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2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5篇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

教學反思畢竟是以教學水平的提高為其歸宿的,這種循環往復的反思過程帶來教師自身反思水平的提高,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讓教師自覺承擔起學習和潛力提高的職責,具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權。教師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促進自身潛力的發展。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只有運用頭腦真正地反思,才會有我們教師自身的發展,才會有學生的發展。透過我這段時間的歷史教學實踐,結合教學反思,使我真正的體會到反思對一個教師成長的重要性,下面我就來談一談“反思”給我帶來的益處。

1、回顧經歷,積累經驗:

(1)賞識的目光象陽光,照到哪裏哪裏亮:

教師在上每節課時,都會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氣憤,在這不同的情緒中,往往藴藏着寶貴的經驗教訓。有一次,我在上完歷史課後,感覺十分愜意與喜悦,因為平時上課不聽講、很愛説話的兩位同學居然在那節課上從始至終持續用心狀態,之後,我仔細回憶每個細節,不禁豁然開朗:課前,我走進教室,對學生説:“哪位同學幫老師把圖片準備好?”徐世慧和馬蕊琪就不約而同主動去做了,我在課上對她們熱愛勞動和樂於助人進行了表揚,學生報以鼓勵的掌聲。徐世慧和馬蕊琪臉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課上的表現與以往也就大相徑庭了:潛心貫注的聽講,爭先恐後的發言,面紅耳赤的討論。針對他們的變化課堂上共響起5次掌聲,它緩解課堂的緊張氣氛,就象潤滑劑一樣,使枯燥的知識變得搞笑,使學生感覺象做遊戲一樣,在愉快中獲得了知識。尋找閃光點真誠讚美、賞識激勵,這一條作為寶貴的工作經驗被我收入行囊,並在以後的工作中運用,成效很大。

(2)尊重和理解象明燈,指引教育邁向成功:

由於歷史學科的特點,要求識記的知識很多,在日常教學中,為了很好的鞏固所學的知識,我採取的措施是,每節課在講新授課前,總是進行小測驗,不合格的同學要受到必須的懲罰。記得有一次測驗時,有一名同學早做了“準備”,當她留意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動”時,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邊,輕輕的在她的桌上點了三下,這三下既有對她行為的提醒,又有對她行為的“包庇”,公佈於眾與尊重暗示中我選取了後者。她當時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從這件小事之後,樓道中擦肩而過中多了一雙真誠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後的測驗中沒有再發生過作弊現象,而且每次都考得十分好。我在教學反思中寫下:“即便學生有錯,也要給學生留面子,也要絲毫不懷疑他們自省和改正錯誤的潛力,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是教育成功的祕訣。”

2、發現問題,尋找方法:

有一次,在課上,我有意識地貫徹新課標,上了一節以“討論”和“學生編演課本劇”為主線的歷史課。課前,由於我做了充分的備課和精心的'課堂設計,所以我滿懷信心地走進了課堂,誰知那堂課上得亂七八糟,課堂秩序混亂不堪,課本劇的節目還沒上演就草草收場……從講台上我灰頭土臉地下來之後,在反思記錄上我這樣寫到:“這節課我耗費的精力最多,但卻上得最失敗,究竟是為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請教幾位同學,他們告訴我説:“老師,分組討論可有學問了。首先,你得選一個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組長;其次,不能自由結組,平時混得不錯的哥們兒姐們兒坐在一齊,可不就只剩下談天説地了!”我恍然大悟,此後,在課堂組織的問題上,我更加註意細節問題,把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儘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這一進步,不得不歸功於課堂反思的驅動力。

透過課堂實踐,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反思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指導,對教師成長至關重要。經驗+反思=成長。用心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在行動和研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大浪淘沙,回顧反思我不再一味重複昨日的故事,而是在這天的嘗試中變化、改善。你想跑得更快嗎?你想從眾多的競爭者之中脱穎而出嗎?那麼,在每一天繁忙的工作之餘,請抽出一點點寶貴的時間來“反思”吧!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2

