,需要記錄哪些實驗數據,通過這些現象和記錄的實驗數據能説明什麼問題,即能得出什麼實驗結論。都用心去記,不想動腦思考,實驗更是掌握的一塌糊塗,因為我對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經常考的內容,書上沒有答案的我都整理了、印發給了學生,但是在學生哪裏成了廢紙一張,不去背、不去記。教師盡心去教,但是學生不用心去學,怎麼才能保證教學效果和教學成績呢?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10

百色市會考的國中物理評價制度從百分制改革為等級制(A+、A、B+、B、C+、C、D制),物理實驗教學表面看被放在更為必要和重要位置,更注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然而實際中,學校為提高C+級率(我縣是被田陽高中錄取的等級)而安排課程,教師為A+級率(被市高中錄取的等級)而教學,學生只為語數英(450分)三大科而學習。物理實驗教學便出現以下現狀:

1.多年來,會考實驗內容都是以筆試的方式在試題會考,從沒有到實驗室裏去考學生的操作,導致了目前只“講實驗”而“不做實驗”的現象。

2.老師把實驗講的滾瓜爛熟,讓學生***記硬背實驗器材、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並未讓學生真正到實驗室裏實際操作,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實驗課難以開展。

3.教師多媒體採用虛擬實驗來替代真實實驗,因為虛擬實驗的功能全、成本低;實驗速度快、效率高;可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

4.實驗教師由後勤工作人員替代,使本來就十分繁重的教學任務讓教師們無暇顧及實驗課。

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腳踏實地上好實驗課非常必要。

一、認真備課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教師,一説上實驗課就鬆了一口氣。認為實驗課好上,學生喜歡上實驗室,積極性高,因而不認真備課,或者説不知道怎樣備實驗課。有的教師甚至沒有教案就匆忙上實驗課。其實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真正上好實驗課很不容易,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的。

上實驗課應當和其他課一樣備好課,寫好教案。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提前預做實驗,以便取得第一手資料,懂得每一個實驗的關鍵,這樣才能取得主動權,做到心中有數。許多老教師,雖然講課多年,每個實驗在他們心中瞭如指掌,但是他們每次上課前仍要認真預做。因為時間條件變了,因素也隨着變化,只有預做才能做到萬無一失。為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做好實驗,上課前檢查每一組儀器也是應該做的一項工作。而不少教師認為這是實驗員的事,不予重視,結果實驗開始了,才發現有的器材短缺,有的儀器不能使用,致使一部分學生做不成實驗,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檢查每組儀器一定要認真,首先從數量上及規格上檢查,其次看每一件儀器是否能用。考慮到實驗的過程中有出問題的可能,還應有一些備用器具,以便及時補充更換。

二、要求學生預習實驗

提倡學生預習實驗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不能停留在一般的號召上,要佈置預習提綱,且要採取多種方式檢查預習情況,逐步做到不預習不準進實驗室。例如,可採用提問檢查,進實驗室前檢查筆記等形式;也可以把權力下放到小組長,由他們檢查後彙報。對於無故不預習的學生,可採取停做實驗先預習,課外補做實驗的辦法。這樣要求幾次就逐步走向正軌了。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實驗課上,應抽取適當時間,講清儀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發生的故障,點出本次實驗的關鍵所在,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排除故障。這樣能減少盲目操作造成儀器的損壞,又能使教師不陷於被動地解答學生的問題之中。

例如,電學的很多實驗都用到電流表和電壓表,而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連接方法及正確讀數又是學生比較難掌握的,這就要講清它們的基本原理、在電路中的

連接方法以及量程的判斷和選用。鼓勵學生勤於動手做實驗,敢於動手做實驗。對於可能出故障的幾種情況,啟發學生依靠自己排除故障。這樣引導,學生反映收穫大,遠遠不止學到一點知識,更重要的是鍛鍊了自己獨立工作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老師也擺脱了因排除故障而導致的忙亂,有了指導學生的主動權。

在實驗課上,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要認真觀察學生實際操作的全過程,仔細分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教師是在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過程中進行教學工作的,工作的重點,不是一般的講解和輔導,而應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個別指導。特別對於基礎薄弱、動手能力差的學生,要耐心指導,引導他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指出努力改進的`方向。

以上從幾個方面談了對於上好國中物理實驗課的一些看法,對於上好物理實驗課來説都很重要,但我個人認為,其中觀念的轉變更為重要,起決定作用。觀念的轉變一般指教育決策者和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的轉變。現行的教育體制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深,功利性教育還有一席之地,導致老師在課堂上講實驗,學生課下背實驗,以應付考試,節省資金。這樣就違背了科學規律,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結能力都得不到提高,培養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人才。只有教育決策者的教育理念轉變了,評價體制轉變了,一線的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方法才會跟着轉變,回到科學、理性的軌道上來。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11