我們作為教師隊伍中的新鮮血液,我們就應相應國家新課程改革的號召,我們的教學模式也就應改變。新課程、新標準、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這就要求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起一種學生本位的新模式。歷史教學也不例外。如何在歷史教學中破陳出新,在課堂中給學生以充分發揮餘地,從而得到鍛鍊,到達基礎知識、潛力培養、思想教育三位一體,是每個新老教師苦苦思索、探索、甚至頭疼的事情。認知指導實踐,許多教師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在教學中嘗試改革,出現了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興趣小組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我所在的實習學校豐潤二中在課堂教學改革中,透過三年的探索實踐,構成了“豐潤二中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即:(1)檢測複習(5分鐘),檢測上一節學習資料,相互訂正,上交。(2)情境導入(2分鐘),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導入新課,明確目標。(3)自主學習(12分鐘),以一體化教學案為引導,學生對教材資料進行自學,完成相關題目。(4)合作探究(8分鐘),學習小組內部交流,互幫互學解決問題。(5)交流展示(8分鐘),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對重難點問題的解決辦法,或提出問題。(6)教師評議(10分鐘),教師點評小組成果,提升知識精華(方法、規律、疑難)。(7)鞏固練習(5分鐘),針對本節目標進行達標練習,反饋矯正。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確保了新課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落實,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在其中,樂在其中,享受成功!

在課上經過這“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在大多時候充當的都是提示、總結這樣的主角,不在時傳統課堂中的一言堂,在上課的時候只能聽見教師一個人在説話的聲音,學生是完完全全的.被動的學習。此刻上課運用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在上課的時候女教師説的話很少,大多的時間是留給學生自己討論問題,有利於發揮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而不是等這教師直接給答案。經過學生思考、討論得出來的答案學生記得更牢固。在考試的時候遇到開放性的試題,學生也會答得順風順水。

在上課的時候所有的老師都會運用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在課堂上更大的發揮學生的作用。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3

在國中教學中,大部分學生不重視歷史學習,教師工作熱情低,歷史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考什麼,教什麼,課堂照本宣科,課堂滿堂灌,教師45分鐘下來口乾舌燥,學生囫圇吞棗,興趣寡然,,死記硬背以應負考試,根本無法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提倡素質教育,強調教學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的今天,怎樣不負歷史重任,在新課程標準下上好歷史課,成為當代歷史教師義不容辭的使命。

中學歷史新課程貫穿着新理念,有了新的框架結構,新的內容體系,新的教學方式,新的教育功能,這給我們歷史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作為第一線的教師,我認真解讀,領悟“新課標”思想,真正認識到中學歷史教育屬於非專業歷史教育,歷史教學應從關注知識傳授轉向關注學生髮展,由重視學習結果轉向學習過程,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運用多樣化,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評價方式從單一化轉向多元化。核心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我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改變自身的教學行為。

既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又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重心是關注學習過程,促進學生髮展。我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由“寫教案”變為“設計教學”從注重如何教到關注學生如何學。每節課給自己定下三問:課程要達到什麼目標?通過什麼途徑達到目標?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了嗎?我從設計課程開始注重過程,精心構思,巧妙設計。例如:《漢朝的中外交流》設計

創設情境,探討歷史

運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感性材料,調動圖文並茂的三維立體手段,以激發學生的思維熱情。

第一,情景再現,看《張騫出使西域》視頻。

第二,直觀展示,展示佛寺,佛塔的圖片,敦煌雕刻和壁畫,王維的《鹿柴》詩,“世界,覺醒,境界,一塵不染,天花亂墜”等日常用語,引導學生得出佛教對建築,雕刻,繪畫,詩歌日常用語等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第三,親自體會。設計“假如你是漢代的一個商人,在絲綢之路上你會怎樣進行買賣?又會有哪些所見所聞?”這一想象活動,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共同構思,然後,每小組選出一個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發言吧。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4

老師教學功底厚實,教學內容上注重細節,教學語言生動形象。這些確是老師令人佩服的地方。歷史教師要提高教學的基本功,其實重要的教學基本功就是認真、細緻、充分深入的備課,就是在備課的過程中對有效信息進行恰當的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有效信息。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歷史教學應該教什麼和怎樣教,到底什麼是有效教學。

如何與學生一起探究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的作用和意義最終要體現在學生的學習與認識上。因此,在信息的`運用上最好的方式,是師生共同對信息進行尋找、觀察、感受、理解,將有效信息的教與學緊密地結合起來。教師把學習的資料交給學生,與學生一起來從中查找信息,感受信息,領悟信息,有助於學生觀察能力、閲讀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也使教學的有效性大為提高。教師的引領作用要得到充分發揮,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他們在課上始終表現出興趣盎然的狀態,他們的思維運作活動與教師的講述能夠達到同步進行,預期的教學效果就是可以達成的。事實説明,課堂上的學生參與、學生活動,無論是顯形的還是隱形的,關鍵在於他們的思維是否被調動,是否被激發,是否處於積極的狀態,是否能與老師的活動相互促動。只要學生能夠感受到、接受到、理解到教師傳遞的信息,信息就是有效的,教學也是有效的。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5

本單元敍述人類從產生到公元1500年這一時段區域文明發生、發展和衰落的歷史,分為上古、中古兩個階段,涉及了大河流域出現的四大文明古國和地中海區域出現的希臘、羅馬文明等有趣內容。因此,通過圖片及相關視頻激發學生學習本單元的興趣。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講述希波戰爭和亞歷山大東征等歷史事實,增添課堂的生動性。通過學生和老師蒐集相關資料,學生領略到世界文明的文學藝術的精華,明白三大宗教對世界文明史發展的`影響,培養學生蒐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從而培養了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

本單元涉及雅典民主政治等較抽象的概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互動釋疑突破本單元重難點,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歷史的興趣。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6

我們經常説教給學生有生命力的歷史,讓歷史活起來,學生才會喜歡上歷史,今天徐老師這節課讓我找到了答案。歷史本身是一部豐富的情感素材,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也是目標之一。如何發揮作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師的語言感染力。對於近代歷史是一部屈辱史,在課堂上如何讓學生同歷史融合在一起,帶着感情學習,以往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很失敗有時講述屈辱的歷史,學生們一點不感觸,有的學生還在笑,讓我很傷腦筋,今天徐老師的課我很受啟發,讓學生動情,老師必須講出感情來,以情動人,加上配樂畫和史料,錦上添花,特別是英雄人物名字圖片滾動展示,配上徐老師聲情並茂的解讀,感人至深,達到了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效果。

由此我又想到大家都喜歡的百家講壇,紀連海老師,不也是以情打動了觀眾,記得當他講一段鮮為人知的普通百姓自發抗爭的“江陰八十一日”這段歷史時,很多聽眾當聽到全城九萬多百姓抱定必死的`決心與幾十萬清軍作戰最後僅存五十人時都哭了。講歷史人物時,很投入,感覺自己就是其人,委屈無奈時萬箭穿心、淚灑全場。

做一名讓學生喜歡的老師,上有生命力的歷史課堂,今天我找到了答案,以後好好借鑑。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7

教學反思是以教學水平的提高為其歸宿的,讓教師自覺承擔起學習和潛力提高的職責,具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權。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只有運用頭腦真正地反思,才會有我們教師自身的發展,才會有學生的發展。透過我這段時間的歷史教學實踐,結合教學反思,使我真正的體會到反思對一個教師成長的重要性。

1、回顧經歷,積累經驗:

教師在上每節課時,都會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氣憤,在這不同的情緒中,往往藴藏着寶貴的經驗教訓。有一次,我在上完歷史課後,感覺十分愜意與喜悦,因為平時上課不聽講、很愛説話的兩位同學居然在那節課上從始至終持續用心狀態,之後,我仔細回憶每個細節,不禁豁然開朗:課前,我走進教室,對學生説:“哪位同學幫老師把圖片準備好?”這兩位同學就不約而同主動去做了,我在課上對她們熱愛勞動和樂於助人進行了表揚,學生報以鼓勵的掌聲。他們的臉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課上的表現與以往也就大相徑庭了:潛心貫注的聽講,爭先恐後的發言,面紅耳赤的討論。針對他們的變化課堂上共響起5次掌聲,它緩解課堂的緊張氣氛,就象潤滑劑一樣,使枯燥的.知識變得搞笑,使學生感覺象做遊戲一樣,在愉快中獲得了知識。尋找閃光點真誠讚美、賞識激勵,這一條作為寶貴的工作經驗被我收入行囊,並在以後的工作中運用,成效很大。

2、發現問題,尋找方法:

有一次,在課上,我有意識地貫徹新課標,上了一節以“討論”和“學生編演課本劇”為主線的歷史課。課前,由於我做了充分的備課和精心的課堂設計,所以我滿懷信心地走進了課堂,誰知那堂課上得亂七八糟,課堂秩序混亂不堪,課本劇的節目還沒上演就草草收場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請教幾位同學,他們告訴我説:“老師,分組討論可有學問了。首先,你得選一個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組長;其次,不能自由結組,平時混得不錯的哥們兒姐們兒坐在一齊,可不就只剩下談天説地了!”我恍然大悟,此後,在課堂組織的問題上,我更加註意細節問題,把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儘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這一進步,不得不歸功於課堂反思的驅動力。