八年級物理對學生是一門新的課程,剛接觸到這一門課時,學生往往有新鮮感,表現出了較大的興趣。但很多學生只停留在興趣上,或者時間一長,很多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所以在物理教學上,我得出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多做實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更有主動性,而這方面教學方法起着很關鍵的作用,多種教學手段的應用,會使課堂更有趣!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學校以有的條件,儘量多做實驗。在研究光的色散現象時,我利用三稜鏡讓同學們觀察白色光的色散現象。我還從生物實驗室借用了試管,讓同學們研究敲擊裝有水的試管時,到底是不是空氣的振動發出了聲音。還有,在講究凸透鏡的習題時,我利用實驗室裏的凸透鏡讓學生們自己觀察,並總結實驗的結果。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加深了同學們的印象、和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課外,我還要求同學們利用身邊的材料,自己多做物理實驗。在學習色光的三原色時,我就要求同學們,利用自制的放大鏡(裝有水的圓形塑料瓶)觀察自己家的電視機的顏色,是否是由紅、綠、藍這三種顏色的色光組合而成的。

二、讓同學們學會觀察,多觀察

首先,我上課時儘量多做演示實驗,讓同學們仔細的觀察。並積極的思考總結實驗結論。對錯誤的結論,並不是馬上指出,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是課堂上的演示實驗,畢竟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卻是很多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多聯繫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並表揚那些善於觀察,對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仔細觀察過的學生,加以表揚,以鼓勵同學們多去觀察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並用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問題。如果沒有學到過的知識,就通過自己查閲資料,同學間的相互討論,還有問老師來解決。讓同學們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物理的樂趣。

三、盡要讓學生自己去調查物理知識的應用

看看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有哪些例子。通過學生自己的參與,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將我們所學的知識,再用來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噪聲,同學們可以利用我們所學過的減弱噪聲的三個環節來控制噪聲。也可以利用回聲,來估測一些生活中的距離。這樣,同學們既可以將理論應用於實踐,又會加深同學們對知識的熱愛,對擁有知識的自豪感,也進一步加深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四、不要讓學生對物理產生恐懼感

剛接觸物理,在帶給同學們新的知識的同時,也讓有些同學產生了恐懼。教師要了解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狀況,要求他們寫物理總結,及時瞭解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向。對感到物理有困難的同學,及時進行問題的解決。不讓他們的困難和疑惑,越積越多,從而感到物理很難,一點都不懂。從而逐漸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

總之,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如何時刻提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是每一個老師,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思考的的問題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12

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重力有模糊的認識,但重力的概念比較抽象,因此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如:蘋果落向地面,水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等動畫,很自然的引入課題。使學生直觀的理解物體所受力的施力物體可能是地球,方向應該是指向地面的,這既能方便引入新課,又能降低學習重力方向時豎直與垂直的區別。再通過實驗,探究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信息窗中的閲讀材料,有利於加深學生對重心與穩度關係的'理解。

通過視頻、課件、實驗演示,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歸納出重力的大小和質量的關係,不僅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通過自制重垂線的過程不僅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也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將科學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的意識,正所謂物理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

本節課的創新點:給學生出示預習提綱,讓學生先獨立自主學習,可掌握大部分的基礎知識,再小組討論找出本節課的疑難問題,實質上也就揭示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小組實驗和自制重垂線來突破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需改進的地方;學困生回答正確時,要及時的給予表揚和鼓勵;語言上也讓學生多説、多總結,積極打造優質、高效的課堂。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13

20xx年12月25日,星期二第三節課,作為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健康課堂的研究與實驗》的子課題《構建多種健康課堂的基本流程和模式框架》課題組成員之一,按課題組的安排,我在學校物理實驗室講了一節健康課堂的入門課——《測量物質的密度》。在評課中,課題組的成員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爭論的焦點是數學、物理、化學這樣的理科學科是否適用導學案,而起因則是因為我的這節實驗課課堂與導學案完全脱節。

原來這節課的導學案我是照抄照搬現在九年級同事的本節導學案的(原導學案附後),今年八年級啟用新教材,而九年級教材沒變,導致八年級第六章與九年級第十一章內容相同,我僅僅作了簡單的修改。結果在課堂中出現了下列問題:

1、雖然有導學案,但是我和學生們根本沒用一秒鐘,導學案形同虛設,從而導致課堂中自學導學、交流協作、展示激勵、深化引領、鞏固拓展這些環節沒有做或體現不出來。因為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能用天平和量筒正確地測出液體(鹽水)和固體(小石塊)的密度,而事實上學生在自學導學上就耽擱了太多的時間,有很多學生10分鐘只填寫了兩個空,我問了他們,都説自學導學部分太難,看不懂。最終我為了保證教學重點得到落實,而不得不硬着頭皮連自學導學這一環節都擱置了,更加不談展示激勵了,因為這時很多組實驗根本就未做好,展示什麼呢?