透過課堂實踐,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反思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指導,對教師成長至關重要。經驗+反思=成長。用心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在行動和研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8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在時代的浪潮中,培育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既是時代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需要,同時也符合青少年自身發展成長的身心特點。歷史課堂同樣也要順勢而為,不僅停留於講講歷史故事,照本宣科式的“教教材”,而應在歷史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國中學生,尤其八年級學生,處於青春期,是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期,而歷史課堂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的思想陣地。學生在歷史課堂中不僅要收穫生動的歷史知識,更應學會閲讀、學會思考、學會分析,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現象,從歷史中獲得感悟,從而指導自身人生之路的發展。只有在歷史中汲取力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發展為符合時代需求的具有核心素養的國際化人才。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9課《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就是很好的課題,能充分藉助於歷史知識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然如何體現歷史教育的價值引領作用還需要不小的努力。如何在本課的教授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滲透“愛國”這一核心價值觀更是不小的挑戰。

回首舊中國,從晚清開始一次次的被侵略與反侵略,使得中華民族承受了深重的災難,而西方列強的瘋狂侵略、瓜分中國,使得民族矛盾日益尖鋭,中華民族面臨着巨大的危機。為實現民族獨立,避免亡國滅種的可能,中國人民團結起來、中華民族終於覺醒,此時中國人的愛國熱情從未這麼強烈過!但如何把這樣的愛國情緒傳染給生於21世紀的中學生呢?歷史的細節就很能説明問題。在本課的教授中,出現了一張張歷史人物的照片,儘管大都是黑白畫面,教師也並未特別説明,只是把這些畫像結合歷史人物所做的事情所説的話,相互映照。同學們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思考,配合照片中的各種表情和動作,從而自覺自發的給冰冷的文字賦予了“人性”:他們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穿戎裝或着便服……不變的是他們曾經存在過,在歷史的畫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僅僅是歷史人物,哪怕是沒有生命的盧溝橋和其上的石獅子,教師也能賦予其“生命”,在本課第一子目“’獅醒’盧溝橋:盧溝橋事變”的教授中,藉助無言的建築,賦予他歷史見證者的絕佳身份,儘管屹立千年不倒的盧溝橋在1937年7月增添了一些新的傷痕,盧溝橋上神態各異的石獅也有一些彈孔,這無疑是文物古蹟的缺陷和遺憾,但同時也讓學生領悟到過往中的歷史事物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境遇,歷史遺蹟所擁有歷史的滄桑感也是一種財富,在今後的人生之路上更要學着銘記歷史,從而有所得有所悟。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9

我們的課改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了,我們在課改的路上不斷的探索着,對於小組的展示我們也在不斷的實踐着,可是聽了杜郎口中學的課後,讓我大開眼界,想不到他們的展示面如此之大,我們的展示真的如同“井中之蛙”。

在他們的課堂上,當小組討論時,分組的同學簇簇圍坐在一起,或在黑板上進行交流、表述、討論或爭論;當展示、反饋時,課堂的氣氛熱烈而不失和諧,課堂發言不用舉手,但此起彼伏,秩序井然,學生不斷亮出自己的觀點、,有贊同的、有修正的、有提出另外方法的,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

杜郎口中學課堂的.獨創性,更體現在對“展示”的價值的充分挖掘。我學,故我示!.“展示”使學生的主體性邁向更高層次。

通過去杜郎口學習給我的思維打開了一扇窗,我會努力在此基礎上創出適合我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寬鬆、愉悦、自主、有序的環境中自由快樂的成長。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0

每個學生都是好學生。在日常教學中,老師應用情感化的教學語言,準確評價學生的課堂活動。

課堂教學中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評價,都有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和行動。準確有效地評價學生的課堂活動,可使學生及時從老師那裏瞭解自己,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及時檢查並調節自己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和學習方式,繼而產生新的.學習動力。

老師在評價、教育學生時,要以理服人,切忌諷刺挖苦;要簡練深刻,切忌嘮叨;要有感情,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真情,切忌大説空話大話。這樣,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温暖,樹立反思意識。在學生對一個問題產生不同意見時,老師應給予結論性評價,讓學生明確真理到底是什麼。

老師必須正確處理師生關係,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給學生以親切感。從而實現民主化教學。

我還需要完善自己,繼續努力,加油!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1

今天,我在組內出了一堂公開課《八年級歷史第三單元複習課》,以下是主要教學過程:

一、試題評析部分

(一)、選擇題部分:

1、學生閲讀試卷進行自我分析。

2、提出較難題的題號,以便師生共同分析討論。

(二)、組合列舉部分:由班級後三分之一學生完成。(為避免錯字,學生到前面板書)

(三)、材料解析題部分:

1、小組討論

(學生四人小組繼續活動,完成材料解析題的討論,討論內容主要為近代化到現代化探索感悟等)教師巡視。

2、小組彙報:四人小組中一人彙報,其餘同學可作必要補充。

教師指導答題方法。(題號15、17)

(四)、綜合探究題部分:師生共同完成。

二、分析歸總部分

學生歸納全卷知識點並與教材相結合。

三、佈置作業

學生個人整理卷中錯題,並改在錯題本上(如有疑問可繼續與教師、同學交流)。

課後教研組教師提出了寶貴意見尤其是孟主任,以下是我的教學反思:

1.選擇題部分,學生查找錯誤原因,進行自我分析並探討共性問題,效果較好。組合列舉部分:為避免錯字,學生到前面板書,並由班級後三分之一學生完成,關注了學困生。

2採取小組合作方式,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強,體現了合作意識。

學生基礎知識把握較好。

3九年級畢業班小組互助時間分配上把控問題,還需多思,四十五分鐘,時間有限。如何提高複習效率?進行怎樣的複習學生能力才能提高?面對開卷考試,學生的記憶知識還要不要?這一切都需要去摸索、去分析、去嘗試。

4、在教學手段上,要注重學生參與。因為是複習,所以學生應該能將學過的知識回憶出來,老師只要呈現、引導。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5、在教學步驟上,分析材料是本堂課的難點,教師不僅讓學生知道答案是什麼,而且還要知道為什麼這樣答?答題思路和技巧是什麼?如何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嘗試運用所學知識,這些都是教學中攻克的'主要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本單元的複習流程調整如下:

1、課前考查知識點。採取方式:競賽、口答等。

2、出示學習目標,老師指出本單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基礎訓練:通過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再進行小組合作答疑,鞏固考點知識。通過老師點撥,自己解決疑問,並用考點知識完成相關練習題目。

4、學法指導和激發信心。

5、提高訓練:針對會考,做一些難度稍大的練習,加深對考點的理解。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2

上完《偉大的歷史轉折》這節課,就這一堂課而言,我對歷史的課改進行了一次實踐,如何創設歷史情境進行有效的歷史教學,本人有一點感想,總結有以下兩點:

其一:充分的教學情境預設,使歷史課堂變得“鮮活”起來。我們知道,學生是一羣鮮活的生命個體,而每個人的知識經驗、認知水平都不相同,再加上課前準備的程度不一,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在備課時瞭解他們的知識儲備,瞭解他們的思維特點,情境預設要符合他們的認知水平。這節課我先以1977年一個故事,來突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背景及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關係。請大家幫忙看書解答。通過追問,引導學生聯繫了當時的時代背景,深刻的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多麼的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的意願,對歷史有了深深的認同感。這樣就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歷史課堂由“死去”變得“活來”。

其二、及時感悟歷史,引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歷史知識靜靜地躺在書本里和教師的腦海裏如何讓學生去思考?太多必需的“生成”需要我們去經營和促成。國中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於那些具體的、直接的、新鮮的事物最敏感,而對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卻感到乏味,甚至厭倦。所以我一直以故事作為這一課的主線,及時引發學生的思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順勢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生活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你能想象一下會發生了什麼變化嗎?你有何感想?學生答完後我引導學生得出這樣的`認識:這個故事的命運其實就是我們父輩命運的縮影,也是我們民族命運的縮影,經歷了黑暗,迎來了光明。希望同學們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始終相信那不過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快就過去的。這樣使學生會感到歷史對自己很有用,在歷史課上不僅是“熱鬧”,而且是歷史背後的人生感悟。