2、課堂中難點未能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是學生能分析出所測物質的密度偏大(或偏小)的原因並及時更正,有三個組測得的鹽水的密度大於2g/cm3,有一個組測得的小石塊的密度小於1 g/cm3,這樣的結論很顯然都是錯誤的,但由於時間所限,只能由我簡單講了,學生沒有用實驗驗證,似懂非懂。

3、沒有有效的展示激勵的措施。在教學中,面對着12個小組,我只能一組一組地巡視,做的好的説一聲好,做的差的指出不當之處,組與組之間無法進行對比,沒有交流,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究其原因,是因為備課時沒有備學生,不該利用三年級的導學案,不是這份導學案不好,而是學生不同。八年級上學期的學生剛剛接觸到物理,不説很多實驗器材不知如何使用,也不説如何來設計一份誤差最小的實驗方案,僅僅是這個物理實驗室也是學生第二次進來,這樣狀況的學生怎能與九年級的學生相比呢?這節課的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痛定思痛,我接受了蘇校長的建議,重新設計了一份導學案,又邀請課題組的成員於12月28日(週五)在我帶的另一個班講了這一節課,效果得到課題組成員和學生的一致認同,我也自覺滿意。這份導學案有如下特點:

1、自學導學、交流協作、展示激勵、鞏固拓展部分都大為簡單、簡化,都緊緊扣住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絕不拖泥帶水,做到了在有限的時間裏達成教學的三維目標。

2、創新了展示激勵的方法。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實驗結果記錄表格(如下圖所示),只記錄12個組所測得的最終結果(鹽水的密度和小石塊的密度),而且説明誰先測出來誰先填寫表格,前三名的和單個的'都會獎分,能夠找出其他組錯誤之處的組或個人也給予高額的獎分,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對個別的落後組也是一種激勵。這種簡單的做法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驚人的效果,得到了課題組所有成員的肯定。

組 別

鹽水的密度(g/cm3)

小石塊的密度

(g/cm3)

組 別

鹽水的密度(g/cm3)

小石塊的密度

(g/cm3)

一組

七組

二組

八組

三組

九組

四組

十組

五組

十一組

六組

十二組

3、教學的重點突出,難點得到突破。由於導學案主要體現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而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思考、合作、交流。例如我在設計時預想到學生在設計試驗步驟是會有幾種方法,但在實際上課時,發現學生的試驗方案有很多種,這是我上課之前沒有想到的,學生在討論方案時,各抒己見十分活躍,全身心投入到方案的討論之中去,對學生的這種探索精神,我十分感動,我也給了他們充分的展示機會。另外第六組所測得的兩個物理量怎麼測都偏小,這時組長要求我給他們換一架天平,換後,他們一下子就測出了正確的結果,真正體會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避免了單純炒冷飯的尷尬境地,讓學生感到有趣、有得,從而真正達到學習的目的,我也及時稱讚了他們。

從這兩節課取得的迥異的效果來看,導學案作為採取引發式教學的一種媒介和手段,能讓教師水到渠成地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和管理好自我情緒,否則就會回到原來填鴨式教學的老路上來,因而可以得出結論:導學案也非常適用於物理的教學。只不過每一節課的導學案都要教師自己動手編制,要花費大量的精力,要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在教學中還要以學生為主體,要真正放手,同時要能不斷創新激勵評價方法,激發出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興趣。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14

《光的色散》這節內容與生活聯繫非常緊密, 重要的環節是就三稜鏡實驗引入光的色散。我把自己教學的興奮點定位於色散實驗的演示和物體顏色的成因這兩個地方,這兩處恰好也是本節課的重點。要成功做好色散實驗還需要依靠天氣,假如遇到陰雨天氣可能就做不好,另外還與上課的時間有關係,就出現了很大的差異性。關於物體顏色的成因部分內容與生活聯繫很密切,學生很強的好奇心,此處是老師與學生的興奮點的交叉點,很容易把課堂的氛圍引向高潮。在這裏如果能夠做好演示實驗效果將更佳,但由於受到條件的限制,我只能用課件代替(視頻)因此教學效果有點打折,但可靠程度高。

光的色散看不見的光分析及教學效果反饋:

一、學情分析:

本節教學以學生自為主,教師輔導為輔,學生重點在課堂上完成基本練習,因課堂以完成兩節課的教學內容,時間要求緊,內容難度雖然不高,但容量大,任務還是比較重的。

學生對兩節的內容比較難的是光的物體的顏色的理解比較難,特別是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兩種情況的.顏色區別感覺難度較大,因此要增大練習量,特別説明銀幕為什麼採用白色等應用的説明。教學重點讓學生注意物體顏色與光的關係,其中特別是“墨色”的情況,學生是最不好理解的。

二、課堂反饋情況

本節課堂學習氣氛比較好,學生完成五分鐘練習達標率高,全班47人蔘加,達90分以上的為40人,60分以下2人,合格率95.8%。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反思15

我認為教學的本質是師生交往的過程,課堂教學的好與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參與教學活動的人。教學活動中師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師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學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課堂的全過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並昇華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是檢驗的標準。

《樂音的特徵》一節中,教材力圖通過實驗,讓學生在體驗與探究中瞭解聲音的三個要素。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我事先進行了較為充分的準備,通過實踐教學的體驗,感覺效果不錯。成功之處大約有如下幾點:

第一,以學生活動為主線。

1、通過女子十二樂坊視頻播放,周杰倫的《稻香》、趙本山和範偉的小品片段、梁祝1(小提琴演奏)、 梁祝2(古箏演奏)等音頻播放等環節,讓學生在豐富的聽覺體驗中反覆感受,逐步從無意轉向有意,在潛移默化中體驗聲音的三個特徵。

2、我還讓有聲樂方面特長的學生分別展示,讓學生再次感受高音和低音,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3、在本節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幾個遊戲:聲高“大戰”、聞其聲知其人、耳朵“辨”樂器。聲高“大戰”的遊戲中我一改往日教學中老師敲鼓學生聽的模式,其中的自制泡沫塑料小人“轉轉”、“換換”更是起了關鍵作用,讓大家都參與進來,而且學生自始至終都興趣盎然,會更容易理解“響度與振幅的關係”同時掌握了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轉換法。

4、探究音調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活動中,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也可用老師提供的)器材,使它們發出不同音調的聲音,並觀察發聲體的振動有什麼不同?之後相互交流,看能不能總結出規律?學生分小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過程中不僅體現出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還體現出他們富有創新意識,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甚至老師想不到的好的思路和方法。成果展示與總結是師生互動交流的良好平台。既給學生自我展示創造了機會,也讓教師能和學生一起交流總結結論,還能對學生能及時進行鼓勵讚美。

5、“聞其聲知其人”播放音頻周杰倫的《稻香》趙本山和範偉的小品片段,學生很喜歡周杰倫,所以一聽就興趣盎然。

6、通過骨傳導知識拓展中大家熟知的音樂家貝多芬的故事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告訴學生應該學習他好學上進、身殘志堅的精神。讓大家下去多閲讀有關他的書籍並向他學習。這些是本節課的亮點。

第二,以有效問題為另一條主線,通過解疑過程導引學生的思維,循序漸進、注重發散,層層推進;在問題的設置上堅持面向全體,設置有效問題,設置的問題具有思考性,把物理知識轉化為問題,又將問題融合於情境之中,使每個學生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聲音的特徵對學生而言比較陌生,為合理分化難度,在新知識的學習中,本課設計特別突出幾個環節:豐富感性認識→形成抽象概念→物理情景識別→深化概念理解→應用、交流與想象→矯正認識偏差→小結知識要點,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採用實驗、觀察、比較、探究、討論、想象、練習、歸納等多種方法,積極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着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方法與創新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獲得知識、應用知識的快樂,從而得到不同的發展。

第三,以生活為背景,通過給水壺灌水視頻,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探究、討論等方式由表及裏、深化思維、突破難點,培養合作能力和理論聯繫實踐、物理結合生活的意識。

第四,以媒體為依託,通過精心備課,理順各知識點的銜接關係,做到過渡自然、流暢,方法科學、有效,語言簡潔精練。從始至終,教師都是學生的學習合作者、點撥者、促進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但是,在具體教學中,也發現一些問題:

1、平時學生展示機會少,所以展示過程語言表達不是太清楚,有時候不能把自己好的想法表達出來,需要平時多鍛鍊。我在這節課中對學生的表揚鼓勵不夠,還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觀察和思考不夠,缺乏對物理現象觀察的針對性和敏鋭性,這也説明學生物理聯繫生活的意識比較淡薄,這一狀況的改變同樣需要平時的日積月累。

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雖然已領會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實課堂教學的多元目標,實現高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還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