【改進措施】

在本節課的教學之中,有兩點遺憾。首先:課堂的節奏顯得過快、教師語速較快,給人造成了授課教師始終擔心不能完成教學內容的感覺。其次:課堂知識的前後聯繫並沒有指導到位,如建國後法制建設的發展等問題。因此,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理念,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一是要堅持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進行“活史”教育。歷史雖然是過去的事物,但它與現實有着密切的聯繫。如果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夠體現這一點,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歷史與現實甚至與其自身確實聯繫緊密,能夠解決他們的疑惑,他們自然會覺得歷史有趣又有用,進而喜歡歷史,學好歷史。比如在講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的偉大轉折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活動:假如由老師當一名記者,調查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由老師設計提綱向全班同學調查。從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紹。學生的興趣很高,在活動中感受到了歷史的變遷。

二是要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實施開放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並引導學生在課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3

緊張的教學生活就要結束了,回想這半學期的教學工作,有很多的收穫,自己也在這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成長。歷史學科本來就是很枯燥的,在素質教育過程中,怎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成了我們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在教學中我總結了一些經驗,當然也有不足之處,現在與大家分享。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才能積極的探索,敏鋭的觀察,牢固的記憶和豐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創造性。有些學生上課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對感興趣的事情願意去做,不感興趣的就表現出心不在焉。因此,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學,就很難培養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努力讓學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和比較持久的注意力,就結合歷史這門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故而教學效果很好。

2、努力培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大家都知道,“讀史可以明志,學史可以鑑身”,我們不能讓學生死讀書本,指導學生就某個知識進行分析理解,使從中得到啟發。這樣就能形成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答案由自己歸納得出。我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支配、自我調節和控制,讓他們主動地去認識、學習和接受教育影響,讓他們好學、樂學,從而達到所預期的學習目標。

3、教學中也有不足之處

1、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上,不能教給每個人最有效的方法。

2、對於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有采取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經驗加上反思等於成長。在教學中我不斷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積極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耐心指導,走進他們的心理,使之達到好學、樂學之目的,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4

在歷史教學中,往往採用問題教學法。問題式教學基本模式分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反思評價、歸納總結五個基本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合作,通過活動、體驗、表現來完成教學。

本節課在設計上,遵循一個基本模式,從提出問題到分析、解決問題、反思、歸納評價,每個環節環環相扣,也充分體現了問題的基礎、層進、綜合、開放等特性。特別注重發揮小組成員積極性,通過討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其中還設計了小組及個人的反思評價量表,學生需要對自己以及他人的思維過程和結果做反思。比如,在課堂的最後,學生要反思一下自己學到了什麼,自己在小組活動中做了些什麼,自己是怎樣調節自己的學習的,如果自我評價是否定的,那就要考慮以後如何改進,等等。

但是在本次課堂教學中,設問的技術和提問的技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問題式教學的核心價值是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認為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既要有學生個體的自主思考探究,又要有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探究。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關注到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但是個體的自主思考就會忽視,或者説是教師不太相信學生,不敢放手,往往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很短,迫不及待的'要提示學生。而且,在反思、反饋評價過程中,雖然有設計評價的量表,但是這種單純的數字表格很容易流於形式,反思的真正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5

作為老師,我們天天上課,在課堂上面對學生期待的眼神,老師或許會激情高昂,但是,我們也一定會遇到學生沉悶的課堂氣氛,這樣我們一定會激情低落。前幾天我就又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上課過程中我針對問題問同學們“這個問題明白了嗎?”結果教師裏無人應答,我又問了一遍,三兩個學生有氣無力的答:“明白了”。當時我觀察着每一位學生的表情,説實話當時真的已經怒火中燒,本想借機好好訓他們一頓,但還是忍了下來。突然學生可能意識到了什麼,馬上鴉雀無聲地看着我,他們以為我會發火,並狠狠地訓他們一頓,從他們的表現看得出,他們正等待着接受我的批評。

經過短時間的沉默,我轉念一想:這不正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機會嗎?於是我壓住了心中的不悦對學生説:看來同學們累了,我給大家講個笑話吧。學生們有些茫然,你看我,我看你,臉上露出了一絲不太自然的微笑,然後教室裏響起一陣笑聲,後來學生很快融入課堂的討論中。接下來師生都變得很輕鬆。大家也可以想象得到我這節課的效果,比平時要好上幾倍,學生掌握的也非常好。

反思:

試想一下,如果課上看到學生的這種現象,就劈頭蓋臉的一頓批評、教育,學生會接受嗎?能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嗎?我的這節課的效果還會那麼好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有時試着換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是簡單一個笑話改變了課堂上的尷尬的氣氛,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同時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所以嘗試換一種思維去解決問題,結果會更精彩。